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坭兴陶的历史沿革
钦州有悠久的制陶史,其制陶艺术自成一体,地方区域特征明显。
据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农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旁有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样。迄今(2006年)已历1273年,民国二十八年夏,醴江处士林绳武对宁道务陶碑进行了考证:“此志民纪九年出土,于钦江上游距城七十里之平心村,质为陶土,初出土时,异常松脆破为大小十块,村人任意分藏,无人辨别其朝代及人物。十七年武因总纂县志,遍搜金石,始发现为坭兴陶,既而汇集块片,合读首尾,始知为越陶,且知为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吾国数千年志着录,未曾有千言以上之坭兴陶,此志乃达千六百余言……而道务乃中国坭兴陶也,今国人渐知钦县陶产,远迈宜兴……”。 盛于清朝咸丰年间,胡老六创制吸烟小泥器,精良远胜苏省之宜兴。亡后潘允兴、尤醉芳、郑金声相继而出,研究日精。当时生产的产品有各种吸烟小泥器、茶壶、小花瓶和文具。从事此项生产的有40多家,其中较负盛名的有“黎家园”、“仁我斋”、“符广音”、“麦兴记”、“潘允馨”等家。
至清同治年间,从事坭兴工艺的人家,大都聚居于市城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即“烟斗巷”。
清光绪年间,坭兴陶,已驰名于各省。自钦设道署后,官员来往较多,无不购坭兴陶带出外省,名传各地。清末民初期间曾参加世界性的陶艺评比,均获大奖。
据台湾台北市印行的《钦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九年,李象来钦做官,曾由官家开设坭兴习艺所,在其产品的底部有‘钦州官窑’小方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晚清、民国时期制作的坭兴陶器有二十多件,其中一件为风格独特的白泥纹瓶,瓶高29.8厘米,器底落印阳纹“钦州官窑”款。从它的胎体和制作工艺断定其使用的泥极细腻,烧成后都经过磨光,有玉质效果,这是它区别于其它窑口生产的陶器的主要特征。考证坭兴陶的历史,在清朝中叶时期,还没有确切的名称,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坭兴陶产品主要有茶具、文具、食具、咖啡具、花瓶、花盆、熏鼎及仿古制品等八大类,以及电热炊具等系列产品,花色品种达六百余种。大的有高达二米的大花瓶,小的有直径仅三厘米的小茶杯。其中以各式茶具、花瓶笔筒、盆景和食具最负盛名。钦州坭兴陶是广西最具传统民族特色产品的两件宝之一,被列为钦州乃至广西重点文化产业来保护、弘扬和发展。为了坭兴陶产业的长远发展,钦州市以地域优势明显,坭兴陶原料独特、产业发展良好,前景无限巨大等优势,积极组织成立申报工作组,落实专项资金,由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委、市二轻联社、市坭兴陶行业协会以及部分工艺美术大师、企业负责人等人员组成申报材料编制小组等,积极开展一系列申报“中国坭兴陶之都”工作。 钦州坭兴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钦州坭兴陶艺人名传四海。从清朝起,曾被光绪皇帝、袁世凯、段祺瑞召见。
早在1915年美国召开的“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组团参加国际大赛,钦州坭兴陶就荣获金牌奖。新中国成立后,坭兴名家荣幸地受到朱德、邓小平、华国锋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历代诗人、着名的书画艺术家对钦州坭兴陶情有独钟纷纷作诗赞誉。
1984年,在新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23届洛杉矶奥运会之际,海外华人即促成北部湾地区的钦州市一次性出口美国30万件凝聚中美文化交融结晶的坭兴桂陶艺术品“神鸟”,缔造了中国单件陶器艺术品一次性出口欧美市场数量最大的行业奇迹,成为新时期“一带一路新丝路”中美文化交融商贸互通的典范,开创了新时期“一带一路新丝路”文化商贸的先河。
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钦州坭兴陶和广西“壮族织锦”一起列入被保护的民族特色工艺品。钦州坭兴陶当属广西两件宝之一。
2006年,坭兴陶“连心碗”被指定为国宾礼品赠送东盟十国领导人。
2008年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批准授予钦州市“中国坭兴陶之都”称号。
2015年,坭兴陶被部分投机份子恶意篡改为“坭兴桂陶”,并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一次贻笑大方的发布会,企图借坭兴陶之名行投机倒把之实。此举受到钦州坭兴陶行业内绝大多数从业者及钦州市政府下辖相关部门的强烈抗议和谴责。
2. 钦州坭兴陶是怎么由来的
坭兴陶陶土独特,各件产品含氧化铁比例不同,坯品在烧制温度和气氛变化的不同而产生“窑变”。“窑变”源起于清咸丰年间,后被世人称为坭兴陶“祖师爷”的艺人胡老六,当时为了让制作出来的烟斗更细腻更坚硬,弃沙土改用钦州城西红泥,弃缸改窑高温煅烧,烧成经打磨后,烟斗竟细腻如玉质,且呈现出神秘的古铜色——这是钦州陶器出现的第一次窑变。
坭兴陶发展历史
唐朝时,已经具备先进的工艺,出现了技艺高超的陶刻和泥料精细的陶器,是古代钦州制陶业的第一个鼎盛期,在钦州城东平心村发现唐代刺史宁道务墓志铭陶碑,这是坭兴陶雏形的最早记录。
坭兴陶之所以能名扬天下,除了真材实料外,还跟它的窑变之色有关。 它可以不施任何釉料,仅仅选用钦江两岸的红泥与白泥进行配比,制成泥料,经过成型、入窑火烧就可以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颜色。 经窑变,刚出炉的坭兴陶产品表层还会保留着朱色或紫红的原色。经打磨去表层后才发现其真面目,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若隐若现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诸多色泽。
3. 坭兴陶,钦州坭兴陶
这个强烈推荐到南宁的七星路与新民路交叉的十字路口那里去看看。在华星城的楼上903,是专门做这个坭兴陶的。
广西南宁贵人缘礼品公司
地址:七星路125号华星城A-901
4. 钦州坭兴陶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钦州坭兴陶制作工艺是世代相传的。艺人们利用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泥质,在器皿坯体上雕刻诗文和绘画,诗文内容高雅,绘画主要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国画白描风格。
人们在坭坯上按预先设计好的图样雕刻,如仙女散花、桂林象山、水月洞、八仙过海或各种花、鸟等,A法老辣、古拙,工艺精湛,运A如运笔。
坯体上刻出花纹后,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种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湿时填充融合,可以烧出红器白花、白器红花的效果,使坭兴陶在单纯古朴中透露出一种又醇又浓的人文味,是一种雅致的工艺品,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博得了人们的喜爱。
5. 钦州坭兴陶的简介
坭兴陶是运用广西钦州特有陶土制作的广西桂陶,是综合体现陶特征的桂陶精髓。钦州是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城,钦州于南朝宋元嘉第一次建制,称为宋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易名为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最早得名,之后一直沿用此名。一千多年以来,钦州制陶人不断发扬传承桂陶的制陶精髓,将“双料混炼、自然素面、窑变出彩、陶刻创作、陶艺造型” 五项传统制陶工艺淋漓尽致地运用于陶器艺术创作中,独特地运用钦江两岸的红泥白泥烧制出古朴、典雅、厚重的坭兴陶,在钦州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千年传奇的人间奇迹。特别是进入清朝咸丰年以后,坭兴在承载千年传奇等深厚文化基础上化蛹成蝶,开创了艺术升华的新篇章,至1915年终于在美国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奖,成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1984年,30万只凝聚中美文化交融结晶的坭兴桂陶艺术珍品“神鸟”穿越太平洋,飞抵大洋彼岸的洛杉矶,成为讫今为止我国陶器行业单件陶器艺术品一次性出口欧美市场最大纪录,再一次缔造了神奇,开创了新时期海上新丝绸之路的先河。
”的绚丽华章。
6. 钦州坭兴陶为什么不火
钦州坭兴陶为什么不火的原因是:文化形象没有得到及时传播、人才的缺失、仅仅局限在做陶瓷行业,分散经营,没有统一。
在众多的坭兴陶商没有集体观念,试想一下,假如在钦州某区建设一条坭兴陶文化街,形成一道像两个故居的文化区,以观光休闲销售为一体的产业,这种形式对坭兴陶的交流,销售都有好处。
我们不否认坭兴陶的文化背景,其泥质毋庸置疑,但是没有得到及时传播,一步后步步后,直到现在,在许多的钦州市民的心中也是对用坭兴陶的概念非常的模糊。
中国有句话:“攘外必先安内”,姑且不考虐其言语的得当,我想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果想要做到长久,必须在当地的民众认识坭兴陶,了解陶瓷的价值,然后向外传播,向外辐射。
其人才的缺失不仅仅体现在技师方面,包括对销售方面、策划及传媒方面的人才,我听闻在钦州当地大师级的制造者在景德镇就是普通的技师,我惊讶级了,可见其制造师之缺。
同样现在是21世纪,我们不仅实体店,更要借助网络媒体进行企业形象的传播和销售,包括现在的微信营销人才等。
没有考虑我们是做一番事业。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销售不仅仅陶瓷,更是要把消费者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既然用陶瓷泡茶,那么我们必须把我们广西的茶叶生产地精密结合,实现共赢,包括与其他的行业的连接,做成一番事业。
7. 钦州坭兴陶
你可以在网络那里查的,很详细的我是钦州人但是也网络清楚,哈哈
8. 广西钦州坭兴陶和云南建水紫陶哪个文化含量高
文化含量的高低本身不存在可比性,但是特色与不同倒是可以有区别。
钦州坭兴陶
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紫陶属传统的名优产品。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用建 建水紫陶.
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叩声如磐。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
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 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色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
画面用笔潇洒,刀法流畅,无论刻划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鱼虫,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一旦敲击铿锵有声,真可谓“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形成了有别于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悠久的制陶史锻造了精湛的民间制陶工艺,同时也锤炼和哺育了一代代民间制陶工艺师。 早在1921年,建水艺人向逢春制作的陶器,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美术奖。
建水陶产品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其产品主要有瓶、尊、盆、盘、碟、碗、壶、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乐器、日常生活用品等一百多种,深受人们喜爱。
其特点表现在:
1、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2、建水陶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将书画艺术与雕刻填泥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神形兼备,美轮美奂。清以来,建水的骚人墨客文人雅士以半干的陶坯为纸,尽情挥洒泼墨,移字画于陶坯之上。
陶坯落墨后,艺人们依样将墨迹精心雕刻成模,再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入窑焙烧、分次打磨后,使建水紫陶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产生出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才使建水陶成为集实用 建水紫陶价值、审美价值于一体的高贵、典雅的艺术品而荣登大雅之堂。
9. 坭兴陶是怎么由来的
坭兴陶陶都窑变高温产物,坭兴陶壶内外颜色不一,坭兴陶窑变,坭兴陶坭兴陶刚烧出来有氧化层,是陶土里的铁硒等元素与烟火形成的高温产物。我国生产陶瓷的地方很多,甚至有着陶都和瓷都称谓的地方也有不少,但如果要论当今中国最好的陶器,则必推由江苏宜兴的紫砂陶、云南建水的五彩陶、广西钦州的坭兴陶!
10. 钦州市有多久历史
钦州,古称安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朝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钦州市属象郡辖地。
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州为钦州。据民国《钦州县志》:“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唐武德五年(622)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
钦北区自然风光
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解放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
1983年10月8日,撤销钦州县,设立钦州市,以原钦州县的行政区域为钦州市的行政区域。
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县和防城港,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上思县归防城港市管辖。
1994年6月28日,撤销钦州地区、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市人民政府驻新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