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赵氏孤儿历史上赵犯什么罪要杀

赵氏孤儿历史上赵犯什么罪要杀

发布时间:2023-05-10 17:23:53

⑴ 简析赵氏孤儿案

       事情发生在春秋中期,按照传统的说法,晋景公听信奸臣屠岸贾谗言,派兵围攻下宫,屠灭了赵氏全族,赵氏孤儿的父亲赵朔也被杀害。当时,赵朔的夫人庄姬藏在晋国宫中,为了保住赵氏唯一的血脉,庄姬夫人将孤儿托付给了忠肝义胆的家臣程婴。为了彻底让赵氏绝种,心狠手辣的屠租念岸贾假传晋君之命,要将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儿全部杀绝,为了保住赵氏孤儿,也为了拯救无辜,程婴与另一位赵氏门客公孙杵臼商议,最后决定用程婴自己的儿子代替赵氏孤儿,由公孙携型杵臼亲自献给屠岸贾。屠岸贾没有认出婴儿是程婴的儿子,于是将婴儿和公孙杵臼一起杀掉。就这样,赵氏孤儿得以保全。赵氏孤儿取名赵武,十几年后,赵武在韩厥的帮助下,杀了屠岸贾,为赵氏家族平了反。

       以上的说法主要是根据《史记·赵世家》和元杂剧《赵氏孤儿》的记载。当然,有一些史书对此事却给予不同的说法,即《左传》记载的“赵氏内乱说( 这里不再做展开,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左传》 )”。于是,现在的历史爱好者们以及猎奇者们根据这些不同的记载联想出了无数的场景,让这场千古奇案变得更加神奇。

       可当我们打开浏览器,查阅资料,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去结合当时的大背景,勾勒出一副在大历史背景下的千古奇案。

       千百年来,由于受到元杂剧的影响以及中国人崇尚忠义、痛斥奸臣思想的影响,人们过于将目光集中在程婴、公孙杵臼和屠岸贾这三个小人物身上,最终把这样一桩奇案硬是说成一个奸臣害忠良,义士协助忠良复仇尽孝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儒家忠义孝的思想。

       而现在,虽然不少历史爱好者们努力挖掘真相,但大多数人仅仅把目光锁定在赵氏家族内部,未免显得格局过于狭小。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解读这段历史呢( 暂且按照《史弊隐困记·赵世家》的说法 )?

       前面我们已经交代过了,赵氏孤儿案是发生的晋景公时期。不过要弄清事情的真相,我们把眼光放到晋文公时代,看看赵氏家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家?

       赵氏的显赫起源于赵衰,他是晋文公重耳手下的贤臣,曾经追随重耳在外流亡数十载,晋文公继位后,他又辅佐晋文公打败楚国,夺取中原霸权。晋文公死后,他又辅佐晋襄公击败秦国,可以说,赵氏家族对晋国的崛起可谓功高至伟。

       但是,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由于晋襄公英年早逝,新君晋灵公年幼,晋国的权力出现了真空。为了争夺执政权,以赵衰之子赵盾为首的赵氏家族与以狐偃之子狐射姑为首的狐氏家族发生了激烈争斗,最后,狐氏失败,狐射姑流亡国外,赵盾获得了晋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权。

       可谁知,年少的晋灵公并不是一个温顺的好孩子,相反,他为人残暴、刻薄,他不甘心赵盾执掌晋国大权,于是派出刺客刺杀赵盾,谁知刺客却将消息告诉了赵盾。赵盾为了避祸,于是带着族人连夜出城,可当赵盾刚刚走出城郊时,赵盾的弟弟赵穿刺杀了晋灵公,于是赵盾又立了新的国君,即晋成公,继续在晋国执政。

       赵盾死后,其子赵朔继续把持朝政,而此时晋成公也已经去世,即位是他的儿子晋景公。

       当时,社会出现了巨大变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卿大夫所属的私田大量增多,甚至超过了诸侯公室所掌有的公田。另外,通过争霸战争,卿大夫阶层又凭借着军功不断扩大自己的封地,形成所谓的“国中之国”。后世儒家曾有一句名言,“ 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而当我们纵观此时的诸侯列国,除了楚国等少数诸侯之外,几乎都出现了“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的局面,而这种状况在晋国尤为严重。

       赵氏家族正是晋国最强的卿大夫家族,赵氏父子把持晋国朝政,几乎将晋国国君架空。赵盾虽然治国安民有功,但性如烈日,使得晋国国君以及其他的晋国贵族总是如芒刺在背。而赵氏的族人多凭借着赵盾的权势,骄横跋扈,尤其是赵穿,不但其人骄横无比,而且还以下克上,弑杀了国君( 不管晋灵公如何,弑君都是大罪 )。再加上当时楚国在楚庄王的带领下,打败了晋国,夺走了原属于晋国的霸权,这更加引起了晋君的对赵氏的不满。

       为了夺取实权,也为了打击日益壮大的卿大夫势力,晋景公利用了赵朔威望不高,其他卿大夫贵族对赵氏专权多有不满这一有利时机,培植自己的亲信屠岸贾。随后,在晋景公的策划下,屠岸贾率军发动了下宫之难,诛灭了赵氏家族,这样便有了赵氏孤儿的故事。但是,无论是晋景公,还是屠岸贾,他们都没有料到赵朔之子赵武竟在赵氏家臣程婴和公孙杵臼的协助下存活了下来,并成为日后卿大夫势力重新翻盘的有力保障。

       对于赵氏家族的覆灭,其他卿大夫家族心理是十分矛盾的,他们既不满意赵氏家族独自掌控朝政,也不满意晋景公借助屠岸贾来任意打击卿大夫势力。为了自己的权势,以韩厥为代表的卿大夫们趁着晋景公病重的时机,将赵氏孤儿的真相告诉了晋景公,并要求晋景公恢复赵氏的爵位,为赵氏家族平反。此时,面对日益壮大的卿大夫家族,已经年迈多病的晋景公再也无力挣扎,他只好出卖了屠岸贾,恢复了赵武的爵位。

       不过,由于赵氏家族的削弱,各卿大夫家族之间暂时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这样即晋景公之后的晋厉公和晋悼公基本做到了大权在握。但是在晋悼公死后,由于公室的彻底衰微,包括赵氏在内的六卿把持了晋国朝政。后来经过了几轮火并,六卿只剩下了韩、赵、魏三家,但是三大家族谁也吞并不了谁,于是就有了三家分晋。讲到这里,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赵氏孤儿案,赵氏家族或许会像齐国田氏那样单独吞并晋国,如果这样的话,最后统一天下的恐怕可能是赵国了 (当然,赵氏和秦国嬴氏其实是一家)。

这样,我们应该就明白 赵氏孤儿案是发生在怎样的大背景之下,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历史的进程 ,这不可谓不是一场千古大案。

当然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赵氏孤儿案的幕后策划者绝不是什么屠岸贾,而是晋景公,而屠岸贾不过只是他的一条狗,或者是一把剑而已。这场大案并不是什么奸臣与忠臣的故事,而是类似于后世孔夫子的计坠三都以及汉献帝的衣带密诏,是君主对权臣的一次反击,是发生在“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大背景下,诸侯公室与卿大夫势力的一场斗争。

⑵ 《赵氏孤儿》真实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赵氏孤儿无疑是一个煽情催泪的故事:赵家遭遇奸臣灭门,孤儿侥幸死里逃生,八位义士前仆后继,血海深仇终得昭雪。

正是洋溢其中的感天动地的情义,价值千金的忠诚,让这个故事受到了古今中外观众的追捧,在其中,大家找到了久违的“坚持”和“温暖”,心灵得到了一遍又一遍的抚慰。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转述和接受的过程中,历史的本来面貌渐渐被大家遗忘了、忽略了,故事重复千变就成了历史,然后就变成了信史。然而,历史真的会有如此多情,如此煽情,如此矫情吗?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成为孤儿的?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关乎正义和忠诚吗?

既然是说“赵氏孤儿”的故事,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赵氏”指的是谁?这一切要从晋文公开始。晋文公名曰重耳,乃春秋时期晋国献公的儿子。重耳大名鼎鼎,经历坎坷而传奇。他的坎坷遭遇和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骊姬。

在一次战争中,作为胜利者,晋献公得到了两个女孩——骊氏姐妹。晋献公将她们纳入后宫,宠爱无比。等到骊姬生下一个男孩之后,晋献公为了表达自己对于骊姬的喜爱,就决定废掉原来的太子,改立骊姬的孩子。

另立太子当然是件大事,晋献公也深知其中的利害。为了清除障碍,他决计就将包括原来的太子和重耳在内的诸王子打发到外地去。即使这样,骊姬依然不放过他们,极尽落井下石之能事,太子和重耳他们只好流亡别国。这是一次漫长的流亡。等重耳再次踏上晋国的土地之时,已经是19年之后。令人欣慰的是,流亡归来,重耳就被拥立为晋国国君。在这漫长的流亡生涯中,重耳身边始终有一帮忠实的拥趸跟随。其中最重要而且功劳最大的一个人就是赵衰。赵衰有多重要呢?一个例子也许可以说明问题。

在重耳流亡到齐国的时候,齐桓公以礼相待,很给重耳面子,不仅把公室的女儿嫁给他,还送给了他80匹骏马。重耳没有受到过如此的待遇,因而,在温柔富贵乡里,他丧失了所有的斗志,感觉就这样在齐国终其一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这样想可以,但跟随他的人不干了。是啊,大家跟随你,就是觉得你有前途有奔头是潜力股啊,一旦你重耳在齐国止步不前,每天醇酒妇人享受起来,不再想着杀回晋国,大家辛辛苦苦跟随你这么多年,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关键时候,赵衰果断出手,用高度酒将重耳灌醉,在其半梦半醒之际,直接装进车里拉出了齐国国境。待重耳酒醒之后,好春早已被赵衰他们拉到了另外的国家。很显然,若没有赵衰他们的坚定支持,没有赵衰他们的苦手袜轮口婆心,就不可能有重耳后来的发迹。用《史记》的话来评价赵衰就是:“文公所以返国及霸,多赵衰计策。”所以,重耳做了国君,功劳最大的赵衰就被封为原邑大夫,并且在朝堂之上代理晋国国政,他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了晋国的公卿。

赵衰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赵盾,在晋文公重耳去世之后,赵盾继续代理晋国国政,辅佐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赵盾主持国政两年之后,晋襄公就去世了。晋襄公的去世,给赵盾出了一个大难题,这个难题给赵盾以后的日子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个问题和晋襄公的太子有直接关系。

晋襄公毕信的太子叫夷皋,本来父死子继,理所应当,但是,因为当时夷皋年纪太小,赵盾觉得这孩子生活尚且不能自理,怎么作国君?因此,赵盾打定主意,不让太子接任,要改立晋襄公的弟弟、太子的叔叔、当时正作为人质滞留在秦国的公子雍为国君。主意既定,赵盾马上就付诸行动,在第一时间派使臣前去秦国迎接公子雍。从这一行动可以看出在晋国政坛上,赵盾已经到了只手遮天、随心所欲的程度。

但是,赵盾也有赵盾的缺点和软肋。他是靠了他的父亲追随重耳才换来了今天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赵盾只能算是“权二代”,“权”而不“贵”。虽然赵盾位高权重,但和晋国统治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在宗法社会,赵盾实在称不上贵族。他们赵家在晋国政坛也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没有人脉关系就等于没有足够的实力。

太子夷皋的母亲就是拿捏准了这一点,开始找赵盾讨说法,表面上她用的武器是眼泪,但实际上她真正的武器是她背后的宗族。太子既然能被立为太子,他背后一定有一批既得利益者。而赵盾也许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才以太子年龄太小为借口,要另立国君。一旦成就此事,赵盾就有了立国定主之功,不但有效地改变了晋国的政治生态,而且将更加突显其位高权重的形象。

太子背后的力量不肯善罢甘休,太子的母亲更是不依不饶。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拦着赵盾,啼哭不止,她甚至不顾身份,见到赵盾就下跪,弄得赵盾手足无措。她只问赵盾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刚去世的襄公有什么过错,你为什么要抛弃他的太子而另立国君?”问得赵盾是哑口无言。

赵盾为此事忧虑,越想心越虚,太子背后的势力、太子母亲背后的势力,不知比赵盾强多少倍,如果另立别人顶替太子,也许会有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赵盾骑虎难下,只好改弦更张,答应按既定方针办,国君的位子还让太子来坐。接任的太子就是后来的晋灵公。

这件事情又说明虽然赵盾只手遮天,但他还有所顾忌,不能为所欲为。太子即位,可被赵盾正式派到秦国去迎接雍的人已经在归途上。无奈之下,赵盾只好再派一支小分队,去拦截并干掉早前派到秦国应请公子雍的那批人。赵盾必须把这个屁股擦干净。

既想只手遮天,又不能无所顾忌,同时思维又不缜密,这样的人想平平安安占据高位,似乎不会有那么容易。在他志得意满之时,危机已悄悄向他走来——在太子母亲的心目中,在太子拥护者的心目中,在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晋灵公本人的心目中,赵盾是一个心怀不测的奸邪小人,是自己的敌人。这样的情形之下,慢慢长大的晋灵公该怎样处理和赵盾的关系呢?历史的记载很耐人寻味。

长大后的晋灵公自暴自弃,骄纵无常,其行为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譬如,他平时喜欢爬到王宫最高的建筑上,用弹弓往下射过往的行人。行人为了不被射中,就会四处躲闪。每当晋灵公看到下面的行人惊慌失措、像无头苍蝇逃窜的样子就会特别开心。晋灵公爱美食,但胃口很刁,有一次吃熊掌,他觉得厨师做得火候不到,就传令杀掉厨师,大卸八块,放在筐子里让宫女们顶在头上运到外面去。

晋灵公这样的荒淫无道,表明了一种态度:你赵盾不是执掌国政吗?我偏不和你配合,偏不和你合作。当年你连废掉我的心思都有,我今天为什么还要和你一唱一和呢面对这种情况,主持国政的赵盾只有时时进谏,灵公呢,则是任凭风浪打,稳坐钓鱼台,对于赵盾的意见一概不予理睬。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就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这就出现了《赵氏孤儿》中所讲述的情节:晋灵公派刺客去杀赵盾,结果被派去的刺客中途撂挑子,自寻短见去了,赵盾侥幸得以存活。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晋灵公以宴请为名,想趁机埋伏好士兵除掉赵盾,可是中间有人给赵盾通风报信,赵盾再次逃脱。

这些后来都成了晋灵公的罪名,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就会发现事情的不可思议之处:一般来说,用刺客去杀人的人,往往都是弱势群体,譬如燕太子丹让荆轲去杀秦始皇等等。而身为国君的晋灵公居然用如此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可见在晋灵公那里,赵盾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晋灵公连续两次下手都没能得逞,赵盾又该如何应对呢?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赵盾仓皇出逃。赵盾这一逃却逃出来了意外。赵盾前脚刚走,晋国后脚就出了大问题:赵盾的同父异母兄弟名叫赵穿,他就在朝廷之上公然杀死了晋灵公,此时,赵盾连晋国国境还没有出呢。

赵盾闻听消息,马上兴冲冲调头返回。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晋国都城,料理乱局。他果断地让赵穿从周朝的京城迎来晋文公重耳的儿子,晋襄公的弟弟,晋灵公的叔叔黑臀,让他即位,这就是晋成公。史书没有记载在晋灵公被杀这一事件中,赵盾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晋灵公的被杀,赵盾难逃干系。

果然,不久之后,晋国朝野就对此有了风言风语。国人这么议论赵盾:“你身为正卿,说是逃亡,却连国境都没有走出。等到你回来继续主持朝政之时,你也不追查国君被杀的事件,更不去诛讨逆贼,真有你的啊!”

所以,晋国的史官就在史书上这样记载:“赵盾弑其君!”意思就是赵盾有杀君之罪。这个史官名叫董狐,董狐因在此事上坚持原则而名垂青史。孔夫子曾对此大加赞赏。后来文天祥在《正气歌》里也曾这样写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通过这些,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世人和历史并没有站到赵盾这边。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历史上真实的赵盾,和《赵氏孤儿》中赵盾的形象相去甚远。

晋成公在位七年之后去世,在赵盾的帮助下,晋成公黑臀的儿子据即位,他就是晋景公。在晋景公的时候,赵盾去世,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他的爵位,其夫人则是晋成公的姐姐。此时,赵家已经成为晋国政坛上炙手可热的势力了。然而物极必反。晋景公即位之后,要对赵氏家族下手了。此事事关重大,晋景公在下定决心之前,显然做过周密的部署。

首先,他把行动的前锋选定为屠岸贾,之后将屠岸贾提拔为司寇。司寇地位较高,略相当于卿,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务。为什么选定屠岸贾呢?首先,因为屠岸贾这个人是当年晋灵公的近臣,深得晋灵公的信任。而晋灵公是被赵盾的兄弟赵穿杀害的,因此,屠岸贾对赵氏家族心怀不满,由来已久。

其次,他要让让屠岸贾制造政治舆论。因为屠岸贾负责刑狱、纠察等事务,因此,他就有资格重提晋国历史事件,譬如重新审查晋灵公被杀事件。屠岸贾果然以晋灵公被杀事件为突破口,抓着这件事不放手,扬言要惩治当年杀害晋灵公的元兇。这样一来,赵穿就在劫难逃,赵穿是赵盾的兄弟,此事最终也必然会牵连到已经去世的赵盾。一旦牵连到赵盾,那么赵盾的儿子赵朔就岌岌可危了。因为屠岸贾公开宣称:“赵盾虽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贼之首。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显然这不符合道德和法律,必须予以纠正。”

这是赵盾家族长期控制国政、朝政的自然反弹,也是晋景公意欲结束大权旁落局面所做的一次努力。很明显,这次重提历史的举动,矛头针对的是赵朔,根本目的在于改变眼下晋国政治格局的对比。

但是,经过了赵衰、赵盾、赵朔三代的努力,赵氏家族在晋国政坛上已经发展出来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力量,为了降低行动的风险,屠岸贾采取的是突然袭击的战术。他带领将士在下宫突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

在这次大清洗中,晋景公还没有丧心病狂到六亲不认的程度。在赵氏被灭门之时,晋景公为自己的姑妈留了一条生路,让怀孕的姑妈躲到自己的宫殿里,这个可怜的女人因此保全了性命。

赵朔的妻子后来生下来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赵氏孤儿。他的名字叫赵武。这段史实,就是赵氏孤儿之所以成为孤儿的原因,可以看做赵氏孤儿前传。这个命苦赵氏孤儿,将要迎来什么样的命运呢?

经过四代的积蓄和发展,至赵襄子时代,赵家再次成为晋国政坛重要的政治势力,赵氏和知氏、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号称晋国六卿。六卿之间勾心斗角,相互火并,最终的结果是,韩赵魏三家灭掉了晋国,三分其地,并建立起来了韩国、赵国、魏国。

赵氏家族终于跑赢了晋国,和别人一起瓜分了晋国!在这里,我们依然看不到戏剧《赵氏孤儿》中所宣扬的“忠君”。“三家分晋”是个标志性事件,一般也被看作是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的分界线。晋国被一分为三,从此灰飞烟灭,代之而起的是三个国家。

建立了国家的赵氏,对历史进行了大规模的美容,因此,我们在他们自己所记录的历史中,看到的满是冤枉和委屈,看到的是他们代表了正义和道德,赵氏孤儿的故事也被重新改写,将晋国政坛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加入了忠奸对立的元素,并且自己总是站在正义的一边。

⑶ 着名的“赵氏孤儿”灭门血案,背后的真相到底是啥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即“赵氏孤儿”。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义士义救遗孤的事迹,流传千年,感人肺腑。近年来又相继被着名导演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因此广为今时观众所知。

只是在比《史记》成书更早的权威春秋历史着作《左传》中,对此事的描述却大大不同,甚至是非善恶,俱都颠倒。至于事件起因,竟是一桩叔父和侄媳私通的桃色事件所引发。

⑷ 赵氏孤儿案的真实历史是什么

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为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赵氏孤儿赵武。赵家门客程婴与老臣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为救护赵武,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献出生命。二十年后,赵武由程婴抚养长大,尽裂滚知冤情,禀明国君,亲自拿住屠岸贾并处以极刑,终于为全家报仇。

赵氏孤儿即赵武。赵武,嬴姓赵氏。春秋时晋国卿大夫,政治家、外交家,为国鞠躬尽瘁的贤臣,后任正卿。出生世卿大族,幼年其母与叔公不和,随母移居宫中。后下宫之难,赵氏灭族,赵武独存。前573年,晋悼公以之为卿。

公元前548年,继范宣子执政,晋再修文德,弃征战,赵武尊王室,与楚弭兵。晋楚分霸,中原始宁。赵武秉承悼公遗志,与韩起、魏舒克制范、荀。然国资蓄于私家,六卿才能卓越,家臣任要职,而公室腐败,国家险象环生令赵武老岁痛不欲生。于公元前541年,郁郁而终。

(4)赵氏孤儿历史上赵犯什么罪要杀扩展阅读:

程婴第90代后人在南京,高祖父百年前迁来:

《赵氏孤儿案》连续剧在央视热播,这一段传奇历史成为人们的话题。市民程尚龙先生找到扬子晚报记者表示,他是程婴的第90代子孙,还保留有一本百年前的家谱,这里面记载了不少当时的信息,肆含余而对于赵氏孤儿是如何被调包的,与历史传言也有着不小的出入。

在程先生家中记者看到了这本程氏宗谱,据他介绍这套宗谱修立于民国时期1915年左右,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年历史。原本有几十本之多,囊括了程姓从开宗以来各系后人,一些侯爵和名人还写有人物传。“在文化大革命时烧掉了不少,最后保留下来的有三本,除了最重要的一本开宗谱之外,还保留了记录南京这一系往上七代的两本宗谱。”

程先生告诉记者,根据谱上记载,程婴是程姓第十四世先祖,而程先生自己是第一百零四代,也就是程婴的第九十代传人。“据记载到战国时,程婴后人多居住在赵国,后经历数次迁徙,在歙县附近的篁墩、江西鄱阳等地都有不少程姓后人。”程先生介绍说,他的高祖父是从安徽怀宁辗转迁至南京的。“当时我的高祖父官至清朝都司,大概相当于四品官,后来到了抗战时期家道就大不如前了。”

⑸ 真实历史上的赵氏孤儿事件是什么样的,背后有什么阴谋

元杂剧《赵氏孤儿》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在门客公孙杵臼和友人程婴的保护下,赵氏留下来了一个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人报仇雪恨的故事。

《赵氏孤儿》不是凭空虚造的,它的故事来自于“无用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史记》中的“赵氏孤儿”故事梗概:


晋景公也担心因此事伤害其他赵国功臣,所以撤销了前面的决定,将年幼的赵武立为了赵氏宗主,并将属于赵括、赵同等人的田邑封地给了赵武。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史记》记载的那么跌宕起伏、生动有趣,但它更加真实和更加符合历史事实,历史上的“赵氏孤儿”不是一桩复仇大剧,没有什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事,有的只是由一桩丑闻引发的晋国内部几大家族的倾轧和内斗,参与方都只是为了各自利益,没有忠奸对错之分。

⑹ 赵氏孤儿历史真相

《赵氏孤儿》的历史史实:

简洁地说,据《左传》和《国语》记载:晋文公时代赵氏家族在晋国启顷仿崛起,赵盾担任晋国正卿,赵盾的儿子赵朔拥有重位并娶了晋成公的女儿庄姬为妻,生下儿子赵武。

赵朔去世两年后,他的叔叔赵婴与其寡妻庄姬通奸,被赵氏家族流放到齐国并杀死赵婴,引起了庄姬的怀恨。

三年后,庄姬联合了对赵氏家族怀有仇恨的栾氏和郤氏家族,向晋成公进谗言说赵家要叛乱,赵氏家族因此被诛灭。

而庄姬与当时至少已有6岁的儿子赵武住在晋景公宫中,安然无恙。

约两年后,晋景公接受了韩氏家族首领韩厥的建议,恢复了赵氏的地位,“赵氏孤儿”赵武于是继承了赵氏在三军六卿中的高位,为这段血腥的爱恨情仇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庄姬式的爱恨情仇,在当时的春秋各国并不鲜见,所以,这两本书都没有详细铺陈“赵氏孤儿”的故悄纤事,重点也不在“孤儿”身上。

我们再来看以《史记》为代表的汉以来对“赵氏孤儿”的历史演乎碧绎。

到了西汉前期,当司马迁着《史记》时,则根据战国以来的传说杜撰了新版“赵氏孤儿”,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赵氏孤儿的故事。

表现的是以忠勇义气为核心,通过异乎寻常的忍辱负重,最后成就一番大业的主题。

这显然与司马迁本人的屈辱经历有关。

实际上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这都是司马迁根据先秦传说编写的。

屠岸贾、程婴、公孙杵臼,压根儿就没有这些人,也不存在赵武的复仇。

但恰恰是这个杜撰的故事影响后世至今。

成为电影《赵氏孤儿》的蓝本。

⑺ 屠岸贾为什么要杀赵括一家呢

在着名的“赵氏孤儿”案中,屠岸贾是屠灭赵氏家族之元兇首恶。但是我们深究历缓山史后,会发现其实屠岸贾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具体的执行人罢了。在赵氏孤儿案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晋国的栾氏、郤氏等几大家族,甚至还包括晋景公。为什么会这样,赵氏家族究竟怎么得罪别人呢?

赵氏被灭族后,赵朔的儿子赵武幸存下来。后来,在韩厥的帮助下,赵氏谋反案被平反,赵武恢复身份。韩厥是比较聪明的,他没有去得罪栾氏、郤氏家族,而是把罪责统统推到屠岸贾身上。就这样,最终屠岸贾成为栾氏、郤氏汪液的替罪羊,被灭了族。

赵武与韩厥,是后来赵国与韩国的先祖。正是因为有这段历史,赵氏与韩氏数百年保持非常好的友谊。直到战国时代,赵国与韩国仍然是很亲密的兄弟国家。

⑻ 历史上的赵氏孤儿是谁赵氏孤儿案是怎么回事

《赵氏孤儿》这部电影想必是很多人都看过了的,而历史上的赵氏孤儿他是发生在晋景公三年的故事。当年赵氏的遗腹子赵武在门客的保护之下才幸免于难,后来又在别人的帮助之下复兴了赵氏。

但是在更早的史书《春秋左传》当中,对于赵氏孤儿的描写却是完全谨册和不一样的。当时赵氏之所以会被灭门,并非是由于赵氏被屠岸贾诬蔑,而是因为赵硕他的妻子和人有奸情。后来又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赵硕的妻子在晋景公面前进谗言,才导致了晋景公在一气之下诛灭了赵家满门。

⑼ 赵氏孤儿案的真实历史是

赵氏孤儿案的真实历含枯念史是:

“赵氏孤儿”即赵武。赵武,嬴姓赵氏。春秋时晋国卿大夫,政治家、外交家,为国鞠躬尽瘁的贤臣,后任正卿。出生世卿大族,幼年其母与叔公不和,随母移居宫中。后下宫之难,赵氏灭族,赵武独存。前573年,晋悼公以之为卿。

公元前548年,继范宣子执政,晋再修文德,弃征战,赵武尊王室,与楚弭兵。晋楚分霸,中原始宁。赵武秉承悼公遗志,与韩起、魏舒克制范、荀。然国资蓄于私家,六卿才能卓越,家臣任要职,而公室腐败,国家险象环生令赵武痛不欲生。谈困于公元前541年,郁郁而终。

(9)赵氏孤儿历史上赵犯什么罪要杀扩展阅读:

赵献文子武,晋国赵氏复兴的关键人物,九死一生,大难不死,他如同春天的太阳,让赵败派氏再度复苏。

嗣位之初,以赵旃持家,依韩厥接济,才得以维系,步履维艰。困境之中入仕,受士燮、张老等贤臣启蒙,立志匡扶社稷。

后晋悼公立,提拔为卿,赵武备受青睐,与韩起携手共进。前562年,郑降晋师,悼公霸业遂成,欲与赵武、韩起共创盛世,却因为悼公的早亡而流产。晋国痛失前程。

前548年,赵武执政,他顺应历史潮流,力主弭兵,修文德、偃征战,为中原赢得了宝贵的和平,为世卿世禄制的完善进而蜕变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并完成了上天交予他的历史使命。

暮年的赵武,尊王室、侍平公,敬诸卿,合诸侯,友嬴秦、礼荆楚,赢得了世人的广为称赞。然作为世卿,却无法根除世卿世禄制对晋国宗庙的危害,无奈于公室的衰败而痛不欲生,最终作茧自缚,郁郁而终。

与赵氏孤儿历史上赵犯什么罪要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