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越调什么是背宫调
河南越调,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
其演出形式有 越调宗师-申凤梅
三种:第一是皮影越调戏;第二是木偶越调戏;第三是越调大戏班。
这三种演出形式迄今仍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的南阳一带农村流行。
河南越调音乐由于历史悠久,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
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
伴奏乐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也有时称“四股弦”),卧笛,月琴为辅,后来逐渐增加了短杆坠胡,闷子,二胡,唢呐,三弦和琵琶。
社火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歌舞艺术,一般在春节、红白喜事和农闲之时演唱,它起源于原始先民的图腾崇、祭祀歌舞,经过漫
长的历史演变,至清朝中期正式形成。
滩歌社火秧歌,又叫“射虎”,主要在春节期间演唱,称为“耍秧歌”或“唱社火”。
按表演时间来分,有“社火”和“夜社火”两大类型。
“社火”在白天表演,以耍为主,以唱为辅;“夜社火”在夜晚表演以唱为主,以耍为辅。
按表演形式来分,有走高脚子、高抬、马社火、唱曲儿、耍狮子、耍龙灯、耍拳、扭大头、捣蒜罐、搬船、跑纸马等样式。
唱曲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有“大唱”、“小唱”和“秧歌”三大类。
“大唱”也叫“乱弹”或“梆子腔”,就是今天的秦腔。
“小唱”分为“背宫调”和“越调”,“ 背宫调”又由“前背宫”、“扭丝调”、“跌落金”和“后背宫”四个调组成;“越调”又分“小曲”和“套曲”,“小曲”又叫“一串铃”,“套曲”又叫“九腔十八调”。
秧歌”是一种歌舞小剧,可分为“生产生活剧”、“一生一旦”、“妖婆子”、“丢丑”和“说嘴”等。
下面主要说说“小唱”和“秧歌”的有关情况。
一、“小唱” “小唱”中的“背宫”原是音乐术语,即指“三弦定弦法”,凡定为5 6 3的为正宫调,定为1 5 1的为背宫调。
滩歌地区流传至今的背宫曲的歌词有三十多首,是一种体裁严整的曲子词。
“背宫调”一般有四个调,一是“前背宫调”,歌词为七言句;二是“扭丝调”,又叫“串毡调”;三是“跌落金调”,全称“跌落金钱调”;四是“后背宫调”,歌词为四言句。
“背宫”曲子中既有“前背宫调”又有“后背宫调”者叫“双背宫”,如《圣贤图》,《王祥卧冰》等;只有“前背宫调”没有“后背宫调”,而用“尾越调”落音者叫“单背宫”,如《姜维叹汉》,《醉儿郎》等;有的“背宫调”在中间加数段其他曲调,所加曲调统称“闹曲”,如在《吴王采莲》、《琴房送灯》中有“翻言调”、“杨柳青调”、“山丹梅花调”、“平调”等闹曲;有的“背宫调”还在“后背宫调”中加数句同一曲调的四言短句,叫“催句子”;还有少量“背宫调”的“扭丝调”不止一段,而有数段。
“小唱”中的“越调”有“小曲”和“套曲”两种。
“小曲”又叫“一串铃”,即一个曲子自始至终只用一个调,如《摆嫁妆》只用“织手巾调”唱,《卖草帽》只用“扬家绣荷包调”唱;“套曲”又叫“九腔十八调”,即一根曲子中的腔调变化多样,如在《五方观灯》中有“报喜调”、“十只香调”、“进茶山调”三个调,在《审苏三》中就有十八个调。
“越调”的腔调繁多,约有八十多种,其名称来源有四类:一是历代口头流传下来的调名,如“花调”、“翻言调”、“平调”等;二是以“小曲”的歌名而得名的调名,如“放风筝调”、“蝴蝶报喜调”等;三是根据歌词的内容和唱腔情感而得名的调名,如“犯难调”、“伤忧调”、“忧愤调”、“灯花报喜调”、“扯不断调”等;四是以花柳等植物得名的调名,如“山丹梅花调”、“金簪花调”、“杨柳青调”等;另外,还有一些有腔无名或不知其名的调。
“越调”的歌词内容广泛,流传数千年,可分为“文本流传”和“口头流传”两大类。
“文本流传”是指从古到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演义故事、神仙佛道传说,如《三皇治世》、《曲江打子》、《审苏三》等;“文本流传”是指流传于百姓口头的歌词,是对各个历史阶段民间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如《十二月》、《喜重重》、《串毡》等。
无论何种流传方式,都是以忠臣良将、男女爱情、生活悲喜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关爱情的曲子又叫“酸曲”。
“越调”按叙事形式又可分为“叙事曲”和“十八扯”两种。
“叙事曲”一首曲子叙述一个故事,如《垫毡》、《十里亭》、《吴王造反》等。
十八扯是以花、月、酒等意象为依托,把前朝后世的各种人物典故拉扯杂合成一首曲子,如《绣十景》、《十二月点将》等。
在“小唱”中,无论是“背宫”还是“越调”,其演唱形式都可分为“引旦”、“坐班”和“搬船”三种。
“引旦”是指在春节的社火秧歌演唱中,用二胡、三弦等多种乐器为伴奏,以生、旦四人或八人成对走一种叫做“八步”的步形演唱,叫“扭八步”,或以数种角色一起走圆圈演唱,叫“扭圆圈”;“坐班”是指在一年中凡遇红白之事坐着演唱,又叫“贺喜”或“清唱”;“搬船”是指在秧歌表演划旱船时的演唱,一般以背宫曲为主。
在公众场合演唱的叫“公场”,在私人家中演唱的叫“私场”。
二、“秧歌 ” 如前所述,社火秧歌唱曲中的“秧歌”,其 “生产生活剧”真实的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百姓的生产生活状况和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如《锄棉花》、《四姑娘锄田》、《拾菜》等;“一生一旦” 一般是表现男女私情的情歌,如《蓝育莲担水》、《卖水》、《卖篦子》、《割绸子》等;“妖婆子”一般指后娘、阿家虐待小女、儿媳的故事,如《桂香女担水》、《王登龙休妻》等;“丢丑”一般是惹人发笑的幽默小品,如《瓜女媳拜丈人》、《瓜娃子拉驴》、《张公背老婆》等;“说嘴”又叫“王变”,相似于现代的快板,如《捉虼蚤》、《活疙瘩》、《说秃子》、《功家山相亲》等。
唱曲中的“秧歌”,其曲调大部分为一曲一调,如《野鹊花》、《二娘害相思》等;少部分借用“越调”中的“小曲”曲调,如《桂香女担水》为“十支香调”和“五更鸟调”;另外,还有眉户腔,如《亲家打架》、《花亭相会》等。
滩歌社火秧歌曲,从内容和曲调以及老人的讲述来看,其来源有三:一是本地百姓的创作,二是吸纳了周边地区如陇西、洛门、甘谷等地的曲子,三是山西、陕西等地的移民带来的曲子。
总之,滩歌社火秧歌从表演形式、唱词、曲调、内容以及来源等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代代相传又发展演变,已成为今天滩歌民间文化艺术之花中的一朵奇葩。
Ⅱ 越剧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
Ⅲ 越调的越调历史
越调太可怜了!!!我所知道的剧目也有几个,可我老师和戏友们说越调传统剧约四百多剧目将被历史淹没!!!痛哉越调!袁哉越调!!!在此盛世之际!谁人问津!!!哀哉!哀哉!!哀哉!!!
Ⅳ 浙江越剧有多少年历史了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丝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 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编导有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6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声剧团演出后,指示地下党要做好戏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党派了党员钱英郁、刘厚生、李之华及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吴琛等,到越剧界担任编导。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进步文艺界、新闻界都给予了支持。 唱腔方面,越剧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表演方面,一是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演员们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 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式样结合剧情专门设计,色彩、质料柔和淡雅,成为剧种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40年代的越剧改革,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新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拥有大量观众。
Ⅳ 越剧和越调的区别
1.
越剧
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民国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
着名演员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徐玉兰、尹桂芳、王文娟、张桂凤、茅威涛等。
2.
越调
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其演出形式有三种:第一是皮影越调戏;第二是木偶越调戏;第三是越调大戏班。这三种演出形式迄今仍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的南阳一带农村流行。
河南越调音乐由于其历史悠久,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伴奏乐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也有时被称“四股弦”),卧笛、月琴为辅,后来逐渐增加了短杆坠胡、闷子、二胡、唢呐、三弦和琵琶。
越调的传统剧目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两种,有四百多出。正装戏为越调的传统剧目,其结构严整、唱词深奥,每段唱词固定,并规定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道白时用卧笛伴奏,主要演历史袍带戏,多以生、净为主角,如:《抱火斗》、《文王吃子》、《乌江岸》、《十五宫》等。外装戏多系活词连台本,也有许多公案戏。外装戏以小生、小丑为主角,词句通俗,多唱少白,生活气息浓厚,如《李双喜借粮》、《火焚绣楼》、《哭殿》等。
当代河南越调代表性的演员有生行的张秀卿、申凤梅,旦行的毛爱莲等。
Ⅵ 河南有什么戏剧
一、豫剧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着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
二、越调
越调是河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间有秦腔的元素。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上路越调比较相似。
(6)越调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豫剧四大板式:
【二八】,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
【慢板】,也作【三眼】。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三眼板。
【流水】,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慢流水】、【快流水】、【流水连板】等。
【散板】,也作【非板】、【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
越调主要流派:
【上路】,以南阳为中心,又称豫西越调、南阳越调、大越调,是越调的母调。
【下路】,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
【南边】,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南阳越调比较相似。
Ⅶ 越调的唱腔有什么特点
越调最早的时候的唱腔是曲牌格式体制的,后来由于受到梆子等戏种的影响,在演出的剧目上逐渐正规化,其具体形式是由“正庄戏”,即袍带戏到表现民间风情的外庄戏而发展变化。
其中“正庄戏”是取材于历史类演义小说,它的体裁唱少白多,词句语意较深。剧中的人物以“外八角”,即男性角色为主。而“外庄戏”则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公案故事。并且剧中的人物角色多以“内八角”为主。
过去经常表演的剧目有《踢狮子》、《秦琼卖马》、《金蹬救主》、《快活林》、《文王吃子》、《跑马跳坑》等老十八本,以及《一捧雪》、《十王宫》、《乌江岸》、《两狼山》、《乳石关》、《关公小出身》等小十八本。除此之外还有像《打铁》、《卖豆腐》、《挫柱》、《三哭殿》、《摸楼》、《官三怕》、《民三怕》、《送灯》等小戏。
后来,越调除了在河南本省发展外,有的班社还向外传播远到外省市去演出,如湖北郧阳柳林陂罗公庙舞楼上,就保存有“光绪三年二月内、阳二邑永和班月吊在此一乐也”的戏班题壁,题壁上的“月吊”就是指的越调。
1911年左右,越调有很大的发展,那时演出的剧本《火烧梅伯》、《赵公明归天》、《三仙妹》等戏还采用唢呐作为伴奏乐器。
南阳大越调班子还曾经到过开封老羊市戏院演出。此后,着名的越调班社计有邓县老越调班、长葛县长庆班、舞阳大越调班、许昌一道辙班、襄城石行班与七班、禹州马车厂班、新郑县四街戏班等。
后来,越调进一步发展壮大,开始尝试向城市发展。1915年新郑县越调演员和尚娃到郑州平阳里搭席棚暂做戏园,同年开封巨商李某从上海购置行头,于舞阳县请越调班演出。
1917年,南阳公议社越调班进入开封,先在北羊市演出,引起轰动,又在开封最好的戏院丰乐园演出,售票单价超过豫剧,人们对筱金钩、罗金章评价很高,《豫言报》评价筱金钩“人以梅兰芳目之,实非过誉之言”。
这段时间还有一位着名的越剧演员,名叫史道玉。艺名玉娃,工武生、须生。史道玉13岁进邓县曾塔冢李五章越调班学戏,习小生,兼习武生,一年后班散,转拜陈小金为师,出师后搭班演出,不久唱响。
史道玉青少年时代已熟练并精于演唱南阳大调曲子,并通晓宛梆、汉剧、罗卷戏音乐。他嗓音明亮、音质纯净、韵味甘醇、音域宽阔,并富有创新精神。
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史道玉不断把大调曲子、宛梆等音乐吸收融汇于越调旋律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对南阳越调音乐的发展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他武功好,表演细腻,善使气色,有“七窍出气”等特技。
史道玉随孙万富班远征开封,演出大获成功,他主演的《芦花荡》一出戏被挂了三块金牌,声震省城。《长坂坡》、《赵云截江》、《辕门射戟》也很出色。
后来,史道玉转演须生,尤以《孔明祭灯》最为叫绝,剧中魏延撞灭神灯,孔明绝望,有一段慢板唱腔,他巧妙地揉进微微痰音,沙哑哀沉,撞击人心,深刻地表现出诸葛亮心力交瘁即将辞世时的神态。
史道玉的拿手戏另有《三气周瑜》、《抱灵牌》、《蝴蝶杯》、《篡御状》、《哭殿》等。在《抱灵牌》高珍哭灵时的唱腔中,他对传统的哭腔、哭滚白加以改造,并使其交织在一起,使其唱泣与共,古朴而又富有新意,深为观众称道。
1933年,史道玉带领邓县之曲越调班赴开封演出,使南阳越调二次进入省会,轰动一时,成为越调发展史上的盛事。
在1930年左右,张秀卿,李桂红,魏大妞,赵富兰等女演员开始登上舞台,而史道玉在曾敬一戏班时也积极培养女演员,为越调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李桂红是越调的第一位女演员,工旦角。艺名老桂红。她幼年家境极为贫寒,曾在漯河唱坠子,后搭舞阳吴城越调班。1913年至襄城县,搭越调戏班,活动于襄城、叶县、方城、南阳、唐河一带。李桂红主演青衣、闺门旦,扮相俊美,唱坠子练出了一副巧口、好嗓,唱腔圆润脆甜,吐字流利清晰。
李桂红聪明机灵,应变能力很强,能将所闻故事,编成戏搬上舞台,并自设唱腔,能一唱数百句。坠子的一些唱腔被她糅进老越调中,别有韵味,如《斩杨景》中佘太君“出自东方”一段唱,似娓娓叙说家常,流畅自然,朴实耐听。
经李桂红改编流传的戏有《青龙山》、《五凤山》、《王金豆借粮》、《打豆腐》、《小八义》等,皆为唱工戏。她大胆尝试,引进坠胡,使越调音乐更加丰富,推进了越调唱腔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