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部史诗大片,为何被封存山洞12年,原型多数壮烈牺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能看到的主要电影主要都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以及八一电影制片厂还有北影厂拍摄,与此同时,一些年轻的电影厂也陆续筹建,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珠江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电影制片厂。
为了能在全国迅速打开局面,珠影厂和西影厂都立足集中力量拍摄一部轰轰烈烈的史诗大片,其中西影厂在这段时间拍摄的代表作是《桃花扇》,而珠影厂的代表作则是《大浪淘沙》。
奇怪的是,珠影厂拍摄《大浪淘沙》用时三年多,耗费人力和资源无数,但这部电影在1965年摄制完成后却被封存在山洞里12年无法面世,直到1977年才重见天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本文就聊聊《大浪淘沙》背后的故事。
一、故事原型
《大浪淘沙》主要人物是四兄弟顾达明、靳恭绶、余洪奎和杨如宽,他们背井离乡走到一起,结拜为兄弟共同到济南求学寻找真理。在济南他们结识了进步女青年谢辉和刘芬,在老师赵锦章的教导下逐渐接受革命思想。
1927年兄弟四人和谢辉刘芬一起赶赴武汉加入大革命浪潮,在这里他们出现了分化,杨如宽参军,余洪奎投奔了在国民党任高官的老师薛建白,靳恭绶四人考入军校。
马日事变中,余洪奎暗杀赵锦章,靳恭绶顾达明死里逃生回到武汉,杨如宽对革命失去信心回家谋生。在七一五事变中靳恭绶和顾达明杀死余洪奎为赵老师报仇,随后革命青年和工农一起参加了秋收起义。
故事的核心是四兄弟、两位进步女青年和两位老师,这些角色和事件均改编自革命干部朱道南的自传《在革命的洪流中》。
在原着中,朱道南、谢拙民、杨荣林是来自山东枣庄的三兄弟,他们痛打恶霸学生被土匪威胁生命被迫背井离乡到济南上学,地主的儿子孙之斌由于全家被土匪仇杀灭门也跟着他们一起离开家乡。在济南上学时,他们结识了进步学生白慕翰和进步女青年刘辉,也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在一次革命聚会中他们遭遇军警抓捕,紧急时刻一个来自山东曲阜的黑脸大汉公今寿救了他们,几个人成为形影不离的同伴。
1927年朱道南五兄弟和刘辉一起被组织派往武汉考军校,杨荣林由于第一次没考上自尊心受损参加了北伐宣传队,孙之斌在街上偶遇做生意的姨夫也告别同学们转去经商。其余四个人考上了军校,朱道南、公今寿和谢拙民转到长沙分校接受分校书记赵柔坚的领导。
在马日事变中,赵柔坚被敌对分子余五一杀害,朱道南三人杀死余五一逃出学校回到武汉,继而和刘辉一起被编入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该团在参加南昌起义的路上被缴械,随后南下广州,成为广州起义的主力军。
电影《大浪淘沙》的故事只改编到南昌起义之前,并对原着里的人物进行了重组。
公今寿成了主角靳恭绶,朱道南和谢拙民合并成顾达明,杨荣林和一部分孙之斌结合组成了杨如宽,余五一和另一部分孙之斌结合成了余洪奎,赵柔坚和白慕翰结合成了赵锦章。
16岁的刘辉则分成了两个人物,年轻的刘芬和出身书香门第的谢辉。
至于薛建白,他大部分的戏份均为虚构,片中赵老师的夫人宋大姐则取材于赵柔坚的爱人胖大姐。
二、改名风波
电影拍摄计划定下来了,但该片却遭遇了两起改名风波。
影片一开始由夏衍定名为“浪淘沙”,剧组在这个名字前面加了一个字成为《大浪淘沙》。
笔者认为,《大浪淘沙》这个名字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是一个很难得的好名字。
主角靳恭绶名字改得更多,电影里最早就是采用的原名公今寿,但饰演者于洋觉得姓公叫起来“老公老公”的不好听,所以他建议改成今公寿。但百家姓里没有姓“今”的,于是直接改成了金公寿。
《大浪淘沙》的拍摄得到了时任中南局书记陶铸的大力支持,因为陶铸当年也参加了广州起义,该片里几位主角的原型都曾是广州起义主力二方面军教导团的战士,该片的后半段实际写的就是教导团当年的 历史 ,因此陶铸对该片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问题是,陶铸后来被打倒,有人借题发挥,说“金公寿”里的“金”和“寿”合起来就是“铸”,这是为陶铸喊冤。而该片在1977年上映时陶铸还未平反,因此为了不影响原来的配音,剧组将“金公寿”改成了“靳恭绶”。
三、拍摄花絮
珠江电影制片厂为了这部影片可谓下了血本,他们除了在全厂进行招募和考试,找出了饰演顾达明、杨如宽、赵锦章和刘芬的演员,其他主演他们都是从其他兄弟影厂聘请的。
来自北影厂的于洋担纲主演靳恭绶,剧组之所以将靳恭绶列为主角,应该是看中了他坚决的革命态度和直爽的性格,这样比较容易出彩。
在原着中,靳恭绶是一个黑脸大汉形象,膀大腰圆的于洋非常适合这个角色,他在剧组里整整拍摄了三年,中间有一场戏是马日事变中靳恭绶用手扳开铁栅栏,拍摄这场戏时于洋用力过猛导致视网膜出现问题当场失明,他只能住院休养等身体好了再回来拍戏。再加上本身剧组也是拍拍停停,因此靳恭绶在片中的形象就是一会儿胖一会儿瘦。
饰演谢辉的是来自上影厂的王蓓,这也是她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
饰演反派余洪奎的是来自于湖南话剧团的刘冠雄,当时导演到话剧团找他时,刘冠雄的上级还进行了阻拦,理由是刘冠雄出身不好,不适合拍革命题材电影。导演告诉他,刘冠雄要饰演的角色在片中就是一个地主家的儿子,后来背叛了革命,是一个反派。刘冠雄的团领导一听就高兴了,当即表示:那他合适,他很合适。
刘冠雄在剧组中和于洋一开始形影不离关系很好,但影片拍到中段,四兄弟要分道扬镳,于洋开始怎么看刘冠雄怎么不顺眼,连他在宿舍看书都要批评几句,两人的状态也带到了戏里,也不知道是戏影响了生活还是生活进了戏。
四、封存十二年
由于很多老同志都经历过那段 历史 ,难免在观看影片时会提到一些个人看法,有些看法值得肯定,比如片中有四兄弟歃血为盟的桥段就被删掉了。有些无法当时决定的修改意见还要进行讨论和审查,因此该片拍摄进度极慢,从1962年剧本完成到一直到1965年才整体拍摄完成。
但是,等到该片准备上映时形势出现了变化,陶铸指示,先别上映了,估计甭管拍得好不好都难逃毒草厄运,算了,还是封存起来再说吧。
于是,该片所有拷贝都被送到了位于陕西临潼的三线仓库封存,这一封存就是12年,直到1977年,《大浪淘沙》终于重见天日得到了上映的机会,而且观者如潮。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部新影片,根本不知道其背后还有如此曲折的故事。
五、原型的结局
笔者一开始喜欢《大浪淘沙》是因为该片的故事性很强,个人的命运融入时代的洪流,这种题材永远都不会过时。
而且,该片的一些细节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赵老师给懵懂的靳恭绶做思想工作时说的话“我母亲病了,想找你借点钱抓药,我妹妹失学了,交不起学费,想找你帮帮忙......”,
然后赵老师又带着靳恭绶去看码头上工人们的悲惨命运,告诉他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革命。
不得不说,在看到这个片段之前,笔者对于“革命”二字的理解也和靳恭绶一样浅薄和懵懂,但听了赵先生的话立刻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后来,笔者知道了该片的几位原型居然全是老乡,其中朱道南甚至在笔者所在的小学当过老师,于是笔者立刻对该片有了更大的兴趣,也对片中人物的命运产生了好奇心。
影片中老四杨如宽心灰意冷回到了家乡,实际上他的原型之一杨荣林并没有走,而是参加了广州起义,之后在海陆丰的战斗中牺牲。
顾达明的原型之一谢拙民,靳恭绶的原型公今寿,他们的结局命运在公开资料上查不到,想必也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
刘芬和谢辉的原型刘辉,参加广州起义时只有18岁,起义失败前夕她和战友们在街头阻击敌人进攻,五六个人包围了她,刘辉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顾达明的另一个原型朱道南将刘辉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信带回了山东。
一帮来自山东枣庄的青年,牺牲在遥远的广东,如果不是朱道南幸存下来,也许他们的事迹和他们的名字都将淹没在 历史 长河中。
《大浪淘沙》不光是一部史诗大片,也是一座纪念碑,永远纪念那些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
‘贰’ 刑事犯罪几年可以消除犯罪记录
刑事犯罪记录是不能消除的。首先,刑事案底,也就是平常老百姓俗称的“前科”,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犯罪时已满18周岁,无论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都会留有案底。
其次,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记录予以封存,意思就是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单位向法院申请查询封存的犯罪记录的,应当提供查询的理由和依据。对查询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从《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来看,检察院应对将拟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案卷等相关材料装订成册,加密保存,不予公开,并建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库,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而且除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以外,检察院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封存的犯罪记录,并不得提供未成年人有犯罪记录的证明。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单位需要查询犯罪记录的,应当向封存犯罪记录的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申请,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
最后,若有人以可以撤销刑事案底为由,收取相关费用,实属诈骗行为,请及时报警处理。
法律依据:《刑诉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叁’ 海贼王的100年空白历史到底是什么
在这片空白的历史中,曾经有6为君主控制着五大海域和大陆,他们奴役着人民,将他们当作奴隶肆意驱使,并掌握着结有恶魔果实的神树。为了拯救世界,十八位勇者对暴君们发起了挑战。除了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还开发出了三中古代超级兵器。最终打败了6君主。
然而之后勇士们分为3派,当中的6人继承了6君的恶魔果实能力及权力,成为统治派。剩余的又分成直接反抗的激进派和以冥王为代表的合约派。作为统制派的6人在扫除了障碍,并与合约派达成协议后,开始了自己的通统治。
但统治的6人不甘心死亡,不愿意自己的权力死后消失。于是开始追寻长生不老的手段,并最终成功。然而却至少需要10的时间来培养能实现这一愿望的能力者。
最终当中的五人得以长生,而另一位则由于来不及而死亡。这五个人由于神秘且年长,而被称之为五老星。第六位不老手术能力者替激进族实现了长生不老,其化为熊猫人等待守护第六颗高阶恶魔果实。而五老星则毁灭了这段历史,妄图蒙蔽世人。
最后罗杰经过努力来到了红土大陆,并从熊猫人口中得知真相。并将历史的文献以及高阶果实作为ONE PIECE,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3)历史要封存多少年扩展阅读
《航海王》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作画的少年漫画作品,在《周刊少年Jump》1997年34号开始连载,电子版由漫番漫画连载。改编的电视动画《航海王》于1999年10月20日起在富士电视台首播。
创作背景
创作灵感
创作海贼故事是尾田荣一郎长久以来的梦想,他小时候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没有什么漫画以海贼为主题,他顶多只知道有《北海小英雄》这部动画。他认为男孩长到某个年纪后应该就会想要出海寻宝才对。
尾田从小就很想看海贼的漫画,那个时候他对自己说,如果要自己画的话,那就一定会画海贼的故事。不管作品卖不卖得掉,他都是作好了心理准备才会这么选择的,纯粹就是他自己想看而已 。
尾田荣一郎在初一时,第一次画了海贼漫画,而尾田对孩子冒险所抱着的想象太丰富,就一本笔记本也画不完。他认识到用“一期完”的形式来画海贼漫画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决定要在《少年JUMP》上连载海贼漫画。
1997年,尾田荣一郎创作了海贼漫画《Romance Dawn》,这部一话完结的短篇漫画正是《航海王》的创作原型,后来这个名字还被《航海王》第一话作为副标题使用。当然,虽然两部漫画的主人公都叫路飞,性格却判若两人,剧情也并不相同。
然而,《Romance Dawn》最初因页数关系没法《少年JUMP》里刊登,于是他将《Romance Dawn》的内容删减,用“一期完”的形式在《少年JUMP》的本志和增刊上刊载了它,因为尾田当时已经决定将《Romance Dawn》作为《航海王》的雏形,他也准备以《航海王》的形式书写另一个版本的《Romance Dawn》。
怀着两部海贼漫画,尾田荣一郎辞去了和月伸宏的《浪客剑心》助理一职,向连载方面发展。
连载期间
尾田荣一郎小时候是看着鸟山明的《龙珠》长大的,那部作品对他影响巨大。当时尾田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单行本中看到更多的集数。于是当他自己成为漫画家以后,坚持要让《航海王》的单行本分量更足。他小时候还有一个“打击”,他曾天真地以为《龙珠》是鸟山明一个人画的,但实际上漫画家都有助手协助。
尾田第一次得知这个真相的时候,感觉“受骗了”。这个“打击”让他刻骨铭心,所以他成为漫画家之后竭尽所能不让孩子们失望。《航海王》画面中所有动态的部分都是尾田亲笔画的,助手只做一些很简单的工作。这是极少见的。
虽然尾田把这个故事画了十多年了,但的确从一开始他就想好了结局,这个结局只有几个主要编辑知道,绝不能透露。不过,虽然结局是已知的,中间的过程却未知,会有些什么故事,尾田老师自己也不知道。
尾田的煽情功力基本是他自己的,编辑在这点上很少能帮到他。编辑的作用是当一个读者,如果编辑没有被感动,那么尾田就要重新编他的故事。
关于作息时间,尾田在一次采访中透露:“每天凌晨2点睡5点起,每天共睡3小时。画完原稿后正好有一天可以休息,就睡一整天。”尾田已经这样坚持了十几年。
尾田荣一郎最初的设想是用5年时间来完成《航海王》:最初的1年募集伙伴、冒险3年左右、最终章1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海贼王
‘肆’ 历史是如何存储的
有一种官职叫做史官,各朝各代都设有史官的,但是正史往往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所以民间有一些文人也留下了记载历史的文字,称为野史,但是野史的弊端是没有办法鉴别他的可信度。历史都是前人怎么传,我们怎么听,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当代人又有什么办法知道呢。尤其是一些被封存起来的历史,根本无从查起。
‘伍’ 海贼王罗宾所讲的:900年前那100年空白的历史指什么
是恶魔果实的来源和古代兵器的来历。罗宾在回忆的时候,最老的那个学者告诉罗宾在800年前,历史本文就不能考察了,我认为是这样的:哥尔.D.罗杰他们发现了OP也知道历史一百年的事情,但是他们没有1000年的寿命由 600年(ZF没禁止历史本文)-700年(空白的一百年)-800~1500年(禁止阅读历史本文了800年的时间)。罗杰可能是在OP发现了这个秘密,然后在死刑台上告诉全世界的人OP在伟大航道的尽头,估计是想阻止ZF发动古代兵器,让世界得以平衡,而历史本文是有关古代兵器,ZF也禁止了;至于恶魔果实也是伟大航道上才出现,根据时间推断,那空白的100年出现了恶魔果实,ZF为了不让大量的恶魔果实让别人知道来历,就封存了,唯一没办法推断的是在什么地方,历史本文是分散在世界各地,OP就在伟大航道的尽头,但是古代兵器是在什么地方就不知道了。
‘陆’ 海贼王里那一千年前的空白历史指的是什么
历史正文内容如下:800年前,“聪明”的人类发明了强大的武器——核武器。随后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核战争造成地球的地质发生异变,两极的冰溶化,陆地下沉。地球陷入一片汪洋。残存的人类为了生存,开始了互相残杀的大航海时代。由于核武器的影响,一些果实发生核异变,变成了所谓的“恶魔果实”。可望和平的人类组织成了世界政府,因为惧怕核武器再次为人类所利用,封存了历史正文。
‘柒’ 历史博物馆2
史密森尼博物馆——全球最知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史密苏尼博物馆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是史密森学会的自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
它是唯一由美国 *** 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遗赠捐款,根据美国国会法令于1846年创建于美国首都华盛顿。 史密森于1828年逝世时,把他的财产遗赠给美国 *** ,以便使他们可以建立一个增进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学会,美国 *** 于1838年得到了他的财产。史密斯苏尼亚机构是华府所有大型公立博物馆的简称,全机构共有大小十六座博物馆,共藏有一亿三千七百万件藏品。其中在华府国会到华盛顿纪念碑之间,史密斯苏尼亚机构共有十座博物馆分布其间,分别是国家画廊东画廊与西画廊、太空科学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贺胥宏现代美术馆、艺术与工业博物馆等。拉埃脱兄弟试乘的第一架飞机KittyHawk就陈列在馆内。
第一部拍摄是在自然历史博物馆
爱斯基摩奇迹
1996年春,一艘巴拿马轮船在南太平洋遇险,13名船员在慌乱中登上一艘救生艇。由于正处在一股凶猛的大洋激流中,前来救援的飞机和船只都没能发现他们。
他们以捕鱼为生,开始了漫长的海上漂流。由于没有蔬菜和水果,两周后有7人出现牙龈出血等维生素C缺乏症;两个月后他们获救时,除贾森和洛伊外,所有的人都患了因维生素C高度
缺乏而造成的严重的败血症。
经医生检查,贾森和洛伊身体一切正常,丝毫没有缺乏维生素C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医生们大惑不解。10月,加拿大营养学家克里斯琴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他意外地发现贾森和洛伊的家族中都有爱斯基摩血缘。众所周知,爱斯基摩人生活在严寒的北极圈内,他们的食物几乎全是海鱼和海兽。照理,他们体内会严重缺乏维生素C,可是,营养学家发现,爱斯基摩人极少患因维生素C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医学家们认为,爱斯基摩人具有自身制造维生素C的特殊功能,目前世界上也只有爱斯基摩人具有这种非常奇特的功能。由此,克里斯琴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凡与爱斯基摩人通婚的人,其后代也会具有爱斯基摩人这种宝贵而独特的功能。
美国着名人类学家阿尔弗·柏顿对克里斯琴这一发现的价值作了高度评价——
人们早就注意到两个不同民族的人相互通婚,其后代会获得这两个民族各自的生理优点。现在这又获得了引人关注的佐证。当今世界除了局部的民族冲突外,总趋势是民族的融合。毫无疑问,这一趋势不可阻挡。不少人类学家甚至设想1000年后,民族将会进入历史博物馆,届时,全球将只有一个融合了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新民族;5000年后,全球将只有一个融合了各色人种的新人种。可以断言,这个新人种将会融合世界上所有现存民族和种族的优点——不仅融合了语言和文化方面各自哗笭糕蝗蕹豪革通宫坤的优点,而且融合了生理方面各自的优势。这正是爱斯基摩人与外族人通婚,其后代具有爱斯基摩人的生理特征这一发现具有的深远历史意义。
[编辑本段]剧情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夜班保 *** 里(本·斯蒂勒饰)在赶跑了妄图监守自盗的三个疯狂老同事,拯救了一到晚上就撒欢吵闹的博物馆藏品之后,总算过上了两天不用操心的舒服日子,不光儿子把他视为英雄,爱情翩翩降临,工作也升级为光鲜的发明公司CEO。可是好景不长,博物馆关门整修,藏品给挪到了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继续展出。
拉里知道后,急忙赶到博物馆。企图阻止将藏品转移,但是除过罗斯福的蜡像,所有藏品都要被史密森博物馆永久封存。但是用来唤醒藏品的牌匾却依旧停留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猴子偷了牌匾。邪恶的法老王卡门拉(汉克-阿扎利亚饰)利用拿破仑、伊凡雷帝和阿尔·卡邦等人,企图利用牌匾的威力唤醒卡门拉的地下军,统治世界。。
拉里虽然得到了第一个驾机飞越大西洋的女豪杰艾米莉娅·埃尔哈特(艾美·亚当斯饰)的帮助,甚至就连林肯雕像都放下身段,力促双方和解,可无奈史密森博物馆里都是狠角色,不光是巨大的恐龙化石,猛犸象,甚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黑帮大亨阿尔·卡邦,星球大战中的黑武士也来横插一脚。而拉里越帮越忙,陷入了自身难保的悲惨境地。至于他的老朋友和新朋友 还有那个企图心很大的法老,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编辑本段]幕后
拍续集电影有一条“潜规则”,就是一定要搞大做强,不信请看,《11罗汉》之后是《12罗汉》和《13罗汉》,而不是寒酸的《10罗汉》或者《四大罗汉》;《加勒比海盗》里有只有一个真海盗船长巴博萨和一个落魄海盗船长杰克·斯派罗,到了《加勒比海盗3》,就有九大海盗王横空出世。 对于《博物馆奇妙夜》的导演肖恩·李维来说,当他决定要拍摄这部续集的时候,他并没有多少选择,因为比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更大的家伙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在观众的胃口被第一部吊起来之后,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已经成为他唯一的选择。为什么非史密森博物馆不可,因为史密森是全世界最大、藏品最多的博物馆,这两个最字并非是溢美之辞,而是非用到这里不可。严格来说,史密森博物馆并不是一家博物馆,而是个博物馆系统,分号多达19家,总藏品达到了可怕的1.37亿件。
鉴于史密森博物馆在影片中重要异常而且必将在影片上映后知名度大增,这里有必要详细解释其由来。1826年,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写下遗嘱,将其价值约50万美元的财产和收藏品捐给美国 *** ,这笔财产在当时来说,数额是非常惊人的。十年后,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代表美国 *** 接受了这笔捐赠,并把其转交给国会处置。1846年,史密森学会成立,其主要功能为管理史密森的遗赠,开设博物馆。
1881年,第一家史密森博物馆——艺术与工业落成开馆,在接下来的100多年时间里,在 *** 的资助下,不同门类的史密斯博物馆、美术馆和动物园陆续建成,其中有14座都坐落于华盛顿的国家广场,也就是分布于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大厦中间。
在这14座史密斯博物馆中,个头最大、藏品最多的当属建成于1911年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光是这一家的藏品就有1.25亿件,面积相当于18个标准足球场,其雇员超过1000人,其中,专职科学家就有185人。所以毫无疑问,《博物馆奇妙夜2》的主战场就是这座庞然大物。
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并没有跟好莱坞合作的传统,在制作公司软磨硬泡之后,史密森学会才允许《博物馆奇妙夜2》进馆拍摄,该片也由此成为第一部进入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实地拍摄的电影。不过,剧组没有得到多少特权,他们必须要按史密森学会的规矩来拍,也就是说,只能在白天博物馆开放的时间拍摄,而且不能清场。导演肖恩·李维说:“这就好像是在剧院里为观众现场表演,因为本(斯蒂勒)在摄影机前活蹦乱跳的时候,几步之外就是上百个来博物馆参观的人。”斯蒂勒也认为,这给他带来很多乐趣,因为这样的情景让他回想起自己早年在俱乐部里现场表演时的感觉。
1、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原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主要任务是收藏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物,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同时进行有关中国历史文物的考古、研究,并利用文物开展社会教育工作。
其前身是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1912年于国子监成亘筹备处,后迁至端门至午门一带(天安门北面),1926年10月10日开放。1959年7月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建成了新的中国历史博物馆,196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2、1969年9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恢复独立建制,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一正式名称暂告一段落。
3、2003年2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合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正式挂牌成立。 。
‘捌’ 中国以前有史官 记载历史 现在还有吗
还有啊,不过他们不是奉皇帝命令行事的,大多是个人出书,记载一些历史的事。也有不少历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什么的去记载和研究啊。古代的一般皇帝肯定会记入啦,还有一些军事,政界,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现代也是一样啦。
‘玖’ 从1840-1949年间中国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和发展来看,你有什么感悟
(一)时间在这一刻重新开始。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封存在历史深处。一个新的纪元,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随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告,开启了。
从那时到现在,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过60个年头。在中国流传了近五千年的“天干地支”计时系统中,60年代表一个轮回。然而,当新中国的历史即将迈入下一个甲子,俯仰中华大地沧桑巨变,这个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古老民族,分明已经打破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衰周期律。时间的指针,不可逆转地指向现代化,指向世界,指向未来。
历史的细节,时常内有干坤。2009年春天的伦敦,很多人注意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道路”。全世界都在适应这个重新走向舞台中央的大国,希望从它的足迹里,解读这条迥异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正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所说的,“中国在世界中地位更替的作用如此之大,恐怕须三四十年才能找到新的平衡。仅仅将它看成一个加入进来的大国是不行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
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60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演绎了民族史册上自强不息的传奇。它将一百多年的苦难和落后、几代人的迷茫和彷徨,甩到了身后,也将对一个新生国家的封锁和围堵、对一种新兴制度的质疑和敌视,甩到了身后。
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二)考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透视:历史、地理。历史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地理的基本要素是空间。
这句话看似平常,仔细琢磨却并不简单。面对走过60年历程的新中国,我们该从何处去寻找历史的时间流变,又向何处确定地理的空间方位?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六十年的沧桑巨变……过去和现在,如何集合那万千点滴,在百转千回中汇成一个民族顽强生长的脉络?
古老文明的荣耀、“中央帝国”的迷梦、山河破碎的痛楚、“巨龙腾飞”的辉煌……中国与世界,如何统揽这千年巨变,在跌宕起伏间呈现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转身?
这正是考察中国问题的复杂性。新中国60年,不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时间片段,却承载起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开天辟地的“历史单元”,标注了几近亡国灭种的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空间坐标”。从内部说,这60年关乎一个延续几千年的古老文明的生死;从外部看,这60年涉及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东方大国的兴衰。这两大课题,恰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两大历史使命相呼应,与中国共产党人60年不变的治国理想相契合——
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的伟大事业,再次强调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回首新中国60年历程,一个主题格外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一个路径相当鲜明:中国人民坚定地把现代化视作走向复兴的路径。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中国曾经被抛在这个过程之外。这是1949年之前一个多世纪里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和屈辱的缘由,也是在此之后一个甲子里神州大地所发生的变迁与进步的动力。尽管直至今日,人们对现代化的具体内涵还有不同认识,但三百余年世界近代史演进所锤炼的共识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共同目标,是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如何应对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最终因素、成为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关键抉择。
就让我们沿着现代化这条主线,梳理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由此来看新中国改天换地的贡献,看60年沧桑巨变的意义。
(三)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发端于欧洲的世界近代史,都是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节点作为时间标志。在这个时间体系里,中国是一个落后者。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黑格尔对“中华帝国”近乎残酷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却表达了一种客观的真实。鲁迅先生慨叹,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
循环往复的时间背后,盘桓着止步不前的社会进程。尽管也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当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人类向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之时,东方的老大帝国依旧沉浸在封建帝制的落日余晖里。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响,将沉睡几百年的中国,逼到现代化的大门口。在列强环伺瓜分豆析的民族生存危机之中,在落后了西欧工业革命一个世纪之后,中国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象征性”启动。
从1840到1949,这百余年的抗争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的各种抗争与探索,都是希望寻找中国现代化的捷径,获得走向现代世界的“入场券”。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虽然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一个使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东方大国,一头拿破仑也不敢惊醒的睡狮,坠入危若累卵任人宰割的境地。
这是我们认识“新中国”最为清晰的时空坐标。为什么1949年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因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时间,完成了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献身的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扫清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用60年的时间,推进了两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现代化航程,让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伫立于世界文明的潮头。
以1949年为节点,这个新纪元把一个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国,进而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时间开始了!
“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吧/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面对年轻的共和国,诗人这样书写新生的感受。新生的希望,美好的希望,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期望,表达着人民群众对人民政权的信心。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既创造了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也承受着百余年山河破碎、丧权辱国的巨大痛楚。也没有哪一个民族,有着如此强烈的复兴意志。这种只争朝夕的复兴理想,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最强大的凝聚力。
复兴,复兴。背负着这样的理想,年轻的人民共和国面对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现代化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个西方世界眼中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一个刚刚从百余年受压迫、受奴役、受欺凌的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是1949年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境况。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没有远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封锁者宣称,“共产党政府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这是新中国诞生时严酷的国际环境。
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80%的人是文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许多地方仍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或奴隶制阶段,不少地方还是“刀耕火种”。毛泽东感叹:“我们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连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发展的困境典型地反映出人类现代化的困境。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代化运动出现以后所拉开的巨大“历史鸿沟”,更深刻地包含着两个重要的逻辑——
一是先发国家的现代化运动不会像圣火一样自然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递,相反,早期现代化国家的进步还往往以牺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二是后发型国家通往现代化的路途,已经没有了早期先发国家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只有通过时间的加速度实现跨越性发展,才能追赶上现代化的时代潮流。
新中国必须用改天换地的双手,拨快走向现代化的“北京时间”。
(五)赶超,跨越。新中国这个现代化的后来者,既要在短期内完成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任务,又要避免落入“现代化陷阱”;既要考虑同世界现代化接轨,又要考虑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可行性;既要有统一的总体目标,又要与现代化的动态过程相适应。
60年之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1949年,我们连铁钉、火柴、煤油都是“洋玩意儿”,现在,我们每五天创造的经济总量,就相当于1952年一年的经济总量。“两弹一星”发射、太空漫步、“嫦娥”飞天,我们已经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成为“亚洲的新领头羊”、“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10.9%;六七十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新加坡1968—1973年年均增长率为10.1%。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却以几乎同样的速度飞翔了整整30年。
当速度变快时,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许能够解释这样的观感:“西方国家在午餐后小憩的瞬间,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顺便让一半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60年间,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在“北京时间”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世界,从“北京时间”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青春中国的辉煌奇迹。
(六)奇迹是什么?
当今天的人们探询中国现代化动力,寻找“中国奇迹”发展秘笈时,往往会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
有人分析,“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但选择市场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少见,为什么中国能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就?有人解释,是“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但历史上中国人民从来勤劳,为什么只有在这新中国的60年造就了奇迹?有人认为,是“变革推动了发展”,但从拉美到前苏联,选择变革的国家不为少数,结局却是政治动荡甚至国家解体,为什么独有中国能在平稳中推动现代化巨轮破浪前行?
各种观点,对诠释中国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却都不是决定干坤的根本因素。布莱克在《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曾如此论证,“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一个社会将固守于传统系统的政治领导转变为热心于彻底现代化的政治领导的过程。”对于新中国而言,“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才是“中国奇迹”的核心因素。
发展政治学有关研究已经表明,一个强大的政党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这是新中国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有以人民利益为宗旨,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组织纪律严整、思想高度统一、社会动员能力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它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是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回首鸦片战争后百余年历史,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之所以充满迷茫和挫败,其根源就在于,它们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都未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建立集中统一、现代化导向的中央政权;都未能通过有效的社会制度变革,建立起一个支撑社会现代化变迁的制度框架。
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不仅结束了“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的局面,让中国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也第一次让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追求现代化,以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保障现代化进程,这才开启了古老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
而改革开放之所以开辟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正源于中国共产党人能把亿万人民的迫切愿望、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创新认识,凝聚为国家意志。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到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现代化实践的先进理论,30年来,执政党永不停滞的开拓创新,启动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带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变革,最后各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了我国现代化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中国奇迹”的第一推动力。
奇迹是什么?歌德说,奇迹是信仰最宠爱的孩子。
(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中国带入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对于中国而言,这既是人民的选择,也是现代化进程规律的选择。
新中国所创造的现代化“奇迹”,静态地讲,有一个因素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领导。动态地看,有一条道路贯穿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0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旧中国巨变的根源,新中国腾飞的动力。
正是这条由“信仰”铸就的道路,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启了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并在60年的岁月、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
这是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代化道路。自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浪潮让人类文明步入新的时空隧道。其后的二三百年间,世界历史的大舞台上演绎的恢弘长剧中,现代化先发国家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并试图为世界历史定位。在这种格局下,现代化似乎是一元化的单向演进,后发国家只能做追随者。欧洲中心论、欧美模式是现代化的唯一归宿吗?这是人类文明必须面对的重大命题。
马克思说过,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人类现代化的这幕长剧中,中国改变了的“剧情”,改变了现代化的“单向趋同”,它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开辟出的这条现代化道路向世界证明,中国不仅是现代化的追赶者,也可以成为现代化的引领者——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八)1601年,明朝万历年间,一台庞大的机械钟表出现在京城街头。这是罗马天主教教士利玛窦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皇都北京,回荡起现代工业清脆的声音。
但在一个习惯用暮鼓晨钟计时的王朝,那是一个与世界无关的“北京时间”。远离世界的中央帝国,即使偶有现代化的声响扰乱清梦,却依然在沉睡中浑然不觉。中国远离着世界,世界却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变。
短短60年,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它让人们想起十多年前,几十名前美国政要联合署名致国会的一封信:“中国注定要在21世纪中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强国。”他们预测,中国不仅强大,而且伟大。
而一个伟大的中国,源于60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时间。
‘拾’ 宋朝第一代皇帝是谁有几年历史了
赵匡胤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间纪元九六○~九七六年。
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宋史》太祖本纪中曾云:“宋太祖起介胄之中。”匡胤的父亲赵宏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少年时的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从这段评语来看,匡胤是和其它同年的孩子们,大不相同的。唯一共通的情形,就是不爱读书。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
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到公元949年,他终于遇到了机会。在北上的途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在领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后周太祖)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甚得当时已是开封府尹柴荣(即周世宗)的赏识,成了柴荣的部属。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在跟随世宗南征北讨中战功卓着,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北征燕云,势如破竹。正当这个时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被迫退军后不久便去世了,由其幼子柴宗训继位。临死前,世宗对最高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首领)。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归德(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北宋),改元建隆。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虽然对自己的家人较约束,但绝非吝啬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笔费用,对于投降的各国国君也给予优厚的待遇。自己的私生活严谨简朴,对于该花费的地方,却是十分慷慨,这是历代皇帝中较少见的。
九七六年,赵匡胤崩,关于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宋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究竟真象如何,由于史料阙如,至今还不很清楚,但有一点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饰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实录》历经三次而无成,虽然已篡改和掩盖了大量的真象,太宗还是不满意。太宗对《太祖实录》异乎寻常的关注,足以说明太宗非正常继位的奥妙,而“烛影斧声”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猝死之谜的传说: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原赵匡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性命,皆托官家。”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预盟”,也就是赵光义“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但是“金匮预盟”在初版的《太祖实录》却未见记载,在第二次编修的新录中才被提及,因而是否确有其事,仍疑点重重。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影斧声”。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通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
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三是“金匮预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5岁,正值壮年,他的弟弟光义23岁,太祖次子德昭11岁,四子德芳3岁。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预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赵普才密奏此事,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己“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赵德芳(当时仅23岁)后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