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弊源从中国第一次大蠢首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00年。
中国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
其中,华夏族王朝有夏、商、周、秦、汉、隋、唐、宋、明等。
少数民族王朝有北魏、辽、元、清等。
而在汉、唐、明时期,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长期领先世界,其经济、文化、科技实力举世瞩目。
同时,中原王朝不断与周边各少数民族互动、贸易、征战、融合而逐渐形成中华民族。
19世纪,由于满清统治者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对外交带卜数流,中国开始走向衰落,在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中经历了百年屈辱。
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共和政体取而代之,但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等北洋军阀窃取,中国也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
后经历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内战,八年抗日,以及3年解放战争,最终在1949年由中国 *** 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 *** 统治的中华民国 *** 撤守至台湾。
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再次崛起,2011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文名:中国历史
外文名:History of China
② 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广义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
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如何学习历史?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把历史学好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对于历史科的复习,由于个人情况不同,侧重点也会有差异。我个人认为,考前应注重书本和笔记上的基础知识,因为30题选择题占据半壁江山,而选择题往往是一些基础知识。对于材料题,是需要靠平时积累的,如老师要求我们每星期三题,就算真的不想做,也应该把材料阅读后,对照一下答案,对材料有一个大概印象,因为材料题往往会涉及到我们没有接触过或书本没有详细说明的问题,做材料题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大家都知道,历史是一个不需要很高思维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维的严谨,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那么在高考考场上就无往不利了。
路就在脚下,我们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们把握了学习的方法,我们要过就不会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独木桥,而是上面的这座可以畅通无阻的桥。
一、 产生兴趣
对历史科有兴趣,成绩自然好起来。如何对历史科产生兴趣呢?
首先,历史事件和我们们息息相关。例如:香港的一九九七问题和1842、1860及1898年的中英条约有关;今天南斯拉夫的内战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关系密切。所以,只要留意时事并探本寻源,定能巩固书本上的知识。
其次,明白历史的用处。历史可以训练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人具备求真和讲证据及逻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历史对做人处世帮助很大,退可以励志,进可以建功立业----英国着名首相邱吉尔是历史学家,已故港督尤德也是专攻历史的。因此,各位不要因为修读文科,尤其是历史科而感到自卑。反而要努力学好这门学科,在学业上、个人修养上和识见土、及前途上下苦功。
二、 历史事件的要素和阅读及记诵技巧
历史事件的要素有四: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而事情则包括原因、经过和结果。
(1) 时间有先后,你只要把大事年表里的重要事件多看几遍,自然记牢了。除了重要事件要确知其发生年分(如维也纳会议是1814-15年,辛亥革命是l911年),其它只须明白其大概年代,或不同事件的先后次序(如维也纳会议先于凡尔赛会议),便可以了。
(2) 地点有东西南北,你只须认识各地的大概位置或相对位置便行了。最佳的方法是和地理科结合,确认各国今天的政治地图,特别是欧洲和中日的国界.主要城市。此外,若干条约规定的领土转变也应紧记。
(3) 人物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主角。不过,会考要求并不太高,我们祗要熟记重要的历史人物便可以应付考试了。如自强运动的曾、左、李.恭亲王、慈禧太后是必须熟记的,次要的人物如魏源、冯桂芬则略知一二,再其次的,则一律不记。不同历史人物的生存时代和事迹也应知其大概,才不会张冠李戴。
(4) 事件由时地人三项元素构成。明白了上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自能对重要史事了如指掌。历史事件的相关年代要清析:先念念课题的次序;次念某课题的重要事情,如1860至1919年中国的大事包括自强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事件.晚清改革、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然后记诵某事件的其它重大情节,如自强运动分为三阶段,辛亥革命分为兴中会和同盟会两个时期。至于枝节琐事,似非会考的重点。
(5) 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它方面。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为例:政治方面包括中英的政制不同、司法制度的差异;经济层面有工业和农业经济的不同、公行制度.贸易不平衡、鸦片贸易;社会因素如英国工商业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文化方面如中国中心主义与英国自由思想的分歧,个人责任与集体负责制的冲突;特殊事件包括林则徐销鸦片.林维喜事件。若能紧记这些重大事情,则对鸦片战争的背景有清析的概念了。总之,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历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
(6) 因果关系应建立于史实和逻辑上。因先于果,果后于因,两者要合乎情理。从这一角度看,不应把历史事件孤立来看,如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导致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但此后法德关系恶化,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则割地是因,而大战是果了。 因此,假如能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举一反三,则事件的因果关系了如指掌,而学习亦事半功倍了。
(7) 事件的经过祗须记重大事件,如意大利的统一运动略知1820.1830和1848革命,加富尔的改革和外交,马志尼的思想及加里波的的贡献便可以了。因近年会考并不强调背诵史实,故你只须知道最重要的史实便行了。
(8) 近年考试强调分析,也会要求考生就历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不同观点作出评论。初学者往往被矛盾的史论迷惑,不知信那一学说;同时对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产生怀疑。我的建议是:首先明白一种解释 分析其长短处;但同时却抱着怀疑批判的精神,把它和相反的意见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
(9) 和其它科目一样,只要课前预习,把不明白的地方记下;上课留心听讲,不明之处,向老师请教;课后温习,整理笔记,把重点记熟;多读、多思考、多写、多做模拟试题(在法定时间内完成);考试前重温重点;考试时冷静选题和作答-----能够做到上述各点,自可获得好成绩。
③ 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
历史,简称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它是一门记录和解释人类活动过程中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学科。学历史的原因如下:
1、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惟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创造历史中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了她的昨天,才能知道她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认识当今中国,要从了解她的历史开始。
2、学习历史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中国历史是国人、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包含着许多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的思考。
3、学习历史能够增强做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国人有骨气、有底气。作为世界上惟一历史记载不曾间断的文明古国,5000多年文明史是国人骨气和底气的精神源泉。
4、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尊重和珍惜自己的历史,保护好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也无法改变。如何对待历史,是一个关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严肃问题。
5、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6、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7、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从苦难、抗争走向胜利的历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深入了解中国所经历的苦难,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的教训。
8、学习世界历史知识,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更需要我们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用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从不同文明中积极吸纳有益成分,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