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制度化的含义是什么
一、形式化教育
即定型的实体化教育。形式化教育指教育活动已从社会生产、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态,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场所和比较规范的教育内容。学校教育就属于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也就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教育工作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
二、制度化教育
即正规教育。典型的特征是学制的建立。随着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价值,投入巨大的社会资源发展教育,使教育成为一种复杂的立体化的网络体系。为使教育有条不紊地高速启毕运转,许多国家通过法律对教育的内容、形式皮扒、方法等进行规范。这就是制度化的教育,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后,随着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复杂化,教育开始进入制度化的形态。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现。
三、异同点
根据教育自身形式化的程度不同,即教育存在形态不同,可将教育分为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3种。其中,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又统称为非制度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是指认为教育应该重视训练功能和发展能力,传授知识无关紧要。主要通过文法、语言、数学等方面的学科度学生进行记忆,逻辑思维、感知能力的培养,忽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一种片面的教育模式。
制度化教育:以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教育系统的形成,教育事业的普及,推动教育“制度化”的进程,教育研究的进展与教育经验的积累。为杜绝教育活动的失范,只要有可能,制度的制定者倾向于制度中所包含的规则、悄握芹规范更为密集,并使制度配套,这就是“制度化”的倾向。制度化教育注重的是分数,追求的是升学率,在课堂教学中通行的是教师的灌输,强调的是学生的服从,在“科层化”的教育中,追求的是教育的权力。
❷ 什么是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一、前制度化教育:最早的在生产生活中的教育,到奴隶社会后逐渐出现的定型的形式化猜旁教育(即实体化教育),都称为前制度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形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主体确定,出现了以教育作为职业的教师;
2、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学生出现(统治阶层);
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5、由以上要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二、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三、非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形态(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客观存在的教育形态),它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组织化行为,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高度一体化的“教育”,如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观念、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理念。
拓穗山橡展资料: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随着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制度化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已近渗透到社会的各角落各方面。制唯粗度化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政治、文化乃至个人的发展的影响,已近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表现为社会组织由非正式系统发展到正式系统、社会制度从不健全到健全的过程。制度化的具体过程可概括为:
①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过宣传教育,促使群体与组织的成员认清其利益,树立一致的价值取向,建立规范体系,加强个人对组织的认同,并将其人格融合于组织之中,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②制定规范。共同的价值观需要有规范来支持。根据共同的价值需要而制定的规范,把人们的行为纳入相同的固定模式之中,它注重的是标准的普遍性而不是特殊性。
③建立机构。规范的实施要由组织机构保证,制度化过程也是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的过程。
在政治研究中,制度的核心含义就是指由宪法规定而创设的机构。制度分析假定各个组织行构着其成员的行为,制度化则是指各个组织借此而获得这种影响力的过程,制度化(影响其成员)的手段包括创设明确规定的角色(例如通过提出期望的方式)、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共享的文化以及控制行为的各种规则。
❸ 教育公平包括哪几个公平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塌衫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
中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到了近现代的西方社会,又在不同的时期大致出现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它们就是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激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
多重含义:
1、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
可分为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上的公平是指每个人不受性团肆腔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过程公平是指教育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结果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
2、从教育公平的结果来看
是根据一定的公平原则进行操作而产生的这一角度来看,教育公平可分为原则的公平、操作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教育公平原则是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雹槐条件,操作的公平需要把操作的步骤合理化,固定下来,形成公平的程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