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朝存在多少年
周朝一共790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简介
西周之前的殷商和目前尚存在于文献中的夏朝,夏商两代是中国王权的初创时代,夏王和商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共主,整个华夏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各自独立、各自为政的方国体制。西周之所以能从西部小邦而灭掉大邑商,与这种松散的方国体制有着密切关系。
西周灭商之后,采取了基于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国领土被分封制联系在一起,诸侯国家与周天子有着一系列复杂的义务-权利关系,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创制,宗法分封制对周王朝政权的巩固有着关键的作用。作为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经济纽带——井田制,同样也有利于王权的巩固。
Ⅱ 周朝多少年历史 周朝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一个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丰京,成王时期营建洛邑;西周末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洛邑后,史称东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
其中西周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周朝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问题比较复杂。
一是历史上,有分封制社会的周朝,足有791年,但是实际上周天子的实力并不怎么强,尤其是东周时期,与其说是周朝,不如说是春秋战国。一般说正经的朝代,还是从秦开始比较靠谱。
二是历史上有东西汉,南北宋这种存在,甚至唐朝中间也有一段武周时期,所以究竟南北宋算一个宋朝,还是算两个朝代呢,也是有争执的。
如果按一个朝代来算,汉朝前后共四百零五年,是最长的封建王朝。如果东西汉算两个,那么最长的是清朝,296年。周朝是最长的奴隶制朝代。
Ⅲ 周朝共有多少朝代、共历多少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
Ⅳ 中国周朝统治多少年
共约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4)周朝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周朝灭亡: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
幽王,宠爱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
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翌年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前771年,西周覆亡。
(4)周朝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来源:网络-西周
(4)周朝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来源:网络-东周
Ⅳ 周朝共有多少年周朝历代皇帝列表
共791年,前1046-前771年为西周,前770年-前256年为东周。
一、西周君主列表:
1、
3、姬静
周宣王(?~前783年),姬姓,名静,字靖,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3年在位),周厉王姬胡之子。
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韩侯、显父、仍叔、张仲一帮贤臣辅佐朝政;
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史称“宣王中兴”。
在位晚年,频繁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征之师全军覆没。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导致中兴局面昙花一现,为周幽王时期的亡国埋下伏笔。
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3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宣王。
4、姬阆
周惠王姬阆(?—前653年或前652年),周釐王姬胡齐之子,东周第五任君主,谥号惠王。
姬阆在周惠王元年(鲁庄公十八年,公元前676年)继位后,占用卫国的园圃饲养野兽,卫国的人民不满;
周惠王二年(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有五大夫作乱,立王子颓为周天子,惠王奔温(今河南温县南),郑厉公在栎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并在惠王四年(前673年)与虢国攻入周朝,协助平定“子颓之乱”,惠王复辟;
郑国因功获赐予虎牢(今河南荥阳)以东的地方,虢国也获赐土地。《史记·周本纪》称惠王在位25年,《左传》称姬阆在惠王二十四年(鲁僖公七年,前653年)冬天去世。
5、姬延
姬延(?—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称王赧(nǎn),后世称“周赧王”,东周第25位君主,周慎靓王之子,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56年在位。
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今河南洛阳附近,当时东周的首都),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三周并立,三部分由东周天子、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西周公国为瀍水及以西地界;
东周公国北临黄河,西有洛水,东控虎牢关,南望嵩岳;周天子控制瀍水以东,洛河以北,黄河以南地区)。姬延初居“东周”(即成周);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欲入东周试举周鼎,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先至东周国,试探东周反应(此东周是春秋战国时的周朝,不是东周公国)。
遭周赧王严词拒绝,樗里疾大怒,把周赧王逐出王宫,强迁至“西周”(即王城)。而此时的西戎霸主秦昭襄王也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是年,周赧王驾崩。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历时近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终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姬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姬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姬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姬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姬延
Ⅵ 周朝存在了多少年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0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袭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朝代,分为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从周武王灭殷商建国并定都镐京(宗周)起,至周幽王亡国止,是中华文明的全盛时期之一。该时期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皆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周朝的封建制度:
何尊证实建立洛邑与营建成周的事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
封建制度即“分封制”,王室借由土地、权力分封,以君臣宗法关系,让周室可以掌控地方诸侯。史前时期为雏型、商朝形成,到西周逐渐完备、典型,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衰退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周王为天子,直辖周土王畿,也是中原地区众诸侯国及外族方国的共主。周王畿为宗周镐京(今陕西长安)及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所展开连成的千里土地,这两个城市分别是西土与东土的政治与交通中心。
Ⅶ 周朝历史几年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2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传30代37王,延续约800年时间。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才有条件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并进行了东征。此后周朝向外扩张长年不断,并对周边的一些国家分封了诸侯国,疆域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天的东北、华北的大部,西部曾到昆仑丘。周厉王时,周朝的统治开始衰落。宣王即位后,采取了明智的政策改善统治,在对外征讨和开拓疆域上接连取得胜利,出现了“宣王中兴”。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宠幸妃子褒姒,用人不当,加上各种天灾人祸,民怨沸腾,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即位,将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东周之后的周王室大权旁落,诸侯纷争加剧,进入了列国征战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西周的统治很有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土地制度上的井田制都有明显的发展和加强,对以后的封建社会有很大影响。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结束。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朝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部
Ⅷ 周朝有多少年历史,如何灭亡的
周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西周末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雒邑后,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才有条件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并进行了东征。此后周朝一直向外扩张,长年不断,并对周边的一些国家分封了诸侯国,疆域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天的东北、华北的大部,西部曾到昆仑丘。
周厉王时,周朝的统治开始衰落,宣王即位后,采取了明智的政策改善统治,在对外征讨和开拓疆域上接连取得胜利,出现了“宣王中兴”。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宠幸妃子褒姒,用人不当,加上各种天灾人祸,民怨沸腾,导致诸侯叛乱,周幽王被杀,至此,西周灭亡。
第二年,周平王即位,将都城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东周之后的周王室大权旁落,诸侯纷争加剧,进入了列国征战的春秋战国时期。
另外,要强调的一点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西周的统治很有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土地制度上的井田制都有明显的发展和加强,对以后的封建社会有很大影响。
Ⅸ 西周多少年历史
西周朝代大约是275年历史,(前1046—前771)。
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内乱,京畿之内分出东周、西周二侯国。两国以伊洛河交汇处为界,西属西周都王城,东属东周都巩,经东西周一分,天子周郝王失去了养生地,孤居成周城,经济依赖于西周。
西周时期,周王直接统治地区和各诸侯国都有国、野。王或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称为国,郊以外称为野。居住在国中的是国人,其余则是野人。国与野各方面制度均有所不同。这种差别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周朝对各地的征服,占统治地位的周人处于国中,被统治的土着则居于野外。
西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公刘时由邰迁到邠,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周王是封建制国家的最高代表。在周王左右的重要辅佐人物,有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为“三公”或“师保”。如周文王、武王时的重要谋臣太公望,就被尊称为“师尚父”。成王时,周公为师,召公为保,共同辅政。
一直到康王时,召公还担任太保。师保统辖诸侯百官以奉侍周王,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由它构成了等级阶梯,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形,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完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