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高中 韩丹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堂呈现“动”与“活”的情景,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如何让学生们“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老师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师设计的导语要简洁明快、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英国的制度创新》时,我给学生们讲述了关于香港回归邓小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多轮谈判的故事后,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邓小平不和英国的女王进行谈判呢?”。这样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
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构建
历史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以及生生合作探究的过程,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在讲解《北美大陆的新体制》一课时,教材对华盛顿的介绍很少,我在课堂中进行了知识的拓展。讲解后,我出了一道探究性的作业,写一篇《你眼中的华盛顿》的小论文。各组学生通过不断地查找资料,从多角度地作了分析。我看了每组学生的作业后,很受感动。学生们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辩证地看待历史的方法。
历史教材注重以客观、平实的语言,叙述重大历史事件,介绍历史人物,尽量不带感情色彩,对高中学生而言,由于没有亲身体验,时空差距过大,就显得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在以“教材式”的语言,板着面孔教学,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了。要想使课堂生动起来,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先生动起来:1、变“教材式”的语言为讲故事式的语言,教师可以适当渲染气氛,合理展开联想,使历史人物鲜活起来。历史事件让学生历历在目。2、适当拓展,补充细节,积极开展教师自身资源。在历史教材的简洁的语言表象下,蕴涵着多少明争暗斗,多少血雨腥风,多少感人肺腑的事迹……要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细节,积极开发自身资源,把全面、详实的史实绘声绘色的展示给学生。
用优美、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人物和现象,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历史理解和记忆。如学习《文成公主入藏》时,我让学生朗读了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青海有一座日月山,唐朝时是唐与吐蕃的分界地。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时,唐太宗特地为她铸造了两面黄金宝镜——日月镜。宝镜能照见中原河山,让她思乡时使用。文成公主途径这里,举目四望,草原空旷、杳无人迹;拿出宝镜东望,长安城繁花似锦,不禁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大唐、吐蕃世代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镜。这一剧情既尊重了历史,又融入了丰富合理的想象,让一位留念故土,却又能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文成公主形象栩栩如生。
四、开展历史活动
要想课堂生动起来,关键还在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的形式,学生参与程度低,学习兴趣很难提高。可以提倡开展表演历史短剧,讲历史小故事活动,让学生参与起来——参与教学设计,参与历史情景的再现,可以收到一举多的功效。
五、把三维目标的落实,变得趣味化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把三维目标做到量化和细化的同时,注重趣味化,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学好、学会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思想水平。比如:在教授世界史下册:关于苏联成立的知识,最早加入苏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可以引导学生编成谐音顺口溜:白鹅(俄)的外面有黑(乌克兰)鹅。又如:讲到南昌起义一节,指挥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可以编为煮(朱德)粥(周恩来)喝(贺龙)。通过这样的趣味化,会收到显着的效果,使课堂生动起来。
总之,使历史课堂生动起来的方法很多。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关键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举重若轻,使课堂充满笑声。
⑵ 怎样使历史课更具有活力
一、用激情飞扬的谈吐去敲击学生的心灵。
不管是讲多尔衮时的痛心疾首,还是讲袁崇焕时的泪流满面,激情总是纪老师吸引我们的制胜法宝。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们向学生们传授的不应该仅仅是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传达一种情感——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情感!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我们在讲《红军长征》这节课时,就必须饱含深情地展示长征时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艰难,用我们的激情去打动他们,让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学子们懂得,什么是长征精神,以及我们在今天记住这种精神的现实意义。本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消费式的,追求快乐才是根本。历史上的红色之旅都是用艰苦奋斗来书写的。硬要他们不忘前世苦,学生们难免会问:凭什么要我做出与我生活看来太无关系的设想呢?如果不能打动人们的心灵,则话说得严重些,长征将成为死的历史——它仅仅停留在符号记忆这一层面!
二、打造历史教学的“七种武器”。
纪连海在自己的博客中说,20年教学经历的不断摸索,让他总结出了具有其独特魅力的讲演风格。由此看来,他能在《百家讲坛》中“一举成名”,偶然中充满着必然。纪老师告诉我们,为了使他在课堂上的表达方式更为丰富,不仅是相声或者评书,他还会在课堂上用电脑做课件演示,会用当今学生们最时髦的语言讲课,课余还会用QQ、MSN和学生、朋友们聊天,为他们答疑。
要改变因为现行教学模式和考试方法把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苦练“内功”,大胆创新,熟练掌握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开辟历史教学的新途径(如活动课、讨论课、多媒体课等形式)。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事实是:播放一段《长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肯定比你喋喋不休的讲解更吸引人;让学生亲自动手,在Flash动画中重走长征路,肯定比你在挂图上指指戳戳更使人印象深刻;而采取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利用互联网资源收集整理相关文字、图像、视频信息并集中交流,则肯定比我们的一纸教案更具实效!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我们万不可故步自封,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丰富教学手段,才能迅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人文精神,千方百计寻找学习历史的兴趣点。
古都北京的深厚文化积淀,使纪连海能够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琉璃厂的一砖一瓦,胡同里的名人野史,圆明园里的残垣断壁,故宫高墙里的重重宫门,随手拿来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而探寻这里面包含的或喜或悲的陈年往事,则使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够寻找到学习历史的兴趣点。如果仍然是教师对着学生照本宣科罗列知识点,仍然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样机械“记忆”历史,想必再爱学习的孩子也会有疲劳和厌烦的时候。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强调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更新课堂教学方式: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为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为主动、多样、开放的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当导游、绘画、表演历史情景剧、撰写历史小论文、动手进行历史小制作、设计与现实相关的练习题、辩论赛、成语故事演讲比赛等。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以期待他们把历史学活,在学习过程中心情得到愉悦,个性得到张扬,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比如,在《红军长征》的课程设计中,我们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六组,分别负责瑞金、遵义、赤水和大渡河、雪山、草地、会宁等地的导游任务,并写出导游词。每个组要找到相关图片以及当年红军发生的故事,现在和红军有关的遗址或和红军有关的变化,同时还要制作与导游词相配的各种电脑图片。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与碰撞,一定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回顾并理解这段历史的兴趣,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长征与长征精神。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四、营造融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思凝。
探究氛围是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情绪状态,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索和自由创造。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后,老师千万不要马上向学生奉送所谓的真理,教师不仅要答疑解难,而且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生动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自由驰骋在探究学习的广阔时空之中。如上述对戊戌变法一些问题的质疑,由于教师营造了和谐宽松的探究氛围,学生在讨论中灵感飞现,新意迭出。有学生认真思考后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认为戊戌变法既不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不是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性质类似于早期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运动,主观上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的学生认为戊戌变法实际上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帝党和后党之争,维新派只是帝党向后党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已。当然,这些看法不一定科学,但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确实难能可贵。由此可见,学生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能的教学资源宝库,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放手解放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据报载,最近结束的一项有关中华历史文明的调查显示了中国青少年历史知识的严重匮乏。一张满分为100分的初中水平历史问卷,被试者的平均得分仅为27.69分,只有1.5%的人取得了及格的成绩。如此成绩,令人大跌眼镜,让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汗颜。青少年历史知识欠缺并非“不想学”或“认为历史知识不重要”,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被试者对中国历史有较高兴趣,九成以上的人认为了解中华文明史极为重要,只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方法把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把“活”的历史教“死”了。我们只有下大功夫研究并大胆探索实践,才能让中学历史这潭死水活起来。
⑶ 怎样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
从学生前两年和后三年的不同表现来看,我想造成这种不同的最大原因是学生是否对历史有学习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对历史有学习兴趣呢?
一、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位知识广博的人。
教师除了拥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广泛吸收各种知识营养。因为历史本身包含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果我们只知道书本上的那几句话而不知变通和补充,学生当然会感到枯燥无味了。反之,如果我们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需要时,就能信手拈来,充分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让他们活跃起来,乐在学中,学在乐中。这样,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有激情了,就有学习历史的兴趣了。
可见,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做到上课激发学生热情,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历史教师,更应该懂得与时俱进,做时代的弄潮好手。很难想象,一个知识浅薄,不思进取的教师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当然就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了。
二、优美的课堂语言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 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
三、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广泛的利用电教媒体提供的信息,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远的拉近,把抽象的变成具体,把虚的变实,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时学生会精神振奋,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比如:在讲《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时,由于时代距离我们较遥远,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解放军的精神。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等片段既能让学生体味到解放军不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
心理研究表明:高中生自尊心特强,但他们心理上还不成熟,学习中可能因一时的困难或挫折 而失去信心,连续的失败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难度的把握。除了规定总的教学目标以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规定不同的近期目标,当这个目标达到后,则马上再提出一个新的、已提高了的近期目标。当然,这些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只要学生认真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就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追求之中,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自己学习充满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用语言来鼓励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所有的属于自主回答的答案,均应给予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内容合理的要肯定其内容,如“你说的很好”,“这一点非常对”;内容有出入的,也就是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如“虽然在某方面还有点问题,但你能说到这些,说明你认真思考了”,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对存在的问题以委婉的方式给学生指出来,使明确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问题。学生既增强了信心,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五、注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的兴趣。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几年来的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因为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着。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以上是我几年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⑷ 历史教学要让课堂活起来 论历史教学的课堂方法
摘 要:本文针对新形势者亩下课改不断深化这一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夯实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研究,以帮助学生在在学习中取得更好效果。关键词:历史;教学方法;基础知识;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55-01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各地掀起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教学改革,其实就是要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几年以来一直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现介绍几种常见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一、自学、互帮法
“自学”就是让学生阅读教材,圈圈点点,边看边想,边想边问(提出质疑),及时记录,教师巡视,不时低下头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
“互帮”就是先会帮未会、教师帮学生,是师生、生生平等的活动、对话、交流,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每个人都有收获,是思维与思维的融合。自学、互帮法就是要让教师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从“主体”转变为“主导”。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自学、互帮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二、利用图象和历史地图进行的直观教学法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图像和历史地图,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获得形象化的历史知识,形成明确的历史空间概念。比如讲述商代“司母戊方鼎”时,仅靠老师口头描述,很难使学生形成历史的表象,那么影响了学生对“司母戊方鼎”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引导学生识图,并着重介绍形状,构造和历史地位,这就可以使学生形成关于“司母戊方鼎”的历史表象,加深了对“司母戊方鼎”的了解和掌握。又如老师在讲述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知识时,必须使用学生形成“西域”、“西洋”的空间概念,从而为学生掌握出使西域和下西洋的前后经过,并对认识其历史薯衫作用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图像和历史地图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因素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三、悬念设置教学法
着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
四、设置问题情境教学法
设置“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有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余地,学生在思索中求理解,消化中求巩固,在发展思维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和感情被激发,逐步得到升华。如《戊戌变法》一节,讲到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改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法令,下令搜捕首手森维新派,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梁出逃,谭嗣同也完全有条件出逃保命,而他却放弃了逃命的机会。这是为什么?就义前,他写下的悲壮话语应怎样理解?表现了什么精神?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激发学生情感,促使学生情感升华的棋子。
五、文史结合教学法
再现历史现象,探讨历史规律,阐明历史概念,本身就离不开“文”。同时,文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她对人的道德、思想和审美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文与史有机地结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串联知识教学法
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
七、补充式教学法
不一定在每节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本堂的教学内容都能完全理解,而没有遗漏,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和对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进行补充的方法主要两个。一是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二是要有深刻的课后反思。课后反思不仅实用于教师,也是学生总结教学经验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发现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经过思考找出恰当的解决方法。而且在反思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经验的积累,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进步的方法,我们教师都要大胆地尝试,推陈出新,同中求异。
⑸ 如何使历史课堂活起来
什么样的课才能称之为一节好课呢?德国教育家海克尔得出的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一是出汗,二是笑;我国崔允�教授将“好课”标准归纳为“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好课”不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而是一个开放性、多元化的概念。不同的评价主体与客体、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都会形成不同的标准。就历史教学而言,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堂类型的课,其标准也有所不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标准下的“好课”的看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多元性,为广大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一定的自主性。
怎样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如何更好的挖掘学生在各衡困方面的能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不断探索。为此,在我的课堂上开始使用了合作探究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良好互动中愉快地掌握知识,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自己的价值观,真正实现学习的三维目标。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中,真正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问题的设计要恰到好处
问题的设计是课堂的核心,只有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讨论才有成效。那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什么呢?
1、设计的问题应有可讨论性
在《科技革命》一课中,教师提出让同学们完成一个表格。
对于这种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若拿来讨论解决,那合作就会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一般是教材上没有明确答案,需要总结、概括或分析的。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有人认为,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明理由。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将教材上的知识分析一遍才能得出结论。
2、设计的问题应有可深化性
有些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经过讨论,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如小组在讨论辛亥革命究竟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等知识点时,结论只有几句话,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掌握了很多。
3、设计问题要有兴趣性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标下的教材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我经常讲课前,换一个视角,让学生身临其中,感悟历史。从每一节课的一点入手,也就是说最能打动学隐拦睁生情趣的一点,即找准切入点,而不拘泥于形式。学习二战初期德国对外侵略过程,向学生提出,你想当一次希特勒吗?你作为当前联合国秘书长的话,对全世界人民做怎样的承诺?如讲述“美国的扩张及美国内战”时,我准备了一幅美国国旗简图,突出图中十三条红、白相间的杠和50个星,让学生观察的同时并思考相关问题,进而把学生带入课堂。导语的巧妙设计及构想,既有助于课堂教学,同时也是课堂创新的一种体现。实践证明,适度、巧妙、新颖、多样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入角色,主动地学习。从而把学生感兴趣的思维带入课堂之中。
4、设计问题不宜过多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难题,就是时间不够。学生要灶岁看书、思考之后才能开始讨论,要想讨论深入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这样下来时间总是不够。因此,一定要控制问题的数量。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课问题很多,仅在战争事件这个知识点上即有以下问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2)二战爆发、扩大、进一步扩大的标志?(3)你了解二战转折性战役吗?(4)二战胜利的原因?⑤通过学习二战对战争的认识?这么多问题若都让学生去讨论,这节课肯定是讲不完,学生也会很疲惫。所以我们必须
选择一下,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学生自己解决。第二和第四题与课本内容关系密切,可以深化,我们留在课堂讨论。第三和第五题可作为课外讨论题留在课后。
二、选择的时机要恰到好处。
问题设计好也不一定就能上好这一节课,什么时候把问题提出来也是非常关键的。选择讨论的时机主要有以下方面:
(1)总体安排。合作教学不是随意的组对合作,我们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差异、学习情况和身高进行组合,6人一组,尽量做到性别比例均衡,个性特征不冲突,知识互补,身高相仿。分好组后为了消除“自私”与“自卑”心理,营造团结协作、良性竞争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引导,科学帮教。初期使用一些奖励手段�如发些学习用品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慢慢的形成一种习惯,每次讨论有意识的记录,控制时间,避免跑题等等。
(2)授课过程。首先,要在学生对本课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再提出。提出过早,学生对于知识还是毫不知情,临时翻书找知识点,这一过程有可能会分散注意力,要么忘了需要讨论的问题,要么向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偏离。这样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不利于师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形式多样的课堂展示充分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
“在做中学”是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美国华盛顿大学也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师生共同完成课堂展示,夯实基础,活跃思维,锻炼能力,给学生一个充分体验的机会。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课堂展示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的展示,教师随机在每小组中抽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教室四周都是黑板)默写或听写基础知识,以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第二部分是学生对重点问题的展示,可由小组中的一个或几个人把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展示。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讲解知识的形式、课堂短剧的形式、手工制作的形式、辩论会的形式等等。例如我的学生在展示“经济大危机”这一题目时,首先是小组全体成员表演了历史短剧“通过美国看危机”,虽然他们的表演不很熟练,语言也略显生硬,但是却活跃了课堂,锻炼了自己,同时也让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罗斯福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学生展示完以后,教师可以对共性的问题加以讲解,因为这些问题可能是每组思考最多,却未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老师的讲解定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因为学生的展示的知识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就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盘子中,这时的教师就应该是那个穿起珍珠的人,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并整理成板书。
四、拓展应用要科学实用
在新课改下,历史课“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够把各种知识转化成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能力,是每一位教育者最大的愿望。这一环节,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教者在讲完九年级历史上册《“拿破仑帝国”》后,学生对拿破仑的功绩和过错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出示问题:“有人说拿破仑是一代枭雄,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是强盗,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学生的回答可能只局限于“好人”或“坏人”,或者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这时教师应促成学生形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让史实说话,用辩证的、历史的方法来评价。”让学生对拿破仑再进行一次评价,逐渐掌握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合作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自我,增强了自信。这种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经过教者两年多的探索和尝试,已初见成效。
五、课堂教学要注重先学后教,以学为主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本课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需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在讨论中,我采用了分组的形式,每组有八位同学组成,其中选一位最棒的学生担任组长,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他们之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认识,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边参与学生的讨论,边巡回指导,共同解决问题,把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变为尝试的“先学后教,以学为主”。
例:在讲授“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可设计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1945年8月,美国该不该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并根据学生意愿分为正反两组进行辩论,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样不但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以上是我对合作教学法的一点粗浅认识,“教无定法”同样适用于合作教学法,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进步得很快,他们的能力每天都有提高,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尝试。我们可以不提问题,学生自学,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还可以定期拿出一节课来让学生合作备课,将讲课、辅导、批改作业交给他们来负责等等。
李大钊说:“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堂也不应是死板的,而应该是活动的,有生命的。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合作下,我们的历史课堂会更有实效性。
⑹ 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课堂魅力
历史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课堂中的各种生态因子——教师、学生、物体和环境之间是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在和谐芬芳、充满人文情怀和洋溢成长气息的历史课堂中,学生聆听、品味、感悟和提升,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自身的潜能,成为历史课堂上精彩的主人。这种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意境的达成,历史课堂的四“度”,绽放历史教学的绚烂之花,提升课堂魅力就需要课堂的引导者——历史教师,能够善于在这片生态土壤上“精耕细作”。那么,历史教师如何把握好历史课堂的四“度”呢?
一、注重教学艺术,控制历史教学的温度
教学温度即教学的热度,一方面要高温冷处理。学生在课堂上过分活跃,相互之间争执讨论地面红耳赤,甚至影响课堂纪律,这种教学过热情况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冷处理,既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又不能让课堂秩序失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最多的是另外一种情况——低温热处理。当学生在处于沉默冷场时,教师要善于加温处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活动中,不仅从中获取历史知识,更能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激发学习乐趣和潜能。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例如在学习必修三《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这一课时,如果教师简单的介绍想西方学习这些政治派别提出的思想主张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就会使课堂很沉闷,学生会感觉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但如果我们创设情境,要求学生“以医生的诊断方法,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眼光填写一份特殊的诊断书(如下)”,并表明会把优秀作品传到学校网站上,这种方式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会认真阅读课本、分析问题,课堂气氛就随之活跃起来,教学热度也会逐渐提升,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比较好。
二、研究教法学法,把握历史教学的适度
1.掌握教学内容的广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底蕴,积累厚度,帮助学生理解,不断地弯茄埋认识和掌握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实践性。在我们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教师可以选取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课外材料,如文字、表格、图片等,并与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四个方面的材料形成对比,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英国为何不远万里,远航三个月发动这场战争,实乃打开中国市场这一经济目的使然。而且,学生在充分理解战争的背景后,也不难理解为何英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貌似强大的中国却为何输了战争,又输掉财富。
2.控制教学内容的难度。赞科夫认为:学生的能力也像肌肉一样,需要适当的负担使他得到锻炼,否则它就会萎缩退化。因此教学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难度,适当的独立深思与合作交流,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去摘树上的桃子”。如果教学内容和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比较低,独立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丧失了“跳一跳摘桃子”的能力。
3.把握问题设置的梯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搭桥铺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既能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又能让学生拾级而上,思维有跳跃地向纵深推进,由思维的“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精心设计了台阶式设问:(1)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是什么?(2)美国经济危机为什么纳橘会爆发?(3)面对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和继任总统罗斯福采取了哪些对策?结果如何?如此看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有何新特点?这几个问题,形成了提问的坡度,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逐步提高。
三、发挥教师主导,调控历史教学的速度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埋蚂掌握好教学速度和节奏,不宜过快,也不能过慢。教学速度过快,则会使学生思维过于紧张和疲劳,阻碍学生思维的充分展开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反之,教学速度如果太慢,否则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兴趣淡薄,课堂无史趣、无生机,单调而乏味。因此,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在简单的问题上,要学生能够快看、快说、快记、快写、快做、快思;在教学重点难点上,要巧妙设置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做到教学过程张弛有度,变而有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四、掌握重点难点,打造历史教学的精度
理查得·科克指出:“优秀的教育表现,出于若干真正重要的原因;杰出的结果,来自若干取向或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些原因和方法,然后增加它们出现的频率,将会有绝大的进步。”这说明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掌握课堂的精度。精讲是指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基础上,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讲清讲透,不留疑惑;对于非重点内容或者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则略讲或者不讲,由此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从而使教学活动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有多种形式,课堂充满活力。例如,我们在学习必修2第八单元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一节内容时,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本课的重点,这个体系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组织构成,二个组织的宗旨和职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针对这个知识点,我们必须要精讲。为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教学设计:你是一名接听国际热线的志愿者,当各国经济发展出现困难时,你会建议他们寻求哪些机构的帮助呢?求助热线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面临灾后重建工作……求助热线二: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一落千丈,贬值一半以上……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激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在自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两大组织在职能和宗旨上的异同点,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避免了填鸭式的满堂灌导致的课堂一片死寂,反而能够让课堂充满着史趣、史情、史味。
总之,如果我们历史教师能够充分转变教育理念,并在实践运用自己的智慧、艺术,巧妙把握“四度”,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这样的历史课堂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生态课堂,也会让自己和学生都能受益匪浅。
⑺ 历史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指出:“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兴趣。”诸多迹象表明,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就所教学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认真备课
(一)树立学生为上的信念
长期以来,历史作为一门“副科”处于一种不公正的学科地位,历史教学也因收到歧视而被人忽略,很多教师都把历史当成一门“背诵”学科,上课照本宣读、吹牛,让学生勾勾划划,课后死记硬背,从而使广大学生觉得历史课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这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大大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只会养成学生读“死书”的习惯,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潜能,丧失了历史的学科价值。
作为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人民教师,我们应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上的教学信念,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以学生为目的,本着树人、育人、发展人的宗旨,将历史学科的知识、趣味、审美、思想等内涵点点滴滴渗透进学生的心理。为此,教师要增强对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心是爱心的集中体现,表现为对业务的钻研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我们历史老师应以教学为事业,不断总结经验,精益求精,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培养学生,提高其历史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使他们充满探究历史的兴趣。同时,教师的认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带动学生的认真,言行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充实课堂教学的材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多方面挖掘课堂教学的材料。
1、 挖掘引人入胜的故事
初中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抽象思维的能力还不够强,他们学历史往往注重它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穿插有关历史小故事的讲解,必能大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充满兴趣。如讲述秦灭六国时可插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教学“三国鼎立”时可介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讲东北抗战时可让学生了解杨靖宇的英雄事迹等等。故事具有亲和力,它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时一两个故事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这是充实课堂教学材料的又一方法。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倡导下,不搞“一刀切”、“一言堂”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但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仍摆脱不了一元论思维的影响,进而使学生也深受其害。在这个多极化、多样化的世界里,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教学,用最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对于历史教材中出现的人、事、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向学生提供一个崭新的视野,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如在讲评秦始皇、蒋介石这些时代豪雄的是非功过时可在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后进行归纳;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得与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 联系当前的社会与生活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反映,初中历史主要是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阐发的人类发展史,与现代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历史课堂与当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各个时期的历史其内在联系的紧密性、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他们对当前社会的认识。同时,人们趋向于对与自身距离较近的事物感兴趣,从当代生活中攫取材料,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如讲述原始社会的“氏族”时,可联系“家庭”这一概念,尤其是农村中的孩子大多能在“氏族”中找出中国传统的“家”的许多特征。又如通过日军侵华史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本高层的种种作为和我国国民强烈的反日情绪的现状。
二、 巧用语言
首先,组织上要做到形象有序。形象即通俗生动,有序指富有逻辑。一个好的老师应是一个语言家,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将所述之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富有趣味性的话语表达出来;同时注意语意上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小故事,教师在讲述时就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为此教师要提高语言的修养,通过阅读、说话、写作等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于课文中的历史事件,教师都要将它发生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讲清楚,如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便要讲到传教士和义和团,课文所述很简略,教师要辅之以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到课堂教学结构中去,还学生一个详尽、丰满、生动的史实。
其次,情感上要做到动人心弦。一个出色的教师必须要有演说家一样丰富细腻的情感,要善于控制场面,掌握情感流露的火候与分寸,既能煽人以情,又能启人心扉。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数十个情绪状态不同的学生,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音量、语速、语调、停顿等因素驾驭语言,控制学生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而,无论说明、论理,还是叙事,都要渗透进教师的情感,从中表明教师的立场或态度。如讲述“火烧圆明园”时,教师可用满怀愤怒和深情的语气向学生描述英法联军残暴的场景,阅读近代史中签订的条约的内容时可用果断的语气表现侵略者的蛮横,或用沉重的语气反映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
最后,思想上要做到发人深省。一个真正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对事物有明晰的洞见,对历史事件与人物能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对学生的不足与需要明察秋毫、熟稔于心,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启发、教育和指导。这就需要教师有充分的人生历练,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有持续不怠的精神追求,从而为自己积累丰富的人生体验,形成一种成熟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学生也往往对一个有思想而善于教导的老师怀有崇敬和依赖,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从思想上影响学生。如中国历史上屈原、司马迁、谭嗣同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教师可通过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来感染学生。又如通过引导学生对各个朝代兴亡原因的归纳,进而让学生深思振兴中国的“良方”。
三、 各种教法
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这是教学的最高原则。”课堂上,教师教学的内容和气氛是不断变化的,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须灵活采用各种教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点面结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少数的几种教法也极易让学生摸透教师的脾性,教师要使课堂保持吸引力,就要使出层出不穷的招数、想尽办法让学生参与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反应,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教法教学历史。如原始社会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用讨论法,列举黄帝时人们的发明用抢答法,对夏商周青铜器等手工艺品的欣赏用讲述引导和情感熏陶法,春秋战国的纷争用开故事会法,戊戌变法用自学答题法,其中康有为驳斥荣禄用表演法,还有课外阅读材料辅助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师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使历史教学永远保持新鲜和活力。
四、 师生互动
真正的教学不是教师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师生不断交流促进的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竭力创设使学生勇于探索、乐于探索的宽松民主的和谐的气氛,在此,教师须注意两点:
(一)对学生施以人文关怀
《周易》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个课堂,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里面聚集着形形色色、性情各异的学生,一个咳嗽、一句发言就能引起他们间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们的言行举止、神情衣着的细微变化中敏锐地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阅读他们的内心话语,并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手段去暗示他们、启迪他们、关爱他们。如对上课不专心的学生加以婉言规劝,看到学生自己购买了历史课外书,对其加以肯定和赞赏等,学生往往能在教师的关注中找到自信。
(二)鼓励学生适时反馈
学生的反馈在教学中至关重要,课上,什么环节需要追加深入,什么知识需要反复分析,什么内容可以省略跳过,都要针对学生的反馈来进行。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且不断变化,教师在教学前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情况,课堂上一味地演“独角戏”会让学生感到教师忽略自己的存在,进而对其“表演”渐生倦怠,直至充耳不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坦白和表现,同时耐心细致地倾听,用年轻的心态去跟学生对话,从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整合。
五、 及时作业
很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都忽视作业这一环节。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及时作业对于学生及时掌握当天知识、有效学习日后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孔子言:“温故而知新。”通过作业,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有时能从中悟出新的涵义,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对某个知识的兴趣,极大程度上与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密切相关。因而,教师平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布置适量作业,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养成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总之,教师要本着“爱人、育人”的职业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历史教学中优化教材、语言、教法、师生关系等各种因素,挖掘自身潜力,重塑历史课形象,让学生满怀兴趣地去学、去研、去思。[好研网]
⑻ 【漫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活力”】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知识点密度大、概念多、结论多、理论性强的特点。教师在讲述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时往往要列出几点。不管是内容组织还是在语言表达上,都是简而再简,一副权威者的冷脸板腔。在学生们看来,他们失去了兴趣,也不符合高中生的心理要求。他们在心理、情感上很难接受。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们的“活性”呢?
一、内容形象化
1.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左脑具有逻辑思维的功能,主要司管语言、书写、计算、分析、判断等等;右脑具有形象思维的功能,负责感觉领域悄烂坦,如认识形体、鉴赏绘画、欣赏音乐等等。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右脑记忆的容量是左脑的100万倍。若能充分开发右脑,让左右脑得到平衡发育,那样每个人将会比现在更聪明!钱学森同志建议“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这将把我们的智力开发大大地向前进一步。”可是在现在的教育中开发左脑的逻辑思维是开发右脑形象思维的几十倍。开发右脑已成为教育上不能再忽视的战略问题。而历史内容、历史思维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在开发学生右脑、发展学生直觉思维和非语言思维能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2.历史教学需要形象化和具体化是由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思维发展的过程是从具体性、形象性到抽象性,从低级到高级。对他们而言,直观形象的材料要比抽象的材料更容易理解,易被大脑接收和储存。
3.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提示事物本质、提高学生理性思维水平的需要。历史的理性内容,包括前因后果、评价、意义等等都是研究者把原来形象生动和具体的史实进行加工后的产物,是科学的升华。要把这些研究成果用在教学上,则必须用通俗化和浅近化的办法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现象的内部结构或演变过程。
二、努力实施多样化教学
1.历史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照片、地图,尤其是新编的高中教科书中大约90%的插历唯图采用历史照片。这些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昔日的众多信息,使教学工作有可能更具生动性、直观性和历史感。
2.我国历史悠久,有灿烂的文化遗存。各地有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等,更有不少的历史遗迹,还有历史老人和各种实物。这些都是最生动形象的直观的历史,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3.文史本是一家,史学的文学化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通过优美丰富的语言对历史进行生动形象的刻画,使已逝的过去变得丰富多彩,极具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
4.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特点的历史能用有声有色的手段表现出来。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使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大大地接近了。其中特别是正在发展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使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的内容能在课堂中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地再现,能够把学生带回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使历史内容形象化的途径和方法
1.运用形象比喻的方启桐法。历史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进而抽象概括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时候,必须借助于形象化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感知具体的历史知识,再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最终形成准确的概念。
2.运用诗词的方法。历史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能动地认知历史教材中蕴含的道德品质成分,并将其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如东汉末年,军事集团混战不已,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曹操目睹当时的悲凉景象,在《蒿里行》中写下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心灵创伤。生活在今天和平发展时代的学生,怎能不珍惜安定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学习?和平又是多么的美好。
3.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图示、挂图、实物、模型、各种音响设备等,让学生在这些生动直观的资料中搜寻信息,充分地想象,再进行分析处理,使深刻的历史认识在生动活泼中形成。在讲述洋务运动时,曾这样做过:让学生先看一段成立于上海虹口的江南制造总局录像,并定格于它的建筑。请学生思考从中能发现什么。经教师的点拨,使学生从它的封建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大机器生产的内容极不协调中获得启发,进而探讨洋务运动的本质及其未来的命运。这样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既培养了学生从历史画面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教给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4.让学生参观历史遗址、看历史电影、请历史老人来讲课等。如参观镇海海防遗址、看电影《甲午风云》等,学生的兴致与激情极高,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将历史的理性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把深奥的事理通俗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历史的责任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更是在开发被教育界所忽视的右脑,促进学生左右脑平衡地发展,有效地开发他们的智慧。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