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古代文学怎样体现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着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着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着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成一种特殊的中国文化现象来认识,自然也没有人来揭示它的艺术特质,对它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考察。这对于全面地认识中国文学传统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杨树增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眼光,看到了这一文学现象的重要性,并率先对它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他把这一类型的文学统称为“历史文学”,第一次对它的特质进行了具有科学意义的界定,对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粗线条的描述,并写出了第一部《中国历史文学史》(先秦两汉卷),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
“中国历史文学”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它既是以文学的笔法书写的历史,又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它在先秦时期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由于自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就逐步进入了“理性社会”,原本十分丰富的中国神话传说被过早地湮灭;而史官文化的发达则使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重史的传统。这使先秦时期的中国没有产生像古希腊那样长篇的史诗,可是却产生了希腊人无法企及的历史着作。如果说,正因为古希腊的神话与史诗的出现才会给西方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武库”,从而奠定了西方文学的文化传统,那么在中国,也正因为史官文化的发达,才使得先秦的历史文学成为中国后世小说、戏曲等的重要文化源头,甚至使其成为中国后世诗词曲唱等文学样式的“丰富的土壤和武库”。我以为,杨树增教授以此为切入点来研究中国文学,其意义是相当重要的。他不仅为中国历史文学的本质给予定性,写出了第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历史文学史,而且还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发生过程、发展规律,有利于从世界文化的范围内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及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确立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我们知道,中国文学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在西方文学史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对中国文学史规律的认识,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这使得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习惯于按西方文学史的发展之路来评价和衡量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例如关于史诗,曾经有许多学者以古希腊的长篇史诗为标准,认定中国古代没有史诗,这甚至被看成是中国古代文学不发达的标志。这种论断自然是错误的,因而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诗经》中的《生民》、《公刘》、《玄鸟》、《长发》等诗,就是中国古代的史诗,它们虽然没有古希腊史诗的长度,但是却具备史诗的全部要素。这种解释自然是有道理的。毋庸讳言,《生民》、《公刘》等史诗在规模的宏伟和内容的丰富上远不能与荷马史诗相比,若以此来进行比较,仍然不能说中国的古代史诗与同时期的古希腊的史诗一样伟大。但我们并不能以此作为评价中国古代文学是否发达的标准,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在这种比较中,人们还是在不自觉中受制于西方文学的评判体系,仍然没有脱离西方文学中心论的偏见。而杨树增教授的研究则完全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实际,他以充分的事实说明,中国文学是在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传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着独特的发生发展之路。这正如同杨树增教授所说:我国古代神话史诗的不发达,“这与其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短处’,不如将它视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特点。中国文学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不曾发展出繁荣的神话文学、在荷马史诗的时期也没有产生出具有大型规模的叙事诗,但中国在当时却找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那种全面、详尽地反映历史大变革的能力,甚至超过了荷马史诗”。因此,我们不必为中国没有产生古希腊那样的长篇史诗而自卑,而应该为中国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学传统而骄傲。这对于站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而又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学特色,其启示意义是极大的。
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我的启发,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文学方面的,而且还有关于中国文学其他方面的内容。“历史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之所以有意义,就因为它符合我们的民族文学传统,是在民族文学传统实际中概括出来的。他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方面着眼,从中国文化特征的早期探源开始,从文学与史学以及其它意识形态的网状联系中理出头绪,从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去把握其发展脉络。杨树增教授指出:“中国历史文学发展的内在脉络是中国历史文学特质的形成及其演化,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清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国历史文学自身发展的轨迹,这条轨迹要合乎中国历史文学内在的发展逻辑。当我们将中国历史文学特质的形成、演化置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去加以观照时,便会发现:中国历史文学特质的形成不仅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也与中国文学文体的演进相联系。”有了这样的理论指导和史的框架,杨树增教授自然就把过去文学研究中难以涉及到、或者虽有涉及却因为难以纳入传统的文学系统因而不可能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些着作,如《山海经》、《穆天子传》、《晏子春秋》、《燕丹子》等纳入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学的范畴,并给它们设定了一个准确的文学史位置,同时得出了一些前人所未发的结论。由此推而广之,我们不仅可以揭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学”的发展规律,也可以揭示诗歌、小说、戏曲、散文等中国其它文学样式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回想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民族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从中国文学的实践中来研究它,而是用一套从西方引进来的文学概念来规范中国古代文学。本来,在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不仅仅包含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狭义的文学,如诗歌、戏曲、小说等,还包含策论、章表、书记等其它在今天看来属于非文学的文体形式。中国古代的文学概念,用章太炎的话说,那就是:“文学者,以有文字着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一说法,“五四”以来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因为它缺乏现代的科学性,也和西方的文学观念不符。从积极的方面讲,“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观把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小说正式纳入了文学的殿堂,使诗歌、散文、戏曲、小说成为并立而行的四种主要文学形式,从而把在今天看来不属于文学内容的东西如章表、书记甚至文字、训诂等东西排除在文学之外。但是从消极的方面讲,由于新的文学观念不是来自于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事实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是用西方的理论和当代人对于文学的理解的基础上推衍出来后硬套在中国古代文学身上的。这样在概括中国古代文学时便不免有削足适履之感,用这种文学的概念来概括中国古代文学,并不符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实际,因而也不能完整地描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也不能很好地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这起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今天的文学观念来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必然要砍掉其中一大部分在今天看来不属于文学范畴的相当大一部分的内容,举例来讲,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中,“文”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今天所说的文学散文,还包括其它的政论应用等多种文章文体。可是在我们今天的文学史中,“散文”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小的。而缺少了对散文这一古代文学重要内容的全面叙述,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还完整吗?第二,正因为我们用今天的西方的文学观念来规范古代的文学,所以也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内容以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当前的文学史中,我们都把诗作为最典型的文学样式来研究。可是我们都知道,早自《诗经》时代开始,我们对诗就有着独特的理解。在古人看来,诗不仅承担着抒情娱乐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教化的功能。在中国古人那里,作诗从来就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有着复杂意义的文化活动;要做一个好的诗人,首要的条件并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艺术写作方面的技巧,而是修身到了何种境界,是否具有“原道”、“征圣”、“宗经”的本领。古人之所以把“诗三百”称之为“经”,就因为看到了它里面所包含的多种文化功能。“五四”以来,人们不再把“诗三百”当做“经”来看待,而只是当做一部普通的“文学作品”来研究,并美其名曰“恢复了《诗经》的本来面目”。现在我们应该仔细地想一想,这到底是“恢复”还是“破坏”了《诗经》的本来面目了。我以为,如果我们不从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去认识《诗经》,我们就不会正确地解读它,就不会理解中国诗学传统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风雅”和“比兴”,也不会对中国诗歌的文化精神以及其历史发展做出合理的解释。由此而言,充分地重视中国文学中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文学的重要前提。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用现代人的概念来规范古人,把古人现代化,才真正体现了新世纪的科学精神。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我为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的完成所感动,我以为,它的出现,不仅是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可喜的新收获,而且为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体现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文章来源:《江汉论坛》2002年第11期,中华文史网整理。)
‘贰’ 为什么文学发展具有历史承传性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后一阶段的文学总是踩在前一阶段文学的脑袋上的。比如,如果没有诗经和楚辞,小说发展史,这个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的历史继承性的东西。
从乐府诗讲述故事开始,到汉晋的志人志怪小说,再到隋唐演义,再到宋朝的话本,再到元朝剧本讲述故事,再到明朝四大小说,接着是清朝,最后是现当代文学中的小说。
表现在方面体裁,题材,审美观。
(2)为什么文学要尊重历史传统扩展阅读
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发展,具有体地表现为文学的内容、形式的演变。
首先,是文学内容的演变。文学作品是作家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每当社会生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给文学提供了新的社会内容和新的表现对象,同时,作家的审美意识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
因此,文学的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演变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既有大量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文学,又存在着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主性的文学。
各个时代的优秀作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描写了在封建制度下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他们的反抗和斗争,显示出他们的理想。在封建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这类具有民主性的文学作品的内容,还表现出各自的时代特色。
‘叁’ 为什么文学发展具有历史承传性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后一阶段的文学总是踩在前一阶段文学的脑袋上的。比如,如果没有诗经和楚辞,小说发展史,这个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的历史继承性的东西。
从乐府诗讲述故事开始,到汉晋的志人志怪小说,再到隋唐演义,再到宋朝的话本,再到元朝剧本讲述故事,再到明朝四大小说,接着是清朝,最后是现当代文学中的小说。
表现在方面体裁,题材,审美观。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质不同、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肆’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而具象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又由于它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的的内容,所以它的审美功能及认识功能历久弥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伍’ 传记文学一定要尊重历史事实吗
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biographical literature)
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称传记,其中文学性较犟的作品即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
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
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
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像,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
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接近。
这种文体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
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
司马迁是第一位史传作家,他的《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几乎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犟大的艺术魅力。
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
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沈约的《宋书》,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都包含一些较出色的史传文学篇章。
杂体传记文学包括史传之外的一切具有传记性质的作品,如碑诔、传状、自传等。
秦汉时期即已出现这类作品,但它的发达兴盛,主要在唐代以后,至明清尤盛。
杂传作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宋濂、顾炎武、黄宗羲、戴名世、全祖望等。
杂传作品往往能道正史所不能道,作家的感情和倾向也更鲜明犟烈,有许多优秀篇章。
专门成集的有《列女传》、《圣贤高士传》、《高僧传》、《明儒学案》、《国寿录》等,更多的作品则编入各家的文集中。
到了近代,正式的史书和个人的传记逐渐分家;“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文学创作又从一般的文学作品中独立出来——史、传、文三者的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传记文学也由传统的体裁向现代的文体演变。
因为需要新的探索,也因为新文学作家中很少有人专门创作这种边缘性文体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里传记文学显得比较沉寂。
由文史学者朱东润撰写的《张居正大传》,被公认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此外,象鲁迅的自叙性散文《朝花夕拾》、郭沫若的长篇自传《反正前后》、《创造十年》、《革命春秋》等,也可以看作是传记文学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回忆录和人物传记等文体的繁荣,这种情况有所改观,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传记文学出现兴盛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文学作品(如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成为流传很广的青年读物。
《人物》、《名人传记》等刊物也经常刊些传记文学作品
‘陆’ 谈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文学与历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历史: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2、来源不同:
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文学:文学是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6)为什么文学要尊重历史传统扩展阅读:
历史起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便以历史二字附会之,使其成为对应词。
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
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柒’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1. 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 鲁肃 于凡品,是其聪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 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清 黄人 《<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历史而自为风气。” 老舍 《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4.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 《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 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菡子 《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5. 指历史学科。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编辑本段词语意义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 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相关书籍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由于出版和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失去其垄断地位成为大众文化的一支。产生了所谓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之分。
我个人认为,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是真实存在的,而文学很大程度上是杜撰的,也许会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文学存在于历史之中。
‘捌’ 你怎样理解文学的文化意义
文学的文化意义有以下几点。
1、文学的历史传统文化意义。
文学的历史传统文化意义是一个关于“根”的关系,即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延续性关系在文学上的血肉表现,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发现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社会继承”。作家的创作活动与历史学家的写作有相同的一面:追忆。不过文学家是在虚构想象中追忆。文学家 和文学读者都是在历史语境和历史延续性的生活中生存着,都以历史化的“集体无意识” 重建一个文学文本,所以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传统文化意义以潜在的沉默的状态存在着。文学 作品体现了现在与过去的历史对话,所以文学作品既有现在性,又有历史性,甚至还有未来性。伟大诗人TS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作过精辟的表述:
历史感蕴含了一种领悟,不仅意识到过去的过去性,而且意识到过去的现在性 。历史感不但驱使人在他那一代人的背景下写作,而且还使他感到:荷马以来的整个欧洲文 学和他本国的整个文学,都是一个同时性的存在,构成一个同时性的序列。这种历史感是对永恒的领悟,也是对暂时性的领悟,也是对交融在一起的永恒与暂时的领悟。正是这种历史 感使一位作家成为传统性的。同时,也使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以及他和当代的关系。Ritchter, D.H.,ed.,The Critical Tradition,New York:St.Martin, 1989,P.467.
这就涉及题材、母题、意象、意境、典型、情节、文体、手法等的原型问题,原型 就是在文 化史上、文学史上反复出现的文化形象,它本质上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国文学史上反复出现的
月亮、芳草、流水、竹子、蝴蝶、飞鸟、渔父、微雨、黄昏、夕阳、凭栏等意象 ,还有大团圆结局方式,痴情女子负心汉、忠孝不能两全、才子佳人、棒打鸳鸯、忠奸对立、官逼民反等叙事模式和母题,其背后就是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济度、黄泉、灵魂不死 、因缘、色空、人生如梦、自有天报、侠义、清官、天意、自然法则等文化观念模式。 程金城:《试论中国文学原型系统》,《文学评论》1996(3)。原型形象就是一 个 民族的典型情感、审美观念的知觉方式。文学的历史传统文化意义从这里得到最顽强的表现 。
2、文学的地域文化意义。
地域文化由地理环境与风情习俗、地域历史、地域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方言、地域人群的文化心理性格等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形成一种地域文学的文 化特色。宋代庄绰的《鸡肋篇》说:“大抵人性类其土风。西北多山,故其人重厚朴鲁;荆杨 多水,其人亦明慧文巧,而患在清浅。”同样是中国文化之根,楚文化、秦文化、吴越文化 、岭南文化、齐鲁文化都不同,贾平凹、张承志、汪曾祺、韩少功、李杭育、郑万隆等人的小说都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意味。劳伦斯说:“每一个大陆都有其地域之灵。每一个人都被 某一特定的地域所吸引,这就是家乡和祖国。地球上的不同地点放射着不同的生命力、不同的生命振幅、不同的化学气体,不同的星座放射着不同的磁力--你可以任意呼唤它。但是 地域之灵确是一种伟大的真实。尼罗河峡谷不仅出产谷物,还造就了埃及国土那了不起的宗教 。中国造就了一切中国的事物,将来也还是这样。但旧金山的中国人将在某一天不成其为中 国人,因为美国是一个大熔炉,会熔化他们。”[英]劳伦斯:《地之灵》,见《劳伦斯 文艺随笔》,42页,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文学的地域文化意义核心在地域文化精神和地域文化性格,由此进一步追究这一文化精神和性格是如何生成的。
3、文学的现代性文化意义。
现代性文化意义作为从西方文明发源,自16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全球性文化主题,相对 于前现代、传统、古代的现代化意义。它是一种全人类趋向于未来理想追求的文化意义,在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科学文化、都市文化、教育文化、哲学文化等 全方位显现出一种现代化意义,是一种全球化对话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文学方面,呈现出对个体生命、生活世界、情感心灵、感性审美的新表现张法:《现代性与全球文化四 方面》,《文艺研究》1999(5)。。现代性文化意义虽然是一个复杂的未定的意义,但在世界近代以来的文学中不断反映出来,最突出的是产生了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意 识,关心人的内在追求(精神需要、人格实现、个性独立等),在文学方面突破了单一的社会 反映和社会批判模式,而走入人类灵魂的深处,从人性复杂多样性的角度,去重新审视人类 社会行为的动因,极力张扬人的现代性的伟大内涵。现代性的文化意义全面反映在文学形象的整体上。如按旅美华人学者李欧梵在《现代性的追求》一书中所说,中 国文学进入现代阶段,其特点在于它的那种感时忧国精神,这种感时忧国精神是针对中华民 族被精神上的疾病苦苦折磨,因而不能发愤图强,也不能改变它自身所具有的种种不人道的社会现实。于是这种主题有三种层面:一是把中国看作一个精神上患病的民族,而与现 代性产生一种尖锐的对立,现代性意味着对传统的反抗和叛逆,并追求一种新的知识;二是对社会-政治制度的批判;三是特别着眼于个人、命运和个人主义的精神表现。这是中国 现代文学追求现代性文化意义的三种具体内涵特征。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1 77~178页,上海,三联书店,2000。
4、文学的人学文化意义。
如前所述,文学是人学,从根本上说,文学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是对人的精神关怀。文学作为人学所体现的文化意义是对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对人的生存意义,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 系的意义,对人类未来的表现和追问。文学作为人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形象研究”。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其人学文化意义则是对人的最广泛内涵的整合表现,包括传统 文化、地域文化、现代文化的冲突交融,人在种种文化多层重叠的力量中被制约,在其中 作为一个圆型人物表现出复杂的性格。鲁迅的《祝福》表现了祥林嫂作为一个人的文化悲剧,表现她在封建文化境遇中无法生存下去的文化命运,但同时也表现祥林嫂备受摧 残的精神悲剧,包括她的意识和潜意识;小说还同时表现了在鲁镇所有人中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正是这个文化生态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而小说中的“我”,既是祥林嫂灵魂审问的对象,从中发现自己与鲁镇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又是悲剧的“看客”,最终为了逃避而离去,“我”又是这个文化悲剧的反思者、批判者,从而成为中国封建文化和现代文化 之间的漂泊者。正是在“我”、祥林嫂、鲁镇三者间体现出文学的人学文化意义的深 刻复杂。西方现代派中的存在主义文学,表现了人生活在异化困境中“荒谬”的文化境遇,于是提出了自由选择的文化问题,
这便使小说具有了哲学文化意蕴。中国古代的山水田园诗 既有对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满逃避,也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亲和情怀和逍遥游理想追求的文化意义。对文学形象意蕴的理解,从人文精神的角度阐释会得到深刻的领悟。沈从文的小说 表现的湘西地区原始性的民情、民风、民俗,是作为一种人性美、人情美的理想存在的。他对穴 居山洞、猎兽充饥、对歌定情、鄙视金钱、原始野性的爱、无拘无束生活的诗意描写,是作 为与嘲讽现代城市文明对比而存在的,在沈从文的深层文化意识里,原始人所留下的古朴的民情民风民俗似乎更适合现代人的生存。这种人文精神的取向选择与文化理想和文化 观念有关,不能对此简单理解。简单从社会学、政治学的观点去看,许多文学作品便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从人学的文化意义看作品,会看到文学很执着地叩问人的生存意义:人为什么 活着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不幸?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友情、乡情、爱国之情、民族感情?什 么是人的责任和人道主义?文学作品都有活生生的表现。
文学还有其他的文化意义,主要的是上述四种。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由此承载着综合、广泛、丰富复杂的文化意义。从文化这个最广泛的角度和着重从精神形态的文化来观照 文学,是为了追求文学最丰富最深厚的意蕴,是为了使文学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当我们追究文学背后的文化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 性格等,便可以提升和扩展文学功能的理解,人类便可以从文学中发现许多新的东西,文学便有了永恒的价值。鲁迅的作品为什么居于中国文学的高峰,因为他的作品是对中国人国民 性的解剖和文化反省,是和全民族一起进行文化忏悔,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现代性文化的呼唤。鲁迅的作品和《红楼梦》一样,带有中国传统文学缺乏的“忏悔文化意识”。忏悔文化意识是对自己人性的缺陷和社会弊病的忏悔,这是一种悲剧意识,正是由于《红楼梦 》 和鲁迅的出现,中国现代文学才有新的追求高度。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文学的文化批评使文学的理解获得了新的广度、力度和深度。杨义的《20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从文化意识 、文化选择、文化原因、文化深度、文化内涵、文化取向、文化契机、文化心理素质、文化类型比较、文化素质差异、文化情致、都市文化意识、文化归属、文化品格、文化心理大调 整等15个文化视角去看20世纪的中国小说,重写了一部中国现代小说史。
‘玖’ 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财富,是从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它是我们的根,没有这些悠久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传统文化代表着我门我们民族的文化,是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开扩者.我认为传统节日对于我们青少年,以及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是不可忽略的.虽然,潮流很时尚,大家也非常喜欢,但是我们应该做到时刻注重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观点.
‘拾’ 为什么说文学艺术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出自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文学艺术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研究文艺的基本原则与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的关系,也就是研究文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一般性与个别性的关系。毛泽东所提倡的文艺的民族化,首先是要尊重本民族的传统和创造,把本民族的东西研究透,以便掌握他的发展规律。一部文艺作品所表现出的民族形式,不可能是抽象的,它包括着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的民族特征和民族语言等诸因素。文学的民族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学语言,经过几千年的千锤百炼,用来表达人物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其准确和独特的程度几乎近于神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