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洛阳有多少年的历史拉
洛阳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1个王朝在此建都或陪都近9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1948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56年升为地级市(省辖市)。 洛阳建都年表 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夏* 斟鄩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师尸乡沟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西汉 雒阳 汉魏故城 高祖 前202年—前199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 东都、东京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唐 洛阳宫 东都 神都-武则天 东京 隋唐故城 高宗、武后、中宗、玄宗、昭宗、哀宗 六帝 657年—908年(其间都洛40余年)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民国 洛阳 今洛阳市 1932年 * 夏朝现仅有史料记载尚未有考古验证。更详细研究请参考夏商周断代工程。 表格内容参考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简介
㈡ 洛阳的历史是什么
洛阳的历史如下:
五六千年以前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聚居,从东周起,历东汉、曹魏、本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先后有九个朝代都建都于此。秦国初年,身为秦国宰相的吕不韦被封为洛阳十万户侯,他大肆修建洛阳,洛阳逐渐繁华。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正式迁都洛阳,在洛阳城内广建宫殿和台、观、馆、阁。
特点
洛阳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先后共有105味皇帝在这里建立都城,这里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洛阳最负盛名的是”国花“牡丹,洛阳被誉为”牡丹花城“。牡丹和洛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隋朝时期,在唐朝时期洛阳对牡丹的培育便已经趋于成熟了。
㈢ 洛阳有几朝古都
洛阳为十三朝古都。
洛阳:夏、商、西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
夏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商 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25年—190年
曹魏 221年—265年
西晋 265年—312年
北魏 493年—534年
隋朝 606年—618年
唐朝 武周 公元690年-905年
后梁 909年—913年
后唐 923年—936年
后晋 936年—938年
洛阳市地处九州腹地,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带,欧亚大陆桥东段,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面积占45.51%,丘陵面积占40.73%,平原面积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
洛阳市位于暖温带地带,气候具有春季多风、气候干旱,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晴和,日照充足,冬季干冷、雨雪稀少的显着特点。全年四季分明,热量、降水量随时间分布具有显着的季节性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2141.6小时,各地差异不大,四季分布为夏多冬少,春秋居中。
㈣ 洛阳经历过几个朝代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唐末、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的都城。 学术界也证明十五朝夏、商、西周、东周、西汉(高祖都洛,两个月)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唐末、后梁、后唐、后晋 。。 九朝古都,“九”代表裂仔多数的意思 司马光层有诗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建都史1500余年
洛阳
九朝古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六七千年前,洛阳已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着名的仰韶文化即首先发现于洛阳西北的仰韶村。东周、东汉、曹魏、武周、西晋、北魏、后梁、后唐、后晋先后曾定都于洛阳。九朝以洛阳为都近千年。
“九朝”是概数意指朝代之多,据考证洛阳共经历二十二个朝代。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二十二个朝代
依史书记载和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夏、商、西周、战国韩、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政权,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等陪都政权,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准确的答枯说洛阳是十五朝古都,曾经是二十二个政权的所在地。
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周公“制礼作乐”,老子着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完成了历史巨着《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着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曾用名:斟鄩、洛邑、成周、雒阳、东都、东清源洞京、中京、神都、京洛、洛京、西京。
着名的文化古迹有:龙门石窟、仰韶遗址、白马寺、汉魏洛阳城遗址、光武帝陵等。
㈤ 洛阳有多少年的建都历史了
洛阳是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古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40余万件。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5)洛阳有多少历史了扩展阅读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正统王朝先后建都洛阳,被誉为十三朝古都。从夏至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一直为标准音。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洛阳雅言。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截至2015年,洛阳拥有四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存有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西周成周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六大都城遗址。有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6家。
㈥ 洛阳是几朝古都分别是哪几个朝代
洛阳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 ,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一百余位帝王在此定都。洛阳到底是多少朝古都,随着历史学者哪悉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深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最常用的称呼是:九朝古都
“九朝古都”是洛阳的特有称呼,这里的“九”并不是指只有九个朝代在这里建都,而是链衫泛指最多的意思。
“九朝古都”的美誉是由清朝的干隆皇帝御丰的。而在唐朝睿宗和武周时期,洛阳还有“神都”之称。
十三朝古都
洛阳,自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李唤乎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都城。
这是官方一直以来认定的说法。
十五朝古都
近现代学者,通过对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的研究后,认为洛阳应该是“十五朝古都”。十三朝的基础之上,再加上西汉和武周两个朝代。
西汉立国之初定都在洛阳,后迁往西安。武则天篡唐建立的周朝,也算是一个朝代。
“十五朝古都”是目前学界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㈦ 洛阳的历史
洛阳建都很早,大约有二干年的历史,当时中国建立政治中心都在洛阳,洛阳古迹佷多(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牡丹闻名于世。
㈧ 洛阳有多少年历史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太康时迁都洛阳,今偃师二里头一带为其国都斟鄩所在。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都西亳,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则为其故址。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殷,命召公、周公在洛阳新建王都。周公在涧水东、瀍水西营建成周城,并迁九鼎于此。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居王城;周敬王时,因避王子朝之乱,于公元前510年在王城东20余里的狄(翟)泉另建成周城,洛阳作为东周国都长达500余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洛阳为三川郡郡治。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次年,刘邦入洛,置河南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公元25 年,东汉建立,定都洛阳,历时近200年。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265年,西晋代魏.仍以洛阳为都。436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在洛阳置洛州;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605年隋炀帝营建洛阳,改称"东都";隋末,王世充于洛阳称帝,国号郑。618年,唐朝建立,以洛阳为陪都;657年,唐高宗移置洛阳,称东都。690年,武则天称帝,改东都为神都,其后中宗复立,改神都为东都。唐中叶,安禄山曾于洛阳称帝,建国号"燕"。907年,朱温废唐自立,都开封,后迁洛阳。923年,李存勖建后唐,以洛阳为"洛京"。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初都洛阳,后迁开封。960年,赵宋王朝建立,定都开封,以洛阳为西京,并置河南府。1217年,金升洛阳为中京,置金昌府。元时,洛阳为河南行省河南府治所。明时,在洛阳置河南府,是伊王和福王封国所在。清朝沿用明制,在洛阳置河南府,府治洛阳。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置河洛道,道尹公署设在洛阳,辖豫西19县。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1932年日军攻占上海,国民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阳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敌前哨,"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阳,洛阳又成为河南省会。1948年3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5年洛阳县并人洛阳市。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部分县改属洛阳市。
㈨ 洛阳是几个朝代的古都
洛阳是13朝古都。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洛阳名胜
1、龙门石窟
洛阳栾川城西3公里的君山北麓,有一座陡峭的孤并棚迹峰,貌似雄鸡昂首引颈高啼,山顶恰似鸡冠,景致秀和模美,山中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地下溶洞,深幽莫测。山以形名,洞以山名,故名籍贯山溶洞。鸡冠洞发现于清朝干隆年间。
㈩ 洛阳历史是什么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
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相关信息:
洛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
洛阳市位于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地势西高东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伏牛山自西南横贯南部,外方山为东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贯中部伸向东北,崤山位于西部。
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为伊、洛河分水岭;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内最高点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