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利用时空观念进行高中历史教学

如何利用时空观念进行高中历史教学

发布时间:2023-04-24 10:15:33

❶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一.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历史教学任务之一。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标志历史发展的重要年代是应要求学生记忆的。
二.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历史,如果没有空间观念,则无从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确定的地点,也不可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活动地点是要记忆的。

❷ 如何学好高中历史

如何学好高中历史?教了8年文科类课程,分享我的一点经验。

一说到 历史 、政治这些科目,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背。

记忆是积累基础知识必要方式,不管是学习哪个科目都是必须要做的。但多数学生会发现,虽然背的很辛苦,但考试基本不会考自己背过的内容。

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知识迁移能力的考察,基本不会考硬背的内容。

如果还是一种单纯靠背来解决学习问题,在当下的考试环境中,是很被动的。

观察过很多“ 历史 ”学霸,发现他们基本都有一个特质,就是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很强,他们的试卷答案也许写的并不多,但是都能采到点上,分数自然不低。

下面图片分享的是我自己归纳总结的高中历思维导图,将每一学期的“ 历史 ”课本总结成10多张成思维导图,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加深理解理解,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高中 历史 知识量很大,学习起来很枯燥。除了有学习的兴趣外,还要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来记住这些枯燥无味的 历史 年代和 历史 事件,强化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要想学好高中的 历史 课,除了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还必须掌握一些学习技巧。这样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1、 历史 书籍辅助学习法

读 历史 书籍的时候要形成一个注意一些细节,做好笔记,针对考点有效的去做好笔记。

首先阅读目录,形成框架结构概念;阅读 历史 正文,拓展知识面;阅读注释后记,拓展知识面;阅读 历史 地图,形成 历史 时空观;阅读书后年表,理清 历史 线索;阅读课外相关文献,扩大视野,巩固 历史 知识,阅读时要思考,动笔把重点、疑点写在书上。



2、有效的记忆法方法

理解记忆法 :例如通过理解该 历史 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来记住其发生的过程,造成的影响和对后世人的警戒。

联想记忆法 :对于 历史 年代、 历史 人物等必须记住的数字、人名,要采取联想记忆、谐音记忆。可以组成押韵的句子以提升记忆强度。

对比记忆法 :对类似的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既可以方便记忆,又能分清区别。比如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等等。

反复记忆法 :对于难以很好记忆的事件、人物,容易搞混的,一定要反复阅读记忆,每天看一遍,反复阅读,慢慢下来就会在脑子里根深蒂固,不易遗忘。



3、繁化简整理知识法

化繁为简、去粗取精。 只记好有用的东西,要会概括、会总结。

比如南昌起义的意义只要记住三个“一”:“一面旗帜,一个标志,一个节日”;新文化运动可简化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简化过程是对单元知识进行纲要式整理的过程。



4、图表学习法

概念图 :对于某一 历史 事件进行时间顺序的概念连接或者逻辑顺序的概念连接。概念可以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意义等等。通过概念的整理,能够强化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知识树 :对专题和模块进行梳理,将知识点连接成面,从宏观上把握专题和模块,能够更加清楚、直观。连接是重要的学习和复习方法。经过知识树的整理后,书本由厚变薄,一目了然,闭上眼睛,都能清晰可见。



5、学会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学好 历史 要掌握学习技巧,很多同学认为 历史 是一门最适合临时抱佛脚的功课,只要考前花点时间死记硬背,成绩照样不差,甚至还会有好分数。真要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想要把 历史 学好,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这个问题却是不好回答,因为有许多 历史 确需要死记硬背。再有你必需要大量阅读,你不阅读你连个起码的摸糊印象都没有怎么能谈记忆。你怎么知道那段 历史 是怎么回事。我学 历史 时更侧量知识性和趣味性。这有助于你对学习 历史 的兴趣。若无兴趣你记什么都会很费力。有些不好记的地方,我会用一些联想来增加记忆,最主要的收获我都是在和同学争论中记住的,你也可以试试。这只是我个人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高中 历史 老师,我想说的是, 历史 高分现在很不容易得到了,尤其进入高三以后面对高考的时候。但是不是就真的没办法得到高分吗?肯定不是,不然哪有那么多北大浙大的学子呢?要让 历史 得高分,我觉得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是前提条件。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空谈做题,那是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要打下扎实基础,需要认真去领悟教材,也要能熟记各个知识点,不能认为背记就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也要背记。熟记了知识点,我们才能在做题和考试时做到有底气。

第二,要在课堂中多跟老师学分析问题的思路。高中 历史 老师现在一般都是科班出身,在 历史 教材的研究,高考考纲的研究以及本身这个科目的知识分析和考题的分析上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堂上多跟随老师的思路去学习,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多做题尤其是高考真题。做题有三方面的好处。它可以让我们巩固已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它可以让我们补充教材没有涉及的知识,拓展 历史 知识面。它还可以让我们了解考试到底考些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帮助我们了解哪些地方经常考,哪些地方是重点等等。

第四,多总结。总结主要也有三个方面,一是总结整体结构,单元结构和模块结构,按照通史体例进行知识综合等。二是总结考点,哪些是高频考点哪些是基本不涉及的内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总结做题的经验教训和做题基本思路技巧,做题很多时候都是有技巧的,抓住了做题的技巧,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排除法,通过时间定位,很多题可以直接选出答案来。

最后,要有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及做题意识。现在的考题基本都是材料型的题目,始终需要记住的是,你要选的答案或者答的问题,都是源于该史料的,所以,有时候这个史料可能会出现与教材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要尊重史料而不能生搬硬套教材。然后,史论结合,是我们做材料论述题的时候特别要重视的,你提出的观点必须有相应的史实来支撑,不能跟写空洞的作文一样。我这里就不举例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文科生、班级 历史 学科课代表,虽然每次考试 历史 总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在遇到一些新型的 历史 题目时,总会劳心伤神、使出浑身解数才可解决,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在多次经历过这样的煎熬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发现了自己学习 历史 的坏习惯:勤于背诵,疏于思考!本来打算自己总结一下我个人学习 历史 的经验和技巧,但却碰巧看到了郑州外国语中学保送至清华的学霸王安澜的一个采访,视频中王安澜的 历史 老师正好谈了三点学习 历史 的方法,我感同身受,特此分享给家,希望对于你有所帮助。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直接搜索视频:学霸来了之王安澜)
如何学好 历史 ?

1.树立信心,信心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前提

信心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前提,你能够学好语数外,包括其他的一些学科,那么学好 历史 也不在话下。我那会学 历史 ,除了自己感兴趣外,更关键的就是充满信心和自信,坚信自己的 历史 是最好的。

2.转变学习的观念和方法

王安澜老师结合自己学生 历史 只有70多分的情况,明确指出这位女学霸学习 历史 依然沿用的初中学习 历史 的方法,死记硬背知识点。但是高中 历史 侧重于能力的考察,侧重于对 历史 的理解、阐释、分析、比较的能力,想要学好 历史 你必须要尝试着理解 历史 ,搞清楚 历史 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找出 历史 问题的一个内在逻辑。

3.用哲学的思维学习 历史

学会透过 历史 现象来看本质

最后附一个 历史 题,据老师说这个题2017年河南省只有10%的学生答对,看看你能否答对!

其实 历史 的基础知识只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用心记忆,基本上都能掌握住,不会在考试中失分。 历史 考试中高分和低分的差别,往往在于考生对 历史 事件的掌握、分析是否到位,也就是对最后那些大题的分析上。我们对 历史 事件的分析是否能够一针见血,是否能够一语中的,能否清楚明白地将事件的前因后果讲清楚,直接决定了我们成绩的高低。

学霸都是会总结规律的,在 历史 学习中其实也存在着“公式”,只要学生能仔细研究和分析,就会发现一定的套路。有位高考状元在总结自己的 历史 学习经验时说:“只要在学习 历史 的时候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历史 学起来其实并不难。 历史 和数学、物理等学科一样,也有着自己的‘公式’。”

比如在对 历史 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时,就可以运用这样的公式: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其中主观原因是指事件的发起者或者参与者在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的因素;客观原因则是指自然、 社会 、环境等外在因素。

同样是文科生过来,推荐一个自己觉得还不错的做法。买一本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记得是教材,不是老师给我们的试卷)。

考卷一般的目的是: 第一,加深记忆,老师讲的内容即使认真听了,也不一定就是自己的知识了,所以反复练习达到加强巩固的效果。第二,提高效率,就是在高压紧迫下催使学生去达到背诵答案的结果。

我能说,如果题目是按全国卷的考法,一半以上的学生即使能做出正确答案,也未必可以解释出来。能真正用自己知识解释出来才代表知识是自己。

历史 的考法一般分为几种考法

第一:时间线,时间这个我觉得下功夫花时间去背,当然是必须的。但有些人物,其实对他的记忆可能通过记住别人的时间线,靠死记硬背,结果很累,融合起来的知识也很难。

举个例子,因为学习语文,你可能会知道王安石是北宋的(北宋诗人),你能猜出司马光是哪个时期的。(政治敌对)

既然比起别人你多看了 历史 相关的视频,就应该把这些知识变为自己。其实像百家讲坛之类的视频,主持人在陈述的时候,扩展会很多。换句话来说,就是你学到未必就是考到的东西,但一些别人比较成熟的史观,其实是通过阅读形成的。这个是一般高中老师没有面面顾及教到的。

第二: 概念, 历史 考题可能会出现考察对某个词语的理解。课本一般涉及的内容并不深刻,但 历史 有侧重点,在文理未分科的时候, 历史 的必修会出现变法的时间(但不详细),而对于变法的具体内容过程和意义包括结果,选修课的课本介绍得比较详细。但考分不高。

对于大部分的高中生,只是记得了必考的内容,或者把课本背下来了。碰到不拐弯抹角的题,背诵当然派上用场了。个人建议,大部分的 历史 概念,如果课本无法给出完整的陈述或介绍,最好去网络了解一下这个词的属性。

第三: 联想, 历史 题考察意义类的选择题,特别是大题的分数是不少的。 历史 的答题跟政治的大题,有点类似,要分点。这个分点回答是指方向,一个改革或者一个人物能给一个朝代带来的影响,一般是落后的朝代开了先锋,一般的朝代是促进,发展的朝代创新。

大多数的 历史 考题,分为两种改革考察,一是经济,一是政治。那么记时间线,记概念有木有用呢!我个人觉得对于不熟悉的 历史 事件,也可以通过对个人词语概念中的重点,进行剖析。

考试碰到不会,就是比积累和陈述能力的问题了。 历史 也不是埋头苦干的科目,单靠背诵的能力其实是没有用的。但它又建立在必背的基础上。

能建立单元框架的同时,也可以写时间轴,每个时间线填出来,建议时间够的话,可以查一下事件的三要素,这样会加强记忆,同时扩展知识。 历史 可不单单是一个课内的学科哦!

下功夫是一定的,但不要下错功夫。可以自己买适合自己的教材,目的不是为了做题,刷题。是为了把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如果短时间没有见效,也不要太着急,学习永远急不来,知识是自己的,总是会的。 讲那么多,也没有用,重在自己的兴趣和耐心。加油!祝学业有成。

(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高中 历史 怎么学?我是一个 历史 渣渣,指点一下?

下面两位说的都有理,不能零散的记忆,得把 历史 串起来,但有一点不同意 ,只要背不死就往死里背,这不是白说嘛,谁不是往死背的,可最后又记住多少呢

看看我是怎么背的,至少不是死背

公元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联想:爱溜舞(265),洗尽胃

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联想:韩=喊 魏=薇 燕=演 楚=出

记忆:齐秦喊赵薇演出(齐秦韩赵魏燕楚)

公元960年 北宋建立

联想:就留您(960)背诵(北宋)

春秋五霸: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宋襄公

联想:齐桓=桓齐=换气 秦穆公=请木工 楚庄=出庄 宋襄公=送相公 晋文=经文

记忆:换气工请木工出庄园送相公经文(齐桓 秦穆 楚庄 宋襄 晋文)

五等爵位:公爵 候爵 伯爵 子爵 男爵

联想:候=猴 伯=脖 男=蓝

记忆:公猴脖子发蓝

清朝皇帝 入关后10帝:

顺治,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联想:雍=拥 乾=前 嘉=夹 咸=闲

记忆:顺着康庄大道拥上前夹道欢迎闲鱼同志光临宣城

公元1940年 百团大战

联想记忆:百团之中,依旧死您(1940),真悲催

四大名刹:灵岩寺、国清寺、玉泉寺、栖霞寺

联想:灵岩=您演 国清=郭青 玉泉=羽泉 栖霞=旗下

记忆:您演羽泉旗下的郭青或 邻国玉溪

高中 历史 怎么学 ?我是一个 历史 渣渣,指点一下?

高中 历史 怎么学?我是一个 历史 渣渣,指点一下?

高中 历史 怎么学?我是一个 历史 渣渣,指点一下?

高中 历史 怎么学?我是一个 历史 渣渣,指点一下?

我是一名高中 历史 老师,我来回答。

学不好高中 历史 的原因无外乎 :对什么是 历史 认识不清,连 历史 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都搞不清楚,对 历史 要学什么不清楚,对学 历史 的规律掌握不了,对 历史 有着严重的错误认知,即背诵背诵就可以。


一、新高考改革下的 历史 学科

新高考改革正在进行,很多省份的改革方案,要求在物理和 历史 中二选其一。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县级中学的普通高中,物理学不会的才会去选 历史 。 历史 就成了那些学不会物理的学生的避风港, 他们抱着的一个普遍心理就是, 历史 嘛,背背就行啦。而这种观念是学不好 历史 的第一大敌,第一大忌。

二、学不好 历史 的误区

但是,但是,但是,切忌,切忌,切忌 , 历史 绝不是背一背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选了 历史 后发现,到了高三 历史 科目的得分往往考不及格。如果是背一背就能学好的话,那为什么大多数的考不及格呢?为什么80分以上的学会很少呢?

所以, 历史 是需要记忆背诵,就像英语单词、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一样,也需要记忆。但是只有记忆解决不了问题,考不了高分。更重要的是要对 历史 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历史 也需要理解。需要思维逻辑能力。


三、学好 历史 ,首先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这就涉及到如何学好高中 历史 了(终于言归正传了)啊。

1.首先要理解什么是 历史 、什么是 历史 学?

什么是 历史 ? 简单地讲 历史 是指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是关于过去的记忆。

什么是 历史 学? 历史 学是记录和解释人类从古至今一系列活动进程中的 历史 事件、 历史 人物和 历史 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切人文 社会 科学的基础。 历史 学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对史料的考证、叙述和分析,不断发现、理解、解释、评判真实的过去,探讨发展规律,为当今和未来提供借鉴。 司马迁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辨“。

2.立足 历史 教育的宗旨, 历史 要学什么?

简单来讲就三块内容: 搞清楚过去的一个 历史 现象、 历史 事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所以中学 历史 学科的学习旨在帮助和促进学生在 追寻文明足迹、体验 历史 发展、知晓前人得失、感受史学进步的过程中习得了解、解释与评价 历史 的思维逻辑,汲取 历史 经验,体悟 历史 规律,开拓 历史 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成为有处事能力、发展意识和责任担当的公民。 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从 历史 发展的视角理解并 认同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备跨文化的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淀全球素养。

以上内容说得很高大上,很 官方化

那么 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 历史 要学什么呢? 就是对一个 历史 事件、 历史 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就是知道这件事的内容、过程。这是需要记忆的部分。但这只是 第一个层面 的要求,是学好 历史 的基础,这是初中 历史 要解决的问题。高中 历史 ,或者说高考,考察的更多的是另外两个问题,即 为什么发生这件事?这件事的背景是什么?再就是这件事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是什么?评价是什么?有什么样的 历史 意义?

你如果研究 高考题 你会发现,材料题的出题规律都是这样的。第一问首先让你根据材料,归纳材料中的内容。第二问就开始问你原因或影响了。

3. 遵从 历史 教学的规律,看看 历史 ,要怎么学?

这也是要学好 历史 的关键之所在。 切记以下几点要求。

(1)认识 历史 的过程比记住 历史 事件更重要;

(2)广泛阅读 历史 材料,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比记住所谓的标准答案更重要;

(3)知道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史料,同一史料有不同的解释,比背诵结论性的 历史 陈述更重要;

(4)洞察 历史 认识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比牵强附会某些观点和俗见更重要;

四、总结

所以,基于以上我们可以讲:

首先 一定要抛弃 历史 背一背就可以了的观念。

其次 ,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于学科本质、学科规律来学习。对 历史 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要知道,还要理解其内涵,再者会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素养。

再者 ,多画时间轴,形成 历史 的通史意识。多阅读 历史 材料,不要懒于做材料题,学会如何分析材料。多多体会 历史 的逻辑,体会 历史 学科背后的时代性和规律性。学会多角度看待同一 历史 事件,即思辨, 历史 解释。 历史 也需要多做题。练习题要有针对性,对同一知识点,从不同的材料出发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练习题的过程中慢慢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律和技巧。

最后 , 历史 的学习一定要基于单元来学。在单元主旨的引领下思考为什么把这几节课放在这样一个主题之下。理解、梳通它们和单元的内在联系及它们之间的 历史 联系,形成通史意识。进而在这种联系之下再细化每一课的知识点。

相信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些。 历史 考个70以上还是一点也不难的。

历史 不同于数学、物理,全是客观题。 历史 主观题是主观的、客观题还是主观的。这也决定了 历史 想要拿到80以上是不容易的。那么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考个70以上还是很轻松的,80以上也是能够达到的。

我的文综其实很好,只不过当时选了理科而已,不过我找到一位文综考265的文科学霸,来传授一下他的学习经验。

在这里再送给大家这位学霸的笔记吧,私信“ 历史 笔记”,即可免费领取这位学霸的笔记!笔记中包括了这位学霸在 历史 学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一些小窍门,还有 历史 知识框架哦!看完了 历史 考到90分没问题!

近几年来, 历史 考试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题型固定。

②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内容兼顾,政治史内容比例最高,次为经济史,再为文化史。

③记忆要求降低,能力考察突出。

④由图入史、因文入图,图文联系紧密。

⑤现实热点穿插在题中。

下面来看一下学霸对于 历史 的一些建议和学习经验!

针对高考 历史 的命题趋势,我们在学习高中 历史 的时候应该如此去学习!

1.注重 历史 整体性!

文科的学习总是离不开课本的, 历史 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息息相关的!一定不能把 历史 割裂开来!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历史 的整体性,一些事件都是互相关联的,把 历史 切割开来去思考,一定是错误的!

2.通读课本。

历史 从来都不是片段,而是连续性的!但是我们学习 历史 总是割裂成了片段!务必通览一遍 历史 课本,形成一个自己的 历史 概览,要具备基本的 历史 常识!

还要重视 历史 课本的一些图片,现在出题有可能会去考这些小图片!

3.古今中外史结合

为什么要学习 历史 呢,就是要以史为鉴,那么在学习理解的时候注意古今中外史结合, 历史 上的一些大事都是相互有关联的!一些问题需要古今对比,中外结合去解答!

历史 事件间都是互相有关联的,对于某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一定要结合古今,还有中外史去看待!中国近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在做中国近代史题的时候,引入世界近代史永远没有错!

4.注重时间线

熟练掌握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世界 历史 继承,形成比较明确的时空定位。

历史 的时间线没有搞懂,总会产生一种懵懂感,感觉云深雾里!

5.看一遍《全球通史》

可以了解世界的 历史 ,在你做题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题都是出自于这本书!

考试的时候经常会发现, 历史 的一些题目出自于这本书,当你大略看过这本书,一些考题对你而言那是相当简单!对于提高分数和培养 历史 学习兴趣超级有帮助!

6. 历史 热点、趣闻

浏览阅读一些史学界研究热点、考古新发现、 历史 古迹图片、中外 历史 趣闻等,增强对 历史 的了解,提高 历史 学习兴趣。

记得私信“ 历史 笔记”,免费领取可以提高 历史 成绩的学霸笔记哦!

❸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5篇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是时候开始制定工作计划了。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尽管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但总体的学科能力不强,对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脉络模糊不清;学习方法上存在死记硬背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重点抓好基础,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使学生逐步清楚新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历史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多种品质。

二、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

①备课组高度统一,分工协作,精心备课;

②注重基础,不简单赶进度;

③注重知识(教材前后、中外知识)联系,注重规律性知识总结;

④注意学习方法介绍,注重能力培养;

⑤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2、注重训练质量

①练习试卷尽量自己组编;

②努力做到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透;

③考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到纠错本上;

④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⑤每节教学内容都有配套练习,每章都有阶段练习,练过后附发参考答案。

3、加强基础训练,增强学法指导,教学工作计划《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高二学生文理分科后,学习模式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携高拆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2

高二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通过全组教师共同努力,力争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进一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高三年作好知识与能力的充分储备。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辩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必修三和选修一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民出版社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一至三(必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一、四(选修)》为教材,以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一至三(必修)教师教学用书》《高中历史一、四(选修)教师教学用书》为教参。

三、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必修三、选修《历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四、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备课组工作要求

1、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念笑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还要作好详细记录并上交给学校。

2、备课组内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统一听课和评课。

3、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详细的、规范的教案。还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并利用网上的丰富视频资料,再现历史事件,以便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4、在备课组内开展互相学习活动,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3

新学期开始,为了更好的配合和完成本学年的历史教学任务,特制定此教学计划,内容如下:

一、教学内容:

高一历史必修(I)是政治文明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材分析: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历史必修(I)的8个学习专题,共27课。主要是了解人类历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站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 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市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政治活动既受制于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又发作用于经济及其他活动,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共5个班,每个班将近50个学生,生源质量高低不一,因此,我在教学当中一定要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巩固和提高。针对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进行一定较难的作业布置和试卷的布置。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

五、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高中历史教材的主体结构按“学习专题”购建。共八个学习专题,包括#工作计划#导语、学习建议、主要介绍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或学习重点,并提出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建议。正文后辐射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历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一起构成料人类历多彩的生活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深刻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精神,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仅仅围绕高中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二、现状分析

1、高一年级共有班级10个,共分三个层次,创新实验班2个,实验班4个,省招班4个。学生层次丰富,但总体素质比较高。

2、教师方面,高一年级共有两位历史老师,两位老师同时还担任高二部分历史会考班的教学工作,课时任务重。

3、随着近年来历史会考难度的增加,并适应新一轮高考需求,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迫在眉睫,而高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三、工作思路和目标

1、“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践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

2、夯实学生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组内的听评课交流,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重点工作

1、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措施:针对高一年级三个班级层次之现状,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创新实验班及实验班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常规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科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省招班则更注重常规教学,再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科能力。

2、高一历史剧(12月)

措施:提前制定计划,安排相关人员和具体任务。11月布置到各个班级,进行剧本编排和演练。

3、历史讲座(12月待定)

措施:提前联系确定讲座专家。此项为待定。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篇5

一、关于教学

1、备课:做到深和通。教师必须按教学进度提前写好单元教学计划,在备课组组织下集体备课,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弄清本课在承上启下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写好课时教案。教案设计要做到规范化。另外,认真做好导学案,考虑到学生语数外的学习任务较重,导学案要求在课堂完成。

2、上课:

(1)明确目标。明确单元及课时目标,整个教学过程要紧扣教学目标,及时反馈,合理调控,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设计好#工作计划#导语。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好#工作计划#导语,以新颖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教学目标上来,为实施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3)把握好内容。重点要突出,讲授要得法,要在重点、难点和关键地方下功夫,防止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和主次不分的现象。

(4)注意启发式教学。讲授知识富有启发性,努力做到科学准确,深入浅出,具体形象,生动有趣;要注意启发式的提问,精心设置问题意境,做到难易适中,形成探索性问题群;讨论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发表独到见解,引导学生讨论围绕中心,逐步深化。

(5)学法要指导。鼓励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6)课堂重训练。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精心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训练过程,课堂习题配备要精当,有梯度,使优生和后进生都能得到训练。

(7)优化教学环节。做到语言要精炼,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板书板画设计要科学;书写规范工整、大小适宜;教态亲切自然,感情真挚;注意仪表,衣着朴素大方,堪为表率。

(8)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自觉地将现代教学媒体引进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恰当有效。

(9)运用课堂教学机智。对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要按照宽容的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变阻力为动力。

3、作业:根据年级组的要求,我们历史学科尽量不布置课外作业,作业在课内完成。这就要求作业要适当。紧扣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难易适度,有层次性。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二、加强教课研

1、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念:包括学习课标、考纲、高考题;深入钻研教材、加强集体备课和研讨;积极开展和参加各层次公开课的观摩、学习和交流;本组内教师进行推磨听课(具体见附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

2、本组年轻教师争取在本学期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及时总结,写心得、感想或反思。能撰写教学论文。为每年各级论文评比做准备。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

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要求,根据教研组的统一安排,高一年级的校本教学的内容为《大国崛起》。通过学习,能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激发学生探索真知的欲 望。

四、教学资料库的建设

本组教师把自己的教案、课件整理,形成自己的和备课组的资料库。另外每人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案例和课件,也可参加各级评比。

❹ 高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方法有哪些

目前,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被研究出来。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各种历史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一、历史课堂学习‚四习惯‛:预习—笔记—思考—温习    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习更是拦晌这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历史学习要养成四种好习惯:即不经预习不上课,不动笔墨不看书,不经思考不提问,不经温习不作业。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只有预习,才能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重点难点,以便上课有目的、高效地学习。预习时遇上的疑惑,可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突破,迎刃而解。预习时还要扫除文字阅读障碍。预习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体现出学习主体性原则。     上课认真记笔记,看书时圈点划批,便于系统掌握,能够分清主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墨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之,思之,神鬼通之。‛历史学习更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真正做到‚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上完课要及时温习巩固。在温习的基础上,再去写作业。很多同学等写作业时,再把书拿来翻来翻去,这样不仅学习效率底,而且掌握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养之有素,习惯成自然,历史学习就会轻松自如。  二、历史教材阅读‚九到位‛      历史学习一定要提高历史教科书的阅读能力。阅读要全面、仔细,要提高阅读能力,既要快速浏览,也要重点解读。还要带着问题去研读。 (1)阅读课前‚说明‛,明确学史目的  明确高中历史学习的目的,积极的心态,是学习成功的前提。 (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  历史课文是以章节体系编排,每一章构成一个单元,体现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反映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经常阅读目录,便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结构,从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纵横对比,融会贯通。 (3)阅读章节导言,把握背景线索    高中章节导言主要是介绍国内国际背景和主要线索。导言是高度概括浓缩的语言,读导言也是便于从宏观上了解这一章或内容,明确该章大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形成立体的时空观和系统的历史感。常读导言还可以提高历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  每节正文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主体,因此要高度重视。每节都有相应的子目,阅读正文要围绕课题与子目,了解历史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注意每节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高中学习,尤其要分析历史动因和影响,理解历史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读正文,要注意领会理论性的表述和历史结论性的论语。正文的阅读应带着问题去研读。 (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    小字每课时也有1000字左右,学生学习最易忽视。小字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拓展或分析。虽然小字往往不作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却可丰富历史知识,开拓视野。有些小字是较高的理论分析,对我们高中生提高理性思维有很大帮助。一些注释,除了扫清文字障碍处,还介绍某些学术观点,也不妨阅读一下,以启发思考,拓展思维。更何况,小字、注释,文字生动,引人入胜,可以激发我们学史的兴趣。 (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    高中每节材料1—2条材料阅读,不仅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历史,还可以提高认识能力,‚去伪存真友衡闷,由表及里‛。材料的阅读不仅要通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而且要结合课文了解材料背景,更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更大限度的提高有效信息。 (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   古人治史,尚且‚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更要结合地图。课文本身有地图,另有单独的历史地图册,边读史书,边对照地图。如有些地图是战争形势图,体现战争动态过程,结合地图用彩笔勾勒,了解战争的经过,结果,以便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空间观念。近些年高考历史试题加大考查历史地图的比重。学生学习历史最忽视读图,所以要格外重视。 (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想象力    高中历史每节里有图画,还有表格。这些图画有历史人物画,遗址图以及历史场景等。多读图画可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使新学的历史知识更直观,更立体,更丰厚。好弯这些图画不少还是艺术精品,可以给我们以美感。 (9)阅读书后年表,理清历史线索    课后的大事年表要反复读,每章节的大事年代一定要牢记。只有记住年代,才能对庞杂的历史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学生最怕记年代,因此要探究记忆方法,提高记忆力。      以上只是要求历史阅读要全面,要到位。而历史阅读的方法还很多,需要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总结。   三、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准)——理解(深)——见解(新)    ‚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历史就是人类社会以往的运动过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时间、地域内进行的一些重大活动。因此,每一个历史大事的要件都要了解清楚,诸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都要了然如胸。‚了解‛的要求一是‚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这就要求历史学习要建构明确的时空观。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全面掌握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概括梳理,做到‚去粗取精‛。‚了解‛的基础是记忆,因此,要提高记忆力,探究记忆方法。    ‚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历史学习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等等。  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我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习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见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人生智慧,要学以致用。  ‚了解——理解——见解‛这三步是联结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开来。对高中生而言,‚了解‛不可或缺,是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历史课的‚预习‛也应属于‚了解‛这一步。‚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历史学习的关键,体现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课堂历史学习主要是‚理解‛这一步。而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目的所在,其要求较高,要培养创造思维,加强理论学习。‚见解‛这一步还应延伸到课外。如研究性学习中的历史考察、历史采访、历史辩论等都不会局限在课内。‚历史学习三步曲‛ 要求历史学习要由粗读到细读,由宏观把握到微观掌握,由封闭式孤立学习到开放式合作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到主体性探究式学习等。还要求把历史学习和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综合化的特点。  四.总结记忆方法,减轻学习负担        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忆量大,靠死记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学生历史学习更要不断总结记忆的窍门,只有这样,历史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乐趣无穷。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记忆方法。 (1).浓缩法    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如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只要记住两个成语就行,‚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英南京条约》记住‚赔款、开商、割地、关税‛;南昌起义意义记住三个‚一‛:‚一面旗帜,一个标志,一个节日‛。还可以通过数字把课文内容浓缩为若干条,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加工的过程,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 (2).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把握特征增进记忆。如‚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其中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是相同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革命前途、革命结果是不同的。通过比较,便能深入理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种比较,不仅要前后对照,古今比较,还要中外联系比较,如‚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得失的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等。历史学习一定要形成比较的意识,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3).图示法    图示法是老师教学板书经常使用的方法。历史学习使用图示法可以化繁为简,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简洁明了形象生动,记忆变得轻松。 (4)制表法:    把相似易混的历史知识通过制表的方法掌握。如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可按照‚背景、时间、内容、特点、作用‛等几个方面去掌握。制表法和比较法有所不同。比较法是要求比较异同,找出规律;而制表法只是把相似的历史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便掌握。 (5)历史年代速记法:    历史年代的记忆只要动脑,也是有法可循。或连续记忆,或间隔记忆,或谐音记忆,或数字重叠记忆,或中外对比记忆等等。如1771年可谐音‚一起起义‛。如‚1919年‛、‚1818年‛属于数字重叠,等。    总之,历史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纲要信号记忆法,讨论辩论记忆法,重复朗读记忆法等等。这就需要同学在学习中认真总结。记忆是思维的基础,提高记忆力不仅可以改善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而且还会可以增强自信心。中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所记忆的知识最为牢固,甚至可以终身不忘,因此同学们应加强记忆,快乐记忆,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中的几种创新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空间、人物的特定场景,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然课前要精心选用好情境资料,比如影片、图片、古诗、漫画、故事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我选择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截取了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与日本代表据理力争我国山东主权的场景。“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话音未落,教室里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此时,我补充相关资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无视中国主权,操纵最高委员会夺取山东的一切特权,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日本夺取山东,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就要灭亡了!同学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中国到底应该怎么办?!”“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北洋政府!”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和当年青年学生一样的爱国口号……通过这些方式,成功地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培养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多元思维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是巧设疑难,激活思路。“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在讲授西安事变时,你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蒋介石曾疯狂追杀共产党,共产党为什么不乘机消灭蒋介石?”学生可能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经过学生讨论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统一认识,从而不仅帮助学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二是纵横历史,多元思考。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如,以一国历史为线索,在讲抗日战争时,把“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联系起来思考。又如,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在讲世界史日本大化改革时,可联系同时期中国唐朝时的政治制度和改革措施来思考;将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联系起来思考。在纵横联系中,会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三是创设情境,拓展思维。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仅靠教材中的材料是不够的。教师要想办法向学生提供一些与教材有关联、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新材料,创设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去产生新的思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有意识地引入最新的史学研究的成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对新观点甄别论证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指导活动,勇于探究。中学历史新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活动与探究》题目,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材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历史作文并进行实践探究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以历史为题材的作文中,能有效地展开他们思维的双翅,畅快地在无际的史空中翱翔。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事实,充分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见解、新观点,从而使创新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语文教学法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史中有文,文中有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文史结合的典范。“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再现历史现象,探讨历史规律,阐明历史概念,本身就离不开“文”。同时,文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她对人的道德、思想和审美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文与史有机地结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这样一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四、串联知识教学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❺ 浅谈怎样上好高中历史课

浅谈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一、激发兴趣,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二、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三、紧扣课时中心,优化教学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本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编排不;四、实施开放性互动

浅谈如何教好高中历史课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和学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统一活动过程。教学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倾向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建构起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和方法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要给学生搭建好一个平台,而平台搭建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效地创设了历史情境。

一、激发兴趣,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下面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对学生影响很大,因而教师要作到教态自然大方,平易近人,促进师生关系融洽。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应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愤怒感、自尊心,使学生了解祖国历史的重要性。

二、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把教育的任务和要求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已形成的需要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首先,要给学生概括介绍历史课的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历史课的总体目标以及如何学好历史课。其次,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教师可以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导入新课,提出新课内容、重点及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事件的求知欲。再次,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具体历史问题上让学生感到知识是必需的和有用的,可以用纵横联系的方法,古今对比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的某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处理好历史中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教师应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正确反映历史史实,不能为了引起学生兴趣随意夸张歪曲历史史实,把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当作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紧扣课时中心,优化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本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编排不一样,它是按照专题形式编排的,既然是专题就肯定是围绕某个中心的,我们在进行情境教学切忌偏离甚至远离课时中心。如《太平天国运动》,此课的课时中心在导语中已阐明的比较清楚: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我们在讲课时必须紧扣这个中心,正确定位太平天国在民主革命中的先驱地位。如果说过多地讲述太平天国的经过和失败的原因,这明显是偏离了课时中心,那样的课肯定是失败的。紧扣课时中心可以说是情境创设有效性达成的前提,接下去我们要考虑的是在紧扣课时中心下的具体情境创设。我们都知道,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这种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必然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优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分组合作探究的互动展开,让学生既掌握了科举制度的意义这个知识目标要求,又学会了分角度换位思考的能力目标要求,还在集体探究的活跃气氛中培养了集体合作感和荣誉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相应得到了提升。所以说,有效的情境创设有利于课堂三维目标的生成。

四、实施开放性互动式的教学

历史课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有固定的同桌学生互动;有学习的互动,也有作业的互动;有教学内容的互动;也有学习方法的互动等等。比如将普通作业改变为师生对话交流式的互动作业;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辅以图画、照片、影视资料、互联网资料形式的作业,甚至是历史人物角色表演、社会考察、人物采访等多形式的互动作业;将过去学生被动完成、教师机械批改的作业,改变为师生双向设计。例如平时的检测或考试试题交学生自己去出,教师把学生的试题精选成一套试题。学生知道是自己出的考虑题有一种自豪感,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创新。也可以把作业实行师生双向批改,由学生写出批改总结,从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经验教训。

五、锁定时空要素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较抽象,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不论是教师或是学生都会觉得枯燥无味,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这一节内容时间跨度太大,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一直讲到了清朝,学生很难在这么快节奏的时间跳动中定位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生硬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而“疲于奔命”,更不用说自身素质的提高了,对于这类教学内容,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就必须首先锁定好时空落点了。时空落点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要素,不管历史离我们有多遥远,她必然发生于特点的时间特点的地点中,与特点的人物相联系。我们如果能锁定好时空落点,整节课就会豁然开朗了。讲授《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时把落点定在了汉武帝身上,以汉武帝为突破口创设了“汉武帝和诸大臣宫廷辩论”这样一个教学情景,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原因、表现和意义。

总之,要想教好高中历史,就必须让课堂活起来了,原本沉闷乏味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换成了欢快、互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

❻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

1、时空观念。教师可以使用时间轴、年代尺以判断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序问题。如梳理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挫折等等,简明扼要,直观有效。

2、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历史材料,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历史材料的不同类型,包括文献、图片、实物、遗址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搜集历史材料的主要途径,如书籍、网络、博物馆等。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教师教授历史的主要工具,也是“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历史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都有明显的针对性。它选入的许多有价值的一手和二手材料不仅提高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也可作为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证据”。

3、历史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针对一些重点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思考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最后的影响,然后让小组派代表上台讲一讲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以及评价,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绝不是简单的给学生讲解几个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它指的是教师在授课时,通过一些“诱导”“ 启发”等教学方法,以史料和教材为依据,把整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展的前因后果,历史事物的本质、历史观点的局限,对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概括与综合,传授给学生。

5、家国情怀。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应该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历史人物中最不缺乏的就是爱国人士,他们性格不同、生存的时代也不同,但是他们能够青史留名主要就是因为那一身凛然正气以及饱含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教师应该重点让学生感受的。

❼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5年)》提出的历史学科六大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络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2)史料实证: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3)历史理解:将对史事好差信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4)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庆举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5)历史价值观: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
素养1: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络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络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区域性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物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素养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型别,掌握蒐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资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素养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地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素养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历史解释可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史叙述中,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素养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能够认识到友轮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能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及其培育 余文森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任何学科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以分为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文字元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内容(概念、命题、理论)(内涵和意义),深层意义是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表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是显性的、逻辑的(系统的)、主线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则是隐性的、渗透的(分散的)、暗线的。但它是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决定性的东西)。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你跟他相处,马上就会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素养
我们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们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
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管“心”的)。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的观念系统的“根目录”,其他观念都是“子目录”),学校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脑力劳动(认识活动)的武器(媒介)(管“脑”的)。它是由思维方向、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等构成的综合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脑力劳动的水平和质量。学校教育教学不能只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和能力的细节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上下功夫。
品格是一个人的行为(广义)表现和为人形象(管“行”的)。它是一个人素养的直接反映。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内隐的,那么品格则是外显的。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涵养、教养,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这三大核心素养是学生整体素养的三根支柱,缺失会造成人的素养大厦的坍塌。
学校教育教学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价值引领(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价值引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规范,它是一个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核心),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要对价值观有较全面的认识。从价值指向的范围来看,我们可将价值分为:
(1)人类基本价值,即为全人类所普遍认可和提倡的价值,如人道关怀、同情感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虽然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社会观念上有着较大差异,但在伦理价值、行为价值特别是善恶区分上却有基本的共识,有着一定的同一性,从而形成人类的基本价值。
(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积极的、健康的并被全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原则,如爱国、孝亲、仁爱、勤奋、礼让谦逊、恪守诚信等。
(3)现代社会价值,它是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如个体独立与自主、社会公正与平等、经济市场化等。教师要充分理解各类价值的内涵和意义,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解、价值准则,这样才能以鲜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立场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第二,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今天,要引领学生做出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教育教学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观照,缺乏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价值引领可能沦为一种盲从,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非价值”或“反价值”的误区。
所以,教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各种价值并拥有价值判断能力。教师本人对做人、做事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外显或内隐地传递着价值,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引领从“正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引导,直接引导学生接受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从“侧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澄清,即对学生不正确、片面的价值观进行澄清。
第三,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学校里的各门学科知识都是学生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不同学科中蕴含着具体丰富、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及形态。学科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文,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
(二)思维启迪(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执行模式的总和;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层次(深度)、结构(型别)、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认知素质的核心。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
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维也应该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这是人的能力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思维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
学校和教师要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当前,要从以下两个维度着力:第一,从客观性、科学性的角度讲,要注重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思维的能力。以《论语》中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勿意”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勿必”是指对事物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要有辩证思维。“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执。“勿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第二是从主观性、主体性的角度讲,要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独立、独特、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从教学的角度讲,第一,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以知识授受为任务和以“记—练—考”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模式,这种教学几乎把思维都剪辑和 *** 了,学生没有多少再思维的意义和含量。要把原生态的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字本身,从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态的思维介入。“例如,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言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二,要积极倡导有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没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投入,知识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符号知识(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而不能深入知识内涵(深层结构),获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回圈的发展。思维水平的发展主要包括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和科学思维态度的养成。实施深度教学,是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使学生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同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将符号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
第三,要注重原生态的问题。一是根据提问概念的性质不同,提问可以分为“生活提问”和“逻辑提问”。前者主要是以现实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后者则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方式。我们知道,教科书知识本身和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根本区别的。教科书的编写主要遵循学科知识体系逻辑,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加以概括的,更多偏向于“逻辑提问”。从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来看,需要将学科知识还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仅仅学习孤立、静止的学科知识内容。二是原始问题与课本习题。原始问题是指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科学现象和事实的描述。而课本习题则是把科学现象和事实经过一定程度抽象后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
(三)品格塑造(优秀、良好品格的培养)
有一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答记者问告诉我们:一是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二是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作用非常大。我认为,这两点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特别要重视的问题。孩子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少儿时期,少儿时期忽视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必然给孩子留下隐患甚至危险。
有专家指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受过教育的人”的根本标准,不在知识,而在美德,除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诚实、宽容、讲信用等。
从广义的角度讲,品格可分为:行为习惯、个性修养、道德品质(风范)三大组成部分。品格突出一个“品”字,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品质、有品位的人,这才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说的话语;“诚信、宽容、感恩”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怀的意识。
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张扬个性的必要性,但决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公德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礼让仁和、合作共进的为人智慧。值得强调的是,品格只能由品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培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教师的劳动有特殊性,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成分(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这是因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思想、品德、风貌、学识、才能、作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薰陶学生的心灵。学生有向师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倾向。所以,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谈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
总之,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 *** 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要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随着网际网路时代的到来,核心素养将学生视为生命个体,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所必需的素养能力,将学生成长的“历时性”状态与教育教学的“共时性”状态结合在一起,体现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性与过程性的统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进行分析。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所认同,我们各个学校同样一直在倡导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那何是素质教育呢?它指的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我们既然了解并知道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那种远离数学、远离数学生活,固守过去传统的人不仅会被时代所淘汰,而且连基本的生存也潜藏危机。要唤醒国人对数学的关注,在数学教育和培养和提高数学素养上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是指我们用数学的观点、思维方式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和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显然数学的严密有序性、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我们提高数学素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数学素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生疏,其实它时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场打折资讯、家庭投资理财问题等。如何在课堂中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新课标的修订,对数学教育有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如今的启发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从课堂主人来说,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人了,新课改的提出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并提高,并将学科更加贴近生活,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络,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注意:首先,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其实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从内心深入来说我觉得数学其实是一门比较有有意思的学科,数学在小学阶段几门学科中也是比较贴近并走进生活的,例如最近在学习的位置问题,我可以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其次请说出你的好朋友坐在哪?这样就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章升与毫升,这章是及其贴近生活的,我让学生自己去记录学生自己家瓶瓶罐罐的容量,再到喝的饮料瓶和酸奶瓶的容量,一步步引导,让学生对升和毫升有基础的认识,以及比较表象的比较。所以在教学中,我借助孩子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创设情境,为学生设定悬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用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新知识,并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另外,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
二、关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原来在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结果,而新课标的改变,却将过程与方法放在重要位置,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享受成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这就是一个本质的改变。这就是为何老师却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主体地位的改变使学生更加对学习感兴趣,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发展、提高。我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孩子以下习惯:多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而且懂得如何去获取知识;多思,通过自学、操作、尝试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获得能力的提高。多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地去创造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探索过程中还将动手操作与观察、思维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如在五年级数学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猜想、验证去认识、归纳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学活动,孩子们有了不同的获取资讯的经历,有了不同的学习收获,同时更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他们个个都对数学表现出了无限的热爱,对学好数学充满了信心。
三、学会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意识。 我们的小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怎样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的存在的数学现象并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数学意识很重要,数学意识其实是指能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考虑问题或进行思维的习惯,也就是通常说的“数学头脑”。对于小学生来说,从入学开始就须初步培养,刚开始要求能够用数和简单的图表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简单有用的资讯并进行简单归类,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慢慢到学会用数和简单的图表刻画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根据需要收集处理资讯并做出猜想,解释结论的合理性,逐步形成较强的数学意识。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以下意识:遇到问题能够自觉地的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一种思维习惯;面对一些事物时,很快就能指出事物本质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能利用已知的知识推断出与其有因果关系的新的知识的思维习惯,它是数学的严密逻辑性的反映。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 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有的学生答案抄错的,结果算错的,题抄错的,看错的,加减乘除符号看错的„„,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或许可能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可能会犯粗心的小毛病,许多教师把这些都归结为“马虎”造成的,其实不尽然。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还没有形成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在教学具体内容时能够准确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培养、纠正,形成稳固的思维定势。 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非智力因素的内容。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只重视智力开发,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儿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协调,缺乏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我在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并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也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总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联络实际创造条件,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探索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❽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提高现代中学生的历史素养,方法如下: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探究讨论方式,建设高效课堂是提升中学生历史素养的首要途径。
(一)依据新教材,活化教材思想创新思路,领悟教材编写新模式,让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体会历史,在适度的问题中感悟历史,以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讨论式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通过老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和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置身于历史的思维之中、处于积极的课堂参与之中。
二、培养中学生自身素质是提高其历史素养的必要条件。
(一)大量阅读各种历史题材的书籍、史籍等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生活中可以联系历史电影或小说来了解历史,培养历史素养。
(二)关心时事,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最高的历史素养。
三、提升中学生的历史素养,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重视。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具有一定的过去性特点,导致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同时,由于学生长期受生活环境和家长的影响,以及高考体制的束缚使他们对学习的被动应对,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❾ 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渗透历史时空素养

中学历史教学有着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更重大的使命——素养养育,铸造未来国民的核心素养、让他们的精神站立起来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历史学科的真正价值不在教与学的法则,而在于学习历史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成功、成人的养育价值,即对人性的养育。当历史教学还在普遍流行历史知识传播手段或传授技术上的不断花样翻新、想尽各种法与招式解决学生“怎么吃”的问题时,我们会经常这样问自己:对于一个几近成年的高中学生来说,历史课堂教学是告诉他们“怎么吃”重要?还是“吃什么”更重要?理所当然,中学历史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学生如何吃的问题,而是要基于成长的需要,解决吃什么,提供什么样“营养”的问题,吃什么比怎么吃更重要。成长需要营养,它不会管太多这个营养是怎么吃进来的,如同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吃鸡蛋是因为它有我们所需要的营养,而不是天天去研究这个鸡蛋是哪个母鸡生的?是怎么生下来的?我怎么把鸡蛋吃下去?因此,以养育学生人格人性为主要目的的历史教学内容选择与历史教育价值的挖掘就显得比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要重要得多了。知识固然可以产生力量,过程与方法也能培养能力。但从历史知识中挖掘出的价值观却能决定方向,用真的史实和美的方法养育善的价值观。历史知识只有在帮助学生追求真善美时,才是最重要的,智慧与价值观比知识与能力更重要。如果高中历史课堂缺乏价值引领的正确选择,就很容易培养有学问甚至是有艺术修养的恶魔,或精神变态者;任何机会都有可能变成陷阱与危害,能力越大,破坏性越大。素养立意与养育是中学历史课堂的核心目标与最主要的追求。1.笨鸟也有矮树枝:人人都是爱因斯坦的人才观是素养养育的基础斯黛肥在《这才是判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一文中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新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王雄也认为:“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新教育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自然生命强调长度,社会生命强调宽度,精神生命强调高度”。“学校要通过各种方法,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在学校里呈现出来,让每个学生在和伟大事物相遇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最终成就自己[1]。”而中学历史教材描述、记录和呈现的大部分都是历史上的“伟大事物”,历史课堂就是直接让每个学生与“伟大事物”经常相遇的场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课堂上相遇伟大的事物,历史教师就首先必须具备全面的人才观。因为每个生命都会有自己的光芒,即使是一只笨鸟,上帝也为他准备了一根矮树枝。这也是中学历史课堂进行素养养育的基础。第1,人才不再只是精英的专属。当今世界既需要少数的高精尖人才,也需要大量做普通事的大众化人才。任何人只要他遵纪守法,对社会有所贡献,被这个社会所接纳或需要,他就是人才。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分层培养,重点应该放在普通人才培养上;不能为了培养少数精英人才而让大部分普通人才陪玩“高尔夫”。随着4D工业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人人都是爱因斯坦,乔灌各擅其美,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不可缺乏的人才。乔木大材可以做高大上的栋梁,或桌椅板凳;灌木在社会上同样不可缺少,可以绿化这个世界,改善人类所需要的空气;也可以减少雾霾;还可以制药,或制成黑粗茶或普洱茶。当人们把乔木制成栋梁之才时,灌木黑粗茶也会因为收藏时间长而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宝贝。因此,当今的教育必须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能力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走向“素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让教育不再只是为培养少数几个精英分子服务,它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为所有学生的成长和提高他们素养提供“有机肥”。第2,大众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基础化、通识化和大众化。这种普遍化的大学教育,已无法为学子们提供“超额利润”,知识已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了,也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阶梯。从概率上讲,社会所认可的世俗成功,往往只是少数人的成功。事实上,现在的高考早已不再是选拔几个精英分子了,大学也不仅仅只是培养少数几个顶尖人才。当大多数人都有机会读大学时,中学历史教育就必须要服务于广大平凡之辈的人性与成长,以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坦然面对生活挫析与苦难,培养平凡、平谈、平坦、平静、平常甚至平庸的幸福快乐人是今后中学历史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常态,不歧视甚至要鼓励学生成为幸福的普通人,历史教育不但要为精英服务,更要为平常人服务。第3,健康、普通而幸福地活着也是人生的成功。为了成功而折寿,或变成了高学历而野蛮的人绝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养育人格,让他们的精神站立起来,帮助他们找到幸福的生活方式。而不单单是世俗是认可的升官发财,或事业有成。“三平两健康(三平是平淡、平凡、平常,两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是一种成功,是一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拥有的成功。当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遭遇命运的反复无常或不公平时,他能笑着说:我依然能保持着美丽的心灵,继续追求着做一个善人、好人,因为历史让我对未来不再恐惧!第4,适当与适度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才是最好的教育。过去,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基于知识的贫乏和知识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人们对知识十分渴求,如同一个人要解决温饱一样,中国初步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应试教育成为了学生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唯一追求,白加黑(白天加黑夜),横七竖八(每周课程表横着看七天,竖着看每天八节),争分夺秒,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多的知识。殊不知,当教师的知识传授过度或热衷于满堂灌的时候,学生知识过量摄入如同吃得太饱一样,容易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容易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下降,严重挤压学生未来发展与提升空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能力”决定一切,能力解决一切,能力证明一切,全社会形成了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如果一个人的能力不大,或无法精英化时,他所接受的教育与培养就有可能大打折扣。对精英化人才的过度关注与培养,事实上侵犯了其他非精英人才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力,重点中学、重点班的设置就是最大的教育不公平。无论是知识体系,还是能力体系,历史教育都没有权利强行占满学生的全部时间和空间。的确如此,成长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但这个主要目标不是学生成长的全部,要给他们留足自我反刍与成长的闲暇时间与活动空间,让他们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真正的教育既要为学生成长打下坚实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又要他们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2.用良知点燃课堂:历史教学能让学生习得终生受用的素养“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其中,尤其能促进人生命成长、人生发展,可提升、可进阶的就是核心素养[2]。”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由遗传、环境、社会来决定的,其中的学校教育对个人素质的形成起了关键性作用,而这种关键性作用又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和它的核心素养中,多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共同组成与形成了学生个人的素质。当学生走向社会时,他们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也许早就忘记了,但他们学历史时所形成的核心素养却让他们终生受用,他们与哪些没有学过历史的人在素质方面、特别是情商方面就是有不一样的表现。因此,历史学科在养育学生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核心素养即是“时空逻辑、史料实证、发展眼光、多元联系、客观评判、置身理解”等六个方面。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能时时、处处、事事具备“基于时空与实证、立足发展与多元、善于理解与评判”的价值理念与素养[3]。(1)时空逻辑。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与地理条件下发生。历史时空观具体落实到中学历史教学,主要表现为: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时间逻辑与空间逻辑,通过分期、分段、分地域、分国家、分民族的方式来描述和认识人类过去的发展。并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考察与理解它们存在的意义。时空逻辑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认识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时空基础上的,这是学生未来做人处事的基础要求。二是时、空、事三者共生相机,历史事件一定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中,过去的时空,一定有很多我们已知和未知的事情发生了。时间到了,空间也具备了,我们就应该做完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要理解世间有很多事情不能错过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三是要善于把握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意义是完全不一样,效果和影响也可能是绝然不同的。四是掌握事情发生的、发展乃至整个进程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因素,建构起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及因果关系,并能正确理解事物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意义,正确对待自己人生过程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或对整个社会的人和事都能做出正确而且合理的解释与恰当相处。(2)史料实证。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人文社会科学。任何历史结论与评判都必须基于真实的、可靠的历史史料,论从史出,证由史来。自觉养成以史料为依据的证据意识,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孤证不立。能够把有价值和意义的史料作为论证历史结论的证据,形成历史论证的实证意识。史料实证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史料实证至少能够养育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与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待人处事过程中,形成自觉的实证意识,学会如何搜集、选择和使用各种信息,并养成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的习惯,并经过自己的思考与比对判断信息能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二是不仅要善于搜集信息,还要善于判明它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史料来源要具有广泛性,以客观的态度辨析史料可靠性和史料价值,准确判断所选史料的价值,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三是形成较高水平的实证意识,并能从信息中形成新的问题,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叙述和情感态度。四是学会在论证过程中注重逻辑推理;论证过程严密,结论必须是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史实基础上的,只有史实史料真实了,结论才可靠。五是虚假或伪造的历史培养不出善良与诚实的公民,达不到凭证据说话和理性处事是公民社会这个基本要求。只有真实而崇高的历史才会让我们拥有走向未来的信心。(3)发展眼光。人类历史是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的,任何人、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在中学历史教学任务中具体体现为: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线索、变化和发展的基本情况,辩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形态,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潮流。发展眼光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对历史进程中变化、延续、继承、发展的总体把握能力和具体辨明历史发展变化基本形态与类型的能力。二是人类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是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前行的;它不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即便是历史有停滞或后退现象,那也只是发展过程中的暂时曲折。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学科知识的延续、变化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了只有具备历史发展变化这个宏大的视野,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和自己未来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三是理解不同时期历史发展的差异性与演进的关联性,明了不同时代之间、过去与现在的共同点与区别,以及历史的传承;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的借鉴性与现实性。(4)多元联系。历史不但是发展,而且联系是多元的,这种多元联系往往表现在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具体性与特殊性之中。历史的多元联系落实到中学历史教学主要表现为:多元联系既体现在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又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宗教、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也体现在社会中每个个体存在的不同经历、想法、信仰与态度。了解人类历史在各个地区、国家、民族以及各个领域的多样化发展情况及纵横联系,需要我们精准把握和认识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多元联系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学生未来的人生和所处的社会,与我们学过历史一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有机关联,多样性、复杂性、具体性、特殊性不但常常表现为内外联系,如纵横联系、古今联系和中外联系等。二是学会从整体关注、把握和解释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普遍联系,不能单一的、独立的、分散的看待事物。三是具备历史发展存在多样性与多元选择的观点,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也要看各个文明之间的独特性、交融共进及相互影响。四是重视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联系,立足现实,追溯历史,研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五是善于把各国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发展大背景中进行综合考察,也要善于挖掘各国文明的影响与价值,为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服务。如政治文明中的“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经济文明中的“社会公平、整体效率、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中的“宽容、妥协、尊重、欣赏、开放”等。(5)客观评判。秦晖认为:“历史学的任务就是解释,去解释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如果不去解释,历史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4]。”冀朝鼎先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一书自序中认为:“新的经验会导致新的历史见识,而根据新的见解,又可以阐述新的问题,可以重新审查新老论据,可以从大量似乎无用的资料中挑选出颇有意义的事实来。因此,历史必须不断地加以再写,才能满足各个特定时代中人们的需要,再写历史是人类为驾驭历史力量所作努力的一部分,而在历史过程的每一转折点,这一任务都变得特别迫切。”克罗齐也认为“从观念形态上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上三位贤哲告诉我们这要样一个历史规律:每一代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经验来看待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对历史,一代有一代的经验,一代有一代的解释。历史评判是建立在对史实的掌握、理解、解释的基础上的,任何历史叙述实质上是对过去的阐释与评判,不仅包括史实的描述、整理、组合,也包括叙史者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如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人对历史的解释与评判是不相同的,是多元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历史的解释与评判也有可能不同。客观评判落实到中学历史教学就主要表现为: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阐释,辩明导致历史解释与评判不同的原因;能够对史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判断,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问题;能够运用正确的史观,全面清晰地论述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能预设结论进行推理论述,要么一否到底,缺乏必要的敬畏与温情;要么顶礼膜拜,满是盲从与妖媚。温情敬畏、折中持平、严厉谴责等都可以是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但这种结论或观点不能是先预设好的,严重违背论从史出的研究逻辑。客观评判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历史评判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实基础上的,历史不是胜利者的宣言书,也不是失败者的墓志铭,它因真实而崇高。在课堂上,我们既不能神化、圣化、美化、正统化、维新化、妖媚化历史,把他捧得缩地戡天;也不能丑化、矮化、僵化、妖魔化历史,把它骂得天诛地灭。二是立足于当代社会需要,置身当时历史情境,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重要性。正如史学大家袁伟时所说的那样:“现实环境也会刺激历史研究者的思考,影响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对史料的选择和分析。”三是接触不同的史料的历史叙述,理解别人的历史评判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手段和不同方式形成对历史的解释,并探究其意图,客观评价各种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了解为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体系会导致不同的评价。四是通过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与评判,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是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评判,让本质性的认识成为历史教学的灵魂与学生成长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历史让学生对未来不再恐惧。这也是学生通过客观评判历史获得学习自主性与创新性的养育。(6)置身理解。置身历史理解是指历史本身的发展,和人们对历史理解的认识过程。前者以史料为主,后者以历史概念、历史范畴为主;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和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再现;两者不能等同,后者是抛弃了历史发展中大量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集中反映历史发展的本质的、主流的、必然的东西,从而形成了客观的历史理解;后者反映前者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与认识,它主要体现在客观解释历史、宽容历史、认同历史之中。置身理解具体表现为:能够理解各种历史叙述的内容含义与要点;能够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实,对历史形成合理的想象与理解;认同并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动机与效果、偶然与必然。这种建立在历史解释基础上所形成的历史认识,不但是中学历史的灵魂,更是学生成长需要的人文素养,历史让学生对未来不再恐惧。置身理解对学生进行了人文养育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将历史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考察、阐释与理解,设身处地理解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二是让思维回到历史现场,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结果、性质、影响,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三是从历史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不能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或标准苛求于古人;从而分析概括出事物的特征、性质、意义和影响。四是理解是基于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反过来,历史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价值取向有助于养育上述“三观”。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不仅是机械传递人类自己的记忆,更重要为当前社会发展提供历史经验教训与人类共同追求,为社会个体提供成长养分与人生启示。五是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六是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与胸怀。3.心中时常有风景:历史教学素养目标的挖掘与制定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文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并特别强调它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是新一轮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和导航仪。历史教育的本质是养育人格,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的精神站立起来。提前准备好从事各种职业或事业所要求的素养基础,尽量避免德不配位。当一个人智商不够、能力不强时,超强超足的情商、品德和素养都可以弥补其不足,同样可以让他事业成功,人生幸福。但是,当一个人智商超高、能力超强而情商、品德和素养严重不足时,高智商和超能力根本无法弥补德行和素养缺陷,人生很难获取巨大成功,容易遭遇各种障碍,甚至毁灭性打击。因此,中学历史要善于挖掘、制定、落实每一个历史知识的素养目标,让它们为学生成长服务。第1,挖掘与制定素养目标不可缺失的观念:以素养养育为核心的中学历史教学目前存在六大问题:一是对历史教学素养概念的认识和界定摇摆不定。二是对每个或几个历史知识点素养目标的制定含糊其辞。三是对历史的解读与认识是一知半解,或过度解释。四是围绕素养养育核心目标的教学设计是两张皮。五是价值观引领容易扭曲变形。而当前我们的历史课堂主要是存在第六大问题:课堂以展示教师的优秀为主,远离以学生为核心。课堂教学中表演的丰富性、游戏比赛与讲故事的灵活性、绘画演讲与对话的新颖性等都是用来佐证上课老师的卓越,而不是用来服务学生的。不断让课堂来展现上课教师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超群的专业技能、新颖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手段等,让学生完全成为课堂中的配角。学生之间的同伴交流与合作也主要是为衬托老师而做秀,课堂的讨论、合作、思考和多姿多彩的活动只是为了制造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假象。即便是这样的做秀也被严格限制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以不影响展示教师的优秀为目的。学生的讨论与真正意义上的探究都是蜻蜓点水,始终处于变相的被压制状态;深度思考与思维发展更是浅尝辄止。上述这些不良现象在各级各类优秀课、示范课、比赛课中表现得更加严重。正是基于当前的历史教学现实,素养目标的挖掘与制定必须具备几个不可缺失的观念。其一,学生是一切素养目标的最终目的,是历史课堂的出发点和根本所在。养育学生素养、为他们成长提供合适的营养是中学历史课堂最主要的目标和功能,基如此,历史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历史教学内容的恰当选取、历史教学流程的合理编排、历史教学评价的选择与使用等都必须建立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基础上。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知识构建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与个性形成、合作竞争与交流互动等都是所有学生的事,人人有份。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效能是既能让学生广泛参与,又能学生满足个性需求。其二,素养目标对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起着指导、引领、辐射作用,是学科素养目标的上位目标,是建立在“目”基础上的“纲”。知识与技能产生力量,过程与方法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决定方向;进一步简言之即是“知识产生力量、价值观决定方向”。过去,知识立意与能力培养是学生的整个世界;但知识与能力也如同喂养孩子的母乳,开始不吃,成长会受一定影响,但如果一直吃下去,就一定会精神营养不良。现在,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已从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走向更为本质的素养体系。因此,再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都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或主旨,课堂一切的主旨是学生的需要与对他们成长的养育,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永远只能附从学生素养养育的需要。没有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的历史教学课堂,只要它符合上述要求,同样是精彩的课堂。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再精彩,也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传播手段,是以服务课堂、服务教师、最终服务学生为主旨。万千课堂,唯此为大。其三,评价一堂好课的根本标准是对学生素养养育程度的高低或是否适合。一堂优秀的历史课可以展示教师播音员般的普通话、幽默风趣的语言、前沿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渊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灵活丰富的教学策略、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也可以展现整堂课的丰富性、灵活性与新颖性,让教学有难度、思维有高度、发展有长度、拓展有宽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上述所作所为都必须以养育学生素养为中心。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朴实简约重于奢华花哨、内容效果重于形式氛围、价值导向重于知识能力、素养养育重于考试分数。如果基于学生的素养目标无法成为历史课堂教学中雄居山顶的导航塔,或被严重弱化和边缘化的话,本该简约而养育人生的历史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在繁琐、杂乱的人灌或机灌面前无所适从。同时,中学历史课堂还应该注意的是:不能把一堂课的功能无限放大,严重挤压学生成长与养育的时间、自主发展的空间。高效不等于容量大,好课不等于目标多。适时、适量、能够让大部分学生吸收和消化才是最理想的课堂容量追求。确定一二个教学目标,解决一二个教学问题,运用一二个教学策略,传授一二个学习技巧,完成一二个教学任务,养育些许人生素养。因此,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是以养育学生素养为核心,教学容量简约而不简单;教学活动适度而不纷繁,不能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手段可以丰富多彩但不能变人灌为机灌,更不能眼里只有优秀生而没有全体学生。其四,历史基础知识是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养育的基础,“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在建立在坚实的史实之上,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照,也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实效。从历史素养的高度看,历史知识既是具体的,也是整体的,既是独立的,也需要前后贯通、上下相连、左右相逢,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和独特,也要对它进行消化、加工、提炼[5]”。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均对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了明确的规定。如高考大纲规定了28个一级知识点,90个二级知识点。如果没有历史基础知识作为媒介与依托,学科能力培养与学生人生养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❿ 怎样上好历史课,上海特级教师的经验摘录

1.《唐朝的诗画》这堂课也不知是满足于讲出唐代诗画兴盛的时代背;而是透过诗画及其创作者的人生,点出诗画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社会风貌,寄托作者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证史价值与路径,这才是历史教学所追求的史料实证、诠释评价的目标,而这也就构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中心”。

2.《汉莫拉比法典》如何解释石刻画面。学生答案“君权神授”。何以产生如此整齐划一的结论?殊不知这段历史为初中所学知识,多数学生对这一陈旧的,错误的历史结论深信无疑。但根据欧阳晓莉副教授推介的2012年发表于某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汉莫拉比法典及其受众》中的节选,木条和线圈的组合源于两河流域把“正义”的概念理解为“被弄直的东西”,它代表着这一地区的测量师在打下建筑地基时确定是否笔直的工具。太阳神沙玛什授予汉莫拉比的并非权杖,而为木条和线圈。遭遇认知颠覆的学生倍感诧异,产生了寻根究底的浓厚兴趣。教师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史事是一定客观内容的反映,但史家研究史事,难免会掺杂撰写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对历史学习者而言,要立足整体的视野和联系的视角,以期尽量求得历史的全貌。教材提供的史事及其解释并非一成不变,有些结论是可供讨论,可以质疑的,这正是基于史学的灵魂——求真,即经过探究,无限接近历史的真实。找准历史解释的突破点,把准诠释论证的思辨性便是好课的关键所在。

3.转型是指事物结构的内涵在一定的内外条件的作用下,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从而增加或减少事物功能的过程;而“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内涵在一定的内外条件的合力作用下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从而引发社会各领域剧烈变革的过程,有学者把这一过程称作“新陈代谢”。如,甲午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线索梗概。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国家政体:晚清帝国~中华民国。思想观念:儒学主导~西学渐入。教育体制:科举制度~新式教育。

4.分析教材,语言表达,板书设计,要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设计能力。历史生动是历史教学语言主要特点。讲人时要鲜活可信,讲事时要身临其境,讲物时要绘声绘色,讲景时要历历在目。这样的归纳很有道理。

5.李惠军,涵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是教育的责任,现实的担当和未来的期许。好的历史课要有灵魂,历史的智慧往往在通感,通识中萌发,在联系联动中生成。要善于将具体的历史课题放置于总体历史坐标中加以考量,从中发现历史课的灵魂。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地理时间(长时段对应结构),社会时间(中时段对应局势),个体时间(短时段对应事件)~拓展了历史认识的视野。在长时段大空间中去察变观风,磨勘贯通,才能领悟历史的真谛,才能揭示历史的前世今缘和递进逻辑。唯其如此,历史课才能体现出它的雄浑,宽广和大气,具体历史问题才有了宏阔和厚实的支撑。淬炼和捕捉历史课的灵魂,不仅要善于在历史的高处眺望,也要善于在历史的深处与细处凝思和雕琢。历史教师应该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视界和心界。在一定程度上说,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就是“涵养我们的历史思维”。从历史哲学层面而言,“历史解释”的客体是过往的历史现象,“历史解释”的主体则是作为对过往现象加以观察思考和理解评判的人。

6.庄子眼里人的认识有三个局限性:拘于虚,井底之蛙不可能跟他们讨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笃于时,夏日之虫不可能跟他们讨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术于教,乡野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讨论大道,是因为受到教养学识的束缚。要突破空间,时间和学识的藩篱,培养不局限于眼前而能洞彻事物发展脉络与前因后果的眼界,学习历史无疑是必需的选择。历史之用不仅在于博闻厚学和格物致知,他更能够让我们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藩篱,拥有见微知着的洞见,领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胜景。历史不仅能照见过去,照耀未来,还能照亮灵魂。学习历史使我们拥有宠辱不惊,海阔天空的心境,指引我们走向一个更宽广和开放的心智,养成更大的格局。

7.谈历史教学中的通感意识。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我们研究制度,必然是一种通学。一方面,每一制度,必前有所因,无可凭空特起,此须通古;又一方面,每一制度,同时必与其他制度相通合一,始得成为某一时代,某一政府之某一制度,此须通彼此。

王家范先生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提出:吕思勉先生一再感慨“通人之难得”,读书人之百,通者无一焉……历史通识乃是史家所必备的要素,而通识之由来,必由读书长期积累而得。读多,读广而后方能不断产生联想,触类旁通以至于豁然贯通。

历史研究和中学历史教学都需要通感意识,聂幼犁教授主张备课环节要有“三通”,即本课与前后课相通,本课与单元相通,本课与整册书相通。纵向打通多为制度的演变,前代经验积累所致,横向打通多为挖掘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促进当时的变革。总之,有了通感意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激活看似孤立的知识点,加深历史的贯通感,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也颇有意义。举例:纵向如古代选官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秦汉统一与隋唐统一的差别。民族交融历史等专题史多为纵向。横向如近代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是在经济,文化思想政治方面层层递进后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此外,历史道法语文也可建立跨学科通感教育。如宋朝武将如岳飞,陆游,辛弃疾等文采飞扬皆是重文轻武政策的结果。近代英美法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后纷纷用相关法律予以保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此乃法治保障民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相通之处。

我们也可以站在西方文化视角看看中国历史,如西方人更看重制度建设,工程建设,秦始皇统一中原,筑长城,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等。中国人更看重人,比如唐太宗时期“君明臣直”。这是法治和人治两个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结果。

何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我以为,具有穿透力的历史解释,必须将看似零散无序杂乱无章的知识点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那么,如何挖掘这条主线呢?毋庸置疑,打通知识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8.图像证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半路径:一是考察图像的背景资料,如时间地点作者的个人信息,图像流传过程中是否被毁坏或者篡改等现象;二是充分挖掘图像内容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要想坐实所提取的信息往往需要多种材料相互印证,避免孤证论史;三是考证作者有无刻意美化丑化扭曲甚至造假等现象,如果存在,则论证史实时须谨慎,但这些被歪曲的照片可用作探究作者内心动机的直接史料;四是注意图像流传的方式和广度,这往往可以折射出不同社会时代对图片所承载的内容,所表达的意思所反映的作者思想等方面的价值判断。

如文物图片,一是描述文物背景,二是引导学生观察文物,挖掘表层信息,如青铜牛尊的鼻环,再挖掘隐性信息,礼器;三是以文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问题。环环相扣且富有逻辑性,比较清晰呈现文物图片证史的一半路径。

9.历史学科所要传递的本质是一种人文精神,它的有效达成和价值取向,取决于教师的史识,决定于教师基于史识的教学立意。正如杜维运所言:史识是历史学家选择事实的能力。它是对于历史的看法观点,是研究主体面对研究对象时一种特具的历史眼光,是对历史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柔美的历史还是残酷的历史。内容不同的历史,所发生的影响迥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历史教师的史识决定着他在课堂上选择什么样的史实呈现,从而也影响着课堂的价值取向。教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10.每个时代的学生群体因时代特征不同而有其特有的时代气质和特点。不同时代的好课是有共性的:首先要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其次是点亮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是点化学生正确的“三观”。如时空观念之教法转化为考虑大局的思维方式。

重思维,即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现实或历史等问题采用分析,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理性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重情感,即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评价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为和动机,用基于社会道德观的角度去分析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常怀包容之心。重方法,即引导学生秉持实证精神和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注重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有意识地将历史与文学,化学,地理,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知识贯通和迁移的能力、释史求通的能力。可以说,重思维是历史深度的课堂体现,重情感是历史温度的人文折射,重方法是历史效度、信度的技能支持。如有关《大宪章》签字问题的学术探究,其未必与高考有关,但他背后启发我们去关注习以为常的历史细节,在历史细节中发现问题,并打破了用现代语境去理解过去历史的思维习惯,学生们在释疑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大宪章》的真实解读,接近了历史的真实。而这也正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序观念的培养目标,即让学生明白,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  再如,法国元帅福煦“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这句话并非针对凡尔赛体系,而是对法德两国未来的担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亦是梁启超的偷梁换柱,虽是“假史”却有着堪比真史的效用,为何偷梁换柱?凸显了革命气概却掩盖了公论。

11.徐蓝教授说过:“历史课堂教学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具备比了解一般的历史知识更上位的东西。”例如能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去理解历史,构架自己对历史的解释;当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不再以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为其生涯的时候,以往的历史学习留给他什么样的思维品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让他们终身受用,并能够带给他们成功的人生。

1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叙事~理念与实践

不管观念如何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通史教育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尽可归为叙事。而在历史教学叙事中,如何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如何锤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如何深化学生的历史意识是三个始终绕不开的问题。

一、巧叙事~历史知识的拓展艺术

历史学家克罗齐说,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优美的叙事也是历史着作的防腐剂。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往往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使学生无法充分感受历史鲜活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努力展现严谨有逻辑、趣味有思考、温暖可触摸、厚重可感悟的历史,不能完全被背景、原因、影响等所谓的历史要素分析所充斥。在历史教学中提升叙事品质,首先要进行精彩巧妙的叙事设计,将碎片化的历史人物,事件置于有意义的叙事结构中,这是历史知识的拓展艺术。教师叙事能力决定着课堂品质,巧叙事把握三原则。1.立意为要 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浩如烟海的史料,课堂叙事首先要教师从史学维度和教学维度两个方面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思维轨迹,确立一节课的核心观点,以此整合教学内容,开展叙事。2.学生为本  课堂叙事要尽可能站在学生视角,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熟悉的事物出发,从学生认知规律,思维逻辑出发。“我们不应当把学生不能想象,不能理解的东西,教给学生。即使是历史中最重要的东西,也只好舍弃。”在历史教学中尤其要避免概念飞来飞去、帽子甩来甩去,不能让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渴望消弭在教室对历史知识自以为是的切割和分析中。如上海特教教师姚虹在讲述德国统一的背景时用学生熟知的格林童话作为叙事切入点,格林童话有三多,公主多,王子多,后妈多,为什么呢?当时德国的小王国很多。那为何后妈多?我的理解是格林童话是在集体记忆中缺少母爱,没有祖国,备受欺凌的民族,19世纪初,德意志民族精英想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重塑日耳曼精神,赢得广泛民族认同的努力之一。3.细节为重  巧叙事还要善于利用细节。追求的是大历史中的小切口,于细微处见精神,引导学生发现新知,形成认识,洞见思维。比如讲述北洋军阀时期内战重税对新兴事业的摧残时,使用如下细节:为筹措军费,各路军阀横征暴敛,四川某军向百姓预征田赋,每年达14次之多,十几年内已把到2008年为止的田赋都预征了。

二、重方法~历史思维的锤炼路径

胡适先生有个观点:史学一面是科学的,重在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一面是艺术的,重在史实的叙述与解释。  美国历史学家盖伊认为:没有分析的历史叙事是琐碎的,而没有叙事的历史分析则是欠缺的。

三、求融通~历史意识的深化逻辑

在历史课堂中,巧妙的叙事设计,科学的思想方法都是为了追求历史学习的“融通”。“巧叙事”是前提,决定学生与古人前人对话的亲密程度;“重方法”是路径,引导学生学会与古人前人对话的方法;“求融通”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与古人前人的对话中主动寻找历史的智慧,感受历史学习的价值。三者相辅相成,是历史教学中三个渐次递进的层次。  1.学科知识的贯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表明:“作为纵向发展的历史中的每一个时代,其结构都是前代遗留下来的,这是纵向发展对于横向结构的作用;同时,每一个世代又是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前代的事业,所以又不得不或多或少地改变原有的结构,并遗留给下一代,这又是横向结构的变化对于纵向历史发展的作用。人类历史的客观进程,就是这样横向矛盾与纵向发展的不断相互推演的结果。”中学历史的学习也越来越强调对于历史发展线索整体性的梳理和理解,中外历史知识的对比联系和贯通等。这就要求在教学叙事中关注历史知识的“上下脉络连贯一气”和“点~线~面”的历史纵深感,理解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2.学科素养的通达。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唯物史观是教学叙事的出发点;任何人事物都有特定的时空,要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把自己置于特定的时空,去和古人前人交流,对话的意识;叙事的理性通过史料实证彰显,通过教学叙事和史料解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基于史料的思维”,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即任何结论都必须基于史料和论证;以历史理解为基础的历史解释,通过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使过去的人和事变成有条理有意义的历史知识。培育具有中国心,世界眼,有社会责任,有人文追求的现代中国人,是历史教育责任所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固化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能为了素养而讲素养。在教学叙事中,要厘清五大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虽不可能在较短的课时中凸显所有素养的培育,但也不能在叙事中“厚此薄彼”,要有通达的意识,尽可能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拓展知识,丰富思维,涵养品质。

3.历史与现实的融通

历史思维有其独特性,是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世界的工具。历史学习不是要使人偏激,恰恰相反,是要教会人们更加理智。有时要从历史看现实,有时要从现实看历史,在教学叙事中尝试把历史现象放在一个有更广视域的棱镜下,利用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在课堂核心知识的解构中去发现历史规律,感悟多元,包容,开放,尝试历史与现实的融通,学会理解与尊重,汲取人生智慧与力量。

13.历史教学逻辑的优化

简单来说,历史学科逻辑由历史发展的逻辑和历史研究的逻辑组成。

历史教学呈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时要充分重视因果律,确保因果关系的科学合理。所谓整体感,是指历史发展的各层面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作用,整体演进的,与此相洽的历史教学逻辑是要展现这种整体性,让学生感知到历史发展中的各种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

强调教学逻辑,绝不是反对和排斥突破常规的教学安排,比如,时序是历史发展的逻辑,从始至终的讲述就符合时序逻辑,但如果某一事件的结果出人意料,令人唏嘘,教学中倒叙展现,反而可以吸引学生,这恰是最合乎教学逻辑的安排。教学逻辑要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有序严谨合乎逻辑规律的思维过程,而不是要用程序化的思维扼杀教学灵性。历史教学有规律,但没有公式,历史课堂呼唤灵动飞扬的教学创意,更呼唤顺畅合理,圆润自如的教学逻辑。

14.思辨性课堂

运用“问题系统”的追问策略:1.问题集优化。在学习中,根据知识的内在要素或思维的结构模型,形成问题集。2.问题链优化。根据问题的层次或推演过程,形成问题链。3.问题网优化。围绕核心问题与辅助问题,形成纵横交错的问题网。4.问题域优化。在综合领域,可根据多元智能的参与程度,跨领域地整合知识,形成一个更宏观的问题域。

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基本问题分为三个层级:识记层级,包括基本史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等基本要素;理解层级,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能解释已经形成的历史观点;内化层级,在唯物史观下,通过对史事的辨别审慎,运用科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历史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级的基本问题是递进关系,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是历史学科素养逐渐培育的过程。

15.教学特色:立意有高度,视野有宽度,思维有深度,教学有效度。

西周通过分封制度,天下归姬;宗法制度,天下归嫡;井田制度,天下归王;礼乐制度,天下归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历史课应不断地有力推动人类克服偏见。

历史的当事人已经逝去,我们只能基于历史意识,进行同情之理解和解释。历史意识,简言之即遇任何事均须回到那个时代,回到那个时代背景里,回到那个时代背景里诸种事物之间的复杂关联和这种关联所导致的变化及其变化所导致的走向来审视历史。构成历史意识的证据意识,时代意识,背景意识,变迁意识,批判意识,价值意识等要素,不仅可以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所谓学科素养一网打尽,而且对避免类似时空观念等概念给历史教学实践或多或少带来的非专业困惑,兴许会有帮助。历史意识到位了,时间就不再是简单的物理时间而是带有文化变迁过程和方向感的时间,空间也不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带有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构成的复杂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空间。历史意识的这个鲜明特质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故而才说这是历史学科的看家本领,必靠历史教学来教给学生。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利用时空观念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