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荐一下有没有什么书可以读遍中国历史呢
如果要在众多历史书里推荐一本能够了告橘解中国历史的书,我会推荐柏杨先生的《中洞扰国人史纲》。能把一本枯燥的历史书写的有声有色,一部从盘古力开天地的神话时期直到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的鸿篇巨制,全书近80万字,完整而又详尽的讲述了这个区间之内的中国大地。跟以往所有看到的历史都有些不同,这本书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所有的叙述远离古板,让人能真正读懂他的讲述;对于历史诸多的观点和事件,柏杨先生的评论尖锐而深刻,可洞幽烛微,让人在回味那段历史的时候,更多一些自我的观点碰撞和审视读起来毫不费力,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历史的人袜颤团来说,这本书完全值得一读。
2. 有哪些方法能够多了解一下中国的历史文化
可以通过历史书籍去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有很多书籍会对中国历史有真实的记载,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是最简单直接的了解中国历史的方法。如果自己对文字免疫不感兴趣读不进去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通过历史综艺节目去间接的了解历史,这种方法会更让人觉得趣味十足,虽然学习历史知识的进度会减慢但是兴趣却不会减当然也不会影响自己学习中国历史。
3. 有哪些有关中国历史的优秀纪录片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有着长达五千年的悠长历史。而中国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绝不输于世界其他民族。
中国的很多纪录片,都能够令人感受到制作组的匠心和一腔热忱,而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更是其中的精品。
河西走廊
将中国历史娓娓道来,从史前中国一直讲述到满清灭亡,共计100集,工程十分浩大。也正因如此,它的细节不如其它一些优质纪录片考究,制作不算非常精良,但作为通史类作品,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适合对中国历史基本不了解却感兴趣的朋友观看,足以将中国历史大概掌握。
4. 我想了解中国历史要看什么书
可以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1、《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着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3、《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4、《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着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着《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5、《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5. 有哪些可以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app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推荐理论加实践的学习方法。
1.按时间顺序逐个朝代学习。由秦汉到魏晋再到隋唐。有联系的朝代放在一起学习,西汉和东汉,比如三国和魏晋等。
2.按政治经济社会的版块来学习。划分多个主线,聚焦一个专题,比如可以以土地改革为主线。由古代到近现代。
3.按焦点划分方法由点到面。先学习某个点,如想了解汉朝、隋朝历史等可以学习某些重要的知名人物,或者某此知名事件,比如汉朝的破匈奴,比如汉武帝,又或者杨广的发展事迹,等等,可以衍射出某个时代的具体发展,就织成了一个网。
4.按人物关系去学习。比如提到了隋炀帝,可以从他为什么能当太子——登基后等进行分类的了解熟悉。再列入人物的关系谱。进行发散式的学习。
5.“搜索法”,在学到一个概念的时候,又发现另一概念需要了解,就串联般不停的学习下去。比如看到后庭花词就想到陈后主李煜,看到李煜想起赵匡胤,看到赵匡胤想到柴荣,等等。
6.多和别人讨论或者采取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碰到一个人物或者事件就给孩子讲故事,或者打赌看谁知道的多,了解的透,多听孩子说,多引导鼓励。
1.增加游历的经历。学到哪方面内容了,就争取去哪个地方看看。比如地上建筑看山西,近代看北京,现代看南京上海,学到鲁迅去绍兴……
2.看看历史纪录片,听听公开课(很多公开的网站和app都有)。去大学里听听公开课是比较好的。退而求其次,也可以通过电视电脑等途径看看各大平台的公开课,纪录片等等,电视剧偶尔可以看看戏说,但是尊重历史的还是要看看纪录片等,这样比较形象直观。
6. 想要了解中国历史,有哪些好的书籍推荐
不建议阅读历代《实录》类的史书,太多的古语,需要很强的耐心和大量的经历,适合研究历史的人阅读。《二十四史》是不错的,是中国的正史官书,可以帮助你系统、全面的了解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还有一部分断代史着作。如《国语》、《战国策》、《左传》写前秦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还有很多着作是当代作家写的,例如,袁腾飞老师的着作《历史是个什么玩意》、《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明朝那些事全套》。写作风格幽默,语言通俗易懂,很有意思,引入入圣。
7.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中国历史类书籍
说到中国历史类书籍,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中国四大名着,但是毕竟是名着,基本上人们都看过,然后我又想到了一本书,就是《明朝那些事儿》,这本小说我觉得大家值得去看一下。
首先来谈一谈《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吧,它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一直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一共写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十六位皇帝的历史,以皇帝为顺序,记录了明朝从诞生到兴盛再到灭亡间的风风雨雨。其语言之诙谐幽默在我看过的历史书籍中是从来没有的。
这部小说很容易就把读者带到书中,就像是身临其境,这部书与一般的历史书不同,重点刻画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令人看后回味无穷。该书涉及人物众多,线索繁杂,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可以贯穿起来,加上明朝是一个十分强盛的朝代,期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名人,除了皇帝、大臣外,还有王守仁、唐伯虎等各界的名人。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一部纯粹草根的作品 ,能激发广大读者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兴趣,在读史的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领悟先贤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