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罗源丰余村多少年历史

罗源丰余村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25 00:11:37

1. 罗源县飞竹镇有哪些村

罗源县飞竹镇辖陶洋、官路下、洋柄、梧桐、蛤蟆石、飞竹蚂缓、刘洋、潘洋、上地、洋头、氏粗仓前、外坂、丰余、大湖、斌溪、马洋、安后、西禄、塔里洋闷核模共19个村委会。

2. 张家港市校兴村的历史

张家港市地处北纬31°43′12〃~32°02′,东经120°21′57〃~120°52′,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北滨长江,与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邻;东连常熟、太仓,距上海98公里;西接江阴、常州,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兆困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张家港市历史久远,拥有10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时间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间,其中南沙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是长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遗址。商末属勾吴之地,晋代设暨阳县,县治即今杨舍镇。

1962年,从常熟和江阴各划出数个公社,建立沙洲县,1986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现下辖8个镇和常阴沙管理区。全市总面积998.4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85.55平方公里。西北部有江中小岛双山沙,面积18平方公里。境内有沿江岸线71.78公里,其中不冻不淤的深水岸线有33.7公里;大小河道8073条,总长4074.3公里。依托优越的沿江岸线,建有国际贸易商港张家港港、全国惟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和占地1.53平方公里的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区。

至2006年末,张家港市总户籍人口87.9万人,外来暂住人口46万人。地方特产有并誉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河豚;始于清咸丰年间凤凰高庄豆颤汪腐干;曾被列为贡品、驰名大江南北的鹿苑鸡以及凤凰水蜜桃、高峰鹿液茶、弄里芹菜、拖炉饼等。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人民弘扬“团结拼搏、族洞念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
杨舍镇,是张家港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2004年1月7日,建立悦盛社区。4月5日,晨中村并入晨南村;金沙村并入晨新村;校兴村、新南村并入南新村。7月2日,建立悦丰社区。

2004年底,全镇总面积152.83平方千米,人口254992人。辖5个办事处、4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51个行政村。

塘桥镇,位于张家港市东南部。

2004年3月4日,撤销杨园村,并入镇中社区;禄荡村、李王村、金巷村并入周巷村;南塘村、十字港村并入何桥村;上相村并入青龙村;水渠村并入韩山村;撤销妙桥村,并入妙桥社区;横泾村、薛家村、吹鼓村并入洞泾村;陈庄村并入顾家村;西旸村、立新村并入欧桥村;沙田村、跃进村并入蒋家村;前巷村、勤丰村、塘湾村并入金村村;撤销西苑村,并入鹿苑社区;鹿东村、奚浦村并入巨桥村;鹿北村、南林村并入滩里村;徐湾村并入花园村;马嘶村、五厢村并入牛桥村;泾西村并入刘村村。

2004年底,全镇面积 94.42平方千米,人口87523人。辖2个办事处,9个社区、14个行政村。

金港镇

2004年2月29日,三节桥村并入滩上村;高峰村、朝阳村并入长山村;港上村、镇山村并入山北村;三省村、马桥村并入柏林村;香山村并入东山村;青桥村并入港西村;曹场巷村并入丰庄村;拦门村并入北荫村;德丰村并入小明沙村;长明村并入朝南村;天妃村并入福民村;晨西村并入长埭村;新村村、高科村并入晨阳村;撤大德村、善政村,合建中德社区;撤销军民村、德积社区居委会,合建学前社区;撤销高东村、中圩村,建立中苑社区、香山社区、元丰社区。4月5日,李家港村并入高桥村。5月17日,韩家港村并入长江村。

2004年底,全镇面积125.98平方千米,人口168672人。辖4个办事处,22个社区、31个行政村。

锦丰镇

1995年9月13日,张政发[1995]第24号关于同意锦丰镇撤并丰乐村的批复:同意行政区域相邻的联兴村与丰乐村合并,建立新的联兴村,同时撤销联兴村的村名和村委会。

1999年7月16日,张政发[1999]第 号关于同意锦丰镇撤并南兴村、锦西村的批复:同意行政区域相邻的联兴村与南兴村合并,建立新的联兴村;建设村与锦西村合并,建立新的建设村。同时撤销南兴村、锦西村的村名和村民委员会。

2002年7月3日,张政发[2002]第12号关于同意锦丰镇撤并麒麟村的批复:同意行政区域相邻的麒麟村与联兴村合并,建立新的联兴村,同时撤销麒麟村的村名和村委会。

2003年,由原锦丰、三兴、合兴三镇及原东莱镇部分村合并组建新的锦丰镇。

2004年2月29日,长红村并入红光村;恒丰村并入店岸村;天丰村并入向阳村;撤销新华村,建立镇北社区居委会;元兴村并入建设村;定丰村并入西港村;双福村并入协仁村;合丰村并入交通村;镇南村、民港村并入乐杨村;菁圩村并入西界港村;永圩村并入久生村;务本村、钱叶村并入厚生村;常余村、雁行村并入鼎盛村;本和村并入耕余村;新安村并入新港村;万亨村、永德村并入登瀛村;福安村、悦丰村并入福利村。

2004年底,全镇面积113.99平方千米,人口112714人。辖2个办事处,4个社区、28个行政村。

社区、行政村一览(4个社区、28个行政村) 镇北社区、滨江社区、三兴中心社区、海沙社区、合兴中心社区;红光村、店岸村、向阳村、建设村、西港村、协仁村、交通村、福利村、锦丰村联兴村、郁桥村、厚生村、久生村、新港村、西界港村、登瀛村、鼎盛村、耕余村、乐扬村、星火村、洪桥村、洪福村、悦来村、光明村、南港村、常家村、永盛村、明星村。

乐余镇

2004年2月29日,扶桑村并入乐余村;文兴村并入东兴村;鼎兴村并入齐心村;团结村并入双桥村;同丰村并入常丰村;红旗村并入红闸村;红发村并入红星村;红明村并入红联村;东新村、林场村并入东林村;东进村并入东风村。

2004年底,全镇面积84.88平方千米,人口76701人。辖2个办事处,3个社区、22个行政村。

凤凰镇

2004年2月29日,石龙村并入双龙村;安庄村、栏杆村并入安庆村;东南村、新庄村并入程墩村;李庄村并入西参村;五联村并入金谷村;黄新桥村、洪泾村并入魏庄村;太平村并入恬庄村;新桥村、小山村并入双塘村;庄泾村、张巷村并入清水村;小庄村并入凤凰村;马路村并入杨家桥村;珠村村并入鸷山村;奚家村、广步村并入高庄村;茅庵村并入夏市村。

2004年底,全镇面积78.77平方千米,人口64242人。辖2个办事处,3个社区、15个行政村。

南丰镇

2004年2月9日,新杰村并入南丰村;生建村、义和村并入东港村;民生村并入海坝村;新建村、双德村并入永丰村;继新村并入新德村。

2004年底,全镇面积47.50平方千米,人口46361人。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2005年4月16日,张家港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丰镇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张政发[2005]51号):同意将和平村的第9、10、11、12、13、14、15、16、18、21等10个村民小组,永丰村的第29、38等2个村民小组,东胜村原东华的第8、9、10、14、15和原东胜村的第1、2、8、9、等9个村民小组,共计21个村民小组划归永联村,建立新的永联村、和平村、永丰村和东胜村。

大新镇,位于张家港市的北部。

2004年3月6日,顶海岸村、新东村并入大新村;万年村并入段山村;迎丰村并入朝东圩港村;龙桥村与福善村合并,建立桥头村;长青村与年丰村合并,建立长丰村;新丰村与东凯村合并,建立新凯村;晨丰村并入中山村;晨北村、施家村并入龙潭村。

2004年底,全镇面积40.24平方千米,人口36074人。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常阴沙管理区

2004年3月23日,常阴沙农场划入张家港市。2004年底,面积37.43平方千米,人口21361人。辖1个社区、13个农业管理区。

2004年底,总人口868640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43.49%。全市有外来暂住人口44.5万人。市人民政府驻杨舍镇,邮编:215600。代码:320582。区号:0512。拼音:Zhangjiagang Shi。历年平均气温15.4℃,历年平均降水量1050.5毫米。张家港市辖8个镇:杨舍镇、塘桥镇、金港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南丰镇、大新镇;以及常阴沙农场。

张家港市北滨长江,南近太湖,距上海120公里(2003年高速公路通车后仅 98公里),南京180公里,苏州80公里(2004年一级公路通车后仅58公里)。市域之内基本构筑起"五纵五横一高一环"的大交通格局。张家港古长江岸线把境内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境内南部和西部属老长江三角洲的古代沙嘴区,散落着零星山丘;北部属新长江三角洲,由数十个沙洲积涨连接而成。 成陆年代约在7000年以上。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以前,就有人类活动。

张家港全境地势平坦,河港纵横,有大小河道6033条,总长4477.3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陆地有河道5.71公里,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资源众多,环境优美,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港,不冻不淤,深水贴岸,安全避风。现有万吨级泊位34个,年吞吐量超4000万吨,已开通19条国际航线,每月40多个国际航班,与世界150个港口有货运往来。张家港保税区是全国15个保税区中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主要功能为国际贸易、出口加工和保税仓储。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境内有"三山一苑"( 双山、香山、凤凰山、东渡苑)等主要景区,有苏东坡与梅花堂、徐霞客三游香山等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传说典故;景点有世纪广场、暨阳湖公园、张家港公园、沙洲公园等游乐场,双山岛旅游度假区建成了全国首家江岛型水上高尔夫球场。另外还有徐霞客三次游览过的香山桃花涧、鉴真东渡启航处古黄泗浦、南沙东山村遗址等名胜古迹。 这些山、水、岛、寺、址,构成了张家港市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开发风景旅游资源的优越条件。张家港市历史悠久,水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砂岩、砖瓦粘土、矿泉水、煤炭、天然气等,其中石英砂岩储量6000万吨,已探明的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储量约为8000万吨。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百余科近500个品种。

3. 蚌端口在唐、五代、宋历史上归属那些地区

今蚌端口地域东部曾建立钟离古国,西部曾建立涂山古国。至春秋战国时期,先属鲁,继属吴,再属越,后属楚地。后经历代演变,至民国36年(1947年)1月设市,直属安徽省所辖。

一、秦至南北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实行郡县制后,今蚌端口地域分属九江、泗水两郡。其东部(今凤阳县境内)设钟离县。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今蚌端口淮河北归属沛郡,淮河南归属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复改为九江郡,并在蚌端口西部(今怀远县境内)设置当涂县。
王莽新政时期(公元8~23年。以下省略“公元”二字),今蚌端口地域淮河北更属吾符郡,淮河以南更属延平郡,并将钟离县改为蚕富县,当涂县改为山聚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今蚌端口地域淮河以北为沛国所辖,淮河以南为九江郡所辖;东、西部各复改为钟离县、当涂县。
三国时期,今蚌端口属魏地。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淮河以北隶于谯郡;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年),废钟离、当涂二县,淮河以南隶于淮南郡。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制,今蚌端口淮河以南属扬州,为淮南郡所领,并复立钟离县;淮河以北属豫州,为沛国所领。
东晋百余年,战乱不止,蚌端口地域建置更迭频繁。淮河成为东晋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角逐的界河。淮河北于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为羯族石氏所建立的后赵所控制;晋穆帝升平三年(359年),又为鲜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所占据,后于晋废帝太和五年(370年),再为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所统辖。今蚌端口西部属当涂县,于东晋成帝年间侨置于江南;今蚌端口东部于东晋安帝年间设钟离郡,治燕县;西南设马头郡,治虞县。
南北朝刘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年),淮河南岸钟离、马头两郡皆归徐州。南齐武帝永明六年(488年),改徐州为北徐州,辖蚌端口东部钟离郡,治燕县;辖西部马头郡,治己吾县。南梁初期承南齐制,后期江淮州郡先后为东魏、北齐所取。东魏武定六年(548年),蚌端口北部设连城县,为睢州汪升所辖。武定七年(549年),今蚌端口地域置楚州,治钟离城。北齐控制江淮时,将楚州更名为西楚州,州、郡同治钟离县;并在西部设荆山郡,治荆山城,领马头县。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将西楚州改为北徐州,郡、县未变。至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今蚌端口又为北周所占,北徐州复改西楚州。
二、隋至两宋时期
隋开皇二年(582年),西楚州改为濠州;废荆山郡,马头县改为涂山县。大业三年(607年),又将濠州改为钟离郡,领钟离、涂山县。今蚌端口坦衡北郊则属彭城郡谷阳县域。
唐武德三年(620年),钟离郡复改濠州。武德七年(624年),涂山县并入钟离县,为濠州所领。至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后,今蚌端口淮河以南属淮南道监察,淮河以北属河南道监察。天宝元年(742年),濠州再改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年),钟离郡又改为濠州。贞元四年(788年),濠州隶属河南道监察。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领今蚌端口淮河以北地区。
五代十国时期,今蚌端口淮河以北为宿州辖地,先后为后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6年)、后汉(947~950年)所统治;淮河以南为濠州辖地,先后为吴(907~937年)、南唐(937~958年)所占据。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夺取今蚌端口整个地区,淮河以北由徐州辖,淮河以南由濠州辖。
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今蚌端口淮河北隶于新置灵璧县,为淮南东路宿州所辖;淮河以南只存钟离县,为淮南西路濠州所辖。宣让陵做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为山东西路领,至金大定六年(1166年)改属南京路。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金兵渡淮攻取濠州。嘉定十二年(1219年),宋军收复濠州,宋、金仍以淮河为界。今蚌端口淮河以南置钟离县,为淮南西路濠州所辖。宝佑五年(1257年),蚌端口西部重置荆山县,为淮南西路怀远军所辖。咸淳七年(1271年),今蚌端口东北置五河县,为淮南东路淮安军所辖。
三、元至民国时期
元,今蚌端口属河南行省政区。至元四年(1267年),淮河北灵璧县改隶于泗州。至元十五年(1278年),五河县改隶于临濠府,今蚌端口淮河以南地区尽属临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临濠府改为濠州;废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端口淮河以南皆属濠州钟离、怀远县境。
明洪武二年(1369年),凤阳建中都,钟离县更名中立县,翌年再改名为临淮县。洪武六年(1373年),撤中都设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年),中立府迁新城改名凤阳府,临淮县亦改名凤阳县;蚌端口西部仍为怀远县,东北为五河县。三个县明初均为中书省凤阳府所领。永乐元年(1403年),凤阳府为南京直隶。
清初,凤阳府为江南省领。顺治十八年(1661年),今蚌端口全境皆为江南左布政使凤阳府所辖。康熙六年(1667年),凤阳府改隶于安徽布政使凤颍六泗道。雍正二年(1724年),今蚌端口淮河以北从凤阳府划入泗州直隶州。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一块属蚌端口,并首设独立行政机构三县司,脱离凤阳、怀远、灵璧三县,直属凤阳府。
民国元年(1912年),蚌端口三县司废,河南岸改属凤阳县,置二区公署;河北岸小蚌端口属灵璧县,一直到民国35年。民国3年,恢复道制,蚌端口河南岸属安徽省淮泗道凤阳县辖。民国18年,蚌端口曾成立市政筹备处,但翌年即撤销,仍属凤阳县所辖。民国21年,凤阳县办自治区,蚌端口系其第七区。民国24年,蚌端口与三铺合为凤阳第二区。翌年,凤阳县被安徽省第四督察区所领,蚌端口受其辖。民国27年,凤阳县名义上为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区所辖,因日军侵占,九区各县沦陷,凤阳由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区兼管。
民国27年10月,日伪在蚌端口组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凤阳县直属伪省维新政府管辖,伪县维新政府设于蚌端口。民国29年3月,伪安徽省维新政府更名伪安徽省政府,伪府仍设于蚌端口。民国33年,伪安徽省政府设8个行政督察区,蚌端口为凤阳县辖,隶属第一行政区,并为区治地。
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党军队李品仙部到蚌端口接防。11月,成立蚌端口市政筹备处,翌年接管市区行政。民国36年1月1日,蚌端口正式设市,为安徽省直辖市。
民国38年1月蚌端口解放,先属江淮解放区辖,4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蚌端口遂隶属皖北行署。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销皖北行署,蚌端口市为安徽省直辖。1956年,安徽省置蚌端口专区,专员公署驻蚌。1958年11月起,蚌端口市隶属省和专区双重领导。1961年3月撤销蚌端口专区,此后至1985年,蚌端口市一直属安徽省直辖。

民国3年(1914年),蚌端口虽未设市,但市面渐成,军阀倪嗣冲咨请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批准,在凤阳县所辖的蚌端口设蚌端口警察专局。嗣后,蚌端口划3个治安区:市东部为第一区,市中部为第二区,市西部为第三区。民国10年,蚌端口建立警察厅,划5个区:自今火车站至国安街口为第一区;从国安街西到华昌街一带为第二区;华昌街以西的二马路及中兴街、中山街、中正街(今青年街)一带,划为第三区;自天桥向西南,包括中荣街、华丰街、中和街(今国货路)、华利街一带为第四区;市西南部为第五区。
民国36年设市后,按原市政筹备处规划,设东安、国庆、中山、西市、小蚌端口5个区。全市面积104.5平方公里。
民国38年1月20日蚌端口解放,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原东安、国庆、中山、西市、小蚌端口5个区公所(另成立水上区,9月撤销)。1月24日宣布成立各辖区政府,5月改称区人民政府,9月9日改称区公所。解放初,全市总人口218000人,建成区约5平方公里,建立镇政权25个,乡政权8个。同年2月,接收凤阳县的戴塘、马村,入东安区;接收怀远县的陶店,入西市区;3月,接收原凤阳县洼里刘、洼里王、宋庄、葛庄等村,归东安区雪华乡。5月,凤阳、怀远与蚌端口相邻的20余村又划入蚌端口。7月,东安与国庆两区合并为国安区。
建国后1950年3月,撤销国安、中山、西市3个市区的区公所和区公安分局,于1951年8月又重建3个市区区级政权,恢复区人民政府建制。国安区改称东市区,中山区改称中市区。至此,计有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3个市区人民政府,设19个派出所(至9月设20个派出所)。原小蚌端口区公所保留,区境稍有扩大,辖高庵、小蚌端口镇,及8个乡,51个行政村。1952年下半年,在3个市区试建居民委员会,至1953年,共建居委会19个。1955年3月,怀远县桃园乡划入市郊路西乡。1956年3月,小蚌端口区改称郊区。
1956年5月,3个市区人民政府更名为区人民委员会;郊区仍置区公所。 1958年7月,3个市区建立居委会75个。9月3日,郊区路东、路西两乡合并成立蚌端口卫星人民公社。10月17日,以东海烟厂为主体,亦成立东海人民公社,为第一个城市公社。10月29日,郊区5个乡37个高级社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不久,郊区区公所改称郊区联社。至12月,撤销东风人民公社,以淮河为界,河以北成立淝淮人民公社,河以南成立燕山人民公社。是年,将原凤阳县所辖淮光公社(今淮光、长淮、李楼三乡全部土地及燕山部分土地)和原怀远县所辖先锋人民公社(今秦集、仁和、长青、燕山一带土地),划入蚌端口郊区境域。是年10月,原凤阳县长淮卫、李楼、官沟乡西部的一部分(南至李庄、大小芦庄,东至三家岗、小汪家,北至鲍家沟)划入蚌端口。
1959年2月,蚌端口郊区调整区划,成立秦集、淮光、燕山、淝淮4个人民公社。同年9月,又在市区近郊增设了蔬菜人民公社。
1960年,全面实行城市人民公社化。5月,西市区人民委员会改称东海人民公社,东市区人民委员会改称龙湖人民公社;6月,中市区人民委员会改称怀凤人民公社。1961年1~5月,城市龙湖、怀凤、东海人民公社各恢复为东、中、西市区人民委员会。 1961年4月,蚌端口郊区将淮光、淝淮、蔬菜3个大公社划小,改为淮光、长青、雪华、长淮、高庵、李楼、淝淮7个公社,秦集、燕山公社不变。9月,撤销郊区联社,郊区工作由市委农工部和市人委农业生产办公室直接领导。1963年5月,恢复郊区区公所,至1964年8月再次撤销。11月,市郊淝淮、高庵两个公社改划为小蚌端口、吴郢、吴小街3个公社。
1968年5~8月,东市区、西市区、中市区、郊区分别成立革命委员会。1978年底,3个市区设街道办事处18个,居民委员会132个;郊区设人民公社10个,生产大队115个。
1980年6~8月,中市区、西市区、东市区和郊区取消革命委员会建制,恢复为区人民政府。同年,郊区划秦集公社南部,新成立仁和人民公社。至1984年,均取消郊区各人民公社建制,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3年7月1日,原属宿县地区的怀远、固镇、五河县划蚌端口市领导,形成一市三县四区的行政区划。1984年7月,划怀远县广德、草寺、杭刘、花郢、冯东、冯西、禹会、宗洼、三尖塘、前郢计10个村,与郊区4个村合并,组建天河乡,并撤销仁和乡。
1985年,市辖3个市区,共有18个街道办事处,162个居民委员会,1826个居民小组;郊区共设11个乡,133个村民委员会,1247个村民小组。

4. 河北的石家庄在古代叫什么名称

河北的石家庄在古代就叫石家庄,旧称石门。

石家庄原是获鹿县留营乡一个小村,上京毗卢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重修碑记,已有石家庄村名。现在的石家庄市是在这个小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清康熙二十年(1688年)废除卫所军屯制,石家庄村成为隶属真定府(雍正时改称正定府)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庄,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

1925年经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批准,设立石门市。取名之因是将石家庄、休门两村各取一字,以符名实。1947年11月12日,解放军攻克石门及其周边所有县城,在石门市建立了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

(4)罗源丰余村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民国37年(1948年)9月26日,石家庄市改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民国38年(1949年)8月1日石家庄市归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为省辖市。1949年石家庄专区初设,辖14县1镇。1958年4月28日,石家庄市由省辖市改为专辖市。

1960年5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市。1961年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石家庄专区建制。石家庄专区辖石家庄市和25个县。

1967年11月21日,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专区改称地区。1967年12月20日,石家庄市革命委员会成立。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1978年3月11日,石家庄市划为河北省直辖市。1978年7月,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

1982年8月12日,撤销石家庄市革命委员会,恢复石家庄市人民政府。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5. 新昌上小余村拆嘛

新昌上小余村拆迁计划已经于2019年4月1日开始在新昌县上小余村实施。拆迁办及新昌县政府统筹安排,郑团老拆迁项目规模为拆除宅基地16.728亩,旧房拆除1340栋,农村道路76.252米,居民代表669人,农户*头数755户。拆迁过程中,社会保障投入(补偿支出) total 345.9万元,用于解决宅基地补偿、旧或余房拆除费补偿、安置补助、迁户补助等。拆迁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及拆迁办积极配合,确保拆迁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充分尊重和保护迁喊升户的合法权益,落实好各项拆迁补偿政策。

6. 罗源县在哪个市区

罗源县(古属福州府罗源县)福建省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南邻连江县,西南接福州市、闽侯县,西北接古田县,北与宁德市接壤,东隔海与霞浦东冲半岛相望。

全境面积1187.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62.2平方公里,海域、滩涂面积124.98平方公里。境内三面环山,地形为东西长条状,鹫峰山脉东南支脉从西北方向延伸入境,形成众多山岭。地势自西而东,三高两低,形如“W”。

(6)罗源丰余村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近代行政区划

1950年3月,废除保甲制度,6月,增设第五区;9月增设第6区,至此,全县划为6个区、64个乡和4个街道。

1952年4月,调整行政区划,增设第七、八两个区,全县分为8个区、66个乡、4个街。同时,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1954年,又增划22个乡。

1955年7月,第五区的飞竹乡划为飞竹、梧桐两乡;8月,撤销第七区,所辖各乡并入第六区;9月,第一、二、三、四、五、六、八区分别改名为起步、中房、碧里、霍口、洋柄、城关、洋头区。

1956年1-3月,先后撤销松山、起步、洋头3区;设城关镇为县辖镇,辖原城关区的4个街;原城关区各乡与原起步区和松山区合并组成岐余区;原洋头区各乡分别归并于中房、洋柄区。全县划分为5个区、1个县辖镇、56个乡镇,共辖自然村698个。

1958年5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城关、鉴江2个镇和起步、洪洋、叠石、中房、深坑、松山、泥田、大获、碧里、牛坑、白塔、凤坂、西兰、岭头、飞竹、丰余、斌溪、霍口、香岭、西峰、东宅等21个乡。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建立6个人民公社,98个生产大队。

1961年5月恢复区一级建制,全县划为6个区,下辖1个城关镇、37个人民公社。同年10月,城关镇升为县辖镇。

1965年7月裁区并社,全县划分为城郊、松山、起步、洪洋、中房、西兰、飞竹、霍口、碧里、鉴江等10个人民公社,原城关镇建制不变。

1966年6月,城关镇改为城镇公社;城郊公社除划归松山、城镇公社的8个大队外,余下15个大队另组为白塔公社(同年11月更为“红塔”)。至此,全县划为11个人民公社,185个大队、4个街。

1979年4月,城镇人民公社改名城关镇。1981年7月定名凤山镇,红塔人民公社复名为白塔人民公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更名的大队亦同时恢复原名。

1984年9月,全县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建制,各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缓喊队改为村民小组。

1986年2月,中房乡下大洋村因建下大洋扰扒野水库需要,拆迁移民在凤山镇建立陈厝村。

1988年11月,起步乡改为镇,起步、桂林、港头、沈厝4个村委会改称居委会。

1992年10月,松山、中房两乡同时改为镇。其中原松山乡的渡头、吕洞、岐后、岐头、树柄、南岐和原中房乡的林家、中房、乾溪、大洋等村委改为居委会。

1994年3月,飞竹乡改为飞竹镇,飞竹、洋柄村委会同时改为居委会。

1998年6月10日,起步镇潮格村拆出水口洋、坑脉里、坪石等3个自然村设立水口洋村。

2000年12月10日,凤山镇岐余村分设余家塘、岐阳、竹兜3个居委会。

2003年4月30日,凤山镇东门居委会划东环路以东地区设东区居委会。

2004年12月17日,凤山镇东区居委会再划岐阳、金凤和闽星小区增设闽凤社区居委会。

2015年,罗源此橡县辖凤山、松山、鉴江、起步、中房、飞竹6个镇及碧里、洪洋、白塔、西兰、霍口5个乡,其中霍口为民族乡。全县辖7个社区居委会、189个村委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罗源县

参考资料来源:罗源县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阅读全文

与罗源丰余村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