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历史悠久,最有名的七大古都现在在哪几个省份
中国七大古都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所在省份分别是:陕西、江苏、北京、河南、河南、浙江、河南。
1、西安:
在西周时称为“丰镐”;秦朝称“咸阳”;汉朝立名“长安”;西汉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马王莽正式称帝,曾改都城长安为“常安”;唐朝称”长安“;五代时,为”雍州“,明代”西安“,称呼沿用至今。
2、洛阳:
商朝西亳;战国时,始有”雒阳“之名;五代时,后梁、后唐、后晋均以洛阳为都,后汉、后周、北宋、金为陪都。后梁称“西都”,后唐称“雒京”,后晋至北宋称“西京”,金称“中京”。
3、南京:
春秋战国时期”石头城“,三国时,改为”建业“。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五代西都。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宋高宗,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
元朝,以建康府为建康路。明朝为应天府。太平天国”天京“。民国”南京“。
4、北京:
蓟最早,尧的后裔周朝时,在北京建立第一个诸侯国;幽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涿州范阳郡,汉(刘备住这里);燕都,燕国都城。日下,晋朝时国都的代称,(明清时书籍中用过)。幽都,唐朝 。范阳,唐朝。燕京,安史之乱之一史思明,在此建国改“范阳”为“燕京” 。
春明,唐朝时国度的代称(明清时书籍中用过)。京城,唐朝时国度的代称(明清时书籍中用过)。南京,辽国时,契丹人成北京为“南京” 。燕山,北宋。中都,金国。大兴,金国(此时北京实际叫大兴。)。大都,元朝(改大兴为大都)。汗八里,元朝(蒙古语“大汗的城市”)。
北平,明朝 。北京,明朝 。京师,明朝。宛平,民国。京兆,民国。
5、开封:
秋时期,定名为“启封”。秦朝“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五代时期,称之为“东都”或“东京”。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称为“汴京”。明朝,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北京开封府。
6、杭州: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秦汉称钱唐。隋王朝建立后,“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唐朝改“钱唐”为“钱塘”。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
7、安阳:
商朝“殷”。“安阳”一名始于战国。隋朝,邺城。北魏,相州。金代称彰德,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
(1)历史上有名的协调位于什么省扩展阅读:
“七朝古都”指现今河南省安阳市。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和易经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南北交通要冲,东接齐鲁,西倚太行,北濒幽燕,南望中原,自然环境优越,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文字之根、文化之根、人祖之根”。
早在2.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在这里留下了活动的遗迹,创造了着名的“小南海文化”。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率邻部族迁徙到安阳,历八代十二王,共255年。这一时期的商王朝疆域辽阔,国力空前强盛,开创了中国上古史的新纪元,也成为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
此后,相继有三国时期的曹魏,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等在此建都,殷都废而邺都起,邺都衰而相州继,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阳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断,安阳成为“七朝古都”。
B. 武当山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
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
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
据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
宋、元以来,代有开拓扩建。
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曾动用军夫30多万人在此大兴土木。
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
宫观内保存的各类神像、法器、经籍等都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
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
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从而形成了9宫、9观、72岩庙、36庵堂的大型建筑群,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的规模。
武当山的道教音乐也是中华音乐的活化石。
现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
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庞大。
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遗产包括: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南侧,包括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
太和宫主要由紫禁城、古铜殿、金殿等建筑组成。
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组建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环绕于主峰天柱峰的峰顶。
古铜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庆歼。
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
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殿内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筑式样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门”,位于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
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顷银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铆拼合,造型肃穆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有多种人物、花卉的图案,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
此外,武当山各宫观中还保存有各类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题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还有大量图书经籍等,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
武当山古建筑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
在这里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
武当山古建筑群历经沧桑,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
在布局、规制、风格、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状。
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附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景观。
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国宗教历史以及古建筑的实物见证。
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规划严密,建筑杰出誉乎冲
武当山古建筑群分布在以天柱峰为中心的群山之中,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
建筑位置选择,注重环境,讲究山形水脉布疏密有致。
建筑设计的规划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和天才的创造力。
高超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武当山古建筑群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设计、构造、装饰、陈设,不论木构宫观、铜铸殿堂、石作岩庙,以及铜铸、木雕、石雕、泥塑等各类神像都达到了高度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道教建筑之瑰宝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始终由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皇室派员管理。
现存建筑其规模之大,规划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国现存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武当山金殿及殿内神像、供桌等全为铜铸馏金,铸件体量巨大,采用失蜡法(蜡模)翻铸,代表了中国明代初年(15世纪)科学技术和铸造工业的重大发展。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武当山建筑群的兴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扩展外交的同时,对内大力推崇道教,灌输“皇权神授”思想,以巩固其内部统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
主要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主要遗产有太和宫、南岩宫、紫云宫、复真观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l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金殿: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
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
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
正脊两端铸龙对峙。
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
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
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
屋顶采用“推山”做法为特点。
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
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
坛前设香案,置供器。
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
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
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古铜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
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紫禁城: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
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紫霄宫: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
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
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
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
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
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
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
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
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
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
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
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采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
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着名。
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
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
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
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
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
位于狮子峰前,现存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
观门侧开9Jr匝山势建夹墙复道,状如游龙。
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
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芷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
前有五云楼,五层楼翼角立柱上架设12根梁枋,交叉叠阁,为大木建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十二梁之称。
“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552年)。
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
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米,阔14.5米。
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
坊柱高6.4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
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 *** 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
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
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
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此外,在全山各宫观中还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图书经籍等,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C.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资料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 *** 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是“4A”级旅游景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败码
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侍核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 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1] 陕西历察谈哪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 博物馆效果图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
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
陕西历史博物馆素有“给我一天,还你万年”之称。
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91号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1100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
因此西安也成为了全国十佳旅游城市。 无论在博物馆的建筑、内部设施或陈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都堪称中国博物馆之最。
这座由我国着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的建筑,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反映一个博大、辉煌的时代风貌,既体现了13朝古都的帝王气势,又兼收并蓄传统园林和民居的设计手法。主题建筑整体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调,创造了一个庄严、质朴、宏伟,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空间环境。
这里馆藏文物多达37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
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除了常规陈列外,馆内还经常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1944年6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0年改称西北历史陈列馆,1952年改称西北历史博物 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7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
12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 *** 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
下了车,对面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颇具盛唐风采,井然有序,错落有致,雄浑庄重,让人不觉眼见一亮。
跟随着队伍走进了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头巨大的石狮子仰天长啸,好像一名魁梧的卫士忠诚的守卫着巍峨的博物馆。我们首先要参观的是“大唐遗宝”专题展览。
据介绍,这一批珍贵文物是在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发现的。在这里,虽然我们只是欣赏到了出土的一小部分文物,但文物之精美;工艺之精湛,让人惊叹不已。
整个展览分为两部分。我们最先见到“玉润华光”部分,这一部分集中展示玉器、宝石等精品,其中不少都是海内外罕见的珍品。
其中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就是镇馆之宝“镶金兽首玛瑙杯”。我在家中的书上频频发现它的踪迹,晶莹剔透的玛瑙闪烁着神秘的风采。
一直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它的实物。在这样的一次偶然的机遇下,能够见到它的“真身”,真让我有些受宠若惊。
第二部分“金银璀璨”表现了大唐工匠高超的技艺;更有数十枚银饼、银铤,留有唐代人錾刻铭文和墨书记录,为后人研究唐代历史留下了重要的资料。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带有异域风情的工艺品,以及由丝绸之路带来的异域钱币。
体现了中华唐代时期民族的交流和发展,也体现了唐代开放的时代特征。接着,我们参观了主馆。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馆内的展厅设置也是如此,主要展现了周、秦、汉、唐代的精美文物。主要有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的彩陶,反映西周王都兴起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的青铜剑、兵马俑等,以及民族大融合文化遗存、佛教东渐的宗教文物,还有反映盛唐繁荣景象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等,让人耳目一新。
陕西历史博物馆真正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素有“给我一天,还你万年”之称。
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91号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省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曾是13个王朝的都城,历时达1100多年之久,被认为是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因此地面、地下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存,仅帝王陵墓就有70多座。因此西安也成为了全国十佳旅游城市。
无论在博物馆的建筑、内部设施或陈列的展品面都是高水平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都堪称中国博物馆之最。这座由我国着名女建筑师张锦秋设计的建筑,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反映一个博大、辉煌的时代风貌,既体现了13朝古都的帝王气势,又兼收并蓄传统园林和民居的设计手法。主题建筑整体采用黑、白、灰等淡雅的色调,创造了一个庄严、质朴、宏伟,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氛的现代空间环境。
这里馆藏文物多达37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除了常规陈列外,馆内还经常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 *** 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1、西周早期【(方舆)左右偏旁yu鼎】通高77,口径56.5厘米。
1972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 目前暂存库房,没有在展线上展览。
2、西周中期【五祀卫鼎】通高36.3,口径34.3厘米。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出土。
在一楼西周展览大厅中段。 3、西周晚期【多友鼎】通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
1980年陕西长安县下泉村出土。 在一楼西周展览大厅中段。
4、西汉【皇后玉玺】高2,边长2.8厘米,重33克。1968年陕西咸阳市韩家湾乡狼家沟出土。
在二楼西汉展览大厅前段。 5、西汉【鎏金竹节熏香炉】通高58,口径9,底径13.3厘米。
1981年陕西兴平县豆马村出土。 在二楼西汉展览大厅前段。
6、唐【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4.3厘米。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中段。 7、唐【阙楼.仪仗图】高28O,宽280厘米。
1971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 8、唐【宫女图】高176,宽196.5厘米。1960年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
9、唐【马球图】高229,宽688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
10、唐【狩猎出行图】高100-200,全长890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李贤墓出土。
11。唐【礼宾图】1971年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
以上五组18幅壁画均保存密封库房中,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内均有其复制品供游客欣赏。 12、13、唐【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 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7厘米。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中段。
14、唐【镶金兽首玛瑙杯】长15.5,口径5.9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后段。 15、唐【鹦鹉纹提梁银罐】高24.2,口径12.4,足径14.3厘米。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中段。 16、唐【三彩载乐驼】通高58厘米。
高24.2,口径12.4,足径14.3厘米。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
原件在库房,其仿制品在二楼隋唐展览大厅后段。 17、北宋【青釉提梁倒注瓷壶】高18.3,腹径14.3厘米。
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 在二楼宋元明清展览大厅中段。 18、宋【黑釉油滴碗】高8.5,口径30,底径10.6厘米。
陕西渭南出土。 在二楼宋元明清展览大厅后段。
自蓝田人、半坡人始,周文王、武王,秦皇、汉武,隋文帝、唐太宗就这里驰骋,以致陕西遍地文物,号称文物大省。本书带领您在陕西省的164家博物馆间畅游。在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公园、西安半坡博物馆以及周边的秦始皇陵博物院、华清池、仙游寺……在关中,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汉代的阳陵和茂陵、唐代的乾陵、法门寺博物馆、周原遗址……在陕北,耀州窑博物馆、药王山博物馆、延安革命历史博物馆、钟山石窟、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人到陕西,稍加留意,就会感受到中华古老文明的伟大。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
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鳎逑至酥谢ك褡宓拇Í辰ㄖ绺瘢本哂械胤教厣º褪贝É瘛?br /> 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
3万件(组)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 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镶金玉镯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 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 四隅 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 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 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 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 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 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 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 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验、测试 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
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 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 告厅。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 ●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腾咆哮的黄 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 这是孕育诞生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 境。
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的历史。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 狮是这种文明的标志。
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石刻之精美,气 魄之弘大,堪称“东方第一狮”。这头石狮来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
中国古代的狮子及狮子雕刻艺术 由阿富汗传入,中亚的浪漫奇特与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 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基调。 近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组 成。
位于博物馆中央上下两层的基本陈列荟萃了陕西出土文物的 精华,展出的3000余件稀世珍品从陕西出土的几十万件文物中精 选而来,许多珍贵文物在这里首次公诸于世,分史前、周、秦、汉、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大部分,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 万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古代历史,并使人们了解陕西一些重 要考古遗址的基本面貌。 汉·四神瓦当(朱雀) 直径15。
8厘米,边轮宽2厘米,陕西汉长安城遗址出土。朱雀口卸宝珠,昂首翘尾,更显得威严势猛,神圣异常。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D. 哪个县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务院:同意将河北省蔚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5月10日消息, 据中国政 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下发《关于同意将河北省蔚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批复同意将蔚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城市格局,注重城区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不得进行任何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
批复要求,河北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要加强对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来源:中国新闻网
E. 邳州的来历.以及历史名人
邳州古称邳国、下邳(即三国演义中下邳),1912年(民国元年)始称邳县,1992年10月撤县设邳州市。
邳州作为陇海铁路与京杭大运河的交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邳州经历了楚汉相争、三国角逐、宋金交兵以及现代史上的徐州会战,淮海战役。抗日战争中的着名的台儿庄战役即发生与此,与台儿庄接壤的邳县燕子端口乡的民众积极支前,周边多个乡镇都协助中国军队建立兵站、支援前线、救助伤员。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时,国共两军亦曾鏖战与此。抗战与解放战争中,新四军苏北支队也以邳县北部与山东南部微山湖一带为根据地。邳县北部,尤其是燕子端口乡,多为山区,并与山东、安徽、河南交界,所谓三不管地区,因此发展成为游击区。
着名历史人物有:夏朝时奚仲、战国时齐相邹忌等封于邳,秦朝时黄石公在邳授书张良(张良纳履)。中国同盟会员徐国泰追随黄兴参加广州武装起义,献身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着名文学作品《红岩》中的“小萝卜头”(宋振中)及其父母宋绮云夫妇等许多革命先烈皆为邳州人
而文学作品中,白毛女的故事原型也发生在邳县。其作者贺敬之就是燕子端口乡贺集村人。燕子端口乡治所在有一前山,山上面仍然有古庙和洞穴,以及罕见的石洞中的水井。当地人称该庙为奶奶庙,白毛女的传说即发生与此,贺敬之即根据传说写就白毛女,文学作品中的白毛女最终得救,比历史和现实中的白毛女与奶奶庙都幸运多了。传说与奶奶庙古已有之,周围仍有许多清代文人墨客所留的石碑。然而,因为该庙所在的山石料非常适合作水泥,当地人和来自浙江的商人正在肆意开采山石,奶奶庙已然岌岌可危。
教育,当地人特别注重教育,往往以质朴勤奋,取得非常优秀的成绩。上述扒头山村的一个民办教师,以简陋的教材、教具,令生源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是英语基础差的不能再差的学生,在徐州市统考中,平均成绩第一。八十年代,他的一个学生,从石头垒成的教室中,考入清华大学。该老师周远生,被评为徐州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成为该县教育史上的骄傲。市政府驻地运河镇的运河中学,是徐州市重点中学之一。
柳琴戏为当地着名民间曲艺,类似京西大鼓,解放前及解放初期颇为流行
F. 湖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现今湖北境内这样的革命历史文化名镇主要有:红安县七里坪镇、洪湖市瞿家湾镇、监利县周老嘴镇、潜江市熊口镇和阳新县龙港镇。
此外,罗田县胜利正橡镇、大悟县宣化店镇等也保留有较多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湖北是土地革命的主战场之一,中国 *** 在湖北及毗连地区先后开辟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鄂豫边、湘鄂川黔、鄂豫陕等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政权,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军团等主力红军。
由于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红色政权驻地和指挥中心多以小城镇为依托,留下了丰富的革命史迹。
现今湖北境内这嫌御样的革命历史文化名镇主要有:红安县七里坪镇、洪湖市瞿家湾镇、监利县周老嘴镇、潜江市熊口镇和阳新县龙港镇。
此外,罗田县胜利镇、大悟县宣化店镇等也保留有较多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
一、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的特点 1.历史悠久,红色资源密集,品位高。
这些城镇都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在镇内及其周边保存着数十乃至上百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核心资源都分布在镇中以往的主要街道(通称为“老街”,街道两旁多是明清以来的传统民居,革命旧址即在其内),古镇特色风貌保存尚好,堪称“天然革命历史博物馆”。
建国后,革命旧址多成为国家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年,建设部还公布七里坪镇、周老嘴镇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2.依山傍水,绿色生态环境较好。
大别山、洪湖水、鱼米乡,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3.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
这些城镇均有国道、省道通过,都在省会武汉市3小时车程范围内,距各自的县城、市区只有几十公里,潜在的客源市场巨大。
二、存在的共性问题 1.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市场开发。
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完全空白,其名气更多地体现在革命历史地位、文物价值和传统教育等方面,精神财富尚未转化为物质财富。
2.作为红色资源本身的革命旧址多有毁损,亟待保护。
而革命老区地方财政拮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因此,如何借全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浩荡东风,乘势而上,把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就提到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的议事日程上了。
总的来说,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的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旅游配套设施尚是空白。
应在对这些城镇进行整体改造、环境整治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整体开发,恢复古镇老街原有风貌,形成城镇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齐全、教育旅游产品丰富的红色旅游景区。
三、开发建议 1.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相衔接,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条件。
修建配套干线公路以及景区道路、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标识牌、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改造、扩建、增容供电、排水、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整治周边环境,搞好绿化。
这样既增强可进入性、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又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2.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原则。
搞好文物修复,改造扩建现有陈列展示场馆。
保护、征集、复制革命文物,更新革命史实展览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使之能再现当时的旧址原貌和历史氛围。
3.红绿结合,区域联动。
实践证明,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自然资源紧密结合是最佳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同时,旅游城镇的发展,还要考虑到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竞争和协调关系。
例如,周老嘴邻近洪湖,与洪湖市瞿家湾直线距离25公里,都曾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洪湖市蓝田生态农业园、柏枝湿地公园均是极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环绕洪湖分布,宜与监利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和线路组合,打造一条“红+绿”、“陆+水”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使湘鄂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连为一片。
四、增强产品吸引力 1.突出“红色”概念,把“红色”做足,打造旅游精品。
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红色旅游景区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保护、开发、整合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为游客创造重回革命年代的“红色体验”。
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史迹参观、简单的图文展示,是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全方位的体验要求的。
因此,必须认真规划开发核心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差异文化”所产生的市场吸引力,并与绿色的自然景观芹清岩、古色的历史景观和彩色的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在一起,由目前单一的瞻仰、参观向参与性、体验性等互动性方式转变,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做到既见物、见景,又见思想、见精神。
2.把红色旅游当成发展经济、造福人民的重要产业来抓。
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需要国家、 *** 在规划、资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导向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扶持和加强管理。
但完全依靠中央和上级 *** 拨款不太现实,“等、靠、要”只会延缓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
当地 *** 应当转变思维,通过制定有效的优惠政策,加快建立项目的招商引资机制,促进红色旅游开发的投资多元化,解决资金紧缺的“瓶颈”。
在红色旅游的经营上,既要避免借红色旅游产业化,提高红色旅游景点收费,唯利是图,又要杜绝庸俗化的“接待旅游”、“公费旅游”。
尤其重要的是,努力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深度开发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产业链(可优先发展地方风味餐饮、特色旅游商品),带动当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使当地居民成为发展红色旅游的参与者、经营者、获益者,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总之,湖北革命历史文化名镇进行红色旅游建设开发,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恰当地处理好红色旅游、文化保护、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关系,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古镇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监利县周老嘴镇
位于监利县北30公里处。
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近400多年的历史,房屋均为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
屋面施盖小青瓦,山墙装饰各式墀头。
街道宽不过三四米,铺设青石路面,街道两旁拾一、二级石阶,便是各家民宅。
其建筑布局均为前铺后室,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厢房,且均用木格扇门和格扇板相隔,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特色,此外周老嘴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首府,现保存着原有风貌湘鄂西省委、省 *** 等相关旧址48处。
主要有 *** 中央湘鄂西分局、湘鄂西省委、省苏维埃 *** 、省军委、红二军团总指挥部、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学校二分校、红二军军部、政治保卫局等旧址和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会址以及段德昌、夏曦、贺龙、周逸群等人旧居。
现建有革命旧址纪念馆。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安县七里坪镇
位于红安县城25公里。
七里坪是在南北七里平地上形成的古镇。
其中长胜街是七里坪的一条主街,原名正街,1930年曾命名为杨殷街,全长400米(解放后又续建了290米)南北有城门楼,花岗石条砌成。
街道两边房屋清一色的青砖黑瓦、木格窗户、木板门扇,每间房屋山墙或隔火墙有龙蛇鸟兽造型装饰,街道宽约7米,地面用花岗石条铺成。
此外七里坪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现保存有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革命法庭、工会、银行、黄麻起义会场、 *** 黄安县委驻地、红军经济公社、列宁小学等四十余处革命旧址。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湖市瞿家湾镇
位于洪湖市区西北31公里。
明弘治九年(1496年)为江陵瞿文暹所建,初名“打铳湾”。
清干隆四十年(1775年)改名为“瞿家湾”。
有明清建筑21栋,大多集中在古镇东部。
此外这里还是第土地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保存有 *** 湘鄂西中央分局、 *** 湘鄂西省委会、湘鄂西省苏维埃 *** 等革命机关的旧址和其他革命遗迹20余处。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监利县程集镇
位于监利西北30公里处。
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距今800余年,为典型的江汉平原风格的民居建筑。
现存老街东西走向,1000多米长,宽不过4米,有明清建筑110余栋,约有70%保存完好。
这些建筑临街的多为商业铺面,中进是客堂或作坊,侧有账房,后进则为货栈或晒场。
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或报顶)、厢房,均用木格扇门和木格扇板相隔。
门窗一律镂格,登楼推、街景尽收眼底;木板排门居多,石质门框较少,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本色,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点。
郧西县上津镇
又称柳州城,位于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为明代城址。
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
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青砖砌成。
设5个城门,高3米余,门内右侧有蹬道至城楼。
城外有护城河,宽35米,深6米。
城中轴线偏西有一南北向主街,连接南北二门,长287米,宽3米,从西门至主街有一小街,长60米,街道正中以青石板铺面,旁为卵石馒路,街檐设下水道。
房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隆脊吻檐,雕梁画栋,一进多重。
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分析,此城建于明嘉靖二至三年(1523-1524),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
现城垣完整,城内建筑大部分为原貌。
2.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
位于武汉黄陂区木兰乡。
大余湾共有近40幢房屋为明末清初建筑,其中古民居保存完整的有10户,约1390平方米,保存较好的有33户,3228平方米,这些房屋外墙全用规整的条石砌成,而很多内墙却用夯土筑成。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
位于恩施市崔家坝镇.其明清古建筑和古坟岭墓群是恩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恩施民俗文化生态村。
相关链接
2003年10月8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选命名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22个,湖北省无一入选。
2005年11月12日评选命名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8个,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红安县七里坪镇、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入选。
2007年6月9日评选命名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7个,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监利县程集镇、郧西县上津镇和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入选。
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结果日前在京揭晓:我省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洪湖市瞿家湾镇和监利县程集镇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郧西县上津镇,位于十堰市西北部,是湖北西进的桥头堡,陕西东出的东大门,是一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口子镇。
1985年,上津古城被湖北省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津镇现存古代八大自然景观,以及以明清一条街为主的20多个闻名景观。
其中包括:铁箍云峰、长堤柳浪、天桥古洞、松山仰面、白岩云桥、仙鹤凌霄、山山叠翠、伍峪青幔等。
洪湖市瞿家湾镇,地处洪湖市西部,西接监利柳关,南倚百里洪湖,北靠洪排大河,东临沙口新场,“三横两纵”的自然水系将整个镇域划分为功能各异的小区,突显水乡新镇的特色风貌。
瞿家湾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先烈曾在这里浴血战斗过,昔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就坐落在这条街上,早已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现存有革命旧遗址39处,成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国防教育基地。
监利县程集镇位于监利西北,素有监利“西大门”之称。
该镇是一个享有盛名的文化古镇,建镇历史可上溯到宋乾德年间。
古镇程集私塾遍布,家家尚文。
这里孕育了一批风云人物。
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是恩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6个示范村之一,其明清古建筑和古坟岭墓群是恩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恩施民俗文化生态村。
据了解,2005年评选命名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8个,监利县周老嘴镇、红安县七里坪镇、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入选。
G.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邮编是什么
邮编:314000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缘,钱塘江北岸,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百强县,2008年位列21名。地理坐标为北纬30°15’-30°35’,东经120°18’饥大-120°52’。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市上虞市、杭州市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市余杭区,北连桐乡市、嘉兴市秀洲区。市治海州街道。东距上海125公里。沪杭铁路、01省道杭沪复线东西横贯市域,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320国道越过北境,杭州绕城公路东线穿行西部。以“两横六纵”为主框架,市、镇、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定级内河航道有46条,主干航道与京杭大运河相连。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海宁市全市总面积699.92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辖4个街道、8个镇: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许村镇、长安镇、盐官镇、斜桥镇、袁花镇、丁桥镇、黄湾镇、周王庙镇。
2000年,海宁市辖14个镇、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6660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硖石镇 166901 许村镇 36831 沈士镇 25468 长安镇 71561 盐仓镇 9187 周王庙镇 24916 钱塘江镇 23571 斜桥镇 27191 庆云镇 34656 郭店镇 31377 盐官镇 21590 马桥镇 27379 袁花镇 36162 丁桥镇 24713 许巷乡 42327 新仓乡 19735 谈桥乡 18464 黄湾乡 24051
自然环境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 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最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
海宁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郑肢纯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 C,年均降雨量1187毫米,日照2002.9小时,无霜期233.5天。因地处中纬度,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旱、涝、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耕地土质南砂北粘,结构良好,水气协调,酸碱度适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92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着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2021年4月,海宁市在2021全国城市传播热度排行榜(县级市)中位居第14。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海宁市位列第3。
2021年3月,海宁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网络购买力百强榜第10名。
2021年2月,海宁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2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海宁市位列第63名。
2021年1月,浙江公布“2020年度浙江省产粮大县”名单,海宁市上榜。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海宁市排名第37。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海宁市名列第49。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海宁市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淘宝村百强县》,海宁市上榜,排名第10位。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喊咐出炉,海宁市位列第23名。
2020年,海宁市上榜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名列第100位。
2019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海宁市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海宁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位列第15名。
2019年10月,海宁市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位列第19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海宁市在列。
2017年11月,海宁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5年3月,海宁市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海宁市为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