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史上有没有在闹市看书的名人
毛主席和华罗庚都曾在闹市看过书。
㈡ 毛泽东在闹市读书的事情是确有其事吗
确有其事,有档案可寻。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档案:为炼意志到闹市学习。
1、档案名: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籍档案;
2、档案保存地:湖南省档案馆;
3、档案描述:本组档案由“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教员学生一览表”2册(1914年,一本为白底绿纹封面,共71页;另一本无封面,共23页)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学录”1册(1917年,黄色封面,36页)组成,其中都记载有“毛泽东”的名字及其在校时的简单介绍,如年龄、籍贯、通讯地址、所在班级等,是毛泽东在一师求学经历的历史见证。
为锻炼意志到闹市学习:
当时湖南一师的课程非常多,而毛泽东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了自己喜欢的课程上,如社会科学、文学、哲学等。他上课用心听讲认真做笔记,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都工整地记录下来,课余和自修时间也孜孜不倦地钻研。
当时的湖南一师教学条件比较差,毛泽东抛开这些外界因素,坚持学习。他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去读书,为的是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学习时心绪不受外界干扰,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可以很好地学习。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毛泽东还养成了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如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登山、长途步行等。这些都需要顽强的意志才能完成和坚持下去,他以身作则地向那个时代和周围的人群证明“我们需要坚强的青年,身体和意志都坚强的青年”
(2)历史上哪个人物在闹市读书扩展阅读:
毛泽东求学故事
1、进一师前在图书馆自学
毛泽东选择湖南一师就读是偶然也是必然。开始时,毛泽东没有进学校,而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也没有在外工作赚钱。他的父亲觉得他不务正业、不思进取,所以不再给他生活费,毛泽东衣食因此没有了着落。此外,他寄居的湘乡会馆已被军队占用,失去了栖身之所。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看中了第四师范(1914年与第一师范合并)的优厚条件:不收学费,膳食费也很低,而且学校的广告宣传为“教育为立国之本”。毛泽东经再三权衡后,报考了这所学校并如愿被录取,开始了他在湖南一师5年的求学生涯。
2、三分之一的钱用于买书报
毛泽东在学习期间也不忘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时局。在湖南一师读书的几年里,连学费在内毛泽东一共用了160元,其中有1/3用在订阅报纸和购买书籍上。他还利用课余和星期天到附近的工农群众中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工农及社会各阶层的情况。
1917年下学期,毛泽东担任湖南一师学友会总务兼研究部部长,并主办了一个工人夜学,免费教工农识字、写信、算术等基本课程,使工农提高觉悟,增长知识,获得进步。1918年,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组织了一个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吸纳了一批有为青年。它的成立也带动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进步青年,此后各地纷纷成立团体,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
㈢ 毛泽东闹市读书的故事
当时的湖南一师教学条件比较差,毛泽东抛开这些外界因素,坚持学习。他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去读书,为的是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学习时心绪不受外界干扰,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可以很好地学习。
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毛泽东还养成了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如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登山、长途步行等。
这些都需要顽强的意志才能完成和坚持下去,他以身作则地向那个时代和周围的人群证明“我们需要坚强的青年,身体和意志都坚强的青年”。
(3)历史上哪个人物在闹市读书扩展阅读:
毛泽东同志一生为革命笃志嗜学,博览群书,深刻领会,指导实践,给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楷模,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所周知,毛泽东远见卓识、才能超群、智慧过人。然而,这和他酷爱读书有关。他的一大历史性创造就是建设学习型政党,而他自己则是学习的典范。
年轻时候毛泽东读书,勤思苦想、严肃认真。所谓“多问”,就是他除在本校学习外,还经常走出动到社会学习。那时,经常有些外省的名流学者到长沙讲学。
毛泽东常常去拜访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总想多得到一些新知识。长沙有人组织“船山学社”,每星期日举行讲座,讲王船山的学说,毛泽东也常去听讲。
㈣ 哪个名人在街头读书
在街头读书的名人当然是列宁啦,在喧嚣的街头上,
㈤ 谁在闹市背书
朱买
汉朝人朱买臣家里很穷,靠上山打柴到集市叫卖为生。他在背柴往集市走的途中,高声读书。他的妻子为此要和他离婚。朱买臣安慰妻子:在路上读书不是丢脸的事情,而且自己肯定会有出头之日的。他的妻子还是走了。后来朱买臣入朝为官,正是凭借平时背诵的经文,向汉武帝讲解《春秋》《楚辞》,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古代王充专门到闹市读书,毛主席也专门在闹市读书。
㈥ 描述毛泽东闹市读书的故事
毛泽东在当时并不出名,他的奋斗精神也并不是很强。
在1933年,日军已占领了东北,毛泽东并不知道这件事,但是他知道日本已经开始打中国了,他也明白,自己也不一定可以保住性命。
正当这时,浙江某国民党学校的一位老师遇到了毛泽东,这位老师在街上席地而坐,读着书,这一幕被毛泽东看到了,毛泽东十分的好奇,便上前询问,那老师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真的去投入在学习中时,就不会在去在意环境了。”当时40岁的毛泽东听得后,不知该怎么做。在之前,毛泽东也在闹市读过书,可据他自己说,“闹市啊,真是太闹了,书怎能读的透呢?”可听得老师这句话后,毛泽东真的真的知道了。
此后,他便经常在闹市读书,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每每去闹市时,他都要拿上几本书。
他说,“人只要适应了环境,难道还有什么事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