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门豹属于哪种故事
西门豹属于属于历史记事故事,记录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人物西门豹治水的事迹。
Ⅱ 西门豹做了什么的故事 西门豹的简单介绍
1、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2、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着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 (今河南安阳北一带))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
3、后来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Ⅲ 西门豹的故事主要内容20字是什么
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县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以民为本,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世纪念
西门豹祠属于古邺城遗址的一部分,现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西门豹祠堂,今俗称西门豹庙。历史上曾称为西门豹祠、西门大夫庙、邺二大夫祠等。
现存的西门豹祠,又称大夫祠,位于河南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北丰村。建于东汉年间,北齐后来修葺。该祠于1924年毁于战火,现仅存宋、明、清和民国时的石碑,但是大部分石碑上字迹漫漶,难以辨认年代。
Ⅳ 关于西门豹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西门豹赠驴
西门豹治邺的时候,漳河北岸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妇,没有田地,靠卖豆腐过日子。
一天,夫妇二人推磨磨豆腐,手忙嘴不闲,唠叨起西门豹来。老婆说:“西门老爷可真好,破除了河神娶妻的迷信,又引出漳河水浇地,算得个清官哪!”老头一听:“咳!咱没儿没女,也没田地。他破除迷信也好,引水浇地也好,可与咱有啥相干?相干的事,在他眼皮底下的事却不管!”老婆问:“啥?”老头气呼呼地说:“城里那个老盐店缺斤少两,坑了多少百姓!
今个称他二斤盐,又是少二两!.西门豹也不推磨卖豆腐,他知道咱这血汗钱是咋挣来的?老盐店干这号缺德事,他咋不管管!他西门豹究竟清不清,我还要再瞧瞧哩!”老婆听他粗声大气地往外倒,忙说:“嘿——,你就小声点儿,这话传到西门老爷那里,可不是你的啥福气!”老头很不在乎:“怕啥?他名字怪厉害,可吃不了人!”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话被西门豹在窗外听得一清二楚。原来西门豹来村里私察暗访,恰好路过这里。
第二天,西门豹把老头传到大堂,问道:“卖豆腐的,昨天你们夫妻二人一边推磨,一边对本官说长道短,可有此事?”“啊?”老头心里大吃一惊:这西门豹可真神!昨天俺在屋里说话,又没有别人,他咋会知道啦?说了就是说了,看你把我咋着!你西门豹清是不清,今天便能看个分晓。老头答道:“有。”
西门豹说:“你是认打认罚?”老头说:“随你的便!”
西门豹说:“好!给你一斤盐钱,罚你替我到老盐店里称一斤盐来。”老头一听松了口气,心想:这有何难?我就替你称上一斤。
老头把盐称来,西门豹让人用秤一称,只有十五两(过去的秤,一斤是十六两),便说道:“卖豆腐的,半路上你打拐了吧?咋只有十五两呢?”老头听说这话,顿时火冒三丈:“西门大人!老盐店的掌柜从来卖盐不给够秤,坑害百姓。在你眼皮底下,你不去管,反说我拐了你的盐。你你你……你罚我称盐原来是一条毒计呀!”西门豹笑了:“老人家,请不要生气。这是一计,是为民之计,也是为你之计。一会儿你就明白了!”说罢便传老盐店的掌柜上堂。
老盐店的掌柜一到,西门豹拿起那包盐,问道:“掌柜的,这盐是我打发卖豆腐的老头刚才从你店里称来的,还记得吧?”“记得!记得!”
“给钱了吗?”“一个不少!”
“多少盐哪?”“一斤!一斤!”
“你拿去称称!”老盐店的掌柜把盐一称,“噗通”地跪倒在地:“大老爷!是伙计一时看错了秤,少了一两。”
西门豹把惊堂木一拍:“胡说!百姓骂你自从开店以来,从没看对过秤,每斤总少一两。你卖了多少年盐?又赚了多少银两?你可知罪?”老盐店的掌柜知道抵赖不过,连连叩头认罪。
西门豹说:“你认打认罚?认打,重打一百大板;认罚,罚你买头毛驴送来!”老盐店的掌柜怕受皮肉之苦,磕着响头说:“小人认罚!小人认罚!”
毛驴送到堂下,西门豹拉着卖豆腐老头的手,说:“老人家,念你夫妻二人上了年纪,推磨劳累,这头毛驴赠送给你俩啦!”
老头这时又喜又愧,满脸热泪,望着西门豹不知说啥才好。
Ⅳ 有关西门豹的故事
1、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私访,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妇”事件,智惩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实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时,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发展农业生产,使邺地百姓逐步富庶起来.西门豹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后,邺地百姓专门为他在漳水边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2、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曾任守京兆尹、颍川郡太守、京兆尹.在颍川郡任太守期间,是赵广汉前期治理的最佳阶段,他不畏强权,精明强干,刚到任的几个月时间,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二是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其威名由此流传,《汉书》本传中就把擅长处理政务说成是他的天性.赵广汉在担任京兆尹时,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处理各项公务,往往通宵达旦.并且善于思考,讲究办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属和百姓无不交口称赞.但京兆尹的职责在于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脚下,日常处理政务容易得罪皇亲国戚和当朝显贵,所以,虽然赵广汉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斩的下场.赵广汉任京兆尹期间,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深得百姓赞颂.2\黄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黄霸还在年少时,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在颍川郡任太守的政绩最为突出.此前,颍川郡是一个豪强地主称霸一方,百姓流离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后,大刀阔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经过几年的精心治理,颍川出现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产发展,“田者让畔、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诏称颂黄霸是良吏中的最优秀者.
3\徐有功(?-702),本名徐弘敏,唐朝长安人,是唐代最着名的专司审案的官吏.在古代,大多数官职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专门的审案官,但在官僚体系中地位极低,也难有作为.徐有功虽长期担任专职审案官,却因敢于严格守法,犯颜直谏,执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达万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功先后任过蒲州司法参军、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员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职.徐有功为官之时,正值武周时期,上有武后作乱,下有酷吏网罗,执法守正彼为不易.由于徐有功前后执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数以万计,因而难免得罪酷吏、奸臣,频遭弹劾、推审,但最终皆因找不出他贪赃或徇私枉法的证据,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两次被罢官又两次复出,尽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谀奉承,一心执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一位名留青史的专职"法官",被当时人誉为"自古无有"的好官.
4\狄仁杰(公元607-700),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连荷兰也有人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5\包拯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盛名,特别在死后,作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体裁的文艺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带有神奇色彩.随着国际上文化交流的进展,包拯这个历史人物和艺术形象还赢得了世界的声誉.虽然史料中的包拯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悬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统治者的赏识,也受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下层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作为清官确实是非常典型的.
6\况钟(公元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况钟一生出色政绩在苏州知府任上,他直接减轻官粮,实行折征的办法减轻百姓负担,稳定和发展经济.同时,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注意清理冤狱,为民伸冤.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经他审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现在,只要一提起况钟,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于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况钟任职十三年间,三次离任三次留任,替苏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任上.当地百姓为纪念况钟,在他死后,苏州和七个县都建立了祠堂.
7\海瑞(公元1514-1587),字汝贤,海南琼山县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转折时期.表面一片升平,其时危机四伏.海瑞年青时,便对社会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在户部供职时,出于对国家财力的忧虑,为进谏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纵容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庙坛道观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着必死决心毅然上疏.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称为《治安疏》.奏疏递上后,海瑞即被入狱,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阶的劝说之下,才得以获赦,官复原职,并逐步升至应天十府巡抚等职.之后,他为匡正时弊,严肃法纪,主持制定了贪污满“八十贯绞”等严刑.他铁面无私,对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阶也毫不留情,将徐家仗势多占的40万亩良田退还原主,将欺压良民的徐阶的两个儿子及20多个家人依律问罪.纵观海瑞为官,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多次冒死进谏,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但他严于执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抚流亡,注意发展生产,兴修水利,限制大地主无止境的盘剥,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等,得到了百姓的广泛拥护,其行为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作用.
Ⅵ 西门豹是一篇什么故事
魏斯(魏文侯)当诸侯王的时候,西门豹出任邺(今河南安阳市北,河北临漳县西)令。他到邺县,会集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问他们有关老百姓痛苦的事情。这些人说:“苦于给河伯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本地民穷财尽。”
西门豹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回答说:“邺县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搜刮钱财,收取的这笔钱有几百万,他们只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媳妇,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钱拿回家去。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女巫巡查看到小户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说‘这女子合适作河伯的媳妇’。
马上下聘礼娶去。给她洗澡洗头,给她做新的丝绸花衣,让她独自居住并沐浴斋戒;并为此在河边上给她做好供闲居斋戒用的房子,张挂起赤黄色和大红色的绸帐,这个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给她备办牛肉酒食。这样经过十几天,大家又一起装饰点缀好那个像嫁女儿一样的床铺枕席,让这个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
起初在水面上漂浮着,漂了几十里便沉没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担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们去,因此大多带着自己的女儿远远地逃跑。也因为这个缘故,城里越来越空荡无人,以致更加贫困,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长久了。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俗语有‘假如不给河伯娶媳妇,就会大水泛滥,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说法。”西门豹说:“到了给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边去送新娘,有幸也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这个女子。”这些人都说:“是。”
到了为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到河边与长老相会。三老、官员、有钱有势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会集在此,看热闹来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个女巫是个老婆子,已经七十多岁。跟着来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身穿丝绸的单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亮不漂亮。”
人们马上扶着这个女子出了帷帐,走到西门豹面前。西门豹看了看这个女子,回头对三老、巫祝、父老们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为我到河里去禀报河伯,需要重新找一个漂亮的女子,迟几天送她去。”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过了一会儿,说:“巫婆为什么去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又过了一会儿,说:“这个弟子为什么也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们!”又抛一个弟子到河中。总共抛了三个弟子。西门豹说:“巫婆、弟子,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说清楚。请三老替我去说明情况。”又把三老抛到河中。西门豹帽子上插着簪,弯着腰,恭恭敬敬,面对着河站着等了很久。
长老、廷掾等在旁边看着的都惊慌害怕。西门豹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一个廷掾或者长老到河里去催他们。这些人都吓得在地上叩头,而且把头都叩破了,额头上的血流了一地,脸色像死灰一样。西门豹说:“好了,暂且留下来再等他们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可以起来了,看样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们都散了吧,离开这儿回家去吧。”邺县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惊恐,从此以后,不敢再提起为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西门豹接着就征发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水引来灌溉农田,田地都得到灌溉。在那时,老百姓开渠稍微感到有些厌烦劳累,就不大愿意。西门豹说:“老百姓可以和他们共同为成功而快乐,不可以和他们一起考虑事情的开始。现在父老子弟虽然认为因我而受害受苦,但可以预期百年以后父老子孙会想起我今天说过的话。”
直到现在邺县都能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因此而家给户足,生活富裕。十二条河渠横穿御道,到汉朝建立时,地方官吏认为十二条河渠上的桥梁截断了御道,彼此相距又很近,不行。想要合并渠水,水渠将至驰道时,把三条渠道合在一起,架一座桥梁。
邺地的百姓不肯听从地方官吏的意见,认为那些渠道是经西门先生规划开凿的,贤良长官的法度规范是不能更改的。地方长官终于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放弃了并渠计划。所以西门豹做邺县令,名闻天下,恩德流传后世,没有断绝停止的时候,难道能说他不是贤大夫吗?
(6)西门豹是什么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着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今河南安阳北一带))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
后来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Ⅶ 西门豹治邺是哪个历史故事
西门豹治邺
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县。西门豹看到那个地方很荒凉,就找一个老大爷询问情况。
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闹的,巫婆和官绅硬逼老百姓出钱办喜事,新娘是没钱人家的女孩。到了娶媳妇那天,女孩坐在苇席上,漂到河中心就沉下去了。老大爷还说,这里没有发过大水,年年干旱。
西门豹说,他要去送送姑娘。
到了河神娶媳妇那天,西门豹来了,他故意说新娘不漂亮,麻烦巫婆跟河神说一声,过几天选个漂亮的送去。说完,就叫卫士把巫婆投进漳河。
巫婆沉了下去。等了一会儿,西门豹让官绅头子催催巫婆,把他也投了下去。
西门豹等了很久,又说要官绅们去催一催,官绅们磕头求饶,西门豹才叫他们回去。
老百姓都明白巫婆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西门豹发动百姓开凿渠道,引水到田,庄稼有了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