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中国人究竟起源于哪里
众所众知我们人类是从远古时期的古人猿进化而来,那么,我们中国人到底从哪里来的呢?据目前的古人类学研究表明,我们现代人不论白种人、黄种人、非洲人都是由同一种祖先进化而来。而我们中国人的起源之地更是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其真相令人吃惊不已!
据目前的古人类研究表明,300万年前的东非猿人很有可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当然包括我们中国人。这个结论的形成是基于人们通过古人类化石和基因科学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种在当今普遍认可的人类起源的观点。
考古学家认为这种所谓的基因研究,与古人类化石相比,还是古人类化石更具有说服力。我国的研究者坚信我们中国人起源于我们本土,绝非是非洲智人,只是我们缺乏有效的古人类化石的证据。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现,让古人类化石来做最好的证明。各位,你们说呢?
Ⅱ 最早的中国人从哪里来
中国文明西来说。这只是一种证据较完整的假说,至于真相如何,我们无法还原历史。这种假说认为,中国最远古的文明,不是本土生长起来,而是来源于西方。具体说来,来源于埃及或西亚。不只是中国文明,全人类文明都是如此。文明起源不是多点开花,而是从埃及或西亚发源,再流播到全世界。
另外,依据化石形象得出的结论也非常不可靠,因为其中山顶洞人是明显的欧洲人相貌,“北京人”则更是猿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质学证据支持“非洲迁移说”,第四纪冰川期结束于12万年前,“非洲迁移说”显示的时间图谱与冰川后退时间非常吻合。
据美国《国家地理》介绍,地球大冰川期时,由于冰川对阳光反射往强,导致如今的南亚是戈壁和沙漠,还有火山爆发,因此百万年前,西方人类无法往东迁徙,而人类有条件至西向东和至东向西迁徙的自然环境形成于二十万前左右,而中国人类化石在五十万往后一直没中断过,且时间连贯,所以本人认为中国人源于中国本土的可能性很大!
有一点可以确定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在7000年前都有一个断层,7000年前人类在做什么,几乎没有记载,在往前推根本就没有记录文献,只有中国有部分文字记载,但世人都认为那是神话。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菜叶网微信公众号
Ⅲ 中国人从哪里来的我们的祖先长啥样呢
在古人的想象中,天空就象一口大锅倒扣在大地之上,所谓天圆地方。并由此引发很多哲学思维,比如做人,要外示圆融,内修方正。比如古币,也是外圆内方的,美其名曰:孔方兄。
西学东渐,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让人类更加困惑:广袤大地竟然围绕一个炭火盆子打转,真真不可思议外加无法接受。然而科技不因人类的郁闷而停滞,后来的发现就更让人类大跌眼镜。却原来不止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也不是银河系的中心,银河系更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之于宇宙不过是茫茫沙滩上的一粒沙子,渺小到足以忽略不计,它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种偶然。
(晚期智人)
沿海支和内陆支在分道扬镳万余年后,又一次碰撞融合,两种文化交流的结果便是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
后来便是五帝时代的部落大联盟,此时,在领导人的产生上,部落酋长以世袭制为主,部落联盟大酋长以禅让制为主。
尧、舜、禹之后,启废禅让,制订法律,建立军队与监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Ⅳ 古中国的发源地在哪儿
古中国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蓝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现在黄河支流渭河;龙山文明出现在山东半岛等等。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
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它部族,形成“华夏族”,因此说黄河是中国古老文化的发源地。
(4)中国人从哪里来中国历史扩展阅读:
古中国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产生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黄河和长江莫属了。
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
Ⅳ 中国人最早的历史发源地在哪里
中原。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范围: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此地。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5)中国人从哪里来中国历史扩展阅读
五大文明发源地:
1、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发源地: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整个阿拉伯文明。
2、古印度
古印度——发源地: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整个南亚文明。
3、古希腊
古希腊——受两河流域及古埃及文明影响,发源于南欧的爱琴海诸岛,孕育整个欧洲文明。
4、中国
中国——发源地:东亚的黄河流域,孕育整个东亚文明。
5、古印度
古印度——发源地: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整个南亚文明。
Ⅵ 最早时期的中国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起源,包括中国人的起源,既是一个被世人无限揣测、幻想科学之问,更是一个宏大的哲学问题。古代民众多沉溺于浪漫的宗教故事,认为是神创造了人。
西方人幻想出上帝创世的场景,中国人则建构出了女娲造人的传说。
当历史进入启蒙时代之后,人类开始尝试着用科学态度去探索自己的起源之谜,一时间各种学说叠出,其中以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影响最大,并成为最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理论。
此后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认知:现代人是从古猿人发展而来的,中国人也遵循着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现代人这样的演进路线,然而新近发表的一系列科学研究却指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过去我们通常认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类是分别独自演化而来的,但新近一系列的跨学科的研究,提出了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扩散至全球的新论断。
该新论断认为:东亚族群自六万年前才来到中国境内,很快取代了本地原有的各种古人类,并迅速扩散到东亚全境,成为今日东亚的主要族群的祖先。
在黄土高原孕育出农业文明之后,我们的先民们又向西南迁徙,继而形成了现在的汉语、藏语和缅甸语的群体。
除向南迁徙之外,黄河流域西部的粟作农业族群还有向黄河流域东部扩张的表现,是为黄帝炎帝的传说。
在整合北方之后,来自于黄河北方的粟作农业族群又与来自南方的稻作农业族群进行了长达数千年的争斗,最终混一而成为“华夏”。
Ⅶ 中国人究竟起源于哪里
在人种识别方面:中国人属于蒙古利亚人种,典型特征是铲形门齿的存在。20世纪20年代,古人类学家对出土的北京人、河套人化石进行研究,又对比了蓝田人、元谋人化石,发现中国人种属于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
我国着名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对此进行了多年研究,经过对现代蒙古利亚人种和其他人种的对比研究,发现有铲形的上门齿在蒙古利亚人种中所占的比例占到了绝大多数,中国、日本等地的男女铲形门齿比例为91.5%,汉人男性比例为89.6%,女性则为95.2%。
这一显着特征在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身上就已经出现,因此说中国人于公元前2282年从埃及或者巴比伦迁来中国是站不住脚的,元谋人170万年的历史远远在前。
母亲河源远流长
因此,中国人起源于西方是本末倒置,除了当时的革命派将其作为攻击清王朝武器外,就是西方人一贯以来的西方文明优越论、种族优越论在作祟。除此之外,一切皆为呓语。
Ⅷ 中国人习惯说中国的历史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历史的起始源头在哪里 ——飞鸟
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最近,夏商周断代工程己经取得突破性成就。专家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确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黄帝事夏一千年左右。这样算来,从黄带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一般讲文明史,是以城、青铜和文字为标志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阳发现了一座属于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在这里发现了标志文明的青铜和文字。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计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专家认为这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科学家还发现山东大波口文化中晚期?quot;陶文"与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迹象,估计 "陶文"距今约五千年。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的一座古城遗址中又发现了一种与甲骨文差别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个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余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匀,笔划纤细。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专家们还发现了河图和洛书。河图刻有一到十个自然数排列图形,洛书刻有一到九个自然数排列图形。这些图形是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龟甲上,人称 "河洛文化"。有人称这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证实中国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这个是最俱权威的官方网站有问题的答案:
Ⅸ 中国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得
第一部分:人对世界的初始认识性崇拜
原始初民不仅相信自己祖先的亡灵存在着,而且相信它们具有保护自己的超自然能力,因而加以崇拜,这种崇拜是在有了灵魂不死观念和血亲敬仰观念以后,两者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人类最先出现母系氏族社会,所以最先获得崇拜的是女性祖先,后来才是男性祖先。
在中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些民族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处于哪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祖先崇拜的风俗,而其祖先崇拜的对象依其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具有层次性,如氏族祖先崇拜、家庭祖先崇拜、家族祖先崇拜和民族祖先崇拜等。
这些祖先崇拜对象,有的是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的人,有的则是传说中的创世人物。例如,湘西麻阳一带的苗族对盘瓠十分崇拜,把他当作自己的始祖和至高无上的尊神来加以崇拜。纳西族则把传说中的崇仁丽恩称为始祖而加以崇拜。中华民族则以黄帝、伏羲和女娲作为民族始祖的象征,还有燧人氏、神农氏、有巢氏等,实际上都是传说中的人物。白族人所共同崇拜的祖先段宗倒是实际存在过的,他是南诏的一位将军,是大理国段思平的先祖。据历史记载,段宗曾带兵帮助缅甸驱逐了入侵者,回国后又铲除了图政谋篡的奸臣。段思平建大理国后,封他为白族各村本主神中的“中央本主”,在大理庆洞村建圣源寺,为他塑像。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四前后,大理及附近几个县的白族人,成千上万,载歌载舞,到圣源寺朝拜这位民族祖先。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是十分浓厚的,祖先崇拜的表现也十分突出。《荀子·礼论》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礼记·郊特牲》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因为有祖先才有子孙,有天地,子孙才能享用万物而生存,祖先和天地在“生殖”方面的功劳一样大,所以要祭祖。在神州大地,祠堂、祖宗牌位几乎到处都是,人们在危难时刻,常常祈求“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挖祖坟”是不共戴天的仇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不仅坏了风水,更因为这种行为破坏了人们最神圣的祖先崇拜和信仰。“家祭”是中国历史上最普遍的一种风俗,南宋的爱国大诗人陆游的《示儿》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说明了人在死后和儿孙还要息息相通。现代中国人在父母忌日还要祭拜父母,这当然不是迷信,而是为了纪念,但其中也许还有祖先崇拜这一观念的残余吧!
图腾崇拜是一定的民族认为一定种类的动物或自然物同本氏族有亲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而产生的信仰。“图腾”一词源出北美印第安人的奥季布瓦语Totem,意思是“他的亲族”。被一个氏族称作图腾的物(多为动物,如熊、狼、鹿、鹰等)就成为这个氏族的标志,而且认为它对氏族可以起到庇佑和保护的作用,作为图腾的动物或植物成为全氏族的忌物,一律禁杀禁食,并且对它举行崇拜、祭祀的仪式,以促进这种图腾的繁衍。
在中国古代,《礼记·郊特牲》中有一段论述,说明了要祭草木、昆虫、禽兽,表现出对动植物的崇拜: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辍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逐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土归其泽。
图腾崇拜方面也留下了丰富的文物遗存,如我国贺兰山岩画中就有大量的反映,而且图腾崇拜曾流行于世界各地,至今在世界一些科技欠发达的民族中还存在着。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海南岛黎族人把猫当作自己的图腾,称雄猫为祖父,称雌猫为祖母,严禁捕杀。鄂伦春族人则以熊作为图腾,他们称公熊为“合克”,这是对最高辈男祖先的称呼;称母熊为“鄂我”,这是对最高辈女祖先的称呼。彝族普遍信奉虎图腾,他们称虎为“罗”,同时以“罗罗”作为自己的族称。云南哀牢山的彝族男子自称“罗罗颇”,女子自称“罗罗摩”,即公虎与母虎的意思;他们以十二生肖记年记日,但是为首的不是鼠而是虎;他们每三年一次的祭神大典要选在虎月的第一个虎日举行。云南克木人的图腾很多,据调查有二十五种,其中以动物居多,也有植物。克木人不仅每个氏族都以图腾命名,而且各个成员也以图腾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
不同的图腾往往还伴随着不同的神话传说。例如,云南怒江州碧江县的白族支系勒墨人中有个虎氏族,他们认老虎为自己的祖宗。有神话说,他们的女始祖与虎交配,生下了后代就是勒墨人。他们说,在虎的眼睛里,勒墨人都是老虎,所以虎不会伤害勒墨人。他们凡有大事要办,必选择在虎日举行,因为他们认为虎威无比,一定可以保佑他们成功。怒族的斗霍人则称为蜂氏族,相传其始祖茂英充是天上飞来的一群蜂变成的女人;又说天上的蜂歇在怒江边,与蛇交配生了茂英充,茂英充长大后又与虎、蜂、蛇、马鹿、麂子交配,其后代就是虎氏族、蜂氏族、蛇氏族,等等。
目前还信仰这些图腾的少数民族并不是落后,而只是一种传统风俗的延续,它给人以美丽的、神秘的记忆和遐想。现代中国人不是还称自己为“龙的子孙”吗?这也并不是什么迷信。
图腾崇拜在现代社会还有不少痕迹,岩画记载是一个方面,中国人繁多的姓氏是另一个方面。查阅《中国人名大辞典》,姓与动物有关的有牛、马、羊、虎、鹿、骆、龙、貊、貂、鸠、驷、驹、禽、凤、狼、狐、燕、雕、熊、鱼、虫、蟒、麒麟、、鹘、鳌、驺、麋、鸿、鹦、鸾等;和植物有关的有叶、蒲、谷、柏、杨、柳、豆、米、桃、李、果、花、栗、草、瓜、麦、梅、桑、麻、、桂、桐等,这都和古代的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
性崇拜是原始初民对自身的性结构、性功能和性愉悦不能理解时所产生的一种崇拜和信仰。可以说,它是前面所述的三种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综合体。性器官、怀孕、分娩本来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原始人把它看得十分神秘,不可思议。原始人崇拜祖先,可是祖先是从哪里来的呢?古人供奉一种阴茎状的陶制物、石制物、玉制物或铜制物,分别称之为“陶祖”、“石祖”、“玉祖”、“铜祖”,“祖”就是祖先的意思。古人还称阴茎为“男根”,“根”即指人类之始。这样,性崇拜就和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图腾崇拜中也有一些性的含义,例如蛇、龟、鸟、蜥蜴等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花、鱼、桃等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古人把这些动植物看成是魔力无边又往往是和生殖器崇拜联系在一起的。
原始的性崇拜可以分为生殖崇拜、性交崇拜、生殖器崇拜这三个主要内容。现代的学者们常常讨论在这三种性崇拜中孰先孰后、孰主孰次的问题,莫衷一是。从这几种崇拜观念所产生的时间上来看,性交崇拜和生殖崇拜应该是同时出现的,在原始人感受到性交产生动人心魄的快乐的同时,也就感受到了从女人的腹中钻出一个孩子来的神秘。但是,他们最初还没有把性交和生育联系起来。而当他们的认识进一步地发展,把男女生殖器和性交联系在一起,又把性交和怀孕、生育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形成了性崇拜的完整的内容。
如果从对性崇拜这三个内容的重视程度来看,应该认为,生殖崇拜是遥遥领先了。性交所获得的快乐,不论它多么神奇,如果不和生殖联系在一起的话,那只是一种个人感受;男女生殖器的接触(性交)只不过是获得这种感受的一种手段。可是生殖就不同了,它涉及整个群体的利益,关系到一个氏族、部落、社会、国家的兴衰存亡。所以在人类历史的任何阶段,人们无不对生育后代予以极高度的重视,即使在禁欲主义盛行的年代,那些最最保守的人可以否定性交,却否定不了生殖,最终还是要以性交来服从生殖。特别是在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恶劣的原始社会,人类面临着自然的灾难、瘟疫和野兽的伤害,就必须以“生”的力量来战胜灾难和死亡。灾难越是深重,对生殖的愿望就越是强烈,这是一种遍及世界的历史文化现象。
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指出:“人口的增加意味着人手的增加,从而,人类自身的繁殖就成了原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出于对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的严重关切,原始人类中出现了生殖崇拜。换句话说,生殖崇拜深刻反映了一个绝对庄严的社会意志——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2]
由此看来,生殖崇拜应该是性崇拜的核心内容,在原始社会以及以后许多代人们的观念中,性交要服从于生殖,把生殖器推崇为“祖”、为“根”,也是和生殖密切联系的。有人甚至提出,性文化实际上就是生殖文化,也许在这二者之间还不能完全画上等号,但生殖以及生殖崇拜的重要意义却是应该予以充分认识的。
爱德华·泰勒说过:“日常经验的事实变为神话的最初和主要原因,是对万物有灵的信仰,而这种信仰达到了把自然拟人化的最高点。当人在其周围世界的最细微的详情中看到个人生活和意志的表现时,人类智慧的这种绝非偶然或非假设的活动,跟原始的智力状态是不断地联系着的。”[3]
但是,不论原始初民的智力状态是多么蒙昧、低下,不论“万物有灵”观是多么荒唐、可笑,人类终于在思考、在探索世界了。性崇拜的的确确是人类性文化的起步与萌芽。
以上不论是什么崇拜,都是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互关系的认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实际上是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祖先崇拜和性崇拜实际上是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古人提倡“天人合一”,就是认为人和自然万物、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融合在一起的。
正是基于这些观念,古人把女子的肚腹看成是土壤,把男人的精子看成是种子,把性交譬为“云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这是使种子生根、发芽、生长的重要手段。他们把性和季节联系起来,例如把少女有了性兴趣、性需求称为“怀春”,把性交称为“春风一度”,还有所谓“野猫叫春”等等。同时又从“春华秋实”出发,认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女子分娩的最佳时机。女子分娩最好在野外进行,因为得天地之气可使分娩顺利,而分娩又有利于使土地肥沃,得到丰收。古人也提倡野合,认为在野外性交,可得天地之气而有益健康,同时有利于谷物生长。
历史上有许多传说与故事也证明了这种观念的存在。例如,孔子的父亲与母亲野合于尼山之上,从而怀孕生了孔子,后人就评述说如果不是野合而得天地之气,很难生大圣大贤。史书还记载,春秋时郑国久旱不雨,国君问其故,大臣说这是因为全国旷男怨女太多了,阴阳不调,所以风雨不顺。于是国君就采取了一些措施,谐调婚嫁,男欢女悦,于是天降甘霖,旱象解除了。这个故事是很典型的。
日本古代有一种民族节日,一直流传至今,叫“丰年祭”或“丰田祭”。这种节日多在每年春天举行,以祈求当年的谷物丰收。奇怪的是,人们居然把这种农业节日和性联系在一起,把性的快乐、人的繁衍和谷物丰收联系在一起。例如大山市的“丰年祭”除了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车载许多大年糕游行以外,还要有许多盛装的新嫁娘出现,以象征结婚——人的繁衍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据说过去有女子全裸体的游行,后遭官府禁止,所以改为着装或半裸装。小牧市的“丰田祭”则是抬着大大小小的木制阳具游行,以阳具象征有生命力,播种、繁衍,人们抚摸,亲吻阳具,甚至对它顶礼膜拜,象征人和大自然的共同兴旺发达。
Ⅹ 我想了解中国历史,不知道从哪开始
从周代开始是最好的,因为就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而言,周是个承前启后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先秦时代,它上承商(夏朝目前资料太少,更多的是以传说而非史实记录而存在,记录不但难找,而且凌乱且不系统,目前受国际承认的中国最早朝代依然是商朝),下接中国封建社会的起始朝代秦朝。
这一时期,不但是中国古典文明的形成时期,更是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决定后世中国文明的一切元素的源头基本上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可以说,了解了周代之后,你去了解其后与先前的历史,都能有个基本点,中国文明的最大特点就是连续性,我打个比方,中国人亲戚多,这个亲戚关系,或者说宗族理念就是起源于周代,所以,了解了周代,可为你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其他阶段的文明特征提供一个极好的资源库,让你构架起一个比较清晰的知识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