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理 】蒙古征服历史
最近在听成吉思汗的历史
早期的蒙古草原属于蛮荒带,弱肉宴陵运强食,嗜血成性,互相之间手足相残,能活下来都是狼心十足的,当然铁木真如此,祖父因为劫掠丝绸之路的过往商队被金国人逮到之后被钉死在木驴上,到底是啥玩意不知道,铁木真的母亲就是其父从塔塔儿人手里抢亲所得,后来也被塔塔儿人给贪酒被毒死啦,铁木真的堂兄欺凌他孤儿寡母预置其于死地,后来逃脱得以活。
成吉思汗在收拾并统一啦蒙古草原各个部落的示意图
契丹=辽 被金国所灭
统一各部之后,消灭啦西面的乃蛮部之后就是对付弱小的西夏,积累攻城作战经验,后者投降,组成联军攻打金国,导致金国不堪其扰让出金中都北京,之后排出木华黎专门对付金国作战,然后从蒙古聚合二十万部众开始对付花拉子模国。目的是打通通往大秦(罗马)的丝绸之路,毕竟这条路是蒙古国的生命线,靠着收取过路费获利颇丰,为啦垄断这条商路,为对金国作战续命(金国作战相持于黄河南北无法攻取开封),而此时花拉子模疆域宽广,涉及中亚五国、两河流域(伊朗、伊拉克)、叙利亚。
主要的战争就是 两河之战。一战定干坤。
红线的是流出咸海的两条河、左边的是阿姆河、右面的是锡尔河,主要战争就是围绕着锡尔河两岸展开的额,上图是网络找到的额,但是跟我听到不一样描述的路线,我就以我手绘的为主吧
首先是准备度过锡尔河,但是因为暖冬,没结冰,无法渡河实现奇袭的作用,但是后路被截断,无法从阿尔泰山回去,只好分兵,一路以大儿子兀赤沿着锡尔河南下做诱饵,已领对岸的撒马尔罕的主力南下,为啦壮声势,沿路屠城杀光看到的每一个活人,防火劫掠,的确起到效果,二子、三子察合台、窝阔台呆在妻儿肯特围城等待时机、铁木真带着喜爱的四子拖雷从上游绕过锡尔河从土库曼那八泽渡河攻取啦布哈拉,阻断旧都 乌尔根奇 和新都城 撒马尔罕的联络,这时候哈喇子莫的主力才回过味回援,这时候三个方面开始发力,兀赤从后面掩杀,察合台立刻发力攻取啦齐尔肯特之后渡河,三路回合与撒马尔罕城下,为啦起到恫吓作用,把三万投降的士兵头颅累塔,三天后攻取啦萨玛尔罕,之后再花拉子模国少啥劫掠,青壮年杀死(工匠除外),女的和孩子作为奴隶以及劫掠来金银珠宝拉回草原。从此中亚进入无人区。
铁木真大肆封赏,将阿姆河以西的统统划归大儿子的疆域(就是 后来的金帐汗国 ),以西的属于二儿子察合台的疆域,三儿子窝阔台占据现在的新疆,老四拖雷的疆域未来准备吧攻取的丰硕的金国和宋国给他,后来是拖雷的儿子忽必烈最终实现灭宋的目的。
之后,因为西征的间隙,西夏开始叛乱,因为不堪忍受蒙古的欺压,所以反抗尤为激烈,蒙古大军也是死伤无数,成吉思汗也是在这次南征中中箭(毒箭汪游)几周后死去的,后来西夏投降也被大肆的杀戮被报复。
(金正大四年,1227年8月25日),铁木真在六盘山下 清水县 (今属甘肃)病逝,时年六十六岁, 被葬于肯特山 起辇谷 。其子 窝阔台 和拖雷遵守其遗策,于宋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的 蔡州之战 中灭亡金朝。 汗位被三儿子窝阔台继承。他继位之后毒死啦成吉思汗的四儿子 拖雷(1232年)。
成吉思汗留给窝阔台的是一个处于剧烈上升期的庞大帝国,窝阔台即位前两年,蒙古与宋、辽、金等地区强权龃龉几晌梁百年,如蜜獾一般顽强的西夏政权终于败亡于蒙古大军。成吉思汗“恶其狡诈多变”,所以,留下遗命要将西夏夷国灭族,一代“小强”灰飞烟灭。
窝阔台在灭金之后直接或间接掌握了约1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约1亿的人口,这其中包括了中原、突厥、波斯、阿拉伯等多种文明类型,这些文明之内又有成百上千种族群和部落。
成吉思汗时代的军事活动恪守蒙古旧俗“凡敌人拒命,矢石一发,则杀无赦”,频频屠城。
1336年7月,窝阔台将平阳府、太原府、河间府、大名府等地分赐诸王臣下,准其在封地内“设达鲁花赤,朝廷置宫吏收其租颁之,非奉诏不得征兵赋”。这实际上是以国家权力确认了分封贵族半独立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蒙古贵族在其领地中施行的是封建农奴制和奴隶制混合的经济制度。
异密即埃米尔,是伊斯兰世界的一种小贵族,这里其实指的是善于经商和理财的穆斯林。但成吉思汗依然非常重视这些穆斯林的商业能力,倚重他们为蒙古贵族提供渴求的商品,同时利用他们帮助蒙古贵族管理新征服地区的经济。在成吉思汗时代,这些穆斯林商人仅管辖中亚和西域地区的经济。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窝阔台死后,经过孛儿只斤· 贵由 的短命统治, 蒙古帝国的汗位世系从窝阔台一系转入托雷系 。窝阔台的孙子 海都 因不满汗位被夺,联合察合台汗国反叛,与忽必烈治下的元朝在西域、中亚和蒙古高原展开连番大战。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的一系列战争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蒙古帝国向西汲取文明的通路。在此期间,忽必烈在中原完成了一系列全面转向汉化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伊利汗国(Ilkhanate,1256年—1335年)又译伊儿汗国 成吉思汗 第四子 拖雷 之子 旭烈兀 在西亚所建立的政权, 蒙古帝国 的 四大汗国 之一
下面看看铁木真的组织结构图
下图中蒙元实际被忽必烈控制并且包括 窝阔台后裔的领地
当海都崛起时候,已经可以对金帐汗结盟,对察合台用兵,裹挟其他部众对蒙元用兵啦,而南宋已经在1279年投降啦。
【 个人总结 】窝阔台的儿子贵由死后,在宗族的各种利益交织下,位置被拖雷的大儿子 蒙哥夺得,之后对政敌进行的清算,尤其是窝阔台家族的利益遭到肢解,由此埋下啦祸根,这时候蒙元王朝一生的敌人,窝阔台家族的后起之秀,草原之狼海都还在 蛰伏,寻找着复出的机会,1259年蒙哥死于对南宋用兵的钓鱼台之战,随他亲征的忽必烈与末子阿里不哥(守卫哈拉和林)陷入征战,相互在1260年先后称位,1264年打败啦阿里不哥,也就在1260年开始,偏安一隅的 海都 开始纠结各部,越聚越多,成为忽必烈一生的敌人,打不死的小强。他 海都 纵横捭阖,时而吞噬察合台汗的后裔,时而联合拔都的金帐汗国的后裔用兵以及部众持续不断的袭扰蒙元的疆域,意图做 草原的大汗,一统草原帝国,硬生生的在1294年把忽必烈耗死啦,也把其继承者们,后辈们打的连连后退,几乎行将实现伟大复兴之时,遇到后辈劲敌 海山 在1301年的合剌合塔山之战(帖坚志山之战)打成平手不得不退兵,功亏一篑,回程途中病死。一代枭雄陨落。可惜啊。合剌合塔山之战54年后,元朝面对红巾军起义时那种软弱无力的反应,正是这种衰退导致的最终后果。
之后 海都的托孤大臣 笃桂 (海都扶持的察合台汗傀儡)处于报复,篡改窝阔台的汗位导致 窝阔台汗国的衰败最终成为 察合台的附庸直到灭亡。
【 前言 】 为何要说到帖木儿,因为中亚几个斯坦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这几个从独联体分离出来的国家没有国家的概念存在,从精神层面还不具备现代国家的概念,于是乎为啦追求祖上的荣耀,往往把帖木儿八竿子够不上的还算的上古代赫赫威名的人物往自己身上揽,所以到中亚,这个帖木儿再怎么不堪也是绕不开的人物,所以,要对他有所了解啊。 因为他是铁木真征服花拉子模之后留在这的后裔,他们是黄金家族在中亚逐渐陌落之后唯一一次回光返照的时刻,但是,随着一代枭雄 帖木儿的毙命 一场即将开演的历史大戏(东亚的两个重量级人物的决斗 帖木儿vs 朱棣)也戛然而止,令人惋惜。
性格阴鸷的暴君帖木儿
帖木儿帝国的缔造者,即威震中亚的“跛子”帖木儿。他于1336年4月8日出生在撒马尔罕【 乌兹别克斯坦 】以南的渴石(今沙赫里萨布兹),他的父亲塔剌海是蒙古巴鲁剌思部的首领,这个部落作为征服者在成吉思汗征服花剌子模时就进入了中亚,和被征服者(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混居在一起。到帖木儿这一代时,其突厥化程度已经很深,帖木儿本人就是一个喜爱波斯文化、说察合台语、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化蒙古人。他是个投机者……,
帖木儿在军事上的才能可能不及成吉思汗,但他在政治上的狡猾远胜他的这位“祖先”。
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这条路线相当迂回,几乎从南向北纵穿了西域,全程近万里,途中还有无数充满死亡危险的戈壁沙漠,
帖木儿在西方最强大的对手奥斯曼帝国苏丹“雷霆”巴耶塞特一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对欧洲的战争,立志夺取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无暇顾及与帖木儿的纠纷。
在这种“杀人诛心”的战法下,中亚桀骜的突厥人和蒙古人,以及西亚文明程度较高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全都对帖木儿俯首称臣,正如他们的祖先对成吉思汗那样。
明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傅安一行人被帖木儿挟持到帖木儿帝国公费旅行,让明代的中国人第一次到达了从不曾涉足的内亚深处,游览了大不里士、伊斯法罕等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亲眼见识了突厥、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多种多样的文明类型。为了让明朝使臣深刻地领略自己的伟大,帖木儿把这次公费旅行安排得相当细致。傅安一行人在帖木儿帝国的辽阔国土上整整转悠了六年才返回撒马尔罕。这次奇特的旅行让傅安等明朝使臣成了一系列影响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也成了冥冥之中扇动翅膀引起巨大风暴的那只蝴蝶。
1396年9月25日在多瑙河边的尼科波利斯和奥斯曼帝国的苏丹“雷霆”巴耶塞特一世率领的土耳其军队进行决战。战争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十字军被奥斯曼军队歼灭大半,巴耶塞特一世只留下一些显赫的骑士和贵族作为换取赎金的人质,其余的俘虏全部被大卸八块。在收拾完欧洲人之后,这位绰号“雷霆”的君主立刻掉头东返,因为帖木儿在西亚和近东的一系列扩张活动已经严重威胁了奥斯曼帝国的安全。
1400年,帖木儿入侵了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国统治下的黎凡特(今叙利亚、伊拉克一带)。马穆鲁克的军队曾在一百多年前击败过蒙古军队,这次却没敌过更加诡诈的帖木儿。帖木儿攻下重镇阿勒颇后又连克哈马、霍姆斯,最后在大马士革城下彻底击溃马穆鲁克苏丹,苏丹仓皇逃回开罗,把这座千年之城拱手让给了这位暴君。
在大马士革,帖木儿故技重演,在与伊斯兰史学家伊本哈尔顿亲切交谈后,屠杀了全部城堡守军,把无数居民赶入倭马亚大清真寺(今叙利亚大马士革大清真寺)后放火焚烧。
帖木儿的征服事业也几乎达到了顶峰。他摧毁了8个王朝和27个国家,累计征服了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领并统治了其中差不多一半的土地,劫掠并毁灭了另一半。傅安一行人此时已经领略了帖木儿的实力和残暴,并意外地成为他赫赫武功的见证者,但他们“始终不屈节”。帖木儿既没有杀他们,也没有让他们返回,而是“竟留不遣”,这就是扣留明朝使臣的背景情况。
1402年7月20日帖木儿与霸业赛特一式的决战在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郊外打响。帖木儿的狡诈再次展现得淋漓尽致,奥斯曼军队周围的所有补给均被洗劫一空,而且每一个水源地都遭到了投毒,焦躁的苏丹急切地寻找帖木儿的军队决战,最后一头撞入了帖木儿的圈套,让十字军全军覆没的苏丹“雷霆”巴耶塞特一世【 此人对于后世影响深远,貌似有副油画展示这个场景,战败后被囚禁 】就这样被帖木儿打得全军覆没,苏丹本人和他的两个儿子都被俘虏。帖木儿乘势攻陷奥斯曼帝国首都布尔萨,劫掠之后弃城而去,因为他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东方。
奥斯曼帝国崛起过程中的惨败和拜占庭帝国的回光返照(安卡拉战役挽救了君士坦丁堡,并使拜占庭帝国又坚持了半个世纪,直到1453年才灭亡) 也就是帖木儿的胜利延缓啦 东正教拜占庭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干翻的时间表。
1404年11月27日,帖木儿带着元昭宗的孙子孛儿只斤·本雅失里,率领二十万大军,对外声称八十万,假道别失八里(东察合台的残部所在地,在今新疆)进攻明朝。他带着这位蒙古帝国的后裔,无非想在东征之路上拉拢北元的残余势力,然而,他的老谋深算毕竟抵不过死神。1405年2月18日,这位号称“成吉思汗第二”的一代雄主病逝于讹答剌,他的东征大军就地瓦解,各自返回了自己的驻地。
【 历史的车轮随着帖木儿的死亡戛然而止,否则东西方在各自最鼎盛的时候势必哟要又一次激烈的碰撞,历史又将是这样……啊?要知道当时帖木儿挑战的可是赫赫威名的朱棣啊。如果帖木儿胜利又将是 蒙古国的回光返照啊亦或者 借尸还魂? 】
1、《兵者不祥:一部以武器为主题的战争史》(高晓松作序、河森堡推荐!180万粉丝博主“幻想狂刘先生”力作!)刘鹤
2、 《窝阔台家与拖雷家的恩怨情仇—窝阔台汗国史(上)》
3、 《两个蠢女人与一个枭雄——窝阔台汗国史(中)》
4、 《并世双雄及其落幕——窝阔台汗国史(下)》
5、 《草原之王海都与元蒙的恩怨》 海都的传记 一代枭雄
2. 英国有什么三大征服对这个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次是指罗马在公元1世纪对不列颠岛南部大部分地区的征服行动。
一世纪后期,罗马确立了在不列颠岛的统治,把现今的英格兰地区划为所谓的不列颠行省,罗马人把拉丁文字带到了欧洲西北部的不列颠岛,当然还有公路体系,固定的功能齐全的城市,比如说建立了伦敦和巴斯等。当然,最重要的是,罗马人为了抵抗退守西北部边缘区域(现今的威尔士和苏格兰一带)顽抗到底的一部分凯尔特人,建立了大规模城墙。这为后来中世纪英格兰和不列颠岛上土生民族国家的疆土划分,提供了一定的标志物。
第二次是指5世纪-6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对不列颠岛的征服。
当时,和当时其他在欧洲四处征服的日耳曼部族集团那样,原本居住在现今德国西北部,丹麦南部和荷兰东北部一带的日耳曼人,大规模地西渡北海侵入不列颠岛,这次大征服对于不列颠岛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大的一次。这些盎格鲁和撒克逊部族的日耳曼人,把本来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凯尔特人屠杀和驱逐,剩下一部分则同化入这些日耳曼入侵者当中,逐步地,凯尔特人迁移到原本的罗马统治区域以外的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定居,形成后来这3个主要的民族地区,并在以后几百年率先进入了基督化进程。而盎格鲁-撒克逊人则逐步进入着名的七国时代,并在战争和同盟交替过程中逐步融合,他们说的日耳曼语,在不列颠岛内部代替了原来凯尔特人说的盖尔语的主流地位,也逐步形成了后来通行于世界的英语。
第三次则是1066年的诺曼征服。
由属丹麦海盗后裔的法国诺曼地区贵族首领----“征服者威廉”发动,诺曼征服加速英国封建化的进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没收反抗的盎格鲁萨克逊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1086年,征服者威廉令这些封建主一律向他行臣服礼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国封建主都须以对国王效忠为首要义务的原则,封建庄园经济也随之确立,广大农民则沦为农奴。诺曼征服为英格兰带了了强大的王权,原本日耳曼特色的“贵族民主制”在英国永远成为了历史。
3. 到底怎么才能考好历史
历史学科的生命在于真实。用史实来说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史实的全面掌握是高考复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我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历史知识包括: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人物:
对于杰出历史人物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要知道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属于哪一历史时代。
第二,要掌握他们的主要活动和成就。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成就在教科书中往往是分散的,高考可以选择特定角度;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连贯的阐述。如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历史活动贯穿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可以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
事件或事态:
所谓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而所谓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对于历史事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时间或背景。对于大部分历史事件并不需要记住其发生的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但须知道它们发生的历史时期,或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时。不过对少数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事件),须掌握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
第二,简单经过或内容。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其主要内容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
第三,结果或影响。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虽然没能上达,但却标志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群体和组织、机构: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对于历史领域的这种群体和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存在或创立的时间、背景。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设立于西汉时期。
第二,性质或功能、职能。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是西汉政府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并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对于历史上的各种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应从以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产生的时间或背景。如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是作为九品中正制的替代物创立于隋。
第二,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其考试在明清时期采用八股文。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如对科举制应知道它打破了选任官员的门第限制,但八股取士使得士人脱离实际。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看似僵化的规则,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凝聚而成的。或者说,在它们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政治军事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往往存在着沿革变化过程,存在着文字规定与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差异。
征服历史的五个步骤
1
历史学习的难点及对策
1.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2.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3.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
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2
学好历史的方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实,历史本身是很有意思的学科,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2.要学会使用课本
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着重掌握重点内容,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3.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同学们在上课时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4.关注历史年代
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
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
5.整理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6.温故知新、勤于思考
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很有必要,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3
三步征服历史
第一步识记:解决历史问题的基础
1.梳理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整理历史大事年表。
2.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重点记忆:
(1)史实(事件内容):包括事件的名称、发生地点、主要人物、作品名称等(选择、填空),要求能用间简洁的语言对事件进行描述(简答、论述)。
(2)史论(事件分析):
①事件产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阶级斗争、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等深层次成因;
直接原因:某一表面具体事件或称为导火索。
②事件转折点:大事件中关键性的小事件,及其意义。
③事件的结果:把握事件结果的性质,关键动词和对象。
(3)史观(客观评论):
①事件的历史背景:对某事件发生之前的历史环境进行分析,一般可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文化背景、国际关系背景等角度出发,分列要点进行记忆和阐述。
②事件的历史意义/历史影响:结合重要历史事件结果之后的客观评价,进行分层次的记忆和默写,从而对某事件做出终极评价。
③事件的启示/谈谈你的感想:从众多材料中归纳出共同特点,得出具有概括性、一般性、现实性的规律,言简意赅,角度多样,答案不唯一。
第二步理解:解决历史问题的模式
1.比较分析能力:包括历史纵向(时间)比较和历史横向(空间)比较,训练历史现象的归纳和演绎能力。
2.材料提炼能力:建立在严谨的审题习惯之上,要求快速确定材料信息中的关键词,并进行概括和转化。
3.组织答案能力:确定论述中的关键动词、对象(名词)、性质(修饰词),用通顺、规范的历史语言,对归纳、理解、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进行书写,力求层次清晰,逻辑严谨(标点符号、另起一行等技巧)。
第三步应用:驾驭历史问题的能力
主要针对开放性主观试题、新形式题型,往往要求结合实际经验,做出感想。
写作前必备步骤:
1.审清题意,选好论述角度;
2.根据固有知识(记忆)和即时信息(材料),列出论述关键词,分好语意群。
3.用历史行为动词、性质修饰词和对象名词组织出语句。
4.概括和归纳,点明历史规律,得出一般性结论。
4
历史解题套路: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
1.问原因类客观题
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
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
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2.问背景类客观题
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
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3.问意义类客观题
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4.问影响类客观题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
5.问评价类客观题
评价人和事的方法: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
既要看到进步,更要看到局限。
5
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好多同学觉得历史知识很难记,今天师姐给大家总结了六种记忆方法:
1.顺序记忆法
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这种记忆法最为普遍。
(1)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马恩河战役。
1915年,意大利参战。
1916年,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革命。
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2)例如如记忆“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 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 进行整体把握,综合记忆。
2.归纳记忆法
(1)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纳
例如:近代前期西方列强连续发动的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5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4次重大远航等。
(2)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
例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被害、“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
3.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来记忆。
例如: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法国、美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
而三国的革命,又都有导火线、爆发标志、主要领导人、文件的颁布等。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则是通过完成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4.比较记忆法
将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加深印象。
例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
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5.图表记忆法
一些历史知识可以通过画图表的方式进行记忆,效果较好。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变法时, 可把所有改革变法方面的历史知识, 按照先后朝代及年代的历史发展顺序,列成表格形式进行集中归类。
此表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朝代、时间、人物、改革或变法内容、影响及意义等。
6.联想记忆法
就是由眼前的人、事、物,想到已知的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
例如: 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中的《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知识结构可以这样联想:俄国废除农奴制:俄国盛行农奴制,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农奴暴动频繁,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锭赎买。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为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7.顺口溜记忆法
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 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既朗朗上口, 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既好背诵又容易掌握, 自然会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把一些繁杂的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很容易记忆。
最后师姐觉得不管是方法还是技巧,这些都是建立在你需要认认真真的学习,不是试图走捷径,要踏实地一步步来,才能更有效的得到提高。
学习历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可以从中探究未来的世界。
4. 帝国征服者打架带什么装备
长枪。《帝国时代》是一个根据历史而制作的即时戚圆战略游戏。帝国征服者打架最好带攻击距离远的长枪,比敌人的短刀更有优高桐塌势。游戏由全效工作室开发,轮升微软于1997年发行到Windows和Macintosh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