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高中历史学科如何渗透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如何渗透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23-02-10 00:44:34

1.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

1、时空观念。教师可以使用时间轴、年代尺以判断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序问题。如梳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挫折等等,简明扼要,直观有效。

2、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历史材料,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历史材料的不同类型,包括文献、图片、实物、遗址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搜集历史材料的主要途径,如书籍、网络、博物馆等。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教师教授历史的主要工具,也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历史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都有明显的针对性。它选入的许多有价值的一手和二手材料不仅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可作为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证据”。

3、历史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针对一些重点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思考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最后的影响,然后让小组派代表上台讲一讲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以及评价,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绝不是简单的给学生讲解几个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它指的是教师在授课时,通过一些“诱导”“ 启发”等教学方法,以史料和教材为依据,把整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展的前因后果,历史事物的本质、历史观点的局限,对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概括与综合,传授给学生。

5、家国情怀。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应该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历史人物中最不缺乏的就是爱国人士,他们性格不同、生存的时代也不同,但是他们能够青史留名主要就是因为那一身凛然正气以及饱含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教师应该重点让学生感受的。

2.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现代中学生,由于受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基础教育各学科之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理科和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了人文学科,人文教育被极大的忽视,结果导致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缺失的状况。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门,以其丰富多彩的事件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素养,从而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上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知识,并在认识和总结过去的过程中找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然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一般是临考试前背一背,纯粹为应付考试而学;高中学习历史只是为高考作准备,为高考备水一战。从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历史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的功能在一点一点的流失,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因为基础教育承担着塑造未来公民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艰巨任务,这将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国运的兴衰。
为此作为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不仅要在课堂上要注意营建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积极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升个人素质,同时呼吁提高家庭、社会的重视程度,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素养。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探究讨论方式,建设高效课堂是提升中学生历史素养的首要途径。
(一)依据新教材,活化教材思想创新思路,领悟教材编写新模式,让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体会历史,在适度的问题中感悟历史,以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历史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情”、“趣”化。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鲜活地再现历史情境,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以情动情,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最终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历史的真谛,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对于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有位学者概述了以下七种主要的方法: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锤炼语言描绘情境。这些方法富有实际操作性,也是完全适用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
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时,可以播放一段视频,再补充文字材料介绍邓世昌的英勇事迹:致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后来,光绪帝为此事挥笔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誓壮海军威”的颂词。这样就使黄海海战的悲壮气氛和邓世昌英勇献身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脑海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讨论式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通过老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和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置身于历史的思维之中、处于积极的课堂参与之中。这样,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个人更深入地参与历史的教学之中。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等等知识来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只是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更好地培养了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合格人才。
二、培养中学生自身素质是提高其历史素养的必要条件。
(一)大量阅读各种历史题材的书籍、史籍等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生活中可以联系历史电影或小说来了解历史,培养历史素养。《甲午风云》、《从奴隶到将军》、《地道战》等就是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护国运动、敌后军民反扫荡斗争最好的素材。
(二)关心时事,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最高的历史素养。
历史学科学习的最高素养是以史为鉴、学以致用,体现了这一学科更强的人文性和实用性。学习历史最终目标就是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和能力来指导自己平时的实践和行动,理性地辩证地看待现实问题,从历史事件中找到现实问题的历史的影子和历史借鉴。历史科目也会涉及到现实生活,这就需要中学生在学习史实的同时积极对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收集和材料挖掘,例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问题、知识经济问题、重要的区域问题。

3.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5年)》提出的历史学科六大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2)史料实证: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3)历史理解: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4)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5)历史价值观: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素养1: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 余文森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任何学科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以分为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内容(概念、命题、理论)(内涵和意义),深层意义是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表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是显性的、逻辑的(系统的)、主线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则是隐性的、渗透的(分散的)、暗线的。但它是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决定性的东西)。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你跟他相处,马上就会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素养
我们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们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
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管“心”的)。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的观念系统的“根目录”,其他观念都是“子目录”),学校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脑力劳动(认识活动)的武器(媒介)(管“脑”的)。它是由思维方向、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等构成的综合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脑力劳动的水平和质量。学校教育教学不能只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和能力的细节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上下功夫。
品格是一个人的行为(广义)表现和为人形象(管“行”的)。它是一个人素养的直接反映。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内隐的,那么品格则是外显的。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涵养、教养,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这三大核心素养是学生整体素养的三根支柱,缺失会造成人的素养大厦的坍塌。
学校教育教学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价值引领(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价值引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规范,它是一个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内核),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要对价值观有较全面的认识。从价值指向的范围来看,我们可将价值分为:
(1)人类基本价值,即为全人类所普遍认可和提倡的价值,如人道关怀、同情感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虽然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社会观念上有着较大差异,但在伦理价值、行为价值特别是善恶区分上却有基本的共识,有着一定的同一性,从而形成人类的基本价值。
(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积极的、健康的并被全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原则,如爱国、孝亲、仁爱、勤奋、礼让谦逊、恪守诚信等。
(3)现代社会价值,它是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如个体独立与自主、社会公正与平等、经济市场化等。教师要充分理解各类价值的内涵和意义,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解、价值准则,这样才能以鲜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立场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二,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今天,要引领学生做出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教育教学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观照,缺乏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价值引领可能沦为一种盲从,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非价值”或“反价值”的误区。
所以,教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各种价值并拥有价值判断能力。教师本人对做人、做事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外显或内隐地传递着价值,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引领从“正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引导,直接引导学生接受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从“侧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澄清,即对学生不正确、片面的价值观进行澄清。
第三,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学校里的各门学科知识都是学生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不同学科中蕴含着具体丰富、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及形态。学科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文,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
(二)思维启迪(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层次(深度)、结构(类型)、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认知素质的核心。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
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维也应该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这是人的能力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思维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
学校和教师要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当前,要从以下两个维度着力:第一,从客观性、科学性的角度讲,要注重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思维的能力。以《论语》中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勿意”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勿必”是指对事物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要有辩证思维。“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执。“勿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第二是从主观性、主体性的角度讲,要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独立、独特、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从教学的角度讲,第一,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以知识授受为任务和以“记—练—考”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模式,这种教学几乎把思维都剪辑和阉割了,学生没有多少再思维的意义和含量。要把原生态的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本本身,从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态的思维介入。“例如,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言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二,要积极倡导有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没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投入,知识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符号知识(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而不能深入知识内涵(深层结构),获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循环的发展。思维水平的发展主要包括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和科学思维态度的养成。实施深度教学,是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使学生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同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将符号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
第三,要注重原生态的问题。一是根据提问概念的性质不同,提问可以分为“生活提问”和“逻辑提问”。前者主要是以现实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后者则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方式。我们知道,教科书知识本身和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根本区别的。教科书的编写主要遵循学科知识体系逻辑,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加以概括的,更多偏向于“逻辑提问”。从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来看,需要将学科知识还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仅仅学习孤立、静止的学科知识内容。二是原始问题与课本习题。原始问题是指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科学现象和事实的描述。而课本习题则是把科学现象和事实经过一定程度抽象后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
(三)品格塑造(优秀、良好品格的培养)
有一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答记者问告诉我们:一是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二是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作用非常大。我认为,这两点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特别要重视的问题。孩子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少儿时期,少儿时期忽视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必然给孩子留下隐患甚至危险。
有专家指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受过教育的人”的根本标准,不在知识,而在美德,除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诚实、宽容、讲信用等。
从广义的角度讲,品格可分为:行为习惯、个性修养、道德品质(风范)三大组成部分。品格突出一个“品”字,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品质、有品位的人,这才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说的话语;“诚信、宽容、感恩”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怀的意识。
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张扬个性的必要性,但决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公德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礼让仁和、合作共进的为人智慧。值得强调的是,品格只能由品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培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教师的劳动有特殊性,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成分(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这是因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思想、品德、风貌、学识、才能、作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学生有向师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倾向。所以,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谈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
总之,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要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4. 高中历史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历史理解、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五个方面。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来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注重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5. 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渗透历史时空素养

中学历史教学有着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更重大的使命——素养养育,铸造未来国民的核心素养、让他们的精神站立起来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历史学科的真正价值不在教与学的法则,而在于学习历史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成功、成人的养育价值,即对人性的养育。当历史教学还在普遍流行历史知识传播手段或传授技术上的不断花样翻新、想尽各种法与招式解决学生“怎么吃”的问题时,我们会经常这样问自己:对于一个几近成年的高中学生来说,历史课堂教学是告诉他们“怎么吃”重要?还是“吃什么”更重要?理所当然,中学历史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吃的问题,而是要基于成长的需要,解决吃什么,提供什么样“营养”的问题,吃什么比怎么吃更重要。成长需要营养,它不会管太多这个营养是怎么吃进来的,如同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吃鸡蛋是因为它有我们所需要的营养,而不是天天去研究这个鸡蛋是哪个母鸡生的?是怎么生下来的?我怎么把鸡蛋吃下去?因此,以养育学生人格人性为主要目的的历史教学内容选择与历史教育价值的挖掘就显得比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要重要得多了。知识固然可以产生力量,过程与方法也能培养能力。但从历史知识中挖掘出的价值观却能决定方向,用真的史实和美的方法养育善的价值观。历史知识只有在帮助学生追求真善美时,才是最重要的,智慧与价值观比知识与能力更重要。如果高中历史课堂缺乏价值引领的正确选择,就很容易培养有学问甚至是有艺术修养的恶魔,或精神变态者;任何机会都有可能变成陷阱与危害,能力越大,破坏性越大。素养立意与养育是中学历史课堂的核心目标与最主要的追求。1.笨鸟也有矮树枝:人人都是爱因斯坦的人才观是素养养育的基础斯黛肥在《这才是判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一文中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新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雄也认为:“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新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自然生命强调长度,社会生命强调宽度,精神生命强调高度”。“学校要通过各种方法,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在学校里呈现出来,让每个学生在和伟大事物相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最终成就自己[1]。”而中学历史教材描述、记录和呈现的大部分都是历史上的“伟大事物”,历史课堂就是直接让每个学生与“伟大事物”经常相遇的场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课堂上相遇伟大的事物,历史教师就首先必须具备全面的人才观。因为每个生命都会有自己的光芒,即使是一只笨鸟,上帝也为他准备了一根矮树枝。这也是中学历史课堂进行素养养育的基础。第1,人才不再只是精英的专属。当今世界既需要少数的高精尖人才,也需要大量做普通事的大众化人才。任何人只要他遵纪守法,对社会有所贡献,被这个社会所接纳或需要,他就是人才。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分层培养,重点应该放在普通人才培养上;不能为了培养少数精英人才而让大部分普通人才陪玩“高尔夫”。随着4D工业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人人都是爱因斯坦,乔灌各擅其美,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不可缺乏的人才。乔木大材可以做高大上的栋梁,或桌椅板凳;灌木在社会上同样不可缺少,可以绿化这个世界,改善人类所需要的空气;也可以减少雾霾;还可以制药,或制成黑粗茶或普洱茶。当人们把乔木制成栋梁之才时,灌木黑粗茶也会因为收藏时间长而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宝贝。因此,当今的教育必须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能力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走向“素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让教育不再只是为培养少数几个精英分子服务,它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和提高他们素养提供“有机肥”。第2,大众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基础化、通识化和大众化。这种普遍化的大学教育,已无法为学子们提供“超额利润”,知识已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了,也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阶梯。从概率上讲,社会所认可的世俗成功,往往只是少数人的成功。事实上,现在的高考早已不再是选拔几个精英分子了,大学也不仅仅只是培养少数几个顶尖人才。当大多数人都有机会读大学时,中学历史教育就必须要服务于广大平凡之辈的人性与成长,以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坦然面对生活挫析与苦难,培养平凡、平谈、平坦、平静、平常甚至平庸的幸福快乐人是今后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常态,不歧视甚至要鼓励学生成为幸福的普通人,历史教育不但要为精英服务,更要为平常人服务。第3,健康、普通而幸福地活着也是人生的成功。为了成功而折寿,或变成了高学历而野蛮的人绝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养育人格,让他们的精神站立起来,帮助他们找到幸福的生活方式。而不单单是世俗是认可的升官发财,或事业有成。“三平两健康(三平是平淡、平凡、平常,两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是一种成功,是一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拥有的成功。当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遭遇命运的反复无常或不公平时,他能笑着说:我依然能保持着美丽的心灵,继续追求着做一个善人、好人,因为历史让我对未来不再恐惧!第4,适当与适度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才是最好的教育。过去,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基于知识的贫乏和知识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人们对知识十分渴求,如同一个人要解决温饱一样,中国初步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应试教育成为了学生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唯一追求,白加黑(白天加黑夜),横七竖八(每周课程表横着看七天,竖着看每天八节),争分夺秒,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多的知识。殊不知,当教师的知识传授过度或热衷于满堂灌的时候,学生知识过量摄入如同吃得太饱一样,容易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容易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下降,严重挤压学生未来发展与提升空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能力”决定一切,能力解决一切,能力证明一切,全社会形成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不大,或无法精英化时,他所接受的教育与培养就有可能大打折扣。对精英化人才的过度关注与培养,事实上侵犯了其他非精英人才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力,重点中学、重点班的设置就是最大的教育不公平。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能力体系,历史教育都没有权利强行占满学生的全部时间和空间。的确如此,成长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但这个主要目标不是学生成长的全部,要给他们留足自我反刍与成长的闲暇时间与活动空间,让他们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真正的教育既要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又要他们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2.用良知点燃课堂:历史教学能让学生习得终生受用的素养“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其中,尤其能促进人生命成长、人生发展,可提升、可进阶的就是核心素养[2]。”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由遗传、环境、社会来决定的,其中的学校教育对个人素质的形成起了关键性作用,而这种关键性作用又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和它的核心素养中,多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共同组成与形成了学生个人的素质。当学生走向社会时,他们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也许早就忘记了,但他们学历史时所形成的核心素养却让他们终生受用,他们与哪些没有学过历史的人在素质方面、特别是情商方面就是有不一样的表现。因此,历史学科在养育学生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核心素养即是“时空逻辑、史料实证、发展眼光、多元联系、客观评判、置身理解”等六个方面。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能时时、处处、事事具备“基于时空与实证、立足发展与多元、善于理解与评判”的价值理念与素养[3]。(1)时空逻辑。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与地理条件下发生。历史时空观具体落实到中学历史教学,主要表现为: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时间逻辑与空间逻辑,通过分期、分段、分地域、分国家、分民族的方式来描述和认识人类过去的发展。并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考察与理解它们存在的意义。时空逻辑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认识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时空基础上的,这是学生未来做人处事的基础要求。二是时、空、事三者共生相机,历史事件一定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中,过去的时空,一定有很多我们已知和未知的事情发生了。时间到了,空间也具备了,我们就应该做完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要理解世间有很多事情不能错过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三是要善于把握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意义是完全不一样,效果和影响也可能是绝然不同的。四是掌握事情发生的、发展乃至整个进程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因素,建构起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及因果关系,并能正确理解事物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意义,正确对待自己人生过程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或对整个社会的人和事都能做出正确而且合理的解释与恰当相处。(2)史料实证。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人文社会科学。任何历史结论与评判都必须基于真实的、可靠的历史史料,论从史出,证由史来。自觉养成以史料为依据的证据意识,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孤证不立。能够把有价值和意义的史料作为论证历史结论的证据,形成历史论证的实证意识。史料实证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史料实证至少能够养育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与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待人处事过程中,形成自觉的实证意识,学会如何搜集、选择和使用各种信息,并养成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的习惯,并经过自己的思考与比对判断信息能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二是不仅要善于搜集信息,还要善于判明它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史料来源要具有广泛性,以客观的态度辨析史料可靠性和史料价值,准确判断所选史料的价值,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三是形成较高水平的实证意识,并能从信息中形成新的问题,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叙述和情感态度。四是学会在论证过程中注重逻辑推理;论证过程严密,结论必须是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史实基础上的,只有史实史料真实了,结论才可靠。五是虚假或伪造的历史培养不出善良与诚实的公民,达不到凭证据说话和理性处事是公民社会这个基本要求。只有真实而崇高的历史才会让我们拥有走向未来的信心。(3)发展眼光。人类历史是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的,任何人、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在中学历史教学任务中具体体现为: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线索、变化和发展的基本情况,辩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形态,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潮流。发展眼光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对历史进程中变化、延续、继承、发展的总体把握能力和具体辨明历史发展变化基本形态与类型的能力。二是人类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是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前行的;它不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即便是历史有停滞或后退现象,那也只是发展过程中的暂时曲折。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学科知识的延续、变化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了只有具备历史发展变化这个宏大的视野,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和自己未来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三是理解不同时期历史发展的差异性与演进的关联性,明了不同时代之间、过去与现在的共同点与区别,以及历史的传承;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的借鉴性与现实性。(4)多元联系。历史不但是发展,而且联系是多元的,这种多元联系往往表现在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具体性与特殊性之中。历史的多元联系落实到中学历史教学主要表现为:多元联系既体现在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又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宗教、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也体现在社会中每个个体存在的不同经历、想法、信仰与态度。了解人类历史在各个地区、国家、民族以及各个领域的多样化发展情况及纵横联系,需要我们精准把握和认识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多元联系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学生未来的人生和所处的社会,与我们学过历史一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机关联,多样性、复杂性、具体性、特殊性不但常常表现为内外联系,如纵横联系、古今联系和中外联系等。二是学会从整体关注、把握和解释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普遍联系,不能单一的、独立的、分散的看待事物。三是具备历史发展存在多样性与多元选择的观点,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也要看各个文明之间的独特性、交融共进及相互影响。四是重视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联系,立足现实,追溯历史,研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五是善于把各国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发展大背景中进行综合考察,也要善于挖掘各国文明的影响与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服务。如政治文明中的“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经济文明中的“社会公平、整体效率、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中的“宽容、妥协、尊重、欣赏、开放”等。(5)客观评判。秦晖认为:“历史学的任务就是解释,去解释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如果不去解释,历史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4]。”冀朝鼎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一书自序中认为:“新的经验会导致新的历史见识,而根据新的见解,又可以阐述新的问题,可以重新审查新老论据,可以从大量似乎无用的资料中挑选出颇有意义的事实来。因此,历史必须不断地加以再写,才能满足各个特定时代中人们的需要,再写历史是人类为驾驭历史力量所作努力的一部分,而在历史过程的每一转折点,这一任务都变得特别迫切。”克罗齐也认为“从观念形态上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上三位贤哲告诉我们这要样一个历史规律:每一代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经验来看待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对历史,一代有一代的经验,一代有一代的解释。历史评判是建立在对史实的掌握、理解、解释的基础上的,任何历史叙述实质上是对过去的阐释与评判,不仅包括史实的描述、整理、组合,也包括叙史者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如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人对历史的解释与评判是不相同的,是多元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历史的解释与评判也有可能不同。客观评判落实到中学历史教学就主要表现为: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阐释,辩明导致历史解释与评判不同的原因;能够对史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判断,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问题;能够运用正确的史观,全面清晰地论述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能预设结论进行推理论述,要么一否到底,缺乏必要的敬畏与温情;要么顶礼膜拜,满是盲从与妖媚。温情敬畏、折中持平、严厉谴责等都可以是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但这种结论或观点不能是先预设好的,严重违背论从史出的研究逻辑。客观评判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历史评判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实基础上的,历史不是胜利者的宣言书,也不是失败者的墓志铭,它因真实而崇高。在课堂上,我们既不能神化、圣化、美化、正统化、维新化、妖媚化历史,把他捧得缩地戡天;也不能丑化、矮化、僵化、妖魔化历史,把它骂得天诛地灭。二是立足于当代社会需要,置身当时历史情境,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重要性。正如史学大家袁伟时所说的那样:“现实环境也会刺激历史研究者的思考,影响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对史料的选择和分析。”三是接触不同的史料的历史叙述,理解别人的历史评判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手段和不同方式形成对历史的解释,并探究其意图,客观评价各种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了解为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体系会导致不同的评价。四是通过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与评判,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是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评判,让本质性的认识成为历史教学的灵魂与学生成长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历史让学生对未来不再恐惧。这也是学生通过客观评判历史获得学习自主性与创新性的养育。(6)置身理解。置身历史理解是指历史本身的发展,和人们对历史理解的认识过程。前者以史料为主,后者以历史概念、历史范畴为主;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和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再现;两者不能等同,后者是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了客观的历史理解;后者反映前者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与认识,它主要体现在客观解释历史、宽容历史、认同历史之中。置身理解具体表现为:能够理解各种历史叙述的内容含义与要点;能够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实,对历史形成合理的想象与理解;认同并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偶然与必然。这种建立在历史解释基础上所形成的历史认识,不但是中学历史的灵魂,更是学生成长需要的人文素养,历史让学生对未来不再恐惧。置身理解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将历史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考察、阐释与理解,设身处地理解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二是让思维回到历史现场,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结果、性质、影响,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三是从历史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不能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或标准苛求于古人;从而分析概括出事物的特征、性质、意义和影响。四是理解是基于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反过来,历史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价值取向有助于养育上述“三观”。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不仅是机械传递人类自己的记忆,更重要为当前社会发展提供历史经验教训与人类共同追求,为社会个体提供成长养分与人生启示。五是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六是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与胸怀。3.心中时常有风景:历史教学素养目标的挖掘与制定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文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并特别强调它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是新一轮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和导航仪。历史教育的本质是养育人格,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的精神站立起来。提前准备好从事各种职业或事业所要求的素养基础,尽量避免德不配位。当一个人智商不够、能力不强时,超强超足的情商、品德和素养都可以弥补其不足,同样可以让他事业成功,人生幸福。但是,当一个人智商超高、能力超强而情商、品德和素养严重不足时,高智商和超能力根本无法弥补德行和素养缺陷,人生很难获取巨大成功,容易遭遇各种障碍,甚至毁灭性打击。因此,中学历史要善于挖掘、制定、落实每一个历史知识的素养目标,让它们为学生成长服务。第1,挖掘与制定素养目标不可缺失的观念:以素养养育为核心的中学历史教学目前存在六大问题:一是对历史教学素养概念的认识和界定摇摆不定。二是对每个或几个历史知识点素养目标的制定含糊其辞。三是对历史的解读与认识是一知半解,或过度解释。四是围绕素养养育核心目标的教学设计是两张皮。五是价值观引领容易扭曲变形。而当前我们的历史课堂主要是存在第六大问题:课堂以展示教师的优秀为主,远离以学生为核心。课堂教学中表演的丰富性、游戏比赛与讲故事的灵活性、绘画演讲与对话的新颖性等都是用来佐证上课老师的卓越,而不是用来服务学生的。不断让课堂来展现上课教师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超群的专业技能、新颖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手段等,让学生完全成为课堂中的配角。学生之间的同伴交流与合作也主要是为衬托老师而做秀,课堂的讨论、合作、思考和多姿多彩的活动只是为了制造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假象。即便是这样的做秀也被严格限制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以不影响展示教师的优秀为目的。学生的讨论与真正意义上的探究都是蜻蜓点水,始终处于变相的被压制状态;深度思考与思维发展更是浅尝辄止。上述这些不良现象在各级各类优秀课、示范课、比赛课中表现得更加严重。正是基于当前的历史教学现实,素养目标的挖掘与制定必须具备几个不可缺失的观念。其一,学生是一切素养目标的最终目的,是历史课堂的出发点和根本所在。养育学生素养、为他们成长提供合适的营养是中学历史课堂最主要的目标和功能,基如此,历史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历史教学内容的恰当选取、历史教学流程的合理编排、历史教学评价的选择与使用等都必须建立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基础上。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知识构建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与个性形成、合作竞争与交流互动等都是所有学生的事,人人有份。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效能是既能让学生广泛参与,又能学生满足个性需求。其二,素养目标对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起着指导、引领、辐射作用,是学科素养目标的上位目标,是建立在“目”基础上的“纲”。知识与技能产生力量,过程与方法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决定方向;进一步简言之即是“知识产生力量、价值观决定方向”。过去,知识立意与能力培养是学生的整个世界;但知识与能力也如同喂养孩子的母乳,开始不吃,成长会受一定影响,但如果一直吃下去,就一定会精神营养不良。现在,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已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走向更为本质的素养体系。因此,再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都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或主旨,课堂一切的主旨是学生的需要与对他们成长的养育,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永远只能附从学生素养养育的需要。没有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的历史教学课堂,只要它符合上述要求,同样是精彩的课堂。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再精彩,也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传播手段,是以服务课堂、服务教师、最终服务学生为主旨。万千课堂,唯此为大。其三,评价一堂好课的根本标准是对学生素养养育程度的高低或是否适合。一堂优秀的历史课可以展示教师播音员般的普通话、幽默风趣的语言、前沿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渊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灵活丰富的教学策略、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展现整堂课的丰富性、灵活性与新颖性,让教学有难度、思维有高度、发展有长度、拓展有宽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上述所作所为都必须以养育学生素养为中心。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朴实简约重于奢华花哨、内容效果重于形式氛围、价值导向重于知识能力、素养养育重于考试分数。如果基于学生的素养目标无法成为历史课堂教学中雄居山顶的导航塔,或被严重弱化和边缘化的话,本该简约而养育人生的历史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在繁琐、杂乱的人灌或机灌面前无所适从。同时,中学历史课堂还应该注意的是:不能把一堂课的功能无限放大,严重挤压学生成长与养育的时间、自主发展的空间。高效不等于容量大,好课不等于目标多。适时、适量、能够让大部分学生吸收和消化才是最理想的课堂容量追求。确定一二个教学目标,解决一二个教学问题,运用一二个教学策略,传授一二个学习技巧,完成一二个教学任务,养育些许人生素养。因此,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是以养育学生素养为核心,教学容量简约而不简单;教学活动适度而不纷繁,不能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手段可以丰富多彩但不能变人灌为机灌,更不能眼里只有优秀生而没有全体学生。其四,历史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养育的基础,“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在建立在坚实的史实之上,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也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从历史素养的高度看,历史知识既是具体的,也是整体的,既是独立的,也需要前后贯通、上下相连、左右相逢,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和独特,也要对它进行消化、加工、提炼[5]”。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均对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了明确的规定。如高考大纲规定了28个一级知识点,90个二级知识点。如果没有历史基础知识作为媒介与依托,学科能力培养与学生人生养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6.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围绕历史核心素养要求,组织教材,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巩固练习。

7. 核心素养如何渗透历史课堂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专题学习”,进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含义下的历史教学实践探索。谢利明老师对必修一专题五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的教学进行创新尝试,在前一课已完成“重返联合国”这一目教学的基础上,以尼克松访问中国“改变世界的一周”为题,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通过“这周的前前后后”、“这周改变了世界”、“世界改变了这周还是这周改变世界?”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引领学生走进四十多年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不平凡历程。珍贵的历史照片,丰富的文字材料,自然生动的讲述,深深吸引了听课学生和老师。由学生模拟1972年中美双方谈判代表,就当年《中美联合公报》起草过程中,双方关于反对霸权问题和美国从台湾撤军问题的争论,很好地反映了效实学子历史思维的科学性和敏捷性,从中也让学生体会到在外交活动中既要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原则立场的坚定性,也要注意斗争策略的灵活性,理解外交有时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宁波市历史教研员陈天宁老师认为,这堂课是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成功探索。

阅读全文

与高中历史学科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