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叫历史学家
历史学家也称史学家,是指以撰写历史着作为职业或对历史学的创立、发展与应用付出努力的知识分子。以历史为自己学术研究对象的人群,一般都是指在该领域颇有威望的人士。历史学家包括历史记录的编撰者和历史材料的研究者。
历史代表人物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约公元前422),《春秋左传》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史记》
班彪(3年~54年),中国东汉史学家,班固之父。
班固(32年~92年),《汉书》
陈寿(233年~297年),《三国志》
常璩(大约291年~361年),《华阳国志》
范晔(398年~445年),《后汉书》
刘知几(661年~721年),《史通》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司马光(1019年~1086年),《资治通鉴》
郑樵(1104年~1162年),《通志》
洪迈(1123年~1202年),《容斋随笔》
周去非(1135年~1189年),《岭外代答》
赵汝适(Zhao Rukuò1170年~1228年,《诸蕃志》
马端临(1254年~1324年),《文献通考》
汪大渊(1311年~1350年),《岛夷志略》
李贽(1527~1602),《史纲评要》
张燮(1574年~1640年),《东西洋考》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日知录》、《肇域志》
王夫之(1619年~1692年)《读通鉴论》
王鸣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
赵翼(1727年~1814年),《廿二史札记》
钱大昕(1728年~1804年),《廿二史考异》
章学诚(1738年~1801年),《文史通义》
❷ 形容历史的句子大全精选65句
1、历史又可教我们以智慧和价值的相对性。
2、不论当什么家,有了必要的历史知识,有百益而无一害。
3、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
4、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
5、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6、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7、历史只是一连串罪恶与灾难的图画。安分守己与清白无辜的人,在广大的舞台上一向就没有立足之地。
8、历史家的职责是要确切、真实、不感情用事;无论利诱威胁,无论憎恨爱好,都不能使他们背离真实。
9、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
10、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11、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12、历史家的职责是要确切、真实不感情用事;无论利诱威胁,无论憎恨爱好,都不能使他们背离真实。
13、历史着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
14、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恣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15、历史对事业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结果来评定的。
16、历史是为活着的人们而写的。活着的人们搜了死者腰包之后,踏着死者尸体前进。
17、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
18、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
19、历史是用**和痛苦创造的……
20、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21、历史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
22、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23、历史学家不能容许历史学这门学科堕落到这种地步,以致于捏造的历史成为宣传**神话的工具。
24、夫史者,所以记**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瘅恶,而为法戒于万世,是故圣人之经纶天下,而不患其或敝者,惟有史以维之也。
25、科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错觉和失败的历史,是伟大的玩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进行工作的历史。
26、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
27、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
28、历史有三种不同的任务,我们可以称为科学的、想象的或推测的和文学的。
29、历史的第一页是从互相猜忌、搞阴谋和耍手腕开始的。
30、历史还不是一门科学,仅仅靠伪造和删节才会被弄得像门科学似的。
31、旧的历史,带着它的诗、画,与君子小人,必须死!新的历史必须由血里产生出来!
3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33、人生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煤。
34、历史事件乃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表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事件时,则必须研究人们是在怎么想的。
35、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36、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现在采取并保持着主动。
37、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38、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这都是由于生命的发展要求它们的缘故。
39、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
40、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41、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死者的生活。
42、历史有如悲剧,要没有**、罪恶、灾难,在其中掀风作浪,就会显得毫无生气,令人生厌。
43、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
44、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45、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
46、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
47、历史不应该仅有消除偏见,它还应该孕育热情。
48、历史有两部:一部是官方的,骗人的历史,做教科书用的,给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耻的历史。
49、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到了另一个房间。
50、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民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而其任可得而称也。
51、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
52、凡是能够在一个朝代中分清楚谁在低声说话,而且听得见他在统治者耳边低声说些什么,有这种能耐的人就是真正的历史家。
53、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54、历史是严峻的。历史并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55、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
56、即使是天才人物,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是一首好诗。
57、历史不时表现为一团乌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转的洪流一样。
58、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59、人类的具体历史,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也必然是人类的一切希望、斗争和受难的历史。
60、历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机遇是赫赫名人、伟大人物的间歇出现。
61、历史家的任务在于区别真实的和虚假的,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够接受的。
62、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的,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或者把目前这个时刻安放到生成――演变中去。
63、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
64、历史永远是陈旧的,新的生活不能把历史为根据,这正如一种新的爱情不能和旧的爱情一样。
65、比起大自然来,历史对人类的感情更严酷,更残暴。大自然要求人们仅仅满足于天赋的本能,而历史却要强制人的理智。
❸ 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应具备哪些品质
历史学研究是创新性的工作。历史学家要创新,必须具备某些特定的素质。历史学青年研究人员群体是否具备当代中国历史学家的基本素质,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历史学科未来发展,以及在国际历史学界地位的大问题。笔者在结合今天的实际,学习、分析、总结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基本素质时体会到,对于我们这些后来者,也许主要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基本素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这里又包括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一是系统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着作;二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精神实质;三是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能够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做到这四点,非常不容易,需要研究机构和学者本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二、丰富的知识积累。历史学是一门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学科,之所以许多历史学家都是大器晚成,就是因为知识积累需要时间,需要漫长的时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个希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成为史学大家的学者来说,需要积累的知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历史学知识。这里不仅仅是自己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专门知识,比如秦汉史知识、英国中世纪史知识,而且应该包括整个历史学研究领域的基本知识,比如中国史知识、外国史知识、考古学知识,等等。二是历史学之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种跨学科知识,是构建历史学家广阔的思考平台,形成历史学家开阔的学术视野的必要条件。三是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实践方面的知识。这要求历史学家不要把自己锁进象牙之塔,与世隔绝,而应该关心现实,关心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现实的发展和变化。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个优良的传统。对现实的了解和关注,是历史学家治史的不可缺少的动力之源、灵感之源,更是治史目的正确性的重要保障。
三、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家的工作是在两个方面创新:一是新的重要史实的发现、梳理;二是对重要问题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这要求历史学家具有下述基本素质:(1)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学问,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概念、严谨的表述,这是基本要求。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系统训练。我们有些年轻学者在这方面很欠缺,说话、写文章逻辑混乱。(2)较强的联想能力。历史的舞台无限广阔,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无比丰富复杂。缺乏联想能力,就难以发现纷纭复杂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相异性,难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产生很多灵感。知识面的宽广,是联想能力强的前提。(3)较强的批判精神。在学问方面,决没有绝对的权威、绝对的正确,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所以,历史学家对任何已有的学术结论,在吸收其正确合理的成分的同时,还永远应该抱批判精神,去寻找它们的不足之处。批判精神是历史学家打破思维局限、眼界局限,确立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前提。(4)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是学术研究最基本的意识,因为同科学技术发明一样,学术研究的性质、目的就是创新。这一最基本、最起码的认识,恰恰在一些人那里被忽视了。目前,存在着大量重复劳动的学术产品。有些学者,甚至一辈子都没有一项真正创新的成果。(5)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首先是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尤其是现代发达的通讯传媒、电子网络手段查找资料的能力。其次是与国内、国际有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这种学术交流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学术日益国际化的21世纪,与国外学者的交流能力,将是我国历史学任何一个学科的学者所必备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对历史学家的外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该说,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是任何一位未来的历史学家的基本功之一;而对于从事外国历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来说,恐怕还需要掌握不止一门外语。
如果我们在以上五个方面加强对自己的培养和训练,必将提高我们在史学研究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良好的学风。在学风方面,我国历史学具有优良的传统。其中最重要的,笔者认为是以下几点:第一是勤奋。历史学是一门聪明的学问,需要历史学家有非常智慧的头脑;历史学又是一门“笨”学问,需要历史学家有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但要勤于动脑,而且要勤于动腿——到处去查找资料。在很多时候,勤奋比智慧更加重要。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特别优秀的历史学文章,主要得益于作者在查找资料方面所下的“笨”功夫。第二是坚韧。我们都知道,坐冷板凳,而且一坐就是十年甚至一辈子,这种描述首先是来自历史学科的。坚韧意味着甘于寂寞,有时候也意味着甘于清贫。坚韧对立于浮躁、急功近利、沽名钓誉。坚韧意味着学者的清高,学者内心世界的充实。第三是严谨。所谓严谨,就是实事求是、诚实踏实、一丝不苟。别人的有关成果要充分了解并且承认,决不能埋没掩盖,当然更不能窃为己有。自己的成果要做到:字字有据——决不说空话、说主观臆断的话;据必求全——就是一些历史学家提出的“竭泽而渔”,把必需而且能够找到的资料全部找到;据必求真——就是尊重史料,不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而使用似是而非的史料,或者经不起推敲的史料。
以上几点看法,笔者主要是用来自勉,当然,也盼望能够获得其他年轻的历史学工作者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