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都古三洞桥来的源
资料共两部分:
一、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古蜀人似乎想通过巴蜀图语来表达他们对古蜀先王的尊敬和怀念,这些图语刻在青铜器和印章上,以一种近乎玄秘的方式一代一代流传着。
1989年,成都三洞桥战国遗址出土的铜勺勺面上刻了五个巴蜀符图,上排是鸟文和鱼文,下排为龟文和心文。考古学家猜测每一处图语似乎代表了一位古蜀先王,鱼文代指鱼凫;鸟文代指杜宇,因为传说杜宇是从天而降的;龟文代指鳖灵,心文如同虫状,疑为蚕丛;也有学者认为心文乃是云雷文(一种图案),长寿之意。整个图语似乎在说蚕丛、鱼凫、杜宇诸先王永远长寿,带有祈祷的意味。
1983年成都三洞桥考古遗址发现一件战国时期的铜勺,勺面刻有5个图像文字:中间是一鳖,右边是鱼和蝌蚪形文,左边是张激培翅的飞鸟和云雷文。这段文字,应当是开明时期精简而又标准的史记。
铜勺上居中的鳖,明指开明王朝开国之君鳖灵;出自对国君的尊敬,所以放在中心位置。由此得知,“鳖灵”一名,“鳖”是意译;“灵”似乎是音译,因为这一称呼还可写作同音的鳖令、鳖泠、鳖冷。
铜勺左边的飞鸟,明显就指杜宇。《禽经》说望帝禅位给鳖灵之后,便到西山隐居,化为杜鹃鸟,此鸟即称“杜宇”。
铜勺右边的鱼,应该就指鱼凫了。按同理推断,鱼凫名号中“鱼”是译意,后面那个“凫”字乃译其音。《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引《蜀王本纪》,把鱼凫写成“鱼尾”、“鱼易”;虽然可能是书中误写,但凫、尾、易,与“鱼”字都存在一定的音转关系明陆唯。卫聚贤先生曾经说过,甲骨文金文中的“吴”字,形状都很像鱼。上古吴越几代君主的名字前面都有个“无”字,如无余、无任、无译、无强、无诸等。古代南方说鱼,总带有“无”、“凫”之类的音,可作旁证。
左边飞鸟下面的云雷文,是巴蜀文字中常见的字。在印章中,此字常与“王”字同时存在,前面已释为“寿”,相当于人们所喊的“万岁”。这是全文的总结,表达器物主人对鱼凫、杜宇、鳖灵三代蜀王的崇敬。铜勺文字的读序,是从右直行读到左,然后才是中心,这与汉字文献的读法完全一致。
二、阻断千古“抚琴台”传说
65年前的成都西门外,还是一片开阔的田园,竹篱茅舍,小桥流水,水碧禾青溪径迷离,云横雾淡稀疏人烟。有个叫三洞桥的地方,在当时已被老成都们悉做所家喻户晓,桥头左侧,是老成都一家着名的特色邹鲇鱼的店铺;桥头右侧,有座半球状的小土丘,市民世代口耳相传为西汉蜀中才子司马相如“抚琴台”。台虽不大,可在一片田野中显得相当凸鹜,坐在邹氏店铺中,即可将100米之外的抚琴台风景尽收眼底:衰草夕阳,寂寞松楠,萧瑟风景,依稀勾起人们对当年才子佳人浪漫生活的朦胧憧憬。
1940年,成都频频遭受日机轰炸,当局为疏散人口,在该地带挖防空洞,这一挖,阻断了民间抚琴台传说的延续,挖出了一个令国内外考古界人士震惊的大发现,原来,这座看似有点怪异的平原小土丘,便是我国五代时期前蜀开国帝王王建的陵墓。当年负责主持陵墓考古发掘的冯汉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谨严而完整的现场发掘记录:
墓的外形为半球形土包,现高约15米,直径约80米,土包中为墓室,墓由14道券顶构成,分为三室。墓门的制作,巨大而精美,有兽的衔环铺首,排列整齐的金钉,镂花繁丽的铜饰片,这些饰片全部鎏金。墓坑三室中,中室最大,后室次之,前室最小。中室为全墓的主要部分,是放棺椁的地方,室中央约偏后有棺台,棺台两旁有立雕的十二神,棺台的南东西刻有伎乐24人,均为女伎。这一组雕刻,不止在艺术上有极高的水平,而且是考察唐五代时期音乐和乐队组织的极重要的资料。棺内充有水银,另有大带、琅盒、银猪、银扣饰、小铁刀及银刀鞘、银杖头、银搔首、银碗、铜镜及镜奁、珠玉等物。中室也有殉葬物,出土有石缸、陶盆、瓷灯台、陶四耳罐、陶碗、铁牛、铁猪。后室置死者石像、谥宝、玉册等物。王建造像,坐在椅上,全高86公分,此像浓眉深目,隆准高颧、薄唇大耳,似为写真实,头戴仆头,身着赤袍,腰系犀革玉带。宝录(装谥宝的盒子)置于王建像前,谥宝刻谥号高祖神武圣孝德明惠皇帝十四字,篆文阴刻贴金。玉册包括哀册和谥册,均放在册匣内。匣,全漆朱红色,四周镶银皮五匝,盖面有椭圆形团花,以忍花为地,而以双凤、双鹤、双孔雀等图案花纹为主题,各种花纹均为争持质镂空,雕琢成细纹,重要地方鎏金,使花纹特别显明,甚为精工。
据当时端口内新闻媒体报载,1942年,所发掘的诸多文物曾在华西协合大学、皇城坝明远楼及少城公园展览,引起整个大后方轰动,远近前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走过半个多世纪,昔日的西郊田园今已变成繁华市区,拱背的三洞桥不见了,代之以宽敞平整的现代化通道,东西南北穿梭如织的车流,掩盖了古桥上的烟尘与泥泞。昔日的荒冢经过不断培植和修葺,又重新焕发出皇家陵园的风采。跨进陵园大门,馆亭楼阁飞檐翘角,有精致的画栋雕梁,有质朴的碧瓦粉墙,它们有序地间错于一片蓊郁的绿荫中;昔日流过桥下的小溪依然蜿蜒,一直延伸到陵园内,环绕过高耸地面的陵墓,脉流无声,为陵园平添一派肃穆氛围。(参考于成都方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