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通渭历史人物丛书定价多少

通渭历史人物丛书定价多少

发布时间:2023-05-30 16:21:50

Ⅰ 通渭新景历史人物

一、通渭县历史名人都有哪些

1、杨子恒,1964年出生于通渭县马营镇龙头村,兄妹四人先后都考入大学。

杨子恒于1980年至1984年在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至1997年,先后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至今在伦敦大学从事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工作,现为伦敦大学学院统计遗传学教授。 今年6月,通渭籍旅英学者杨子恒教授当选为2008年度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大陆旅英华人,具体事迹介绍见2008年游悔6月22日、23日《甘肃日报》第一版。

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科学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着名的学术团体之一,目前有1400多位院士,其中包括6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皇家科学院院士都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或工业及科技前沿研究方面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

2、刘子述(1911— ) 名念祖,字子述,号万愚,又暑椿村氏,以字行。男,汉族,甘肃省通渭县常家河镇固堆河村人。

仅上三年私 ,15岁因父母双亡而辍学,拉长工、当店员20余年。解放后,于1951年创办固堆河学校,执教13载。

曾多次获县级奖,1958年获全县优秀教师称号。年老后主动退休,从事园艺劳作。

无烟茶嗜好,喜书法艺术,擅寸揩,兼行草,为通渭县书画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县级以上展览,县内外群众及部分寺庙多有收存。

部分联作入编《通渭县志》、《通渭古今对联选》、《 羲皇故里联话录》、《甘肃古今楹联选集》、《固堆河村志》,并在《天水日报》发表;部分诗作及“叹世格言”(西江月组词)入编《通渭古今诗词选》稿。神唤正 近年编有《子述年谱》、《子述自传》、《子述诗词对联辑录》、《回忆录》等。

今93岁高龄,仍对书法艺术坚持不懈。 3、杨泰(1869—1929)字葆亭,光绪癸卯科举人。

拣选宁朔知县,宁夏教授,协修《宁夏志》。 牛士颖 字芮青、锐青,清末拔贡。

曾任甘肃省参议会参议员。 5、 安任山(1891—1959)字猷轩,原名世徽,原字链差献宣。

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留校任教。 6、王序宾(1895—1961)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中学、陆军测量学校。

曾任甘肃宣慰使署秘书主任。 王肇南(1895—1980)北京政法大学毕业。

历任定西、和政、会宁等县县长。 8、冯寿延(1897—1983)字益三。

甘肃法政学校毕业。曾任河南密县县长、通渭县参议会议长等职。

9、伏景毅 字志坚,贡生,甘肃秦安人。民国时期曾任通渭县县长。

通渭一中校长。 11、牛剑秋 曾任甘肃省 *** 秘书、会宁县县长。

12、牛树梅,字雪樵,号省斋,今鸡川镇牛坡村人。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84岁。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京应试,金榜题名,即中进士。先后任雅安知县、隆昌知县、彰明知县、资州、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

清同治元年(1862年)得四川总督骆秉章、给事中高延祜联名保奏,擢升四川按察使。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衔。

勤政惠民,抑富济贫,兴办义学,教化黎民,整顿吏治,昭雪冤情,秉公执法,政绩卓着。川人称赞:“先生来川,德入人心,名播人口,真乃牛青天也。”

他一生手不释卷,笔耕不辍。着有《省斋文集》12卷,《闻善录》4卷,《湑叶文存》6卷。

未付梓的有《周易探源》、《雪樵诗存》等。他去世以后,廷旨“从祀名官祠,事迹编入循吏传。”

《清史稿•循吏》有传。 10、党锡樊(1922—2000)字晓迟,号圃光。

毕业于西北师院教育系。原任通渭一中校长。

11、牛剑秋 曾任甘肃省 *** 秘书、会宁县县长。 12、牛树梅,字雪樵,号省斋,今鸡川镇牛坡村人。

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84岁。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京应试,金榜题名,即中进士。

先后任雅安知县、隆昌知县、彰明知县、资州、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清同治元年(1862年)得四川总督骆秉章、给事中高延祜联名保奏,擢升四川按察使。

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衔。 勤政惠民,抑富济贫,兴办义学,教化黎民,整顿吏治,昭雪冤情,秉公执法,政绩卓着。

川人称赞:“先生来川,德入人心,名播人口,真乃牛青天也。” 他一生手不释卷,笔耕不辍。

着有《省斋文集》12卷,《闻善录》4卷,《湑叶文存》6卷。未付梓的有《周易探源》、《雪樵诗存》等。

他去世以后,廷旨“从祀名官祠,事迹编入循吏传。”《清史稿•循吏》有传。

二、通渭县的历史

地名由来

宋熙宁(1068)元年,陕西秦凤路副督总管杨文广筑大甘谷口寨(今甘谷县杨家城子下村北),朝廷赐名“甘谷城”,又于擦珠谷筑一大堡(今什川乡李家坪古城遗址),朝廷赐名“通渭堡”,因牛谷河通往渭河而得名。

历史沿革

通渭历史悠久。据发掘文物证明,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通渭这块土地上。

夏、商、西周时期,通渭地为羌人所居。

春秋和战国前期,通渭地为襄戎地。

战国后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陇西郡,通渭地属陇西郡(治今临眺)辖。

秦统一后,通渭地仍属陇西郡辖。

新莽篡汉,改天水郡为镇戎郡(仍治平襄),改平襄县为“平相县”西汉更始元年至东汉建武八年,成纪(今秦安县北)人院嚣聚众10万反莽,在平襄建立割据陇右诸郡的西州政权达10年之久。

东汉收复平襄后,平襄县仍属凉州刺史部天水郡辖。永平十七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移治冀县,即今甘谷),平襄县为汉阳郡辖。中平五年,分置南安郡(治今陇西县东南),平襄县改属南安郡辖。

三国时,曹魏从平襄、略阳县分置临渭(治今秦安县东南)、清水县,合4县立广魏郡(治临渭),属雍州辖。

晋时,平襄县属秦州略阳郡(治今秦安县陇城)辖。《晋书·地理志》载:“略阳郡,本名广魏,泰始中更名焉。”晋末大乱,郡县归属无定。

前赵、前秦时,平襄县犹存。西秦时,还两次见于史册。此后,平襄县废。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统一北方后,平襄县地属秦州天水郡显亲县辖。永安三年置渭州(今陇西),平襄县地改属渭州南安阳郡(治桓道)中陶县辖。西魏初,平襄县地属北秦州(今秦安县西北)辖。废帝三年(554),改北秦州为交州,平襄县地属交州安阳郡(治今秦安县北)乌水县辖。北周(557-581)因之。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交州为纪州。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并乌水县入长川县,平襄县地属陇西郡长川县辖。

唐武德元年,复改陇西郡为渭州,平襄县地属渭州长川县辖。贞观三年(629),并长川县入陇城县,平襄县地属陇右道秦州陇城县辖。宝应二年(763),渭、秦等州被吐蕃占领。大中三年(849)大破吐蕃,光复平襄,属秦州。

宋初,西边疆域只达秦州夕阳镇(今天水新阳镇,未过渭河,平襄县地被西夏和吐蕃占领。时,宋以秦州,继以古渭州(今陇西)为据点,逐渐向西开拓。天禧二(1018)置安远寨(今属甘谷县),属秦州。治平四年(1067)置鸡川寨,属秦州。熙宁元年,杨文广于擦珠谷筑一大堡,十二月城成,宋廷赐名“通渭堡”。熙宁五年(1072),升通渭堡为通渭寨,领者达(后演变为“哲达”)、漆麻、本当、扑麻龙、达隆5堡,属熙河路通远军(今陇西)辖。崇宁五年(1106)升通渭寨为通渭县,属巩州。

天会五年(1127),金在通渭境内置通渭、鸡川、甘谷3县。通渭属临挑路巩州辖。

元至元七年(1270),并鸡川县入秦安县,废甘谷县,于秦州属伏羌城置伏羌县(今甘谷),通渭县移治今城区,属陕西行省巩昌路辖。

明洪武二年(1369),总兵徐达西征至巩昌,时通渭为元主簿杨忠所据,徐差万户董提招杨归附。通渭县属陕西行都司陇右道巩昌府辖。

清初,因明制。康熙二年(1663),通渭县属陕西右布政使司巩昌府辖。康熙七年,通渭县属甘肃省巩昌府辖。康熙五十七年,县城覆没,县署临时移治西关。雍正八年,县署又临时移驻平凉苑马寺属安定监(今马营)。同时,割安定监属通渭,巩昌府辖。干隆四年(1739),在旧城址始筑新城,即今县城。干隆十三年(1748)城成还治,仍属巩昌府。

中华民国2年3月,废府设道,通渭县属甘肃省陇南道(旋改渭川道,治今天水)辖。

民国16年(1927)7月,改道为行政区,通渭县属甘肃省渭川行政区辖。

民国30年(1941)8月,改渭川行政区为廿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6日,县城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渭县属甘肃省天水专区辖。至1955年10月22日改属甘肃省定西专(地)区所辖至今。

三、通渭县襄南乡的历史记载

襄南乡位于通渭县南部,总面积148平方公里,乡人民 *** 驻地马家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805米,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牛谷河从东过境流入甘谷县散渡河,文家堡大沟经石窑峡流入甘谷县虎狼沟,汇入散渡河,形成境内两大主要河系。通甘公路、通榜公路、碧黑公路穿越其境,总人口23303人。全乡耕地面积1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洋芋、玉米、葫麻、油菜籽、扁豆、三菱豆、莜麦、糜、谷、荞麦也有分布。林草面积15500亩,养殖大家畜主要有牛、驴、骡,户均1.5头,家禽有猪、羊、鸡。

箭杆岭凤龙山李白纪念馆位于襄南乡西部的王岔、瓦洒交界处,占地3600多平方米,始建

凤龙山一角

于明朝,盛于清朝,民国逐渐衰退,文革期间遭遇破坏。1980年恢复重建,现为全县最大的山场庙会之一。经过28年的建筑和修缮,再加上近几年组织群众人工植树1万多亩,这里峰峦叠嶂,山势峻峭,古木参天,林草丰茂。 凤龙山依西北山势而建,前有观景亭、承雨池。前院为钟楼、鼓楼、万民伞楼、笔剑楼、四座八角阁楼;左右为山神土地庙,正中为四披头的李白纪念馆,知名人士的书画牌匾悬于庙宇周围,古朴凝重,庄重典雅。院内环境优雅,绿树成荫。中院正殿为李白寝宫,左右分别为文昌宫、杨六郎庙。后院为全馆的主建筑,雄伟高大的玉皇观。玉皇观为三层的实木塔形建筑,均出角架斗,八角造型,雕梁画栋,粉壁画墙,显现出古建筑师的非凡功力。左右两座为三霄、圣母殿。2005年新建三楼现代楼房,供馆内管理人员和书画交流人员使用。

箭杆岭凤龙山每年六月六日为定期庙会,会期三天,参会人员涉及通渭县南部六个乡镇及甘谷县安远镇,人数高达6万人之多。庙会期间或参观书画交流、或旅游观光、或卖风味小吃、或许愿求平安,大小车辆绵延长达1公里,充分体现了当地群众对中国唐宋年间文能治国的诗仙李白和武可安邦的杨六郎这两位真实历史人物的崇拜之情。

高店村李江皮影戏班子,由其祖辈所创,历经数代。1947年,出身艺人世家的李江,继承传艺

皮影戏

,并博采众长,汲取秦剧套路把式之精华,自成一派。

李江皮影戏班子,现有90多幅线子,380多个人物头像,蟒袍、火旗装、官衣、蛟龙驹、四不像等道具一应俱全。李江前后共收录抄写各种剧本120余本,主要有传统国戏、神话、家庭教育和爱情等四大类90多个剧目,其中传统国戏《蛟龙驹》和历史神话剧《唐王双游狱》在甘肃存本极少。

李江的唱腔以粗犷雄浑见长,擅长慢板、流水板、道情、散板等四类10多个板式,一台戏数个角色,他都能扮声自如,不留破绽。他的影人表演,娴熟灵活,影艺精湛,其影人刻制,力求简洁明快,色彩鲜艳,工艺考究,在影人刻雕、影人表演和唱腔道白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农闲时节率众艺人巡演于牛谷河沿岸三县各村社,倍受群众称赞。 李江的皮影戏班子,经历了“文革”传统剧目被禁,蒙受“破旧”阴影的低谷,也走过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鼎盛的发展时期,在皮影戏被现代声像技术冲击的今天,李江等皮影传人,希望皮影戏引起社会各界保护、支持的同时,再将皮影戏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目传承发扬。

四、甘肃通渭县什川乡的历史 详细的

什川乡位于甘肃省通渭县最西部,东接第三铺乡,南与榜罗镇相邻,北与马营镇毗连,西连陇西县权家湾乡、渭阳乡,总面积164.8平方公里,东西长20.3公里,南北宽20.66公里,耕地面积9.35万亩。乡人民 *** 驻地贾家山,海拔2142米,距县城31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山峦起伏,深沟大涧,高庙山(2241米)为全境最高峰。年平均气温5-6℃,年降雨量420毫米左右,无霜期在135天左右,气候属温凉半干旱内陆气候。全乡共辖16个村,108个村民小组,4293户,20198人。境内历史文化深厚,民风淳朴,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详细内容参考:

五、通渭县名人

《通渭名人录》://wenku./link?url=R_ 1、杨子恒,1964年出生于通渭县马营镇龙头村,兄妹四人先后都考入大学。

杨子恒于1980年至1984年在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至1997年,先后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至今在伦敦大学从事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工作,现为伦敦大学学院统计遗传学教授。 今年6月,通渭籍旅英学者杨子恒教授当选为2008年度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大陆旅英华人,具体事迹介绍见2008年6月22日、23日《甘肃日报》第一版。

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科学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着名的学术团体之一,目前有1400多位院士,其中包括6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皇家科学院院士都是在基础科学研究或工业及科技前沿研究方面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

2、刘子述(1911— ) 名念祖,字子述,号万愚,又暑椿村氏,以字行。男,汉族,甘肃省通渭县常家河镇固堆河村人。

仅上三年私 ,15岁因父母双亡而辍学,拉长工、当店员20余年。解放后,于1951年创办固堆河学校,执教13载。

曾多次获县级奖,1958年获全县优秀教师称号。年老后主动退休,从事园艺劳作。

无烟茶嗜好,喜书法艺术,擅寸揩,兼行草,为通渭县书画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县级以上展览,县内外群众及部分寺庙多有收存。

部分联作入编《通渭县志》、《通渭古今对联选》、《 羲皇故里联话录》、《甘肃古今楹联选集》、《固堆河村志》,并在《天水日报》发表;部分诗作及“叹世格言”(西江月组词)入编《通渭古今诗词选》稿。 近年编有《子述年谱》、《子述自传》、《子述诗词对联辑录》、《回忆录》等。

今93岁高龄,仍对书法艺术坚持不懈。 3、杨泰(1869—1929)字葆亭,光绪癸卯科举人。

拣选宁朔知县,宁夏教授,协修《宁夏志》。 牛士颖 字芮青、锐青,清末拔贡。

曾任甘肃省参议会参议员。 5、 安任山(1891—1959)字猷轩,原名世徽,原字献宣。

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留校任教。 6、王序宾(1895—1961)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中学、陆军测量学校。

曾任甘肃宣慰使署秘书主任。 王肇南(1895—1980)北京政法大学毕业。

历任定西、和政、会宁等县县长。 8、冯寿延(1897—1983)字益三。

甘肃法政学校毕业。曾任河南密县县长、通渭县参议会议长等职。

9、伏景毅 字志坚,贡生,甘肃秦安人。民国时期曾任通渭县县长。

通渭一中校长。 11、牛剑秋 曾任甘肃省 *** 秘书、会宁县县长。

12、牛树梅,字雪樵,号省斋,今鸡川镇牛坡村人。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84岁。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京应试,金榜题名,即中进士。先后任雅安知县、隆昌知县、彰明知县、资州、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

清同治元年(1862年)得四川总督骆秉章、给事中高延祜联名保奏,擢升四川按察使。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衔。

勤政惠民,抑富济贫,兴办义学,教化黎民,整顿吏治,昭雪冤情,秉公执法,政绩卓着。川人称赞:“先生来川,德入人心,名播人口,真乃牛青天也。”

他一生手不释卷,笔耕不辍。着有《省斋文集》12卷,《闻善录》4卷,《湑叶文存》6卷。

未付梓的有《周易探源》、《雪樵诗存》等。他去世以后,廷旨“从祀名官祠,事迹编入循吏传。”

《清史稿•循吏》有传。 10、党锡樊(1922—2000)字晓迟,号圃光。

毕业于西北师院教育系。原任通渭一中校长。

11、牛剑秋 曾任甘肃省 *** 秘书、会宁县县长。 12、牛树梅,字雪樵,号省斋,今鸡川镇牛坡村人。

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84岁。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京应试,金榜题名,即中进士。

先后任雅安知县、隆昌知县、彰明知县、资州、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清同治元年(1862年)得四川总督骆秉章、给事中高延祜联名保奏,擢升四川按察使。

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衔。 勤政惠民,抑富济贫,兴办义学,教化黎民,整顿吏治,昭雪冤情,秉公执法,政绩卓着。

川人称赞:“先生来川,德入人心,名播人口,真乃牛青天也。” 他一生手不释卷,笔耕不辍。

着有《省斋文集》12卷,《闻善录》4卷,《湑叶文存》6卷。未付梓的有《周易探源》、《雪樵诗存》等。

他去世以后,廷旨“从祀名官祠,事迹编入循吏传。”《清史稿•循吏》有传。

六、陇右的历史名人

(?—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南)人。

西汉将领,李广之孙。甘延寿:字君况,西汉名将,北地郁郅人,即今甘肃庆城县人。

与副校尉陈汤共同诛灭了匈奴的郅支单于,被封为义成侯。 (前137—前52年),字翁孙,汉族,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西汉着名将领。

段会宗(前83年~前9年),字子松,天水上邦(今甘肃天水)人。西汉着名外交家。

四出乌孙,在西域各族人民中享有很高威望。隗嚣(?~公元33年),字季孟,陇右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西汉末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出身陇右大族,青年时代在州郡为官,以知书通经而闻名陇上。

王符(85年?~163年?)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字节信。

汉族,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因“不欲章显其名”,故将所着书名之为《潜夫论》。

赵壹文学家,字符叔,汉阳西县(今甘肃西和)人,东汉着名辞斌家,作品有《刺世疾邪赋》。秦嘉:秦嘉,字士会,生卒年不详。

东汉陇西郡平襄县人(今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据南朝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记载:“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

为郡上掾……”明万历四十一年至四十四年(1613——1616年)《重修通渭县志》依“旧志”(按:明弘治《通渭县志》及更早的县志)载:“汉秦嘉,字士会,为上郡掾,博学鸿词,驰声先汉……今城川铺东,是其故里,祀乡贤”。“桓帝时,秦嘉为郡吏,岁终为郡上计簿使,后赴洛阳,被任黄门郎。

后病死于津乡亭。代表作为《赠妇诗》。

秦嘉是一个才华卓着的诗人,但他误入官场,年近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为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历代研究者对其作者、作品的考据已十分充分,但对秦嘉、徐淑作品自身的研究与评价并不十分到位。

他们不仅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秦嘉徐淑用自己的人生、爱情经历,为腐朽不堪的东汉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作品在钟嵘《诗品》,唐代欧阳询等编纂的《艺文类聚》,明代胡应麟《诗薮》,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均有所收录和评价。

近年出版的《俄藏敦煌文献》第12213号(上海古籍出版社)《后汉秦嘉徐淑夫妻往还书》,更加详尽地说明这对“夫妻诗人”的生活和文学创作一个侧面。秦嘉是一个有建树的诗人,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清醇文学之士。

他虽身为上计掾、黄门郎,却不沉溺于名利,个性张扬,放荡不羁,张显着名士风骨。从他的《与妻书》中看出,秦嘉的理想、志趣不在风尘利禄之中。

“不能养志,当给郡使”“ 当涉远路,趋走风尘,非志所慕,惨惨少乐”(《与妻徐淑书》) 他之所以过这种离别孤单的生活,只因为“随俗顺时,僶俛当去”。(同上)据徐淑对秦嘉 “策名王府,观光上国”(《答夫秦嘉书》)的评价,秦嘉不仅是有名诗人,更是一个执“高素浩然之业”(同上)的淡泊名利之徒。

秦嘉不看重浮华,而关注自己的情感世界,关注真实的自我。他在《述婚诗》里写到:“君子将事,威仪孔闲。

猗兮容兮,穆美其言”,“ 神启其吉,果获好逑”。毫不掩饰对妻子的赞美、钟爱和感激之情,这在以含蓄、自谦的中国古代诗文中,是非常罕见的。

另一个方面,秦嘉率性自然,返璞归真,在名教鼎盛的东汉末年,他的作品取材于夫妻生活、感情琐事,并能真情真性,情致博雅,实属难能可贵。但他的思想并非拘泥于此不能自拔,而诗歌境界宏阔,寄喻深远,把夫妻情爱放在彼此的人生经历中审视,点出少与多、早与晚、达与穷等矛盾,用以探究人生的哲理。

张芝东汉书法家。字伯英。

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是东汉末年的着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末期名将。盖勋(生卒年不详),字符固,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安西县西南)人,东汉末期蓍名的清官。

董卓(?-192),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西凉军阀。

韩遂(?-215),字文约,金城(治今甘肃永靖西北)人。东汉末年割据西凉一带的军阀。

张济(?-196),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东汉末年军阀,张绣的叔父。官至骠骑将军、平阳侯。

张绣(?—207),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张济的从子。

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郭汜(?-197)又名郭多,凉州张掖(治今甘肃张掖西北)人,东汉将领。

原为董卓的部下。董卓被杀后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着名谋士。

官至太尉,谥曰肃侯。封衡,字君达,号青牛道士,生于公元116年左右,是陇西狄道(今天武山县)人。

汉末名医,善医药、针灸,自幼习道,与华佗、左慈齐名。向曹操传授了气功养身术。

曹依法习练,收效显着,大喜,乃召见封衡,欲留朝中任职,衡坚辞不受;又以重金相赠,衡亦委婉谢绝,就跨青牛飘然而去。曹叹曰 :“封。

七、通渭县历史沿革

通渭县历史悠久,汉元鼎三年置平襄县,为天水郡治所。

新莽始建国元年 通渭县,改天水郡为镇戎郡,改平襄县为“平相县”,地皇四年七月,成纪(今秦安北)人隗嚣聚众10万反莽,攻陷平相,复称平襄,建立割剧陇右诸郡的政权。永平17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平襄为辖县之一。

三国时平襄县为曹魏广魏郡(治今秦安县陇城)辖,西晋时平襄县属秦州略阳郡。治平四年(1067)置鸡川寨仍属秦州。

宋熙宁(1068)元年,陕西秦凤路副督总管杨文广筑大甘谷口寨(今甘谷县杨家城子下村北),朝廷赐名“甘谷城”,又于擦珠谷筑一大堡(今什川乡李家坪古城遗址),朝廷赐名“通渭堡”,因牛谷河通往渭河而得名。熙宁五年(1072)升通渭堡为通渭寨,属熙河路通运军(治今陇西)辖,崇宁五年(1106)升通渭寨为通渭县,属巩州(治今陇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渭县属天水专区辖,1955年改属甘肃省定西专(地)区(现定西市)所辖至今。

八、甘肃通渭县什川乡的历史 详细的

什川乡位于甘肃省通渭县最西部,东接第三铺乡,南与榜罗镇相邻,北与马营镇毗连,西连陇西县权家湾乡、渭阳乡,总面积164.8平方公里,东西长20.3公里,南北宽20.66公里,耕地面积9.35万亩。

乡人民 *** 驻地贾家山,海拔2142米,距县城31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山峦起伏,深沟大涧,高庙山(2241米)为全境最高峰。

年平均气温5-6℃,年降雨量420毫米左右,无霜期在135天左右,气候属温凉半干旱内陆气候。全乡共辖16个村,108个村民小组,4293户,20198人。

境内历史文化深厚,民风淳朴,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详细内容参考:。

Ⅱ 丛书与类书有什么区别

丛书与类书有什么区别?

丛书,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套书,是把各种单独的着作汇集起来,给它冠以总名的一套书。其形式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两种。
中国的丛书,一般认为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可算为丛书的鼻祖,它刻于1201年,以后各代多有编纂,比较有名的丛书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其中《四库全书》的部头之大,堪称中国古代丛书之最,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当时,《四库全书》没有刻印,全书只缮写七部。曾分藏于清代的七大藏书阁。
查询古代丛书目录及其子目,最完备的工具书是《中国丛书综录》,还有《丛书大辞典》、《丛书子目索引》、《丛书子目书名索引》等。
在古代,丛书多为综合性的丛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专门性的丛书相继出现。现在,全国各出版社都注意了出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了丛书的出版。
类书
类书是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用的工具书。
【类书】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着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整合》。其价值:一为储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激行清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类书按其内容和编排方式不同,有义系、形系、音系三类。义系类书就是按材料的义类分部编排,如天文、带运地理、人事类。每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分有日、月、星、时等;时又分春、夏、秋、冬等。古代类书大多属此类。其中以取材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音系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取二至四字的短语,按末一字的韵编入某韵,主要供编纂字、词典找资料出处所用。如元代的《韵府群玉》、清代的《佩文韵府》。形系类书是字形编类,即将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按其上一字归入同一字的类中,而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诗文篇目,如清代的《骈字类编》。其作用与音形类书略同。
我国古代类书之祖,当首推魏时之《皇览》。就据明前《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魏文帝曹丕时“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丛,凡千余篇”。此书早已散佚,后世虽有一些辑佚本,但所存不多,难以窥其全貌。六朝时期也有很多类书,如北齐后主武平三年敕撰的《修文殿御览》,卷佚很多,为唐、宋类书所取,今已佚。另如齐、梁间的《古今同姓名录》、梁朝的《华林遍略》等皆是。

古时说的类书与丛书有什么区别?

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着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整合》。其价值:一为储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什么叫丛书?
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多种单独着作为一套,并以编号或不编号方式出版的图书。它通常是为了某一特定用途,或针对特定的读者物件,或围绕一定主题内容而编纂。一套丛书内的各书均可独立存在,除了共同的书名(丛书名)以外,各书都有其独立的书名;有整套丛书的编者,也有各书自己的编着者。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版式、书型、装帧等,且多由一个出版者出版,除少数丛书一次出齐外,多数为陆续出版。

系列书与丛书有什么区别

系列书一般有传承关系··就像父子关系一样··一般是由开始到最后之间有一定相关联的
丛书之间··一般是在某一方面讲解的一套书籍··类别相同,但没有传承关系i

什么叫类书?最大的类书是四库全书吗?什么叫丛书?最大的丛书是永乐大典吗?丛书和类书有什么区别?

【类书】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着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整合》。其价值:一为储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ke../lemma-php/dispose/view.php/112826.htm
什么叫丛书?
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多种单独着作为一套,并以编号或不编号方式出版的图书。它通常是为了某一特定用途,或针对特定的读者物件,或围绕一定主题内容而编纂。一套丛书内的各书均可独立存在,除了共同的书名(丛书名)以外,各书都有其独立的书名;有整套丛书的编者,也有各书自己的编着者。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版式、书型、装帧等,且多由一个出版者出版,除少数丛书一次出齐外,多数为陆续出版。
:ke../lemma-php/dispose/view.php/58441.htm

请问类书与丛书有何区别?

“类书”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工具书,它辑录经、史、子、集各类着作,所收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综合性的大型类书,就是古代的网络全书。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编成的《皇览》,而后,历代续有编刊,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三才图绘》,清代的《古今图书整合》、《渊鉴纇函》等等。其中《永乐大典》原是我国历史上内容最广博,卷帙最庞杂的一部类书,可惜历经劫难、散佚,至今传存的已不及原书的百分之三。而清代官修类书《古今图书整合》,为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分为六个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九部。全书并且收录不少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文字翔实,实为今日查核典故、考经证史的重要依据和凭借。
所谓“丛书”就是将原属单行流传的书籍,依照一定的原则、体例汇编为一部大书,再题以概括的总名,以便成套储存下来。南宋末年编纂的《儒学警悟》、《百川学海》是现今公认的丛书始祖。此后,类编群籍,总括篇章,似乎已成为丛书编纂的基本体例。明人踵武前贤,丛书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态、不同内容的汇刻书籍。直至清代,我国丛书的编刊始迈入全盛的时期,由于文化事业受到普遍的重视,从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库全书》,到民间个人编撰的丛刊汇编,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 类书与丛书,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直接取材于众书,并且以原貌呈现,没有臆改篡乱的情形。而二者不同之处,则是丛书没有特定的编纂体例,只是将多种着作编印在一起,原书仍各自独立;至于类书则是由各书中择抄材料,分类编次。 类书与丛书均是古代典籍中的重要部份,也是先人智慧结晶,它们为文化凭添了绚烂的光彩,也为文明的进步,留下了最佳的见证。

单书号与丛书号有什么区别?

单书号与丛书号的区别:

1、单书号,单书单号,即一本书有一个唯一的书号,与其他任何书都不同。丛书号,即一套丛书共用一个书号。一套丛书可能是三本,可能是五本,也可能是10本,这套丛书有多少本,就是这多少本书共用这一个书号,但每本也有独立的CIP资料。
2、单书号的书可以单独定价,可以单独公开发行销售。丛书号的书不可单独定价,不可单独公开销售,只能一套丛书整体定价(如写“定价:200元(共10册)”,并作为一个整体发行销售。
3、单书号费用一万多,丛书号费用几千元。

请问类书和丛书有何区别

类书,就是采收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各种类别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丛书,也称为丛刊、丛刻、汇刻书、套书等,是把各种单独的着作汇集起来,然后给它取一个名字的一套书。它的形式又分为综合性和专门性两种。

纂书与篆书有什么区别?

篆书

汉语字型之一。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即金文,又称镏书;小篆为秦统一后规定的书体写法。

纂书

蒐集材料编书。

丛书和类书的区别

类书是中国古代的网络全书,其编制方法系按类汇编群书,即将当时能蒐集到的所有书中的内容拆散,重新按类或主题进行编排,以便需要时能快速地查到。因为其主要是按类编排的,所以被称之“类书”。明清时期,也有少数类书是按韵目进行排检的,如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的《佩文韵府》等,但历代类书的主流还是以分类为主。
丛书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储存古籍文化曾起过积极作用。
它与类书不同:类书是在蒐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整理成为类似今天网络全书式的工具书;丛书是将原来属于单本流传的书籍,汇编成一部大书,题以概括的总名,成套传存古籍,以供人们检阅。丛书收书不等,一部丛书多者辑书达数千种以上,如《丛书整合初编》,收书4107种;少者只有2种,如郭子章《辑秦汉国记》,仅收《三辅黄图》与《西京杂记》二书。
总而言之,“类书”之所谓“类”,是取分类纂集的意思;而丛书之所谓“丛”,是总括、聚集与众多的意思。
像四大名着、四书五经放在一起就被成做一套书。

3、 试谈谈丛书与类书的区别。

丛书,或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套书,是把各种单独的着作汇集起来,给它冠以总名的一套书。其形式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两种。
中国的丛书,一般认为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的《儒学警语》可算为丛书的鼻祖,它刻于1201年,以后各代多有编纂,比较有名的丛书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其中《四库全书》的部头之大,堪称中国古代丛书之最,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当时,《四库全书》没有刻印,全书只缮写七部。曾分藏于清代的七大藏书阁。
查询古代丛书目录及其子目,最完备的工具书是《中国丛书综录》,还有《丛书大辞典》、《丛书子目索引》、《丛书子目书名索引》等。
在古代,丛书多为综合性的丛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各种专门性的丛书相继出现。现在,全国各出版社都注意了出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了丛书的出版。
类书
类书是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用的工具书。
【类书】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着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整合》。其价值:一为储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类书按其内容和编排方式不同,有义系、形系、音系三类。义系类书就是按材料的义类分部编排,如天文、地理、人事类。每系中又分若干小类,如天文分有日、月、星、时等;时又分春、夏、秋、冬等。古代类书大多属此类。其中以取材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音系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取二至四字的短语,按末一字的韵编入某韵,主要供编纂字、词典找资料出处所用。如元代的《韵府群玉》、清代的《佩文韵府》。形系类书是字形编类,即将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按其上一字归入同一字的类中,而举出包含这个词语的诗文篇目,如清代的《骈字类编》。其作用与音形类书略同。
我国古代类书之祖,当首推魏时之《皇览》。就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魏文帝曹丕时“使诸儒撰集经传,随类相丛,凡千余篇”。此书早已散佚,后世虽有一些辑佚本,但所存不多,难以窥其全貌。六朝时期也有很多类书,如北齐后主武平三年敕撰的《修文殿御览》,卷佚很多,为唐、宋类书所取,今已佚。另如齐、梁间的《古今同姓名录》、梁朝的《华林遍略》等皆是。
唐代官修类书有三部,即欧阳洵等奉敕撰《艺文类聚》,许敬宗等奉敕撰《文馆词林》,徐坚奉敕撰《初学记》。私撰的有二部:虞世南撰《北堂书抄》和白居易撰《白孔六帖》。
《艺文类聚》,唐高祖时编,100卷。该书从1400多种古籍中分类摘录,分岁时、政治、产业等48部,事实居前,诗文列后,内容丰富。其中征引的古代典籍,今多散佚,为我们储存了不少珍贵材料。
《文馆词林》,唐高宗时编。1000卷。分类编纂自先秦到唐代各体诗文。原书北宋时已散佚。流传在日本的残本约有数十卷,其中大部分已重新传入我国。各残卷分别有《佚存丛书》《粤雅堂丛书二编》《古逸丛书》《适园丛书》等刻本。
《北堂书钞》,是唐初的虞世南任隋朝秘书朗时编辑。160卷。该书从当时各类书籍中摘录名言佳句,凡852类,供当时作文采摭词藻之用。
宋代类书编纂规模空前,产生了许多大型类书。较为着名的有:
《太平御览》,1000卷。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下诏命李昉等人编修,历时八年而成。初名《太平总类》,太宗令人日进三卷阅览。“此书千卷,朕欲一年读遍”,故改题今名。又简称“御览”。是书分55门,各门之下又分若干类,有些类下又有子目,大小类目共计约5474类。《御览》征引古书1690余种。可见其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综合性资料工具书,而且是储存古代佚书最为丰富的类书之一。
《册府元龟》,1000卷。宋真宗命令王钦若、杨亿等辑。始于景德二年(1005年),历时八年于太中祥符六年即1013年修成。分31门,1104门。将历代事迹,自上古至五代,分门顺序排列。所采以史籍为主,间取经、子引文多整章整节,对宋以前史辑的校勘工作有较高价值。
《山堂考索》一名《群书考索》,212卷。南宋章如愚私撰。共分46门,所引经史百家之书,都附有辑书人的断语。
《玉海》,200卷。南宋王应麟私撰。分天文、地理、官制、食货等21门。该书对宋代史事大多采用《实录》和《国史日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卷末还附有《辞学指南》四卷,并有辑者所作《诗考》及《诗地理考》等13种。
明清两代官修和私辑的类书更是汗牛充栋。这里只介绍两部最富代表性的类书——《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整合》。
《永乐大典》,22937卷,11095册,字数三亿七千万左右。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诏令大臣解缙编纂《文献大成》,次年竣工。永乐三年,再令重修,永乐六年修成,命名为《永乐大典》。该书集中图书八千余种,依洪武正韵将有关资料整编。其体例是“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即以洪武正韵为纲,按韵分列单字。每一单字下详注音韵训释,录有篆隶楷草各种字型,字下将有关人物事件、制度名物、山川河流、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号令文章,随字所含之类收载。《永乐大典》篇幅浩繁,内容十分丰富,保留了不少古籍。可惜正本毁于明末,副本也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洗劫,现仅存七百余卷。
《古今图书整合》。清康熙时陈梦雷等编。康熙四十五年书成,赐名《古今图书整合》。雍正时覆命蒋廷锡等重新增删润色。原书分六编,三十四志,修订后的该书改为三十二典,6109部仍旧,共一万卷。全书体例以六汇编为总纲(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各编下分典,计三十二典。典下分部,凡六千余。部下又分别列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造句、纪事、杂录、外篇等细目。所引图书资料,一律注明出处。《古今图书整合》卷帙浩翰正如雍正所称赞:“贯穿古今,汇合经史,天文地理,皆有图记。下至山川草木,百工制造,海西秘法,靡不备具。洵为典籍之大观。”为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

Ⅲ 细说中国历史丛书怎么样

1.求推荐几部类似明朝那些事一类的书,要不枯燥又尊重史实就行

我来推荐吧,首先我想说个人写东西终究是有错误的,当年明月的错误也是非常之多的。

春秋战国确实没什么好推荐,所以就看那个什么潇水的着作吧,虽然他想写的有趣,但无奈水品不够,但是写的还是可以的。《原来这才是春秋》这本书的作家最后好像不写了,但也可以看看。实在不行可以看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一样都是文言小说,有许多文学改造,但看一遍你就懂了个大概,这点也类似三国演义。专业的就是杨宽的战国史之类的着作了

秦的话可以看看《大秦帝国》,特别推荐小说曹三的《李斯与秦帝国》,当然这本小说虚构的很多,几乎都是虚构,但是写的很有秦朝的感觉。

汉的话,月望山东的《那是汉朝》我看过,写的一般,错误比明月还多,另外还有曹三的光武帝的书《嗜血的皇冠》

另外,很多人把秦汉合起来写,可以看的也有不少。不过大多比较专业,比如你可以看程步的书,不过他写的比较颠覆啦,初学者最好不要看,里面的韩星项羽都被他证明的很菜。另外还有李开元写的秦汉也比较推荐啦,小说就是日本司马辽太郎的《刘邦和项羽》。专业一点的就是史记了,这个就看一些精彩的篇章就好了比如相遇韩信刘邦的本纪列传。

三国时期就是《易中天品三国》,还有紫金山的《曹操大专》,小说就是《卑鄙的圣人曹操》。专业一点可以看吕思勉的三国史。写的很好

南北朝好像比较冷门吧,这个你要自己去看一下天涯论坛,里面写南北朝的也有不少,自己找自己喜欢的吧。专业派握坦的我就不推荐了,因为南北朝确实比较乱

隋唐基本连载一块写的,想血腥的盛唐。大唐风云,唐史并不如烟之类的有很多,也还可以,特推小马连环的两本初唐的和唐末五代的书。专业一点的比较多,特推日本写的一些,还有外国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写的非常奢华,也很专业,本国也有很多,就不介绍了。

宋朝就是《如果这是宋史》,因为好像别的就没有什么好推荐的了。另外还可以看袁腾飞的《塞北三超》和《两宋风云》,但是他的我实在不怎么推荐。错误忒多。专业的话就是宋史学家王曾瑜等人吧比如王的岳飞大专,外国尤其是英国人很喜欢宋朝,也写了很多文章,国内还有比如《行走在宋朝的城市》等等。

元的好像不多。专业通俗的只有成吉思汗转了吧、

明不多说,专业一点的看吴晗的着作,还有《张居正大专》

清的话,就是《别笑,这是大清正史》吧,专业一点的是《细说清朝十二帝》,另外阎崇年书的可看可不看。

另外有两本穿越小说据说不错,《窃明》,《新宋》。有兴趣看看吧

最后推荐一些别的专题和同事。比如吕思勉的中华史,比钱穆的《国史大纲》看起来简单一些,(易中天现在好像也写中华史,不知怎么样)另外还有黄皮雹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可以看看,很薄。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和他的资治通鉴翻译还是收藏吧,错误不少。专题的话可以去读一下百家讲坛的一些教授比如王立群或者蒙曼等等

还有漫画可以看看《王者天下》,香港的《天子传奇》,将三国的《火凤燎原》《苍天航路》。还有《长安幻夜》(这个里面的八重雪我非常喜欢的)

就这么多吧,有什么问题再问我。楼主我可是纯手打阿,很辛苦的,打了好久的,你一定要给我分啊。

2.想了解中国的历史读什么书好

补充: 作者: 樊树志 副标题: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i *** n: 7101050506 书名: 国史十六讲 页数: 28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定价: 32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4 《国史十六讲》:极好的中国历史入门书籍 中学时历史学得比较好,标尘桐志就是考试常得100分。

当然,那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只要在考前把各种运动的年代和意义背得滚瓜烂熟,考起试来自然会得心应手。后来选择了理科,进入大学,毕业后专心于软件技术,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远离了人文学科,不再仔细体会鲁迅的文章中省略号的六重含义,也不再深入分析李自成起义的历史背景。

后来随着走上管理岗位,开始对历史等人文学科产生兴趣,从清朝入手断断续续地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如《正说清朝十二帝》、《雍正皇帝》等,并对《汉武大帝》等历史剧情有独钟,但一直缺乏对中国历史的完整认识,直到读完这本《国史十六讲》。 《国史十六讲》是作者在系列讲座的基础上成稿,采用专题的形式,以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为主线,概略性地介绍了从中国人的起源到清朝的闭关自守的过程,其中对每个朝代的政治体制变迁、文化发展、社会特点等方面的提纲携领的介绍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延续性,从而避免过多地陷入到细枝末节当中。

历史是不可分割的,正如书中所说,泱泱大汉得益于秦的奠基,盛唐气象离不开隋的创制。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引用《史记》等经典历史着作外,还较有针对性地引用了《世界文明史》、《亚洲史》、《中国人口史》、《中国制度史》多本中外历史学家的研究着作和论文,显示出作者作为一个历史教授的严谨和博学。

如果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并希望所有了解,《国史十六讲》无疑是一本极好的入门书籍。 读罢全书,笔记如下: 1. 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特定的历史背景 中国古典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

其代表是儒家和道家学说,都产生于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儒家侧重强调稳定社会,个人的行为应该合乎群体的规范,应该“克己复礼”,因而为后代的统治者所采用;道家侧重强调内心的和谐,追求消极无为,顺其自然。

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力图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社会的矛盾。 同样,唐朝的古典诗歌非常繁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唐高宗李渊喜欢诗歌,因而在刚刚形成的科举制度中加试诗赋,为擅长写诗者提供入仕的正途,至盛唐时以诗赋取士更见推重。

2. 繁荣和创造的黄金时代---宋朝 在大部分人的知识体系中,提到宋朝时总想起偏安杭州的昏庸皇帝赵构和屈死的“精忠报国”英雄岳飞。但在作者笔下,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期。

文官政治取代了军人政治,一扫贵族阶层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平民通过科举制度进入统治阶层,其比例超过官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为历代之最。宋皇帝赵恒在此背景下写下了“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诞生于宋代,并由此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印刷术在知识传播方面,火药在战争上,指南针在航海上,并且随着这些发明的利用又引起了无数的变迁。

这些变化促进了15世纪、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在宋代,儒家思想深入影响社会的各个层面。

在学术上,朱熹在程颢和程颐的基础上完成了儒学的二次复兴。同时,在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下,社会上出现了诸多孝义之家---后人称之为义门,影响最大的当推浙江浦江县的“义门郑氏”,依靠一部以朱熹家礼为宗旨的家训---《郑氏规范》,不仅维系了大家族内部几代人的和谐共处,而且维系着大家族和乡邻之间的和谐相处,历经宋元明三代传颂不息。

3. 中央之国的盛衰 曾有人言,中国人不懂得利用老祖宗的遗产,只知道把指南正的技术用来制造罗盘,把火药技术用来制造鞭炮。这种说法是不完全客观的,火药早被用于制造火枪火炮,指南针也已用于航海,这里的关键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中央之国”,甚至是世界的中心,皇帝和大臣们都没有征服世界的愿望。

在明朝,中国的丝绸、棉布、瓷器被运往世界各地,与此同时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流向了中国。在这种背景下,郑和比西方人早一个世纪开始大航海的尝试,先后七次下西洋,主要目的是要“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显示天朝大国的富庶与强盛,而没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建立殖民地的雄心和野心。

也正是因为中国的富庶,使得西方列强一直垂诞于中国,并在后来大举入侵由于闭关导致军力落后的清王朝。 4. 其它有趣的知识 中国历史的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封建”一词来源于周朝的封帮建国。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七十一家诸侯(其中五十三家与周天子同性姬),用同性诸侯构筑起一道屏障,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

这与今天的封建主义、封建社会已经大不相同。 坐凳子。

3.谁能告诉我《中国历史》这本书的简介啊

简介: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涌现了无数英雄,演义了多少朝代。为将中国历史一一说清,历史学家用毕身精力着书立说,编写《中国通史》,目前见到的就有范文澜、白寿彝、周谷城、蔡美标等分别编着的《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体例庞大、考证严谨、史料丰富,动辄厚厚十几卷,吓退许多没有耐心的读者。此外,还有历史通俗读物,最有名的是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虽然读起来轻松愉快,但亦史亦说的方式,只能起到了解中国历史的作用,不能把它当正史看待。

正当我们寻找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历史读物时候,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既是严谨的正史,又读起来轻松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此书一出版,立即获得读者的肯定,已经添印多次。

这套丛书最主要部分由台湾着名学者黎东方着述,分别是《细说秦汉》、《细说三国》、《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细说民国创立》。所缺部分,另有学者补上:沈起炜着的《细说两晋南北朝》、赵剑敏着的《细说隋唐》、虞云国着的《细说宋朝》,这样,上自秦汉、下止民国,将几千年中国历史细细说来。

学者黎东方教授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就向群众讲述历史事实,会场内听众踊跃,轰动一时。自离开大陆后,经常往返于台湾与美国,或执教某一大学,或潜心研究学问。先后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细说先秦史》、《细说三国》、《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一直细说到民国的肇造。黎东方教授的《细说》深入浅出,是适合大众阅读的通俗性历史读物。黎东方教授对各个朝代的历史事实与现象,透过其表面而洞察其底蕴,并探明其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在融会贯通的理解之后,才笔之于书。阅读《细说》,会发现黎东方教授具有深厚的功底,才能左右逢源、曲汇旁通。

呵呵~

阅读全文

与通渭历史人物丛书定价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