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湖北在古代是叫什么历史上有湖北人称帝的吗
1、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
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1-2],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3-5]。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2、刘玄(?—25年10月)
更始帝,南郡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自称是西汉皇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3、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
明世宗朱厚熜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
(1)湖北历史上属于哪里扩展阅读: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在淯水(今南郡荆州)之滨拥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着名的更始帝。同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天下之主。公元25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
朱厚熜即位之处,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明世宗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农民起义。同时蒙古鞑靼俺答汗寇边,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贰’ 湖北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属于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此线全长1700公里,经过甘、陕、豫、皖、苏等省。秦岭(北岭)其南北两侧,无论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农业生产、建筑风格、人民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从地理划分来看,湖北全境均在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
拓展资料: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末,湖北共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3个县级行政区[4]。常住人口5902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22.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59.6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259.8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03.40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10.3:44.5:45.2。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湖北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武昌辛亥首义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有70万革命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
湖北水资源丰富,素有“千湖之省”之称,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有“中国立交桥”之称,武汉新港是中部首个亿吨大港。
湖北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普通高校129所[15][16],在校大学生人数140.18万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5所。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17],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数量曾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四。
网络——湖北省
‘叁’ 湖北历史上有什么国家
湖北历史上有很多国家,举例如下:
1、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湖北省境内出现诸多小国。
2、秦代(前221年-前207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湖北省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南阳、长沙、黔中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
3、西汉(前206年—25年):湖北省大部属荆州刺史部。
4、东汉(25年—220年):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5、三国(220年—280年):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6、两晋(265年—420年):湖北省大部分仍属荆州之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义阳、南乡、南阳、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侨置州、郡、县。
7、南北朝(420年—589年):湖北省主要属南朝范围,仍设州、郡、县,侨置州、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紊乱。
8、隋朝(581年—618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先撤销侨置州、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行恢复。今湖北省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竞陵、沔阳、清江、襄阳、舂陵、汉江、安陆、永安、江夏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省简称鄂即源于此。
‘肆’ 我国历史上的湖北省,到底是叫做鄂地还是楚地
湖北的简称是鄂,由来已久。我们知道在各省的简称中,很大一部分是根据战国的命名的。在战国的时候,南方的大部分土地都被楚国所占有,湖北也曾是楚地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湖北的简称不是楚而是鄂呢?
由鄂改楚唤起了湖北人内心的楚文化情结。但是湖北的操作也引起了长江沿线十个省份的不满。在战国时期这十个省份都曾是楚国的国土,所以他们认为楚文化不应该被湖北省所独占,应该由这十个省份共有。所以这十个省反对湖北作为自己的省份简称。
不仅如此,如果将简称由鄂改为楚,会给湖北省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当年襄樊市改为襄阳市时,就曾花费过亿来更改城市名、车牌号、街道名、文件名等工作。而如果真有一天鄂变成了楚,则给湖北省带来的经济压力会是襄阳改名的几十倍之多。到那时湖北省就要拿出一大笔钱来支持改名的工作。这会对湖北省造成巨大的人力以及经济成本与程序上的压力。所以湖北省目前做法是逐步的将鄂改楚并且加大楚文化的宣传,等待时机成熟之后再改名也不迟。
‘伍’ 春秋战国时湖北属于哪个国家
楚国。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
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当政时,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
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但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5)湖北历史上属于哪里扩展阅读:
楚国的历史大事:
1、邲之战
邲之战,又称“两棠之役”,是春秋中期的一次着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
前627年崤之战后,秦立即将其在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结盟,共同抗晋。 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所以,楚国虽未参加崤之战,但却是崤之战的最大受益者。
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晋国派荀林父率三军救郑,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展开争夺,在作战中,晋军内部分歧不断,将帅不和,缺乏统一指挥而各自为战,又顾忌秦军从背后偷袭。
楚军利用晋军的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楚庄王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的地位。
2、吴起变法
楚国地广人众,能够调集百万大军,在战国七雄中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一直萎靡不振。
楚悼王继位后,连年遭到魏、赵、韩等国的进攻,不断丧失失地。在极其窘迫的形势下,楚悼王不得不用重礼贿赂秦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才和魏、赵、韩讲和。
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楚悼王很想有一番作为,但苦于缺乏变法图强的真正人才和支持者。吴起来到楚国,为楚悼王分析楚国的弊端说,并指出要扭转这种局面,只有“明法审令”,尽快变法革新。
对吴起分析的种种弊端,楚悼王深有感触,于是先任命吴起为宛守,防御韩、魏。一年以后,晋升为今尹,主持变法。
吴起变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 经过变法运动,楚国经济、军事等方面得到一定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尤其是在军事上,主要表现为:向北伐魏救赵,收复了被三晋占领的陈国、蔡国故地,将势力扩展到黄河岸边。
向南,平定百越,疆域拓伸至江南,占有洞庭、苍梧之地。当时诸侯各国皆畏服楚国,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楚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湖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起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邲之战
‘陆’ 整个湖北省的历史变迁
彭鲁据统计,湖北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从中可以看出湖北在春秋战国、三国、明、近现代历史时期表现活跃,表明湖北上述时间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类遗址
郧县猿人(梅铺镇)、郧西猿人(安家乡、香口乡)、长阳人遗址(大堰乡)
旧石器时代
学堂梁子遗址(郧县青曲镇)、鸡公山遗址(荆州市区)
新石器时代
屈家岭文化遗址(京山石龙镇)、雕龙碑遗址(枣阳鹿头镇)、石家和遗址(天门石河镇)、阴湘城遗址(荆州市区)、门板湾遗址(应城市区)、走马岭遗址(石首市)、关庙山遗址(枝江问安镇)
传说时期
女娲氏(竹山宝丰)神农氏(随州厉山镇、神农架木鱼镇)、古凤国(天门皂市镇)
商周时期
红花套遗址(宜都红花套镇)、盘龙城遗址(黄陂)、金罗湾遗址(麻城宋端口镇)、纪南城、郢城、八岭山古墓群(均在荆州市区)、纪山楚墓群(沙洋纪山镇)、楚皇城遗址(宜城郑集镇)、禹王城遗址(黄冈市区)、登城遗址(襄樊市)、罗城遗址(南漳武安镇)、章花台遗址(潜江龙湾镇)、鄂王城遗址(大冶市金牛镇)、楚王城遗址(云梦县城)、擂鼓墩曾侯乙墓(随州市)、九连墩古墓群(枣阳吴店镇)、磨盘山古墓群(当阳草端口湖镇)、屈原故里(秭归屈原镇)、孙叔敖墓(荆州市区)、宋玉故居及墓地(宜城市区)
秦汉时期
凤凰山古墓群(荆州市)、睡虎地古墓群(云梦县丞)、刘秀故里(枣阳吴店镇)、昭君故里(兴山宝坪村)、董永公园(孝感市区)、绿林起义遗址(京山绿林镇)
三国至隋唐时期
赤壁之战(赤壁市赤壁镇)、火烧乌林(洪湖乌林镇)、华容古道(监利县境)、关陵、玉泉寺(当阳市区)、诸葛亮故居(襄樊市)、麦城遗址(当阳两河镇)、吴望城遗址(鄂州市区)、三国公园(荆州市区)庾亮(鄂州市区)、杨坚故居(随州市区)、四祖寺(黄梅太河镇)、五祖寺(黄梅五祖镇)、
元明清时期
毕升故里及故居(英山县城)、东坡赤壁(黄冈市区)、米公祠(襄樊市)、陆夫子祠(荆门市区)、长春观(武汉市)、陈友谅墓(武汉市)、明楚王墓(江夏区)陈友谅故居v(仙桃沔城镇)、张居正墓(荆州市区)、李自成墓(通山闯王镇)、李时珍墓(蕲春蕲州镇)、钟惺墓(天门皂市镇)、三袁故里(公安孟家溪镇)、显陵(钟祥市区)、半壁山古战场(阳新富池镇)、杨守敬故居(宜城市)
近现代时期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二七烈士纪念碑、施洋墓、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八七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均在武汉市)北伐丁泗桥战役遗址(将下山坡乡、咸宁丁泗桥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建立周老嘴镇、洪湖瞿家湾镇)、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红安七里坪镇)、龙港革命旧址(阳新龙港镇)、满山红烈士陵园(鹤峰县城)、中山舰陈列处(武汉市)、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武汉市)、第五战区司令官邸旧址(老河口市区)、新四军诞生地(武汉市)、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大悟芳贩镇)、周恩来与美蒋谈判旧址(大悟宣化店镇)、张自忠烈士纪念馆(宜城市区)董必武旧居(红安县城)、李先念旧居(红安高桥镇)、林氏三雄故里(团风县回龙山镇)
‘柒’ 历史上的湖北省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在楚国的时候,湖北的文化是特别的厉害的。在湖北的境内有很多的小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才统一了,统一的国家就叫做处。当时秦始皇统一的时候实行的郡县制在当时的湖北他叫做南郡。
湖北位于长江的中游洞庭湖的北边,所以说叫做湖北,也就是说,湖南就是在洞庭湖的南边。历史上很多名人也都是湖北的。那就比如说:屈原、李时珍、张居正等,尤其是屈原,到现在我们还能记住屈原,所说的那些名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最近是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有接触到真正被的时候就是在高中,所以说,在湖北的一些文化还是特别出名的。
虽然说现在的话,可能,这些名气比不过那些,北京上海,但是她也是挺有文化底蕴的,比如他们的,神农架,也是特别出名的。我个人还是挺喜欢湖北的。
‘捌’ 湖北省属于华北还是属于哪里
湖北省属于华中地区。
一、湖北省: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
二、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包括河南、湖北、湖南三省。
三、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
华北地区地理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市、乌兰察布市)。
(8)湖北历史上属于哪里扩展阅读
七大地理分区:
七大自然地理分区的基本依据,一是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面众多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二是全国高校地理专业师生普遍使用的《中国自然地理》教材,三是根据长期以来中学地理教材《中国地理》编写中形成的共识。
区划:
(一)、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台湾省)。
(二)、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三)、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四)、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五)、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六)、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
(七)、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
‘玖’ 历史上的湖北省,是什么样子的
编者按:我们知道,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就在湖北。如今,它是中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那么,历史上的湖北省,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湖北省。
一:先秦时期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夏商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二:秦汉到隋唐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属南郡。
三国(220?280年)时期,魏、蜀、吴争夺荆州,此时的湖北一带,多是纷争不断。
隋朝(581?618年)统一全国后,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唐代(618?906年)初,全国分为十道。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
三: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元代(1279?1368年)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湖北境内,长江以南属湖广行省,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西北部一隅属陕西行省,并没有形成现在湖北省的雏形。
明代初年,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清代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是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文/凌志强)
亲爱的读者朋友
关于咱湖北省的历史,你还知道哪些?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也欢迎订阅头条号:历史观景台
‘拾’ 湖北省在三国时期属于哪国
湖北省在三国时期基本上是曹魏和孙吴拉锯、分割之地:双方都设置了“荆州”,曹魏控制以襄阳为中心的北部;孙吴控制荆州为中心的南部。
襄阳市属旧襄阳郡地界,隶属曹魏;武汉随州黄冈属江夏郡,荆州荆门属江陵郡,都隶属吴国;
陆逊火烧夷陵就在宜昌,包括恩施基本属于蜀国地界;西北部的十堰属上庸郡地界,先属蜀国,后孟达降魏,属魏国 。
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湖北省大部分仍属荆州之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义阳、南乡、南阳、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侨置州、郡、县。
(10)湖北历史上属于哪里扩展阅读:
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湖北界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湖北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湖北省地势大致呈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由山地、丘陵、平原湖区构成,属长江水系。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