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

如何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7 18:08:14

A. 如何提高学生做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能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45 更新时间:2007-1-1材料解析题是一种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目的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未学过的历史资料中发现、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形成相应的认识、评价等解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学生对这种题型往往感到困难,不知如何下手。

为提高学生做历史材料解析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认真分析所设问题,切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

传统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是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

如果提供的材料较难理解,尤其是文言文和翻译过来的外文资料,学生往往难以读懂,不知所云,这样就无从下手。

但问题往往可以给我们提供以相关信息。

如果我们先看问题,掌握所设置的问题的具体要求,例如要求回答背景、原因、真实目的、主张、评价、危害、影响等,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这样通过分析所设问题,我们就明确了应该回答哪些内容以及在阅读材料时应该留意收集哪些"问题信息",而且这样做可谓省时省力,尤其是在中考时可以节约时间。

第二步,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直接凭感觉答题。

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

这是解析材料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必须要学会从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中去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如果所给材料有文字出处的话,那么出处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所需信息,这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与教材结合接出答案打下基础。

第三步,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

“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

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

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将教材与材料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四,总结答案时要进一步审清、审准设问,文字表达注意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切忌答非所问,杂乱无章,辞不达意。

材料处理和知识迁移的最终目标是运用材料和已学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们要首先对所设问题进一步审清、审准。

然后,结合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对题目所设问题进行解答。

要求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

文字表达上,也要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体现答案的逻辑性和要点化。

B. 怎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历史水平

看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但是因为现在的剧目都会有所偏离,所以最好是看纪录片,一般纪录片都是尽量靠近历史的。如果你觉得纪录片有些枯燥,建议看一些老的古装片子,比如《康雍乾王朝》《汉武大帝》《大秦帝国》《87红楼梦》《大明宫词》《武则天秘史》等等,这些片子还是贴近历史的,同时也不乏趣味性。
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想要快速提升的话就先不要看什么二十四史啊这些原着了,可以看一些现当代的历史评诉累的书,对历史事件和特殊历史术语有一个了解。
还可以到古都古城名胜古迹博物馆逛逛,通过亲身经历和触摸了解历史文化。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亲身经历也许会有极佳的学习效果。

C. 如何培养良好的历史分析思维能力

分析就是拆开了掰碎了来想。
比如,大家都做过那种历史大题,政治大题。可以说,历史书教给我们对待一个历史事件,要看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意义和影响,这就是一个历史事件的要素。

同样,你分析别的事情,就找出它有哪些要素,再一个一个往里面套。
比如确定一次出游,无非就是备伍衣食住行。所以罩凳你想想啊,衣服要带什么,吃的喝的带什么,住哪里,要不要提前订酒店。出发时间,游玩时间是什么,搭什么过去。
比如对一个产品,它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物滚旅,产地,客户又是什么

基本上一个一个要素想清楚,这个过程就是分析。

D. 如何培养学生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是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二是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启发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四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关键词】历史概念 历史材料 历史思维
【正文】古人云“授之以渔,非授之以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但在传统教育尤其是讲授法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确定性,强调问题答案的惟一性和标准化,在头脑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势,用单一的固有的,常规的心理准备去应付各种问题,从而缺乏思考的独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象,反而不利于创造性发挥。“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和思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拓展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都都应该讲解透彻。
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天京变乱”这一史实时同学们比较熟悉。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尝试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链,效果就不同:(1)假设没有“天京变乱”,太平天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什么样的政权?(2)假设没有“天京变乱”,洪秀全的“天国”理想会实现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牵涉到“天京变乱”,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败因、教训等热情,在模拟假设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问题。如“太平天国变成了新的政权”,“太平天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太平天国割据南方与清对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国理想变成梦”,“洪秀全成为民选总统”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单独设问,学生兴趣很难提起。可设计以下历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围剿”前国民党政权和苏区控制的国土、人口、拥有的兵力、军事策略、外援的对比表,同时出示国民党的碉堡工事和红军的防御工事图片。就战争开始后,假设一方
是红军的指挥者李德,另一方是蒋介石,进行模拟指挥(主要是策略)并谈感想。这样一来,不但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求异探究的空间。于是有同学提出败因主要是中共的军事策略错误;也有认为主要是红军的综合实力不如国民党;还有认为主要是国民党的持久战消耗了我们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问题。于是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讲解使学生对“天京变乱”和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有整体概念,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历史教学中,好的设问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何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究其原因,教材讲的很明确,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总结历史规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较分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通过比较分析,三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国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2、都通过了侵略扩展获得大量资金,原料市场;3、都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3、垄断组织的促进作用。至此问题就已基本解决。但学生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如果稍加点拨,就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国家统一,对外侵略、掠夺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有反作用于生产力。这样的分析比较,将“史”与“论”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你教的科目感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你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 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故事、脍炙人口的歌诀、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能的谜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

E. 如何多角度培养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丰富的内涵和它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以及其立足现实、了解过去、面向未来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问题意识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没有思维难度的课堂,就无法实现受教育者内心精神的主动成长,更无益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多角度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中获得力量,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正确价值观,成为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运用知识结构,进行知识整合,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使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发展历史思维能力。 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传授学科结构有四点好处:(1)掌握结构,有助于解释许多特殊的现象,使学科更容易理解。(2)有助于更好地记忆科学知识,因为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否则就会忘记。(3)有助于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4)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方面内容,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因素。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都是彼此相联系的,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用一些哲学的思维方法去理解分析历史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我在分析宋朝文化繁荣的原因时,师生合作,重组教材,设计如下知识结构: 政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史实:与辽、西夏、金并立,战争频繁)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史实:北宋出现“交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宋朝文化繁荣的原因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的需求 (史实:北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外关系:海外贸易频繁(史实: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史实:民族战争频繁,成立榷场,都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结论: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重新整合,构建知识结构,增强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在这过程中师生互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哲学理论,并用这些理论解决历史问题,去深刻揭示历史现象中固已存在的规律性,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开阔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历史思维能力。 二、有效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学思之窗等,坚持体验性原则和互动性原则,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苏联卓越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讲到: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能真正对知识感兴趣。历史不能复现,但是历史教学可以通过真实的图片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对历史课有真正的、持久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历史现象的内外在联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历史图片等的作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述德意志帝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请学生看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这幅油画中把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和宰相俾斯麦找出来。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探究问题一:“在俾斯麦生日的时候,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把这幅油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俾斯麦。如果你是威廉一世,为什么选择这幅油画作为生日礼物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兴趣。学生很快就会找到答案,在这幅油画中,唯一身穿白色军装的俾斯麦处于中心,突出其重要位置。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把这幅油画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俾斯麦,是为了表彰其作为普鲁士王国的宰相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所起到有重要作用。 探究问题二:“图片上的人物都穿着军装,为什么呢?”说明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主要依靠封建的容克贵族的军队。 探究问题三:“如果你是当时德意志的一位居民,你是主张采取何种方式来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呢?”学生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分析,最终达成共识:德意志当时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要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只能采取革命的方式解决。 探究问题四:“德意志统一为什么由普鲁士王国来完成任务呢?德意志统一的思想上的原因是什么呢?”再结合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内容进行讲授,使学生明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得普鲁士成为当时欧洲躲避宗教迫害者的人间乐土。到1703年,大约有二万名胡格诺教徒从法国迁到勃兰登堡定居,占当时这座城市居民的1/9。这些人都是熟练的手工业者或拥有一定资本的商人,结果法国工商业因此遭受严重损失,而普鲁士却得到了好处。除法国移民外,还有其他国家的移民也大量进入普国。移民对它的复兴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使普鲁士比德意志其他邦国更早的实现经济复苏与高涨。 探究问题五:“看课本上‘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图片,理解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主要是指他在领导普鲁士完成统一的过程中采取铁血政策。那么,俾斯麦是如何领导普鲁士完成统一任务的呢?最终,德意志帝国是通过什么形式宣告成立?这有何意义?” 结果很明显: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从法律上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制度的中轴,权力极大。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主要依靠封建的容克贵族的军队,军队的权力也很大。因而德意志帝国含有较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特征。德意志帝国则不过是普鲁士的扩大。从而使学生认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德意志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 探究问题六:“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探讨德意志帝国为什么不可能建立象美国这样的民主共和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什么截然不同?” 最后,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当今美、英、德,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表现,从而更好地认识一些政治问题。 通过图片导入,把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德意志宗教改革、法国共和制、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五部分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体验,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而且还巧妙地引出了古代商鞅变法的理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认识到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充分利用图片等材料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效利用课本资源,适当补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古今纵向比较和中外横向比较,透过错综复杂的历史表象,引导学生正确转换角度思考问题,从世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积极主动地学习。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对比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对比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实践证明,创造性地重组和整合教材,通过对比,使学生在探索和感悟知识的同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1)不断吸收教学新动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坚持发展性原则。例如在生态史教学中,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两组,要求学生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归纳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方面:荀子的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的无为,顺其自然;智者学派的人与自然的探讨;斯多亚学派的人顺应自然才是至善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的文学创作《寂静的春天》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平共处。消极方面:火耕、大跃进、工业革命时期和美国的西进运动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等等。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概括、分析,在这过程中,学会同时运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合理阐述和归纳,最终得出结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与自然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相互依存的,自然和人任何一方的存在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它们之间是一种互惠的利益关系。人类不应把自己的的意志强加给自然,而应平等地对待自然,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必然使人类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使人类的生存家园堪忧。人类要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面对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工业时所犯下的错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相对较晚的国家,我们是否应该调整思路,是否应该从制度、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反思,如何在符合生态要求的前提下去创造健康、丰富的生活。(2)在历史教学中,选取一个独特的视觉也很重要。如把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活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进行比较。洪秀全把基督教教义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拜上帝教;康有为借助孔子来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宗教改革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这些历史事件不但体现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通过把这些古今中外有联系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正确转换角度思考问题,从世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拓展历史视野,从微观上和宏观上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四、创设宽松亲和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有幽默感,给学生现实感的历史情怀,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也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自由发展个性、自由发挥观点。历史教育的着眼点不能只局限于历史学科,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在讲到百家争鸣这部分内容时,我很随意地提了一个问题:“孔子生活在哪个社会呢?”一大片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黑社会。”我不禁哑然失笑。一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竟被学生恶搞。心里不禁替学生感到悲哀。但转而一想,学生生活在这个年代,耳濡目染了许多社会上不良现象,不应对学生过于苛求。我静下心来,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来一次别开生面的探讨呢?我笑着对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因为古代交通落后,一旦远游,一年半载是回不了家的,儿女出外期间,如果父母出了什么意外,就可能一辈子再也见不到父母,造成终身遗憾了。今天交通发达,“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训当然可以弱化了。但是,“父母在不远游”,并不是教人绝对不能离开父母,而是教人即便离开了,也要保持一种稳定的联系。“游必有方”的‘方“字,意思就是要有固定的地方,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有固定的联系方式。由此可见,孔子提出来的很多思想,到现在仍然可以成为我们修身的宝典。有效地利用生成资源,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提高了,我接着又提了三个问题。 问题一: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和我们今天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相比,只能说落后,可不能说黑。在奴隶社会,出现了两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他们的思想直到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都影响很大。为什么呢? 问题二: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那些关于他们的言论呢?你认同哪些思想?有没有不认同的思想?请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三:他们的思想怎样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这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后,我还给学生提了以下建议:如果你还想了解多一点他们的思想和言论,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去查阅。如果你认为这些言论对你有帮助,你可以把它摘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正如陶行知学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起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同乐。在宽松亲和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获取体现历史和回味历史智慧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从高一到高三要打好基础,这是成功的关键。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要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掌握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注重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基础知识不扎实,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过程中,就会大打折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高一开始就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整体的计划,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大小标题和史料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中找到隐藏着的因果联系和规律性。注重解题指导和学法指导等等。只有持之以恒,从高一到高三打好基础,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正如冯一下老师所说:“思维活跃了,思想之树就会根深叶茂;思维活跃了,常青的思想之树就一定会绽开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F. 如何多角度培养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学习历史,就是要培养中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分析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历史分析能力
1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的意义
1.1 基于时代发展的思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是主要从事知识、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递工作的劳动者。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从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是非常必要的。
1.3 基于历史教学的思考。长期以来,传统的历史教学采用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学,而学生坐在教室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忆再现,以便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对历史课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课改以来,这种现象或多或少依然存在,所以我们需要走出历史教学的困境。
2 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的策略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教师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剖析,归纳出条理清楚的教材要点,使学生几乎变成记忆的工具,从而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低下,更谈不上其他能力。这违背了人的最基本能力就是阅读能力这一现代教学观点。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因为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分析教材,过渡到教师仅写出简明的导读提纲,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理解材料。最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主分析归纳出教材提纲,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对解答材料解析题也是大有好处的。
2.2 史论结合,培养科学精神。主要做法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学生从背课文大段文字、把老师从繁琐冗长讲述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归纳总论点,找出分论点,并寻找支撑论点的论据,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概念的含义及理解。“史论结合法”的具体运用,使学生增加了思维含量,学生不是背课本,而是思考和研究课本,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而且只有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越来越有兴趣,能力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用客观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
2.3 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导向作用举足轻重。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历史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在传授知识时,不追求知识的数量,而追求知识的质量;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时,不是只把结果给学生,而应把得到结果的方法教给学生。这就要求广大历史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教材内容,把握住教材结构与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注重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传授方法的实用性,让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
2.4 让学生独立学习和鼓励动手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的传授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但也可导致学生依赖性增强,不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因而有必要让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并动手实践。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历史问题,并将结果动手写出来,是历史思维的最终结果,也是衡量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高低的主要尺度。在这点上教师无法包办代替。因此教师应开放课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教学中,要常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尤其是遇到复杂历史问题时,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尝到了劳动的甜果,就更能体会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历史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思维能力既不能靠教师“灌”进去,也不能靠学生“背”出来,而是依靠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最终成为个人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树立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同时,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景,并从多角度设计认知性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2.5 做好三个“引导”。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看历史问题。任何历史事物的出现都有必然的历史背景的一面,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历史事物,就难以得出正确结论;引导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即注意人民性问题;引导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历史材料就得看出处、提示语,看懂材料的时间、地点、类别和具体要素,充分提取有效信息。问答题则要逐字逐句,默读三遍,找出关键词,列好提纲。
2.6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事实上,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下,才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才会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以自己的才华、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关心、爱护学生,吸引学生,以利于对学生进行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

G. 如何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绝大多数的学生误认为:学好历史只要会背书就行了。所以,学习历史的一般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这样的结果,不但扼杀了很多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应有的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史实运用能力等。直接的结果就是,考试时大部分学生遇到大量史料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乱答一气,完全把所学知识抛之脑后,成绩结果可想而知。研究近几年的中考题就可以发现,题目越来越灵活,直接考死记硬背的知识越来越少,绝大部分题目(不管是选择题还是文字题)要通过知识的迁移,结合史料,进行分析,解答。
那么造成学生在史料分析这一环节上能力不足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做弥补?
一、原因
1、传统课堂教学对史料运用的忽略
旧教材课本教材的编排,大部分是按照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影响、评价的编年体顺序进行编排。每节课都有相应的一两段材料来对课本史实进行补充说明与扩展。但,这对浩瀚的历史史料大海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进行史料的补充,那么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的史料会少之又少。课堂之外,大部分学生又只习惯于背课上现成的历史结论和历史史实。所以,一遇到考试,往往难以将所学的知识与提供的历史史料进行挂钩。
2、学生课后作业落实不够
大部分学生对历史作业的态度是:钩钩选择题,看看问答题。遇到老师要检查了,就抄抄问答题。对问答题中出现的史料很少有认真阅读并做出解答再对照答案进行分析的。时间一长,真正到了考试,学生看到材料往往一眼扫过就开始下笔答题。而这样的结果就是:下笔万言,离题万里。
3、学生心理准备不足。
因为平时接触的史料少,真正训练的时间少,所以,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一个习惯:畏惧史料。一看到一堆的史料就开始害怕,尤其是古代史中的一些古文史料就更不用说了。比如这次初三第一次考试中有一道史料题,材料有一定难度,但答案很简单,只要从材料中认真阅读,提炼归纳出来就可以。但,结果是,部分学生史料看都没看,纯粹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不对题,更有小部分同学完全空白。试后问为什么,学生答:材料看不懂,所以肯定不会做。
4、学生没有掌握一些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对于史料题,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利用的。学生在这一方面还相对欠缺。比如,审题不清。还没有读清楚题目要求和材料就匆匆作答,这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这次考试中的材料28题中的第1问,题目要求是回答西汉的史实,结果很多学生从西汉一直答到唐朝。此外,对材料题的基本题型,及相应的解答方法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
二、解决的方法与措施
1、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适当补充史料
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尽可能补充一定的史料,做到“论从史出”,尤其是对一些重难点,尽量通过史料,让学生分析,然后归纳,做出结论。这样不但能加深理解,而且,因为是通过分析得出的观点,那么一些需要记忆的史实就很容易掌握了。
比如: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有关对老子、孔子及百家争鸣的各派思想掌握,必须通过补充相应的史料让学生来理解各派思想的核心,特点,应该怎样来区分。这样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遇到有关这些思想家其他的史料的时候,才能够准确的根据其思想的特点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2、落实作业。
指导学生利用好手中的资料。认真完成作业,从作业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材料的能力。并将材料的相关答案收起,定期抽出部分题目进行分析解答。
3、多进行相关材料的训练和心理的指导,让学生不再害怕史料。
4、指导学生掌握做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史料题的设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类,问题比较简单,只要求从材料中找准信息点来回答,甚至不必加工。如这次初三考试28题第一问,30题第四问,问题的答案全部来自材料中。
第二类,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要灵活运用平时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去解答。
第三类,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要求考生以史为鉴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真正目的。
回答这类题目,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知识的迁移,各学科知识的渗透,并且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其次,要采取科学的解析方法。
史料题分析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认真阅读
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的意思弄明白。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要有耐心。认真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而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提示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有助于我们联想相关的历史知识,正确答题。
至于史料的正文部分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泛读即整体阅读。疏通文字,把握史料的基本内容。阅读的过程中,划出中心句或关键句,概括出史料的主要意思。对似懂非懂的内容要联系上下文,再把它和中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达到正确理解史料的目的。
第二遍阅读是针对文后的题目,有选择地阅读,是精读。这次阅读实际上是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整理的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特别是要挖掘材料间的隐性联系。
史料后的题目做完后,进行第三遍阅读。这次仍是通读史料,检查一下有没有把握住史料的主要内容,有没有疏漏的地方。这一次阅读是拾遗补阙。
二、仔细审题
教会学生要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审题。如果说认真阅读史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仔细审题则是关键。不少同学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遇到一些材料长,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较艰深的史料题。一看材料,心里发慌,手脚自然就乱了。还没答题心理就打了败仗。于是,匆忙地将材料和题目看一下,还没有理解清楚题意,就草率答题。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殊不知,审明题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只有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准确回答,不至于答非所问。
仔细审题,首先要看清题目有几问。其次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如时间、背景、措施、意义等去理解,还要注意有没有字数的限制,问题之间有没有联系。如果遇到评价某人或某物,必须客观。一般要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评述。另外有些题目的回答,还要考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深层次、多角度、实质性地分析。
三、准确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靠船下篙,扣紧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整合、概括。表述时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当然,影响史料分析能力的因素有许多。要想提高史料分析能力,也不是三两天所能奏效的,功在平时。平常要多做一些史料分析题的训练,熟能生巧。另外,还有待于语文阅读水平、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有效的训练,史料分析能力的提高还是大有希望的。最关键的是,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都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去落实。

阅读全文

与如何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2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3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9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8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7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8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2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3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2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3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