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黔江冯家有多少年的历史

黔江冯家有多少年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3-04-03 23:26:40

⑴ 冯家镇的历史沿革

解放后属三区,1944年解放,1945年为第八区,1948年划属海滨县。
1950年海滨县撤销,复归属沾化县,划为第九区。1958年9月建李家公社,1963年建区划小公社时,复为李家区,1965年改为李家公社,1968年撤区并社时,将傅家、寨子、西堼、南集4个小公社合并为冯家公社。
1987年,面积161.9平方千米,人口18674人,辖14个自然村,1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李家村。
1997年底,面积173平方千米,人口21092人,其中非农业人早渣源口490人,辖李家、西山后、东山后、下瞿阝、李雅庄、梁戚久山、北赵、票家、北白家、曹家沟、三官庙、孙家庄子、温家、南赵14个行政村。
1984年改建为冯家乡。东连李家乡,东南毗邻永丰乡,西南与下洼镇相邻,西北隔秦口河与无棣县为界。 1987年辖29个自然村,30个行政村,有32417人。
1997年2月撤乡设镇。1997年底,面积92.7平方千米,总人口342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56人,辖 寄张、冯家、西堼一、西堼二、北堼、南堼、庄科、北刘家、巴家、赵家、大流、傅家、药王、北集、北商家、南集、庄子、小蔡、杨庄、范庄、大蔡、李学家、孙王、苏家、小寨、大寨、刘寨、王尔庄、刘王庄、柴家30个行政村。
2001年3月,撤销李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冯家镇。原李家乡位于沾化县中部,距县城西北15千米。东靠河贵乡,东南接齐瞿阝乡,南与永丰乡、富国镇为邻,陆态西邻冯家乡,西北与无棣县以秦口河为界。新沙公路过境。

⑵ 冯家村的历史沿革

冯姓在中国也是一个大姓, 在百歼键虚家姓中列第九位。根据第六氏燃次全国人口普查亮纳资料显示,冯姓人口排名第27位,约占汉族人口的0.64%。 波塘冯家建村大概有400年的历史,据宗谱考证,明朝末年(约公元1600年前后),江西鄱阳(一说都昌)冯氏兄弟到达此地,在这里繁衍。

⑶ 冯家镇的村庄历史

冯家明洪武年间,冯姓由观上冯家迁此以姓立村。明末,宫姓由徐家村迁入。清末,杜、李二姓由牟平县杜家、临沂县迁入。现800户。
北高格庄南宋祥兴元年,高仁合、高仁成由云南迁此建村高格庄。元至元三十年,丛、赵姓由文登县于疃、牟平县西北坝迁入。明洪武八年,丁、孙姓由南黄北?、牟平县夏玉迁入。清时,先后有周、曲、邢、冯、胡、滕、谭等姓迁入。雍正年间,因村南建南高格庄而更今名。现253户。
南高格庄清雍正年间,高姓由北高格庄析居立村南高格庄。干隆年间,曲、袁姓分别由牟平县潘格庄、青岛城阳迁入。嘉庆年间,王姓由福山县古岘王家迁入。现210户。
徐家村元代前,徐姓居此以姓立村,元末战乱被毁。明洪武二年,宫姓由文登县柳林庄迁此定居,袭原名。隆庆二年,王姓由文登县小寨迁入。清康熙二十八年,辛姓由南黄迁入。现720户。
合子明万历年间,于姓兄弟二人迁此定居,故称合子。清干隆年间,先后有张、郑、姜、韩姓迁入。现365户。
合子庄清光绪十六年,张、韩姓由合子迁此定居。后王姓由沙家来居。1953年更此名,现112户。
鲁家明万历年间,鲁姓由云南迁此建村。清干隆年间,孙姓由砦里迁入。道光年间,姜姓由花家疃迁入。现210户。
吴格庄金时,吴姓居此以姓立村,金末遭剿。明宣德二年,宫姓由徐家村迁此定居,袭原名。现161户。
上口清康熙年间,孙姓由文登县坦端口迁此建村,因位居附近诸村上水头的山口处,故名。现348户。
盘石明成化年间,姜姓由峒岭迁此建村,因村东有一巨石,故名。万历年间,李、王姓由牟平县解甲庄、荣成县赤山迁入。清干隆年间,夏姓由夏村迁村东南看庵,取名夏家庵,1945年并入盘石村。现454户。
张家寨明万历年间,张姓由莱阳县张家灌迁此立村,因此地曾屯兵设寨,故取名寨里村。1942年更名北寨,1980年又更今名。现361户。
中寨清干隆年间,姜姓从花家疃迁此立村,因古有兵寨,故取名姜家寨。道光年间,王姓由牟平县迁入。1942年更名中寨。现313户。
林家寨明弘治年间, 林姓由文登县林村迁此立村, 因村北有河,取名河南庄。1942年更名南寨,1980年又更今名。现118户。
消水河明万历年间,勇姓由南勇家迁此定居。因村东河床较高,汛期河水消的很快,故名。清顺治年间,宋、谭姓由史家疃、牟平县谭家泊迁入。现167户。
马山沟清干隆年间,孔、姜二姓由孔家、北河崖迁此定居,因位于马山沟夼,故名。后有于、孙姓先后从文登县窑南泊和孙家迁入。现80户。
唐家店子明万历二十三年,唐姓由福山县陌唐迁此立村,因当时村头开设小旅店,故笑颂银名。清干隆年间,刘、冯姓由午极、冯家迁入。现275户。
花家疃明万历二十四年,刁姓由文登县长山刁家迁此定居,此前曾有花姓居此建村,故袭原名。清初,姜姓由南刘伶庄迁入。现405户。
北吉子园明洪武年间,孙姓由文登县坦端口迁此立村,因此地有古庙“棘子院”而得名,后演变为吉子园。清初,王姓由牟平县官庄迁入。1956年更今名。现62户。
南吉子园明洪武年间,孙姓由文登县坦端口迁棘子院南定居立村,取名南棘子院,后演作今名。清初,姜、高姓由峒岭、西吉子园迁入。现119户。
西吉子园清初,高姓由下初西庄迁棘子院西定居立村,取名西棘子院,后演作今名。现140户。
东吉子园明万历年间,曹、孙姓由河南村、文登县坦端口迁棘子院东立村,取名东棘子院,后演作今名。清干隆二十六年,滕姓由地口迁入。现162户。
砦里明万历年间,孙姓由文登县坦端口迁此定居,因此处周围多山,古时曾设兵寨,故名。清初,刘、彭姓由文登县鸭湾崖、荣成县楼下迁入。道光年间,董、李、张姓由日照县迁砦里村南定居, 以三姓团结义气,取名三义村,1952年并入砦里。现400户。
马山前明洪武十五年,姜姓由峒岭迁马山之前定居立村,故名。现樱伏125户。
庄子夼清康熙年间,战姓由文登县二王家迁圣水宫前山夼为道观看庄子,故名。清末,潘、王姓由泥沟村迁入。现71户。
孔家明嘉靖年间,孔姓由牟平县五里头迁此以姓立村。现247户。
王家庵清康熙三十年,王姓由文登县程格庄迁此看庵并定居立村。后冯姓由观上冯家迁入。现68户。
观上冯家元末,冯姓由云南迁玉虚观附近而居,故名。现172户。
赵家庵清咸丰年间,赵姓由湾头迁此看庵,后定居立村。现48户。
万家明碰宴弘治九年,万姓由河北省迁此立村。清干隆年间,冯、孙姓由观上冯家、黄县迁入。清末,孔、王姓由孔家、葛口迁入。后有李姓从沽水头迁入。现440户。
高家台明崇祯年间,高姓由湾头迁此定居,初名高村,后因村旁有土台,更名高家台。清道光年间, 于姓由文登县于家口迁村西建村小于家,建国后并入该村。现172户。
卧龙清干隆年间,陈姓由所陈家迁大、小蛇夼前定居立村,以吉祥之意取名卧龙。后有孙、王、刘姓由文登县庙东和二王家、南斜山迁入。现327户。
东官庄北宋熙宁年间,官姓居此建村官庄。金大定年间,史姓从莱阳县史家圈迁史家疃,元末迁此定居,袭原名。清干隆年间,孙、姜姓由崖子、峒岭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505户。
瑞木山元至正二十年,姜姓从峒岭迁此立村,取名水漫山。明洪武三年曹姓由云南省昭通迁此,将南方水杉带来此地栽植,更村名水木山。清道光二十二年更今名。清末,孔、史二姓由孔家、东官庄迁入。现516户。
马家泊子明弘治年间,马姓从海阳所迁此平泊地定居立村,故名。万历年间,曹姓由瑞木山迁入。清康熙年间,张、刘姓由张家寨和黄格庄迁入。清末,方、姜姓由小云南、文登县姜家庄迁入。现507户。
东马家庄清顺治年间,马氏兄弟良习、良助从马家泊子迁此立村马家庄。雍正年间, 曲姓由文登县北黄迁入。干隆年间,高姓由高家台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410户。
沽水头明中期,曾有张姓居此,因村西有古泉而取名沽水头。清初,于、牟、邢姓分别由莱阳县河前庄、 栖霞县铁口、 文登县岛集迁此。清末,李、冯姓迁入。现187户。
北刘伶庄清康熙八年,宋姓由史家疃迁此,谭姓由文登县谭家口迁此。此地原为地主刘伶的田庄,故名。后因村南又建一南刘伶庄而更今名。现224户。
南刘伶庄清康熙十一年, 姜姓兄弟四人从东峒岭迁刘伶庄村南定居, 故名。现104户。
北河崖明万历年间,姜姓从峒岭迁老清河西岸定居,取名河崖,后因与黄垒河南岸的河崖村重名而更今名。现130户。
北汉村清干隆年间,姜姓从山北头迁汉村北立村,故名。民国年间,林姓由文登县泽头迁入。现250户。
南汉村明嘉靖年间,曹盛琳从河南村迁此立村曹家疃。隆庆年间,姜应举从峒岭迁入,后因姜姓人盛,取姜房字(汉臣)为村名,因位于冯家村南,取名南汉臣,后演作今名。现432户。
北泥沟清康熙末年,李姓由小北庄(今名上册)、王姓由文登县孔格庄、于姓由司马庄迁此立村。因位于黄泥沟旁,故名泥沟。清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现228户。
南泥沟清康熙年间,刘姓从云南迁此,后有曹姓从瑞木山迁入,取名南曹家。清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现180户。
东泥沟清干隆年间,于姓由文登县大水泊迁此立村于家疃。后邢、王、李姓迁入。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现120户。
王疃明嘉靖年间,王姓因避水灾由石疃王家(今汤后疃村北)迁此立村。初名小疃,民国二十七年更今名。现180户。
吕格庄明万历年间,耿姓由西耿家迁此立村。此处原是北汉村吕姓大户的种地庄子,故名。清初,姜、曲、孙姓分别由峒岭、牟平县小埝、孙家端口迁入。现450户。
葛口明崇祯年间,马姓从海阳所迁此立村。因位于山口,且葛子丛生,故名。清初,姜、王姓由峒岭、文登县文登营迁入。现139户。
山北头元代,姜姓由万户迁山阴坡立村,故名。清嘉庆年间,李、孙姓由北泥沟、万家迁入,姜姓由峒岭迁入。现363户。
石城明嘉靖三十七年,姜姓由峒岭迁石坝前定居立村,故名。现362户。
汤上唐时,孙姓土着老民散居温泉汤一带,称汤上。元时,居温泉汤之西孙姓称小汤。明嘉靖年间,刘姓从黄格庄迁入。1952年复原名。现215户。
汤后疃唐时,孙姓土着老民居此,称汤上。元时,居温泉汤之后孙姓村落称汤泉。1952年更今名。现150户。
汤东疃唐时, 孙姓土着老民居此, 称汤上。元时,居温泉汤之东孙姓称大汤。1952年更今名。现210户。
汤南场清末,孙姓由大汤析居立村,1942年定此名。现85户。

阅读全文

与黔江冯家有多少年的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