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在五十字以内了解中国历史

如何在五十字以内了解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23-04-18 09:07:28

⑴ 有哪些方法能够多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文化

可以通过历史书籍去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有很多书籍会对中国历史有真实的记载,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是最简单直接的了解中国历史的方法。如果自己对文字免疫不感兴趣读不进去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通过历史综艺节目去间接的了解历史,这种方法会更让人觉得趣味十足,虽然学习历史知识的进度会减慢但是兴趣却不会减当然也不会影响自己学习中国历史。

⑵ 怎样可以了解中国历史

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
可以先给你大概叙述一个。
夏商周:有出土文物没铅尺态有文字记述,但在夏时,汉字(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已经被创造出来了,学名“甲骨文”。
先秦(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乱世出豪杰,中国人文思想大碰撞的时代、“百家争鸣”。
秦: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确立了中国的基本框架。
汉:强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困态翻译成白话就是“你敢惹老子,不管你跑到哪老子都要把你宰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乱世,文人墨客眼里的“壮怀激烈”,老百姓眼里的“人间炼狱”,征战连年,人口基数直线下降。
隋:第三个大一统王朝,无奈短命。杨坚杨广父子俩穷其一生都在和传统的门阀势力做斗争,可惜槐源都失败了。开科举,提供底层老百姓上升的通道。

唐:继承隋,说盛唐。开阔宏博多彩。日本第一次侵华即被唐剿灭,三万日本武士被唐军斩杀于百江口。随后日本开始大化改新,全面仿效唐朝。
五代十国:又一乱世。
宋: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可惜军事力量薄弱,强敌环伺,但依然坚挺了四百多年。蒙古入侵,小皇帝投海自尽,第一个“死社稷”的皇帝。
元:异族入主中原,中国人第一次被划分为下等民族。短命的大一统王朝。
明: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争议颇多。科举制成熟,通过科举走入仕途的人们开始结党,后期党争不断。最后亡于天灾(小冰川时期)人祸(李自成造反,清兵进犯两线作战)。第二个“死社稷”的皇帝。
清:由满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先期施行恐怖统治,大杀汉人。后期确立“满汉一家”,但后继无力,国力衰退严重。被世界各国摁在地上一顿暴打。
北洋时期:过渡阶段。
民国:不知所谓的浪了三十年,最后浪死了(国民党结构混乱,宗系林立,始终没有一个能够被贯彻执行的,和能够被大家一直认同的奋斗目标,大佬各怀鬼胎各忙各的,党员混吃等死毫无党性。最后被共来了个惊天大逆转,然后败退台湾)。
新中国(前三十年):我发起疯来连自己都打。
新中国(后三十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⑶ 怎样了解中国历史

《上下五千年》比较浅显,只能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入门书籍。

中学和大学的教科书也是学习历史很好的教材 ,而中国史纲》和《中国通史》一类的书籍太偏重学术研究,省略了太多重要的历史细节。

可以比较具体了解中国历史的书:《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全12册》

【方法】

1、学习历史,最基本的,你要学会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所谓纵向比较,就是习惯于将某个国家和某亮早个地区的历史事件从古到今进行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就是习惯于将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与同时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在比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寻找共同点,这样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2、要善于归纳总结。

要将一类事件从古到今,或一个时代某些方面的成就等等归纳起来,用专门的笔记记录下来,记忆时按照归纳的方面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记忆的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记忆的质量,甚至可以帮助你分析解决问题。

3、要用心领会老师的解题思路以及身边同学的解题方法,仔细揣摩,善于模仿,只要有了清楚的历史事件在心中,做起题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

4、争取多看些原始史料。

例如数键数,你要学好中国古代史,像《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古代史学名着都没有接触,只是读后人写的历史书,实在太不够了。

当然,你不想把历史当作自己的专业,读多读少要根据你的时间和精力,但有可能读多点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相信那些不负责任的胡诌。

5、把读历史与观察世界和国内的时事政治结合起来,能从历史找根源的就去找,这样学习就更有实际用处了。

PS:学习中国历史,急功近利恐怕不是学习历史的好态度。

我想,身为一个中国人,每一段中国历史都值得学习,中国历史有辉煌, 也有耻辱 ,我们的祖先曾经辉煌过,我们更应辉煌 ,我们的祖先有过耻辱 ,我们不能让耻薯首辱重现。

⑷ 怎么了解历史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3、学会阅读:尤其是阅读教材,在阅读教材方面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取得课堂上的主动权。在课堂上,要知道老师,讲的层次性,针对性的问题。是启发大家,什么内容需要详细的读,反复的思考。在做历史笔记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圈点批注,给历史名词概念人物,所做的补充,要做一个大概的了解,重点知识部分要重点记录。

⑸ 如何简要的描述中国历史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 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2、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吴亡于西施;秦以吕易嬴,赵姬之功;晋牛继马后,光姬之力;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

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

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由治而乱;明之吴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凯,卖友求荣,反复无常。

4、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后宫;中忧官场腐败,官逼必然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虎视耽耽

历朝历代之灭亡,无不由此三者起。

5、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即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

胜即是刘邦,败即是项羽;胜即是李世民,败即是窦建德;胜即是朱元璋,败即是张士诚;胜是一国之君,败是流贼草寇。

6、矫枉总是过正,其实过犹不及

秦尚法,汉即尚儒;唐重武轻文,宋即重文轻武;唐宋尚诗词,明清即尚八股。

7、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

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8、地域环境左右命运

中国自古东临太平洋,北接荒芜人烟的西伯利亚,西北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为喜马拉雅山,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生存,养成了国人含蓄内敛、保守中庸、消极忍耐的农耕性格。故历朝政府皆重农抑商,重伦理文采,轻科技实用;如夏政权在陕西、商政权在河南;西周政权在陕西、东周政权在河南;秦、西汉政权在陕西、东汉政权在河南;隋、唐政权在陕西、北宋政权在河南。五千年文明,有四千年历史皆在农耕最发达的中原地区上演,由此可见,中国一直都是以农耕为主的黄色文明。直到异族蒙古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明清政权才随之坐落于此,中国的农耕地位才逐渐为之动摇。

当政权东西对峙时,西强而东弱;南北对峙时,北强而南弱。原因也正是在于西和北更接近于游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融,自然比东南单纯的农耕文化多了一些强悍。然而,每一次异族依靠武力的入侵,又都会被汉文化迅速的同化。

9、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

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10、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

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

⑹ 个人如何系统地了解中国历史

首先,要清楚中国历史的大致发展阶段,一般我们最简单地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古代部分,可分为史前时期(即通过考古得到信息的时期)、先秦时期(秦大一统王朝之前的夏商周时期)、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王朝更迭)时期。

先秦时期的历史推荐吕思勉先生的《先秦史》,秦汉史可读钱穆的《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历史比较乱,如果有文言功底可以看《晋书》、《资治通鉴》等,通俗一些的可读《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时期可读岑仲勉的《隋唐史》,宋代历史研究成果颇多,粗略了解的话可以读一读《剑桥中国史》中的宋史卷。

元代可读《新元史》,明代历史想读有趣的就看《明朝那些事儿》,清史看《清史稿》就好。近代史推荐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⑺ 如何学习了解中国历史

1、首先,掌握一些系统的历史知识、史学理论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凭兴趣,“跟着感觉走”,读了再多的书,看了再多《百家讲坛》中的历史讲座,你都未必真的理解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
那么,怎样掌握基本的系统历史知识和史学理论?你可以根据你已有的基础,选择比较权威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着作下点功夫来啃。为什么要先读权威的通史着作,因为它的作者治学严谨,写的书史料翔实,论述、论证比较科学,会启迪你如何正确地观察、分析问题,这就让你初步学习到基本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加上它们是通史,这就使你的历史知识不会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有规律的东西。有些新潮的年轻人会说,那些“公认的、权威的”历史着作保守,观点不新。是有这种情况,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才是最值得学的,至于观点、结论本来就不可能永久不变的,否则历史学就不会发展了,就不是一门科学了。
2、其次,在吃力地啃通史名着的同时,为了张弛结合,也为了培养兴趣,可结合阅读些既生动又严肃通俗历史着作。这些科普型的历史着作必须是公认的、久经检验的,如过去吴晗编的“历史小丛书”以及以后的《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初学者最好不要迷于一些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的历史书,例如大量充斥于书店的什么什么“大帝”的书。也不要迷信外国历史学家的着作,它们当中即使质量较好较权威的往往也是一西方为中心的,对东方包括中国历史或者有成见、偏见,或者并不真的了解中国历史。当然,看看人家是怎么看世界看中国还是有好处的,我只是说:不要迷信,不要人云亦云,其实对自己中国人写的书也一样。
3、争取多看些原始史料。例如,你要学好中国古代史,像《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古代史学名着都没有接触,只是读后人写的历史书,实在太不够了。当然,你不想把历史当作自己的专业,读多读少要根据你的时间和精力,但有可能读多点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相信那些不负责任的胡诌。

⑻ 如何简明扼要的了解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时间轴如下:

公元元年之前是夏、商、周、秦、西汉,公元之后是西汉末年至今。

具体时间顺序如下:

夏:约前2070~1600年(400余年)

商:约前1600~1046年(600年左右)

西周:约前1046~771年(300余年)

东周:前770~256年(400余年)

春秋:前770~476年(300余年)

战国:前475~221年 (200余年)

秦:前221年~前206年(15年)

汉:前206年~公元220年(400余年)

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包括王莽与更始帝)(200余年)

东汉:25~220(100余年)

三国:220~280(60年,不过三国时代一般从184年黄巾之乱算起)

魏:220~265(45年)

蜀:221~263(42年)

吴:222~280(58年)

晋:265~420(100余年)

西晋:265~317(52年)

东晋:317~420(103年)

南北朝:420~589年(169年)

南朝:

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

北朝:

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魏(386~534)、北齐(550~557)、北周(557~581)

隋:581~618(37年)

唐:618~907(200余年)

五代:

后梁(907~923)、后唐睁中(923~936)、后晋(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20~960)

十国:

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902~979)

宋:

北宋:960~1127(100余年)

南宋:1127~1279(100余年)

与宋同时期:

辽:907~1125(200余年)

金:1115~1234(100余年)

元:1206~1368(1206铁木真建国,1271年正是定国号为元,97年)

明:1368~1644(200余悉指山年)

清:1616~1911(200余年)

中华民国:1912~1949(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介绍: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迭几为世界之冠。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论语·子路》曰:“逗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名正方可言顺,确立了国号也就是名正了,一个新的王朝从此诞生。

事实上朝代更迭,王朝通常不会如此顺利地过渡到另一个王朝,执政权经常不会立即转移,因而会有时间重叠。

⑼ 如何系统了解古代中国历史

一、《上下五千年》 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作者选择重要和着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 二、《史记》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三、《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四、《中国通史》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史。在20世纪的史学界,凭个人力量独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时段的中国全通史,迄今为此,本书也是其中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⑽ 有关中国文化历史的资料,大约在50字左右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房、园、林,服饰、家具中,小到“核舟记”之精微,细到纸张般景德镇薄胎瓷碗,久远到敦煌经卷上的唐墨的光泽,幽静到杭州扬公堤畔刘庄竹林中的读书楼,一切都充满着神秘与含蓄之美。几千年来古人留下来的文化,使中国人有深刻的悟性,有独特的表达,看问题有特别的视角,思考问题时,有不同于西方人的简约。中国人有东方的人文精神,有自己的艺术抽象,有自己文明源流,也有和谐的生活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着作在综合厅的中间堆成一座小丘,提醒着人们,或许有一天我们只能在这些卷册里寻找文化之根,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不让遗产变成遗恨.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有,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兵马佣,龙门石窟,承德避暑山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黄山等。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虚棚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差早则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睁罩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阅读全文

与如何在五十字以内了解中国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