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做历史笔记
笔记有很多种:如课堂笔记(又分要点记录,课堂随记),课后整理笔记,课后摘抄笔记等等,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笔记,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收起来,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这有利于巩固消化已学过的知识,并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补充教材,突破课堂的局限,更有利以后复习,勤做笔记,做好笔记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那怎样做好笔记呢?(一)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内容主要是老师所讲解的重难点问题,如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观点,重要结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例,老师板书的知识框架与线索,听讲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和疑难批注等许多内容。决不是记下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在黑板上所写的每个字,而这样实际上既无必要,又不可能。由于记笔记不能影响听课,因此,记课堂笔记时,书写速度要快,对历史名词,概念等尽量简记,对较长的句子可抓住句子的主干缩写或关键词,还可以自己定义一些特殊的简单的符号来代替文字等,从而节约时间。(二)做好课后整理笔记。课后整理笔记就是把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可就原笔记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完善,也可重新处理,做好课后整理笔记,实际上也是一个再回顾、领悟、巩固知识的过程,可以收到较好的复习巩固的效果。(三)做好课后摘抄笔记。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加快,而我们的教材,课堂提供的信息量很有限。因此,同学们应充分利用各种现有资源和手段(图书馆、媒体、网络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新的历史知识。这对我们学习历史也很重要,开阔我们的视野和知识,培养我们的多向思维,全面分析和看待历史现象,从而弥补教材与课堂教学的不足。做好课后摘抄笔记,就是把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搜集来的信息整理出来,进而进一步理解教材,把握学术观点与学术动态。 课后如何复习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就如何搞好课后复习提几点建议:(一)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还未解决的知识盲点,似懂非懂的知识模糊点,课后应及时复习解决,彻底弄懂、懂透。可以去看课本,查资料,寻找一些与之相关的练习题做做,也可以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寻求解决。(二)课后应及时做好课堂笔记整理,反复研究教材。(三)适当做些历史练习题以反馈自己对所学知识是否真正掌握,掌握多少,掌握程度,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四)善于归纳整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进行。1.宏观上应把握一个单元(章)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组成,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与所处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又有什么联系,下面以第一章为例来说明,第一章共计有七节内容,共叙述了三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第二次鸦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本章标题揭示历史阶段基本特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三个历史事件之间与本章标题的内在联系是: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鸦片战争加剧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第二鸦片战争结束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又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打破列强将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2.中观上,应把握重大历史事件的构成要素,即我们对这个历史事件应了解些什么,以太平天国为例,我应了解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兴起与发展的经过、结果及其原因、教训、性质,主要历史功绩,特点及其成因等。微观上,把握重大历史事件各构成要素的相关知识点,以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为例,我们应掌握以下内容:根本原因:阶段矛盾的激化⑴兴起的原因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② 怎样预习初中历史
七年级作为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无论是在身心发展方面还是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期。作为历史学科,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在七年级开展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今天在这里我主要是想对七年级学生做一个入门学习的指导,希望能帮助孩子平稳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学习——预习。
一、阅读文字
阅读文字是预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要做到三原则: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教材文字主要做了三种分类,对此学生在预习时也要分层处理。做到:精读大字、了解小字、思考补充材料、完成课后习题。
(一)精读大字,准确掌握历史基本知识。需要重点关注的有:时间(时期、朝代等)、地点、人物(姓名)、背景(原因、目的)、序幕、导火线、过程、转折、文件、内容、结果、影响(作用、意义、地位等)、历史价值等重要细节。
(二)了解小字。一般穿插在正文中间处,里面有故事,有知识,用来开阔同学们的眼界,激发学习兴趣。可以浏览阅读。
(三)思考补充材料。补充材料主要是摘自古书上的文献资料,一方面用来佐证历史史实,另一方面让同学们了解古人们是怎么记载历史的。同学们要把补充的材料的内容与某个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学习,一培养学生的分析史料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唯物史观。
(四)完成课后习题。课后练习题一般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检测,同学们在阅读完教材后就要尝试做一下课后的习题,如有困难做出记录以备课堂提问。
二、阅读图片
读图识图也是历史学科需要培养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历史图片主要包括人物图、事件图、实物图、地图、图表等。在预习时同学们要尽量做到把握时代特征、明确图片名称、了解图片产生背景、知道图片反映的事件以及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等。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预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总是害怕自己出错不想做记录;也有同学害怕弄脏了自己的新书;还有的同学没有做预习记录的习惯等等。以上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此,老师提醒同学们,对于怕脏怕出错的可以用铅笔做标记,没有习惯的一定要改正,要始终牢记中国古人给大家总结的良言: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方面我们希望同学们对自己预习到的知识用横线、波浪线、双曲线、层次序号等作出标记;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同学们要有目的的、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本。如对于相关类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制作出表格或者示意图进行整理。这样既学会了知识有培养了自己的善于思考,善于归纳的好习惯。如: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可以从时间、地域、体质特征、审美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记忆。
转
③ 怎样预习历史,地理和生物
1. 每天早上早点起床,用10分钟将今天要背的课文或单词温习1—2遍。 2.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做到动手,动脑,动笔,动嘴。 3. 认真仔细写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更不能凭借参考的名义去抄作业,要认真对待每 一门课。 4. 写完作业后,复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预复习工作是很重要的。 5. 对于历史、政治、生命科学等副课,也要认真对待,因为初二历史要统考,初三毕业考政治也很重要。 6.每学完一课后,要用心去作自己买的课外习题书,作的时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书,凭借自己所学的去做。如果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能马上看答案或看书,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时背过。 6. 本学期的数学,接触到代数以及函数,初二的数学是很关键的,上课要认真听讲,回家要复习巩固,不能学了这里,忘了那里。对于好同学来说,不仅要听懂、搞懂上课老师说的,还要在课余时间去针对性地做一些提高题,提高数学能力。 7. 在学习上,一旦遇到不懂得问题,要及时问老师或问同学,搞清楚,弄明白。绝对不能稀里糊涂的,认为不懂一点没有关系,那种思想是觉得错误的,日积月累,就会掉队。 8. 每天晚上听30分钟英语,训练自己的听力。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把英语磁带放着,不管专不专心听,都开着,对学习总有些帮助。 9.本学期,我们有加了一门物理课程,大家可别忽略了物理,它可是一门主课,物理是主要以动手动脑为主的,所以,上课时,我们的思路要一直跟着老师,物理有许多现象,我们要牢牢记住,做好笔记。
④ 中学历史学习中做笔记的几种基本方法
学会做笔记是学会学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做历史笔记就是将课本上要掌握的知识加以整理;就是将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加以整理。做历史笔记的过程就是阅读历史教材的过程;对历史历史教材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提炼的过程;所以也就是记忆、理解的过程;培养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通过对历史教材内容的多次整理,对自己思维的不断整理,最终达到把教材看透,使教材在自己头脑中变薄、变简单,使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不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目的。所以中学生要学会做笔记,做历史笔记。我认为做历史笔记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种: 1、提纲法。这是做历史笔记的最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教材的原有编排体系对知识点加以概括、归纳、整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对教材的初步整理。它常见的格式是:一、背景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4、军事……二、经过 1、发生(或序幕、或导火线) 2、前期(第一阶段) 3、后期(第二阶段,后面可能还有第三、第四阶段) 4、结束 [也可能是:二、内容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4、军事…… 也可能是:二、措施 1、…… 2、…… 3、……]三、影响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或1、国际 2、国内 或国际、国内中还分别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 用这种方法整理知识点,首先就是要理解课文编者的思路,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把有关内容写下来。具体步骤是:首先是阅读教材,阅读教材时要圈、要画、要写。要圈出关键词语,画出能回答问题的语句,前面写上“背景”、“经过”、“影响”、“政治”、“经济”、“文化”、“性质”、“特点”等字眼,然后再把有关内容写到笔记本上。[好研网]
⑤ 历史如何做笔记初中
其一,“连缀成篇”法
就是把时空跨越大, 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归纳联结成篇进行记忆。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 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 既朗朗上口, 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学生既愿背诵又容易掌握, 自然会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试看以下知识点的连缀: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统天下刘建汉/ 东汉建朝为刘秀/ 三国争雄风云起/ 两晋南北朝对峙/ 杨坚起兵隋朝立/李渊反叛登唐基/ 五代十国山河破/ 宋辽西夏战乱多/ 金元两朝不太平/ 明灭之后立清国。
其二,“分进合击”法
⑥ 历史怎么学该记什么笔记该怎么做初一的
(2)学生该如何做好历史笔记呢?(可针对高二、高三的学生或普遍高中生,可多角度分析,也可引申出学习历史的方法或技巧)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课堂笔记好处是多方面的。
第一,有助于抓住难点、重点和主要方法,便于课后再次回味教师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化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第二,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培养和提高感知、记忆、思维和写作、速记的能力。
第三,有助于把教师概括总结的知识提纲挈领地记下来,积累大量宝贵的资料,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第四,有助于课堂听讲全神贯注,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记听课笔记要做到三点: 1.注意听讲,处理好听、记的关系,是做好笔记的前提。
作听课笔记,学生处于一种较被动的地位,往往因“听”误了“记”,或因“记”误了“听”。
为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的问题记,疑难之点记,教材上没有的记,次要的不记,教材上有的不记,易懂的不记。
由被动转为主动。
听课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走。
务必把老师讲的问题听清楚,这样你才知道哪些是重点问题,哪些是疑难之处,哪些内容书上没有直接涉及到。
例如:在讲到法国大革命中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时,老师就会把共和制和法国大革命中的君主立宪派所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两个概念做比较和解释,对此,学生就应把这些内容记到笔记上。
2.听、想、记结合,认真记录,以想(思维)为主要手段。
从上课到下课,埋头死记,一股脑儿充当录音机和记录器,课堂上没认真听,更无暇思考,无暇消化,笔记虽记得很多,但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势必影响听课效果。
其实,在课堂上,同学们不一定非得记下教师的全部板书内容,比如书上有的知识点就不用再做记录。
另外,笔记不一定非要记在笔记本上,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些内容,比如小标题、序号、概念、对文中某句话的补充说明等都可直接记在课本的空白处,而对一些很重要的知识点或总结到一块的知识点都应记在笔记本上。
为抓住理解这一关键,做笔记的方法是:课前预习有重点的记,详略得当选择记,结合理解灵活记,抓紧时间迅速记,不懂问题特殊记。
3.定期整理笔记,可以升华为单元归纳、主题归类等。
一堂课45分钟下来,教师既要按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求每个学生听懂、记住。
这需要大量的时间。
因此,在老师讲到某个需要记到笔记上的问题时,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而学生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有的记得快,有的记得慢,这样在课堂上有部分学生来不及详细记,就可用符号表示,也可用熟悉的标志表示,课后再做整理。
当然在复习中定期对笔记要加以补充整理。
整理笔记的过程是个分析、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的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条理化、理论化,而且便于巩固记忆和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总之,学生要做好历史课堂笔记,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它的养成一方面要靠任课老师慢慢诱导,另一方面学生自己要有意识地养成自己记笔记的习惯。
在做笔记时要做到重难点突出,一目了然,真正地使课堂笔记成为学生日后复习功课的一个得力助手。
⑦ 历史如何做笔记
一、充分预习
做课堂历史笔记,首先要做的事要充分预习所要讲授的新内容。 通过借助辅导书的形式,对于本课所要讲授的新内容有一个基本框架的了解。这个基本框架就历史课而言,可以是本课若干事件构成的基本框架,可以是由若干时间点连起来的基本框架,也可以是本课课本中目录构建起来的基本框架等等。
对于本课的知识点在预习的时候,掌握主要预习本课的基本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的重难点,同时标注出本课在预习过程中自己不明白或存在疑惑的疑难点。
二、准备工具
1.笔记本
在准备工具方面,讲授新课前要准备好笔记本。在准备笔记本方面,应该说从开学上第一课开始到本学期期末最后一节课结束,笔记本始终如一都没有发生更换。
在笔记本的使用方面,最好是能够至少保证一学期的使用不发生变动,这样就能保证本学期所讲授的所有历史课的笔记都能够完整的在一个笔记本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具有逻辑性形成体系。这样做笔记本厚度适当使用方便,另外使用一学期时间长的笔记本正好可以来回翻阅。
笔记本每张纸分成三部分,大概上下4/5至左右3/4之间的部分,记录所要讲授新课的内容。最右边1/4的部分,留作以后对本课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最下边1/5的部分,留作对本课内容的反思,自己在学习本课的时候所感悟出来的一些想法或存在的疑惑。
2.三色笔
使用三色笔,通过不同颜色标注不同的内容是整篇笔记,看起来内容之间有所区分实用性比较大,另外就是使整个笔记看起来比较美观。
三色笔的颜色一般为黑色、蓝色、红色。一般来说,这三种颜色的笔比较容易找到。这种三色笔搭配一种是比较细的三色笔。黑色用来书写一般内容,红色用来记录主干内容或重点内容,蓝色用来记录补充内容或次要内容。另外一种就是用比较粗状的涂色笔,通常都是用一种颜色笔把整课笔记记录下来,然后在过程中或者是最后,用比较粗状的涂色笔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涂色标注。
注意在使用三色笔方面,为了前后有完整性能够形成系统的逻辑体系。要保证在使用三色笔的颜色方面始终稳定,保证在使用三色笔的颜色所书写的内容方面始终稳定。在使用三色笔方面最好是仅限于三种颜色即可,颜色过少不足以表达笔记记录的内容;颜色过多这是整篇笔记显得比较花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记录笔记本质上所具有的功能。
3.便利贴
另外可以准备好若干便利贴,里面对所记录的内容,在笔记本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充。
三、标题使用
在使用标题方面,为了便于有所区分和使用方便,三级标题即为
一、1、①
四、笔记内容记录
1.记录的内容
课堂笔记记录方面,正如前面在预习方面所讲的内容,那么我们课堂上在听课的时候,笔记应该记录哪些内容呢?因为学习目标是最基本的内容,首先是要记录下本课的基本学习目标,万变不离其宗,记录基本的学习目标。也能够使整个的笔记能够形成系统的网络结构,也能够使我们对基本的学习目标加深记忆和理解。接着就是要记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个内容是自己在课堂上听课的最主要着重点,一般来说,所谓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在往年考试中经常出现,或者是反复要强调的内容,有经验的老师在这个方面会下一定的功夫进行着重讲解。对于所谓的难点往往是很多学生出现比较难以理解,或者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知识点,学生在听课记录笔记方面应该以自己的基础作为参考。如果是自己的基础比较好,那么应当再仔细听课的同时记录下笔记;如果自己的基础一般,那么对于难点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提示记录下相应的内容即可,留作以后对本知识点进行探究。接着就是在听课的时候,也要记录下自己在预习的时候存在的疑惑点,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讲到自己的疑惑点,要么课堂上进行提问,或者是课下找老师解决,补充到笔记本上。
2.需要注意的点
易错易混,记书上没有、老师补充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重要的考点,你可能因记下这些知识而取得优势。如果非要用到书本上的大段内容,可用“见书**页**行到**”的形式注明。若有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要留出空位,以便课后补上。
3.无须记笔记
①次要的知识;②一看就懂的内容;③书上有的知识。
五、课后整理
记笔记是将老师所讲的内容、课本中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思想加以融合。上课老师讲的有时候会快,有时候会慢,整堂课下来自己的笔记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完善的记录,所以笔记需要在下课之后自己从头到尾进行重新梳理。我们不应当把仅仅限于做笔记与课堂学习分裂开来,在这一次梳理的过程,也是自己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复习的过程。
六、注意
在上课听课与记笔记方面,发生着鱼与熊掌的故事,好多同学既想要把课堂听明白,又想要把笔记记得完整一些可是有时候这两方面又无法兼得。这个时候需要有所舍弃,应当以听课为主,记录笔记为辅。如果出现在听课的时候,笔记没有办法跟上或者是记录不全的情况出现,可以课下自己解决,也可以找同学或者是找老师进行相应笔记的补充。
本文所讲授的记录笔记的情况是记录带专门的笔记本上,当然也可以直接记录在课本上或者是有准备的学案或者其他辅导资料上面也可以,总之要使自己的笔记始终记录在一个媒介上面,以便于以后自己能够经常翻阅、复习、查找相关所学。
⑧ 怎样做历史课堂笔记
如何做好历史课堂笔记
通过近段时间的教学,我为我们的课堂深感担忧,也为老师们一节课的辛勤付出感到悲哀。我发现老师们认真背了一节自认为相当精彩的课,结果课后发现学生们的书上仍是白板一片,就如同我们还没学这节课一样。为此我很伤心,于是就有了跟大家谈谈“做历史课堂笔记”的这篇习作,希望对老师和同学都能有所帮助。
一、做历史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学生,做课堂笔记应该始终伴随着学习的整个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课堂教学的思路、抓住听课的重点难点,并且为日后的复习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在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历史课堂笔记“记”什么、如何记
作为历史这门科目,依据中招考试要求,我们一般把笔记做在课本上就行,不需要准备专门的笔记本了。
那么,历史课堂笔记都要记什么、如何记呢?
1、记基础知识。
这是学生自学课文时自主能够做到的。我们一般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案来自学课文,在自学完成导学案的同时,要将导学案中的相关语句从课本中找出来并画出横线,这句话中需要填空的那个词语在导学案中填出来,但同时要在课本中用括号括出来。如果导学案中有小标题,那么也需要同学在课本相应位置标出小标题来。
2、记补充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还会依据中招考试要求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那么此时就需要同学在课本相关知识点旁边做出补充批注。比如在讲三民主义的内容时,老师会给大家分析出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而未完成的是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涉及土地问题的是民生主义。在讲二战后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共同原因时也需要学生在课本上做出补充。在讲一战、二战性质时都需要同学在课本上作出补充批注的。类似于这样的知识在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很普遍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养成做补充批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记图解、表解或者提纲。
图解往往是历史发展的线索或者知识脉络,它是灵活掌握历史知识的必要能力。一旦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这样的内容时,同学们务必要工整的在课本一个显眼的地方记录下来了。比如在讲人教版九下第三、第四课时,我就连续为同学板书了两个图解,以帮助他们把握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