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口为什么叫周口有什么历史故事吗
周口即古代的陈国,陈国是周王朝三王二恪而封虞舜的后裔的封国。后来陈国的公子完在姜齐(姜子牙建立的齐国)任职,他的后裔逐渐篡夺了齐国,建立起了田齐国。因为该地为古陈国,是全国陈姓的发源地,故而后世皇朝将该地称之为陈郡或陈州。福垊告诉您,这里还有个很有名曲目及民间故事——包公陈州放粮。 朱仙镇为中国四大名镇( 朱仙、汉口、佛山、景德 )之首,更为中原四大名镇( 朱仙、道口、周家口、赊店 )之首,而中原四大名镇之一就有周口,当时是叫周家口镇的。而周口就是周家口镇的缩写,那么为什么叫周家口镇呢? 话说,明成祖定都北京,漕运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而今天的川汇区地处三河交汇处,并疏浚河道。永乐二年1404年,该地一名周姓商人就抓住机遇,干事创业,在颍河南岸子午街开辟一渡口,在此摆渡。这个渡口极大地方便了南岸的子午集和北岸的永宁集之间的商务和生活往来。 当时号称“小武汉”与河北的张家口齐名,号称“南北皮都”,皮都就是皮草之都的意思。 陈州百姓有的叫周家端口口,有的叫周家渡口,后来简化为周家口。那周家口为什么简略为周口呢? 原因很简单,周口就是周家口的简称。周口比周家口更省略更顺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跟北京周口店所混淆啊。至于神马时候周家口改成周口的,福垊尚未考证出来。但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在清朝,该地还是被称为周口镇的,福垊推测应该是民国时期。因为到1965年6月29日,成立周口专区,下辖9县1镇——周口镇。9县分别为淮阳、鹿邑、郸城、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1969年12月31日,周口专区改为周口地区,周口镇升级为县级周口市。1993年12月16日,项城升级为县级市。2000年12月31日,撤销周口地区和周口县级市,成立周口地级市,原县级周口市改为川汇区。川汇区即河流交汇也,这里是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也是福垊前面所说的三河交汇。目前周口市辖1区1市8县。川汇——关帝庙,项城——袁世凯故居,扶沟——吉鸿昌故居,西华——逍遥镇胡辣汤,商水——宋玉、陈胜、袁绍、袁术故居,沈丘——华佗冢,郸城——排球运动员朱婷家乡,淮阳——伏羲氏故居,太康—— 吴广、 谢安、谢灵运、谢道清皇后等家乡,鹿邑——老子故居。 明朝时期,周口依托天然优势,水运十分发达,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事情是这样的:为了方便运送货物和商人,一周姓人家发现商机便在此摆渡运送往来商贾,渡口名叫周家口,此地由此开始发展成周家口镇,再后来发展成中原四大名镇,别称“小武汉”。 历经战乱、水灾,周家口镇辉煌不再,随着京汉铁路的发展,周家口镇的辉煌彻底破灭。建国之后,周口地区迎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1965年设周口专区,下辖淮阳、鹿邑、郸城、项城、沈丘、太康等9县和周家口镇1镇。1969年周口专区改为周口地区,1980年,周家口镇改名县级周口市。2000年,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原周口市更名为川汇区。 这就是周口名称的由来。 周口之所以叫周口还真有一段有趣的 历史 故事,事情要追溯到明朝初年,首先简单了解一下周口这座城市。 周口有六千多年华夏文明史,可谓 历史 悠久人文荟萃,底蕴厚重,女娲城在周口,伏羲在周口播撒五谷,老子故里,三国袁氏家族发源地,袁世凯故居都在周口。周口市,古称龙都、陈州,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截至2019年末,周口市共辖2个区,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195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有866.22万。 截至2020年周口市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7个县:川汇区、淮阳区、项城市、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太康县、鹿邑县。 周口市 历史 上多以淮阳为中心,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淮阳,古为宛丘,太昊之墟,神农所都。 周口下辖的县个顶个都很牛,这也导致周口市影响力被削弱,小弟比老大牛估计也只有周口市了。这也不得不说周口发展历程。 周口市在明朝初年以前也不过是一片小村落,后来到了明朝发展漕运疏通运河这个地方才有了真正的运河。 明朝初年有个周姓的人家,为了方便河两岸交通,开启了第一个渡口往返摆渡运送两岸人们和商贾货物渐渐繁荣,这里成为一个集市,再后来有了河道便利集市繁荣,到了清朝达到鼎盛人有口几万之众,周口也有了“一城文化半城水”的美誉。 再说这个周姓的艄公,此人非常聪明,有生意头脑,讲诚信信誉好,所以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人们把这个地方称为周家口,也就是后来的周口市。 周家口依靠运河在当时非常繁荣,如果照此发展前途无量,到了后来周家口可谓多灾多难,经历过水灾,战乱烧毁,还有人为打开黄河堤口被水淹没。 周家口在当时好多次都是毁灭性的灾难,人们顽强不屈重建家园,周家口渐渐也失去了往日繁荣。 如今的周口市是河南地级市,解放后随着国家城市建设投入和当地人们的努力,周口市经过不断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周口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周口:别名周家口: 位于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处,有5000余年的 历史 ,近700年的开端口史;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已有先民聚落,古属陈国,明朝以前以地名“颍岐口”见于典籍。周家口成于明朝初年的永宁集和子午街,得名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周国昌开辟的周家渡口,鼎盛于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间,是中原四大名镇之一,中原航运重镇,素有“小武汉”之称。 解放后,地名周家口改为周口,曾三次设县级周口市;1948年1月17日,设周口市(县级),(属淮阳专区);1952年6月10日,撤销周口市,设周口镇,(归商水县);1953年11月10日,恢复周口市建制(县级),(属许昌专区);1958年4月7日,再次撤销周口市,改为周口镇,(归商水县);1965年6月15日周口地区专员公署成立,住地周口镇,同年口11月25日,设周口镇为县级专辖镇;1980年9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再次恢复县级周口市;2000年6月8日,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地级周口市和县级川汇区,周口市辖八县一市(县级)一区,周口市人民政府住川汇区。 前几天我就在周口待过三四天。晚饭后,闲来无事,打个车出去想逛逛书店。结果出租车师傅告诉我:周口好像没有新华书店。我说,不可能,我在高德地图上导航到了,你只管按导航走。然后跑了二十公里左右,到了,抬头看,匾额上写着“新华超市”!然后,师傅不好意思,就用对讲机询问同事,答复是:周口就没有新华书店!那个新华超市是新华书店原来的“总部”,只是早就不卖书了。师傅开玩笑说,来周口能买啥?买牛肉、买人。就这两样。无语。周口为什么叫周口,其实原因很简单 周口,古属陈国。战国晚期,一度为楚国都城。陈胜吴广曾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以来,历代以淮阳为中心设郡置府。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明朝初年,跟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意两岸商贾来往的需求,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头,“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周口的没落和西安以及开封的经历相似 现在的周口只是河南省下辖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再也不是以前的繁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周口附近的贾鲁河淤泥堵塞,于是很多南方来的商人不再经过周口,后来京汉铁路开通,周口由于不在铁路沿线自然吸引不到更多的客人,就像开封一样逐渐的萧条下去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周口是一个地名,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地名呢?它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历史 上又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故事呢?其实如今我们所说的周口就是古代的周家口镇,并且关于这个地方的 历史 故事还是非常多的,但基本上都是一些小的故事!周家口镇的形成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在明朝的时候,朝廷需要把全国各地的粮食全部都运一部分到北京,粮食的运输可是一项大工程!这时有一户人家想到了个办法,那就是开设渡口,这户人家姓周,所以就把这个渡口称之为周家渡口,后来慢慢的人们又把这个地方叫做周家口,如今人们直接把这儿叫做周口!所以周口并不是一开始就叫周口的,而是慢慢的演变过来的,之所以会演变成周口,其实是因为人们在叫周家渡口的时候,叫着叫着就顺其自然的简化了,而且周口还挺顺口的。 周口是一个水运非常发达的地方,因此这个地方的发展非常的快,各路商人都到此来寻求商机,并且有很多百姓愿意到这儿居住,生活在这儿的人非常的幸福,并且每天都十分的热闹。不过后来周口遭遇了水灾和各种战乱,很多百姓纷纷逃难去了,并且这个地方的经济也受到了重创,很多商人也到其他地方寻找商机了,因此这个地方就逐渐没落了!慢慢的,渡口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了,人们已经不再仅仅依靠渡口来运输货物了,人们还可以用铁路。当京汉铁路建成之后,周口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毕竟铁路用起来是更加方便的,而且铁路可以带动周围的很多城市的发展,因此周口的经济开始逐渐下跌,直到解放后,这个地方才开始慢慢的恢复过来,不过已经恢复不到昔日的景象了,如今的周口仍然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 周口最繁盛的时候有100多条街道呢,而这每一条街道上面所卖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整条街道上全是卖陶瓷的,又或者是一整条街道上面全部都是卖衣服的,这每一条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非常之多。并且在周口还有8座清真寺和50多处庙宇,这所有的地方都有香客!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商人们在谈论生意都会约在会馆中,而周口有一个会馆建了上百年才建成,并且一些着名的商人都曾经来过这个会馆中!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周口就变成了一个正式的称呼,周口在 历史 上曾经十分辉煌过,可惜的是,这种景象没能够持续下去。不过就算如此,周口市仍然是一个 历史 悠久的城市,周口已经有6000多年的 历史 了,周口的文化气息相当浓郁,它在古代是陈国的领地,并且曾经还是楚国的都城。人们把周口称之为河南的四大名镇之一,如今很多人都愿意去周口 旅游 ,这儿有很深的 历史 痕迹,并且人们还赠予了周口“小武汉”的美誉! 现在人们在谈论起中国 历史 的时候,很少会提到周口这个地方,但周口确实是一个 历史 悠久的地方,也可以算得上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起源地了,因此这个地方不应该被人们所忽略。另外,在 历史 上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都和周口有关,这儿是老子故里,并且在周口还有太昊陵、关帝庙等等。另外,周口还有非常多的美誉,比如说华夏先驱和九州胜迹! 有人说周口是因为有水,所以才能够开设渡口,并且让周口这个地方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但同时也是因为这些水,让周口泛了水灾,并且让这个地方逐渐的衰落!天灾是人们不能够控制的,周口这个地方的衰落也不是大家想看见的,如今的周口虽然经济大不如前,但是 旅游 业发展的却还不错,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过去游玩一番。 周口名字的 历史 故事相比其各区县显得要年轻的多,周口三川汇集,沙河、颍河、贾鲁河在交汇,在明朝永乐年间,为了将中南地区的粮食货物更好的运往北京,周家人便率先在这里开设渡口,称为“周家端口口”,自周家人开航后这里也渐渐兴盛起来,形成周家口镇。到了清代周家口镇达到了鼎盛时期,向北可以到达山西一带,向南可达浙江、江苏一带,人口也达到了数万人。但在近代受黄河水淹、战乱等影响,周家口航运的通行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在建国后60年代有一次复兴,但后来因兴修水利在1977年彻底断航,直到2006年再次建成通航。经过演化,至少建国后便已经是周口的称呼,在镇与专区之间频繁切换,直到2000年被确定为周口市,设立川汇区。如今周口港依然通航,但已不再繁荣,周口这个名字也经过演化,仍旧诉说着周家口 历史 上的辉煌。长安,意为“长治久安”;张掖,意为“张国臂掖”;洛阳,因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名。几乎每个地名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一段 历史 。河南周口,最早得名于“周家口” 。 虽然名气可能不如开封、洛阳、南阳等省内名城,不过河南周口也的确是座拥有辉煌 历史 的城市。 周口因水得名,因水而兴,最终也因水而衰落 。周口是伏羲故里,周朝属于陈国的封地,后一度成为楚国的都城。汉朝建立后陈地常常作为皇子的封地富甲一方。古代的周口交通便利而且土地肥沃,南来北往的商贾众多。 明清时代,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与兴盛,周口发展成为了北方与江南之间的内陆航运重镇,是当时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周口境内河网密布,虽处北方却漕运发达,被称作“小武汉”。明朝时期,原本的商镇由沙颍河北岸扩张到了南岸, 一户周姓人家在当时的南岸开设了第一个渡口,被称作“周家端口口”,后来的“周家口”也因而得名 。 清朝时期人口骤增,周家口从一个渡口聚集成镇,干隆时期的周家口镇已经有16个渡口,镇民数万,漕运商业发展得非常兴盛,周家口也成为了淮阳之地的新核心区域。清朝后期 以周家口镇之名,去“家”字取名周口,日后的周口专区、周口市皆得名于此 。可以说,周口之名、周口之兴都与河流漕运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后世周口的衰落却也是因为曾经带来繁荣的河水——由于黄河的改道、决堤泛滥,周口的航道淤积严重; 清朝后期开始,沿海航运迅速崛起,内陆漕运也不断衰落;加上清末以后的战乱、近现代铁路发展的影响,周口的交通优势彻底改变,告别了曾经“航帆云集,灯火通明”的繁华 。 其实放眼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地名背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有的是 历史 大事件,比如六安取名于汉武帝平定淮南王叛乱后期盼“六地平安,永不反叛”;有的是地理位置,比如名称中带方位词与“阴”“阳”的;还有的来自于神话传说、风土物产等等。 河南周口之名,就来自于“周家端口口”,这座内陆城市因为河流漕运而兴旺起来,因而得名 。周口,古属陈国。战国末期,一度为楚国都城。陈胜吴广曾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以来,历代以淮阳为中心设郡置府。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Ⅱ 山东青州是九州之一吗大约多少年的历史了
属于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yan)州、 青州 、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青州得名甚早,禹贡中就有记载:“海岱惟青州”。上古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初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这也是山东唯一一个作为朝代首都的地方。后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 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 隋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初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 宋为京东东路路治。金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明清时期,为青州府治。 民国时期为益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昌潍地区(今潍坊市)管辖,1986年撤县改为青州市。 2003年全市辖6个街道、15个镇,即王府街道、益都街道、昭德街道、王母宫街道、东坝街道、云门山街道、弥河镇、王坟镇、五里镇、庙子镇、邵庄镇、普通镇、东高镇、高柳镇、朱良镇、何官镇、口端口镇、东夏镇、谭坊镇、郑母镇、黄楼镇;山东青州经济开发区。 2007年,青州市对全市的行政区划进行重新调整,将19个镇、街道,整合为12个镇、街道。具体调整情况如下:撤销五里镇,将原五里镇的行政区域划归王府街道管辖,街道工作机关驻原五里镇工作机关驻地;撤销东高镇,将原东高镇的行政区域划归益都街道管辖,街道工作机关驻原东高镇工作机关驻地;撤销朱良镇,将原朱良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高柳镇,镇工作机关驻原朱良镇工作机关驻地;撤销普通镇,将原普通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邵庄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撤销口端口镇,将原口端口镇的行政区域并入何官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撤销郑母镇,将原郑母镇的行政区域并入谭坊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撤销王母宫街道,将原王母宫街道的大崔家、小崔家、孙家庄、大王庄、孟家炉、小田、冷门、董家等8个村,东夏镇的东侯庙、西侯庙、麻湾、西坡、东坡、张家楼、彭家湾、王岗、沙店、南于、大尹、李家庄、大赵务、巨弥、寨里等15个村并入黄楼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将王母宫街道的徐七里、王七联、裴桥、柳沟、东郎、西郎、姜家、王母宫、十八里、寺古、双庙、张孟口、南四、辛庄、侯古、房古、于古、义和、孟古、李官庄、范王、赵家、东李、张裴、胡桥、姜庙、韩家、蔡家、牛家、胡集、懒柳树、凌马、马氏村、朱刘马等34个村并入东夏镇,东夏镇工作机关驻原王母宫街道工作机关驻地。原云门山街道、王坟镇、庙子镇、弥河镇4个行政区域不变。其中面积最大的王坟镇达229.6平方千米,人口最多的王府街道达11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