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西方如何记载历史事件

西方如何记载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3-05-05 12:24:32

❶ 古代西方用什么记载历史纸被发明以前,中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公元前2世纪起,羊皮纸与纸莎草纸同时被普遍使用。14世纪起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但仍有些国家使用羊皮纸书写重要的法律文件,以示庄重。都有使用石板,木板和黏土板的国家

❷ 西方历史是怎么记录的

古埃及的纸莎草书莎草纸是为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介质,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莎草纸,并将这种特产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区,甚至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

历史:
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后来由于造纸术的传播而退出历史舞台。在埃及,莎草纸一直使用到9世纪才被从阿拉伯传入的廉价纸张代替。在此之前,羊皮纸和牛皮纸已经在很多领域代替了莎草纸,因为它们在潮湿的环境下更耐用,而且它们在任何地方都能生产。在欧洲,教会直到11世纪左右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莎草纸。现在留存下来最近的具有确切年代的莎草纸实物文件是一份1057年的教皇敕令和一卷书写于1087年的阿拉伯文献。拜占庭帝国直到12世纪依然在使用莎草纸,但是没能留下实物。
莎草纸消亡以后,制作莎草纸的技术也缺乏记载而失传。后来跟随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法国学者虽然收集到古埃及莎草纸的实物,但也没能复原其制造方法。直到1962年,埃及工程师哈桑拉贾(Hassan Ragab)利用1872年从法国引种回埃及的纸莎草,重新发明了制作莎草纸的技术。

制作与使用:
古代的莎草纸以下是哈桑拉贾重新发明的莎草纸制法。
生产莎草纸的原料是纸莎草的茎。先将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削去,把浅色的内茎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长条,再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后,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层,两层薄片要互相垂直。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湿用木槌捶打,将两层薄片压成一片并挤去水分,再用石头等重物压(现在一般用机器压制),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纸的成品。由于只使用纸的一面,在书写的一面要进行施胶处理,使墨水在书写时不会渗开。
古埃及人最初是将纸卷成卷轴使用的,后来为了方便,就裁为一张张的以便制成抄本,这样,书本就出现了。现在莎草纸偶尔还用于绘画,但水质的颜料会使纸张变形。

❸ 西方历史学界的记录方式与中国有什么不同

我们当代所看到的历学写作方式就是西方的史学记录方式。五四以后向西方学习的方面指祥之一。以如范文澜先生写得《中国通史》就是是不是就是西方的史学记录方式,按其年代,人唯镇搏物,相关事件全部逐一的旅兆记录下来。

❹ 西方文明有什么重要的史藉

古代希腊罗马的史学 西方史学导源于古希腊。希腊最早的史迹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盲诗人荷马把民间流传的希腊人战胜特罗亚人的事迹编删为两部史诗:一为《伊里亚特》,一为《奥德赛》。这两部史诗大约到公元前 6世纪中期才用文字写下来。荷马史诗充满着神话和文学的渲染,然而从中可以想见公元前12~前9世纪时希腊人的社会概况。
希腊人在爱琴海东岸、小亚细亚西部所建立的殖民地伊奥尼亚是希腊文化的摇篮。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伊奥尼亚出现了许多用散文来写作的纪事家,如赫卡泰厄斯、狄奥尼修斯和查隆等。纪事家所写的题材范围很广,他们或是把口舌相传的故事记载下来,或是用古人的事迹来进行道德教育,或是把自己在异邦绝域的见闻写成游记,或是根据口碑和文献资料来编写历史。他们有闻必录,力求使自己的记载与事实相符。后来,这种求真的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希腊史学中最宝贵的传统。
古希腊史学的开山之作是希罗多德所着之《历史》。此书以描述希波战争为中心内容,亦称《希波战争史》。希罗多德着书的目的,如他本人所说“是为了保存人类所达成的那些伟大成就,使之不致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不彰,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其应有的光彩,特别是为了要把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记载下来,以永垂后世”。

希罗多德所着之《历史》最初约在公元前 430年问世,比中国孔子所着的《春秋》要迟四五十年,但它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历史着作,所以后来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称希罗多德为“史学之父”,以后这个美名一直在西方沿用下来。

与希罗多德同时的修昔底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所着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史学方法,记载翔实,可称为信史。他把当时希腊哲学家们那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中去,为后世的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修昔底德写道:“在叙事方面,我决不是先入为主,一拿到什么材料就写,我甚至不敢相信我自己的观察就一定可靠。我所记载的,一部分是根据我亲身的经历,一部分是根据其他目击其事的人向我提供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确凿性,总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考证方法检验过的。……我的着作不是为了迎合人们一时的兴趣,而是要作为千秋万世的瑰宝。”凭着这种精神,修昔底德的着作是不朽的。

在修昔底德之后,古希腊着名的史学家有色诺芬。他是个多产作家,着有《希腊史》、《长征记》(亦译《远征记》)、《居鲁士的教育》、《斯巴达政体论》、《回忆苏格拉底》、《经济论》、《论税收》等书。在这些着作中,比较出色的是《长征记》。
公元前2世纪中期,希腊世界被罗马人的武力所征服,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然而这时希腊的史学仍在发展,产生了古代欧洲最杰出的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
波利比奥斯所着的《通史》(亦称《罗马史》),系以罗马的武力扩张及其政治制度的演变为中心,始自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爆发,止于公元前146年迦太基的灭亡和希腊各邦的被征服。然而,他所记载的不仅是罗马的历史,而是他所知道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在他的着作中,地中海沿岸各国、各民族的历史都占到其所应有的比重。波利比奥斯可称为“史学家中的史学家”,在古代西方史学家中,波利比奥斯的着作最合乎科学方法的要求。
罗马的史学兴起比较晚。从公元前 8世纪中期至公元前3世纪中期这500年间,罗马竟没有产生过一个历史学家。一直到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才开始出现堪称为历史的着作。
第一位着名的罗马历史学家是Q.费边·皮克托尔(约生于公元前254)。他写了一部《罗马史》,始自传说时期,止于公元前 3世纪末年,对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经过有精详的记载。波利比奥斯和T.李维都曾读过费边·皮克托尔的着作,李维曾以崇敬的心情称费边·皮克托尔为罗马最古老的历史家。
罗马史学真正的奠基者是M.P.加图(老)(公元前234~前149),他着有《罗马历史源流》7卷,他认为历史着作必须达到“垂训”的目的,宣扬爱国思想,把古圣先贤的事迹当做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材,以培养青年一代的优良品质。这部书早已失传,后世只能从其他古典作家的引述中略知其梗概。
公元前 1世纪中期,罗马的史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代表人为 G. 萨卢斯特。他着有《喀提林叛乱记》和《朱古特战争史》。这两部书对理解罗马共和时代末期的政事均甚重要。
G.J.凯撒不但是政治上、军事上的风云人物,而且在史学上也有贡献。凯撒在戎马倥偬之际,留下了两部重要的历史着作:一为《高卢战记》;一为《内战记》。前者是记述他经营高卢的始末,其中包括他对高卢人、日耳曼人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以及他于公元前55、前54年两次侵入不列颠的经过;后者是记述他战胜庞培及其党羽的经过。这两部史着都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文笔简练,晓畅可读。
在“奥古斯都时代”(即屋大维执政时期,约公元前31~公元14),罗马的国势强盛,学术上也呈现出高度繁荣,产生了伟大的历史家李维。他竭毕生之力,写了一部通史性质的《罗马史》,始自罗马建城时期,止于公元 9年。在西方史学中,首创通史体例。李维的历史着作,洋溢着爱国热忱,意存劝诫而且褒贬分明。其书原有 142卷,惟大部分已散佚,今仅存35卷以及少数残篇。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家,无疑当推C.塔西佗,他的主要着作有《关于雄辩术的对话》、《阿格里科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历史》(亦称《罗马史》)和《编年史》(亦称《罗马编年史》)。公元 1世纪罗马帝国的历史,主要是靠塔西佗的记载而流传下来的。他在政治上倾向于贵族共和,对帝制深为不满。他的史着被称为“惩罚暴君们的鞭子”。

与塔西佗同时的普卢塔克是古代最着名的传记家。他的传世之作是《希腊、罗马名人合传》(简称《传记集》)。他所写的这些传记,实际上都是通过具体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来宣扬自己的伦理思想。而其文瑰丽多姿,夹叙夹议,极其生动有致,所以传诵甚广。

中古时期欧洲的史学 在中世纪西欧史学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基督教史学。基督教史学家用基督教神学的观点解释历史,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一部历史就是上帝意志的体现。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所着的《上帝之国》支配着西欧的思想界。基督教史学家认为《圣经》中所说的一切都是不容置疑和争辩的。而希腊、罗马古典作家的着作则受到鄙薄,往往束之高阁甚至散佚失传了。
基督教史学是不足为信的。然而,基督教史学家的纪年方法,以后却被沿用了下来。基督教史学家以传说中的耶稣基督诞生之年为准,大大简化了纪年方法,并且为各国历史纪年的统一提供了一个方案。
拜占廷的史学 在公元7世纪以前,拜占廷在文化上大致还保持着希腊、罗马的传统。基督教会的势力不像在西欧那样至高无上,它是隶属于皇帝,作为专制政体的支柱而存在的。因此,与同时期西欧各国的文化比较起来,拜占廷文化具有较多的世俗性。查士丁尼一世皇帝在位时,拜占廷帝国的国势最为强盛,出现了最着名的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他留下两部重要的着作:一为《当代史》(即《查士丁尼皇帝征战史》)。主要是记述东罗马帝国兴兵灭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并移师向东与波斯帝国争衡的经过;一为《秘史》,描述查士丁尼时代的宫廷内幕,对当时的显贵人物颇多讥评。
拜占廷的学者致力于古籍的整理,其中贡献较大的是大教长佛提乌(约820~891)。他编纂了一部《群书摘要》,辑录的古典着作达280种之多。有不少古典着作赖有佛提乌的辑录而保存了下来。
5~13世纪西欧各国的史学 在中世纪的西欧,史学和其他的学科一样,是神学的奴仆。当时西欧的载笔之士多为僧侣,他们留下一些编年史和传记。兹按照国别略述如下:
① 意大利。在中世纪初期,意大利着名政治家、史学家F.M.A.卡西奥多鲁斯(约490~585)着有《哥特史》12卷,是研究东哥特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惟此书原本已经散佚,只能从朱尔丹尼斯所作的节本中略见其梗概。
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北部的历史,是由基督教执事保罗(约720~799)记载下来的,保罗所着之《伦巴德史》是中世纪欧洲史学的要籍之一。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1254~1324)口述、鲁斯蒂恰诺(或鲁斯蒂切洛)笔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即《东方见闻录》,广泛介绍了东方各国特别是中国的概况,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
② 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位历史学家是都尔城的主教格列高利(约538~594)。他着有《法兰克人史》10卷,始自传说时期,止于591年,对法兰克王国早期的历史作了精详的记载。

9世纪初着名的传记家爱因哈德(约770~840)。用华美的文笔写了一部《查理大帝传》,此书是世界历史文库中的要籍之一,传诵甚广。
③ 西班牙。中世纪早期西班牙最着名的历史家是伊西多尔(约560~636)。他曾当选为塞维利亚城的主教。着有《西哥特、汪达尔、苏维汇诸王的历史》,记叙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苏维汇人迁徙和建国的经过。
④ 英格兰。英国史学的奠基者是比德。他着有《英国教会史》,所叙史事止于 731年。此书虽然主要是叙述天主教在不列颠传布的经过,但也涉及到当时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英国早期的史事,主要是赖有《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而流传下来的。从7、8世纪起,盎格鲁、撒克逊各邦的宫廷和寺院中已经有人开始撰写编年史,及至英国统一后,阿尔弗烈德大王在位时,组织了一批学者,把从前各地所积累下来的编年史加以删改和增益,汇编在一起,命名为《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英国的第一位通史作家是亨廷顿的副主教亨利(约1084~1155)着有《英国史》,所叙史事始自G.J.凯撒时代,止于1154年。
13世纪,英国产生了编年史家M.帕里斯(约1200~1259)。他的着作对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制订和英国国会的起源均有记述。
⑤ 德意志。在西欧各国中,德意志的史学兴起比较晚。11世纪中期,德意志出现了编年史家兰伯特·冯·黑尔斯费尔德(1025~1088)。他用宗教史观写了一部《编年史》,始自远古,止于1077年的“卡诺莎事件”。
埃克哈德·冯·奥拉(?~1125)着有《世界编年史》5卷。前3卷叙述自上古直至查理曼时代的史事,后2卷记载自查理曼直至亨利五世当政时期的史事。此外,他还写了一部《神圣罗马帝国史》。
中世纪德意志最着名的历史学家是弗赖辛的主教奥托(约1111~1158)。他留下两部历史着作:一为《编年史》,以《圣经》中所说的“创世记”作为开端,一直写到1146年;一为《皇帝腓特烈传》,记述这位皇帝连年用兵的经过。
14世纪以前东欧各国的史学 东欧国家形成比较晚。这些国家的史学兴起于10世纪以后。
捷克最早的一位历史学家是布拉格的科斯马斯(约1045~1125)。着有《波希米亚史》3卷,是捷克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着作。
在12、13世纪之际,波兰产生了历史学家W.卡德武贝克(约1160~1223)。着有《波兰史》 4卷,始自传说时期,止于1203年,是波兰史的开山之作。
这时匈牙利最早的史籍是记述阿尔帕德王朝第一位国王斯蒂芬一世(977~1038)生平事迹的《大实录》和《小实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俄国最早的一部历史着作,是涅斯托尔的《编年纪事》。相传涅斯托尔生活在12世纪初年。其所撰之《编年纪事》,始于公元 9世纪中期,止于1110年,为基辅罗斯时代最重要的史籍。
中世纪俄国最重要的一部文献资料,是《诺夫哥罗德编年史》。在诺夫哥罗德大公国的一个寺院里,从11世纪初叶起就有人开始撰写编年史,逐年把重大事件记载下来。此项工作一直继续到15世纪末期。所以,从11世纪初叶直到15世纪末期这 500年间俄国历史上的大事,其中包括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的史事,在《诺夫哥罗德编年史》中都有反映。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史学 意大利第一个着名的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是L.布鲁尼(1369~1444)。他首先在史学领域内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帜,用华美的文笔,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卢塔克等名家的作品译为拉丁文,并用意大利方言为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但丁、F.彼特拉克撰写传记。此外,他还着有《佛罗伦萨史》12卷,始自建城时期,止于1404年,把佛罗伦萨城邦的发展过程作了精详的叙述。

与布鲁尼同时而稍晚的人文主义历史学家F.比昂多(1388~1463),着有《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比昂多把从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直到文艺复兴这约1000年间叫做“中世纪”,意为介于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世纪”一词,最初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的疑古精神和考证学有所发展。在这方面,意义特别重大的是L.瓦拉(1406~1457)对《君士坦丁的赠与》这一文件的辨伪工作。瓦拉以渊博的知识和精密的考证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一文件出于伪造,从而狠狠地打击了教皇的权威。
以政治理论家着称的N.马基雅维利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历史学家。1513年,马基雅维利写成《君主论》(亦译《霸术》)一书,侈谈君主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蔑信弃义。晚年,着有《佛罗伦萨史》 8卷,始自日耳曼“蛮族”入侵时期,止于1492年。马基雅维利是用新兴资产阶级政治家的眼光来写历史的,他以古喻今,借历史事实来宣扬改革之道,读之令人知所鉴戒。
比马基雅维利稍晚的F.圭契阿迪尼(1483~1540)也是一位有成就的人文主义历史学家。圭契阿迪尼第一次打破地区的界限,把意大利各邦的历史熔于一炉。着有《意大利史》20卷,是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史学的先导。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也产生了艺术史家G.瓦萨里(1511~1574)。着有《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其他国家的史学 中世纪晚期法国最着名的历史学家是J.弗鲁瓦萨尔(约1337~1410)。他生活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用法文写了一部《法国、英国、苏格兰、西班牙编年史》,所叙史事始自1326年,止于1400年左右。主要是记载百年战争的战况和有关各国的外交活动。
法国的第一位人文主义历史学家应该首推P.de康明(1447~1511)。他是个政治活动家,晚年写成《回忆录》8卷,追述15世纪后半期法国的政事。他强调历史学的实用价值,告诫政治家和外交家必须熟读历史,因为那是理解现实生活的一把钥匙。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T.莫尔,也是一位人文主义的历史学家。在名着《乌托邦》之外,他还写了一部精粹的历史着作《理查三世传》,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生花之笔,绘形绘声地刻画了理查的阴险狠毒及其最后的被杀,鞭挞了这个历史上罕见的暴君。
16世纪下半叶,英国产生了编年史家R.霍林谢德(?~约1580)。他编写了一部体大思精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编年史》,始自传说时期,止于伊丽莎白当政初年。霍林谢德的着作被认为是信史,许多文学家都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W.莎士比亚的名剧如《李尔王》、《麦克白》、《辛白林》等,大部分均取材于此。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1558~1603)英国最着名的历史学家,还应当推W.卡姆登(1551~1623)。他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用历史来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卡姆登留下两部重要着作:一为《大不列颠志》,一为《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期的英国史》。有人认为,近代英国的史学是从卡姆登开始的。
被K.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F.培根(1561~1626),也是一位历史学家。除了《新工具论》、《论学术之进步》等名着外,他还写了一部《亨利七世在位时期的英国史》。培根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政治教材,多识前言往行,能启人心窦。他说:"哲学使人深邃,数学使人严密,历史使人明智。"
荷兰人文主义学者P.C.霍夫特(1581~1647),着有《尼德兰史》20卷,描述尼德兰革命期间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读之令人奋起。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是个多方面的人物,以一身兼为哲学家、诗人、戏剧家、政论家和历史学家,着述宏富。伏尔泰把“理性主义”应用于历史研究,主张要理智地看看过去,衡量前人的功过得失,写出“有哲学意味的历史”。他扩大了历史学的领域,认为举凡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诸如政治、科学、文艺、风俗习惯、农业、工艺、商业、生产技术的演进、饮食起居、人口的增加等等,均为历史研究的范围。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文化史的真正的奠基者。伏尔泰留下 4部比较重要的史着:《瑞典王查理十二传》、《路易十四时代》、《风俗论》、《彼得大帝时代的俄国史》。其中最足以代表其史学观点和文章风格的是《路易十四时代》。
启蒙时期德意志最博学的历史学家应推 A.L.von施勒策尔(1735~1809)。他着有《俄国史》、《北欧诸国史要》和《世界历史概略》。
与施勒策尔同时的L.T.施皮特勒(1736~1794),也是启蒙时期德意志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留下两部比较重要的史着:一为《基督教会史》,叙述基督教会在历史上的作用;一为《欧洲各国史要》,着重叙述西欧各国文化的演进轨迹。施皮特勒的着作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观点,要求达成德意志的统一并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府。
德意志文学家 J.C.F.von席勒(1759~1805),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历史学家。他的两部文情并茂的历史着作:一为《尼德兰革命史》,叙述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封建统治的斗争及荷兰共和国的成立;一为《三十年战争史》,记载三十年战争期间那些惊心动魄的事迹和德意志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此外,他还写过很多历史剧,如《瓦伦斯坦》、《威廉·退尔》、《奥尔良的姑娘》等。席勒是个才华横溢而又富于革命情操的人,他的着作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
17世纪末~18世纪末英国的史学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最着名的历史学家是G.伯内特(1643~1715)。他着有《英国宗教改革史》和《我这个时代的历史》。他代表辉格党人的观点,竭力赞美1688年“光荣革命”所达成的妥协。18世纪英国着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D.休谟也是一位历史学家。着有《英国史》 6卷,始自公元前55年罗马统帅凯撒入侵不列颠,止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此书为18世纪出现的最为详备的英国通史,传诵甚广。 与休谟谊兼师友的W.罗伯逊(1721~1793),在历史学方面的成就比较大。主要历史着作有:《苏格兰史》、《皇帝查理五世在位时期的历史》、《美洲史》和《印度古史谭》。罗伯逊的治学态度颇为谨严。他认为历史家记事载言,必须有文献根据。他在自己的着作中,每一章后面都附有注释和参考书目,注明出处,以昭信实。
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无疑要推E.吉本,他用“罗马帝国的衰亡”这一概念来概括2~16世纪这1500年间欧洲的史事。他竭毕生之力,写了一部卷帙浩繁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此书共分71章,从奥古斯都时代开始,以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作为结束。吉本虽然主要是记述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的经过,但也提到波斯、匈奴、日耳曼诸部族、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在他以前,欧洲还不曾有过这样规模宏大的通史着作。
吉本认为罗马帝国的衰亡是由于“基督教和野蛮主义”的胜利。其书的第15章和第16章,专论基督教的兴起及其本质,寓褒贬于深沉,既是历史性的叙述,也是辛辣的讽刺。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代表着英国资产阶级史学的高峰,是启蒙时期西欧最重要的历史着作之一。

❺ 外国课本是如何写中国历史的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中国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灿烂的文化,在经历的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有过盛世,也有过屈辱,但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这些历史也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人们铭记,对于过去的历史,无论是去繁荣还是屈辱都应该以真实的情况被铭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尊重,历史不应该被掩盖,更不应该被曲解,这是毫无疑问的。

结语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居安思危,表达的意思就是在和平年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内心中一定要有忧患意识,时刻保持警惕性,毕竟人心复杂,任何地方都会成为缺点,包括他们介绍我们是所说的,中国古代文化更加讲究情感和礼仪,而不是理性和务实,是啊,中国有多少祸端都是因为意气用事而导致的,大家如何认为呢?

参考文献

《世界名人语录》

❻ 西方不记录历史,亚里士多德生平确切纪年是如何知道的

错了哟!

希腊是公元前776年起,就有精确纪年了。(这一年诞生了古奥林匹克运动,大猛宽之后四年一届,于是希腊城邦自此开始用统一年份纪年),在此之前,各城邦纪年方式不一,存在较大出入。

而西方不是不记录历史,而是很晚才出现官方给工资的史官

对亚里士多德的生卒年,来源于其他文物记载。(但即便如此,我们知贺迄今也无法得滚亮知这人最后是病死还是跳海的。)

❼ 西方社会怎样写历史

我在阅读欧洲有关历史着作的时候,常常很困惑,也很感触,因为,根据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学问的规模和格式的标准去参照西方历史,西方的历史学问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我认为,西方历史着作大多是伪作。
中国历史历来有信史和野史之分,所谓的“信史”,就是这样的历史着作往往是由那些训练有素的史官或者民间历史学者按照严格的时间空间流行秩序,而对历史过程中的人、事、言的“直言”记载。中国的“信史”,往往有三个大的特点,一是资料详尽,二是时间清晰,三是强调直言真实。这样的“信史”与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专职的史官和天官制度有直接关系,更与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所孕育出来的历法相关,只有那些确立了清晰的时间空间节律理念的民族,才真正可能产生得出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当然,中国历史书籍中也有时代造成的一些神秘理念,但是,这样的神秘和官本位的记载,是符合那个历史时代的认识水平的,其也与中国历史着作的“信史”本质无关,这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相比之下,西方历史在17世纪之前,犹如茫茫雾霭,或者说是犹如一团乱麻,不仅中国人难以将西方17世纪之前的历史了解清楚,恐怕连西方人自己也是永远说不清楚自己17世纪之前的历史的!我常常感到奇怪,中国近几十年来所编篡的“世界史”中的“西方历史”章节怎么会那么富于逻辑条理,而且,这些“西方历史”怎么就和中国历史典籍一样,时间、空间和人物及其事件的脉络是那样的清晰和“真实”。这到底是西方历史本来就如同中国历史那样清晰可信,还是因为现在的中国历史学者误入了什么套子呢?他们是否是在使用中国的历史定式和思维框套去编篡了“西方历史”呢?而事实上是,西方的所有历史着作,在描述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往往有两种情况,要么,他们就象18世纪末期的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1737——1793)那样,可以在不引证任何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情况下,就几乎凭空杜撰出了厚厚的几大本《罗马帝国衰亡史》;要么,就象18世纪法国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6)那样,在自己的《风俗论》中,仅仅对欧洲中世纪以前的历史做一种很模糊的简单介绍。那么,伏尔泰和吉本的各自历史着作,到底谁更严谨呢?应该说,伏尔泰更严谨!因为,在18世纪,各西方民族国家的图书馆中,要么就只有阿拉伯文和罗马文的历史残本(这个情况,美国的历史学者汤普森(1869——1941)从严谨的角度,在自己的《历史着作史》一书中对西方历史上的各种历史着作做了考证和介绍,根据他的研究,西方历史上的历史着作,大多就是些残篇残本,或者就是西方基督教会的杜撰本),要么,就只有圣经和荷马史诗这样的“神说”,要么,就只有基督教会里的各种明显杜撰的历史文献,所以,西方的历史在当时还基本局限在基督教的说教中和民间的传说中,并无真实可信度可言。
西方社会开始进行“信史”研究,仅仅始于19世纪,与西方考古手段的科技化直接相关,这就如同汤普森说的那样:“在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中,关于希腊时代以前的世界史,人们并不了解任何新情况,直到19世纪初。罗素塔石刻才提供了一把辨认古代埃及及象形文字的钥匙。这个着名的石刻是1798年跟随拿破仑到埃及去的法国学者发现的。”(汤普森:《历史着作史》上卷P3商务印书馆)。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关于欧洲中世纪以前的真正的“信史”研究,是从拿破仑时代的考古实物工作以后所开始的,所以,象英国吉本那样在18世纪就在没有实证的历史资料的情况下便杜撰出了厚厚的几大本关于罗马历史的“巨着”,实在是不可信的!这点,目前中国历史学界好象并没有充分注意到!笔者发现,即使是西方现代严谨的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比如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美国的威利斯顿?袄尔克的《基督教会史》,也包括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他们在描述西方17世纪之前的历史和思想史的时候,大多也都是采取虚写的办法,他们也很少在自己的着作中去引证19世纪之前那些西方古代的“历史巨着”,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所谓的希腊思想家的那些“巨着”,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着作几乎就是“说书”(汤普森语,他屡屡将西方19世纪以前的各种历史着作说成是“说书”),或者说,他们在当时已经有确凿证据,清楚知道这些历史典籍和思想史着作(罗素在自己的《西方哲学史》中多次提到过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着作的不可靠性),都是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和基督教会统治下的“大学”所杜撰的。但是,很糟糕的是,笔者注意到,中国历史学界和哲学界在编撰西方的历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时候,大多都将19世纪以前的西方历史书或者思想史着作当成为了“信史”,特别是中国哲学界还普遍对古希腊时代的一些“思想巨着”(比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系列“巨着”)十分看重,这样,就造成了中国人所编篡的“西方历史”和“西方思想史”,往往比西方一些严谨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史专家编撰的历史书和思想史专着,还要“可信”,这,简直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为什么中国历史学界和思想史界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所致:一是一些中国历史学者在研究西方历史的时候,所阅读的历史典籍往往很狭窄,他们大多习惯中国的治学习惯,将西方的宗教史、思想史和文明史分开来审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他们看不清楚西方历史着作因为存在基督教教会参与杜撰的“伪”问题;二是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信史”历史学情况,所以,许多中国人,当然也包括中国的一些历史学者和哲学学者,他们往往是“以君子之心”去看待西方的历史和思想史,先入为主的就以为那些西方着作都是很严谨的,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过西方历史着作和西方思想史着作与中国的历史学着作和思想文化着作的产生条件,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三是因为中国人太习惯历法时间空间概念了,中国人一说自己的历史,往往很自然的就有种时间秩序观,象“张飞杀岳飞”这样的事情,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笑话;但是,中国人却很少想到,西方历史上的政权组织就没有设立过专职天官和史官,所以,无论是西方历史学者,还是西方政权官僚,甚至也包括基督教会中的学者,往往没有中国人这样明确的历年意识,在西方的历史典籍中,“张飞杀岳飞”的事情及其人神相杂的事情已经普遍到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地步了,这正如汤普森说的那样,在19世纪,西方社会还习惯引证《圣经》里编造的情况去说明自己的历史,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历史着作往往有“说书”味道的原因。

❽ 古代西方用什么记载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人们交往的发展,仅用口耳相传的简单有声语言已不能适应思想交流和行动上的需要。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记录下来,迫切需要一种记事的工具和方法。在文字发明之前,曾先后有过结绳为约、堆石记事和刻木为契的传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文字的出现突破了有声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文字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实物文字——图画文字——象形文字——书写文字和拼音文字等几个发展阶段。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苏美尔文、埃及文、印度梵文、埃兰文和中国汉文等。文字来源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后来,又由图画文字逐渐变成书写文字。书写的文字,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早期的文字是书契,书是由图画来的,契是由记号来的。文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文字,人类知识才能记录下来,得以在空间和时间上广为传播。当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城邦时,他们就发明了文字。开始是一种象形文字,后来为书写方便而演变成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使用了几千年之久。在文字的书写方式上,他们以湿软的泥板为文字载体,用一根小木棒或芦苇杆在上面斜压上一些笔划组成文字。因为这些笔划都呈楔形,故称楔形文字。把泥板晒干或烘干之后,即可长期保存。据说,当时官府和寺庙里都藏有很多这样的泥板书。至今还保存有大约3万块。现代学者已能认读泥板书上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人早期也是用象形文字,后来,他们又发明了拼音文字,对西方文字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约在现在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地中海一带)人,以海上贸易和殖民着称。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他们主要依据由古埃及演变出来的北闪光特字母制定了历史上第一批由22个辅音字母(无元音)组成的字母文字,被称为腓尼基字母。后来腓尼基字母文字传入古希腊就产生了希腊字母。以后又从希腊字母蘖生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为欧洲各种文字字母的共同来源。在文字的书写方式上古埃及人发明了草纸书。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带,盛产一种形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人们把纸草切成长度合适的小段,将其剖开压平,拼排整齐,连接结片,晒干以后即成为一种草纸。他们用芦苇杆之类的东西作笔,蘸上油菜汁和黑烟未调制而成的墨,即可以在草纸上书写文字。英国大英博物馆内至今还保存着古埃及抄写家阿摩斯(约公元前1650年左右)在草纸上抄写的数学论文:《揭露事物一切奥秘之指南》。这此草纸书上的文字现代学者已能译读。以上这些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泥板书和草纸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极为宝贵的古代信息,对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亚瑟·约翰·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古代宫殿废墟上,发现一些泥版残片,上面显然刻着一些文字。
最古老的泥版残片的文字,约刻于公元前2000—1650年间。较为近代的泥版残片的文字,约刻于公元前1750—1450年间.当然也有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古希腊使用的书写工具是用一种硬皮植物Phragmytis communis造成的。这种笔尖坚硬,用途广泛。这种新笔具有与铁和木制尖笔一样的硬度,便于在蜡板上写字,所以广被采用。又叫:芦苇笔
公元前2世纪,莎草纸在地中海国家中一直是流行的书写纸。这一时期,除了希腊和小亚细亚的诸国外,罗马帝国对莎草纸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导致了莎草纸的短缺和价格上涨。波利尼长老告诉我们大约在公元前197-156年,埃及的托勒密(Ptolemy)王朝为了阻止其敌对者小亚细亚的白加孟(Pergamon)的尤米尼斯二世(Eumenesll)建立世界第一大图书馆,便切断厂了其莎草纸的供应。羊皮纸“parchment”一词即源于白加孟,是一种由皮革制造的、书写面光滑、莎草纸的替代品。事实上,皮革用于书写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就开始了,白加孟人再改进了加工程序,造成光滑、洁白、可双面书写的皮革纸。
从中世纪到公元19世纪,羽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记录厂欧洲文明进程的每一阶段。 (以动物的羽毛做成的笔)
中国人纸的制造和使用渐渐随着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向西北传播开去。公元793年在波斯的巴格达建成了一座造纸厂。在随后的一百年里纸迅速传遍整个欧洲。人们在15世纪就开始研究金属笔(钢笔),直到1800,钢笔才得到大批量的生产。

❾ 西方历史故事

求外国历史故事

苏联:战场消防员——朱可夫

总体印象:

朱可夫是前苏联最伟大的元帅之一。他善于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在训练与作战中深入实际,作风果断,深得官兵拥戴。他所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较好地体现了前苏联的军事学术原则,如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在突击方向上集中使用大量兵力兵器,以坦克兵团实行迂回穿插、分割合围,迅速粉碎敌军主要集团等。4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6枚。

肖像描写:朱可夫脸庞宽大,目光深邃,精神饱满,殷勤好客,为人和善。艾森豪威尔曾经形容朱可夫是一位和蔼可亲有着军人风度的人。

二战作用:

在德军包围列宁格勒,形势岌岌可危之际,朱可夫受命出任方面军司令。他一跨进斯莫尔尼宫,当即中止了正在研究撤退方案的会议,毫无留情地撤换了两个集团军司令,逮捕和处决 了一些擅自撤退的军官。他迅速拟定了守城计划,建立纵深的防御配系,并以部分兵力出击 德军侧后,终于打破了希特勒妄图夺取"十月革命的摇篮"的迷梦。

1941年9月底,德军以180万军队向莫斯科发动总攻。在此关键时刻,朱可夫奉命赶 回克里姆林宫。在斯大林领导下,他参与制定了一个将防御、反攻和总攻紧密结合的计划, 经过浴血奋战,将德军击退至远离莫渗衡饥斯科100-350公里之处,使德军的"闪击战"彻底破 产。

1942年夏,斯大拦谈林格勒前线告急,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部建议,应将德 军主力紧紧钳制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在其两翼实施强大突击,围敌打援。他不仅运筹帷幄, 还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斯大林格勒一战,全歼德军25万,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转折点。

最后时刻:

朱可夫曾被赫鲁晓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于1958年3月被迫退休。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朱可夫得以恢复名誉,1974年6月病逝。

美国历史故事-美国西部有什么历史故事

最初的美国,是印第安人的家园,他们过着与世无争的幸福生活。

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 和历史的进步,这一切不复存在了。 16世纪以后,欧洲殖民者纷纷抢滩,将这块与世无争的大陆变成相互角逐的舞台最初 的殖民者只是占领了这里,并没有对这块荒凉的大陆进行开发。

18世纪以前,在密西西比河 以西居住的美洲人仅仅只有数千人心 18世纪初,易洛魁人和北美西部居民之间开始有了联系,一些商人也开始进行皮货贸易。 随着皮货贸易的发展和深人,皮货商逐渐进入到俄亥俄河流域丛返以及阿利根尼山以西的区域, 也就在这一段时间里,土地殖民活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到18世纪中叶的时候,土地殖民活 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所有者的残酷压榨和盘剥,那些不堪忍受欺压 的农民和小商业者们纷纷逃离到更加遥远的西部地区,并在那里开垦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这 就兴起了一场开发西部的热潮。

再者,北美在建立政权以后,为了能够在世界范围内5:足,便 将工业革命延伸到了西部,这也为西部的大开发做了充足的准备。 1775年,丹尼尔•布恩开辟了“荒野之路”,这条公路也在1796年正式成为通往内地的公 路。

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公路和运河相继开发,使得东西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种 情况下,一些土地投机者、农场主、工人、职员以及各色人等都对西部产生了极大的向往,于是 便有很多开始涌向西部。

就这样,一场群众性的大规模移民运动开始了。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方面通过了“西北条例'条例决定在西北地区设立领地制度,公开 向移民出售土地。

此外,政府为了更好地对西部进行开发,还严格控制土地的价格。相对而 言,当时的土地价格已经非常低了。

于是,“西北领地”、“西南领地”也相继建立了起来。 那些 来自新英格兰、美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人则在西南领地抢滩,建立了田纳西州,并在那里从事 起了玉米栽培和烟草种植。

而那些拓荒者则源源不断地涌向了俄亥俄河以北的地区,并于 1803年在那里建立起西北领地上的第一个州一俄亥俄州。 随着扩展运动的不断进发,生活在西部最原始的印第安人则成了扩展的主要障碍。

为了 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便开始有计划地将印第安人生活区转移,那些原本属于印第安人的 家园也逐渐变成了白人的生活区。1830年,美国政府又颁布了“土地交换法令”,强制性地用 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土地交换了东部印第安人的土地。

而这些无辜的印第安人则被迫在军队 的押解下来到了印第安纳。 在这场大迁徙中,有将近1/4的印第安人死于非命,而他们割让给 白人的土地则高达80万平方公里。

1837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密西西比河流域,这使得西进的狂潮再次被掀 起那些最初到达中西部地区的人卖掉已经开垦好了的土地,换成物资,准备向西进一步开 发。 1848年,由于在萨克拉门托的萨特锯木场发现了金矿,更多的人被吸引而来。

这样,不到 7年的时间,这里的人口迅速突增到30万。后来,随着淘金潮的冷却,一部分淘金者开始投资 农业开发,一部分则倒流回去,成为征服洛基山脉和大草原的中坚力量。

美国的这场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使原本荒凉的西部土地变成了千顷良田。 而这些变化不仅使那些淘金者实现了致富的梦想,更是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进而出现了 罗伯特•利文斯和法国当局进行了一次购地谈判的事件。与此同时,杰斐逊和美国国会也正 拿着200万美元专款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年1月12日,杰斐逊又任命门罗为全权公使前往法 国,协助利文斯进行谈判。 而此时的法国正处在内外交加的时期,急需一大笔钱来补充国库于是,拿破仑便做出 了放弃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决定。

经过几番交涉,双方终于在4月30日签订了购买条约。美国 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整个路易斯安那地区后,便在新奥尔良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宣布 正式占领该地区。

经过一系列的购地运动,美国的疆域几乎翻了一倍,购地运动更为美国的 西进运动扫除了障碍,使美国人从此毫无阻碍地跨过密西西比河向西扩张。 之后,美国又与俄国进行了交涉,想要购买俄国统治下的阿拉斯加。

经过长期的谈判,美 国人最终得偿所愿。1867年3月30日,美俄双方签署了割让条约,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 购买了阿拉斯加。

至此,美国的领土再次翻倍,美国人又捡到了大便宜。

西方经典历史故事-罗马是怎样建成的

永恒的罗马城

着名的“母狼乳婴”故事记载了有关创建罗马古城的传说。公元前7、8世纪,罗马国王努米托雷被其胞弟阿姆利奥篡位驱逐,其子被杀死,女儿西尔维娅与战神马尔斯结合,生下孪生兄弟罗慕洛和雷莫。阿姆利奥把这两个孪生婴儿抛入台伯河。落水婴儿幸遇一只母狼用奶汁哺喂成活,后被一猎人养育成人。后来,两兄弟长大后杀死了阿姆利奥,并迎回外祖父努米托雷,重登王位。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7座山丘赠给他们建新都。后罗慕洛私定城界,杀死了雷莫,并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

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后定为罗马建城日,并将“母狼乳婴”图案定为罗马市徽.罗马集中了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大部分纪念物。在威尼斯广场右边的纪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着艾马努埃尔二世骑马的镀金大铜像。艾马努埃尔是曾经领导人民赶走外国占领者、统一意大利的国王。这座纪念碑被意大利人称为“祖国祭坛”。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岭上,耸立着率军解放罗马的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纪念碑。

急需外国历史故事

惜命

巴黎的德军投降后,仍有零星的德国兵负隅顽抗。哈里·莱特霍尔德少校逃脱了被俘,躲到协和广场海军部三楼的角落里。他听到广场上群众的欢呼声,偷偷朝外望去,看见一辆黑色敞篷汽车开进来,后座上是一位法国将军。

打死一个法国将军不失为结束他的战争的杰出办法。莱特霍尔德少校想,提起轻机枪,瞄准那个人。这时又有一个念头出现在他脑袋里:如果开枪,群众就会来搜查他,将他打死。

他不情不愿地把轻机枪从窗台上放下来,觉得不管那将军是谁,他的命都抵不上自己的命。

两年后,在一所战俘营里,这个海军军官从报纸上的一张照片,知道了他的机枪瞄准器在刹那间对准的人是谁。那是夏尔·戴高乐。

二战中一个小故事

欧洲某海湾,德海军的布雷艇每周一、三、五来布雷,英海军的扫雷艇每周二

、四、六来扫雷。有一天英国人厌烦了没去扫雷,想看看明天会发生什么事。结果第二天

德军布雷艇撞中自己上次布下的水雷沉没。英国人把德国人救了上来,德军艇长破口大骂

:“你们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这在我们海军里是决不允许的。”

二战中的小故事

在那一场一场残酷的战斗结束以后,所有幸存的英雄们终于可以回家和亲人团聚了.一个年轻的士兵在火车站打了电话给父母.

"亲爱的妈妈,我是PETER,你的儿子,我要回来了."

"哦,我的孩子,你还活着,真是太好,我和你爸爸总算把你等到了."

"可是,妈妈,我有一个战友,他现在无家可归,我们能不能收留他?"

"哦,当然可以,我的孩子,我们很欢迎我们的英雄."

"不过,妈妈,还有一件事我必须告诉你,我的那位战友他应为在战争中被炮弹击中,所以失去了双臂."

电话那头沉默了,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着,

"我的孩子,我们很同情那个孩子,可是你要知道,我们家并不是那么的富裕,而且,还有许多的人需要照顾,所以,很抱歉,恐怕我们不能收留他了."

"没关系."年轻的士兵略微惆怅的说到.

"对不起儿子,那你快点回来吧,我和你爸爸等着你呢,再见."

"再见.妈妈."

但是过了很久很久,他们的儿子始终没有出现.第二天,有一个军官来到他们家中,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死了.他们觉得有如青天霹雳,军官带着他们去认领儿子的遗体

当他们看到儿子的时候,惊呆了,他们的儿子,没有双臂.

年轻的士兵从战场上逃过了死神的追赶,幸运的活了下来,而他的父母,却把他推入了死亡的怀抱.

求欧洲中世纪历史传说

【吸血鬼的传说】 欧洲中世纪14世纪左右,教会公开对外承认确实有吸血鬼存在。

吸血鬼的起源,最早是在基督教《圣经》上出现的。其人物为该隐。

相传,因为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受撒旦诱惑而吃下智慧之果被上帝诅咒并驱逐出伊甸园后。亚当和夏娃生下该隐与亚伯两个孩子。

该隐是负责耕种,亚伯负责放牧。有一次,向上帝献祭时,该隐只能拿出了一些蔬菜和稻谷作为祭品,而亚伯却拿出了羊羔一类的肉类作为祭品。

上帝惟独垂青亚伯的祭品,导致该隐的嫉妒并最终用石头砸死其弟弟亚伯。这一切都没有逃出上帝的眼睛,上帝唤该隐到自己身前。

问其弟弟亚伯的去向,该隐谎称不知道。后上帝便将该隐所做之事一一道出并诅咒该隐: “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

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诅咒。

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该隐对上帝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

你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你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

上帝则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上帝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

于是该隐离开上帝的米那,去往在伊甸东边的挪得之地。(《圣经·创世纪》4章10至16句) 在圣经中的记载到这里就算完了,但是相传该隐后来流浪到红海附近,遇见因为不服上帝而跳红海成为夜之魔女的莉丽斯(也被人认为是撒旦的情人,地球上现在的恶魔大多是他所生)。

他从莉丽斯那学会了利用鲜血而使用魔法和力量,加上上帝对他的誓约“不得杀他”所以就给了该隐永生的条件。而使用魔法和力量需要大量的鲜血。

所以该隐就是如此成为了吸血鬼始祖(也有人认为吸血鬼始祖是指得莉丽斯)。顺便提一下,这里有个很好玩的事情,就是吸血鬼内部流传的预言之圣书《挪得之书》和《圣经》中记载该隐出没的地方重合。

成为吸血鬼后的该隐和莉丽斯生下拥有“最近乎神力量”美称的13个第三世代吸血鬼。而这13个第三世代吸血鬼就演变成了现代吸血鬼的13氏族。

也有传说是说,这第三代吸血鬼是指得挪亚方舟里的人类。等洪水退后,他们从方舟中走出来与第二世代吸血鬼发生圣战,并将所有第二世代吸血鬼杀死就是如此,第三代吸血鬼就被誉称为“最近乎神力量”的吸血鬼。

而数千年后的今日,吸血鬼的血脉已经到达第13至第15代了。 在中世纪以前,吸血鬼成员由于拥有特殊异能和不死之躯,通常可以成为一方霸主,甚至互相争权。

直到十四世纪左右,天主教廷宗教审判所确知吸血鬼的存在,随即大肆进行补杀。虽然吸血鬼拥有异能,但是任何一名吸血鬼都无法同时阻挡千百名凡人的合作威胁。

于是吸血鬼的生存陷入空前危机。 为了因应恶劣的局势,当时的几个吸血鬼氏族(约为第六至八代)不得不进行结盟,于是产生了 Camarilla (密党) 盟派。

这是由七个氏族所组成的盟派 ,也是至今较大的盟派。密党创立之时立下了六道严格的诫律传统 (Six Traditions ),要求盟派中的后世吸血鬼永远遵行。

整个戒律传统的最高宗旨, 就是规定吸血鬼必须隐匿于人类社会中,绝对不得暴露身份,以免导致吸血鬼生存的危机,这就是“避世”戒条的来由。 密党之外的另一个盟派是魔党(The Sabbat)。

虽然每个氏族都可以加入魔党,但主要是由两个氏族所控制。魔党是卡玛利拉的宿敌,他们不承认避世的教条,他们以恐惧、武力和威胁作为统治方式,传说魔党会将新加入的吸血鬼活埋,造成其恐惧,并再以仪式和血系 (Blood Bound)加以控制。

魔党还将人类视为低等动物,随意驱使残杀。密党成员通常称呼撒霸特为“黑暗之手 ”。

另外,未加入密党或魔党的其余四个氏族,则通常在两个盟派的斗争中保持中立或见机行事 到这里,可以算是上古吸血鬼们就没有什么记载了,或许有但是没有找到。为什么都认为吸血鬼大多背景是在中世纪的欧洲?这是因为一本最早最经典的吸血鬼文学而造成的。

再加上标准吸血鬼总是住在欧洲中世纪那种古堡里,又是活个几百年几千年的,而且吸血鬼又是超级怀旧主义者,所以总让人联想到欧洲那个残忍野蛮的黑暗时代。而这本书造成现代吸血鬼的是Bram Stoker的《吸血鬼伯爵德古拉》 (英文《Dracula》)。

当时Bram Stoker准备写这本小说在查阅资料时无意间发现了关于这为意含恶魔之意的大公的名字。后来就用这名字命名了。

而且在欧洲历史上,确实有德古拉这个人。他以残忍而出名。

常常将战俘从臀部插入一根长长的木棍然后一直穿过正个身体从嘴巴出来,再将木棍高高树立而起,让战俘折磨而死。 看看我们的犹大是为了什么出卖上帝之子的?对了!13枚罗马银币!!!!所以也就另一个说法,吸血鬼的另一始祖——犹大。

这里要注意,就是第三世代的吸血鬼在完成圣战后,似乎就都进入了休眠。之后吸血鬼的一些事物就很少了。

一直到14世纪左右,基督教会公开承认了吸血鬼的存在然后就导致宗教裁判所大规模的捕杀。而在这一段时间,唯一能和14世纪挂上一点点钩的就只有犹大了。

❿ 在美国历史教材中,又是如何记载中国历史的

对于历史,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先是大人们以口述的方式而进行的总括引导,其次就是从初中开始一直陪伴我们走过高中甚至大学的历史课。从中国的古代文明经过层层江山易主直至现代文明,我们在这个学习的道路上不知重复了多少个回合,其中的繁荣衰败,跌宕起伏,我们都已文字的方式把它看的明明白白。

而我们学到和看到的都是以我们自己的视角观察到的我们的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那么,在外国人看来,是如何写中国的历史的呢?那咱们就从美国和日本的历史课本中来瞅瞅他们是如何写中国历史的。

这本书在介绍中国的历史方面虽然相对较少,但是其发生的基本重要事件也在本书中以比较客观且公正的态度都进行了描述了。

阅读全文

与西方如何记载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