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学前教育的历史起源
学前教育的历史起源:
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提出的。他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影响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
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
他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还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他的主要着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幼儿园教育学》(1862)。虽然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中有唯心主义观点,但他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
学前教育(Preschool E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贰’ 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60年代,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德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智育中心,忽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复归,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呼吁要纠偏。
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应被看成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新修定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明确地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以纠正偏重智育的倾向,促使儿童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中得到良好的发展。美国幼儿教育界也普遍重视通过社会教育促进幼儿智力、社会交往能力、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但是,智育中心的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根本的解决。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也要求高层次的人才,成人仍对幼小的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在儿童很小的时候,人们就对他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如计算、阅读、体操、芭蕾、钢琴、健美、武术等方面的教育。这种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无视儿童的兴趣,强制行事,过于正规和严格,给幼儿个性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去学习。
不分年级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已成为影响现行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潮流。1990年,法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初等教育3年制学习阶段改革计划的法令,进行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的改革尝试。其做法是:将2至11岁儿童的教育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由3个学年组成。每一个阶段称作初步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小班和中班,儿童年龄为2至5岁。第二阶段称作基础学习阶段,包括幼儿学校的大班和小学前2个年级,儿童年龄为5至8岁。第3个阶段称作深入学习阶段,包括小学后3个年级,学龄为8至11岁。
在美国,人们对学前教育中的混合年龄组和小学低年级中的不分年级计划的潜在作用也倍感兴趣,如90年代肯塔基教育改革法和俄勒冈州迎接21世纪教育法案,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不分年级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到近代,年级制和班级授课制在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制度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而在19世纪末开始的欧美教育革新运动中就受到批评。
不分年级教育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重视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允许超前和落后,使优秀学生和后进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其次,不同年龄儿童混合在一起共同活动,通过社会交往,无论是年龄大的儿童还是年龄小的儿童,都能学到大量知识,并获得社会能力的发展。再次,不分年级的教育还促进了教师对儿童的因材施教,以及父母和教师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最后,不分年级制有利于幼小衔接,使儿童从幼儿园教育自然地过渡到正规的学校教育。
各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战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一般说来,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和保育学校等仍难以满足社会上的各种不同需要。许多国家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和灵活化。
‘叁’ 中国学前教育的百年史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一)孕育阶段(十五世纪前)十五世纪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着作之中。1、中国古代谚语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爬,六坐”《颜氏家训》(二)萌芽阶段(十五世纪——十八世纪中叶)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杜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三)初创阶段(十八世纪后期——二十世纪中叶)中国:1、康有为《大同书》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2、蔡元培 提出建立学前教育体系,主张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3、陈鹤琴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抗战时期,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4、陶行知 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和“平民化”。(四)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1、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心理学对学前教育学的贡献(1)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2)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3)强调道德教育应以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4)主张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强调“开放”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苏联教育理论:全面发展的教育西方开放的心理学理论: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外在刺激。‘肆’ 国家第一批幼师专业是哪一年
2012年,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伍’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历史沿革
1951年9月10日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诞生,从此揭开了新中国湖北幼儿师范教育的新纪元。1951年至1961年是湖北幼师独立办学的阶段,规模 逐步扩大,在校师生近780人。 1961年至1965年,是幼师收缩的时期,在校学生160人,教师也大量调出。1965年夏,省幼师并入省实验师范,开始了联合办学阶段。1966年停办,至1971年恢复师范招生,改校名为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1973年,幼儿教育恢复和发展,至1978年共招12个班,1981年,恢复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幼师开始步入正常招生的轨道。198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湖北幼师,经过两年的筹建,1984年9月10日湖北幼师正式恢复开学,此后,又陆续成为湖北省幼儿教育的教学、科研、信息和电化教育中心,成为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总部和全国幼师工作协会秘书处所在地。从此,湖北幼师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即:“湖北省幼儿师范学校“、”湖北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的崭新面貌重现江城,掀开了培养、培训幼儿教师的新篇章。
学校附属幼儿园“湖北省实验幼儿园”的前身是1903年张之洞创办的“武昌幼稚园”,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被誉为中国“百年幼教”的基石而载入史册。2011年该园已有108年的办园历程。这两个第一使得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在中国幼儿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陆’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特点,产生的背景也各不相同,详解如下:
一、解释近代学前教育:
中国近代幼儿教育()是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是随着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二、分别介绍这四个阶段的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1、 清末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实施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从17世纪明朝开始产生,但清政府的腐败阻止资本主义的发展,到清朝末年,中国社会仍是一个政治上保持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衰弱的封建大国。
而此时,西方却发生了产业革命,积极对外扩张,要求中国向他们开放市场。近代幼儿教育主张
在上述情况下,中国近代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批判和反对旧式封建家庭的黑暗和对儿童的不良影响的思想基础上,最早提出了幼儿教育的主张。他主张废除
家庭、解除封建伦常对人们的束缚,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财产共有、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母亲从怀孕起就在国家设立的人本院接受胎教训练,婴儿出生后人育婴院、慈幼院接受教育,儿童由国家公育,满6岁后进入小学,直至中学和大学。中国幼儿社会教育机构 中国的幼儿教育机构是随着“癸卯学制”的颁布而产生的。
《奏定学堂章程》中提出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和家庭教育法章程》,第一次将幼儿教育列入学制系统。随着新的学校系统的建立,中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蒙养院诞生,在《奏定蒙养院章程和家庭教育法章程》中规定了蒙养院的宗旨、保育教导的对象、内容及方法,并将蒙养院的教师称保姆,由敬节堂、育婴堂内的乳媪和节妇训练而成。这些按“官编女教科书”训练出来的保姆是“三从四德”的模范和宣传者,不能真正起到教育儿童的作用。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中华民国时期的幼儿教育1911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于1912年1月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时期中国虽然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但幼儿教育还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幼儿教育改革与提高,1912年1月9日临时政府成立了教育部,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其中与幼儿教育有直接关系的是“王子癸丑学制”的颁布,它将蒙养院更名为蒙养园,属学制体系上的教育机构,但不计年限,没有单独成为学制系统的一级。1922年9月,北洋军阀政府通过了“新学制”(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改名为幼稚园,把幼稚园纳入学校系统,加强了它的地位,并强调幼稚园招收6岁以下儿童。中华民国幼稚教育
193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对幼稚园教育的总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得幼稚园课程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随着中华民国幼稚园制度的确立,中国幼儿教育的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并在数量及儿童入园率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3、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幼儿教育活动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办学虽是文化侵略的一部分,但对中国的幼稚教育的途径主要有:①兴办育婴堂、孤儿院。这些名义上以“人道”为名的社会救济机构,主要是收容当时社会上被遗弃的孤儿和贫儿,使他们接受宗教熏陶。但实际上,儿童在其中并没有得到教育,甚至得不到起码的温饱有时还会受到体罚。②兴办幼稚园。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外国教会在中国开办的幼稚园远远超过中国人自己办幼稚园的数目。这些幼稚园实行西方化教育,宗教色彩浓厚,其目的是“造就民主国家的根基”。③兴办幼稚师范。中国新的学制产生之后,英、美教会鉴于当时在中国培养师资的重要性,开始在中国各地开办幼稚师范学校如外国人最早是1899年在神话开办幼师学堂,训练中国的幼稚师资。后来外国的教会又于1916年在杭州设立了弘道女学幼师科,在苏州景海开办了女学幼稚师范科,等等。
4、解放区的幼儿教育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的幼儿公共教育。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幼儿教育奠定了基础。机构建立和发展 1934年,苏维埃地区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幼儿园组织条例》,规定儿童从出生到5岁要送进托儿所。条例还规定了组织托儿所的目的、入园条件、保教人员选择、编制和环境、设备、作息制度、饮食等具体办法。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延安创办了陕甘宁第一保育院,并先后建立了一批托儿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