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记载地方情说的史书叫什么
一般来讲这叫做县志,就是用来记载本县历史,或者是出过什么名人,或者有几个中举了之类的事情
Ⅱ 有哪些详细介绍中国各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好书请大家推荐下。。。
1·中国历史文化寻踪游 书作者: 成有子 许志宇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本书中所描写到的文化寻根之旅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旅行,陪哪可谓是漫游于山水之间敬槐,却追寻一种生命的辉煌和消逝了的灵性
2·历史文化名城读本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涵盖了现有全部10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分导读篇、精读篇、泛读篇三个部分。导读篇概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全貌;精读篇选择古都名城、地方文化中心名城、传亮乱友统工商业名城、民族地区名城、近现代名城、山水风光名城六种不同类型名城的典型代表31座,对其历史文化内容与特色进行详细论述;泛读篇对其余78座名城的特色进行简明扼要的论述。正文中穿插快速阅读篇,包括20篇近年有关名城的文化背景、名城保护内容的短文,以增强读者对名城特色的认识和提高名城保护意识。本书不仅满足一般读者了解名城的需求,同时也可作为从事导游、旅游管理、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相关人员参考。
Ⅲ 说说,有啥子讲台湾的历史书可以推荐
《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个台湾青年人从自己出生那年开始写起的“历史书”。之所以加引号,第一,时间跨度较短。第二,作者并非历史学专业人士。这本书仍旧是一年一章的节奏,结合当年重大事件描述寻常百姓家的感受、细节,想了解台湾百姓生活,这本书很值得推荐。
Ⅳ 求基本关于介绍宁夏历史的书,提供作者等一些相关资料
宁夏得名,始于西夏平定。公元1227年,元朝灭西夏后,改名“宁夏”,含有平定西夏、稳定西夏、西夏“安宁”之意。
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迹表明,远在距今3万年前后,宁夏境内就有了人类活动,他们创造了旧石器晚期的“水洞沟文化”。解放后,在宁夏境内陆续发现了较多的“细石器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这些遗址表明,距今六七千年到三四千年前,宁夏南北的“居民”已由母系氏族社会进人父系氏族社会、开始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并与中原地区有了密切的联系。商、周时期,境内有称为胡(北狄)、羌(西戎),后又称为鬼戎、猃狁(熏育、荤粥)的游牧部落活动。周宣王时,曾在“太原”(今固原一带)调查户口,表明当时不仅已有较多人口,而且有了行政管理体制。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南部属秦,其余地区分别为义渠戎、朐衍戎等部族的聚居地。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后,建立中央政权,宁夏属北地郡。
西晋末年,匈奴人赫连勃勃于407—431年建立地方政权,自号夏,以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境)为都城,宁夏属其管辖范围。
唐朝分全国为十道,宁夏属关内道。唐王朝在灵州(今灵武市西南)设大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于756年在灵武登基。
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国号大夏(因其位于宋王朝西面,故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国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方二万余里”,形成了和宋、辽、金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元朝灭西夏后,设宁夏府路,开始迁入回回人。
明朝设宁夏卫,大批回回以“屯戍人户”的身份被安置在灵州、固原一带。
清朝建宁夏府。干隆年间,银川发生大地震,原址受损严重,干隆帝拨下巨银用于重建家园,在城郊建新城,称新满城。干隆以后,“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悉回庄”,成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民国初年设朔方道,1929年改为宁夏省,辖除固原以外的现有市、县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
1949年9月23日,宁夏解放,仍沿用宁夏省原称,辖区范围与民国时相同。1954年,撤销宁夏省,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磴口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地区并入甘肃省。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辖原属甘肃省的银川专区、吴忠回族自治州、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及泾源、隆德2县。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5个公社并入宁夏。1979年,这些地区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黄振华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分外陌生的名字,不过这倒也真切地符合先生那种不求闻达的处世精神。他一生与语言文字结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风华正茂之时,在人民大学协助吴玉章先生,为汉字改革工作贡献良多;此后二十多年身为“右派”,在吕叔湘先生关心之下依靠多语种的翻译工作为生;七十年代末重新投入正式工作,虽辗转于多个工作单位之间,仍然在中国北方民族古文字如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的解读方面成果倍出;九十年代初从北京图书馆敦煌资料中心退下来以后仍然笔耕不辍,在自己书籍匝地的斗室中完成了一篇又一篇立意新颖、论证充分的文章,尤其是对汉字式文字的溯源和汉缺哪藏共同语的构拟见解发人深省。可惜的是,他的羸弱身体不允许他本人把这些思想一一付诸身体力行的实践,他的治学经验也因为没有正式的学生继承而难以为人熟识。
黄先生原就学并毕业于民国时期的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这所后来并入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的学校造就了他极为出色的俄语功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疆博物馆推出的《新疆探察史》、《苏联中亚考古》内容翔实准确,文字洗练畅达,即是先生的盛年佳译;而他随即发表在《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二期)上的《评苏联近三十年的西夏学研究》一文,就是在彼时西夏研究汉文资料还相当缺乏的国内对西夏学水平遥遥领先的苏联学者工作的一个总体评价。该文全无时下流行评论文章一味追捧的俗气,大量的篇幅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联学者虽有1929年沙伏顷码俄军官科兹洛夫中国西北边陲黑水城西夏书库发掘的巨额收藏之便利,但因汉学功底欠佳和某些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导致了西夏研究中不容忽视的缺憾和疏漏。这些都是主要倚仗黄先生所立足的深湛俄语功底,可称得上是新时期中国西夏研究对国外先进成果的夺胎换骨第一文,同时,这篇文章也体乎段现出黄振华先生一以贯之的学术风格——严于律己也严于待人,字里行间的文字火药味随处可见,即便是同当时还颇有痕迹的大小字报作文风格相比也难分轩轾,只是黄文并不针砭个人而完全针对学术建设,并且对他人错漏“一抓一个准儿”的特点使内行的对手看了只有心折的份儿。在他的文章《西夏语同义词词源研究刍议》、《西夏语同义词词源研究再议》(分别见《民族语文》2002年第五期、2003年第五期)中,老先生对自己参与的《〈文海〉研究》一书中的失误深表忏悔,并毫不留情地指出自己当时急于送交出版社“实际上是整理稿已五易寒暑,正值需要研究成果以资提升职称”之时;现在我们自然理解这种现实的际遇和需要,因而也就更为钦佩先生这种无情解剖自己行为中的心态。
这位老先生,实在也称得上是个学习语言的天才。俄语自不必说,他对英、法、德、日等常用外国语运用也很娴熟;除此之外,他还校译过罗马尼亚某政要在中国发行的罗语文集汉译本。值得一提的是,先生还精通不少稀奇古怪的古代语言和文字:像在中世纪曾享国一个世纪有余、并与当时地处中原的宋王朝对峙过的辽、夏、金政权都创制过自己的官方文字,此即今已湮没不传的契丹文、西夏文和女真文,这是黄先生用力的重点,他对这几种文字的认识自是非同一般的深刻;而另外几种曾经流行于中亚地区和中国西陲的古文字——记录东伊朗语的粟特文、于阗文和记录印度西北方言的佉卢文,他也有过相当深入的研究,八十年代出版的几种综述中国民族古文字的《图录》和相关期刊、论文集中这方面的文章如《粟特文及其文献》、《于阗文贤劫经千佛名号考证》、《鄯善佉卢文书所见王号考》零零星星,却都显出黄先生在这方面的筚路蓝缕之功。据说当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时,别人不认识的古怪语文都找他辨认,他也总是不会令人失望;遥想此情,面对斯人,“活字典”一词忽然显得格外栩栩如生。时至今日,佉卢文在中国据说也只有少之又少的学者认识,而粟特文这种曾经流行于盛唐时期长安城胡商之间的“国际性语文”在黄先生身后几乎又成了一片空白,无人可识呵!
在当代的国内,一个外语(含民族语)研究者最怵的,恐怕就是对自己母语文字的深刻认识和精湛掌握。黄先生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例外,这尤其有助于他释读与汉字关系密切的中国北方民族古文字。譬如对西夏人自编的《广韵》式字书《文海》的校勘和在此基础上对西夏语音的构拟,他就是完全采用了清代陈澧《切韵考》中系联《广韵》反切上下字总结出中古汉语声纽、韵部、调类的传统方法对西夏文字进行类似的分析处理,这种方法西夏研究前贤从未尝试过,但却又同西夏人袭用汉字小学研究成果的实际轨迹丝丝入扣;这是黄先生熟谙传统国学经典的生动表现。而先生在二十一世纪初连续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汉字的传播及其借用模式》、《纳西哥巴文字源流考》、《古体彝文字源考》)集中论述了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乃至纳西哥巴文、彝文、韩文、日文等汉字式文字的共同点之根本就在于对汉语俗字的大量借用,这体现出他对汉语俗文字文献的熟悉也非常人所及。想象我们自己对其中某一方面的掌握还欠深入,而黄先生却在多方面齐头并进且都不嫌肤浅,我们不得不钦服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同书斋为伴的执着和切实!
我去过老先生家两次,一踏进门的唯一印象似乎就是四面八方顶天立地的书架和其间满满当当的书。与一般人的收藏多以中文古籍或国内出版物为特色迥异,这里的藏书以外文资料为主,其中覆盖相对常见的俄、英、法、德、日、希腊、拉丁、希伯来、阿拉伯语,也有多数人并不熟悉的粟特语、于阗语、萨莫耶德语(与芬兰语、匈牙利语相近的语言)资料,许多国内根本无法觅见的外语资料,在这里却可以信手而得。所以,据说季羡林先生深为器重的当代俩学人“南徐北黄”,其中之一就是这位老黄先生(另一位是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的徐文堪先生,以东方印欧语如伊朗语、吐火罗语的研究为特长);而我们都知道,季先生的专业是研治语系归属为所谓印欧语系的梵语、吐火罗语等,而他的这种惺惺相惜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与黄、徐二位都深得印欧语这一语言研究重镇的三昧不无关系吧。
语言学在近现代的巨大飞跃,正是仰仗十九世纪欧洲学者对日耳曼语、罗曼语、波罗的—斯拉夫语以及处于东方的印度—伊朗语的形态比较而归纳、总结出系统、严整的印欧语系理论并由此奠定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学科这一点。虽然从《马氏文通》开始这一套方法论就由我国的语言学先贤源源不断地引进,但是真正切实掌握几种印欧语并及时汲取这套完整理论不断完善成分的艰苦行为,在语言氛围完全不同的中国,时至今日却难以发现,比如我们就很少了解分布位置偏东的阿尔巴尼亚语和亚美尼亚语在二十世纪中叶被西方研究者最终划归印欧语系的细节,而阿尔巴尼亚语同巴尔干诸语言的混同、亚美尼亚语长期受伊朗语的浸润,其间的演化模式其实极可比拟于发生在东亚土地上藏缅语和南岛语的相互融合以及汉语对南方壮侗—苗瑶语言的质变影响。当我们在慨叹域外的成功经验常常难以及时有效地促进国内相应研究领域的突破之时,老黄先生通过自我钻研而在印欧语言学这种“枢纽性绝学”方面的深入就尤其令人瞩目——他的努力最终仍未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则是孤掌难鸣的结果呵!
先生不轻易见客——我也是有幸通过他的一个挚友从中说合才得允进门的,然而他对待后学却颇为热情。在得知我有心研习闪米特语言时,他就赠送我一本国内难觅的便携式希伯来文—英文对照旧约全书;而在给我讲一些问题需要例证时,他不顾自己严重的心脏病,还常常爬上爬下找寻书稿指点我阅读,我于心不忍却又无法阻止,只好看着他一顿忙活后抓起氧气袋猛吸一气。我同先生虽然就只有两次会面,但那两个热情似火、放言恣肆的下午,却令我久久回味不止。记得其时先生谈得最多的,是汉藏语言语源学的突破问题。把握一种语言内具体语汇的来龙去脉,实质上就是在为语言系属的建立和完善奠基,由此才有可能催生出更为一般的学科方法论,前述印欧语系的建立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轨迹正是如此。今天汉藏语系假说在求证道路上进展的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我们又何不安安心心冷静下来、实实在在地研究印欧语系完善的历程呢?黄先生因有多种印欧语研习的切身体验,因而在这方面已有了一些独到的想法。他就认为,散见于卷帙浩繁的汉文古籍中对一个语义要素的多重文字表述,实际上正反映了在不表音的汉字外壳之下隐藏的现今多种民族语言的古代形态,汉字的“书同文”功能远非秦始皇钦定的那么晚近和自觉;而后来辽、夏、金三朝仿汉官方文字的出现,实际上也只是基于政治原因和民族意识的一种暂时性刻意凸显——与党项语言密切吻合的西夏文字在夏亡后仍继续使用于河西走廊直至明代中期这一事实,正从反面表明汉字所具有的这种超语言功能。先生对汉藏共同语的研究,就是得益于这样一把“逢锁必开”的钥匙,他在纳西哥巴文、古彝文等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了个头;只可惜,天不假人呵!就像我们的另一位“国宝级人物”——终身矢志译介希腊文献的罗念生先生那样,“希望老天再给半年时间,用诗体译完《伊利亚特》”——然而,由于住所供暖的提前中断诱发急性肺炎,刚刚挣脱癌症魔爪的罗先生只能带着三分之二事业未竟的遗憾,在1990年怅然离开人世——这种遗憾实际上也就不是他个人的,而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了。
黄先生对语言的恢宏研习,也并非仅仅停留在个别语言的孤立攻克之上。早在他供职于人民大学语言研究所之时,就编写出《比较文字学讲义》、《西方语言结构介绍》等油印本教授学生。而先生的壮年译作《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科学出版社,1960年)译笔流畅、行文简净,体现出译者对原着理论的深入了解和对原文语言的熟练掌握,既得到了吕叔湘先生的高度赞扬,也成为很多人进入语言学殿堂必经的门槛;清华大学中文系已将此书列入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中并准备再版,然而老黄先生已不能——似乎也无须——对其再作校定并看到它的重新问世了!
去年冬去拜谒先生时,先生就指点我在处理具体语汇比对时,一要注意所用语词时代可比性与民族文化交融历史一致性的相互吻合,二要牢记历史语音演变时“宁求由繁至简”的不二法门。先生平生所至诚服膺的,似乎只有法国汉学大师伯希和,他曾亲口对我说:“十个黄振华捆在一起也打不过一个伯希和。”——这话不由得令人想起“反右”时有人提出全国人民一人一条史料从而超越陈寅恪先生对中国史籍非凡熟谙程度的“逸闻”来。依我的粗浅体会,伯大师师从法国汉学大家沙畹,通晓多种东西方语言,长于精微考证中准确的感悟,这种悟性——既不拘泥于琐碎材料的完全准确,也与东方哲学精神内核相通——正是建立在大师本人浩博厚实的中西学基础之上、而在大师身后却是吉光难再的了,放眼国内,境况尤艰——或许,这也是老黄先生难得共鸣的真正原因吧。
黄先生在汉藏语研究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在至今普遍成就极为薄弱的语源学领域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并对其作了初步的展开应用,他的不少未刊手稿中深刻体现了这一目前尚不为更多人知晓的思想。当时我还接受了一项任务,就是整理先生关于西夏文字结构剖析的一份手稿,这份稿件是用写过的字纸装订起来的,上面用粗粗的毛笔痕迹誊抄了六千多个西夏字,字里行间则是其他细痕笔迹的逐字解剖演示和相应的注释,其篇章的简陋掩饰不住内容的一目了然和发人深省。今日想来,此举既含谶语,又甚有“托孤”之意,我是后学,才智鲜及,唯当尽心竭力,既不辜负老先生拳拳嘱托,亦勿使此思此想从此湮没而真的沉寂下去。
2003年7月20日初稿
2003年11月24日改订
附录:黄振华先生主要论着简目
1.《评王静如先生的西夏学近着》;载《考古》1974年第6期。
2.《评苏联近30年的西夏学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2期。
3.《女真文国信牌的发现》(合作);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期。
4.《契丹文“山”、“山’”考——契丹文字结构新探》;载《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2期。(注:此处第二个“山”字右上角的单引号表明这是一个类似的契丹字,非笔误)
5.《于阗文及其研究》;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3期。
6.《粟特文及其文献》;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9期。
7.《于阗文》;载《中国民族古文字》,北京: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1982年。
8.《女真文》(合作);载《中国民族古文字》,北京: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1982年。
9.《明代女真文奴儿干永宁寺碑新释》;载《中国地方史志》1983年第2期。
10.《女真字奥屯良弼诗刻石初释》(合作);载《民族语文》1983年第2期。
11.《〈文海〉研究》(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2.《西夏文字典〈文海〉、〈文海杂类〉及其研究——兼谈从西夏文文献看西夏社会概况》;载《中亚学刊》第一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苏联的乌孙考古》(合作);载《乌孙史料汇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14.《西夏文卖地文书考释》;载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15.《论西夏语音系统的构拟》;载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日本的西域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载《考古学参考资料》1984年第3、4期合刊。
17.《契丹文〈郎君行记〉新释》;载《宋辽金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8.《契丹文天干名称考》;载《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期。
19.《苏联的敦煌学研究》;载《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通讯》1985年第4期。
20.《法国敦煌学研究述略》;载《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通讯》1985年第5期。
21.《吐蕃文化对西夏文化的影响》;载《藏族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22.《西夏文字典“音同”的版本和校勘》(合作);载《民族古籍》1986年第1期。
23.《契丹文地支名称考》;载《民族古籍》1986年第2期。
24.《黑诚新出西夏文音同初探》;载《文物》1987年第7期。
25.《黑水城出土西夏本类林考辨》;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26.《番汉合时掌中珠》(合作整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
27.《明代重刊汉藏合璧西夏译经题记》;载《藏学研究文选》,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28.《西夏本类林译文试释》;载《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
29.《宁夏新出带梵字密宗器物》;载《文物》1990年第2期。
30.《西夏语词》部分;载黄布凡[主编]《藏缅语族语言词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1.《明代〈河西译语〉试释》;载《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32.《西夏文孙子兵法三家注管窥》;载李范文[主编]《西夏文史论丛(一)》,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33.《西夏文音同序跋考释》(合作);载李范文[主编]《西夏文史论丛(一)》,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34.《西夏文天盛律令进律表考释》(合作);载李范文[主编]《西夏文史论丛(一)》,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35.《类林研究》(合作);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36.《鄯善佉卢文书所见王号考》;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2期。
37.《西夏语词汇》部分;载《藏缅语语音和词汇》,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38.《于阗文贤劫经千佛名号考证》;载《中国民族古文字》,北京: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1993年。
39.《契丹文字新释》;载《文史》第卅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0.《佉卢文贵霜王号研究》;载《西域考察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41.《清抄明代〈河西译语〉再释》;载《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1996年)。
42.《白狼王远夷乐德歌新解》;载《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43.《岁阴岁阳名义考》(合作);载《燕京学报》1999年新第6期。
44.《汉字的传播及其借用模式》;载赵丽明、黄国营[主编]《汉字的应用与传播》,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
45.《纳西族哥巴文字源流考》;载《燕京学报》2000年新第9期。
46.《西夏语同义词词源研究刍议》;载《民族语文》2002年第5期。
47.《古体彝文字源考》;载《文津学志》2003年第1期。
48.《西夏语同义词词源研究再议》;载《民族语文》2003年第5期。
Ⅳ 比较有名的中国历史书籍
1、《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着。
2、《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着。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断代史史学着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4、《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着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着《三国志》。
5、《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着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Ⅵ 关于“城市历史”的最好的书是什么
我认为这是关于城市的世界上最好的书。必须以多种语言来理解。这本书本身就像一个充满生机,智慧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城市。
任何想对城市采取全面灶备而深入的方法的作家,无疑都应该遵循《历史城市》的文学模式。这本非凡的书提供了对历史上城镇历史分析的全面而辉煌的见解。路易丝·芒福德(Louise Mumford)竭尽全力在城市和城市主义的各个方面着眼于这本书。广泛的全球背景使本书成为分析城市思想的历史,哲学,身份,建筑,技术和应用的全球背景。
对于Mumford而言,这座城市的含义与对民间社会的含义相同-实际上,这座城市是“文化建设”的平台。正如他所说:“城市是荣耀人类精神的地方。”本书很好地描绘和分析了城市中审美尺度和与自然力量相统一的重要性。本书将城市介绍为一种有机气候,将人类转变为有机整体。
Ⅶ 有谁能提供几本关于广东或者佛山历史文化风俗的书籍名字,还有关于历史的文化书籍名字,谢谢
·据《南海县志》记载: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立南海郡,隋文帝开皇10年(590)成立南海县,属广州府。南海素有广东“首府首县”的美誉。·唐代贞观二年(628年),南海县季华乡人在塔坡岗上掘出东晋时期印度僧人在此传教的三尊铜佛像,此后季华乡定名为“佛山”。佛山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宗教中心,故又称“禅城”。明清时期,广东的佛山镇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镇”。当时全国商品集散中心北则北京、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并称“四大聚”。清代,广州、佛山、顺德陈村、东莞石龙并称“广东四大名镇”,旧称“省、佛、陈、龙”。·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位居南海诸庙之首,故称“祖庙”。所奉真武为道教司水之神,历代备受生活于水网地带的佛山人尊崇,建筑装饰集岭南三雕两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艺术精华于一体,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岭南建筑艺术之宫”。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年佛山市禅城区推选祖庙东华里、南风古灶、梁园为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推选石湾镇街道、黎涌村、罗南村为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东华里原名“杨伍街”, 清代干隆年间改为今名。是佛山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清代街区,是研究佛山地方史、建筑史以及居住习俗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2001年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兆祥黄公祠原是佛山着名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始创人黄兆祥的祠堂,是禅城区内现存规模最大、设置最完整和装饰最华丽的祠堂建筑群,具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2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广东粤剧博物馆馆址所在。·佛山孔庙旧称尊孔会,是清宣统三年(1911)戴鸿惠等一批尊孔士绅集资所建,属小型纪念性尊孔活动场所。现存的孔圣殿内镶嵌的《孔子庙堂碑》石刻,原是李可琼“七十二窗楼”家藏之物。· 西樵山的书院,盛于明代而继起于清代。明正德以后,山上有四间书院,即云谷书院、大科书院、石泉书院和四峰书院。清朝时期,南海西樵主要有三间书院,即三湖书院、云溪书院和云瀛书院。· 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佛山六个项目入选,狮舞、广东粤剧(合并入选)、龙舟说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合并入选)、石湾陶艺。·粤剧戏行有云:“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琼花会馆是粤剧最早的行会组织,明代末年建立于佛山大基尾。·红船是清代粤剧戏班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及演员住宿的场所,因船身涂以红色,称“红船”,粤剧演员故称“红船子弟”。· 木鱼歌是以佛山一带为中心并在岭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盛行于明清时期,木鱼歌的唱本称为木鱼书。干隆年间,在木鱼歌的基础上产生了龙舟歌,到嘉庆末年,木鱼与龙舟又衍生出南音。木鱼、龙舟、南音是粤剧粤曲形成发展中的本土元素。清代光绪以前,木鱼书以佛山、东莞两地出版较多,民国后逐渐转向广州、香港。佛山出版木鱼书的书坊有:芹香阁、近文堂、天宝楼等。·“佛山秋色”是佛山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形式,“秋色”,是秋天丰收景色的意思。在表现形式上分为:灯色、车色、马色、 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大类。1982年,由佛山市政府主办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秋色活动。· 佛山是广东音乐的摇篮,十九世纪30及70年代,是广东音乐在佛山繁荣发展的两个高峰期,名家辈出,粤乐“四大天王”之一的何浪萍,音乐世家中的杨荣耀、杨荣照、杨绍斌等均出自佛山,杨绍斌创作的《织出彩虹万里长》风靡全国,享誉海内外。·佛山剪纸在明代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主要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大类。既具粗犷、豪放、朴拙的风格,又有细腻、纤巧、华贵的特色。郭沫若先生曾赞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清代,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被称为“广东五大名拳”。·佛山鸿胜馆创办于清咸丰元年(1851),原称“佛山蔡李佛馆”。光绪初年,由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的弟子张炎(字鸿胜)任馆长,改称鸿胜馆,培养了大批武林英才,是中国成立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武馆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武术组织之一。· 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舞狮相传源于明朝初年,佛山醒狮扎作工艺采用拟人的装饰手法,红面白须称为“关公面”、黑面黑须称为“张飞面”、黄面白须称为“刘备面”。·佛山年画包括门神画与神像画,统称为年画,有工笔原画、木板套印、工笔套印三种。明、清两代,佛山木版年画的制作进入高峰时期,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并称“四大木版年画”。佛山木版年画吸收了佛山剪纸、铜凿金花、木雕等传统工艺技术,多以红、绿、黄、黑四色木版套印,部分运用绘彩渲染、勾金描银等技法表现,其中门神画的显着特色是使用佛山着名特产“银朱”制成的红丹作底色,色彩强烈富丽,有“万年红”之称。· 2003年3月,国家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广东的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剪纸和雷州的石狗三个项目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抢救和保护试点项目。·顺德乡间有一种传统活动,每逢神诞或重大节日,把精致的木柜抬出,一边行走,一边奏乐,热闹非凡,这种演奏方式称为八音锣鼓柜演奏。·历史上佛山最着名的行业有纺织、陶瓷、铸造、中医药四大行业。·佛山成药业素有“岭南成药发祥地”、“广东成药之乡”的美誉,名铺产品多不胜数,较着名的有:梁仲弘“万应抱龙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敬修堂“乌鸡白凤丸”、梁财信“跌打酒”、陈李济“苏合丸”、马百良“七厘散”、黄祥华“如意油”、阮时和堂“午时茶”、陈善胜“疳积散”、李众胜堂“保济丸”等。·顺德着名特产香云纱,中国历史上身价极高的织物,被海内外人士誉为“黑色闪光珍珠”。·鸦片战争后,西药传入中国,顺德人梁培基第一个将西医中化,把西药制成中国人惯用的膏、丹、丸、散,开创医药制造新天地。1908年,勒流黄连老中医阮盛祥开办“华天宝”药行,是顺德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顺德百艺发达,黄连风炉、大良梳篦、顺德刺绣名扬岭南。此外,顺德容桂马岗的镂刻书板,妇孺皆能为之,连江苏商人也入粤订制。·“煎堆碌碌,金银满屋”中的煎堆原产地是顺德龙江。·1873年,陈启沅在故居南海西樵简村创办了中国第一间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沅善于微书,可以在一粒米上写七言绝句或五言绝句。·有一种顺德美食,是用面粉拌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制作而成,形似金黄色蝴蝶,这款美食叫大良蹦砂。·“桑叶饲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 ,桑茂蚕肥,蚕壮茧多”,桑、蚕、鱼循环利用,三者相互促进,保存生态平衡的环境,是世界罕见的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它是桑基鱼塘耕作模式。·西樵山特产:佛手瓜、云雾茶、无督(底)螺、石鲗(煎 鲗鱼)、西樵大饼、四方竹。·佛山浓厚的陶文化氛围培育了一批杰出的陶艺美术人才,7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分别是:刘传、庄稼、刘泽棉、廖洪标、梅文鼎、曾良、黄松坚;4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分别是:刘炳、霍家荣、潘柏林、钟汝荣。·“梵铃王”尹自重出生于顺德,是着名粤乐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粤乐“四大天王” 之一。·叶问是佛山咏春拳一代宗师,为咏春拳在海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子叶准、叶正与门徒李小龙、黄淳梁、徐尚田、梁湘等不仅在港、澳、台地区将咏春拳发扬光大,更将咏春种子播于世界各地。·清末谴责小说代表作之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吴趼人是佛山人,其着作常用别号也称“我佛山人”。·吴荣光是清代嘉庆四年进士,历任福建布政使、湖南巡抚等职,政事之余而工于书画,精研金石,爱好收藏鉴赏,晚年,他在佛山大树堂宅第内修筑“赐书楼”,收藏嘉庆皇帝赏赐的善本书籍。·隋唐开科举取士以来,广东共出了过九位文状元。其中五位是佛山人,他们分别是:简文会、张镇海、伦文叙、黄士俊、梁耀枢。·佛山历史上出现的两位武状元分别是:明代崇祯元年(1628年)顺德人朱可贞;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南海人姚大宁。·佛山祖庙三门前一幅对联“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是明崇祯户部尚书李待问所撰,他是佛山人。·区适子是顺德南宋末年人,他创作的《三字经》是自宋元以来在社会上流传最广的儿童启蒙读物之一。· 清顺德籍兵部侍郎温汝适对家乡事业十分热心,其中以筹备修筑桑园围基金一事泽惠最大,被南海、顺德人民誉为“功德无量”。·以个人名字为新发现的行星命名的顺德籍女天文学家是叶叔华。·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历任国民政府秘书长、海外部部长、铁道部部长的是顺德籍铁道耆宿连声海。·中华武术名扬世界,顺德出了位名扬海内外的武打明星,他创立了着名的截拳道,这位武打明星是李小龙。·“岭南机轴先模”,顺德龙江人薛广森于1915年成功制作出第一台国产柴油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邹伯奇是南海泌冲人。邹伯奇是我国近代科学先驱,他在吸收国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融会中西,对于天文学、测绘学、力学、光学、数学和仪器设计制造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并遗留下不少着作和仪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邹伯奇研制了中国人自己创制的第一架照相机。·南海历史上计有宰相四人:南宋大沥大圃颜峰人叶颙、明成化平洲石 人梁储、明嘉靖丹灶良登乡人方献夫、清光绪西樵大同人戴鸿慈。戴鸿慈是南海西樵大同人。生于咸丰三年(1853年)3月。官至礼部尚书,法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清朝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之一,为清朝二百余年以来,广东惟一由军机入相者。1905年清朝政府派载泽、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史称“五大臣出洋”。·武林宗师黄飞鸿祖籍是南海西樵岭西绿舟村。·香港启德机场的创始人之一是南海西樵人何启。· 1913年,南海叠滘人陈彦赴马尼拉参加第一届远东运动会,获跳远冠军,成为我国在国际体育比赛屡次夺得金牌的第一人。·民国时期首任南海县长卢谔生是一位思想进步、才华横溢的办报高手,他曾创办过《群报》、《二十世纪军国民旬报》和《天民报》。·农历正月十六,佛山人有“行通济”的习俗。以祈求“行通济,无闭翳”。·珠江三角洲过去有三种闻名的会景,包括佛山秋色、番禺沙湾飘色和顺德大良鱼灯。·顺德厨艺一直享有很高的荣誉,俗语说,“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曾有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女子梳起发髻,誓不婚嫁,这种社会现象叫自梳女。顺德一些自梳女在丝业衰落之时,为求生计到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打住家工为生,她们是操持家务的能手,带小孩、烹调样样精通,人们习惯将她们称为顺德“妈姐”。·古代顺德祠堂一般在祭祀活动完毕后,便在祠堂分猪肉,一般见者有份,也有的地方只分发给男丁,60岁以上可获双份,俗称为“太公分猪肉”。·张贴门神是佛山传统的风俗,讲究的是门神面部必须相对,不能错贴为相背,两人互不理睬,否则被称为“贴错门神”,家无宁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佛山传统风俗是家家户户要杀鸡宰鸭,备好酒肉、果品、糕点、汤圆等进行冬至祭祖,所以有“冬至(冬)大过年”的俗语。·顺德舞龙风气浓厚,明末顺德籍状元朱可贞将武术融入舞龙中,以板凳为工具,合则为龙,分则为兵。这种舞龙形式称为“板凳龙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民俗节日——乐安花灯会每年正月初九在南海罗村乐安盛大举行。·每年正月十五官窑“生菜会”都极为鼎盛,有醒狮表演,食生菜包等传统节目。·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大仙(吕洞宾)诞,西樵山云泉仙馆内香客络绎不绝,还有商贩卖艺云集官山圩,挤拥异常。·农历新年期间,南海盐步有一民间习俗就是在正月十一举办舞龙盛会,以祈求新年五谷丰登。·中国首家民族资本创办的火柴厂,是祖籍肇庆的日本归国华侨卫省轩于1879年在佛山文昌沙建成的巧明火柴厂,生产“舞龙”牌火柴, 火柴盒封面“舞龙”图案是中国第一枚火花。·1988年,新华社记者王志纲仿照“亚洲四小龙”,把南海、顺德、中山、东莞命名为“广东四小虎”。·无叶井位于西樵山碧云村口,地质学上称为“上升泉”。此井水源充沛,自流外溢,任何掉落水上的树叶都会随即被水流带走,井水永远保持清洁无叶。·抗日战争胜利后,由西樵山碧云村村民发动建立一座“南海县西樵山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竖立在百步梯顶上的平岗面。
Ⅷ 描写历史的书籍
那要看你看历史书的目的了。如果是单纯想猎奇、或者满足一些休闲娱乐爱好的话,以上的这些建议都不错,比较通俗吧。不过,如果你想真正的研读、长学问的话,就要看真正的史书。
也不知道你的古文知识达到什么程度,或者你对历史的基础如何。如果这两点都不是很好的话,建议先看一些基础的书,比如《文心雕龙》,提升一下古文水平,此外,可以看汉书、史记、资治通鉴,看完这些书,估计你的下半生也快过完了,呵呵。
总之,如果你想有自己真正独立的思想,应该看原着,古文。如果你只是为了摭拾文采,就晌此看一些上面的人介绍的书。要增长才干嘛,还是读原着比较好点。
如果是读中国古代史的教材的话,公认的是翦伯赞编的《中国古代史》,比较好点。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尚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着作。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4、《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宴游迅“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5、《三国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磨咐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西周灭亡于公元前771年,从公元前770年开始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基本上又可分为春秋(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有关这550年的历史书很多,不过你要的是“历史文献”,而“历史文献”是指历史上关于历史事实的记载,通常称为“史料”,后人研究历史的着作就不能称“历史文献”.据此,我提出以下书单供你参考:(一)主要历史文献:1、《史记》;2、《左传》;3、《战国策》;4、《国语》.(二)重要文献:1、《资治通鉴》;2、《通典》;3、《通志》;4《文献通考》.(三)诸子着作:1、《论语》;2、《孟子》;3《墨子》;4《庄子》;5、《管子》;6、《商君书》;7、《荀子》;8、《韩非子》;9、《吕氏春秋》.(四)文学着作:1、《诗经》;2、《楚辞》.(五)考古文献:1、《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2、《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根据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战国末至秦代墓葬中竹简整理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以上为研究这段历史的主要文献依据.当然,近现代历史学家的研究着作反映了后人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也应该认真阅读.。
第一个问题不答了,楼上的已经很全面了……第二个问题:首先说谈谈如何写出好文章……古代时节有科举制度,时任科举题目多为以一个题目写出一片文章…… 正所谓:十年寒窗苦,一举得功名!其实这些书生平时都干嘛?他们就是整天的读书,看书,读前人的作品,从中学习写文章的精髓.所以,想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多读文章!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抄的妙不妙!这是写作的第一要素~~还有一个要素是“创意” 何谓创意? 古今多少名言警句流芳百世~~这些句子为什么会流传下来?其一,言词合理,符合时世~~ 其二、往往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者!如果你有什么创意的思维可以加入文章中,也许会一反昔日写作的特点,但是只要合情合理,也许这些话不久后就会成为新的名言!还有一点补充:比如我有些朋友他们最头痛的就是文言文、古语系列~~ 一篇文章需要很久才能读懂其中的意思,更别说深入意境了!对于这点我采取的是培养相关爱好,渐渐深入……比如古语很难学,我首先由看电视开始~~我喜欢三国、喜欢春秋、看原版的电视剧渐渐了解一些古语的大概含义,说此话的环境等……其次慢慢发展到看古代着作典籍!一些英雄人物自传等(对你描写人物特点有很大的帮助)~~相对肯定要比看什么四书五经容易的多,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东西.以上为个人心得,希望能对LZ有所帮助~~~(本人热衷于古代文学、更对描写人物有着独到见解,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欢迎回信)。
历史的选择 “没有 *** ,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这几天看到的《力史的选择》这本书.《历史的选择》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改革30年来,经历的苦寒和风霜.这就像那梅花呀,在风欺雪压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骋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他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多年的古老民族,现在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何原因让他如此强大?那是因为他选择了中国 *** !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为什么历史选择中国 *** ?为什么人民选择 *** ?那是因为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践国家的富强,多少志士仁人曾经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道路和力量.然而,一个一个办法都试过了,都不灵,这才找到了中国 *** . 果然,从此中国的面貌,中国的命运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大改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独立自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 *** 也曾经犯过不少错误,然后又不断自己改正错误,开创新的局面,夺取新的胜利.它的领导地位却始终没有其他 *** 能够取代.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都选择了中国 *** . 六十年过去了.六十年,光辉岁月弹指瞬间,六十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千帆竟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的祖国.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的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六十年过去了, *** 给了国家真正的解放,给了人民尊严和幸福,这些无不源于党的成熟,党的进步和责任感.而我,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祖国未来的希望,将会把六十年后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Ⅸ 有一套书是介绍河南各个市历史文化的叫什么啊
应该叫做《记忆河南》,这套书还是我们给排版印制的呢
Ⅹ 清朝有人写了一本有关地图疆域的书,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着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它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不足九万字的《四洲志》为基础,将当时搜集到的其他文献书刊资料和魏源自撰的很多篇论文进行扩编,初刻于道光二十二年,为五扮皮物十卷。道光二十七年增补刊刻为六十卷。随后,又辑握饥录徐继畲在道光二十八年所成的《瀛环志略》及其他资料,补成一百卷,于咸丰二年刊行于世。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厅液划时代意义的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