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如何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发布时间:2023-03-04 20:54:51

❶ 如何从历史材料中得出历史结论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
、读材料、链接、
答题

一、审题: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二、读材料: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三、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关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其次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
四、答题:答题前请写出简单的题纲,答题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那样你是写不完整的;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提问题文综考试以来的新问法,是将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词作答案的关键;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内容作答,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
答完题后,检查书写的答案是否有漏、有误之处,再进行补充。

❷ 如何教初中生从历史材料题中提炼有效信息

立足课程文本,了解史料
(1)了解历史、历史学、历史学科
二期课改新教材一改老教材黑白配的单调版本,色彩绚丽,图文并茂,清新活泼。虽然面貌全新,但要体现历史的韵味,探究历史的本源,还必须深入到基本的史料。对于刚刚接触历史的初中学生而言,首先必须清楚历史是什么?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浩如烟海,一一记载谈何容易。教师告诉学生历史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中学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是如何“究天人之际”?换句话说,他如何知道过去?带着这一问题,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殿堂。
(2)了解史料及其分类

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发轫”,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先是猿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最早的国家是夏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这都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教师问学生:历史学家凭借什么得出这些结论呢?学生回答说:根据原始人类遗址、传说、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和殷墟甲骨文遗址。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就是史料,它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是历史学的载体。如何将这些史料进行分类呢?(见右图)看完这张图,学生对史料有了一个基本概念。
随着历史学习的深入,学生对史料的认识不断拓展。知道图画、文字、音像、神话、民间故事、新闻、文学艺术、史家的论述等等,均是史料。知道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等。在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如何知道呢?
2. 围绕重点难点,理解史料
有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路径、方法和思维的准备。围绕重点和难点,选择史料,提取信息,事半功倍。
如在上《商周文化的瑰宝》一课时,确定本课重点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价值。难点为用实物史料证史,认识文物的多重价值。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
……
师: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证据何在?
生:清朝末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有刻纹,判断这是一种失传的古文字。而这一“龙骨”产于河南安阳。
师:王懿荣用24两银子买下了12片甲骨文,仅凭这12片甲骨文能否说明甲骨文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呢?(学生一时茫然)

出示材料:图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堆积层)和史料(1903年刘鹗拓印《铁云藏龟》,含1000余片甲骨;1908年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含2000多片甲骨)。
师:这些材料说明什么?
生:说明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多,已经成为常用文字,便于研究。
师:历史学家研究的结果如何呢?
生: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从甲骨文的文字结构看,甲骨文已具备了“六书“中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方法。
师:这又怎能说明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呢?(学生若有所思)
出示图片: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灰陶尊。并告诉学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探讨汉字的起源,都以甲骨文为基础向前推。殷墟甲骨文是商王朝后半期实用的汉字,商王朝的前半期和夏王朝应该是有文字的时代。在夏代的文字未发现之前,汉字的源头只能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去探求线索。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陶器上。如半坡遗址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已有27种刻划符号。灰陶尊发现于距今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从形体结构分析,已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的“旦”字十分相似。所以目前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师:为什么史学家断定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呢?
生:因为甲骨文的主要发现地河南安阳小屯村原本是商朝的都城。
师:文物也会人为迁移,仅凭这一个证据能否说明甲骨文就是商朝的文字呢?(学生感觉困难)
出示史料: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所列的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
师:这就是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所以断定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在上面分析基础上,请同学们结合书中“记载日食的卜骨”和“祭祀狩猎卜骨”,说一说堪称商周文化瑰宝的甲骨文,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1: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它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2:这些甲骨文很美,有研究价值。
师:单从文字上看,有文字研究价值。从历史角度看呢?
生:它是实物史料,是最有价值的史料,可以用它来证文献史料。它记载商朝占卜的内容,便于后人了解商朝的历史。
师:也就是说具有史料价值。
……

❸ 如何有效提取历史科主观题信息

随着高校本科录取门槛的降低和我省自主高考的成熟,高考命题的方向趋向于体现区分度,既使很大一部分人能拿下基本分,又使一部分题目面向高素质的学生,以体现人才选拔的要求。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提取历史科主观题信息,指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做了一些有益的研讨,供广大同仁参考斧正。
一、把握的总体原则
前提:注意材料体现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是我们分析的前提,也是答案不偏轨的保证。在这一点上应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即一看到材料就马上联想时代背景。
公式化:如根本原因找经济、性质或潮流;历史人物或国别找其代表的阶级、民族利益或国家立场。设问中如果是根据材料来回答则应原原本本在材料中概括;如果提到结合所学知识就回到与材料相关的教材内容来组织答案。
明清史后的背景、原因、条件的分析不要忘了是否有国际背景;影响分析是否有国际影响,不要忘了是否有消极方或局限性;原因分析不要忘了是否有外因,战争分析记住对象有双方;启示、认识类找影响、局限、教训及结果的原因。
二、各类别的信息提取
1.文字材料类
(1)注意材料的出处(摘自、引自)。(2)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是答案信息的载体,只需简单加工概括即可。(3)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包括分号、句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往往具有提示强调的作用;其中分号和句号适用于归纳观点、主张或说法、表现等;一般是一个分号或句号为一点。破折号、括号的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4)注意材料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国别或文件。其中时空考查是我省高考的一大重点,我们可以采取具体时间阶段化,模糊时间具体化,具体地点区域化的小公式的模式。(5)文言文材料是近年考生最纠结的文字材料,应回到与材料相关的教材,这样学生才不至于感到语言表达的拙劣甚至于离题。(6)时间段材料题的特征或特点表述可采用分段表达,然后再总结。(7)阅读过程应让学生带着材料后面的设问去阅读,这样可提高效率,同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如程度词、转折词、总结词、原因词等。
2.历史图片类
前提:注意图片内容所反映的属性。如鉴真应属于外交和文化,唐三彩属于陶瓷和经济方面,曲转犁应属于农具、生产工具和农业经济。
具体的知识技能流程:首先,应关注图片周边的文字说明,这种文字说明一般在图片的下方或上方,也有在图片的四个边角的;其次,文件着作图应注意其文件名及书名;再次,可从图反映的内容或职能入手;第四,考纲要求及教材中打“�”和一些一目了然的图片平时应强化记忆。
途径:人物图可从其身份属性入手,如改革人物、外交人物、军事人物、民族英雄、思想家、文教人物、宗教人物、科技人物、经济人物等。经济类图可从时代和生产部门(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贸易等)以及生产工具的属性入手。其他内容的图片一般也是从属性入手。
3.地图表格类
(1)地图。首先应注意地图四个角落的图例说明。其次应注意地图中的带有时代性历史地点名词(如京师、涿郡、蓟等)和标志性的建筑、工程(如长城、大运河等)以及古代少数民族的时代性称谓(如匈奴、突厥)等。再者应让学生掌握相关历史地图中的一些注释性的常识符号,如战争、运河(人工渠)、关隘、都城、水利工程、军事分界线(如大散关、三八线等)。(2)表格。这类题型首先应注意表格上方的说明及第一行和第一列的项目以锁住答题范围;其次注意表格数据中的极值(最低或最高),如文革中1973年、1975年的经济水平。(3)百分比图或曲线图或饼状图。这类题型与表格相似,首先应注意代表的项目内容或文字说明以及极值所对应的年份等项目,然后从相应背景入手。但是这类题型在许多方面可能考趋势,因此要指导学生不要纠结于个别的升降数据,以免影响整体判断。
三、从材料的设问方式及类别入手
第一,原因、条件、背景类的分析思路。第一种可从政治、经济、民族、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等入手,第二种是从根本(决定、主要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直接原因(导火线)、催化剂、人为因素(民心所向、群众基础、领导)、组织基础等入手。
第二,评价类的分析思路入手可用阶级的观点或性质、全面辩证的观点、历史的眼光(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定位(功过)、生产力标准、道德标准(圈地运动、西进运动)、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三,特点类的解题思路主要是把抽象具体化。即从具体项目如背景(原因)、外因、内容、性质(实质)、手段(方式、途径)、表现、目的、程度、领导、民心、规模、趋势、结果(结局、后果)、意义(作用、影响)、基础、方针、风格等入手。
第四,比较类主观题的解题思路与特点类相同。
第五,意义、影响类亦可从政治、经济、民族、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积极(消极或局限)、是否有国际影响等方面入手。
第六,注意运用小技巧,有些设问加工一下就可能成为答案。另外在完成答案的组织后想想是否有万能得分点,如国情、人民群众或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等。

❹ 怎样做好历史的材料题并有效地提取信息!

绝对原创,严禁转载

如何做材料型历史选择题

做历史材料型选择题主要采用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清题型结构。材料型选择题的题型结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第二种是题干里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第三种是选择题的题干和备选项都引入材料。
第二步:审题。材料型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强,迷惑性大,认真审题,对材料型选择题尤其重要。
(1)审题时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明确要求回答内容。
(2)注意细节,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
(3)找出试题中的条件限定语。
第三步:解答。
(1)进行定位,联系所学知识,找出课本上与试题对应的具体知识点,把材料与教材相联系。
(2)知识迁移,按题目要求,根据试题中的条件限定语得出答案。

【例l】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即日本在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引者注),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当时的事实真相应该是
A.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
B.日本“速战速决”诸计划破产,被迫改变对华方针
C.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妄图转移国际视线
D.百团大战后,日本希望同中国政府和平谈判
【解析】B 本题主要是针对目前日本右翼势力沉渣泛起,否定1937年日本全面侵略中国这一史实而提出的设计,目的是还历史本来面目,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题题干是一段文字材料,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引者注,一个是时间,都是时间上的限定条件,特别是“从1938年到1941年”。根据这一时间可以排除A和C项,“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是在1944年;“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妄图转移国际视线”是在1932年;D项中“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但与当时历史特征不相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当时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于1938年被迫改变对华方针,对国民党政治进攻为主。
【思维误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认为“和平方案”与“日本希望同中国政府和平谈判”这一内容相符,误选D项。这主要是由于审题不清和对历史背景把握不准而造成的。

【例2】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血战台儿庄》
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
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解析】D 本题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这种习题的主要解法是找出题干中的条件限定语和中心语。在“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这一要求中“抗战”是中心语,“八路军”和“正面战场”是条件限定语,与选择项比较就能得出答案。1937年,八路军115师奉命开赴山西,参加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思维误区】学生会误选C项,没有注意“正面战场”。

❺ 高三历史考试提高信息提取能力的方法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三历史 考试提高信息提取能力的 方法 ,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历史考试提高信息提取能力的方法一

一、学生在历史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

1.提取信息不全面

浅尝辄止,一叶障目。

由于年龄的缘故,中学生普遍具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面理解了。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题与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7题就用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图中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目前,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示的材料往往为一组,但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孤立地分析每则材料,而无法将所有材料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试卷第36题要求“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6幅图片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这一试题对材料的整体思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每则材料既有一个标题,又有一个说明,如第5则材料是“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在宴会上”的照片,照片的 说明文 字是“跨越太平洋的碰杯”。该题的注意事项第2条明确提出“应突出一个主题,并涉及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因此,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一问题,就应该对题示所有的6则材料的主题进行提炼,要从整体上考虑所有6则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

只见表面,不见实质。

2002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28题要求从“秦砖汉瓦”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在题干中作了如下提示:“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这段提示提醒考生,不仅应注意表面现象(即显性信息),如“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即隐性信息),如“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遗憾的是学生却无法从秦砖汉瓦所显示出的文字看出中国文字的变化(由小篆向隶书的变化),无法从秦砖汉瓦中看出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的进步。

只见主体,不及其余。

在目前的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信息源中,既有文字又有图表和图片;既有材料正文还有一些辅助信息,如材料来源、材料 提示语 、图片和表格标题。在答题时,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材料正文而忽视其他信息源。如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28题,该题在题干中“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的字样对图片作了重要补充,它透露出以下信息:时间属唐代;主要对象是妇女,原素材唐三彩是彩陶且为陶俑(俑是古代的一种殉葬品,往往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许多学生忽视了唐三彩为彩陶这一重要信息,没能得出当时的“陶瓷工艺具有较高水平”这样的结论。

2.提取信息不准确

不能理解喻意。

1995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45题是一道值得借鉴的高考试题:“西方某学者说:‘美国没有童年,只有青壮年’。这一说法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解释你的回答。”在此,我们只能从其材料的喻意角度来分析该题,这里西方某学者所言并非本意,“美国没有童年”并不是说在美国没有小孩子,而是喻指美国历史没通常所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美国“只有青壮年”则喻指的是美国一建国就确立了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此题如果不能理解其喻意,根本无法解答。在该题出现多年后,我将这一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发现许多同学仍对此题颇感迷惘。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

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种迷惑作用。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他”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前述6省为主,而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至此结论已经可以得出。另一组图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同样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该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

不能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准确理解材料的真实意思。

在阅读历史材料时,囿于年龄和 经验 ,学生往往忽视特定的历史条件,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1992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中“人说惠王”一题就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该题题干为“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天下妇女 儿童 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君大王更为臣也。’”然后问文中的“人”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这里的“人”对惠王说的这段话的真实意思是什么,是肯定商鞅变法还是否定商鞅变法呢?材料已经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条件“孝公死,惠王代后”,即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已逝,新的秦王刚刚即位,在这种新旧交替的时候,“人”委婉地说商鞅已经对惠王构成威胁(“大王更为臣”),其真实意图是借惠王之手中止商鞅变法,由此可见此“人”代表的是商鞅变法触犯了其既得利益的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二、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1.重视审题训练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句、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根据材料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又可以反过来给考生以提示),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用之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都采取加着重号(或加粗、或用不同字体表示)的方式,为考生避免犯审题的错误而发挥出真实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此举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考试中既然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就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但是目前全国高考试卷中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着重号无法标注,这往往使得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手足无措。因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加强训练。文字训练时应该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停顿、加重、放慢等语气来突出重点,但训练时则恰恰相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3.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是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突出了非文字材料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称“插图”而改称“图片”,它已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图右史”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近年来各种模式的全国高考卷的历史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各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将其他学科的一些科学方法用之于历史学,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是高三文科师生的当务之急。

历史考试中常见的思维性失误二

1.思维僵化难以延伸

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思维僵化,依赖性强,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巩固时难以形成思维延伸的结果。

2.思维不周挂一漏万

学生在知识的巩固、理解与再认再现时,知识重组不到位,组织答案时丢三落四,挂一漏万。所以学生在有意识地培养思维能力时更应注重思维的精密性,力求思维活动的结果臻于完美。

3.思维狭隘片面孤立

学生在对知识理解与运用时,常常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思考问题时只朝一个思路发展,而没有宏观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力争做到思维活动的开阔性、广泛性和完整性。

4.主观臆断假设不当

学生在学习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往往容易按照自己主观设想的情况展开,结果造成失误。我们提倡积极思维,批判性的思维,但它必须是建立在正确而合理的知识分析的基础上,即平常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用科学严谨的分析结合正确的史实来论证假设的可行性,才能尽量避免主观臆断。

5.思维内敛发散不开

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既要注意思维的规范性,又要保证答案组织准确到位,通常表现出思维内敛。对此,学生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能力。

6.脱离情景联系不当

历史命题越来越注重创设新的试题情景考查学生知识运用与思维应变能力。但学生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总是觉得该问题似曾相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最后导致思维游离于新情景与历史感性印象之间,从而联系不上最佳的答题方案。

7.思维紊乱逻辑不严

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其常规思维是以问题中的“疑”为线索,以方法为中介,通过质疑—存疑—释疑三大步使思维深化,而常见失误是 逻辑思维 不严密,答题条理混乱。克服这类失误关键在于培养思维的系统性、定量性,要求学生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手段进行严密的思考从而产生高度概括性、论证性的思维活动结果。

8.思维定势无法变通

思维定势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规范性的凝聚与约束作用,使其难以摆脱原有思维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从而在答题解疑的过程中无法变通。

9. 逆向思维 其意不明

在历史考试答题过程中,学生通常喜欢按照试题所展示的历史事物的发展进程顺向思考问题,而常见试题类型中有题干注明否定选项符合题意的,学生却不明其意或由于肯定性思维惯性的作用而造成失误,所以学生应突破惯常 思维方式 ,努力按照试题考查的意图去精心组织答案。

10.思维单一综合力差

在分析问题时学生应当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如相似思维法、溯源思维法、组合思维法、变换形式与角度思维法、设想思维法等不同方法。

高三历史考试提高信息提取能力的方法相关 文章 :

1. 历史解题需提高信息的提取能力

2. 如何提取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有效信息

3. 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和考试答题技巧

4. 高中历史:怎样解答材料解析题

5. 高三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6. 高三历史选择题得分技巧大全

7.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9个答题技巧

8. 高三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总结归纳

9. 怎样提高历史选择题正确率

10.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充实知识,扎实掌握知识

❻ 如何提高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根本上来讲,提高语文古文造诣,因为试卷上历史材料一般都是古文写的。然后呢,学会看关键词,看看题中那个字词在对应的材料中出现,。最后,看看这些历史材料里,哪些内容觉得有些似曾相识,仔细研究跟他有关的。列出来,看题目,再一一排除。我现在高二,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主要都是针对试卷的。还有其他方法。多看看历史野史,历史小故事,有关历史的影视剧。

❼ 历史材料解析题如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原文在这里
综观近年的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千变万化,但命题者的目的始终握住一个宗旨,就是着重考查考生在《考试大纲》中对材料处理三方面的能力要求:一是“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二是“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这三条能力要求成了指导我们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依据。那么,我该如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呢? 1、带着设问读懂、读透材料
第一、阅读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条件。这一步骤大约需要三遍,第一遍粗读、泛读,浏览,了解大意,就是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泛读要具备语文课里的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大体了解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一遍阅读全部文字,决定取舍。如题号后是:“阅读下列材料”,则一眼掠过,第二遍就不必去管它了。第二遍细读、精读,注意材料里提供的每一个重要的信息,比如每一段材料的出处,这个材料是从哪本书里摘出来的,这个信息要注意,往往给我们起一个提示的作用。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要考虑各段侧重点是什么,作者对事件所持的态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场,观点等。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须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有带解释的字词千万要好好把握,往往是解题答题的突破口。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可以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处理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主、谓、宾语,再找定、状、补语等)达到明确中心意思的目的。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第三遍结合设问重点读,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号标出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然后加以概括作为答案,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设问的定向作用表现在: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搁置其余信息。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
第二、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应给予重视。有时命题专家把材料出处放在每段材料的开头,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视的作用,并且具有直接提示性,是必读和必须思考的。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可见,放在材料开头的材料出处一定有用,是必读的,放在材料后面的材料出处,有的对解题有用,有的无用,要在第一遍阅读时决定取舍。其次是准确识别材料中对历史的叙述、描述的和对历史的看法、评价之间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对历史的叙述、描述是表达客观历史事实本身;对历史的看法、评价是表述作者对自己的一种态度。二者在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材料解析题其信息的获取,不仅仅体现在材料的本文,而且其编者的按语、材料的出处、时间都是解答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注意从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第四、理清材料与课本关系。材料解析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读材料,概括出材料的基本史实和基本观点后,要将材料的基本信息点与教材的基本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这就是解析材料题过程中的“知识迁移”.一般来讲,结合材料,结合教材的知识,两者要注重,还要注意题目提出的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就让你依据材料,就不用过多地考虑教材的知识,如果不是的话,就是说这个题目的答案可以从材料里提取出来,同时要结合课文当中的观点、认识或者是看法。
在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在迁移课本知识来回答设问时,还要对所结合的教材内容进行辨别取舍、择其要端,切忌照搬照抄,不分主次。二是被迁移的知识除了历史知识之外,还包括有关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基本原理等,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联系。通过“知识迁移”,实际上是为最后总结答案勾勒框架模型。细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当命题者将分散各处的历史语段和图表资料陆续摘出,并加以有机组合,辅以各种设问时,这样形成的新材料、新情境加深了阅读的难度,但答案隐含于材料及所学知识中。所以,在细读设问后,考生要带着设问精审材料,把握材料内涵,按图索骥,找出有效信息。
1.审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时间。时间是历史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注意时间信息就能把材料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加以分析。材料题中时间信息散见于材料的各个角落,或于材料文字间明确提示,或隐于表述时间及材料出处。考生在阅读时要注意圈出时间,并联系已有的历史阶段概念,明确是否属于同一时期,进而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
2.审材料中人物的阶级本质或材料出处。不同的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因而把握材料中人物的阶级属性,有利于考生通过材料的文字表象分析出真实含义。
3.审材料中文字的层次性:材料题信息量大,阅读时要借助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和句号)及关键性的连词(“因为”“但是”等)划分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关注总结性的词句,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此外,还要注意各段材料的侧重点。
4.审材料的“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蕴涵在材料中的、对题后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这些信息我们一般可以直接从材料的出处、注释、内容中获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观点主张、历史发展规律等。这一过程也就是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在获取了“有效信息”以后,我们还必须将材料中反映的基本史实与客观历史的真实、材料反映的观点主张和历史发展规律与唯物史观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作者的阶级立场和价值取向等,从而判断材料中所反映的史实的真伪、观点主张的正确与否以及是否有悖历史发展规律等。

阅读全文

与如何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