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华五千年历史有多少个朝代和多少位帝王
从盘古开始是:盘古氏,有巢氏,女娲氏。然后是三皇五帝,但不知道年代,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大禹传位于启,然后夏朝就开始了。
夏朝 前2100-1600 启——桀 阳城 (加大禹就有17位君主哪数睁)
商朝 前1600-1100 汤——纣 亳→殷 (共31位君主,有盘庚将都城由亳迁到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幽王 镐 (加文王共14世)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赧王 洛邑 [共24世,东周分为春秋( 前770-476)战国(前475-221)两个时代,公元前256年,秦王亡东周]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秦二世 咸阳(2世而亡)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孺子 长安 (不算吕后篡权,就有12世)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汉献帝 洛阳(12世)
三国 魏 220-265 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 洛阳(算上曹操有6世)
蜀 221-263 昭烈帝(刘备)——后主(刘禅) 成都 (2世)
吴 229-280 吴大帝(孙权)——乌程侯(孙皓) 建业 (4世)
西晋 265-316 晋武帝(司马炎)—毕拿—晋愍帝(司马邺) 洛阳(4世)
东晋 317-420 晋元帝(司马睿)——晋恭帝(司马德文) 建康(11世)
十六国 304-439 (太多了,难得打!)
南北朝 420-581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朝 581-618 文帝(杨坚)——炀帝(杨广)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李渊)——哀帝(李拀) 长安 (加武则天的周,共21世)
五代十国 907-960(太多了,没写)
宋朝 北宋 960-1127 太祖(赵匡胤)——钦宗(赵恒) 开封 (9世)
南宋 1127-1279 高宗(赵构)——卫王(赵昺) 临安 (9世)
辽朝 916-1125 辽太祖(耶律阿宝机) ——天祚帝(耶律延禧)上京(9世)
西夏 1038-1227 夏景宗(李元昊) ——夏李岁末帝(没找到名字)兴庆
金朝 1115-1234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哀宗(完颜宁甲速) 中都 (9世)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顺帝(妥欢帖睦尔) 大都 (12世)
明朝 1368-1644 明太祖(朱元璋)——思宗(朱由检) 南京→北京
(17世)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宣统帝(溥仪) 北京(12世)
中华民国1911-1949孙中山 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今天 北京
㈡ 历史上王姓有多少皇帝
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位姓王的皇帝,分别是王建与王莽。
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前蜀的开国皇帝。
二、王莽-新朝
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立新朝,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2)中华五千年历史有过多少个王皇帝扩展阅读: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余陪来自子漏姿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姓的得姓始祖是王子乔,本名姬晋,东周灵王的太子。
古时的王姓名人
1、王昭君(约前52年—约15年),名嫱,字昭君,汉族,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 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前38年 ,王昭君被选入宫 。前33年 ,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奉命嫁与其为妻 。
2、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返毁绝。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自幼学习书法,曾师从卫铄,后遍学众家,在汉魏质朴淳厚书风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出一种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书风。
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书圣”。
3、彪。历任县、郡功曹,州从事、治中等职,后辞官家居。汉章帝曾特诏公车征聘,因病未行。晚年生活潦倒。王充在哲学上认为物质性的“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否定天人感应说。在伦理思想上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
着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仅存论衡》。其思想对以后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很有影响。
㈢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历代中国的皇帝中,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超过60岁的皇帝中,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干隆皇帝),享年89岁。
据传寿命最长的是南越武帝赵佗,享年百余岁,但可信度有很大问题;80岁以上的皇帝还有清高宗干隆(89岁)、梁武帝萧衍(86岁)、武则天武曌(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70岁以上的有11个,60岁及以上的有30个。
各个王朝的顺序: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楚武王自尊为王之后,王的含金量开始逐渐下降。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说文曰:“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皇帝之制,始于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皇帝自称“朕”,其下皆称“陛下”。皇帝之言曰“谕”,皇帝之命曰“诏”。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一字王和二字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㈣ 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帝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后 武曌(太后称制)
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编辑]南诏
[编辑]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屿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编辑]五代十国
[编辑]五代
[编辑]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编辑]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编辑]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编辑]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编辑]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编辑]十国
[编辑]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钱镠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编辑]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编辑]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编辑]楚国
(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编辑]吴国
(904年-937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编辑]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编辑]南汉
(917年-971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编辑]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编辑]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编辑]后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编辑]宋
[编辑]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光义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高太后 宣仁太后高氏(太后垂帘)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编辑]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谢太后 谢道清(太后垂帘)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赵昺
[编辑]辽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编辑]北辽
宣宗 耶律淳
萧德妃
梁王 耶律雅里
耶律术烈
[编辑]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携枣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干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𪾢
[编辑]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完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编辑]元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模凳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编辑]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旦隐旅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编辑]大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编辑]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编辑]南明
安宗 (福王)朱由崧(1644.6—1645.6) ,年号弘光,安宗简皇帝。
潞王 朱常淓(1645.6)(监国)
鲁王 朱以海(1645.8—)(监国)
绍宗(唐王) 朱聿键(1645.8—1646.10),年号隆武,绍宗襄皇帝。
唐王 朱聿𨮁(1646.12),年号绍武
韩王 朱本铉(1646—1664),年号定武
昭宗(桂王) 朱由榔(1646.12—1662.1),年号永历,又称出皇帝,郑成功谥曰昭宗匡皇帝。
[编辑]清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干隆,通称干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㈤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多少位皇帝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4人。
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有73人。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王总数有251人。
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称帝者,约100人。
封建割据称帝者,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中国自秦以降,一共出过九个大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另外,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它们是:
三国时的魏、蜀、吴,共三个;
十六国时的东晋、前赵、北凉、夏、后赵,鲜卑: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辽西、代、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后秦、前凉、冉魏、西凉、北燕、后蜀,共二十三个;
南朝的刘宋、萧齐、梁、后梁、陈,共五个;
北朝的北魏(含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三个;
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五个;
十国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共十个;
夏、辽、金、南宋,共四个。
由于口径不一,难以有权威的统计。如:
一、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二年,-207年),二世嬴胡亥卒,嬴子婴即位,仅称王。
二、汉惠帝七年(南越武王二十年,-188年),惠帝刘盈卒,少帝刘恭即位。但高后吕雉称制,史家以高后纪年。汉高后四年(南越武王二十四年,-184年),少帝刘恭被废,少帝刘弘即位,史家仍以高后纪年。
三、汉元平元年(-74年),昭帝刘弗陵卒,昌邑王刘贺即位。旋被废。宣帝刘询即位。史家不以昌邑王刘贺计入世系。
四、汉元始五年(高句丽琉璃王二十四年,5年),平帝刘衎卒。汉居摄元年,孺子刘婴被立为太子,王莽称假皇帝。汉初始元年(高句丽琉璃王二十七年,8年),孺子刘婴被废。史家仍以孺子刘婴计入世系。
五、汉更始元年(新地皇四年,高句丽大武神王六年,23年),淮阳王刘玄称帝。汉建世元年(汉更始三年,汉建武元年,25年),刘盆子称帝。史家不以淮阳王刘玄、刘盆子计入世系。
六、汉延光四年(高句丽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安帝刘祜卒,北乡侯刘懿即位。旋被废。顺帝刘保即位。史家不以北乡侯刘懿计入世系。
七、汉中平六年(高句丽故国川王十一年,189年),灵帝刘宏卒,弘农王刘辩即位。旋被废。献帝刘协即位。史家不以弘农王刘辩计入世系。
八、晋建始元年(高句丽美川王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受禅即位。旋退位。惠帝司马衷复辟。史家不以赵王司马伦计入世系。
九、晋建康元年(握绝消高句丽美川王二十年,晋太兴二年,成玉衡九年,赵光初二年,赵明帝元年,319年),南阳元王司马保自立。史家不以南阳元王司马保计入世系。
……
像上述案例,在历史上有上百起。此外、历代起事者,自称皇帝的,不下数百起,并且难以作全面统计。即使在当代,这种案例还有出现。如:“中原皇清国元年” (1982年),张清安僭号于四川巴中,旋被擒。“正坤元年”(1986年),晁玉华僭号于山东潍坊。“正坤三年”(1988年),被擒。
因此,无论是正统的王朝君主,还是其他政权的皇帝,都难以有权威的统计结果。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干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宏伏、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段知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干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
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绪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过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辽太宗(20年)、顺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祯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则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后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丰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满十年的皇帝超过240位,
其中五年以下的约两百位,
在位九年有6位,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两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满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很多皇帝登基时未满周岁,还在吃奶,下面是这些皇帝登上皇位时的年龄统计。
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5岁才登基,堪称大器晚成。
武则天66岁才登基;
吴三桂66岁自封周前帝;
三国刘备60岁才登极;
汉高祖刘邦54岁称帝;
袁世凯52岁自封中华帝。
从统计数字看,51岁到60岁称帝者有25位;
41岁到50岁称帝者有45位;
31岁到40岁称帝者有63位;
21岁到30岁称帝者有73位;
11岁到20岁称帝者有93位;
5岁到10岁称帝者有33位,
五岁以下称帝者有11位。30岁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计210位。
康熙七岁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岁驾崩;
宋仁宗八岁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岁殁;
明神宗九岁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岁卒;
秦始皇13岁登基,做了36年皇帝,
49岁死;汉武帝15岁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岁卒。
他们做了一辈子皇帝,整部历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储君一登基便被杀,想长命点还是不要当没有权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钟人头落地。每次改朝换代,就是一次血洗宫廷。到底有几位皇帝能善终?
北宋版《百家姓》511个姓中,开头“赵钱孙李”,乃因为宋朝皇帝姓赵,若明版就一定以朱开头。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494人。
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有73人。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王总数有251人。
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称帝者,约100人。
封建割据称帝者,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但据国防大学出版社《中国皇帝史》: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代宣统覆灭,我国封建社会共经历了352名皇帝,其中统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时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
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刘(汉、蜀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北汉)52位;
李(成汉、唐、西凉、后唐、南唐、西夏)50位;
朱(后梁、明)26位;
赵(宋)18位;
萧(梁、西梁)17位;
司马(晋)16位;
高(北燕、北齐、南平)12位;
王(新、前蜀、闽)10位;
石(后赵、后晋)9位;
陈(陈)8位;
杨(隋、五代十国·吴)7位;
张(前凉)7位;
马(五代楚)6位;
曹(三国魏)5位;
钱(吴越)5位;
孙(三国吴)4位;
冯(北燕)2位;
孟(后蜀)2位;
段(西燕、北凉)2位;
赢(秦)2位;
柴(后周)2位。
外族皇帝计有:
孛儿只斤氏(元、北元)19位;
慕容氏(前燕、后燕、西燕)16位;
耶律氏(辽)15位;
爱新觉罗氏(清)12位;
元(北魏、东魏、西魏)11位;
完颜氏(金)10位;
元氏之前身拓跋氏(北魏)8位;
苻(前秦)7位;
宇文氏(北周)5 位;
乞伏氏(西秦)4位;
沮渠氏(北凉)4位;
秃发氏(南凉)3位;
赫连氏(大夏)3位;
姚(后秦)3位;
吕(后凉)3位等。
若按此姓氏分布又有380位
㈥ 中国5000年共有几位皇帝(君王)
中国历代纪元表
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尧
颛顼 舜
帝喾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泄
启 不降
太康 扃
仲康 廑
相 孔甲
少康 皋
杼 发
槐 桀(履癸)
芒
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
汤
祖丁
外丙 南庚
仲壬 阳甲
太甲 盘庚
沃丁 小辛
太庚 小乙
小甲 武丁
雍已 祖庚
太戊 祖甲
仲丁 廪辛
外壬 康丁
河亶甲 武乙
祖乙 太丁(文丁)
祖辛 帝乙
沃甲 纣(辛)
周(约前11世纪—前256)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武王(姬发)
孝王(姬辟方)
成王(姬诵) 夷王(姬燮)
康王(姬钊) 厉王(姬胡)
昭王(姬瑕) 〖共和〗 (14) 庚申
前841
穆王(姬满) 宣王(姬静) (46) 甲戌 前827
共王(姬繄邑) 幽王(姬宫湦) (11) 庚申 前781
懿王(姬囏)
周(约前11世纪—前256)
东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51) 辛未 前770
悼王(姬猛) (1)
辛巳
前520
桓王(姬林) (23) 壬戌 前719 敬王(姬匄) (44) 壬午 前519
庄王(姬佗) (15) 乙酉 前696 元王(姬仁) (7) 丙寅 前475
釐王(姬胡齐) (5) 庚子 前681 贞定王(姬介) (28) 癸酉 前468
惠王(姬阆) (25) 乙巳 前676 哀王(姬去疾) (1) 庚子 前441
襄王(姬郑) (33) 庚午 前651 思王(姬叔)迅脊 (1) 庚子 前441
顷王(姬壬臣) (6) 癸卯 前618 考王(姬嵬) (15) 辛丑
前440
匡王(姬班) (6) 己酉 前612 威烈王(姬午) (24) 丙辰 前425
定王(姬瑜) (21) 乙卯 前此晌606 安王(姬骄) (26) 庚辰 前401
简王(姬夷) (14) 丙子 前585 烈王(姬喜) (7) 丙午 前375
灵王(姬泄心) (27)
庚寅 前571 显王(姬扁) (48) 癸丑 前368
景王(姬贵) (25) 丁巳 前554 慎靓王(姬定) (6) 辛丑 前320
赧王(姬延) (59) 丁未 前314
秦 [秦帝国(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乙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
(56)
乙卯
前306
始皇帝(嬴政) (37) 乙卯 前246
孝文王(嬴柱) (1) 辛亥 前250 二世皇帝(亩扒渗嬴胡亥) (3) 壬辰 前209
庄襄王(嬴子楚) (3) 壬子 前249
汉(前206—公元220)
西汉(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刘邦)
(12) 乙未 前206
神爵(4) 庚申
前61
惠帝(刘盈) (7) 丁未 前194 五凤(4) 甲子 前57
高后(吕雉) (8) 甲寅 前187 甘露(4) 戊辰 前53
文帝(刘恒) (16) 壬戌 前179 黄龙(1) 壬申 前49
(后元)(7) 戊寅 前163 元帝(刘奭) 初元(5) 癸酉 前48
景帝(刘启) (7) 乙酉 前156 永光(5) 戊寅 前43
(中元)(6) 壬辰 前149 建昭(5) 癸未 前38
(后元)(3) 戊戌 前143 竟宁(1) 戊子 前33
武帝(刘彻) 建元(6) 辛丑 前140 成帝(刘骜) 建始(4) 己丑 前32
元光(6) 丁未 前134 河平(4) 癸巳 前28
元朔(6) 癸丑 前128 阳朔(4) 丁酉 前24
元狩(6) 己未 前122 鸿嘉(4) 辛丑 前20
元鼎(6) 乙丑 前116 永始(4) 乙巳 前16
元封(6) 辛未 前110 元延(4) 乙酉 前12
太初(4) 丁丑 前104 绥和(2) 癸丑 前8
天汉(4) 辛巳 前100 哀帝(刘欣) 建平(4) 乙卯 前6
太始(4) 乙酉 前96 元寿(2) 己未 前2
征和(4) 己丑 前92 平帝(刘衎) 元始(5) 辛酉 公元1
后元(2) 癸巳 前88 孺子婴(王莽摄政) 居摄(3) 丙寅 6
昭帝(刘弗陵)
始元(7) 乙未 前86 初始(1)
戊辰
8
元凤(6) 辛丑 前80 [新]王莽
始建国(5) 己巳 9
元平(1) 丁未 前74 天凤(6) 甲戌 14
宣帝(刘询) 本始(4) 戊申 前73 地皇(4) 庚辰 20
地节(4) 壬子 前69 更始帝(刘玄)
更始(3) 癸未 23
元康(5) 丙辰 前65
东汉(25—220)
光武帝(刘秀)
建武(23)
乙酉
26
冲帝(刘炳) 永憙(嘉)(1)
乙酉 145
建武中元(2) 丙辰 56 质帝(刘缵) 本初(1) 丙戌 146
明帝(刘庄) 永平(18) 戊午 58 桓帝(刘志) 建和(3) 丁亥 147
章帝(刘炟) 建初(9) 丙子 76 和平(1) 庚寅 150
元和(4) 甲申 84 元嘉(3) 辛卯 151
章和(2) 丁亥 87 永兴(2) 癸巳 153
和帝(刘肇) 永元(17) 己丑 89 永寿(4) 乙未 155
元兴(1) 乙巳 105 延憙(10) 戊戌 158
殇帝(刘隆) 延平(1) 丙午 106 永康(1) 丁未 167
安帝(刘祜) 永初(7) 丁未 107 灵帝(刘宏) 建宁(5) 戊申 168
元初(7) 甲寅 114 憙平(7) 壬子 172
永宁(2) 庚申 120 光和(7) 戊午 178
建光(2) 辛酉 121 中平(6) 甲子 184
延光(4) 壬戌 122 献帝(刘协) 初平(4) 庚午 190
顺帝(刘保) 永建(7) 丙寅 126 兴平(2) 甲戌 194
阳嘉(4) 壬申 132 建安(25) 丙子 196
永和(6) 丙子 136 延康(1) 庚子 220
汉安(3) 壬午 142
建康(1) 甲申 144
三国(220—280)
魏(220—265)
文帝(曹丕)
黄初(7)
庚子
220
嘉平(6) 己巳 249
明帝(曹叡) 太和(7) 丁未 227 高贵乡公(曹髦) 正元(3) 甲戌 254
青龙(5) 癸丑 233 甘露(5) 丙子 256
景初(3) 丁巳 237 元帝(曹奂)(陈留王) 景元(5) 庚辰 260
齐王(曹芳) 正始(10) 庚申 240 咸熙(2) 甲申 264
蜀汉(221—263)
昭烈帝(刘备)
章武(3)
辛丑
221
后主(刘禅) 景耀(6)
戊寅
258
后主(刘禅) 建兴(15) 癸卯 223 炎兴(1) 癸未 263
延熙(20) 戊午 238
吴(222-280)
大帝(孙权) 黄武(8)
壬寅 222
景帝(孙休) 永安(7)
戊寅 258
黄龙(3) 己酉 229 乌程侯(孙皓) 元兴(2) 甲申 264
嘉禾(7) 壬子 232 甘露(2) 乙酉 265
赤乌(14) 戊午 238 宝鼎(4) 丙戌 266
太元(2) 辛未 251 建衡(3) 己丑 269
神凤(1) 壬申 252 凤凰(3) 壬辰 272
会稽王(孙亮) 建兴(2) 壬申 252 天册(2) 乙未 275
五凤(3) 甲戌 254 天玺(1) 丙申 276
太平(3) 丙子 256 天纪(4) 丁酉 277
晋(265—420)
西晋(265-317)
武帝(司马炎)
泰始(10) 乙酉 265 惠帝(司马衷) 太安(2) 壬戌 302
咸宁(6) 乙未 275 永安(1) 甲子 304
太康(10) 庚子 280 建武(1) 甲子 304
太熙(1) 庚戌 290 永安(1) 甲子 304
惠帝(司马衷) 永熙(1) 庚戌 290 永兴(3) 甲子 304
永平(1) 辛亥 291 光熙(1) 丙寅 306
元康(9) 辛亥 291 怀帝(司马炽) 永嘉(7) 丁卯 307
永康(2) 庚申 300 愍帝(司马邺) 建兴(5) 癸酉 313
永宁(2) 辛酉 301
东晋(317—420)
元帝(司马睿)
建武(2)
丁丑
317
哀帝(司马丕) 隆和(2) 壬戌
362
大兴(4) 戊寅 318 兴宁(3) 癸亥 363
永昌(2) 壬午 322 海西公(司马奕) 太和(6) 丙寅 366
明帝(司马绍) 永昌 壬午 322 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2) 辛未 371
太宁(4) 癸未 323 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3) 癸酉 373
成帝(司马衍) 太宁 乙酉 325 太元(21) 丙子 376
咸和(9) 丙戌 326 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5) 丁酉 397
咸康(8) 乙未 335 元兴(3) 壬寅 402
康帝(司马岳) 建元(2) 癸卯 343 义熙(14) 乙巳 405
穆帝(司马聃) 永和(12) 乙巳 345 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2) 己未 419
升平(5) 丁巳 357
南北朝(420—589)
南朝 宋(420—479)
武帝(刘裕)
永初(3) 庚申 420 景和(1) 乙巳 465
少帝(刘义符) 景平(2) 癸亥 423 明帝(刘彧) 泰始(7) 乙巳 465
文帝(刘义隆) 元嘉(30) 甲子 424 泰豫(1) 壬子 472
孝武帝(刘骏) 孝建(3) 甲午 454 后废帝(刘昱)(苍梧王) 元徽(5) 癸丑 473
大明(8) 丁酉 457 顺帝(刘凖) 升明(3) 丁巳 477
前废帝(刘子业) 永光(1) 乙巳 465
齐(479—502)
高帝(萧道成)
建元(4) 己未 479 明帝(萧鸾)
建武(5) 甲戌 494
武帝(萧赜) 永明(11) 癸亥 483 永泰(1) 戊寅 498
鬰帝(萧昭业) 隆昌(1) 甲戌 494 东昏侯(萧宝卷) 永元(3) 己卯 499
海陵王(萧昭文) 延兴(1) 甲戌 494
和帝(萧宝融) 中兴(2) 辛巳 501
梁(502—557)
武帝(萧衍) 天监(18) 壬午 太清(3)
丁卯
普通(8) 庚子 简文帝(萧纲) 大宝(2) 庚午
大通(3) 丁未 承圣(4) 壬申
中大通(6) 己酉 绍泰(2) 乙亥
大同(12) 乙卯 元帝(萧绎) 太平(2) 丙子
中大同(2) 丙寅 敬帝(萧方智)
* 有的地区用至6年。
* *有的地区用至3年。
陈(557—589)
武帝(陈霸先)
永定(3)
丁丑
557
宣帝(陈顼) 太建(14) 乙丑 569
文帝(陈蒨) 天嘉(7) 庚辰 560 后主(陈叔宝) 至德(4) 癸卯 583
天康(1) 丙戌 566 祯明(3) 丁未 587
废帝(陈伯宗)(临海王) 光大(2) 丁亥 567
北朝 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珪) 登国(11)
丙戌
386
孝文帝(元宏)
延兴(6) 辛亥 471
皇始(3) 丙申 396 承明(1) 丙辰 476
天兴(7) 戊戌 398 太和(23) 丁巳 477
天赐(6) 甲辰 404 宣武帝(元恪) 景明(4) 庚辰 500
明元帝(拓跋嗣)
永兴(5) 己酉 409 正始(5) 甲申 504
神瑞(3) 甲寅 414 永平(5) 戊子 508
泰常(8) 丙辰 416 延昌(4) 壬辰 512
太武帝(拓跋焘)
始光(5) 甲子 424 孝明帝(元诩) 熙平(3) 丙申 516
神麚(4) 戊辰 428 神龟(3) 戊戌 518
延和(3) 壬申 432 正光(6) 庚子 520
太延(6) 乙亥 435 孝昌(3) 乙巳 525
太平真君(12) 庚辰 440 武泰(1) 戊申 528
正平(2) 辛卯 451 孝庄帝(元子攸) 建义(1) 戊申 528
南安王(拓跋余) 永(承)平(1) 壬辰 452 永安(3) 戊申 528
文成帝(拓跋濬) 兴安(3) 壬辰 452 长广王(元晔) 建明(2) 庚戌 530
兴光(2) 甲午 454 节闵帝(元恭) 普泰(2) 辛亥 531
太安(5) 乙未 455 安定王(元朗) 中兴(2) 辛亥 531
和平(6) 庚子 460 孝武帝(元脩) 太昌(1) 壬子 532
献文帝(拓跋弘)
天安(2) 丙午 466 永兴(1) 壬子 532
皇兴(5) 丁未 467 永熙(3)
壬子 532
东魏(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 天平(4)
甲寅
534
兴和(4)
己未 539
元象(2) 戊午 538 武定(8) 癸亥 543
北齐(550—577)
文宣帝(高洋) 天保(10)
庚午 550 后主(高纬) 天统(5) 乙酉 565
废帝(高殷) 乾明(1) 庚辰 560 武平(7) 庚寅 570
孝昭帝(高演) 皇建(2) 庚辰 560 隆化(1) 丙申 576
武成帝(高湛) 太宁(2) 辛巳 561 幼主(高恒) 承光(1) 丁酉 577
河清(4) 壬午 562
西魏(535—556)
文帝(元宝炬)
大统(17)
乙卯
535
恭帝(元廓) —(3) 甲戌 554
废帝(元钦) —(3) 壬申 552
北周(557—581)
孝闵帝(宇文觉) —(1)
丁丑
227
建德(7) 壬辰 572
明帝(宇文毓) —(3) 丁丑 557 宣政(1) 戊戌 578
武成(2) 己卯 559 宣帝(宇文赟) 大成(1) 己亥 579
武帝(宇文邕) 保定(5) 辛巳 561 静帝(宇文阐) 大象(3) 己亥 579
天和(7) 丙戌 566 大定(1) 辛丑 581
隋(581—618)
文帝(杨坚) 开皇(20)
辛丑
581
炀帝(杨广)
大业(14) 乙丑 605
仁寿(4) 辛酉 601 恭帝(杨侑) 义宁(2) 丁丑 617
唐(618—907)
高祖(李渊) 武德(9)
戊寅
618
玄宗(李隆基) 先天(2)
壬子 712
太宗(李世民) 贞观(23) 丁亥 627 开元(29) 癸丑 713
高宗(李治) 永徽(6) 庚戌 650 天宝(15) 壬午 742
显庆(6) 丙辰 656 肃宗(李亨) 至德(3) 丙申 756
龙朔(3) 辛酉 661 乾元(3) 戊戌 758
麒德(2) 甲子 664 上元(2) 庚子 760
乾封(3) 丙寅 666 —(1) 辛丑 761
总章(3) 戊辰 668 代宗(李豫) 宝应(2) 壬寅 762
咸亨(5) 庚午 670 广德(2) 癸卯 763
上元(3) 甲戌 674 永泰(2) 乙巳 765
仪凤(4) 丙子 676 大历(14) 丙午 766
调露(2) 己卯 679 德宗(李适) 建中(4) 庚申 780
永隆(2) 庚辰 680 兴元(1) 甲子 784
开耀(2) 辛巳 681 贞元(21) 乙丑 785
永淳(2) 壬午 682 顺宗(李诵) 永贞(1) 乙酉 805
弘道(1) 癸未 683 宪宗(李纯) 元和(15) 丙戌 806
中宗(李显又名哲) 嗣圣(1) 甲申 684 穆宗(李恒) 长庆(4) 辛丑 821
睿宗(李旦) 文明(1) 甲申 684 敬宗(李湛) 宝历(3) 乙巳 825
武后(武瞾) 光宅(1) 甲申 684 文宗(李昂) 宝历 丙午 826
垂拱(4) 乙酉 685 大(太)和(9) 丁未 827
永昌(1) 己丑 689 开成(5) 丙辰 836
载初(1) 庚寅 690 武宗(李炎) 会昌(6) 辛酉 841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 天授(3) 庚寅 690 宣宗(李忱) 大中(14) 丁卯 847
如意(1) 壬辰 692 懿宗(李漼) 大中 己卯 859
长寿(3) 壬辰 692 咸通(15) 庚辰 860
延载(1) 甲午 694 僖宗(李儇) 咸通 癸巳 873
证圣(1) 乙未 695 乾符(6) 甲午 874
天册万岁(2)
乙未
695
广明(2) 庚子 880
万岁登封(1) 丙申 696 中和(5) 辛丑 881
万岁通天(2) 丙申 696 光启(4) 乙巳 885
神功(1) 丁酉 697 文德(1) 戊申 888
圣历(3) 戊戌 698 昭宗(李晔) 龙纪(1) 己酉 889
久视(1) 庚子 700 大顺(2) 庚戌 890
大足(1) 辛丑 701 景福(2) 壬子 892
长安(4) 辛丑 701 乾宁(5) 甲寅 894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国号
神龙(3) 乙巳 705 光化(4) 戊午 898
景龙(4) 丁未 707 天复(4) 辛酉 901
睿宗(李旦) 景云(2) 庚戌 710 天祐(4) 甲子 904
太极(1) 壬子 712 哀帝(李拀) 天祐 甲子 904
延和(1) 壬子 712
* 辛酉三月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久视元年十月复用夏正,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本表在这段期间内干支后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历,各年号的使用年数也是按照周历的计算方法。
***此年九月以后去年号,但称元年。
****哀帝即位未改元。
五代(907—960)
后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 开平(5) 丁卯 907 末帝(朱填) 乾化
癸酉 913
乾化(5) 辛未 911 贞明(7) 乙亥 915
龙德(3) 辛巳 921
后唐(921—936)
庄宗(李存勖)
同光(4) 癸未 923 闵帝(李从厚) 应顺(1) 甲午 934
明宗(李亶) 天成(5) 丙戌 926 末帝(李从珂) 清泰(3) 甲午 934
长兴(4) 庚寅 930
后晋(936—947)
高祖(石敬塘) 天福(9) 丙申 936 出帝(石重贵) 天福* 壬寅 942
开运(4) 甲辰 944
* 出帝即位未改元。
后汉(947—950)
高祖(刘暠,本名知远) 天福*
丁未
947
隐帝(刘承祐) 乾祐 戊申 948
乾祐(3) 戊申 948
* 后汉高祖即位,仍用后晋高祖年号,称天福十二年。
** 隐帝即位未改元。
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 广顺(3)
辛亥
951
世宗(柴荣)
显德*
甲寅
954
显德(7) 甲寅 954 恭帝(柴宗训) 显德 己未 959
* 世宗、恭帝都未改元。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
太祖(赵匡胤) 建隆(4)
庚申
960
仁宗(赵祯) 庆历(8) 辛巳 1041
乾德(6) 癸亥 963 皇祐(6) 己丑 1049
开宝(9) 戊辰 968 至和(3) 甲午 1054
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 太平兴国(9) 丙子 976 嘉祐(8) 丙申 1056
雍熙(4) 甲申 984 英宗(赵曙) 治平(4) 甲辰 1064
端拱(2) 戊子 988 神宗(赵顼) 熙宁(10) 戊申 1068
淳化(5) 庚寅 990 元丰(8) 戊午 1078
至道(3) 乙未 995 哲宗(赵煦) 元祐(9) 丙寅 1086
真宗(赵恒) 咸平(6) 戊戌 998 绍圣(5) 甲戌 1094
景德(4) 甲辰 1004 元符(3) 戊寅 1098
大中祥符(9) 戊申 1008 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1) 辛巳 1101
天禧(5) 丁巳 1017 崇宁(5) 壬午 1102
乾兴(1) 壬戌 1022 大观(4) 丁亥 1107
仁宗(赵祯) 天圣(10) 癸亥 1023 政和(8) 辛卯 1111
明道(2) 壬申 1032 重和(2) 戊戌 1118
景祐(5) 甲戌 1034 宣和(7) 己亥 1119
宝元(3) 戊寅 1038 钦宗(赵桓) 靖康(2) 丙午 1126
康定(2) 庚辰 1040
南宋(1127—1279)
高宗(赵构) 建炎(4) 丁未 1127 理宗(赵昀) 宝庆(3) 乙酉 1225
绍兴(32) 辛亥 1131 绍定(6) 戊子 1228
孝宗(赵昚) 隆兴(2) 癸未 1163 端平(3) 甲午 1234
乾道(9) 乙酉 1165 嘉熙(4) 丁酉 1237
淳熙(16) 甲午 1174 淳祐(12) 辛丑 1241
光宗(赵惇) 绍熙(5) 庚戌 1190 宝祐(6) 癸丑 1253
宁宗(赵扩) 庆元(6) 乙卯 1195 开庆(1) 己未 1259
嘉泰(4) 辛酉 1201 景定(5) 庚申 1260
开禧(3) 乙丑 1205 度宗(赵禥) 咸淳(10) 乙丑 1265
嘉定(17) 戊辰 1208 恭帝(赵韅) 德祐(2) 乙亥 1275
端宗(赵昰) 景炎(3) 丙子 1276
帝昺(赵昺) 祥兴(2) 戊寅 1278
辽[耶律氏](907—1125)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
—(10)
丁卯
907
开泰(10) 壬子 1012
神册(7) 丙子 916 太平(11) 辛酉 1021
天赞(5) 壬午 922 兴宗(耶律宗真) 景福(2) 辛未 1031
天显(13) 丙戌 926 重熙(24) 壬申 1032
太宗(耶律德光)
天显* 丁亥 927 道宗(耶律洪基) 清宁(10) 乙未 1055
会同(10) 戊戌 938 咸雍(10) 乙巳 1065
大同(1) 丁未 947 大(太)康(10) 乙卯 1075
世宗(耶律阮) 天禄(5)
丁未
947
大安(10)
乙丑 1085
穆宗(耶律璟) 应历(19) 辛亥 951 寿昌(隆)(7) 乙亥 1095
景宗(耶律贤) 保宁(11) 己巳 969 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10) 辛巳 1101
(5) 己卯 979 天庆(10) 辛卯 1111
圣宗(耶律隆绪) 乾亨 壬午 982 保大(5) 辛丑 1121
统和(30) 癸未 983
辽[完颜氏](1115—1234)
太祖(完颜旻,本名阿骨打) 收国(2)
乙未
1115
章宗(完颜璟)
承安(5)
丙辰 1196
天辅(7) 丁酉 1117 泰和(8) 辛酉 1201
太宗(完颜晟) 天会(15) 癸卯 1123 卫绍王(完颜永济) 大安(3) 己巳 1209
熙宗(完颜亶) 天会* 乙卯 1135 崇庆(2) 壬申 1212
天眷(3) 戊午 1138 至宁(1) 癸酉 1213
皇统(9) 辛酉 1141 宣宗(完颜珣) 贞祐(5) 癸酉 1213
海陵王(完颜亮) 天德(5) 己巳 1149 兴定(6) 丁丑 1217
贞元(4) 癸酉 1153 元光(2) 壬午 1222
正隆(6) 丙子 1156 哀宗(完颜守绪) 正大(9) 甲申 1224
世宗(完颜雍) 大定(29) 辛巳 1161 开兴(1) 壬辰 1232
章宗(完颜璟) 明昌(7) 庚戌 1190 天兴(3) 壬辰 1232
* 熙宗即位未改元。
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 —(22)
丙寅
1206
英宗(~硕德八剌) 至治(3) 辛酉 1321
拖雷(监国) —(1) 戊子 1228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5) 甲子 1324
太宗(~窝阔台) —(13) 己丑 1229 致和(1) 戊辰 1328
乃马真后(称制) —(5) 壬寅 1242 天顺帝(~阿速吉八) 天顺(1) 戊辰 1328
定宗(~贵由) —(3) 丙午 1246 文宗(~图帖睦尔) 天历(3) 戊辰 1328
海迷失后(称制) —(3) 己酉 1249 明宗(~和世喇)* 己巳 1329
宪宗(~蒙哥) —(9) 辛亥 1251 至顺(4) 庚午 1330
世祖(~忽必烈) 中统(5) 庚申 1260 宁宗(~懿璘质班) 至顺 壬申 1332
至元(31) 甲子 1264 顺帝(~妥懽帖睦尔) 至顺 癸酉 1333
成宗(~铁穆耳) 元贞(3) 乙未 1295 元统(3) 癸酉 1333
大德(11) 丁酉 1297 (后)至元(6) 乙亥 1335
武宗(~海山) 至大(4) 戊申 1308 至正(28) 辛巳 1341
仁宗(~爱力育黎拔力八达) 皇庆(2) 壬子 1312
延祐(7) 甲寅 1314
* 明宗于己巳(1329)正月即位,以文宗为皇太子。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复位。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
洪武(31)
戊申
1368
孝宗(朱祐樘)
弘治(18) 戊申 1488
惠帝(朱允炆) 建文(4)* 己卯 1399 武宗(朱厚照) 正德(16) 丙寅 1506
成祖(朱棣) 永乐(22) 癸未 1403 世宗(朱厚熜) 嘉靖(45) 壬午 1522
仁宗(朱高炽) 洪熙(1) 乙巳 1425 穆宗(朱载垕) 隆庆(6) 丁卯 1567
宣宗(朱瞻基) 宣德(10) 丙午 1426 神宗(朱翊钧) 万历(48) 癸酉 1573
英宗(朱祁镇) 正统(14)
丙辰
1436
光宗(朱常洛) 泰昌(1) 庚申
1620
代宗(朱祁钰)(景帝) 景泰(8) 庚午 1450 熹宗(朱由校) 天启(7) 辛酉 1621
英宗(朱祁镇) 天顺(8) 丁丑 1457 思宗(朱由检) 崇祯(17) 戊辰 1628
宪宗(朱见深) 成化(23) 乙酉 1465
*建文4年时成祖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35年。
清[爱新觉罗氏](1616—1911)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太祖(~努尔哈赤)
天命(11)
丙辰
1916
仁宗(~颙琰) 嘉庆(25) 丙辰
1796
太宗(~皇太极) 天聪(10) 丁卯 1627 宣宗(~旻宁) 道光(30) 辛巳 1821
崇德(8) 丙子 1636 文宗(~奕苎) 咸丰(11) 辛亥 1851
世宗(~福临) 顺治(18) 甲申 1644 穆宗(~载淳) 同治(13) 壬戌 1862
圣宗(~玄烨) 康熙(61) 壬寅 1662 德宗(~载湉) 光绪(34) 乙亥 1875
世宗(~胤禛) 雍正(13) 癸卯 1723 ~溥仪 宣统(3) 己酉 1909
高宗(~弘历) 干隆(60) 丙辰 1736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民国(38) 壬子 1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数吧!
㈦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姓王的皇帝
中国古代姓王的皇帝有:王审知、王延钧、王继鹏、王延羲、王莽。
1、王审知
闽太祖王审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字信通,一字详卿,威武军节度使王潮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
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公元897年(乾宁四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
公元907年(天佑四年),后梁太祖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闽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王。其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因对福建发展贡献很大,尊称为“开闽尊王”、“开闽圣王”或“忠惠尊王”。
2、王延钧
王延钧,又名王鏻,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王审知次子,王延翰之弟,原任泉州刺史。公元927年,杀兄王延翰自立。公元933年,王延钧称帝,改年号为龙启,国号“大闽”。公元935年,被其子王继鹏所杀害。死后谥号为惠皇帝,庙号太宗。
3、王继鹏
王继鹏,后改名王昶,闽太宗王延钧长子,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原封福王,闽永和元年(935年),与李仿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次年(936年),改元通文。
王继鹏亦如其父,十分宠信道士陈守元,连政事亦与之商量,兴建紫微宫,工程浩大更胜宝皇宫,又因工程繁多而费用不足,因此卖官鬻爵,横征暴敛。后被拱宸、朱文进等禁军将领发动兵变所杀。
4、王延羲
王延羲,本名王延义,闽太祖王审知少子,闽康宗王继鹏的叔叔,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939年-944年在位。王延羲于王继鹏在位时任左仆射、同平章事,因王继鹏猜忌宗室,遂装疯卖傻,因此被软禁自宅。
天福四年(939年),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反,迎王延羲进宫并杀王继鹏,遂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称臣于后晋,但在国内官制就如同皇帝一样。然而王延羲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猜忌宗族,比王继鹏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多有规劝,王延羲反而回信怒骂,并差人探听王延政的隐私,二人因此结怨。天福九年(944年),王延羲被朱文进、连重遇刺杀,谥号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庙号景宗。
5、王莽
王莽,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太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㈧ 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中,共有几位皇帝
中国共有皇帝422人,421位男的,一位女的。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作为天子的最高尊称,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
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是武则天。
(8)中华五千年历史有过多少个王皇帝扩展阅读:
1、第一位皇帝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2、唯一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闷察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蚂掘茄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3、最后一位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
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
溥仪着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散让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皇帝
网络——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