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邓州花洲书院有什么历史

邓州花洲书院有什么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18 23:10:08

1. 邓州的历史

关于邓州,《山海经》和《史记》均有记载,根据邓州发现的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推断,在6400多年前邓州便有人类生存。夏、商、西周、春秋早期诸侯国邓国的国都就在邓州,邓国还有一个附属国鄾国(在今襄樊市北),

楚文王12年(公元前678年)楚国灭邓国,结束了邓国长达1274年的历史,随后楚国在今天邓州城区穰城路一带取“丰穰”之义设置“穰邑”,楚怀王十七年年(公元前312年)韩国袭楚,夺取穰邑;

秦朝秦昭王11年(公元前296年)秦国打败韩国,取穰,穰遂为秦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设置南阳郡(治宛),邓州隶属之,当时邓州境内设有三县,即穰县(治今邓州内城东南隅)、山都县(治今构林古村)和邓县(辖今构林以南)。

东汉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大军发起“宛城之战”,围张绣于穰。邓州航运顺畅,湍河经新野汇白河入汉水再通长江,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穰城南郊开挖运粮河(今为小漕河),把邓州作为后方粮仓,为“赤壁之战”运粮草,供应前方作战。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从邓州区位、地理、物产等方面综合谋略,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把南北朝以前一直设在汉水以南的荆州治所迁至穰(494年,因调兵之需,徙至洛阳),辖8郡41县达37年,穰随之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邓州历史上辖区最大的时期,自隋开皇三年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的175年间,皆以穰城为治所,曾有三次置“以邓州为中心的南阳郡”;五代时,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五月,升邓州为“宣化军节度”(相当于省级行政机构),

治所设在穰,军区管辖泌州、随州、复州(今湖北天门市)、郢州和邓州,行政辖穰、南阳、向城、临湍、内乡、菊潭、淅川、顺阳(治所在李官桥)和新野共九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宣化军”改称“威胜军”,

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又改称“武胜军”,武胜军节度设在邓州长达323年,为南阳盆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达225年。

元朝初至元十年(1273年),邓州隶属于襄阳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邓州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南阳府管辖,府治在南阳(今宛城区),州治仍在穰。原领六县,有穰、南阳、内乡、淅川、西峡、顺阳等。

后又领三县:穰、新野、内乡。其辖境相当于今天的邓州市及新野、内乡、西峡、淅川等县。明代,邓州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废穰县。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穰县。十四年(1381年)五月,复省穰县入州,穰县自此不再设。

州领3县:新野、内乡、淅川。清代,邓州仍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雍正后,为散州不领县。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汝阳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直属河南省政府。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划为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河南的西南部。

12月,于湍河南部置邓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元月,置邓北县。9月,置邓西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撤销邓西县,辖区分别归邓北县、邓县。3月,邓县、邓北县合并为邓县,归属河南省南阳专区。

1972年12月,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划给淅川县。1988年11月17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县级市),由地级南阳市代管。2011年7月1日,邓州市成为河南省政府的试点直管县;

自2014年1月起,邓州市成为河南省省直管试点县,赋予部分省辖市享有的经济和财政管理权限。2013年至2014年,三个邓州人在邓州市人民政府附近另立第二邓州市人民政府,后被判刑。

(1)邓州花洲书院有什么历史扩展阅读:

邓州处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部偏西地区,地理坐标价于北纬31°22′—32°59′, 东112°37′—112°20′之间。南北长69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2294.4平方公里,“山少岗多平原广”为邓州市的地貌特点。

邓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的朱连山(海拔469.7米)为全市最高点,东南部最低处海拔85米。境内有大小河流29条。这些河流分别从北部或西部入境,汇集于东南部,注入白河,流入汉水。

河流冲积形成平原,在北部、中部和东部形成大面积肥沃土地。土层深厚,土质为保水保肥性能强的潮土、黄老土和黑老土。

2. 花洲书院的对联文化

花洲书院的对联文化

大凡凝秀风雅之地,对联文化一向是锦上添花的美丽点缀。一代名臣范仲淹在邓州百花洲所创建的花洲书院,自然也不例外。

气势恢弘的书院大门前,庄严肃穆的景范坊高耸于淙淙流淌的护城河畔。“人育文化,越千年,国学光华昭日月;文化育人,益万世,先贤厚德贯古今。”香港范止安写下的二十八字对联,不仅道出了人类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赞扬了范氏先祖的高贤大德,更为风光宜人的花洲书院倍添了应有的儒雅和厚重。

“洲孕文显圣,合秦关月,楚塞风,先忧国忧民,正气肇穰邑;楼因记益名,汇巫峡云,潇湘雨,后乐山乐水,浩波撼岳阳。”原邓州市市长刘新年题写的花洲书院大门联,将百花洲与岳阳楼紧密联结,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乐山乐水的自然幽思,秦关风月潇湘云雨,名楼名臣名篇名句,皆在寥寥数语间。

沿鲜花苗圃间步道迤逦前行,赫然入目的便是康熙书写的范仲淹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犹如一颗阳光下熠熠闪光的明珠,镶嵌在宛若卧龙的明代古城墙上,不仅是忧乐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花洲书院的点睛之处。

翻过古城墙,绕过范仲淹铜铸塑像和刻有名篇的花岗岩照壁,花洲书院的正门联,正静静地迎候往来游人。此联乃清时书院山长丁登甲所撰,“重整花洲五百年常新教育,再施霖雨三千士永荷陶镕”,花洲书院的千古风采,尽在默默无言中。

穿过棂星门,便是当年的邓州知府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的春风堂。从邓州走出的着名军旅作家周大新,挥笔写下:“育文武英才,进朝堂,赴边疆,展为民抱负;聚精忠赤子,讲经史,说词赋,传治国真知。”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范仲淹画像,就这样跃马扬鞭谈笑风生于无数后来者的心胸。

采花撷果,寻珠觅玉,花洲书院里,到处都是对联的影子。走近万卷阁,赏民国元老于右任的才思:“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能通天地人”;流连范公井,览当代邓人杨德堂的妙语:“寻泉凿井滋后士,饮水思源效前贤”;瞻仰范公祠,品清代知州易良俶的文采:“姑苏人去三千里,宛邓惠沾百万家”。尤为甚者,民国将领冯玉祥的手笔别具一格妙趣横生:“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在氤氲迷离的文化百花园里徜徉,自然少不了百花洲的鸟语花香。当年范仲淹向恩师晏殊送图致诗,极尽铺陈,几乎句句入联,令人拍案叫绝。“……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万竹排霜仗,千荷卷翠旗。菊分潭上近,梅比汉南迟。彩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如此绝佳山水,怎不引人入胜?

串珠绣玉的对联文化,可谓古典文学中的一枝奇葩,也是唐诗宋词苑中浓缩的精华。览花洲书院,赏江南园林,品岳阳楼记,承忧乐精神。感谢范老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可以享用千秋万代的精神食粮。

开心休闲日,品茶赏联时。待到春风伴君来,笑看绿波荡平湖。书香袭人的花洲书院,早已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乐园、文人雅士向往的圣地。

春风堂

3. 邓县哪里好玩风景区

1、八里岗遗址:八里岗遗址位于河南邓州市东约3公里处湍河南岸八里岗西北的坡状高岗上,距今约6800年,文化层厚3~5米,面积近九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部落遗址。

1957年被发现。八里岗遗址1957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太子岗遗址:太子岗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穰东镇南600米的太子岗上,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研究南阳盆地史前文化的重要遗址。太子岗遗址高出地面9米,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

出土有石器、鸭嘴形足鼎、敛口圆唇罐、小口卷沿罐、高领罐、深腹罐、折腹豆、纺轮等文物,文化分属仰韶和屈家岭文化。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3、邓州花洲书院: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位于河南省邓州市人民东路,占地面积为211亩。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诞生地,也是范仲淹讲学创立的学堂。

书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五进四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由讲堂、春风堂、藏书楼等建筑组成,清代建筑春风堂、万卷阁、范文正公祠和景范亭等保存完好。

4、福胜寺塔:福胜寺塔又称梵塔,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大十字街西南角,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二月二十五日,该塔为八角椎形、仿楼阁式、密檐浮雕的砖塔。

塔原为十三层,元末遭兵毁,变为七层,明代洪武初由僧子颜重修。1988年5月,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修葺该塔时发现塔基地宫。2006年北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吾离陵:吾离陵位于邓州市东南3公里处,时代距今约2700年。吾离系邓国第十九位邓侯,有邓国"中兴之君"之称;吾离陵有"天下邓氏之一陵"之称。吾离陵,1957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 有一篇文章叫《四贬范仲淹》,是什么

我以为,在以文章扬名的古代文人中,文如其人和文章品操皆入上流者应当包括范仲淹在内。至少在刚正不阿的骨鲠人格让人高山仰止。但不知何因,许多人都能吟诵《岳阳楼记》,却对范仲淹本人的风骨知之不多。我也是在踏访了有关范仲淹的一处胜迹后才注意到的。
中原邓州有个百花洲。百花洲又名花洲书院。这花洲书院虽远不及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等历史上的四大书院名气大资格老,却是千年前北宋的着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在知邓州三年时所亲手创设的学堂。并因此留有诗文胜迹。更了得的是,据邓州地方志载,那百代传颂的《岳阳楼记》正是范仲淹在此时此地所写。按说,文章名高天下,人与文章又是与邓州甚有瓜葛,也就是现下人们好说的叫有缘分,那邓州及百花洲也应水涨船高名播四方。然而,很多人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由于历史的诸种原因,尤其是那么多年的暴风骤雨式的阶级斗争行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就难有出头之日,尽管自古讲不以人废文。事实上人们习惯上又往往是重其文而忽略其人。正像钱钟书所喻,吃着鸡蛋,何必去打听那下蛋的鸡呢。

我本邓州人,少小之年还在花洲书院里读过三载书,一茬一茬的本土小学子谁都能摇头晃脑背诵《岳阳楼记》,但可惜那时校方和语文老师都并不曾多讲述范仲淹的人生故事。故而身在贤地不识贤,甚至到成人后仍对范文正公十分的陌生与茫然。今天的年轻人听了不可思议。特别是“文革”10年中,冤狱如网,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稍不留心就祸从口入,谁愿多事呢?20世纪80年代之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开放搞活、文化寻根、发展旅游经济,使邓州人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花洲书院的历史定位和文化价值让邓州人看到了责任、使命与优势。在地方当局的倡导和各方有识之士的襄助下,10年之中就两次修葺。经过重修扩建的百花洲应运回归历史,恢复原貌。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精神,如同雨后的彩虹一样辉映在邓州的晴空,辐射、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子和一批批的文化人来此观光,追寻先贤,发古思幽,进行文化精神的濡染与洗礼。花洲书院正在浓缩为一方历史人文精神的新领地。

确实范仲淹总让我心仪神倾。他的《岳阳楼记》及其名句独步天下,脍炙人口,深入人心,这不用多说。而他“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品操依我看更超尘拔俗,别具魅力。史书上评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这可说是恰如其分。

据宋史记载,范仲淹虽系相门之后,但因襁褓中失怙,母亲改嫁,故少时家境清寒,辗转流离,攻苦食淡。“划粥割”的典故便出自他的刻苦读书。26岁时考中进士并出仕。前后在地方上干了10多年的小官。后经少年得志、诗名甚高的晏殊力荐才调至京城任了个朝廷秘阁校理。这是一个校勘皇家图书的闲职。但不久范仲淹就干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壮举,令晏殊都目瞪口呆。这年冬,年轻的仁宗皇帝下诏令,说要率领朝中百官为皇太后祝寿,并行跪拜之礼。这本是不合封建时代皇帝事亲的仪规的。但满朝的文臣武将慑于太后之威,个个面面相觑,却无不噤声。倒是位卑言轻的范仲淹挺身而出,向皇上上疏直谏,说是君主只应以家人之礼侍亲贺寿,不应率着百官一起朝南面来跪拜太后。这有失圣体国威,实不足为法。仁宗以为有理,于是拜寿仪式从简。这却让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心中嫉恨。晏殊深为不安,指责他如此出言无忌,近于沽名钓誉,并会累及他人。范仲淹不服,说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也自知难在朝中立足,但他无怨无悔,不久便被逐出京,做了河中府通判。这是范仲淹因“忠直不挠”而首次遭贬。
但范仲淹直言敢谏的禀性并未改易。在被贬出京做地方官的几年中,又曾三番五次上书朝廷指陈当朝时弊。仁宗感动,让他二进京做了个右司谏,也算是知人善任。但不久为仁宗废后之事再次遭贬出京。皇太后去世后,仁宗皇帝开始亲政,革除太后时的腐风弊政,严格官员任用制度,朝中因此有了新的气象。而这时仁宗还打算废除郭皇后。因郭皇后是仁宗15岁时由太后做主册封的。仁宗心里并不乐意,他实际上宠爱的只是尚、杨二美人。而郭皇后又性好嫉妒,原仗着太后,在后宫骄横不训,常常为争宠夺爱与妃嫔闹得狼烟四起,争吵不休。仁宗一怒之下欲废皇后。宰相吕夷简因曾与郭皇后有隙,故也趁机暗中撺掇手下人以皇后9年不育为由上书废黜之。因吕夷简的怂恿,仁宗废后决心更为坚定。一时风雨满朝,议论纷纷。范仲淹闻之,立即向仁宗进言直谏,认为母仪万方,正邦先正家,况且郭皇后尚无大过。此事如若处理不当,人心不稳,且有损皇上形象。但皇上不听还是下了废后的诏书。范仲淹此时,一点也不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竟然带着十余谏官在殿门外等候面见皇上伏奏苦谏。仁宗拒见。

5. 邓州的风景名胜有哪些地方

邓州是中河南省的一个市,其市内有建于北宋时期的福胜寺塔,颇具北宋特色。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水面面积最大的水库,库区碧波荡漾,群山耸立,湖光山色,浑然一体。邓州更是汉朝大将霍去病的故乡,这里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有花洲书院,习营,东顶,因缘寺,邓塔以及吾离陵及邓氏春秋园等景点。

1.花洲书院。花洲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千年学府。

2.福胜寺塔。福胜寺塔为七级八角仿阁楼式砖塔,造型优美,有清楚的宋塔特色。

3.台湾村。邓州台湾村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村内现居住四十多户人家,系台湾高山族人,他们的风俗生活习惯基本都保留着台湾高山族的特殊风情。

4.湍河。湍河边那一排排垂柳已经披上了长长的秀发,在风中舞动;那桃花,杜鹃,月季正在争香斗艳;青草结大地绣上了一床绿被;河边那一大片黄色的油菜花好像是从天而降的地毯; 镶嵌在河畔的五彩花真像一座美丽的彩虹桥,给人以美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鼓励。

5.邓西湖。位于河南邓州市区西部,渠首大道南侧,杏山大道(西一环路)西侧,这里不是杭州,没有“雷峰夕照”,也没有雷峰塔的压迫和反抗。这里有的是白墙红顶房、绿树芦苇荡,有曲桥、孤岛、小亭,还有自然、亲切、清幽。

6. 邓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邓州市文物古迹甚多,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有太子岗、八里岗、黑龙庙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穰、涅阳、冠军、安众、乐城、临湍等古城遗址;秦汉墓群,南北朝彩色画像砖;福胜寺塔、花洲书院、邓国侯吾离陵等名胜古迹;汉华表、金元碑等珍贵文物。

北宋名臣范仲淹曾任邓州知州,在花洲书院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1985年5月,在福胜寺塔下地宫中发现的金棺、银椁、舍利子等稀世珍宝,更是辉映邓州。

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是远近

闻名的“台湾村”,全村2300多人,约60%为台湾高山族后裔,已经在此居住了300多年。

邓州“台湾村”聚居台湾同胞数量之多、历史之久,在祖国大陆绝无仅有。

台湾村: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黄廷将军随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率十万大军投诚清朝,他在带兵进京途中,受命沿路屯垦,最后的5个营在邓州扎营。

依那思罗、迪摩达奥、安笃斯且、安达依鲁等5位兵将随军屯垦后,各娶当地汉族女子为妻,并分别改为汉姓陈、周、蔡、黄、林。

在3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五姓后裔繁衍壮大,但他们有些风俗习惯一直没有改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村”

福胜寺塔

福胜寺塔位于邓州市区十字街西南50米处。

为七级八角仿阁楼式砖塔。

平面呈八角形,塔门向南,高38.28米。

塔身全部用青砖垒砌,内外壁面用白灰浆勾缝,内部用红粘土粘合。

塔身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外廓刚柔适度,造型优美,有明显的宋塔特色。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修葺该塔时发现地宫。

经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88年7-8月进行了发掘。

通过发展。

在地宫中发现金棺、银椁及佛骨、佛牙、舌利子等28件稀世珍宝,蜚声海内外,对研究古代的科技史、艺术史、宗教史、建筑史等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清真西寺

清真西寺始建于明,清道光四年重修,原有房屋28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另有石碑8通,木制匾额21块,明未遭兵焚。

清道光二年(1736年)和道光四年(1825年)进行了重修。

几经沧桑,现有礼拜堂、望月楼和卷栅9间,是伊斯兰教寺院中特有的建筑,为向訇观看月亮出没,宣读圣书、斋戒时使用的地方。

整个建筑雕龙画栋,八角玲珑,颇具匠心。

礼拜殿、望月楼、卷栅三者以勾连搭式之法组合在一起,紧紧相连,给人以宽敞肃穆之感,现归邓州市伊斯兰教协会管理。

汲滩陕山会馆

汲滩陕山会馆位于城东20公里的汲滩镇中学校院内。

是外地旅邓商人聚会议事的地点。

也用来敬神感灵,祈福禳祸,交流信息,接待商人和停放货物的地方。

明清时期,邓州经济活跃,在邓州兴建的会馆有15处之多,在这些会馆中,以汲滩的“陕山会馆”最讲究。

会馆内有大殿、拜殿、戏楼、钟楼、鼓楼、春秋楼及石牌坊等,气势雄伟,巍巍壮观。

汲滩镇紧靠湍河,又是赵河入湍处,且东边与新野的上庄、王集乡毗邻。

全镇地处平原,地势平坦。

湍河自西由后湾入境,赵河自北由李洼入境,至后湾汇入湍河,东流折向南,过刁堤入新野县境。

在清代湍河水深,汲滩镇是邓州水路货运的集散地,非常繁华,有“小汉口”之美誉。

因此,陕山会馆当时经济是很活跃的,有大批商贾集此地。

现存的陕山会馆,中线上有卷棚三间,大殿三间。

大殿两侧各有陪房两间,构成一个整体,全系砖瓦结构。

主房全出前、后檐,歇山式。

卷棚进深8.7米,长11.6米,高7米;前有月台,月台高0.5米,宽4米,长9.5米;大殿进深11.6米,高8米,陪房进深6.5米,长7.2米,高5米。

卷棚与大殿间有近2米的间隔,房檐相接,显得紧凑,建筑高大雄伟,结构严整,保护较好。

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位于邓州古城东南隅,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千年学府——花洲书院。

书院系北宋着名政治家参知政事范仲淹因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被谪知邓州后,为造就人才而创建。

庆历六年(1046年),范公应挚友滕子京之邀,在花洲书院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中外传颂的《岳阳楼记》。

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遂成为天下之千古绝唱,花洲书院也随之名畅海内外。

“一代师承百世馨”。

当年范公兴学重教,培育英才之举,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功垂千秋!师“忧乐”精神传千古,继往开来谱新篇。

古老的学府踏着历史的脚步,伴着改革的大潮,迎来了新世纪的春天。

邓州市委、市政府以弘扬范公“忧乐”精神为先导,以创建豫西南中等城市为目标,以发展邓州经济为根本,作出了修复花洲书院的决策。

这是一项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德政工程,必将惠及当今,泽被后世,因而得到了社会会各界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花洲书院修复工程于二00二年四月一日奠基启动,整个工程现在已竣工并向游人开放。

工程面积为8.4万平方米,包括春风阁、春风堂、藏书楼、先圣殿、览秀亭、范文正公祠、名人馆、百花洲、碑林、碑廊、盆景园、南大门、花洲游园等建筑和景点。

工程建设源于历史但高于历史,工程富有内涵和文化品位。

吾离冢遗址

吾离冢,位于邓州市东南2公里处,属于城郊乡(现湍河办事处)一行政村,又名“五离冢”、“五女冢”,传为春秋时期邓侯吾离冢,为邓州市第一冢。

1957年被原邓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左氏春秋传》载;“鲁桓公七年(周桓王十五年,即公元前705年),邓侯吾离朝于鲁”。

吾离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桑,鼓励冶铁铸造,“邓师铸剑”曾闻名天下,又广泛与列国建交,邓国曾一度崛起,屹立于列国之林,是邓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国君。

吾离死后,葬于今邓州东南吾离冢村,距今二千六年多年,他的墓是邓州古墓中有名字的最早的一个。

所以称之为“邓州第一冢”。

阅读全文

与邓州花洲书院有什么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