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初二历史上册127页是什么

初二历史上册127页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03 14:32:18

Ⅰ 初二历史知识点整理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 课前预习 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 学习 方法 ,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历册知识点 总结

内战烽火

1、重庆谈判:(见书93页插图)

(1)蒋介石邀请重庆谈判的目的:

A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B为了欺骗人民。

(2)谈判的目的:

A为了争取国内和平。

B也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又称《会谈纪要》。

2、转战陕北: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周恩来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 贺龙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取得了清化砭等战役的胜利, 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3、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见书94页插图。

→意义: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八年级 上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十五课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农历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九, 小暑 ),日军炮轰卢沟桥附近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佟麟阁、赵登禹为国捐躯,最终平津陷落。

影响: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略矛头指向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农历一九三七年七月初八),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南京.(最能反映日本军国主义野蛮暴行的事件):1937年12月,南京被占,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陪都),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对南京.及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认识:战争是残酷的。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抹杀侵略事实,可见,日本对军国主义罪行没有真正反省,这是对世界和平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牢记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防止历史悲剧重演。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第十六课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百团大战: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取得,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规模战役。

初二历史 复习方法

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范围,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之后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方法。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培养能力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 拓展训练 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初二历史知识点整理相关 文章 :

★ 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有哪些

★ 初二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最新整理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 初二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 初二下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 详细的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整理

Ⅱ 遵义会议在初中历史书上哪里初二上多少页

初二历史书71页

Ⅲ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八年级 历史上册知识点 总结 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1

第20、21课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战役。

1.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

①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②地点——山东台儿庄 ③指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

④意义——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武汉会战/武汉保卫战(1938年6月—1938年10月)

①背景——武汉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日本企图通过占领武汉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②重要战役——万家岭大捷(江西) ③结果——1938.10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④意义——历时4个多月,日军企图迅速---- 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注: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中国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

3.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

①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牵制中国军队支援太平洋战事,并策应香港、南洋各地的作战,防止中国军队乘机收复失地,日军集结重兵约12万人第三次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

②意义——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4.豫湘桂战役(1944初)

①背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 。(日军为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纵贯中国大陆到越南的陆上交通线,摧毁中美两国设在广西、湖南等地的空军基地。)

②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大片国土。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时间——1937.9 (2)地点——山西平型关(3)中国主力——八路军115师(4)指挥——林彪

(5)结果——胜利,歼灭日军1000多人。

(6)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八路军的声誉。(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2.敌后抗日根据地

(1)建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代表: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

(3)中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注:1937.9.6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

(4)作战方式: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5)巩固: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 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兼顾地主、农民两方面利益,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地主抗日,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的结合)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6)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3.百团大战:(背景——日军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 特点——大规模主动进攻

(1)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2)时间——1940年下半年 地点——华北 指挥——彭德怀

(3)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4)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2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军的策略转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①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②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③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日军策略对国共两党的影响

(1)国民党: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1940.3南京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1941.1“皖南事变”

(2)共产党:坚持抗战,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3.全民族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爱国将领——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 共产党——左权血洒疆场

二、抗战后期国际国内形式

1.国际:1943年意大利投降;1944年到1945年初,德国在欧洲战场败局已定;

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2.国内——战略反攻与中共七大的召开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2)中共七大:(时间:1945.4 地点:延安)

内容:①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②选举了中央领导机关,--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③大会确定--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日本投降

(1)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屈原)

(2)1945.8.8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苏武)

(3)1945.8.9--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大反攻)

(4)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5)1945.9.2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1931-1945)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1937-1945)全民族艰苦卓绝

注: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抗战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胜利的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世界上一切 爱好 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2.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3

第23&24课解放战争

一、重庆谈判——战前较量(“鸿门宴”)

1.时间:1945.8 2.地点:重庆

3.目的:蒋介石——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②赢得政治主动(实质:假和平,真内战)

--——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②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人们普遍希望和平建国)

4.成果:(1)1945.10.10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内容:①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②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政治协商会议(1946.1.10 重庆)

内容:①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

②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5.意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内战——战略防御

1.内战爆发标志:1946.6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2.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

(1)全面进攻:1946.6开始——1946.10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最高峰)——1947.3全面进攻被粉碎

(2)重点进攻(1947.3全面进攻被粉碎后)——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3.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战

(1)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背弃人民,发动反人民的战争)

(2)战略战术(自卫战争):主要作战方式——运动战 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作战原则和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

(4)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①--、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5)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孟良崮战役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三、内战——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

随后,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先后歼灭国民党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四、内战——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1.概况

注:陈毅——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2.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注:七届二中全会(1949.3西柏坡)目的——为迎接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建立。

重要内容——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

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 【1949.3.25中共中央由西柏坡移到北平】

五、内战——渡江战役(南京解放)

1949.4,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1949.4.23),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27-1949共22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六、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人力、物力保障

1.土地政策的转变: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5.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相关 文章 :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 2020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经典总结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 初二历史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

★ 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汇总(两份资料)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阅读全文

与初二历史上册127页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6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1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0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8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4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