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葛剑雄:哪些人适合学历史
如果问你为什么喜欢看历史书,你可以回答因为喜欢,或者因为有趣;但如果问你为什么要报考历史专业,你的回答就不应该只是喜欢或有趣。
因为报考历史专业与看历史书不同,如果只是想看历史书,或者历史书有趣,完全可以报考其他专业,以后在课余、业余时间也能看。
在大学毛入学率还不到40%、大学也不属义务教育的条件下,考大学需要经过激烈的竞争,上大学得花不少钱,个人和家庭总得考虑一下是否必要。
大学毕业后也还有择业竞争,一般来说,所学的专业与就业有比较直接的联系,未来若干年内就业压力还会存在,选择专业时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所以,不能仅仅为了兴趣而报考历史专业。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报考历史专业呢?我认为有两类人,一是希望并且有条件从事历史研究的人,一是希望并且能够将历史作为工具运用的人。
第一种人当然是以喜爱历史为前提的。如果到了高中毕业还对历史没有兴趣,更不喜爱,何不早些改变?但仅有兴趣不够,还得看是否有基本的条件。每个人有不同的天赋,除非有特殊的、不得已的原因,都应该用其所长。
如果自己把握不准,可以请熟悉自己情况的老师、长辈、朋友分析一下。如果想从事历史研究,光读本科是不够的,最好接着读研究生,毕业后争取在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所工作。
但专业研究是艰难的、寂寞的、枯燥的,有时甚至会很痛苦。特别是像历史这样的传统学科,要想取得突破性的成绩并不容易。
新发现的或得到解读的文献史料、遗址遗物可能提供前人未见的证据,借助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也可能破解前人无法解决的难题,但多数历史学者没有那么幸运,期望值不能太高。
在本科阶段还要作语言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准备,如准备研究中国史的要能熟练阅读文言文,即使是研究近代史,要知道民国年间大量文书、函电就是用文言写的。准备研究外国史的,除了要学好通用的英语、法语等外,还得学好对象国的语言。这些都需要较长时间,到研究生阶段再学往往太迟了,或者时间不够了。
有志于研究专门史的,最好利用本科阶段学习相关学科,如文化史、经济史、宗教史、民族史、外交史等都需要掌握相应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如果感到力不从心,尽了努力还是适应不了,不如改变目标,成为运用型的历史学者。
即使是最富裕国家的历史学家,也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术成就成为富翁。他们能过体面的生活,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却不可能获得多少财富。就是在知识产权最值钱的国家,纯学术着作也不可能拿到多少版税。除非你能写发行量大的畅销书,参与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娱乐产品,或从事以历史为资源的商品交易和市场活动。
一句话,想发财致富而又有这样能力的人,还是别选择当历史学家。如果对历史有兴趣,尽可在发财后当作业余爱好,或者用钱购买历史类的服务。
第二种人是通过接受大学的历史专业训练,将历史作为未来的运用手段,或者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一部分。这部分人在大学毕业后主要选择与运用历史知识有关的职业,如历史教师、历史编辑、文博档案、文化传播、文化服务、文秘等。
所以除了要学好历史以外,也得打下与自己目标相关的基础。如当教师应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当编辑应具备文字功底,文化传播自然要掌握传播理论和手段,否则到时未必如愿以偿。
近来历史专业的毕业生经常在就业率中垫底,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校期间没有做好提高运用能力的准备,所以对这些岗位缺乏竞争能力。其实,随着现代服务业、新媒体、文化产业、网络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对历史运用的需求是相当广泛的。
有些人原来是以历史运用为目标的,但以后兴趣提高了,发现了自己的潜力,也不妨调整目标,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但因为怕找不到工作而临时起意,即使侥幸考上了,会读得很辛苦,前程也未必美好。
如果将读历史专业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也应全面考虑自己的条件,如今后的谋生手段,对拟从事的职业的适应性,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等,不能盲目模仿或攀比。
已故国家副主席、“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是圣约翰大学毕业生,读的是历史系。作为荣氏家属的第三代传人,自然不需要也不会考虑毕业后的出路,荣家看重的是圣约翰大学的声誉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他们更明白,荣毅仁需要的是驾驭全局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如果是一个小企业主家庭,恐怕不会让子女上学费昻贵的大学,学对他们的企业没有直接用途的专业。
还有人以王岐山毕业于历史系来证明学历史专业的重要性,这未免过于牵强。我不知道当初上历史系是王岐山的自觉选择,还是组织分配的结果。即使是他的自觉选择,历史素养也只是他综合素质中的一部分。要是不具备其他方面的素质和经验,仅仅凭着大学历史专业的知识,他能担当党政、财政、金融等方面的重任吗?
但另一方面,历史专业和历史学的训练无疑会给予每一位认真的接受者重大影响,至少是潜移默化的作用,自然也会影响其逻辑推理、分析综合有能力,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这类影响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
所以,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历史专业学生,不应拘泥于具体的历史知识,不要停留在史料的阅读和记忆,而应加深对历史理论、历史观念、历史规律的理解,也可对不同的研究方法做些尝试。
⑵ 喜欢学习历史的人大概都有什么性格
我觉得由于历史本身是人性学科,所以喜欢历史的人往往会洞察人性强弱点。同时,针对中国历史来讲,中国历史重人际,所以对人际的把握比较熟悉,显得城府很深。总体上可能比较内向吧,毕竟是接触了太多的已死的人和事,有时候会显得很沉重。
⑶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历史
喜欢回忆的 , 愿意总结经验的,渴望背诵的。 恩,对于历史学表面上是很有意思的由一个又一个故事组成,可是往深里学就发现很枯燥,并不是单纯的有兴趣就行,也是得接受痛苦的考验的
⑷ 喜欢历史的人什么性格
喜欢历史的人什么性格
喜欢历史的人什么性格,历史是一门学科,学历史的时候可以知道很多关于以前的东西,每个科目都有人很喜欢的,历史也一样,有些人想要知道喜欢历史的人是怎样的人,下面我分享喜欢历史的人什么性格,一起来看下吧。
喜欢历史的人是什么性格
第一、为人处世低调,因为读史书多的人,就会发现,人生短短几十年,放在大的历史时间里,是很短暂的,有多少王侯将相,功成名就,到了最后,不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变成了一个个的涟漪,消失不见,因此个人的一些短暂不顺利或者短暂走运,真的不值得过分的`去在意,变得都很低调。
第二、爱读史书的人一般都比较专注,读史的人总会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一段历史时期或者朝代,单从中国历史来说,中国几十个朝代,几千年的时间,若非是专业的史学大家,很难说是全面涉猎,深入研究,历史爱好者大多都是喜欢某一个或者几个朝代,而且特别的深入,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历史大家有的一比。
第三、看事情站得高度比较高,因为每一个朝代,每一段历史,都会有一些厉害的人,有一些出名的事情,这些历史上的人物,在时代的裹挟下,成了一个一个的弄潮儿,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名声,我们作为一个后代的阅读者,“眼看他高楼起,再看他楼塌了”,小则几十年的某个人的经历,多着几百年的某个朝代的兴亡,在我们的眼中,如穿云一样,如过眼云烟,经历过这些,眼前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还需要我们去烦恼吗?因此读史书的人,一般看事情站的高度比较高。
喜欢历史的人的性格?
第一点,他们善于思考。通过看各种历史,他们会认真思考,思考为什么历史上会发生的这些事,思考历史中人物的想法。他们会结合历史人物,通过和自己作对比,像优秀的历史人物学习,然后就变得越来越优秀。他们的想法会很全面,思维能力也会变强。
第二点,他们善于学习。通过历史,他们会发现自身上的不足,然后去学习各种自己不会的东西,最后来完善自己。慢慢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变得很好,学习新东西,就会变得很快。他们每天都会准时的学习,学习就成为了他们的一项爱好。
第三点,他们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每当看历史的时候,他们喜欢把伟人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然后去借鉴好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他们会去记笔记,时刻提醒自己,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他们的性格也大多数是那种很实在的,他们给人感觉就是很可靠。
⑸ 什么人最懂历史
具有本源意识轿运锋的人最懂历史。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吃水不忘挖井人。
因此,最懂历史的人不见的就是史学家,在地里刨土坷垃的人可能更懂得历史。
... ...
如果说,某些历史典悄前故,史学家们可能会把书本倒背如流;
如果说,中国人都是什么人种,某些人就会拿媒体上的外国说的话讲的头头是道,根本就没有自身的历史觉悟。
而具有本源意识的人,并不会把历史的传说当成神话故事,而是会将神话故事揭开重现历史。
譬如,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在具有本源意识的人看来就是荒唐的耐人寻味...
鲁班仅仅是东周列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人,在更遥远历史上的精密木器用具没有锯加工很难想象。
如,发明于母系社会时代的车辆部件、炎黄们考察全球航海用的轮船等,这些木器不是用石器或用牙肯出来的。
而年字,也不是什么传说中的怪物,就是观测.日.经黄经地球子午线位于.日.球某个点上的车辆测量仪。
... ...
想必史学家们不会有这样的猜想,因而最闭晌懂历史的人没有职业的特定.性,关键是朝廷是否有勇气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