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成本法的历史成本原则的内容
历史成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企业取得的各种财产物资,应以其购进或建造时发生的原始成本即实际成本入账,并以此作为分摊和转作费用成本的依据。当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按实际成本计价,能防止随意性,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便于了解和比较。
历史成本原则主要用以确定财产物资的入账金额。
例如,企业5年前购买一栋办公楼,共耗资金500万元。那么记账时,该大楼按其实际发生的支出500万元入账。假设,目前该大楼的市价已达1000万元,此时,仍不对其原来入账的价值进行调整,而在账面上仍为原来取得该楼的实际成本(也即历史成本)。应注意,按此原则,也并非绝对不能调整账面价值。比如,该企业拟将该楼拍卖转让,因而要进行资产评估,此为特殊情况,可以调整。
‘贰’ 什么叫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二者区别是什么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债务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举例:我今天购买一台设备价值10万元,那么任何时候无论谁问我这台设备多少钱,我都会回答:10万。即使市场上同样的一台设备降价到1万或者升价到100万,我的这台就是10万。这就是历史成本。
我认为历史成本就是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真实代价,日后无论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如何变动,我们如果要按照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来计量的话,他的成本永远就是当初买回来所付出的代价。简单点说历史成本这个计量属性就是“买价”。那么我们推断,在实务中购买资产时使用历史成本入账是最恰当的。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采用重置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的偿付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举例:公司盘点,发现盘盈一台全新的设备,而这台设备没有任何凭证依据可以证明其购入时的价值,也无法查明盘盈的原因,我通过在市场询价发现同样型号的全新设备需要5万元,那么我就可以以5万元的价格作为这台设备的重置成本入账了。有没有发现,例子中我强调了“没有任何凭证依据可以证明其购入时的价值,也无法查明盘盈的原因”。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认为重置成本,关键应该在于“重置”二字,之所以要重置,是因为无法得到最准确的“历史成本”,所以我们必须以现时最接近实际的市场价作为成本重置其当前无法确定的成本。
简单点说重置成本就是“市场价”。那么我们同样可以推断,在实务中假如出现资产的盘盈盘亏,在无法确定其准确的“历史成本时”就可以选择重置成本来作为入账依据了。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时,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举例:我有100台电视,账面核算出的价值为100万元,但是由于经济萧条,现在这批电视市场价可能只能达到90万元,而且销售这批电视我可能还需要承担5万元的相关税费(不含增值税)和1万元的销售费用,那实际上这批电视可变现的净值就是90-5-1=84万元了。我觉得可变现净值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大家有没有一个疑惑,它和重置成本一样,既然都是拿了当前市场价格来作为参考,为什么又另外开辟一个新的计量属性呢?关键在于“可变现”,企业什么东西都可以变现。但是在日常经营中,存货以及物料等经常性周转且的与经营息息相关的资产。简单点说可变现净值就是“某样资产市场价值或者说是估量的价值-销售时产生的费用-相关税金后剩下的部分”。
‘叁’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主要计量方法是什么
(1)资产的主要计量方法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资产按照取得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取得时所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评估价值,或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重置成本计量,是指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现值计量,是指资产按照从其使用到最终处置过程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各方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计量。
名义金额计量,无法采用上述计量属性的,采用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计量。
政府会计主体在对资产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如果采用重置成本、现值以及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应当保证所确定的资产金额能够持续取得并可靠计量。
(2)负债的主要计量方法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的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现值计量,是指负债按照预计期限需要偿还的未来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政府会计主体在对负债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负债金额能够持续、可靠计量。
‘肆’ 历史成本原则是什么
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标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对价,而且即使物价变动,一般也不进行调整。
其主要内容是:企业取得的各种财产物资,应以其购进或建造时发生的原始成本即实际成本人账,并以此作为分摊和转作费用成本的依据。当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按实际成本计价,能防止随意性,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便于了解和比较。
实际成本原则主要用以确定财产物资的入账金额。
(4)历史成本法包括什么扩展阅读
会计上,企业资产价值通常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以公允价值为辅,这是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求。
企业持有资产的价值,可能因为自然环境、技术革新、市场环境等因素而发生变化,比如企业持有的股票因股价上涨导致账面值比取得成本高、亦或者持有的存货因技术革新而无人问津,从而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这些都可能导致资产的历史成本和账面价值出现差异。
实施条例从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了资产计税基础的概念:历史成本为本。一般情况下不得调整计税基础,减少资产价值变动对所得税的影响,以不变应万变。考虑到实务中的需要,计税基础并非一成不变,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可以调整计税基础。
‘伍’ 历史成本的定义是什么
历史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
会计成本=账户支出=已消耗+未消耗
其中:未消耗=资产,已消耗=产生收入(费用)+不产生收入(损失)
(5)历史成本法包括什么扩展阅读
由于核算目的不同,会计成本和定价成本在许多成本费用项目的核算方法和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定价成本和会计成本的重大差别。比如,为加速固定资产更新换代,减少技术进步对固定资产减值的影响,企业可以根据有关制度规定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采用较短的折旧年限。
而在定价成本核算中,政府为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持价格的相对平稳,在满足企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通常会倾向于采取年限平均法或者较长的折旧年限。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给企业会计活动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特别是许多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其条件和标准主要由企业会计人员根据企业需要和职业素质来判断和确定,必然会与定价成本核算要求出现更多、更大的差异。