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延禧攻略》魏璎珞历史原型是谁
魏璎珞的历史原型是干隆皇帝的一位妃子,人称其为"令妃"全称为"令懿皇贵妃",后来又追封为"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生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病逝于干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享年四十九岁。魏佳氏(原姓魏,由正黄旗汉军抬旗入镶黄旗满洲),干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清泰之女。
《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为令妃,孝仪纯皇后。个性正直,机智灵敏。为调查姐姐璎宁的死因,潜入紫禁城当宫女。一直利用傅恒报仇,却没想到和他产生感情。魏璎珞得到孝贤纯皇后的帮助和开导,决定放下恩怨侍奉孝贤纯皇后。孝贤纯皇后死后,魏璎珞代替她陪伴在干隆身边,辅助干隆做一个明君,魏璎珞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孝贤纯皇后的承诺。
历史中"孝仪纯皇后"长相秀美而且心地善良,甚得干隆帝的喜爱,在干隆十年正月被封为嫔,而那时"孝仪纯皇后"只有十九岁,就已经位列三嫔之一(当时干隆帝嫔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嫔叶赫那拉氏,怡嫔柏氏与令嫔魏氏),干隆帝封其为"令嫔"。
(1)延禧攻略说的是历史哪个贵妃扩展阅读
人物评价
在干隆三十年皇后那拉氏断发的四个月之后,干隆帝晋封魏佳氏为皇贵妃,皇贵妃魏佳氏已经成为后宫中名分最高的人。虽然魏佳氏生前没有成为皇后,但她的一生已经很圆满了,她出身不高却受到皇帝的宠爱,由贵人逐步晋封到皇贵妃,她的儿子永琰在她生前已经被秘密立储,也许魏佳氏弥留之际,干隆帝已将此秘密告知于她。
在魏佳氏去世前,干隆帝已经将她的娘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并编为世管佐领;在魏佳氏去世后,干隆帝在她原有的仪仗中增加了十八件,达到七十六件,仅比皇后的仪仗少了一件;从魏佳氏留下的遗物中可以看出,她生前已经拥有东珠朝珠,而东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资格佩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干隆帝给予魏佳氏的特殊待遇。从干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干隆帝心中,还是在后宫中,最有影响的当属魏佳氏。
Ⅱ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历史原型是谁
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历史原型是孝仪纯皇后。
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干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延禧攻略》魏璎珞:令懿皇贵妃,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生母。
(2)延禧攻略说的是历史哪个贵妃扩展阅读
《延禧攻略》讲述了宫女璎珞凭勇往直前的勇气、机敏灵活的头脑、宽广博大的胸怀,化解宫廷上下的重重困难,最终成为襄助干隆盛世的令贵妃的故事。
魏璎珞个性正直,机智灵敏。孝贤纯皇后死后,魏璎珞代替她陪伴在干隆身边,辅助干隆做一个明君,魏璎珞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孝贤纯皇后的承诺。
孝仪纯皇后主要成就:册封为皇贵妃、干隆帝亲自追封为皇后、为干隆帝生育四子二女、清朝唯一一个有汉人血统的皇后。
在干隆三十年皇后那拉氏断发的四个月之后,干隆帝晋封魏氏为皇贵妃,皇贵妃魏氏已经成为后宫中名分最高的人。
参考资料:网络-延禧攻略
Ⅲ 《延禧攻略》讲一讲历史上的令妃
1、地位跨度大,从灰姑娘到皇贵妃到皇后
清朝皇室因为有独特的八旗制度,旗人分为两类,一个是正身旗人,一个是包衣旗人。包衣隶属皇帝直接统治,是皇帝的“家奴”,出身正身旗人家庭的女孩子,需要参加三年一次的八旗选秀,而出身包衣旗人家庭的女孩子,参见的是一年一次的宫女选秀。二者阶级不同。
按史料记载,令妃家的旗籍是满洲正黄旗包衣,所以她就是一个出身于包衣家庭的女孩子,虽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她是否做过宫女,但是《延禧攻略》中写令妃做过宫女的这个设定还是不违反历史的,因为如果按清朝选秀流程,令妃这样的出身,进宫一般都是做宫女。
所以令妃的出身并不高,可以说是一个实打实的底层“灰姑娘”,没有家世,没有人脉,没有意外怀孕,也没有能影响到皇家的一切,她之所以能被干隆看上并纳为嫔妃,只能是因为她自身条件出色。
她的履历是魏贵人→令嫔→令妃→令贵妃→皇贵妃,从清朝宫廷的最底层一直升到了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这中间只用了二十年,相当于现在用二十年从社会底层做到了总统夫人,比邓文迪还有传奇色彩,而很多出身比她高贵太多的女人一辈子都只停留在了贵人或嫔这种地位上。她去世时是后宫地位最高的皇贵妃(当时宫中已经没有皇后)因为此时干隆已经密立了她儿子为太子,如果追封她为皇后,她的儿子就成为了嫡子,太子人选便失去了保密意义,因此直到干隆六十年干隆准备退位,正式宣布令妃儿子是皇太子时,干隆才亲自追封了去世多年的皇贵妃为皇后。
纵览她的一生,这个比干隆小十六岁的女人,从底层的宫女到清朝地位最高贵的女人,干隆的全部家产都由她的儿子继承,后世所有皇帝和宗室子孙都是她的血脉,这不是于正笔下的玛丽苏,这是历史事实。
2、晋封速度快,从嫔到妃,是干隆所有嫔妃里火箭般的速度
干隆十年,十八岁的魏贵人被晋封为令嫔,干隆十三年令嫔封为令妃,时隔仅三年。
让我们看看干隆后宫其他几个比较重要的嫔妃的晋封速度,稍加对比,就可以看出区别。
先来个最出名的,容妃,也就是传说中的香妃。这个在野史传闻中让干隆疯狂的女人,在历史上从封嫔到封妃用了六年。并不算很受宠。
忻妃。干隆后宫有一位忻妃,她的家世很牛,是满洲贵族小姐,她的父亲那苏图是干隆初期的重要满洲臣子,历任兵部、刑部尚书,湖广、两广、闽浙等各省总督,去世后赐谥号,赐祭葬,牌位还入贤良祠。她入宫后接连为干隆生下两个公主,但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从嫔晋升为妃,直到十年后她再次怀孕,才有了封妃的机会。
颖妃、庆妃。这两位都是干隆后期地位比较高的妃子,但是从嫔到妃都用了八年时间。
舒妃。这也是一位出身非常高贵的满洲贵族小姐,她是康熙朝权臣明珠的后代,她娘家姐妹四个,其中有两个人成为了郡王福晋,有一个成为了傅恒的妻子,所以她其实是傅恒的妻妹,是孝贤皇后娘家女眷的亲戚。但她封妃却也用了七年之久,并且封妃时位次排在了出身很低的令妃之后,而且虽然给干隆生过儿子,但一辈子都停留在了妃这个位置上,三十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得到过晋升。清朝后宫的地位,皇后最高,接下来是皇贵妃、贵妃。妃。皇贵妃相当于副后,有皇后存在的时候皇家一般不立皇贵妃,除非有宠妃病重追封。所以正常情况下,仅次于皇后的地位是贵妃,妃是第三位,一般来说,后宫女人能封为妃,已经是很高的地位了,参照雍正皇帝的生母康熙德妃,她一共给康熙生了六个孩子,但一辈子都是妃,也没能再被升为贵妃。我们回头再看看令妃,干隆十三年身为令嫔的她,其实刚刚入宫四五年,并且与做宫女的时候相同,依然什么都没有,当时她不仅没有家世,她的父亲甚至还在孝贤皇后丧礼期间犯了错误,属于罪臣(后来被干隆特别加恩宽恕),并且她虽然做了三年嫔,但并没有生下过一儿半女,皇家看中的出身与子嗣,她全都没有,但是她仍能以最浅的资历最短的时间跻身妃位,排位次序还超过了家世显赫的贵族之女舒妃。这就是一件很玛丽苏的事。
3、生育数量最多,是清朝第一
按照历史记载,令妃一共生过六个孩子,怀孕过七次(其中有一次为流产),在清朝最为繁盛的时期,干隆后宫并不缺乏女人,满汉蒙回,各种民族的美女才女都有,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后宫只有令妃生育,堪比现在的一夫一妻家庭。
以下是干隆二十年以后的后宫生育情况,从干隆二十二年开始,后宫中便只有令妃一个人在生育了。
干隆皇七女,生于干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寅时,时干隆45岁,其生母令妃。
干隆皇十四子永璐,生于干隆二十二年七月十七四日午时。时干隆46岁。其生母令妃。
干隆皇八女,生于干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日戌时,时干隆46岁,其生母忻嫔。
干隆皇九女,生于干隆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戌时,时干隆47岁,其生母令贵妃。
干隆皇十五子永琰(嘉庆皇帝)。生于干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丑时于圆明园之天地一家春。时干隆49岁,其生母令贵妃。
干隆皇十六子,生于干隆二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丑时,未命名。时干隆51岁,其生母令贵妃。
干隆皇十七子永璘,生于干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子时。时干隆55岁,其生母令皇贵妃。
4、随驾出巡次数多
干隆二十年到干隆三十年期间,令妃虽然频繁生育,但并没有影响她在干隆身边的活动。按史料记载:
干隆二十一年她怀孕期间曾陪干隆从宫中到圆明园居住,并在圆明园诞育公主。
干隆二十二年她怀孕期间随干隆巡视江南,当时她已有四个月的身孕,但干隆还是把她带在身边。
干隆二十三年她怀孕期间陪干隆从宫中到圆明园居住,并在圆明园诞育公主。
干隆二十五年她怀孕期间陪干隆从宫中到圆明园居住,并在圆明园诞下嘉庆皇帝
干隆二十七年干隆第三次南巡,令妃是随驾名单里的六位后妃之一,并且在南巡途中于杭州怀孕,当年十一月生下了十六阿哥。她怀十六阿哥七个月的时候,干隆去热河打猎,她因为行动不便未能随驾,但是干隆从热河回京途中还是让人把她接到了行宫,并且与她单独进膳。
干隆三十年秋天干隆在热河打猎,档案记载令妃随驾,并且从她生育十七阿哥的月份可以推测中她是在随驾期间怀孕,这一年因为那拉皇后剪发被废,宫中已没有皇后,干隆从热河回到北京后就命人修缮从前皇后才有资格居住的养心殿东耳房,给令妃作为新居,也是养胎之用。第二年七月,令妃生育十七阿哥后才满月没多久,再次随从干隆出巡至热河。因此令妃的几个儿子历史上都有养母,因为令妃本人需要陪伴干隆,无暇照顾幼小的才出生的孩子。
5、儿女待遇好,长子是皇太子,长女被赐予了嫡女名分。
令妃生前并没有当上皇后。在最注重出身的清朝皇室,在皇太后还活着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包衣出身的女子成为正宫皇后的。因此令妃在干隆三十年之后虽然已经是后宫地位最高的皇贵妃,但依然不皇帝正妻。但干隆准许她佩戴只有皇后才能用的东珠朝珠,并且封她的大女儿为固伦公主,固伦这个封号只有皇后之女才能得到。
干隆三十八年,令妃的大儿子年仅十三岁,干隆便密立他为太子。虽然后世广泛流传干隆儿子少,没有太子可选,但历史上干隆并不缺儿子,当时他有六七个长大成人的儿子,还有几十个皇孙,十几个皇曾孙,以至于他十分骄傲自己子孙繁茂,多次写诗称自己“枝繁叶茂五代同堂,为古今罕有之福气”。在子孙繁多的情况下,他还是将皇太子这一重要的位置给了令妃年仅十三岁的儿子。
6、死后待遇越制
令妃由于出身关系,生前一直未能封后,在她临终前,干隆命官员将她全家的旗籍由包衣旗抬入满洲镶黄旗,干隆一生中出身于包衣旗的嫔妃很多,但这样的抬旗恩典在整个干隆朝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令妃,另一次是干隆初年红颜早逝的宠妃慧贤皇贵妃。抬旗之后,她们的家人便是正身旗人,出身得到了更改。并且干隆将令妃一家按皇后娘家才有的待遇编为了“世管佐领”,也就是满洲镶黄旗第十八佐领整个都由她娘家管辖,世世代代不变,世袭罔替。
做了这些越制的事之后,因为令妃的儿子已经被秘密立为皇太子,出于康熙朝的夺嫡教训,朝廷不能有储位之争,皇太子身份并不能公开,因此干隆无法在这个时候追封病逝的令妃为皇后,但他继续做了几件越制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的遗憾。一是给令妃增加了丧事的仪仗,按制度皇贵妃仪仗只有五十八件,皇后仪仗有77件,那拉皇后是废后并没有享受到任何丧仪仪仗,而令妃去世时干隆下旨将她的丧仪仪仗增加了十八件,增加后令妃仪仗达到了76件,仅比皇后少一件。同时干隆将名为皇贵妃的她葬进了自己的地宫,安置在了自己棺位的右侧,这个位置的地位仅次于他的原配孝贤皇后。
干隆皇帝并不是懦弱昏庸之君,也并不是传说中的败家子,晚年老糊涂了除外,清中期国富民强,他积极开拓疆土,漠西蒙古(也就是康熙王朝里葛尔丹家)的统一,与回部的归顺,西藏的臣服全都是出自于他的指挥,雍正末年国库存银仅有二千余万两,是干隆继位后国库存银日渐充裕,甚至达到了六千余万两,同时他是多次免除了百姓赋税。
干隆时期没有党争,他本人高度中央集权,也就是任何事情都是要听干隆旨意,大臣不能擅做主张,也没有人能威胁到皇帝。干隆是一个很理智、头脑很清醒的人,并不是各类小说中的神经病,他在治理国家、驾驭臣工上游刃有余十分老道,绝不会连区区后宫女人之事都分辨不清。如果被他身边的女人是一个杀害后宫孩子的下三滥,没有任何优点和美德,他是不会一直宠爱她的。因为他并不缺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