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放鞭炮的来历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所以过年大家都要放鞭炮。但是在现在,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C. 过年放鞭炮起源于什么时候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
(3)放炮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放鞭炮的注意事项:
1、远离易爆物品。 放鞭炮时应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柴草堆,煤气罐等,一旦发生危险后果将不堪设想。
2、放置稳当后再燃放。 在燃放鞭炮时,应该将鞭炮高高挂起或者放置在安全的空地上。同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人,有人的话千万不能放。在放鞭炮时,千万不能用手拿着放,否则鞭炮在极短的时间内容易燃爆,后果不堪设想。鞭炮通常用香条点燃,很少用打火机、火柴点燃,使用明火应特别注意。
3、人群远离。 燃放鞭炮时,人应该尽量远离,不可因为好奇而凑近。鞭炮声过响的话,还应该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D. 鞭炮在我国有多久的历史
喜庆节日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后来有了火药的发明,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襄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晌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E. 过年放鞭炮,真的是几千年的传统吗
人们认为,放鞭炮可以驱赶邪魔,抵御瘟疫,保佑家庭平安吉祥。后来这一习俗一直流传下来,并把放鞭炮作为过年的一种喜庆方式,过年时大家都会放鞭炮。每到年底,人们在自家门口贴红对联,放鞭炮,挂红灯,在院子里烧柴火,围着火堆,用菜刀切菜切肉,声声入耳。所以春节期间必须放鞭炮。相传,古时候,山里有一个叫 "年 "的猛兽,常年不出,但每到新旧交替时,就出来破坏庄稼伤害人畜,人们叫苦不迭,有一次它跑到村里大闹,一进门就挂红衣走。
这当然是迷信,但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定的美好愿望。在唐朝,鞭炮也被称为 "包干",就是把长竹竿一节一节地烧起来,发出连续的爆炸声。鞭炮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们是用来驱赶一个叫 "年 "的怪物的。当午夜时分,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整个中国大地响起了鞭炮声,响彻云霄。在这 "元年、元月、元时 "的 "三时 "时刻,有些地方还在院子里垒 "旺火",以示旺气、旺财、旺运。
F. 过年放鞭炮有多少年历史,关于鞭炮的一些故事或知识
鞭炮的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编炮”一直到“鞭炮”,在鞭炮烟花之乡的江西萍乡上栗,人们仍然将体积大、火药多和爆炸力强的单个鞭炮称为“爆竹”。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而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故事:传说很早以前有个妖怪叫夕,在年三十出来害人,有个叫年的人将它除掉了,所以这天叫做除夕。人们为了庆祝,就用竹子点起了火堆,竹子燃烧的时候发出了啪啪的爆响声,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也为了趋妖,每年在这天要燃爆竹,也就演变成现在的过年放鞭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