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课如何用好多媒体技术

历史课如何用好多媒体技术

发布时间:2023-06-16 10:12:38

‘壹’ 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上好初中历史课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它对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经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并以其特有的优势改变了历史课任凭老师一张嘴、一枝笔、一幅挂图进行课堂教学的传统形象。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的地位和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当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是历史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新知的动力。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可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历史学科一直被学生认为是一门较为枯燥乏味的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教学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教学中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学资料(包括资料数据、声音、录像等)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在课堂有限的时空内,使学生增加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为学生分析问题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掌握,也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他们能直观地感知历史时间的演进、地域空间的变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大事件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变。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感性认识与理性有机结合,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如讲《甲午中日战争》内容,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因此恰当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界限,有效地揭示了历史的变化发展过程,并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媒体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历史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走进历史课堂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首先,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动画、发声等功能,能够增加历史教学内容及过程的趣味性,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走入过去的时光,重温历史事件。其次,计算机存储量大、准确性高、直观性强、处理速度快等特点,为历史教师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更先进、更有力的手段。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势,但同时,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后,也就是说教师对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这种教育改革还没有彻底理解。
其次,过分讲求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倾向。许多青年教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一味盲目使用,从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为了上一节历史教学示范课,常常为一支粉笔,几张幻灯片就能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而要花费几倍甚至于几十倍的精力去制作或请人制作多媒体课件,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
第三,没有从本质上突破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把板书制成多媒体教学框面,加上一些音像、声响等多媒体,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而没有真正的实质内容。
第四,多媒体课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并没有真正把它应有的优势发挥出来,没有体现它的发散式思维的培养和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还是线性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没有利用多媒体起到更大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第五,历史教师计算机技术不娴熟。在制作课件交互性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难以在课件教学中实现,更不用说人机交互了。
三、在历史课堂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建议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进行历史教育,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多媒体技术为历史学科教学目标服务的功能及如何更好的运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转变观念,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历史学科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转变不重视多媒体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转变已经把多媒体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
(二)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目前历史计算机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缺乏科学理论和先进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对中学历史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的有:
(1)
三大传播理论。 ①“ 四大要素决定论 ”——
贝罗认为,传播过程有四个大要素:信源、信息、通道、受者。传播的效果是由四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②“传授双向互动论”——施拉姆认为,传播过程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传者和受者都是传播的主体。受者不仅接受信息而且对信息做出积极的反应。③“传播五
W 论”——拉斯威尔认为:要描述什么叫做传播,可以概括成五 W : wh0 ,传播者是谁; What ,传播内容说什么; Which
Channel ,传播的通道是么途径; TO whom ,接受者是谁,即对谁说; With What Effect ,传播达到什么效果。
(2)两种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与“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纽厄尔等,基本观点:①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形成,要通过学习者的主观作用来实现。新学习的知识必须附着在原有知识结构的“附着点”上。只有学习者将外来的刺激同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才能发生有效的学习。②学习凭智力与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③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人脑好似电脑,应建立学习过程的计算机模型。认知理论认为新知识一定要以旧知识为附着或抛错点,认知的发展过程是同化、顺应、平衡。
这两种新教学理论要求历史教师开发教学课件时做到:①利用多媒体优势,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历史教学软件必须引导学生把已学的历史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历史新知识建立起紧密地联系。对旧历史知识的整理科学越明晰,越有利于新知识附着,使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充分发挥。

②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特长,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既要符合青年学生求知欲强,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又要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出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文字、画面、声音,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生的前沿知识。这就对教师的素质进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专业知识,更要在信息技术运用上“采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真正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发挥到及至,达到“授人以渔”、“点石成金”的效果。③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参与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因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时有些教师往往增大教学容量,一味追求高、深、难,把学生视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本来意义,甚至加重学生的负担。课堂教学采用计算机辅助手段,除了让学生广泛地获取历史知识,开阔视野外,更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其实,教师要把节约下来的时间还给学生,大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博采众议。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不仅要研究历史之“然”,而且要研究历史之“所以然”。如果课堂教学能让课本知识延伸,就能达到高层次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发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三)正确处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要想取得应有的最佳效果,必须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使用。针对教学中的具体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一般而言,像图表、地图、短小历史影片、历史图片等资料、内容,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工具来展现,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于一些板书,一些启发式的提问,一些讨论,则不必样样都采用多媒体工具来设计。有些通过老师的口头表达,更容易与学生沟通,和学生产生共鸣。甚至有助于老师的课堂即兴发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多媒体手段,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应从历史课的授课类型和历史教材内容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同时还要从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初中生能保持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心理学又告诉我们如果长时间单一做某种活动,会使人感到疲劳。),科学地运用多媒体使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另外注意适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会感到有有张有弛精神也会非常饱满,也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了。总之,“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讲授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语言、教态、情感对初中生起着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多媒体技术怎样发展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教师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提示,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不是老师撒手不管任凭计算机牵着学生走。我认为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的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自学、思考和分析,使教师能按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受课件的限制和左右,失去了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因此,如何用好多媒体关键在教师。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可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起主体作用,媒体仍起中介作用。
(五)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加大教育投资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每一位教师带来挑战,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教学形式的需求也越来越新颖多样,这就需要每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书本知识,还要有先进的教学技能。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每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自觉地加强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学习与提高,随时关注它的发展动态而不至于落后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会作、会用,更要用好。另一方面的事实是,目前还有许多学校没有这方面的条件,利用多媒体从事教学还无法实现。即便是有条件的,也只是部分教师,偶而利用而已。要想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它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惟有国家或当地政府加大对这方面地教育投入。
总之,我们只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历史教学手段中的实用价值,二者相互结合,使它们互为所用、相辅相成,并在教学中自觉克服多媒体教学的消极方面,才能正确合理的使用它,最大限度的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服务,从而真正进入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时代。

‘贰’ 如何运用多媒体突破历史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于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突破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辅助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优化课堂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对我们教学过程的各环节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突破教学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拥有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因此,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既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成为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创造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1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着力点

1.1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要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容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1.2突破教学难重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使用多媒体,应恰当、准确地把握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为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3]。

如书60页的场景1,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应精心设计和准备,才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当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利用多媒体技术,要充分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和操作能力,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瞬间展示大量的信息,及时把新信息传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这样,多媒体的使用就具备和发挥了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

1.4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

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4]。

教学中用黑板能生动地讲清楚的问题,最好不要去搬弄计算机,过多过滥的电子板书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教学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细腻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构建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是没生命和情感的物体,所以谈不上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必要的分析过程和运算推理过程还应通过板演充分展现给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使用计算机在课程教学中真正起到辅助的作用。

‘叁’ 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登陆”广大初中校园。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寻找将历史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的途径,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技术设备和项目资源的优势,提高远程教育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水平。教学方式的转变是现在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特点。如今的教学方式已由原来单纯的书本、教师传授、机械记忆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引导、实际探索型。这种对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考验教师与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我就多媒体技术和中学历史教学相结合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实现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先决条件
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改变强制与约束,给予更多的鼓励,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再加以启发与引导。在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反复强调基础史实的重要性,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历史课对学生来说有时就成为一种折磨。众多的历史事件,以及事件的时间、背景、人物、过程、意义等各方面知识堆叠在学生脑中,最终就成了一团“糨糊”,因而张冠李戴,闹出各种匪夷所思的笑话。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具有先前性和不可改变性,稍微一错就可能闹出笑话。因此我们不应该强迫学生学习,机械背诵那些条条框框,而是要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寻求好的学习方法。
2.深化教师的引导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其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生如何学习更加重要。引导学生更自主地进行学习主要通过精心设计课堂语言、充分利用教具、组织各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来实现。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制作课件时需在学习资源的选择、问题的设计上加以注意。比如在设计初中历史课本中对唐太宗的评价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利用从网上下载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专着来更加形象生动地说明他的功和过。图片、动画、视频的设置,使得历史人物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具体的形象。
3.强化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过程,离开任何一方,都不能称为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网络上下载的资源制作图文并茂、新鲜有趣的历史课件,让学生享受新事物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引导学生锻炼自己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为了深入地挖掘知识中潜在的问题,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意义及影响,教师完全可以和学生一起制作课件,共同欣赏课件,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再难解决的问题,再具有争议的事件,再难以理解的章节,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不仅如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可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去解决,因而师生合作显得极其重要。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教师“授人以渔”
传统历史课堂的“满堂灌”做法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局限于一些较有趣的历史故事,甚至把精力放在一些并无根据的野史上,对于真正的史实和历史事件却缺乏基本的认知。显而易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历史教师就要准备更多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方法。
2.学生练习“自渔”
如果学生从课堂上感到课本所罗列的知识有限,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那么知识、信息的网络就成了他们的天堂。学生对上网浏览和网上阅读有了兴趣,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学习的劲头就更大了,学习起来比原来得心应手。用这样的方法上课,就可避免原来那种教师讲着没意思,学生听着也没意思的现象。
3.慷慨的积极评价
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浓了,学习自主性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历史课就变得有新意了,学生成绩的进步也会更明显。这时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到自己的价值,这样更加自信的他们就能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中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课堂教学
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不能忽略课堂交流,不能完全以计算机代替老师。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辅助作用,帮助老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更加灵活地把握课堂。上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师生的互动时间与情感交流的时间。应该是教师驾驭计算机技术,而非教师跟从计算机技术。我们一定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颠倒,否则就达不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2.师生的合作和互动必不可少
多媒体教学是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一起合作,共同研究,共同进步。这样计算机技术才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上活动课的时候,可以分组讨论,可以分工合作,教师分组、分工,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文字、图片,最后师生一起讨论、总结、评价。
3.积极示范和指导是关键
鉴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先天条件参差不齐,教师应对个别学生进行认真指导和单独辅导,使得学生之间的差距尽可能缩小,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好处,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高成绩和学习兴趣,更大的作用在于培养和激发动手能力。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堂会更加多姿多彩,师生的合作和互动也能够更上一层楼。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课堂将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将更加科学有效,教育定会向着科学先进的方向不断迈进。

‘肆’ 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枯燥的“黑板+嘴巴+粉笔+教材”的平面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教学互动,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如何改变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弊端,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高中历史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这一问题有了解决之道,即把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多媒体将图、文、声、像有效结合,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谈谈几点心得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明确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因而与现实有距离感,使得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说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很高的积极性,这就给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带来相当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方便、快捷,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说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如下几点:
(一)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上很多时候会出现以下现象:教师讲得津津乐道,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照抄板书,死记硬背;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究其原因,不外乎教师观念陈旧、方法老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等。多媒体技术利用它的视听互动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创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观古今于一瞬”,它能较好地解决历史的过去性,使“死”去的历史在学生面前“活”起来,把学生带入相关的历史情境中,给其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这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史实堆积,而是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来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单调、枯燥局面,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例如,当学习必修一“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时,笔者通过一段短短的影片,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重返历史。这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拉进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
(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整合知识,扩大容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涉及面多而又“蜻蜓点水”,教师采用传统的讲述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讲解、拓展知识点,板书占用的时间太多,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少,有些知识难以用语言讲清,因而教学很难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效率不高。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控教学节奏,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可以节省讲解和板书的时间,加大课堂容量,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变单纯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为视、听、思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例如,在学习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这样处理能让学生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建立起空间感觉,效果还不错。
(三)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受到极大限制,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难以培养和提高。教师利用网络广泛收集历史资料,然后使用多媒体技术尽量重现历史场景,复原历史旧貌,再借助逼真的历史情景,巧妙地设置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极好地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选修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①假如你是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②假如你是个富商或地主,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③假如你正在部队服役,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有哪些?学生被置于北宋社会环境之下,探究问题的兴趣极高,能力随之得到培养。

阅读全文

与历史课如何用好多媒体技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9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8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7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8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2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3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2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3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