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评价建文帝
建文皇帝名朱允炆,洪举晌武十年(丁巳,1377年)十一月初五日生,明太祖孙,太子朱标第二子,母妃吕氏。洪武二十九年(1392年),夏四月懿文太子薨,九月朱允炆立为皇太孙。“靖康之难”后,始终未得踪影,终成历史一谜。一说建文帝被宫中大火烧死;一说建文帝率臣下9人,从宫中地道逃遁后,削发易服为僧,皈依佛门,云游天下,不知所终。其于明代初无谥号,南明弘光年间追崇为惠宗让皇帝,清干隆追谥“恭闵惠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年号为建文。从年号上不难看出,一个建文,一个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愿立皇太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亲一样,过于柔弱,过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严重,恐怕日后驾御不住众臣。
朱允炆即位之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儒等文人,一反明太祖的做法,推行了一系列新政。首先是重德省刑,锐意文治,崇尚礼教。以致刑部的囚犯比往年减少了三分之二。同时又选派廷臣二十四人为采访使,分巡天下,观风俗,烛幽隐,兴办利民之事。其次是均免赋役。减免历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税。针对江浙赋役过重的情况,建文帝特下诏“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对于佛道势力多占良田的情况加以限制。在朝廷内,建文帝对宦官管教甚严,同时又诏谕地方官,一旦发现宦官奉使横暴,虐害士民即擒送京师,加以严惩。这也引起了不法宦官的怨恨,在日后靖难之役中或投靠燕王朱棣,或是做为内应。
建文帝在官吏方面也进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员。在建文帝在位的四年间,撤消了九个州,三十九个县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税务机构,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可以说建文帝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他以仁义礼乐化民的治国思想,改革了洪武时期的不少弊政,给社会带来了一阵清风。为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轿亩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所以后人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闭答森。
正当建文帝行新政之际,大明王朝却祸起萧墙。原因是建文帝登基之后,见于各地藩王(即他的各位叔父)“拥重兵,多不法”的状况,担心会造成西汉时的七国之乱,采纳了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蕃。但朱允炆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他并没有先削实力最为强劲的燕王朱棣,而是从其他藩王下手,先后废了周王朱肃、齐王朱福等五王为庶人,这样即引起了藩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加紧做出准备。当朱允炆决定向朱棣开刀时,却为时以晚。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市),而且随着朱棣在对蒙古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他已经成为了皇权最大的威胁。公元1399年7月,朱棣在作了充分准备后,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挥师南下,争夺帝位。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部署兵力,奋力平叛。在最初的战斗中朝廷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不过由于大将李景隆的指挥不当,明军屡遭败绩。尽管燕军气势汹汹,并曾攻下城邑,但却旋得旋失,所以鏖战三年,燕军仅据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而已,战争出现僵持局面。在此期间明军中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将领,他们的顽强抵抗给朱棣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时一些被建文帝处罚的不法宦官向朱棣透露了京师空虚的情报,并表示愿充当燕军内应,朱棣正确分析了形势,只要建文帝在一天,地方军对就会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占南京,成为一国之君后,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反对,因为大家都是观望的态度。于是朱棣改变以往攻城夺地的战略,率军直捣南京。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燕军渡过长江,兵临城下。此时的建文朝廷已经乱作了一团,很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齐泰、黄子澄借募兵为由,离京奔广德、苏州。左都督徐增寿密谋私通朱棣作为内应,被朱允炆察知,亲手将他砍死。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穗和大将李景隆私自开门降燕,让燕军杀入城内。朱允炆闻报,流泪说道:“朕未曾薄待朱穗、李景隆等人,他们竟在紧要关头背叛于朕。”忠于建文帝的御史连楹假意投降朱棣,挨近马前行刺不成被朱棣所杀。朱允炆听说后叹道:“如此忠臣,朕却不重用,这是朕的过错,悔之不及,朕还不如一死以殉社稷吗。”说完拔刀就要自杀,被左右死命阻住,朱允炆无奈,又见警报迭传,下令纵火焚毁皇宫,朱棣杀入宫中,搜寻了三天,始终没有找到朱允炆。追问内侍,他们也不知朱允炆是死是活,只知他下令纵火后就不见了踪影。马皇后和大多数妃子、内侍都被烧死,内侍们怕朱棣不信,找了一具残骸说成是建文帝的尸骨。朱棣命人从灰烬拨出残骸,已是满身焦烂,四肢不全,分不清男女,只得下令以天子礼殓葬。
此时朱棣的靖难之役宣告成功,自己也登上了帝位,年号永乐。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几乎没有人反对。而在朝廷内却是另一番情景,投降的文臣只有廿四人,其他或逃跑、或自杀却有千人。永乐朝廷几乎无人可用,可见建文帝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作为皇帝他太过仁慈,有时甚至优柔寡断,如果让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但作皇帝不一样,皇帝注定与鲜血分不开,他要排除异己;他要树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这些,皇帝也终将被历史淘汰,建文帝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
。
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皇太子朱标次子,洪武三十一(1398)年登基,次年改号为“建文”。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上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干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推行削藩政策遭到反抗,经过4年战争,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宫城大火,朱允炆下落不明。目前有一种较可信的说法称朱允炆带少数亲信乘海船逃到了波斯,后来又逃到了法国,他的后裔至今生活在法国。
传闻:
朱允炆于朱棣攻陷南京后逃出京城,云游川、云、贵,有野史记载朱允炆隐居于广西横县寿佛寺(今横县宝华山应天寺)另一说朱允炆在狮山出家,15年。英宗正统五年(1440)返京。有野史记载寺额“万山第一”、“佛寿禅林”均为他所题,他还作诗多首。其一曰:
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住困瓢。
南来瘴岭千寻险,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已换衮龙袍。
百官侍从归何处,唯有群鸦早晚朝。
至于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这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迷。
[编辑本段]早年
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标第二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为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其父同样温文儒雅,即长皆以宽大着称。朱允炆为皇太孙时,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份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1][编辑] 在位时期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去世,死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2]朱允炆在同月(6月30日)即位,定次年(从1399年2月6日开始)为建文元年。惠帝在六月晋用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太常寺卿,七月召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在国事上倚重三人。惠帝的年号建文有别于其祖父的洪武,他不想仿效祖父以严刑峻法治国,即位后改行宽政,《明史·刑法二》记载“元年刑部报囚,减太祖时十三矣”,囚犯人数减至洪武时期的三成左右。明太祖为巩固皇室,大封宗室为藩王,各拥私人护卫军队。对惠帝来说,诸藩王大多为其叔辈,且在封地掌握兵权,心中由是不安。惠帝为皇太孙时曾问黄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子澄回答说诸王军力不足以抗衡朝廷。惠帝即位后,下令各王国的地方文武官员听朝廷节制,采取削藩政策,先后废黜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及岷王。在部署对付年龄最长、军功最多、武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时,由于惠帝身边的谋士多缺乏实际的政治经验,以致打草惊蛇,引发了燕王先发制人的念头。朱棣在权衡利害之后,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封地北平起兵反叛。他以“靖难”为名,向京师进军。尽管朝廷的兵力远胜燕王,由于惠帝下令“毋使朕负杀叔父名”,必须活捉燕王,这样便掣肘了中央军。加上以前太祖滥杀功臣名将,以致朝廷缺乏将才可用,而燕王曾随功臣出征,有雄才、善用兵,将士用命,因此中央军屡为燕军所突破。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中央军主力在淮北惨败,燕军乘胜渡过淮河及长江。这时有人劝惠帝离开京城,方孝孺力请惠帝留下等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从金川门攻入京师应天府,惠帝在宫中举火,皇后自焚死,惠帝本人及其太子朱文奎则‘不知所终’,至今其下落仍是未定论的历史之谜。朱棣入京后,先捕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及大批忠于惠帝的官员,后方称帝。后人普遍对惠帝朱允炆抱持同情态度,终明一朝,朱允炆始终为百姓所念念不忘。
Ⅱ 如何评价建文帝呢
建文帝朱允炆是个悲情的人,他明明坐稳了皇位,却又阴差阳错被叔父赶下台,最后火中离奇失踪,令后人唏嘘不已。
后来,缓过气来的朱棣运用各种谋略反守为攻,拿下了建文帝所在的都城南京。"靖康之役"后,建文帝一把火把宫殿付之一炬,而他自己玩起了失踪,后不知所终。
Ⅲ 大家怎么看待明朝的建文帝
正经的皇三代,没有经验,缺乏能力,虽然比晋惠帝要好,但也没有好太多。是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
他只是军事不行吗?并不是。他用人就不行。他是皇帝不是统帅,不需要有军事能力,只要会使用有军事纤运运悄册能力的人就够了。徐辉祖、郭英能打吧,重用了吗?没有。李景隆屡战屡败,黄子澄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毁梁。方孝孺、齐泰的能力,也就那么回事,反倒成了最重要的大臣。靖难之役,建文因胜败之事,两次将齐泰黄子澄免职起用又免职,这种瞎逼操作,也是没谁了。
但他确实是个好人,在他执政期间,有一些政策确实很不错,比如对江南减税(据说朱元璋记恨当地人支持张士诚所以税很重)。但以他这种,识人不明但又瞎信任的性格,早晚还是要被奸臣坑死的。
Ⅳ 史学家是如何评价明惠宗朱允炆的他是否是个贤明的君主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嫡长子朱标册立为太子,并对太子朱标寄予厚望。朱标也确实没有辜负期望,具备成为优秀帝王的潜质。没想到1392年,太子朱标在奉旨巡视西北地区归来后染病去世。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重新册立储君。传统的继承礼法,“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深入中国人的思维中去,虽然这一继承礼法有一定缺陷,但在实际中却可以最大程度地明确继承顺序,避免家族内部纷争。所以,自周代以来,这一继承制度得以较好地执行贯彻。因此,朱元璋为体现复兴汉家礼仪,也为了避免诸子纷争不休,最终不出意料地选择了由长房一系(朱标)继承皇位,册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而将其余健在的诸位成年皇子排除在外。
朱允炆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他做事心慈手软,没有统治者该有的狠辣;他的军事智囊团欠缺,敌我实力分析不透彻,处事不稳;他轻松登基称帝,没有政治手腕,也不懂人心,更不善于抓住时机。这些都成为他失败的原因。
Ⅳ 怎么评价建文帝
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巧滑,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裂虚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肆宽燃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更越圣朝,得经论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