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材料一反映了西欧的哪些历史新现象
材料一 几乎没有人否认,欧洲人所谓的新旧世界之间全新而复杂的交拄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新的富裕商业阶级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成长起来。……欧洲由于采用美洲的马铃薯而人口增加。欧洲人民依赖糖和烟草等进口商品。
——(美)R. R.帕尔肤《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的哪些历史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8分)
(1)现象: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资产阶级的成长;新农作物的引进;人口的增加;糖和烟草大量进口(商品种类的增加);(4分,答到4点即可)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殖民扩张(4分,答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1分)
㈡ 材料一中的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1)材料一中的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结果?(1分)根据材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显着特点。(2分)根据材料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4分)
主题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三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3)结合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4分)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4分)
主题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
(1) 新航路开辟。(1分)
加强了世界各大洲的联系说明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了整体世界;
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联系说明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分)
(2) 以欧洲为中心;(2分) 资本输出; 国际贸易(4分)
(3) 茶丝的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4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产生了近代中国的官办企业;民族工业出现。(3个4分,2个3分,1个2分)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6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特别是“新发现”的美洲证明材料一中的现象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结果。“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可以提炼出答案:加强了世界各大洲的联系说明人类由孤立分散走向了整体世界。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地” “贸易的发展”。 可以提炼出答案: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联系说明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 “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 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 “欧洲人”是本题的题眼,所以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显着特点是以欧洲为中心。“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同样也能证明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显着特点是以欧洲为中心。“欧洲”字眼出现的频率也高。
(3) 茶丝出口变化情况是啥?务必要整清楚,不难发现茶丝的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不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说明中国已经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既然中国已经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当然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必然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产生了近代中国的官办企业;民族工业出现则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常考的具体表现。
(4)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是此问的题眼,务必抓住这个时间段,以这个时间段为突破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包括: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㈢ 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指出材料二中“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8分)
(3)材料三是俄国在某一时期颁布的一份土地法令,它对这一时期有俄国革@命有何意义?(4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指出罗斯福颁布上述新政措施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
(1)现象: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2分)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各国的变法,生产关系的调整(私田取代公田)。(6分)
(2)状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2分)
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6分)
(3)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对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和巩固政权起了重要作用。(4分)
(4)目的:控制农产品数量和规模,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经济危机。(6分)
㈣ 材料一反应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1)重农抑商,导致工业的落后
(2)反映了物贱伤农的现象。原因是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3)迎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主要是辛亥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还有帝国主义忙于一战。
㈤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
(1)现象: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或答:唐朝海陆对外交通均比较发达、唐朝对外交通从海陆均可通往西亚)。(2分)(2)原因:如答唐朝政府比较开放、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繁盛时期、唐朝重视对西域的管理、重视民族关系、外国纷纷向唐朝学习等等。(言之成理,一条给2分,此问最高4分)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朝海陆对外交通均比较发达。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唐朝政府比较开放、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繁盛时期、唐朝重视对西域的管理、重视民族关系、外国纷纷向唐朝学习等等。
㈥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发展史中的什么现象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 转移到长 江流域) 南方相对稳定。
㈦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战乱少,大量人口南迁,带去了技术和劳动力
㈧ 材料一中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是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第二是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奴隶制的出现。
是历史的进步,因为这一切都是生产力的进步所导致的,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产生了私有制,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奴隶制。所以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根据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㈨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概括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
反映的曹操在宛城,玩弄张绣婶婶,被张绣追杀的历史事件。这次事件产生的原因是统治阶级的腐朽淫靡。人民百姓对压迫进行积极反抗,虽然它最终没有成功,但是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显示了人民的力量,加速了东汉政权的灭亡。
㈩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秦朝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什么?秦朝时,民间使用的笔画更为简单的文字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和图二两种现象的出现对秦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取以上措施的是秦朝的哪位皇帝?他为了巩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列举两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历史现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前提条件:秦朝统一全国。
(2)小篆。隶书。
(3)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
(4)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北筑长城,抵御匈奴……(任选两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