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泉州的名称由来
泉州,历史上是整个闽南地区,含今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等地级市的衍生地。然而,泉州的地名,却不是开始就拥有的。
先是北方通州,到隋时才有了福建的泉州,然而那时的泉州,却是今天的泉州,却是今天的福州。直到北宋初年,泉州地名才固定下来,永远成了现在泉州的名字。而其附廊晋江,则是南迁的晋朝遗民,为了纪念中原旧地,把流径的河流,命名晋江。
然而,泉州平原的全部土地,与福州平原、莆田平原及漳州平原一样,均是海平面上升、大陆架上升而形成的,只是一样年代不详而已。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这些平原,除了极小部份是河流冲积形成,大部份却是海平面升降所致的。
(1)泉州有多少历史扩展阅读:
位置境域:泉州位于东经117°25′-119°05′,北纬24°30′-25°56′,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离台湾最近处仅距97海里,距金门最近处仅5.61海里,东西宽153千米,南北长157千米,陆域面积11014.78平方千米(包括金门岛),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9.08%。
泉州市大地构造位于华南褶皱系的东南部,闽东火山断拗带的中南段。构造带均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境内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分布为中生代火山岩系和侵入岩,两者出露面积约各占一半,从西北往东南侵入岩分布面积增多成为主体。
闽中大山带中段戴云山脉主干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横卧西北部德化境内,规模庞大,主峰海拔1856米,为福建省第二高峰。其支脉和余脉向东南、南部绵延,地势西北高,往东南呈阶梯状下降,构成由中低山向丘陵、台地至平原递变的多层状地形地貌景观。
⑵ 泉州历史的大事年表
公元前3世纪以前,--------闽越族在泉州劳作生息。
公元前221年-前207年-------泉州隶属秦朝闽中郡。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泉州先后隶属西汉的闽越国和会稽郡。
2-6世纪-------泉州先后隶属三国东吴,两晋,和南朝。中原汉人不断南迁,开发泉州。
260-700年------在今南,安丰州镇建立泉州县郡州治,名称先后是东安县,晋安县,南安郡,南安县,丰州,武荣州。
520-527年------天竺僧人拘那罗陀到南安九日山建造寺翻译梵文佛经,是迄今所知泉州最早海外交通记载。
700年-------迁武荣州治于今鲤城区。
711年-------改荣州为泉州。
718年------划南安县东南部置晋江县。
8-10世纪-------中原汉人再次南迁。统治者实行招福蕃商政策,在泉州设置管理海外交通贸易的“参军事”泉州成为“市井州人”的大都市。
10世纪-------德化、永春、同安、安溪、惠安县等建立。
1087年-------泉州正式设立管理海外交通贸易市舶司。宋代经常在南安丰州九日山延福寺举行迎送蕃舶的祈风“典礼。
1171年------泉州知州事汪大猷在澎湖建造营房,派兵防守,这个政府正式改下澎湖与台湾。
1228年------泉州知州事真德秀改革泉州外贸弊政,恢复发展泉州海外交通贸易。
13世纪70年代-90年代-------蒲寿庚招福蕃商。发展泉州的海外交通贸易。阿拉伯,波斯人。大量定居在泉州。元代时泉州成为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
13世纪70-90年代--------设置澎湖巡检司,加强管理澎湖、台湾,隶属晋江县。
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泉州。
1347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到泉州。
1357-1366年------泉州陷入10年战乱,泉州港城逐渐衰落。
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经过泉州,以后泉州籍华侨大量出国,开发东南亚。
17世纪20年代------郑芝龙开始发展安海海上私商贸易,并组织泉、漳人民开发泉州。
1661年4月至1662年2月---------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3年6月6-9月---------施琅率军统一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行政上隶属福建省厦台道,军事上隶属泉州海防官署管辖。
1840年前后--------泉州军民进行禁烟抗英斗争。
1853年-1857年--------泉州爆发林俊、邱二娘、小刀会反清起义。
1911年11月-------辛亥革命,泉属各县推翻清朝统治。
1913年-1916年-------泉州各县响应反袁运动。
1919年5-6月-----------泉州学生、市民多次示威游行,响应”五四”运动和福州学生的反日运动。
1926年11月-----------东路北伐军进入泉州。
1927年1月-----------中共泉州特别支部成立。
1927年4月----------国民党泉州当局进行“清党”。
1929年8月----------朱德率领红军第二、三纵队进驻永春福鼎村。
1934年-1935年--------南安永德游击根据地和晋安游击队先后建立。
1938年3月---------国民党当局制造“泉州事件”。
1940年4月---------中共泉州地方组织领导泉州“抢米”斗争。
1940年7月---------日寇侵犯永宁,崇武。
1947年5月---------中共泉州地方组织领导游击队攻打安海,南安永、晋南同游击根据地。泉州学生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1948年6月28日---------中共泉州地方组织领导泉州劫狱斗争。
1949年8月31日---------泉州解放。
1958年8月----------同安划归厦门。
1978年12月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泉州进入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新时期。
1985年-----省辖地级市泉州市正式成立。
⑶ 泉州有多少年的历史
福建的真泉州(福州)和假泉州(闽南)的历史。真泉州(福州)因温泉遍地,故名泉州。为什么闽南泉州县无半滴温泉也名泉州?究其因,闽南泉州是海水冲积地无名,因属泉州(福州),就叫泉州地,再经千年海水冲积,扩大陆地而成县,因无名叫自己泉州县。当时泉州(福州)直辖闽南,闽南晋江和南安当时叫泉州府(福州)晋江县和泉州府(福州)南安县,千年不变。一个海水冲积地的泉州县,一张白纸,无历史文化底蕴,因其名可以,以假乱真,终于变成闽南之首泉州,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南安县和晋江县能忍,不外乎利字当头和本身原属泉州府(福州)的历史。希望闽南人不要忘了真正泉州是福州。
泉州县故意漏掉县字。从唐朝到清朝只有泉州县史志,从来就没有州府史志。闽南泉州县到现在仍然只是县级市,不是州。从古代到现代泉州只有一个,那就是福州。关于古代泉州县历史,古代史书只提泉州,没有只言片语提刭过泉州县,说明泉州县全都是冒名顶替真泉州(福州),当然到现代仍然在冒充。
⑷ 泉州有怎样的历史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福建东南部,位于厦门东北方向,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海上交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早在唐代已经成为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宋元时期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锚地,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同时,世界各大宗教也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而传入泉州,使它成为具有一座世界性宗教文化特征的城市。这座古城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保存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又是着名的侨乡,每年回乡寻根谒祖的华侨络绎不绝。
泉州土地总面积大约10866平方千米,人口大约756万(未包括金门)。居民通用闽南方言。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泉州是着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全市海外华侨、华人有620多万人,旅居香港、澳门同胞有80多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从唐代至元朝,泉州“刺桐港”一直是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在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中,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泉州还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和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传入泉州。泉州素称“海滨邹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富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泉州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27处。其中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泉州的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