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亳州的历史沿革
夏时亳州属豫州。
西周初时期,神农之后的姜姓焦国迁至于此。
春秋初期,焦国被陈国所灭,此地属陈国,陈于此建焦城。公元前478年,楚国灭陈国,筑谯城。
秦时,置谯县、城父县,谯县属砀郡,城父县以及大部分地区属泗水郡。
汉时,亳州先后属豫州、沛郡、沛国。建安末年设谯郡。
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 “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 “五都”。
西晋时,在此置谯国,谯县是治所。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为南兖州治所。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南兖州为亳州,治所不变,亳州之名始于此。
隋大业3年(607年)又改亳州为谯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谯郡更名为亳州,下辖谯县(今谯城区)、山桑县(今蒙城县)、城父县(今涡阳县西北)、临涣县(今河南永城)、酂县(今河南永城)、鹿邑县(今河南鹿邑)、永城县(今河南永城)、真源县(今河南鹿邑)8县。
宋时,亳州属淮南路,金时属南京路,下辖6县5镇。
元时,亳州属归德府(今商丘),下辖6县。元至正15年(1355),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 “韩宋”政权,以亳州为都城。
明朝初年,亳州一度为县,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又升县为州。
清初,亳州属安徽布政使司直辖。1864年,清廷镇压捻军后,析谯县、蒙城县、阜阳县各一部设涡阳县。
1912年,国民政府降亳州为亳县,由省直辖。
1964年,国务院决定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各划出一部成立利辛县。
1986年,国务院决定撤销亳县建制,设立亳州市(县级)。
1998年,收归省直辖(副地级)。
2000年,正式设立地级亳州市,下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
② 历史上,安徽亳州是如何从阜阳划出去的
1996年,经过国务院批复,亳州市(县级)脱离阜阳管辖,开始由安徽省直辖。但一直到1998年安徽省正式直辖亳州,期间亳州都是由阜阳代管。
其次,虽然亳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比不上北边的商丘市,但与同属于阜阳市的其他区县相比,亳州还是有一定发展优势的。
自1986年撤县建市到1996年直辖安徽省,十年间毫州因地制宜,利用本地的酿酒技艺和药材,形成了相关的四大支柱产业。交通上,除了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乡镇公路网,亳州还争取到了京九线的站点以及建立自己的机场。
所以亳州本身也是有成为省直辖市的基本实力,当然最终的成功还是安徽省、阜阳市和亳州市三方合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