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荷兰的风土人情简介
荷兰的风土人情简介
荷兰人在介绍自己的名字时通常是介绍自己的姓,尤其是在做生意等正规场合下。
荷兰人朋友之间见面时有一种特殊的打招呼方式,即不分男女,相互在对方的脸颊上吻三次。
与荷兰人交谈时要注意保持距离,不可靠得太近,更要避免身体接触。
荷兰人习惯将自己的所有活动和日程安排写在记事本上。即使和亲密的朋友约会,也要尽量提前。荷兰人一般遵守时间,很准时。如果你在约会迟到,是会让他们生气的。如果你有事要取消约会,那是越早告诉他们越好。一般情况下,他们需要你提前几天告诉,如果当天说,会被视为不礼貌。
荷兰人一般说话会带有“请”字,“谢谢”也常不离口。他们也比较干脆,说“是”的意思就是“是”,说“不”的时候就是“不”。不需要出于礼貌,或者想避开一个意见分歧纠纷,在不同意对方时还说“是”。当你不同意对方的需求或是不值得不想为别人做一件事时,荷兰是一个完全可以说“不”的国家。
不要探听别人的收入,政治观点和私人生活。
荷兰人一般会遵守自己所说的话,当然也不是说没有骗子。但是相对来说,他们一般遵守自己的话,而且相信对方所说的,有时会考虑不到对方实际上是在开玩笑而闹出误会。
送礼物时,礼物一律要用色彩鲜艳的包装纸包好。无论礼物多小多轻,外壳却或是古朴典雅,或是雍容华贵。得到礼物的人都要在对方面前打开礼物,然后赞赏一番,以示谢意和尊重。
去荷兰人家里做客时都要预备好一些小礼物,一束美丽的鲜花、一盒可口的巧克力,或是一瓶葡萄酒都会是受欢迎的好礼物。不要送昂贵的礼物。
在荷兰人家中做客,或是平时和荷兰人交谈,要注意打断对方的话是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而不可能是有时被认为是一种注意对方的做法。
荷兰人谈话时身体语言不多,往沙发上一坐下来后并不怎么移动自己的身体。倒不是因为任何拘束,也不是因为交谈气氛不热烈,只是习惯而已。
荷兰人出外吃饭,都喜欢各付各的。英文中的“Go Dutch”成为国际通用的“各自付账”的意思便是因此荷兰习惯而得。
当荷兰人进入和离开一个小商店时,他们通常跟店主打招呼。在任何情况下,重要的是至少要眼神示意,以承认店主的存在。
【更多荷兰衣食住行信息请点击相关链接】
专家介绍,留学荷兰学生都必须购买学生保险。这也是获得临时居留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的国际学生险覆盖面较广。诸如:医疗急救、特别损失、意外事件损失、法律支援和行李遗失等。
在缴清保险费用后,每个学生都会收到保险公司寄来的保险卡和保险申请单。如果需要申请补偿,申请学生必须填写完申请单,说明时间、事由,随信附寄上医疗的付款单或相应的文件。不久后,保险公司就会将你的申请数额转入你的银行账户中。
现在最被各大院校接受的险种是来自ACE Europe的IPS(International Passport for Students)。它的每月支付险费在36.50欧元左右。
(略)
荷兰的饮食文化实在是多彩多姿。通常荷兰料理都标榜有“妈妈的味道”,荷兰的奶酪十分有名,其消费量与出口量均居全球之冠,天然风味的豪达奶酪,风味独特的艾登奶酪,醺制奶酪等各色各样,一应俱全,来到荷兰,一定不要错过。
在住宿方面,如要订饭店房间,可向各地的观光服务处VVV洽办。也可以在史基浦机场入境大厅内的荷兰观光客服务处预订房间。在出国前(台湾、香港、中国大陆及韩国)可透过当地旅行社代办订房。另外,荷兰预约中心可接受电话、信函、传真等,直接预订荷兰境内将近所有的饭店。
(略)
② 荷兰一个北欧小国历史并不悠久,为何能在16世纪引导世界随后又为什么衰落如
纠正几个小问题,荷兰不是北欧国家,是西欧国家,16世纪还是西班牙天下,荷兰17世纪才称霸海洋,无敌舰队是西班牙的,不是荷兰的,荷兰和英国合作在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太阳王是路易十四,不是路易十六。法荷战争不是法国叫了英国,而是英国在海上讨不到便宜,联络法国从陆地进攻荷兰。下面开始我的回答:
1588年英荷军队联合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并不能取代西班牙, 紧接着英国都铎王朝绝嗣,斯图亚特王朝从苏格兰过来,相对保守,不发展海军,所以1600年之后崛起的是荷兰,荷兰与其说是建立殖民地,不如说是建立贸易据点,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人员不足,但是荷兰资本充足,这时的荷兰基本也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而获得独立,称为荷兰黄金时代,当年全球贸易2万艘货船,荷兰拥有1万6千艘,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这一轮殖民更多的是把世界各地的资源串联起来,同时把世界各地的文化也了解透彻,为后来英国做了铺垫。因为英国在财政革命之后,荷兰人威廉三世成为了英格兰国王,这些知识都传到了英国。英国是1640年开始光荣革命,之后进入克伦威尔时期大力发展海军,但是并不能解决经费问题,因为资本掌握在荷兰人手里,所以经历了三次英荷战争,结果也没捞到太多好处,荷兰人本着贸易至上的原则,基本也不愿意跟英国死磕,后来去英国当国王了,暂时也就平和了,英国开始殖民过程,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殖民地在北美(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同一时期,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是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法国前期对大陆上地盘虎视眈眈,后期才发展海军,主要就是北美和非洲(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英国很少来非洲)1640年葡萄牙在英国的帮助下(或者说英国帮助西班牙境内的分裂分子独立出来了葡萄牙)从西班牙独立出来,英国顺势抢了直布罗陀,准备控制地中海,但这时还没有开通苏伊士运河,东地中海还是掌握在土耳其手里。
以上这一轮的殖民已经不限于资本积累了,而是开始在美洲生产原材料,尤其是棉花,玉米,薯仔等,有了这些东西,欧洲人口开始快速增长,这一点才是对后来工业革命最积极的影响。
七年战争后英国财政出现问题,所以开始在北美实行“茶税法”引爆了美国独立战争,独立战争期间荷兰和法国支持美国独立,因此已经休战100多年后的第四次英荷战争英国把荷兰打败,荷兰从此开始失去贸易据点,不再拥有海上优势,但是继续拥有大量资本,开始玩金融,借别人的鸡生蛋。英国开始建立日不落帝国
③ 荷兰的民族习俗
荷兰王国居民中90%以上是荷兰族,他们在婚恋生活中保持了许多传统而奇特的习俗。玫瑰花示求婚。求婚是一件相当罗曼蒂克的事情,荷兰人在这方面很富有诗意,当女儿到了婚嫁年龄时,家长便在女儿卧室的窗台上,放置一盆色彩鲜艳的玫瑰花,示意青年男子可以前来求婚。订情信物———木鞋。依照荷兰人的传统,青年男女订婚时,新郎要送新娘一双木鞋,这一传统流行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木鞋用整块木头雕成,厚底硬边,削成尖尖的头,涂上艳丽的色彩,朴拙可爱又防潮。世代相传的婚床。在马根岛上每户居民家都有一张嵌在墙里的小床,小床四周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上面挂着蚊帐,这张小床就是世代相传的婚床。婚床只限新郎在新婚之夜享用,从第二夜起新郎、新娘须搬到普通的床上去就寝。周五开窗相情郎。荷兰泥沼地区的斯塔茶斯特村,被称为“神秘的女人村”。因为该村的妇女虽然强悍却怕羞,她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择偶方式:每逢周五夜晚,达到结婚年龄的姑娘就把自己的后窗打开,吸引青年小伙子来幽会。当姑娘看到自己中意的小伙子时就让他从后窗爬进来谈情说爱。雪茄探婚:当荷兰的男青年有意向一位姑娘求爱时,总是先要敲开姑娘的家门,等姑娘的父母出来时,便请姑娘的父母为他点燃一根雪茄,姑娘的父母便对青年提出各种问题,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当他再次要求点燃雪茄时,即可给他一个十分明确的答复。荷兰礼仪面面观服饰礼仪大部分荷兰人的穿着打扮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大同小异。在正式社交场合,如参加集会,宴会,男子穿着都较庄重。女士衣着典雅秀丽。最富特色的是荷兰马根岛上居民的服饰。该岛女孩的衬衣都是红绿间隔的条子。仪态礼仪 荷兰人在交谈时,不喜欢交叉式谈话,女子入座时,双腿要并拢;男子就坐时也不宜抖腿。他们不在众人面前用牙签剔牙。相见礼仪在官方场合,荷兰人与客人会面时,通常行握手礼。而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相见时,大多施拥抱礼。与亲密的好友相见时,也有施吻礼的,他们不喜欢交叉着握手,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行为。餐饮礼仪荷兰人早午餐多吃冷餐。早餐只吃面包涂奶油或奶酪,喝些牛奶或咖啡。荷兰人不太喜欢喝茶,平常以喝牛奶解渴。荷兰人的正餐是晚餐。晚餐前都习惯先喝些饮料,然后很正规地在餐桌上铺上台布等。通常是两道菜,一道汤。第一道是汤,常用粟米粉调制而成,美味可口。荷兰人在饮食上习惯吃西餐,但对中餐也颇感兴趣,当地中国菜馆之多居欧洲前列。喜丧礼仪按照传统,荷兰的青年男女在订婚时,新郎要给新娘送一双漂亮的木鞋,作为定婚之物。居住于城市,集镇的荷兰青年的婚姻同西欧各国大体相同。按照天主教的教规,丧礼是由死者家属或亲友组成送葬队伍,步行送灵车到教堂,先作祷告,让死者灵魂进入天堂,再送到墓地安葬。商务礼仪到荷兰进行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每年的3-5月,9-11月。荷兰人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在商务活动中,对约会都很讲信义。荷兰人很喜欢听恭维话,所以在商务活动中,对他们的室内摆设等夸奖几句,他们尽情会格外高兴。旅游礼仪在荷兰旅游,最好学习一些荷兰语的日常会话,这对于行路坐车都有很大帮助;如果你的英语很熟练,也可以使用,因为荷兰人大都懂一些英语。荷兰流行女士优先的礼仪,所以不管在什么场合,男士都要处处为女士提供方便。主要禁忌 荷兰人忌讳13和星期五。在相互交往中,他们不愿谈论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物价等问题。还特别忌讳别人对她们拍照。风土人情:荷兰人以做“守财奴”为荣对于这些荷兰人来说,小气应该是节俭的同义词,是人生的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物质欲泛滥的时代。在国内时就听说,荷兰人很小气,常常有人编些笑话来嘲笑他们。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学生问老师,“斤斤计较”作何解释?老师答:两个荷兰人为一枚五分硬币打得不可开交。另一则笑话说,一乘客在飞机飞过荷兰上空时问空姐:“地面上那些白色飘带是什么?”空姐答道:“那是荷兰人在晒用过的卫生纸,以便晒干了再用。”荷兰人是如何看待这些笑话的呢?几年前,笔者刚到布鲁塞尔工作时,就从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些荷兰人不以“小气”为羞,反以“小气”为荣。他们称自己是“守财奴”,组织了“守财奴俱乐部”,宣传“活到老,节俭到老”的人生哲学,并出版了自己的报纸,介绍居家生活节俭之良策。对于这些荷兰人来说,小气应该是节俭的同义词,是人生的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物质欲泛滥的时代。负责这个俱乐部的汉奈登先生对世人对荷兰人的嘲笑一笑置之。他说,荷兰人当然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把喝过的茶袋晒干后再去冲茶。可节俭为荣、浪费为耻依然是大家崇尚的生活准则。比如,冬天不在家中居住,而又开着暖气,那简直就是一种“罪过”。汉奈登是位心理学家,收入属“中产”之列。节俭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追求。6年前他走入“守财奴”的行列,从此便再也不走进饭馆的大门。他卖掉了汽车、电视,购买衣物等必需品,也只去二手货商店。有时甚至连二手店也不去,从箱底里翻出件破旧衣服穿上了事。“节俭并不意味着非要节衣缩食才行,有时只需布衣蔬食便可达到目的。”汉奈登如此解释。唯有一件事,汉奈登感觉不大方便,那就是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后来他想出一个办法,与邻居签订协议,在电视台播出他想看的节目时便去邻居家观看。汉奈登说,他做“守财奴”,绝不是想象嬉皮士那样,玩哗众取宠的把戏,而是想通过多种方式的节俭来取得经验,进而再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世人。几年来,他与别的“守财奴”合作出版了三本书,介绍节俭之道。他们主办的《守财奴报》的订阅者从刚开始的数百人已发展到现在的五千多人。最近,他们还把这张报纸送上了互联网。有些法国人、瑞典人听说后,正打算效仿此法,创办本国的《守财奴报》。后来,由于常去荷兰,对荷兰人的这种节俭,我也有了不少亲身体验。不止一位荷兰朋友告诉过我,他们买车首先是看哪个型号的车最省油且最实用。盖房子、买房子也是要先讲实用。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发现客厅的卫生间小得难以转身,且没有热水。后来我才知道,大多居民的家里都是这样,甚至有的高速公路旁的洗手间里也没有热水,这在西欧国家还是不多见的。一位与荷兰人结婚多年的华裔妇女还给我讲述了她的经历。刚结婚时,因为修洗澡间,她洗头只能用脸盆端水来冲,水用多了,丈夫就有些看不惯,提醒她要注意,说这样既不节约,也会污染环境。她还发现,丈夫洗碗特别省水,往往是把做饭剩下的水用来洗碗,这让她难以接受。结婚头三年,他们两人各做各的饭,后来才慢慢习惯。按理说,她丈夫是公务员,收入不算少,但为了节约可谓绞尽脑汁。比如,有一次,他们去看一位亲戚,离开时已经很晚,那位亲戚不放心,就说你到家打个电话来。谁曾想,她丈夫立即告诉那位亲戚:“我拨电话过来,响三声不要接,就说明是安全到家。”笔者曾向一位资深驻欧记者打问,汉奈登这样的荷兰人为何崇尚节俭?他说,这与荷兰民族传统中养成的勤奋工作、努力节俭和公平互助的精神相关。汉奈登也曾对来访的瑞典记者解释过“守财奴们”的理想。他说:“我常常向别人要一些旧衣物,这些衣物其实还可以使用相当长时间,有的甚至还很新。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把自己不愿再用的东西拿出来送给那些需要者,这个社会就会更公平。”我想,读过这段话的人也许不再会把荷兰人看作是“小气鬼”、“吝啬鬼”了,其实,那或许正是一种现代人应当追求的生活方式呢。④ 对荷兰常见的文化误解
荷兰阳光充沛,洒满人行道。所以骑自行车自然成了民众喜爱的出行方式,还有国内那迷宫般的运河,也很闻名。而外国人确很难辨别荷兰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尽管荷兰在国际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调查中一直保持有优异的成绩,但荷兰却受制于一些文化成见。不管你是打算去荷兰留学,还是被这些成见误导了,阅读我的这篇文章,帮你理清头绪,打破成见。
AA制(Going Dutch)
好像荷兰的“小气”全国均有闻名。AA制,指的是平分账单;或者,根据每一方各自的消费出资。当然,这种做法在当今社会并不罕见。而且荷兰,大家奉行这种做法是本着平等主义的精神,而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私或对慷慨的厌恶。
对于其他一些文化的人来说,讨论如何AA简直就是伤感情了。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在社交场合谈论钱是一个微妙甚至禁忌的话题,但这也多取决于特定文化中不同的礼貌标志。荷兰文化强烈支持社会平等和直率,因此只是为了社会面子而避免“公平”,会被荷兰人认为是不尊重的,即使是在钱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事实上,荷兰是一个非常慷慨的国家:其用于发展援助的GDP比例比联合国的目标高出0.82%,仅低于卢森堡、瑞典和挪威。
说话直接
许多人会说荷兰人粗鲁无礼。和大多数刻板印象一样,这个想法来自于对荷兰礼貌标志的误解。信不信由你,荷兰人懂礼貌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国家: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
荷兰,诚实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品质,换句话说,就是直率。有些在别人看来可能是突然的、粗鲁的或不得体的行为,对于一个荷兰人来说,仅仅是一种表达对他人的尊重的方式。这种率真的尊重,尽管有时候会伤害到别人的面子。
再如何积极强调礼貌的文化,也会发现荷兰人的礼仪尤其难以下咽。荷兰人不会把公开的友好作为对他人的一种考虑,而总是觉得诚实和真诚会更好,并常常会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这一点。
这种误解的一部分也源于荷兰语本身的结构。荷兰语使用短句直接切入主题,经常省略英语中常见的模式标记,比如“如果你能……,那就太好了。”“请”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也远低于英语:例如,当你在柜台买东西时,在收银员后面加上“请”是不常见的。荷兰语也强调要避免使用最高级,所以如果你与人交谈时感觉到他的语气不冷不热,也不要感到气馁哦。
Doe normaal
将“doe normaal”(即“act normal”)直接翻译成英语,可能显得有些保守或限制。然而,在这个意义上的“normal”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放弃你的个性,只一味盲目的顺从,它仅仅意味着,你应该承认和尊重社会习俗和秩序。
这个表达的目的是指责某人行为不合群、出格或超出目前可接受界限的行为。这种“normal”并非是压制性的:其界限也不是固定的,而只是作为一种对于不可接受社会行为模式的管理方式。例如,一个学生吹嘘自己的高分时,一定会有对他不满的同学会说“doe normaal!”
每个国家都有一套独特的社会秩序,在这个秩序中,每件事情都会被认为是“好的”或“不好的”。每一种文化对这些越轨行为的反应都不一样,无论是在地铁上冷眼旁观,还是在街角说一句礼貌但简洁的话。听说过澳大利亚的高大罂粟综合症吗?其实荷兰的Doe normaal也是差不多同样道理。
⑤ 荷兰风俗习惯
荷兰人在官方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行握手礼。与一般朋友谊相见时,大多惯施拥抱礼。在与亲密好友谊相见时,有人也施吻礼(一般是亲吻双颊)。
荷兰人信奉的主要宗教为天主教和新教。其中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略多些;新教徒占不到三分之一。他们忌讳“13”、“星期五”。他们认为“13”象征着厄运,“星期五”象征着灾难。他们忌讳交叉式握手和交叉式的谈话。认为这些都是极不礼貌的举止。
荷兰人在相互交往中,不愿谈论美国以、钱和物价等方面的问题。荷兰的古城史塔荷斯特被视为“神秘的女人村”。这里的妇女对现代化设施、器械以及社会风尚都很反感,甚至表示憎恶。另外,他们还特别忌讳别人对他们的拍照。
荷兰忌讳有人询问他们的宗教信仰、工资情况、婚烟状况、个人去向等问题。他们认为私人事宜不需要他人过问。他们喝咖啡忌讳一杯倒满。他们视倒满为失礼的行为和缺乏教养,认为只能倒到杯子的三分之二处才为合适。
(5)为什么说荷兰人尊重历史扩展阅读
荷兰以社会风气宽容开放着称。通常,荷兰的形象与贸易、郁金香、风车、木鞋、奶酪和白蓝彩釉瓷器等相联系。荷兰在对待麻醉剂、性交易、同性婚姻和安乐死等问题上的开放政策,引起世人关注。
荷兰人对早、午餐要求简单,重视晚餐,一般他们在餐前都习惯喝些饮料。他们用餐习惯使用餐巾;餐桌上要有调味品。他们的国菜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胡萝卜、薯仔和洋葱混合烹调而成的“大烩菜”。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前人的难忘历史,故才誉为国菜。
⑥ 荷兰人为什么要尊敬西班牙的国王
西班牙王室本就是有很深的佛兰德渊源的,西班牙的很多位国王本人就是佛兰德血统,如菲利佩二世,他1558年成为西班牙国王的时候本人就是佛兰德地方的统治者,其领地在布鲁塞尔(比利时当时也是荷兰的一部分,是整个佛兰德斯地方的组成部分),同时菲利佩二世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所以说强调日耳曼血统。
荷兰人在独立时最尊重的是奥兰治公爵,他同时也是独立运动的领袖之一,但他本人更是西班牙王室的公爵。因此,荷兰和西班牙原本就是领地和宗主国的关系,有点类似于英国与独立之初的美国的关系,华盛顿等人在独立战争期间的祝酒词都是祝英王陛下万岁,宗主和独立出来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