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1.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导向的现代化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一方面要围绕德育教育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引进更多的专业性高素质的德育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师,并对初中学校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引导他们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注重教学理念的研究和创新探索,深入系统地分析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以及和学科教学方面的融合机制,搜集更多的经验和做法等,从而更好地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化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围绕学科教学针对如何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进行目标体系的创建分析,从而确保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更好地加强立德树人相关理念的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提升。
2.加强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全面渗透并注重形式的创新。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带动和影响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表率,同时要注重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避免单一地进行机械性知识讲解,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内涵丰富的教学形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的难点或重点内容,选取合适的题材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载体进行展示相关的内容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引发他们深度思考。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法、思维导图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及游戏教学法等不同的方式,结合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从而赋予灵活的教学形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德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的立德树人新知识和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加强家校互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刻加强个人自律,注重自我激励、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鼓励学生自主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对自身的错误等及时提醒和纠正,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等加强相关的典型宣传教育,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德育熏陶,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等,更好地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等构建家校互动的良好氛围,更好地通过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家校协同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此外教师还应当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将德育教育通过多元化的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来进行理念和知识的实践应用,通过身体力行进而感同身受。当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等进行正面的积极反馈,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支持,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自信,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和方法,在与他人的交流以及自主实践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❷ 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方式如下:
1、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是第一位
教学和科研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技术水平,所以提高教学水平,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分解好,让学生容易接受为最佳。
2、兢兢业业工作
教学能力强,也不能骄傲,工作应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从本专业入手,上升到思想领域教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传道是最终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做。
3、从本专业入手,上升到思想领域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传道是最终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学生才会佩服老师。
4、生活简朴
教师生活上应该简朴,以身作则,一身正气。
对错误的行为不能嘻嘻哈哈,要言传身教。
5、保持身心健康
教师自己要注意身心健康,劳逸结合,充满活力。
6、平等对待学生
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来区别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教师应该掌握最新的社会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立德树人,服务学生。
❸ 怎么做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可行之法,关键在于:
以理想信念铸魂。人因德而立,德因魂而高。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伟大事业,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于铸魂。青年是最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群体,筑牢他们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之魂,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新时代铸魂育人工程的关键是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加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育,引导青年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相联系,个人理想与国家人民的共同理想相统一,强化重任在肩的责任意识。
以教育引导固本。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体系,注重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在教育内容上,向青年传授理想信念的坚定之道、认识世界的正确之道、改变世界的科学之道,以知、意、行的辩证统一作为以德育人的核心内容。传道亦要有术,在教育方式上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现代化特征,将传统模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通过网络直播、翻转课堂等新型授课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为德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教育体系,多方发力引导青年成为胸怀鸿鹄之志、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
以实践养成奠基。实践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和桥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知行统一。要以道德实践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沃土,将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渗透德育实践全过程,通过健康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年高尚的道德情感,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在实践中优化环境导向,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优良品德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青年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实现对个人德行的自觉自省自悟。
以制度机制保障。要使立德树人成为教育者的自觉担当,成为一种教育常态,需要以体制机制提供保障。一方面要自觉摒弃“唯分数”“唯论文”的评价标准,破除影响立德树人实现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引导教育回归到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上来。另一方面,向师性是教育活动的特殊表征,为了保证以德施教,应深化对师德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教师作为践行立德树人的主导,要对“立何德”“育何人”“如何育”等基本问题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的认同,并始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以其言行教化、感化和育化学生,率先垂范,以身践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❹ 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1)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还可以见缝插针地、适时地、就地取材地培养孩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引导或推荐学生在课外时间读好书,更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心得与体会或收获!
(3)“立德树人”之路任重道远,它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不是一阵风,一股潮流。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数十年如一日,实实在在地成为价值的追求。课堂教学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努力让孩子们拥有坚强的意志、理性的思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并影响着孩子的人生。
❺ 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立德树人
研究就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立德树人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思政品德、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德育教学效果以及通过历史典型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旨在促使高中历史教学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