㈠ 《昭君出塞图》。赤壁。蜀相。描写的历史人物及生活朝代
王昭君,西汉人。。周瑜,三国时吴国大都督。。。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
㈡ 王昭君出塞是那个朝代的历史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㈢ 《昭君出塞图》描写的是哪个历史人物及生朝代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 王昭君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秭归县昭君村)。
他爸老来得女,全家视掌上明珠,又长的一个字 美 艳名远播 到了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她爸本来不愿意,可圣命难违。
到了皇宫后要画画,别人都贿赂画工毛延寿,听说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就把她画丑了,所以王昭君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可没人愿意,汉元帝就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这时王昭君挺身而出,这皇宫的女子尔虞我诈、栽赃陷害,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王昭君受不了这样的折磨而宁愿出塞。当呼韩邪单于和汉元帝看到王昭君都惊与美貌,呼韩邪高兴啊,美人谁不爱,汉元帝则是心生悔意,可君无戏言,又事关汉匈两族的友好关系,便只得忍痛割爱,将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事后汉元帝甚为恼火,命人找来王昭君画像观看,才发现原来是画工毛延寿欺君,更查出他收受贿赂、以假乱真的事实,心下大怒,便将毛延寿斩首示众了。
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后,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这呼韩邪好像比王昭君大20岁左右吧,忘了,反正这对老夫少妻的生活过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婚后生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
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死了,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宠妾大阏氏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
总体来说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亚于霍去病。
㈣ 昭君出塞是什么朝代的
昭君是公元前33年(元帝竟宁元年)出塞的。那时,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关系已和汉初不同。从公元前206年汉高帝刘邦立国到昭君出塞的一百七十多年间,汉匈之间的关系时弛时张。武帝即位(公元前140年)以前,汉朝对匈奴的政策是和亲,因为那时国力微弱,和亲为的是以忍让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武帝即位以后,由于国力充实,遂由和亲政策改变为战争政策,以防御性战争作为解除匈奴贵族入侵和威胁的手段。经过几次决定性的战役,匈奴接连大败,到武帝末年,“匈奴孕重堕㱩,疲极,苦之,自单于以下常有和亲计”。后来再经过公元前71年汉与乌孙(游牧于今伊犁河上游的一个部族)的联合出击,匈奴再次惨败,属部也乘机起来向它进攻,于是“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从此,匈奴再也无力和汉朝对抗,时在昭君出塞前三十九年。
㈤ “昭君出塞”是哪个朝代发生的事件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㈥ 昭君出塞是出于哪个朝代
昭君出塞出现在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
昭君出塞: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主动请求出塞。她名叫王嫱(qiáng),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
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
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
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
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毛延寿。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6)昭君出塞图描写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扩展阅读:
王昭君相关典故:
1、平沙落雁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宁元年(前3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汉天子,对汉称臣,并自请为婿,汉元帝挑选了宫女王昭君。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
2、画工弃市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宠幸。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最差,不得见汉元帝。
后来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来,就把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
历代文人多据此为文、吟诗作赋,陈志岁《昭君出塞》:“汉皇恨杀毛延寿,讵省根由在自身。”
王安石《明妃曲》:“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㈦ 《昭君出塞》是写谁的 朝代 《赤壁》是写谁的 朝代
昭君出塞 作者 离开自己
(1)《赤壁》(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诗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着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此诗的开头却只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一只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只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一场决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重大战斗,英雄云集,何等壮伟。“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作了铺垫。全诗最精彩的,当然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是议论。“认前朝”,本来可以写对这场战争的回顾,但是他省略了,所以不是缅怀,不是描述,也不是一般的历史评价,而是直接的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思考着历史,顿使诗歌平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概。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说“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一“锁”字,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试想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以享受缠绵之春色,当是何种得意气概。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涂炭之类,而拈出“二乔”入魏以暗喻,同样把东吴领袖人物之风流儒雅的风神传递出来了。但是杜牧之写史论,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又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2)《短歌行》——曹操 青青子衿,幽幽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赤壁为曹操一气打完官渡,决心拿下赤壁,攻入柴桑(今九江)。 曹操率兵80万之多,却被不敌东吴3万水兵,其原因有三: 一、曹操之兵水土不服(天气有关); 二、完全是乌合之众,老弱病残(也有精锐之师)但都不懂水; 三、有孔明(诸葛亮)、公瑾(周瑜)之策,以曹操兵力的二十七分之一溃之。 解析“赤壁之战”到底为了谁而战?曹操就为一个女人打过一次仗,是平袁绍那次,为了得到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可后来甄氏让曹丕给娶了。而电影中只是别人随口那么一说而已,当时曹操并没有承认他是为了一个女人打仗,想象曹操最爱的也不是女人,他又不是纨绔子弟,他最爱的是才子,他明明就是十分爱才子的,要说他是为了刘备身边的猛将和才子打这场仗,我还可以接受,要说他为了小乔,我是不会信的。因为小乔毕竟是一个女人,就算她再漂亮,曹操也不会用那么多军人的生命来换。 (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宋)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5)《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6)咏赤壁——王周(唐)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7)悠悠赤壁 ——杜 甫(唐)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憾,曹分屈壮图。 (8)过赤壁偶成佳句 明 ·王奉 (一)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公。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二) 孟德雄心瞰啖吴,皇天未肯遂共图。 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 (9)古战场赤壁感怀 明 ·方逢时 危矶绝峭倚清江,人道曹刘旧战场。 往事已随寒浪灭,遗踪惟有暮山长。 云霞尚带当年赤,芦荻空余落日黄。 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 (10)赤壁山 ——明 ·龙仁夫 踣吕摧袁虎视眈,阿瞒气势展江南。 矶头一霎东风转,天下江山自此三。 (11)赤壁石刻元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 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 当年麈战乘东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 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 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 江山如日还英雄。 (12)登赤壁山 ——明·魏 裳 江南江北昼阴阴,指点前朝感慨深。 夹岸寒涛喧赤壁,空原野烧隔乌林。 山种已没三分迹,天地仍含百战心。 击楫中流回首处,荒烟满树夕阳沉。 (13)拜缣—— 明·任乔年 先生羽扇独从容,百万魔消一剑风。 欲识英雄真手段,杯中白水望溶溶。 (14)赤壁怀古 ——清·曹雪芹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姓名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15)握瑾怀瑜——杨易 巴丘琴殇魂慰兄,羽扇美酒两相拥。 义会总角举秣陵,佳配霓裳笑江东。 水触三江破楼船,火烧赤壁隳艨艟。 问天再借五百年,两分天下与争雄! (16)赤壁——赵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分三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㈧ < 昭君出塞图> <赤壁> <蜀相> 古诗中描写的人是谁哪个朝代不要太复杂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即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周瑜 诸葛亮,三国时期
㈨ “昭君出塞”的故事发生在哪一个历史朝代它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说明“昭君出塞”的影响又是什么
朝代,背景:
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影响:
第一,昭君出塞,在汉匈双方都认为是一件政治上的大事,并很重视这件事。呼韩邪单于号昭君为“宁胡阏氏”(颜师古曰:“言胡得之,国以安宁也。”)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一九五四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召湾的汉墓里,曾出土属于西汉后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陶片瓦当残片,也说明汉朝对于昭君出塞这件事也是十分重视的。
第二,昭君的出塞,播下了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的种子,因而在她死后,她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女婿须卜当,仍秉承她的生平之志,继续为汉匈两族的和平友好而努力奔走。王莽执政以后,由于采取对匈奴的错误政策,如贬改“匈奴单于印”为“匈奴单于章”,拟大分匈奴为十五单于及妄斩匈奴侍子登等等,造成汉匈关系的紧张。发展到公元11年 (始建国三年)以后,匈奴单于便发左右部兵马进扰北方地区,王莽也动员三十万众准备反击,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这时云、当二人便挺身而出,设法弥合。史载公元13年 (始建国五年),乌珠留单于死,云、当欲与汉和亲,又素与咸友好,故越舆而立咸 (舆与咸俱为乌珠留之弟)为乌累若鞮单于。乌累既立,云、当遂劝他与汉和亲。公元14年 (天凤元年),云、当派人到西河塞 (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下求见和亲侯王歇 (音吸)。王莽因命歇及歇弟讽(音萨)使匈奴,贺单于初立,并赐黄金、衣被、缯帛。在云、当的居中斡旋及单于的努力下,汉匈关系复呈现出一线光明。但因“其后莽复欺诈单于,和亲遂绝”。云、当对汉匈关系的弥合虽然没有成功,但也尽了最大的努力。
第三,王莽时,汉匈双方交涉大多是通过昭君的家族关系来进行的。而王歙之所以被任用为和亲侯和王飒之所以被派遣为出使匈奴的使节,很明显是因为他们与昭君有亲 (歇、飒俱为昭君之兄子)。公元15年 (天凤二年),莽复遣王歙与五威将王咸等送还前所斩匈奴侍子登,单于遣云、当子男大且渠奢 (大且渠是官号,奢是名;且音沮)至塞迎。公元18年 (天凤五年),乌累单于死,呼都而尸若鞮单于立,为了再一次争取汉匈关系的和好,复遣大且渠奢与云女弟当于居次子酰椟王(酰音兮,椟音独)奉献至长安。莽以其庶女妻大且渠奢,又欲出兵辅立奢为单于,会莽被诛,云、当亦死。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代表汉匈双方出面居中折冲的人物;如须卜居次云、须卜当、大且渠奢、当于居次之子酰椟王等,或是昭君的女、婿,或是昭君的外孙,总之都是昭君的亲属。因而可以看出昭君在汉匈关系中原来地位的重要及其所遗留下来的深远的影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不过好像有点多- -,望LZ采纳
㈩ 昭君出塞发生在哪个朝代
西汉。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