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历史故事 (100字左右就行了)
1、白云苍狗。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诗以天上浮云翻覆苍黄的变化,比喻人生荣枯沉浮无常。
“白云苍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万变。宋代词人张元干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句。典见《杜工部集》。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说,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大事用尽我的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3、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4、倾国倾城。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5、既生瑜,何生亮。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以其经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为演义党所不齿。原因很简单,因为其没有正确的心态。面对一个才能和智谋都高过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讨教,而是选择了嫉妒和想方设法的与之争斗甚至陷害,这种要不得的心态终究使自己心愿难遂下英年早逝。
6、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濡须,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这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现多用来赞扬或激励。。
② 历史的作文题目可写什么
话题作文“历史”导写 [话题] 历史是人写的,对历史的反思,也许有助于对现实更深层次的认识.很多人说,反思历史就是展望未来.在我们的书本中,在我们的周围,总有这样那样的“历史”. 请以“历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简析] 在本题中,命题者已提示我们可以从“书本中”和“我们的周围”寻找切入点.这里再提供几种具体的写作思路:1、从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角度,联系史书写一篇议论文,阐明不能“尽信书”的道理.2、将历史拟人化,通过历史的自述表现对当前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的忧思.3、通过山里人吃水的历史,表现社会的发展变化. 参考拟题:1、历史的驿站2、中国的历史是水3、远音4、博物馆断想. [佳作示例一] 在长城上打捞历史 迈着沉重的步子,我又一次登上了历史的台阶. 已不止一次,这样地驻足这样地回头.显然,复苏了的历史,从抬脚的地方就欲生出一片辉煌,可我,怎么打不起精神? 是嬴政的皮鞭抚摩秦人肌肤之声?是胡骑嘶鸣之声撩人心魄? 我且循阶,叩石而问. 异样的,我听见啾啾之声若鸟鸣.同行有老人,用一种老道的姿势笑着说,这是击石燕鸣.老人讲述着伟大的燕子撞城而亡的壮烈;讲述着叩石问福的渺小与秦燕撞城的伟大;我想起了不仅孟姜女嫉恨长城,连秦燕亦如斯. 当然,我不恨长城.因为我不是秦燕也不是孟姜女,不想撞城流芳,不能也不会用泪水冲垮古人的辉煌.长城有长城的为难,谁叫历史无奈,仅仅胡骑嘶鸣就让秦人作难;谁叫历史多情,先民愈是悲壮,历史愈是辉煌. 我悲悲切切地跨进历史之门,用一张硕大的网,在长城上打捞历史: ——捞出历史的无奈,胡人的剽悍只有望城兴叹; ——捞出嬴政的为难,在外患和内难之间作艰难的决断; ——捞出秦燕这故事,捞出孟姜女这题材,把文明和野蛮这两个简单的真理,活生生地串上爱情之线,筑起长城如珠,折射出秦皇伟大,折射出长城传奇. 于是长城如镜,有了历史的价值; 于是游人如梭,找到了历史的借鉴. [评析] 作者登临长城,如同跨进了历史的大门;“秦燕撞城而亡”的传说,引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慨,于是“在长城上打捞历史”,捞出了“历史的无奈”与秦皇之“伟大”.文章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③ 中国历史故事有哪些
中国历史,从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历史;从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约有2241年,那么中国历史故事有哪些?
1、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越王勾践十五年(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越王勾践十九年(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2、 指鹿为马: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使用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3、 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配高?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此时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邯郸,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猛攻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它必然培旅尺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关于中国历史故事有哪些内容的介镇纳绍就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