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历史和逻辑必须统一。” 什么意思呀
逻辑的东西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统一的。历史的起点同时也是逻辑的起点,事物的实际历史发展从哪里开始,人们考察事物的逻辑思维也就应当从哪里开始。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事一切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活的灵魂这在理论上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我们应该掌握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历史的方法,也就是叙述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即分析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就是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剥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表面现象,揭示其本质规定性,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真谛。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最早是由黑格尔提出的。黑格尔认为,历史上先后出现的概念、原理的次序就是理念中范畴、理论的逻辑次序。他说: “哲学体系在历史中的次序同观念的逻辑规定在推演中的次序是一样的。” 由于黑格尔的学说是建立在“绝对理念”基础上的,因而他所说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不可避免地带有许多缺陷以至于致命的错误。他认为概念范畴的逻辑体系包含于绝对理念之中, 在自然界之先, 历史发展是逻辑理念的显现, 因而往往采用先验的逻辑次序去剪裁历史。
真正科学论述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是恩格斯,最初他只是将该方法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作为重点论述。他说: “对经济学的批判, 即使按照已经得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按照历史或按照逻辑。既然在历史上也像在它的文献的反映上一样, 整个说来, 发展也是从最简单的关系进到比较复杂的关系, 那么, 政治经济学文献的历史发展就提供了批判所能遵循的自然线索,而且整个说来, 经济范畴出现的顺序同它们在逻辑发展中的顺序也是一样的。”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经黑格尔初创后再经马克思恩格斯予以唯物主义的改造而完善。逻辑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在研究教育史的过程中既要遵从历史的客观进程,又要善于对历史事实作符合逻辑的理论提升。
② 中国近代史从哪里开始
选2
1840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③ 历史从那一页开始
历史从那一夜开始
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
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是的,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好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臼?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不完全的男子。
司马迁无法遏抑心中腾生的怨怒,昨日朝堂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在歇斯底里地咆哮时,当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司马迁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
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责让他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站了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当时的冲动是致命的。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为了不相识的人而触怒龙颜,这没有人能够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他想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决不能屈辱地活着,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
但突然,司马迁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父亲临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让他一下子静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
司马迁在床边坐了下来,闭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剧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颤抖……天明的时候,牢外传来一声吆喝:“司马迁,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我选择腐刑。”两滴清泪滑落脸颊,司马迁无声地哭了。
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于是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
④ 历史究竟从哪里开始
应该是从有人类生活标记开始 从原始人逐渐进步到如今21世纪
⑤ 为什么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从哪里开始
这是考试题吧,孩子,去教科书上找吧,这里可能没有,除非被某个老师看见。
⑥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到底从哪开始啊
1.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华,是“章服之美”的意思,
夏,是“礼仪之大”的意思。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后由于合并融合,蛮,夷,戎,狄等民族相继融入华夏族,构成后来汉族的主体,
汉族由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华夏族,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体是华夏族,这就是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的原由。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说五千年了为什么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
最近,夏商周断代工程己经取得突破性成就。专家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确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黄帝事夏一千年左右。这样算来,从黄带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一般讲文明史,是以城、青铜和文字为标志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阳发现了一座属于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在这里发现了标志文明的青铜和文字。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计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专家认为这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科学家还发现山东大波口文化中晚期?quot;陶文"与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迹象,估计
"陶文"距今约五千年。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的一座古城遗址中又发现了一种与甲骨文差别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个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余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匀,笔划纤细。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专家们还发现了河图和洛书。河图刻有一到十个自然数排列图形,洛书刻有一到九个自然数排列图形。这些图形是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龟甲上,人称
"河洛文化"。有人称这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证实中国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⑦ 人的思想走到哪里历史的进程就到哪里
人的思想走到哪里历史的进程就到哪里:
1、这是唯心主义观点,过分夸大精神的力量,不正确。历史上很多例子都证明了人的思想无法脱离历史的局限性。
2、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3、无论哪种思想,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得到发展,过于领先时代的思想不仅不能得到发展,连提出这种思想的人的生存都有危险。
4、王莽的改制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先进性不用质疑,但从王莽的结果可以知道思想的先进性如果不能迎合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那么不管思想走到哪里,历史都会将之拖回去。
⑧ 恩格斯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即在哪里开始
那是什么意思
逻辑等同与历史吗?
⑨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14页
⑩ 读中国历史应该从哪里开始
应从近现代人的通史着作开始。一是近现代历史研究运用了西方科学方法,系统性强,逻辑性完整。二是现代汉语没有阅读障碍。(推荐陈致平《中华通史》,体例上有传统史书痕迹)
二十五史的体例都是纪传体,偏重史料呈现,缺乏一贯脉络,如果不是出于专业需要,除《史记》外没必要通读。可作为“资料库”看待。
先对基本历史进程有所了解,再尝试看近代名家的史论着作,推荐民国时期名家的着作(譬如钱穆《历代政治得失》)。到此应该可以确定自己的感兴趣的方向(通史、断代史、历史学、制度史、历史地理、考据、史论……),自主组织阅读。
另外,初期推荐读一二本通俗世界史(文明史),横向比较以便理解中国历史特点;中期推荐读部分历史“研究方法”的着作。前期不建议读1949年后成书的大陆出版的历史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