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七下历史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什么认识

七下历史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什么认识

发布时间:2023-04-28 01:11:20

⑴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变的认识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变的认识如下:

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在最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地区形成一个经济重心,这个地方也就是国家和当时社会最主要的经济区,一般表现为人口数量大,农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在历史上有过三次经济重心南移,使得经济重心从长江流域慢慢移到黄河流域。

黄河是中国古代北方人民生活与生产的核心,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民因在黄河冲击而成的广阔平原中耕地种植生活、劳作,才能获得经济上的富裕。在销竖农耕经济时代,经济重心即是农业重心。第一次经济重心南迁之前,黄河流域农业水平高,所以北方是经济的核心所在。

农耕自然经济

农耕自亏庆大然经济是一种安定自守的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农业产生后,自然经济就存在了。主要由自耕农经营,具有几个特点,分别是封闭性、狭隘性、保守性、自给自足、对外界依赖性较小。

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贸易。比如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满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到外国后,都是把这些特产“赐”给当地的国王。同时接受该国的所谓“贡品”,比如象牙、香料、珊瑚、珠宝等特产,并不计较经济得失差慧,属于一种友好交往。

⑵ 初一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南移的原因是那些

这是我学的时候老师让总结的,考试还考过,绝对正确宽早。陪巧纳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 南方战乱较少。
2 许多中芦没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3 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⑶ 结合中国古代史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初中历史复习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科技发明与着作、文化发展与革新、政治制度与民族交融中外交流、国家繁荣富强。

  1. 科技发明与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着作:如四大发明、黄道婆与棉纺织技术、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睁老腔、徐光启与《农政全书》等,大大刺激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悉衫工商业、手工业机械化、专业化。

  2. 文化发展与革新:如唐诗、宋词、元曲、京剧含兄等,推动了文娱、生活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 政治制度与民族交融、中外交流:如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西域的技术、物产;唐朝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名族政策与中外政策,东、西市胡商、西商络绎不绝,胡汉交融、中西贯通,使唐都长安成为了国际化的大都市;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为传播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宋朝的重商政策,纸币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空前繁盛;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引进丰富物产,促进造船业、航海业发展。

  4. 国家繁荣富强:政治清明、民心稳定、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如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只有国家的和平大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稳定的中央集权才能给予经济发展一个良好的环境。

⑷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原因有哪些,现在

变化:经济中心南移 原因:1、北方环境恶化,适合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耕具的改进,南方获得了有力的开发 3、五代十国后随着少数民族的入凳卜册侵和诸多小国的建立,战乱不断,人民困苦而南迁 4、南方在三国孙弊敏吴时期,唐朝时期,得到有力开发,为宋朝建立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受统治者枣宏格外重视,南宋时期经济中心正式南移

⑸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缓败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战争,战场主要在北方。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出示《耕获图》
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②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稻谷
③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④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岁哪汪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广州、泉州)
(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南方手工业的水平)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2)市舶司的设立
3、货币制度的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4、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乎仔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作业:课后作业

⑹ 中国近代和古代历史经济发展的知识(农业、工业、商业等)

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由于统治阶级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中国古代的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庆仿生和发展十分艰难。从宋朝宋太宗开始,就有了“海禁政策”,接下来的元、明、清的政策更加严格,清朝便达到了顶峰——闭关锁国。工业发展较多是轻工业,如:麻纺织业、棉织业、陶瓷业、造纸业 ,也有重工业,像:冶铁业、造船业。
至于近代,洋务运动兴誉芹纤起,近代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办工业;19世纪首带60年代,洋务派在“师夷长技”的思想指导下,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从此,中国就有了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工厂。
中国近代商业是指从清代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新式商业。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商业已有发展。但最大宗的商品粮食和土布还都是农民家庭生产,并主要是自给有余的产品。商业网集中城镇,广大农村基本上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商业属于前资本主义性质,大商人资本集中在盐、丝绸、茶、木、药材等行业。
进入20世纪后,通商口岸的近代工业(包括外商工厂)发展很快。它们的产品也进入这个商业网。棉花、小麦、烟叶等工业原料的贸易也经这个商业网向口岸集中。随着口岸人口膨胀,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也改变了传统流通渠道,而以通商口岸为中转和消费中心。据1936年国内端口际贸易统计,机制工业品已占贸易总额的34%,并以上海等地的生产为主;端口际贸易中大米的40%,药材的46%都是运到上海。估计1936年端口际贸易总额约达47亿元,比19世纪末增长约20倍。
中国近代商业缺乏完整统计,总计约有100多个行业,趋势是不断发展的。以上海为例,1900年前后有棉布商一百三四十家,五金商58家,百货商约100家,西药商6家;到抗日战争前,棉布商增至七八百家,五金商897家,百货商约1000家,西药商165家,分别增长几倍乃至一二十倍。从业人员、资金、营业额等也都有相应增长。根据30年代的一些调查估计,全国约有坐商164万户,从业人员859万人,另有行商312万人。估计1936年私人商业资本约达30亿元。 官僚资本和商业投机化 1927年以后,出现另一种新的商业资本,即官僚商业资本。它是在国民党政府实行金融垄断的基础上,凭借政权力量发展起来的。首先插手的是出口贸易,1936年起先后垄断了钨、锑、锡的运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借口统制经济,实行多种物资的统购统销、公营专卖,独占丝、茶、桐油、羊毛、猪鬃的收购和出口,管制棉花、纱、布贸易。同时国民党政府大官僚的私人商业也利用特权,投机垄断,发“国难财”。抗战胜利后,它们又勾结美帝国主义,垄断了部分进口贸易。

⑺ 中国古代史商代经济发展状况

导语:商朝是继夏王朝的第二个奴隶制度的封建王朝。商朝是十分强大的,尤其是在武丁执政的时期,经济和军事力量也一度达到了顶峰。当时的商朝,无论是在农业,商业或是手工业等领域,无疑都是最强的。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商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戴星理农业:商朝的农业

说起农业,我想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在全球是数一数二的,这么强大的农业实力,自然要得益于咱们的祖先。古代自夏朝开始出现农耕,商朝时期,农耕水平发展已经十分之高了。商朝农业的农作物主要有粟、黍、稻、麦等等。其中黍为主要种植物。

商朝和夏朝一样,也实行土地国有制度,也就是土地是国家的,跟百姓关系不大。所有的农民都是以奴隶身份为国家进行耕种。其基本制度主要有:

1.农民持有七十亩土地作为私有。

2.各官府贵族不论高低都要义务耕种七亩田地。

3.对公田实行"包产到户"制度



这种制度相对以前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他允许农民具有自己的土地,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虽然商朝在青铜冶炼方面颇有建树,但是以当时的经济水平来看,青铜器并没有大面积融入到农业中,农奴使用的工具仍然以石头、木头做的铲子,镰刀为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木头制成的"耒(lei)"和"耜(si)",今天的耙和锨就是由这两种工具演化而来的。



在古时候的荒林茂草中,经常会有野兽出没,人们因此特别害怕,但是还要开发这块土地,用来耕田,于是人们为了赶走野兽开发农田,就开始采用放火开荒的方式。等到大火熄灭后,将土地稍加整理,撒下种子,就这样荒田就会变成可以耕种的土地了,这种对后世广泛采取的方法叫做"火耕"。

火耕后的人们进行播种

在商朝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将人粪,畜粪作为农肥的方法,这一方法使得了农作物产量大大的提高。商朝实行的"包产到户"制度,大幅度提升了商朝的农业发展,从而使得商朝的手工业和商业从中获得收益。

蚕眠桑叶稀:商朝的手工业

与返启商朝的农业一样,商朝的手工业在商朝经济中也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的。

在当时,商朝对于青铜器的冶炼技术十分的精湛,青铜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所以当时的手工业发展尤为的迅速,通常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造出接近几万支武器。

如此庞大的青铜器生产量,商代就建立了许多法律法规加以监管,其性质就像现在的监管局一样。

商朝的青铜文化

说起商代的手工业,不能不提起商朝的制陶业,除了生产大量的灰陶之外,红陶,黑陶占的比重也是十分巨大的,此外还生产少量精美的白陶供官员欣赏。

商朝的白陶

商朝陶器的种类可以大概的分为生活用陶和建筑用陶。生活用陶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器,例如:碗、豆、盂、钵等等,有少量困判陶器用于随葬。建筑用陶主要以灰陶为主,主要用于建筑生产等方面。商朝末期的三通管就是最好的例子。

商朝的三通管

纺织业是商代手工生产的重要内容,虽属于纺织业,但是却于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农业的生产促进了养蚕业,养蚕业又带动了纺织业。商朝丝麻纺织技术是十分高超的,考古学家在商朝居住址中发现了断裂的麻布残片,经鉴定可以确认为大麻纤维,其制作工艺于=与西汉时期的麻布十分接近。

商朝的纺织品

商业鼻祖:商朝的商业

"商"朝,看这个名字也能知道商朝的商业十分发达吧,其实不应该这么说,应该是商朝发明了商业。

商国的第七任君主"王亥"通过驯服牛马大力发展生产,紧接着又发明了牛车。王亥通过用牛马驮着货物的方式,到商国以外的部落进行交易,久而久之,人民就将从事交易的商朝人就做商人,将交易的物品叫做商品,将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做商业。后世人称王亥为"商业鼻祖",所以商业就诞生于商朝。

王亥与人交易

商朝自亳建都两百多年,一直遭到洪水的袭击,所以频繁迁都,导致经济十分不理想,但是自盘庚迁殷以来后,都城稳定,商朝的经济有所改善,到武丁执政时期,随着武丁四处出征讨伐小国,领土不断扩展,商朝的经济一度到达顶峰。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从殷商时期出土的文物看竟然有鲸鱼的骨头,从此处可以看出商人交易十分的广泛,所以商品经济发达。

多姿多彩的商朝

何为青铜?青铜就是红铜和锡的合金,颜色多为青灰,所以名曰"青铜"。历史上最早进入青铜时期的地方是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于公元前三千多年。历史十分悠久,在商朝时期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十分的成熟了。

商朝的青铜礼器

商朝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分为礼器,兵器,乐器等,其中最尊贵的就是礼器了,当时商朝的君王和贵族信仰巫术,经常占卜,经常祭祀,所以礼器就成为了贵族们进行祭祀的主要器物。

青铜也被用来铸造武器汪世改,当时的有名的官员或者武将都会在自己的武器上刻画一些图案,代表自己。

商朝的青铜刀

商朝对于阴阳历法也有所成就,商朝的历法是在夏朝的基础上,将阴阳合历加以调整,使其趋于完备,大家所熟知的"闰月"就是由商朝所发明。阴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有二十九天,将阳历与阴历相差的天数合并到一起就多出了一个月,于是这一年就多了一个月就是闰月了。

商朝的甲骨文

商朝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商朝发明了文字,即甲骨文,文字的发明是使人们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各国文明传承与交流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结语:商业诞生于商朝,使得人们第一次有了商业的概念:"以物换物",它改变了原始的经济体系,促进了人类历史发展。如此繁盛的商朝在农业上也是颇有成就,发明了"耒(lei)"和"耜(si)",为以后的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纺织业,使得商朝在纺织业上也有建树。如此富强的经济对青铜制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使青铜器得到了普及。 商朝这一时期对科技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它发明了"闰月",发明了文字,推动了人们从原始部落到文明社会的发展。

⑻ 历史题,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我国古代经济主要是自然经济.所以自然经济的特点也是封建经济的特点 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又称自给自足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立。自然经济是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它的基本特征是:①排斥社会分工,经济活动限制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狭小圈子里,每一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特点。②生产形式相对封闭、墨守陈规,排斥技术进步,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 在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差数、封建社会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自然虚吵首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只具有从属性,起着补充的作用。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自然经济不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才逐渐趋于瓦解,并为商品经济所取代。
主导思想:重农抑商(或碰模重本抑末)、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阅读全文

与七下历史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什么认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